布依族名俗名风

合集下载

布依族概况

布依族概况

布依族概况布依族现有人口254.5万,主要聚居在贵州,少量在四川。

云南有3.4万多人,居住在罗平、富源县的布依族地区,少量在师宗、马关、河口等县。

布依族由秦汉时期古代越人中的“骆越”及后来的“僚人”逐步发展形成,五代时称“都匀蛮”、明清以来称“八番”、“仲苗”等,自称“布依”、“布饶”、“布雅依”、“布曼”,他称有“仲家”、“沙人”等。

等。

云南的布依族是从贵州的凯里和广西迁来,明代有部分汉族融合其中。

是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识别、确定的一个民族。

主要居住在罗平县八大河布依族乡和富源县。

布依族妇女善于纺织和刺绣。

布依族喜欢依山傍水聚族而居,一般是十几户或几十户为一寨,也有上百户至几百户的。

住房有“干栏”式楼房、平房和石板房,最具特色的是石板房。

布依族豪爽好客,特点是在每年“二月三”(或三月十三)的枫叶节,很多布依族都用枫香叶等各种植物色素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做花糯米饭招待客人和分送给亲朋好友。

布依族普遍恪守“敬老得少”的社会美德,处处尊重老人。

一家有难,全族相帮。

聚居村寨都有族老或寨老,出现纠纷时多听其调解。

布依族注重多代同堂,男性当家,儿子有家产继承权。

弟兄分家要共同赡养老人,大哥掌管家谱。

布依族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

布依族经济布依族自古就以农业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

早在秦、汉时代,布依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已有了较大发展,农业生产已相当发达。

大约到明末清初的时候,布依族的社会生产力又有了新的发展,农具中锄头的重量和长度都普遍增加了,锄口也由过去的贴钢改进为夹钢。

从前用棍棒脱粒,这时学会了使用挞斗打谷,效率大大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布依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废除了产生民族压迫和封建剥削的根源。

随之又完成了城镇工商业和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按照党的民族政策,布依族地区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

今日布依族地区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建国前,布依族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工业,建国以后,建起了钢铁、煤碳、电力、机器制造、化工、纺织、建材、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皮革、食糖、酿酒、食品加工、卷烟、造纸、印刷、电子等工业,工业总产值迅速上升,少数民族产业工人发展到数万。

布依族__介绍

布依族__介绍

• 六月六:杀鸡宰鸭,用白纸做成小旗,沾上鸡血插在庄稼地内,家家大
• 四月八(牛王节):“四月八”即农历的四月初八。这是布依族
• 二月二:祭龙,即献祭村寨保护神和共同的氏族祖先,地点是在村寨附
近的树林中。节期3天,头两天就停止一切农事活动,青年男女盛妆打扮,聚 集于田野中对唱山歌。第三天正式举行献祭仪式。祭品除按村寨户口分1份外, 其余部分由参与祭祀者就地野餐。主祭人宣布新年的乡规民约。 游山对歌,许多青年趁此良机物色意中人。洒扫村寨内外,驱火魔和送太岁, 祈保人畜平安,家家都到祖坟上添土、挂纸钱和以荤素供品献祭。
布依族服饰
• 布依族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 白等色布衣服。青壮年男子多包头 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衣)和 长裤。老年人大多穿对襟短衣或长 衫。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的穿 蓝黑色百褶长裙,有的喜欢在衣服 上绣花,有的喜欢用白毛巾包头, 带银质手镯、耳环、项圈等饰物
布依族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男子喜穿对襟 短衣、长裤、包头巾,妇女穿右衽大襟衣,着长裤 或褶子裙,戴银质手镯、耳环、项圈等首饰。由农 家自已纺织的布依土布久负盛名。近年来,专门生 产布依织锦、蜡染布和民族工艺服装的企业相继建 立,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和欧美等地。

布依族喜居于近山傍水的半山区和河谷地 二、三十户自成村落。
服饰
传统技艺
• 枫香染、蜡染、(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 布依族刺绣(背带)
• 布依族簸箕画
舞蹈
• 布依族舞蹈多是集体舞,有“织布舞”、 “伴嫁舞”、“狮子舞”、“龙舞”、 “铜鼓刷把舞”以及“花包舞”、“转场 舞”等等。是布依族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 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生动活 泼,深爱人民群众喜爱。
• 三月三:每家为孩子蒸染红蛋和花板,小孩尽情玩。接连3天,男女青年

布依

布依
•编辑者:花琴、黄志兰、代丽娟
一、民族的来历 二、民族的节日 三、民族的习俗 四、民族的服饰
布依族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土著居民,早在石器时代就在这里劳 动生息。布依族与古代的“僚”、“百越”、“百濮”有渊源关系。 唐代史称“西南蛮”,宋元以后称“蕃”、“仲家蛮”,明、清称 “仲蛮”,新中国成立后,才称为布依族。 布依族与壮族有同源的关系,也可以说是同一个民族,都是古代 百越的一支,只是壮族主要生活在广西,布依主要生活在贵州。如今 布依族人还保留着一些古代越人的风俗习惯,如居住干栏式房屋、敲 击铜鼓等。也有人认为,西汉时的夜郎国,与今布依族有渊源关系。 部分布依族人自称为“布依”、“布越”,部分布依族人自称为“布 依” 、“布曼”,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共同自称,统一用 “布依”作为民族名称。 布依族人民自宋代起,历朝都有反抗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压迫的农民 起义斗争,在近代史上,又进行过反对外国教会,反抗日本帝国主义 及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民族。
蝴蝶双飞
一、礼仪习俗
布依族人好客、热情、大方、真诚,凡来到山寨的,亲朋故旧、素不相识的,一律会以酒相待。布 依人很讲礼,不欢迎满嘴脏话、举止粗鲁的客人。 布依族家庭都是分居另住的。但尽管兄弟分 居,在分配财产时,要留给父母养老田,由兄弟轮流耕种。父母去世后,养老田转为上坟田,供清 明时节扫墓之用。使子孙后代永远铭记长辈们的谆谆嘱托和养育之恩
二、民族婚俗 、
布依族的婚姻是一夫多妻制。同宗或同姓严禁通婚。也保有“姑舅表婚”和兄终弟及的转房制习俗。 男女青年婚前恋爱自由,各地未婚的男女青年都喜欢借助年庆节俗、赶集和集体聚会的时机,以三、 五人到七、八人自由组合的方式,通过谈天说笑和唱歌对调,倾诉或表达彼此的感情。当一个男子 看上某一个姑娘时,按照传统,必须找第三者做伴,有的则由自己的姐嫂出面介绍。如女方有此意 思,即可单独相约到幽静处进一步对唱山歌,表达情,直到双方互赠信物,就表明他俩已盟誓终身 了。 订婚时,由男方父母托媒去女家,并送一定的酒、肉、耙耙一类的礼品(在礼品中必不可 少的是粑粑,如果非传统节日而见到布依族民家“打粑粑”,则说明此家人正筹备喜事准备迎娶女 方了)。如对方同意,第二次媒人则要将男女双方的“八字”互为“效验”,只要“八字”相符, 则可择定结婚日期。这一带地区送彩礼的数额,特别讲究“六”或“双”数,据说是取“六”即禄 的谐音,以表示婚后双双有禄必有福之意。结婚时,新郎不迎亲,只请几个相好的男女青年代为相 迎。新娘一般都是撑伞步行至男家,个别也有骑马、坐花轿的。结婚当天新婚夫妇不同房,次日即 返娘家。聚居区一带的布依族仍保有“不落夫家”或称为“坐家”的习俗。有的要两三年甚至五六 年后才长住夫家。杂居区的布依族已大部分革除这一风俗。

