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信号非线性运算

合集下载

(优选)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章非线性系统

(优选)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章非线性系统

1, x 0 signx 1, x 0
0
xa
y k( x asignx) x a
3 滞环特性
滞环特性表现为正向与反向特性不是重叠在一起,而是
在输入--输出曲线上出现闭合环路。其静特性曲线如图7-3
所示。其数学表达式为:
y
b
y
k(
x asignx) bsignx
y0 y0
-a
0a
x
(优选)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章 非线性系统
7.1 典型非线性特性
在控制系统中,若控制装置或元件其输入输出间的静 特性曲线,不是一条直线,则称为非线性特性。如果这 些非线性特性不能采用线性化的方法来处理,称这类非 线性为本质非线性。为简化对问题的分析,通常将这些 本质非线性特性用简单的折线来代替,称为典型非线性 特性。 7.1.1 典型非线性特性的种类
描述函数法是非线性系统的一种近似分析方法。首先利用描 述函数将非线性元件线性化,然后利用线性系统的频率法对系统 进行分析。它是线性理论中的频率法在非线性系统中的推广,不 受系统阶次的限制。
分析内容主要是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振荡稳态,一 般不给出时域响应的确切信息。 7.2.1 描述函数的定义
1.描述函数的应用条件
2.死区特性
死区又称不灵敏区,在死区内虽有输入信号,但其输
出为零,其静持性关系如图7-2所示。
y
其数学表达式为
k -a
0a
x
0,| x | a
y
k(x
a),
x
a
k( x a), x a
若引入符号函数
图7-2 死区特性
死区小时,可忽略;大 时,需考虑。工程中,为抗 干扰,有时故意引入。比如 操舵系统。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七章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七章

第七章 信号的运算和处理
7.2.1 比例运算电路
一、反相 比例运算电路 1. 电路 组成 电路核心器件为集成运放;
电路的输入信号从反相输入端输入;
同相输入端经电阻接地; 电路引入了负反馈,其组态 为电压并联负反馈。 说明:由于集成运放输入极对称, 为保证外接电路不影响其对称性, 通常在运算电路中我们希望RP= RN 。
uo3
f
R3
uI 3
第七章 信号的运算和处理
2. 同相求和运算电路
iN 0
uo (1
Rf R

)u N u N u P
iP 0 i1 i 2 i 3 i 4 uI 1 uP uI 2 uP uI 3 uP uP R1 R2 R3 R4 1 1 1 1 uI 1 uI 2 uI 3 ( )uP R1 R 2 R 3 R 4 R1 R 2 R 3 uI 1 uI 2 uI 3 uP RP ( ) 式中RP R1 // R2 // R3 // R4 R1 R 2 R 3
即:uP>uN,uo =+ UOM ;
+UOM
uP<uN ,uo =- UOM 。
(2)仍具有“虚断”的特点。
即: iP=iN =0。
-UOM
对于工作在非线性区的应用电路,上述两个特点是分析其 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关系的基本出发点。
第七章 信号的运算和处理
7.2 基本运算电路
第七章 信号的运算和处理
第七章 信号的运算和处理
求解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 倍数的一般步骤:
(1)正确判断反馈组态;
【 】
内容 回顾
(2)求解反馈系数;
(3)利用 F 求解

电子技术基础--第七章--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和非线性应用

电子技术基础--第七章--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和非线性应用
u u uO N ( N )0 R1 Rf
i1 i f 0
u O (1
Rf R1
)u i
u I 0 R1i1
uI i2 i1 R1
i1
uI R1
0 u M R2 i2
u M R2 i 2 R2 uI R1
0 u M R3i3
减法器的输出电压为两个输入信号之差乘以放大系数 Rf/R1, 故又称它为差分放大器。 为减小失调误差 R1//Rf=R2//R3
(五)反相积分运算电路
duC i 2 C dt
uC 0 uO
duo i2 C dt
u I 0 R1i1
i1 i2 0
du uI (C o ) 0 R1 dt
vI T
(同相过零比较器)
O

2
3
4
t
电压传输特性
vO
vO VOH
VOH O t
O VOL
vI
VOL
思考
1.若过零比较器如图所示,则它 的电压传输特性将是怎样的? 2.输入为正负对称的正弦波时, 输出波形是怎样的?
+VCC vI + A -VEE vO
vI T 2
+VCC vI + A -VEE vO
具体电路的工作原理,其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比例运算电路 加法电路
减法电路 积分电路
微分电路
一、运算电路
• (一)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 (二)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一)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i1 i f 0
u N uo R f i f
if u N uO u O Rf Rf

非线性系统的分析 (3)

非线性系统的分析 (3)

第七章 非线性系统的分析
2、饱和特性
输出
k x( t ) y( t ) ka sgn x( t )
输入
x( t ) a x( t ) a
特征:当输入信号超出其线性范 围后,输出信号不再随输入信号 变化而保持恒定。
放大器的饱和输出特性、磁饱和、元件的行程限制、 功率限制等等。 饱和特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使系统在大信号作用下开环增益下降,因而降低了 稳态精度。
继电器特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带死区的继电特性,将会增加系统的定位误差,对 其他动态性能的影响,类似于死区、饱和非线性特 性的综合效果
第七章 非线性系统的分析
三、非线性系统的特点
1、系统的稳定性
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不仅与系统的结构参数有关, 而且与初始状态有关。 2、系统的自持振荡 非线性系统即使无外界作用,也可能会发生某一 固定振幅和频率的振荡,称为自持振荡。
第七章 非线性系统的分析
7-2 相平面分析法
相平面法是Poincare在1885年首先提出来 的,它是一种求解一、二阶微分方程的图解法。 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将系统的运动过程形象 地转化为相平面上一个点的移动,通过研究这 个点移动的轨迹,就能获得系统运动规律的全 部信息。 由于它能比较直观、准确、全面地表征系 统的运动状态,因而获得广泛应用。
第七章 非线性系统的分析
用x1、x2描述 二阶系统常微分方程方程的解,也就是 用质点的状态来表示该质点的运动。在物理学中,状态又称 为相。
把由x1—x2所组成的平面坐标系称为相平面,系统的一 个状态则对应于相平面上的一个点。
当t变化时,系统状态在相平面上移动的轨迹称为相轨 迹。
而与不同初始状态对应的一簇相轨迹所组成的图叫做 相平面图。 利用相平面图分析系统性能的方法称为相平面法。

第七章 非线性系统

第七章 非线性系统
2 2 x (0.5 3x ) x x x 0
解:由 奇点为
0 x ) 0 f ( x, x
0 x x 0
0 x x 1
在奇点邻域,其线性化方程为
在奇点
) f ( x, x x
0 x x 0
x
x

x
x 0

在相平面上闭合的相轨迹表现为 非线性系统的自持振荡。
6. 相平面图分析
1、分区作出系统的相平面图。 2、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3、分析系统是否具有极限环。 4、参考线性系统的性能指标来考虑该非线 性系统的调节时间与超调量等。
例:继电控制系统,阶跃信号作用下,试 用相平面法分析系统运动。

-KM
II 区:e<0
2.给定初值 (0, e0 ) 作相轨迹
e

3.系统性能分析
运动是分区的组