布依族的风俗习惯

布依族的风俗习惯

布依族的风俗习惯关于布依族的风俗习惯布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土著居民,早在石器时代就在这里劳动生息。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布依族的风俗习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布依族的风俗习惯1布依族的介绍布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土著居民,早在石器时代就在这里劳动生息。

布依族由古代百越人演变而来。

唐代史称“西南蛮”,宋元以后汉族史籍中称“蕃”、“仲家蛮”,明、清称“仲蛮”,解放前,布依人被称为“仲家”、“水户”、“夷族”、“土边”、“本地”、“绕家”等。

布依族与壮族有同源的关系,也可以说是同一个民族,都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只是壮族主要生活在广西,布依主要生活在贵州。

布依族的风俗习惯一、年节食俗有的节日与汉族相类似,有些则为本民族所专有,如"了年"(正月最后一天)、三月三(地蚕会节)、四月八(牛王节)、六月六(祭盘古)、吃新节等。

其中,正月初九"煮生食",正月三十吃"芝麻油团耙",三月三吃"苞谷花",四月八吃"四色糯米饭",六月六吃"煮鸡"等,大都与民族传说和乡风教育有关。

二、宴客食俗布依族重礼好客,贵宾到来,必有"进门酒"、"交杯酒"、"格当酒"、"转转酒"、"千杯酒"和"送客酒"等六道酒礼。

若是敬献猪肉,是祝客人来年养大猪,收成好;若是敬献鸡肉,鸡头奉给首客,象征吉祥如意,鸡翅奉给次客,表示腾飞,鸡腿奉给三客,意为脚踏实地。

宴席中还唱《祝酒歌》和《宵夜歌》,前者是殷殷劝酒,后者要将餐桌上的所有物品、食品都-一唱出,表现出他们的心智和才华。

三、婚俗婚姻实行自主婚。

接亲时要对歌,俗称对姐妹歌。

新娘到男方家的当天晚上,要举行唱荷包歌和要荷包的活动,有“一夜荷包一夜歌”的说法。

布依族

布依族
布依族二十四节气及主要盛行节日
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 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大寒
节日:大年节、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端午节、六月六、中 秋节、查白歌节、七月半、九月九等
大年节
• 过大年是布依族的传统的传统节日,为布依族地区最 隆重的节日。农历正月初一举行。
• 以后的两天,村民不能够拿水、火等物外出,如果有人外 出,也要等扫完寨以后回村。为提醒外村人在扫寨期间不 能进寨,还要在路口做一个标记,即用草绳扎两把木刀和 一些冥纸。
• 端午节在布依族中被区分为大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小端午节(农历五月十五)。这天布依族除吃粽子外, 还吃五色糯米饭。
六月六
• 又称“六月场”、“祭盘古”或“过小年”。布依族的传 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日举行。祭田神、土地神和山 神,祭毕用鸡血沾上各色纸旗,或做成大鸟形分别插在各 块田中。与此同时,召开“议榔”会议,宣布各种榔规榔 约,且由榔头监督执行,借以保护社会财产安全。
中秋节
• 中秋节是布依族的传统节日,但布依族的中秋节与
汉族不同的是,他们在当天晚上有偷老瓜煮糯米饭 的习俗。他们将偷来的老瓜用红布包好,一路鸣放 爆竹到缺子女的人家。这家的主人要请他们吃酒宵 夜。
• 布依族孩子们还要到地里偷葵花、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拿到没有
子女的人家去炒着吃。据说这样会给这家人带来子 女。被偷的布依族人家也不会责怪偷瓜的人,反而 认为这样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好的收成。
• 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对不畏强暴、为民除害的忠贞夫妇,决定 六月二十一日为“查白歌节”。节日一到,布依族人民从各 个村寨赶来,聚集在查白,举行盛大的歌会。布依族青年男 女利用对歌,寻找理想的伴侣。

布依族简介讲解

布依族简介讲解

布依族简介一、服饰布依族服饰喜用青、蓝、白三种颜色。

解放前,布依族青壮年包头帕、头帕多为条纹和纯青两种,衣服作对襟短衣和长襟大衫,裤为长裤,裤脚较长,老年人多穿大袖短衣和长衫。

(第二)土语区和(第三)土语区妇女之间服饰区别较大,解放后,布依族男子多穿汉族服装。

(第三)土语区妇女服饰分为便装和盛装两种。

便装:衣服以蓝、青色为主,大襟短衣,领口处用衣料做盆花扣子钉上,胸前戴绣花蓝靛围腰,系鲜艳腰带(除已婚者),盘长辨盖以头帕,头巾共十二层,里面八层用棉布花线镶边,外面四层上下两端挑花织锦,已婚妇女不戴头巾,而戴用青布和竹壳做成的"更考"。

盛装:上穿斜襟短衣,绿色盘肩,用各色花线把两边小正方形摆成半圆绣在衣肩上,领圈右边挑花织锦。

袖分三段,中间织锦,上下两段蜡染,衣服下部均为一寸宽的织锦镶边。

胸前戴绣花围腰,系浅色腰带。

下穿长至脚背的蜡染百褶裙。

盛装在隆重的节日才穿戴,盛装的绣花织锦图案以几何图形为主,一套精美的盛装需三、五年才能做成。

另有一种百褶裙,布依语称“粉令”,上部花纹与蜡染裙相同,但裙身系绛红色自染布料做成,古朴、典雅、庄重,多为老年妇女喜爱,于喜庆和隆重场合穿着。

(第二)土语区妇女穿大襟衣和长裤,衣裤边沿镶有蓝杆和花边,系绣花围腰。

布依族青年妇女喜戴银制的虫、鱼、花、鸟头饰及银质或玉石手镯。

二、食县内布依族以大米为主食,个别地多田少的村寨以苞谷为主食。

喜糯食,逢年过节均要蒸糯米饭或打糯米糍粑。

喜饮酒,多自酿自烤米酒和苞谷酒,一般为30度左右,四时皆有酿造。

十冬腊月,要做糯米甜酒和糯米刺梨酒,以备待客或自食。

客至,必先饮酒,待客,一般男客男陪,女客女陪,长者和主客正坐,饮酒拈菜由长者带头。

此外,布依族还好吃狗肉、牛肉。

三、住县内布依族多依山傍水而居,几十户至几百户聚族为寨,小的村寨也有十多户,无单家独户散居者。

房屋建筑多因地制宜,利用斜坡建成楼房,上层住人,下层关牲畜,或前半部为楼房后半部为平房,楼底仍作牲畜圈舍,少数吸收汉族建筑形式,修成平房。

布依族风俗习惯有什么

布依族风俗习惯有什么

布依族风俗习惯有什么布依族风俗习惯有什么布依族地区每个村寨都有寨老会,布依语称为“卜板”。

寨老是一寨的自然领袖,由群众推举。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知识布依族风俗习惯解读,希望对大家有用。

布依族风俗习惯解读布依族民居有楼房、半楼房和平房数种。

半楼房一般采取后半部是平房,前半部是楼房,或左(右)半部是平房,右(左)半部是楼房的建筑格局。

楼房和半楼房建筑是布依族传统建筑形式。

楼房上层高,住人,下层低,圈牲畜,古称“干栏”,或称“麻栏”。

它的结构简单,形式美观,适用于南方山区的地形特点。

在房间布局中,堂屋后壁设神龛供奉祖先,左右两侧分隔成灶房、寝室、客房。

室内设有火堂,供一家人取暖炊薪。

黔中一带,由于地产石头,从基础到墙体都用石头垒砌,屋顶也盖石板,称为石板房;加上石砌的寨墙和山顶的石砌古堡,形成典型的石头建筑群。

如扁担山石头寨共230余户人家,所有房屋沿等高线排列,均以石料建成。

村寨布局与寨前的田坝、小河及通向各处的石板平桥和石拱桥梁,相互映衬,彼此和谐。

布依族人民以大米为主食,兼食玉米、小麦、红稗、荞麦等。

尤喜糯食,并有多种制作方法,如制成糍粑、圆糖粑、耳块粑、枕头粽和三角粽等。

逢年过节,必食糯米饭,并以糯米粑赠送亲友。

节日里还喜食用花汁和树叶汁染制的各色“糯饭”。

副食有各种蔬菜、豆类和肉类。

蔬菜加工制品有著名的“独山盐酸”、“酸辣椒”等。

肉类加工有熏腌腊肉和香肠;喜食狗肉,各地加工方式不一,风味独特,较著名的有“花江狗肉”、“都匀黄焖狗肉”、“册亨狗肉全席”等。

豆类制品主要有豆豉、豆腐、血豆腐等。

辣椒、酸菜、酸汤为日常不可缺少。

布依人家户户皆能酿制糯米酒和大米、玉米烧酒。

一些地方还制作糯米烧窖酒、菸仁米酒、蔗糖酒等,颇有特色。

有的米酒用野生刺藜果搀和酿造,营养丰富,用以款待贵客。

刺藜酒酿造技术,已有数百年历史,如今已发展成大宗商品,畅销全国。

布依族服饰多为青、蓝、白等色。

男子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衫及长裤。

布依族

布依族

布依族先民是古越人的一支, 后称 “ 僚人”,元明时期称“仲苗”、 “青仲”或“仲家”。
布依族
布依族标徽
布依戏剧 布依族的戏剧有布依戏、地戏、花灯戏等。其中布 依戏流传最广, 已有2 0 0 多年历史。每个戏班3 0 多 人,演员有生、旦、丑、大王、武将等 分工。以布依语演唱 ,以汉语道白对话。 剧目有本民族传说故事和移植汉族 传统剧目两类。
布依族的服饰特色是洁净淡雅和庄重大方。 男子穿对襟短衣或长衫,包蓝色或白底蓝 方格头巾。妇女大多穿右大襟上衣和长裤, 或套镶花边短褂,或系花围腰,也有着大 襟大领短袄,并配蜡染百褶长裙的。节日 里还佩戴各种银质首饰。布依族村寨多依 山傍水或建于河谷平坝上。富有地区特点 的“干栏”楼房,上层住人,下层圈牲畜 和存放柴草。
布依族姑娘从小就有制作蜡染的灵气,她们所穿的服装大都是亲 手缝制,合身得体,古朴典雅。
布依族,现有人口约254.5万。布依族主要聚居 在贵州。黔:贵州省代称。南布依族苗族自治 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安顺地区和贵 阳市,其余分布在黔东南、 铜仁、遵义、毕节、 六盘水及云南的罗平等地。 布依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 过去没有文字,一直使用汉文,1956年创制了 拉丁字母拼音文字。
吃新节又叫尝新节,因各地的谷米成熟有先有后,所以过 节的日期也不尽相同。一般在稻谷即将成熟时,用酒菜和 炒鱼虾一同敬祭祖宗。 七月半杀鸡、杀猪或杀牛祭祖。红水河沿岸要连过三 天。十四日做“搭联粑”供祖。十五、六日年轻人和孩童 聚集大榕树下,或荡秋千,或打陀螺,或去游泳。
他们的饮食习惯: 主食多以大米为主。住山地的兼吃玉米或以玉米为 主。 民间喜欢用一种专门的炊具“甑子”把米蒸成 米饭。布依族普遍喜食糯米,节日或婚丧宴客离不 开糯食,有"无糯不过节","无糯不成礼"之说。

布依族

布依族

布依族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大约于春秋战 国至西汉末年,处于奴隶制社会阶段。隋唐时期, 封建领主经济兴起,王朝始给其首领封号,实行 羁縻政策。至明代土司制度日臻完备。至明末清 初,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批湖广、四川等地汉 民进入贵州,市场交换日益繁荣,出现了诸如贵 阳、安顺、都匀、独山、兴义等重要市镇和商业 贸易中心。
据1990年的人口统计布依族人口2545059人,主 要聚居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 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安顺地区和贵阳市,在黔东 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铜仁地区、遵义地区、毕节 区、六盘水特区及云南的罗平、四川的宁南、会 理等地也有分布。
(二)、布依族的语言文字
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 支,与红水河南岸的壮族北部方言略同,部分兼 通汉语,使用汉文。布依语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 成三个土语区,过去没有文字,1956年创制了以 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方案。
(四)、布依族传统服饰的布料是布依族妇女自己种棉花,自纺自 织自漂染而成的,根据织布者所要求的图案而使用不同的织法。底色 以白、黑、蓝为主,再用红、黄、绿、紫等各色相配织成各种花色。 布的品种有平面布、格子布、斜纹的蜡义布、小花纹的花授布等。 布依族的布料厚实、素雅,体现了本民族朴实无华的性格及文化 审美特征。历史以来,布依布作为商品投放市场,深受消费者的亲睐。 近年来,有人用蜡义布或花授布缝制西装,穿起来既有现代气派,又 有民族风格。布依族妇女还会织围腰带,织围腰带有的用织布机,也 有不用织布机的,只要把经线的一端缠在腰部,另一端缠在两个脚拇 趾上,拉紧就可以用纬线编织了。腰带的图案主要有几何图案X形、 □形、※形等,也有花草形图案的,腰带的一端有洒须。
(七)
布依八音
布依族八音坐唱又叫“
Hale Waihona Puke 八音”,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

布依族

布依族

• 六月六
“六月六”是布依族人民的 传统佳节,由于居住地 区不同,过节的日期也 不统一,有的地区六月 初六过节,称为六月六; 有的地区六月十六日或 农历六月二十六日过年, 称为六月街或六月桥。 布依族人民十分重视这 个节日,有过“小年” 之称。节日来临,各村 寨都要杀鸡宰猪,用白 纸做成三角形的小旗, 沾上鸡血或猪血,插在 庄稼地里,传说这样做, “天马”(蝗虫)就不 会来吃庄稼[
婚俗 • 婚姻一夫一妻制。
赶表
同宗或同姓严禁通婚。 后生徘徊于姑娘们的身边 或男女各自列阵,两人 也保有"姑舅表婚"和 目光频频相碰,达到情 兄终弟及的转房制习 投意和之后,姑娘便以 俗。
• 特色 :
布依族的恋爱和婚 姻,较之其他民族, 是特具有风采的。
彩巾结成圆球,或 织成 猫、狗,向后生投去, 之后便藏匿起来,她给 情郎留下的唯一标志, 是在沿途用马鞭草或狗 尾草,编织成同样形状 的草 结,或挂在树上, 或抛向草丛,或压于石 下……,而自己则藏 身 在浓密的绿叶枝条间或 灌木草丛中,等待情郎 前来寻找。
饮食
• 布依人以大米、玉米 • 布依族传统小吃很多, 为主食,小麦、高粱、 善做米粉、二块粑、 薯芋和豆类为辅。 豌豆粉、米豆腐等。 • 他们的肉食主要来自 家畜和家禽,还爱捕 花米饭 食松鼠、竹鼠和竹虫。 烹调方法多为烧、煮、 爆、炸、腌、冻,一 般不吃生食。 • 酒在布依族日常生活 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每年秋收之后,家家 都要酿制大量的米酒 储存起来,以备常年 饮用。

• 查白歌节
黔西南兴义一带布 依族民间节日。时间为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 相传,布依族的查郎和 白妹相爱,财主抢走了 白妹,害死了查郎。白 妹悲愤交加,在农历六 月二十一日放火烧毁了 财主大院。并跳在烈火 中殉情了。后来人们为 了纪念这对恋人,把查 郎受害的地方定名为 “查白”,把自妹殉情 的日子定为“歌节”

少数民族--布依族

少数民族--布依族

• 布依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民歌尤具特 布依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 种类有古歌、叙事歌、情歌、 色,种类有古歌、叙事歌、情歌、酒歌和 劳动歌等;形式有独唱、对唱、 劳动歌等;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和重 曲调有“大调” 小调”之分。 唱;曲调有“大调”、“小调”之分。每 逢喜庆节日,歌声昼夜不停。 逢喜庆节日,歌声昼夜不停。
• 布依族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土著居民,早在石器时代就在 布依族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土著居民, 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土著居民 这里劳动生息。布依族与古代的“ 百越” 这里劳动生息。布依族与古代的“僚”、“百越”、“百 有渊源关系。唐代史称“西南蛮” 濮”有渊源关系。唐代史称“西南蛮”,宋元以后称 仲家蛮” 清称“仲蛮” 新中国成立后, “蕃”、“仲家蛮”,明、清称“仲蛮”,新中国成立后, 才称为布依族。 才称为布依族。
布依族的民歌你知道多少? 布依族的民歌你知道多少?
• 《好花红》这首布依歌,曲调优 好花红》这首布依歌, 旋律优美,气息清新, 扬,旋律优美,气息清新,抑扬 顿挫,唱响惠水,唱响贵州, 顿挫,唱响惠水,唱响贵州,唱 响北京,唱遍祖国大江南北。由 响北京,唱遍祖国大江南北。 于它节奏明朗,悦耳动听, 于它节奏明朗,悦耳动听,清新 甜蜜,令人回味, 甜蜜,令人回味,被誉为布依族 民族中的一颗明珠,光芒四射, 民族中的一颗明珠,光芒四射, 光彩照人。 光彩照人。 • “痛饮刺梨酒,醉听好花红,大 痛饮刺梨酒,醉听好花红, 地唱红遍,牢记人心中。 地唱红遍,牢记人心中。”的一 首歌,人民群众喜爱的好歌。 首歌,人民群众喜爱的好歌。
• 花溪刺梨酒产于贵阳 花溪区, 花溪区,已有上百年 的历史。 的历史。野生刺梨经 精工酿成 。酒色橙红 如琥珀,晶莹透明, 如琥珀,晶莹透明, 清香甘美,酸甜可口, 清香甘美,酸甜可口, 有独特的刺梨芳香。 有独特的刺梨芳香。

布依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布依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布依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布依族是在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的一个,你的民族是布依族的吗?你知道关于布依族生活习俗是怎样的吗?不同的民族是会有着不一样的民族风情表现的,在布依族人口是有287万余人,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土著居民,用本民族共同自称"Buxqyaix"(汉语音译布依)为族名。

布依族简介布依族共有254.5万多人,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

95%以上居住在贵州省的黔南、黔西南两个自治州,镇宁、关岭和紫云等自治县,毕节、遵义、黔东南3个地区(州)。

在云南、四川、广西等省(区)也有少量布依族居住,但都是历史上由贵州迁徙去的。

布依族居住的山区,山清水秀,风景优美,自然资源丰富,名胜古迹很多。

贵阳市南郊17公里的“花溪”,是贵州高原的一颗明珠。

那里环境清新,水质清甜,空气洁净,沿途山花烂漫,风景如画,是有名的旅游区。

布依族的湖潮寨坐落在花溪上游,旁边有一个金银潭,潭水深遂,清泉涌出一半浅绿,一半金黄,传说那是因为仙人的金钟坠入深潭.布依族的文化艺术绚丽多彩。

传统舞蹈有《铜鼓舞》、《织布舞》、《狮子舞》、《糖包舞》等。

传统乐器有唢呐、月琴、洞箫、木叶、笛子等。

地戏、花灯剧是布依族人喜爱的剧种。

布依族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

由农家自己纺织的布依土布久负盛名。

近年来,专门生产布依织锦、蜡染布和民族工艺服装的企业相继建立,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和欧美等地。

布依族习俗食俗布依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西南地区贵州省一带。

其余散居于云南、四川、广西等省。

布依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的历史较为悠久。

布依人闲时每日两餐,忙时三餐。

以大米、玉米为主食,小麦、高粱、薯芋和豆类为辅。

多以木罐、鼎罐炊饭,有焖饭、二合饭(大米掺玉米)、苞谷粑、米线、饵块、豌豆粉、米凉糕等花色品种。

其中,糯米制的汤圆、花饭和芝麻油团粑最为知名,多用于祭祖或宴客。

他们的肉食主要来自家畜和家禽,还爱捕食松鼠、竹鼠和竹虫。

烹调方法多为烧、煮、爆、炸、腌、冻,一般不吃生食。

布依族风情

布依族风情
制作人:刘玉祥 莫德林 范文芳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解放前,布依人被称为“仲家”、“水户”、“夷族”、“土边”、“本地”、 “绕家”等。1953年,贵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经过协商,正式统一用“布依”作为本民族的名称。布依族主要聚居于贵州 省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贵州、云南、四川省的部分地区。
布依族宗教
布依族宗教(Buyi national religion),中国布依族固有的宗教。该族约212万人 (1982),主要分布在贵州南部和西南部地区,有少数分布在云南。佛教和道教传入 较早。鸦片战争以后,天主教开始传入,19世纪80年代中法战争后,又得到进一步 的传播。但本民族固有的宗教信仰,仍相当流行。 布依族原始宗教信仰意识造就了其原始文化的起源。布依族的原始宗教、早期神 话、图腾崇拜、巫术活动,都是人类把握世界的文化方式,它们带有很高的综合性 特征。原始宗教是原始人的世界观,是早期人类对他们周围世界及其自身认识的一 种反映形式,由于原始宗教把人类在认识周围世界及其自身中所遇到的苦难,寄托 于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把这些神秘力量当成万物的终极原因,并拜倒在这些力量面 前。因而妨碍了人类文化发展和生产斗争的进行。但在历史上也有其积极的意义, 首先,原始宗教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思维能力的提高;其次,人类的认识能力在原始 宗教中经过曲折复杂的过程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再次,原始宗教的某些活动,也能 产生一种增强民族或部落团结,增强人民同自然作斗争的勇气和力量的派生作用; 第四,原始宗教也是维护当时社会秩序和统一人们思想的有效工具。同时,由于布 依族文化固有的历史传承性,作为少数民族意识形态和心理文化重要内容的宗教和 宗教信仰必然长期存在。
布依族除既有的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 以外,道教、佛教的许多神祗和菩萨亦 受到敬奉。在老董上寨发现的一本《打 保符开坛书》中,所列举的神、佛就有 玉皇大帝、三清大道拾极高真神、敕封 解斗母娘娘、下坛五猖兵马神、太白星 君、文昌帝君、关胜帝君、释迦如来、 观音势至、十八罗汉、唐僧、孙悟空、 山神、土地、灶君、姜子牙等。但村寨 中找不到。

布依族民俗风情

布依族民俗风情

布依族民俗风情1、源流与分布布依族是我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云南、四川的部分地区也有分布。

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云南布依族人口有5.46万余人,主要聚居在曲靖市的罗平县、富源县,罗平县布依族人口占据了云南全省该族人口的70%,主要集中在其南部、东南部的南盘江、八大河、块择河、多依河、黄泥河流域的八大河布依族乡等几个乡镇。

布依族与壮族有同源的关系,由古代百越人中的“骆越”及后来的“僚人”逐步发展形成,自称有“布依”、“布越”、“布饶”、“布曼”等。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共同自称,统一用“布依”作为民族名称。

布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无方言差异,只有土语的区别。

现在云南布依族男女老幼均通用壮话、汉话,只有在日常用语中,还保留少量布依语的词汇。

布依族历史上没有文字,民间保存的宗教祭祀用书是用汉字作记录符号所记录的经典。

1956年,国家为布依族创制了以拉丁字母拼写方法为基础的布依文,但在云南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

2、民居民俗云南布依族居住地区多为喀斯特丘陵地貌,山川起伏,河流纵横,风光秀丽,水力资源、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布依水乡”或“水乡布依”的美称。

云南有名的“罗平多依河—鲁布革”风景区即是美丽的自然风光与布依族风情融为一体的著名旅游地。

布依族村寨多依山傍水,竹木掩映,一般二三十户自成村落,同村寨的人家大多有血缘亲属关系。

房屋依山建筑,层叠而上,不论干栏、竹木、土石或砖瓦式结构,都错落有致,别具一格。

布依族的建筑形式较完整地保留了百越民族干栏式建筑的风格,与傣家竹楼很相似,所不同的是用木头作为主结构,竹子仅做篱笆围墙或铺地板作晒台。

居住在半山的村寨,房屋依山而建,形成半干栏式建筑风格的“吊脚楼”,使建在斜度较大的山坡地上的屋子能够保持较为宽敞的楼面。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石墙砖瓦为主的建筑形式日渐普遍,并改变着传统的干栏式建筑风格,多改盖为穿栋式瓦房、片石墙瓦房或砖混平顶房。

布依族的风俗习惯

布依族的风俗习惯

布依族的风俗习惯布依族的习俗习气布依族共有254.5万多人,外国东北部一个较年夜的长数平易近族。

95%以上寓居正在贱州省的黔北、黔东北二个自乱州,镇宁、闭岭战紫云等自乱县,毕节、遵义、黔西北3个地域(州)。

正在云北、四川、广西等省(区)也有长质布依族寓居,但皆是汗青上由贱州迁移来的。

布依族寓居的山区,山浑火秀,光景柔美,做作资源丰盛,胜景今迹不少。

贱阴市北郊17私面的“花溪”,是贱州下本的一颗亮珠。

这面环境清爽,火量浑苦,空气干净,沿途山花烂缦,光景如绘,是有名的旅游区。

布依族的湖潮寨立落正在花溪下游,阁下有一个金银潭,潭火深遂,浑泉涌没一半浅绿,一半金黄,传说这是果为神仙的金钟坠进深潭。

布依族的文明艺术灿艳多彩。

传统跳舞有《铜泄舞》、《织布舞》、《狮子舞》、《糖包舞》等。

传统乐器有唢呐、月琴、洞箫、木叶、笛子等。

天戏、花灯剧是布依族人青睐的剧种。

布依族以农业为主,次要栽种火稻。

由田舍本人纺织的布依土布暂负衰名。

远年去,博高足产布依织锦、蜡染布战平易近族工艺服拆的企业接踵建设,产物近销西北亚、日原战西欧等天。

布依族:汗青布依族取壮族有异源的闭系,是今代百越的一收。

现在布依族人借保留着一些今代越人的习俗习气,如寓居湿栏式衡宇、敲击铜泄等。

也有人以为,西汉时的夜郎国,取古布依族有渊源闭系。

局部布依族人自称为“布依”、“布越”,局部布依族人自称为“布依”、“布曼”,新外国成坐后,依据原平易近族的独特自称,同一用“布依”做为平易近族名称。

布依族地域多河谷战争坝,山浑火秀,闻名世界、风光壮不雅的黄因树瀑布便正在布依族人聚居的地域。

正在布依族地域没土的文物表白,布依族是一个今嫩的栽种火稻的农业平易近族。

布依族民气灵脚巧,他们造做的蜡染布汗青久长、图案雅观,是享毁海内中的工艺品战珍藏品。

布依族:礼节布依族人孬客、殷勤、慷慨、真挚,凡去到盗窟的,亲友素交、艳没有相识的,一概会以酒相待。

布依人很讲礼,没有欢送谦嘴净话、举行粗卤的主人。

布依族节日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

布依族节日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

布依族节日布依族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仅是因为民族的种类多和历史的流传远久,更多的是每一个种族流传下来的文化有多种,更是在表现的特色上也是丰富多彩的。

那么,你可知属于中国56个民族中的布依族,在传统节日上,流传继承着怎样的节日?随我一起去布依族文化中看看吧!布依族布依族是中国大家庭中一个勤劳勇敢、历史悠久的民族。

它主要源于古代的“百越”民族,秦汉以前称“濮越”,唐宋时期称“仲家”。

1953年正式定名为“布依族”。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布依族不断地分迁、融合、发展,既保留了本民族的许多优秀文化,同时也吸取了相邻民族的外来文化的精华。

布依族节日文化是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布依族特色的文化,布依族节日主要有春节、清明、三月三、四月八、端阳节、六月六、七月半、中秋节、“吃新节”、重阳节等,其中以春节、六月六最为隆重。

查白歌节查白歌节是贵州兴义地区布依族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

届时有周围10多个县乃至云南、广西的各族群众数万人参加,规模可谓盛大。

关于节日的来历,传说是古代这里有对青年,男的叫查郎,女的叫白妹,俩人早有爱慕之心。

某日,白妹在山上砍柴,险遭猛虎袭击,查郎射杀老虎,二人确立爱情。

山官垂涎白妹如花似玉的容貌,但威逼利诱皆告失败,于是害死查郎,抢走白妹。

白妹放火烧毁山官宅第,并投火殉情。

群众为纪念他们,把当地寨名改叫查白寨,把白妹殉情的日子定为节日,把查郎射杀老虎的地方当作歌场。

节前各家拆洗衣服被帐,挂满村寨前后,象征白云缭绕,取意干干净净,清清白白。

节日里扶老携幼,成群结队,赶往查白寨周围。

年轻人不仅盛装英姿,而且带着定情信物,跃跃欲试,盼望得到查郎与白妹那种忠贞不渝的爱情。

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赛歌,白天在歌场赛,晚上到住户的院里或屋中唱,主人供给“花米饭”(染成五色的糯米饭)和“茶水”(实际上是米酒,布依人习惯以酒代茶待客)。

布依族语言的纺织品名称及其分类习俗

布依族语言的纺织品名称及其分类习俗

文章 编号 : 1 0 0 9 -0 6 7 3 ( 2 0 1 4) 0 4 —0 0 2 6 —0 6
中图分类 号 : C 9 5
文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标识 码 : A
On t h e Te x t i l e o f I n d i g e n o u s Na me a n d I t s C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i n Bo u y e i Pe o p l e’ S L a n g u a g e
RU AN L o n g - g u a n g L ONG Qi n g - s o n g ( 1 . T h e B u r e a u o f C u l t u r e , S p o r t , T o u r i s m a n d Ra d i o F i l m T V o f Wa n g mo Co u n t y , Wa n g mo , Gu i z h o u 5 5 2 3 0 0 , C h i n a ;
e d uc a t i o n, i t e mb o d i e s t h e f un e t i o n o f l a be 1 .
K e y Wo r d s : B o u y e i p e o p l e ’ S l i n g u i s t i c n a me ; t e x t i l e ; i n t a n g i b l e c u l t u r a l h e it r a g e
冉龙光 龙 青松
望谟 5 5 2 3 0 0 ;
( 1 . 望谟 县 文化 体育旅 游 和广播 电影 电视 局 , 贵州 2 . 兴义 民族 师范学 院 , 贵 州

布依族名俗名风

布依族名俗名风

布依族[民族简介] 布依族,现有2545059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以及贵州的都匀、独山、平塘、镇宁等10个县(市)。

其余散居于云南、四川、广西等省(区)。

布依族地区山青水秀,自然风光多姿多彩。

有著名的黄果树瀑布、贵阳花溪、安顺“龙宫”溶洞、盘江铁索桥等十几处旅游景点。

除旅游资源外,野生动植物资源及矿产资源也很丰富。

布依族以农业为主,种值水稻的历史较为悠久。

手工艺也较发达。

布依族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土著居民,早在石器时代就在这里劳动生息。

布依族与古代的“僚”、“百越”、“百濮”有渊源关系。

唐代史称“西南蛮”,宋元以后称“蕃”、“仲家蛮”、明、清称“仲蛮”,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布依族。

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

2 0 世纪5 0 年代创制了布依文,但未能普遍推广,现在通用汉文的较多。

布依族的蜡染久负盛名。

做成的蜡染布料,图案丰厚朴实,绘画活泼豪放,并呈出独有的龟纹(亦称小波纹),具有机器所不能代替的艺术效果。

不同地区的蜡染艺术有不同的风格。

布依族的戏剧有布依戏、地戏、花灯戏等。

其中布依戏流传最广,已有2 0 0 多年历史。

[宗教习俗] 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有的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

[饮食习惯] 主食多以大米为主。

民间喜欢用一种专门的炊具“甑子”把米蒸成米饭。

布依族普遍喜食糯米,并常当成改善生活或调剂口味的主食。

冷菜、“青苔冻肉”、“拌豌豆凉粉”等,是布依人喜欢的食品。

酸菜和酸汤几乎每餐必备,尤以妇女最喜食用。

还有血豆腐、香肠及用干、鲜笋和各种昆虫加工制作的风味菜肴。

大部分布依族都善制作咸菜、腌肉和豆豉,民间特有的腌菜“盐酸”驰名中外。

荤菜中,狗肉、狗灌肠和牛肉汤锅为上肴。

在宰猪时布依族习惯在血盆中先放一些盐,然后与猪血一起搅动,凝固后把葱花、佐料,加肉末下水烧汤,与猪血一起煮,称为“活血”,作为待客的最好菜肴。

贵州的布依族若遇婚丧嫁娶,喜用黄牛作菜。

布依族的蜡染服饰

布依族的蜡染服饰

布依族的蜡染服饰布依族服饰(图片来源百度)布依族服饰作为一种物质文化现象,其产生与变化总是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

自古以来,布依族就居住在我国南盘江,红水河流域及支流上。

布依族地区地形复杂,高山险地是每个布依族地区的自然屏障,布依族是从古越人发展而来的。

其服饰大体上都保留着古老的特点,《旧唐书·西南蛮》载:“男子左衽、露发、徒跣。

妇女横布两幅,穿中而贯其首,名为通裙”。

布依族的传统服饰是男着衣衫,女穿衣裙,妇女衣,裙均有蜡染、挑衣、刺绣图案装饰。

因为布依族居住在热带地区,气候炎热温暖,这种宽松的衣裙符合气候特点。

布依族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布衣服。

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衣)和长裤。

老年人大多穿对襟短衣或长衫。

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的穿蓝黑色百褶长裙,有的喜欢在衣服上绣花,有的喜欢用白毛巾包头,带银质手镯、耳环、项圈等饰物。

惠水、长顺一带女子穿大襟短衣和长裤,系绣花围兜,头裹家织格子布包帕。

花溪一带少女衣裤上饰有“栏干”,系围腰,戴头帕,辫子盘压头帕上。

镇宁扁担山一带的妇女的上装为大襟短衣,下装百褶大筒裙,上衣的领口、盘肩、衣袖都镶有“栏干”(即花边),裙料大都是用白底蓝花的蜡染布,她们习惯一次套穿几条裙子,系一条黑色镶花边的围腰带。

婚前头盘发辫,戴结花头巾;婚后则改戴“假壳”,用青布和笋壳做成。

在罗甸、望谟等地的布依族妇女,都穿大襟宽袖的短上衣和长裤。

晴隆、花溪等地的妇女穿长到膝部的大襟短上衣和长裤,衣襟、领口、裤脚镶有花边,系绣有花卉图案的围腰,她们头上大多缠有青色花格头巾,有的脚上还穿细尖尖而朝上翘的绣花鞋,也有的穿细耳草鞋。

都匀、独山、安龙等县部分地区布依族妇女的服装和汉族妇女基本相同。

布依族妇女喜戴银手镯或骨手镯,戒指、银簪、项圈等饰品。

一些布依族老年妇女仍保留传统服饰,头缠篮色包布,身穿青色无领对襟短衣,身大袖宽,衣缝、下角分别镶绣花边及滚边。

下身多穿蓝黑色百褶长裙,有的系青布围腰或绣花围裙,脚穿精美翘鼻子满绣花鞋,整套服装集纺织、印染、挑花、刺绣于一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依族
[民族简介] 布依族,现有2545059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以及贵州的都匀、独山、平塘、镇宁等10个县(市)。

其余散居于云南、四川、广西等省(区)。

布依族地区山青水秀,自然风光多姿多彩。

有著名的黄果树瀑布、贵阳花溪、安顺“龙宫”溶洞、盘江铁索桥等十几处旅游景点。

除旅游资源外,野生动植物资源及矿产资源也很丰富。

布依族以农业为主,种值水稻的历史较为悠久。

手工艺也较发达。

布依族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土著居民,早在石器时代就在这里劳动生息。

布依族与古代的“僚”、“百越”、“百濮”有渊源关系。

唐代史称“西南蛮”,宋元以后称“蕃”、“仲家蛮”、明、清称“仲蛮”,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布依族。

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

2 0 世纪5 0 年代创制了布依文,但未能普遍推广,现在通用汉文的较多。

布依族的蜡染久负盛名。

做成的蜡染布料,图案丰厚朴实,绘画活泼豪放,并呈出独有的龟纹(亦称小波纹),具有机器所不能代替的艺术效果。

不同地区的蜡染艺术有不同的风格。

布依族的戏剧有布依戏、地戏、花灯戏等。

其中布依戏流传最广,已有2 0 0 多年历史。

[宗教习俗] 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有的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

[饮食习惯] 主食多以大米为主。

民间喜欢用一种专门的炊具“甑子”把米蒸成米饭。

布依族普遍喜食糯米,并常当成改善生活或调剂口味的主食。

冷菜、“青苔冻肉”、“拌豌豆凉粉”等,是布依人喜欢的食品。

酸菜和酸汤几乎每餐必备,尤以妇女最喜食用。

还有血豆腐、香肠及用干、鲜笋和各种昆虫加工制作的风味菜肴。

大部分布依族都善制作咸菜、腌肉和豆豉,民间特有的腌菜“盐酸”驰名中外。

荤菜中,狗肉、狗灌肠和牛肉汤锅为上肴。

在宰猪时布依族习惯在血盆中先放一些盐,然后与猪血一起搅动,凝固后把葱花、佐料,加肉末下水烧汤,与猪血一起煮,称为“活血”,作为待客的最好菜肴。

贵州的布依族若遇婚丧嫁娶,喜用黄牛作菜。

酒在布依族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每年秋收之后,家家都要酿制大量的米酒储存起来,以备常年饮用。

布依族喜欢以酒待客,不管来客酒量如何,只要客至,都以酒为先,名为“迎客酒”。

饮酒时不用杯而用碗,并要行令猜拳、唱歌。

[婚丧习俗] 很多未婚男女青年通过吹木叶、对歌订终身,然后男方便托媒人到女方家说亲。

一经定亲后,女方家要请亲朋好友吃定亲酒。

婚前两、三天要由男方家送半边猪肉,一只公鸡和鸭,一壶水等给女方家,女方家也须杀猪办“嫁女酒”待接亲客人。

过去新娘在结婚后需在娘家住一、二年后才住夫家。

[建筑特色] 布依族居住的显著特点是依山傍水聚族而居。

民居多为干栏式楼房或半边楼(前半部正面看是楼,后半部背面看是平房)式的石板房。

贵州的镇宁、安顺等布依族地区盛产优质石料,而且还有可一层层揭开的薄厚基本均匀的平整的大石板。

当地布依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石料修造出一幢幢颇具民族特色的石板房。

石板房以石条或石块砌墙,墙可垒至5 至6 米高;以石板盖顶,风雨不透。

总之,除檩条、椽子是木料外,其余全是石料,甚至家庭日常用的桌、凳、灶、钵都是石头凿的。

一切都朴实厚重,固若金汤,这种房屋冬暖夏凉,防潮防火,只是采光较差。

布依族建造房屋有很多讲究。

首先要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择依山傍水处作宅基,不仅要背靠青山,而且要面朝碧峰。

靠山最好是“卧狮拱卫”、“青龙环护”、“贵人坐椅”等山势;向山要选“二龙抢宝”、“双龙戏珠”、“万马归槽”、“寿星高照”等形态。

好在布依族地区多为石灰岩山地,这种苍山翠岭并不难寻。

起房造屋要选吉日,吉日前一个月请木匠破料做房架。

竖房架的吉日要供祭鲁班师傅。

房架竖好,岳父家送来大梁,大梁上拴有红绸扎的大花朵,并有乐队和舞狮队鸣鞭炮伴送。

上梁时又要举行歌舞祭礼和宴饮。

最后是接祖宗牌位和灶神(炭火)到新居。

建新房的整个过程,在布依族村寨里都充满喜庆与互助的气氛。

[服饰特色] 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布服装。

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衫)和长裤。

老年人大多穿对襟短衣或长衫。

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的穿蓝黑色百褶长裙,有的喜欢在衣服上绣花,有的喜欢用白毛巾包头,戴银质手镯、耳环、项圈等首饰。

布依族姑娘从小就有制作蜡染的灵气,她们所穿的服装大都是亲手缝制,合身得体,古朴典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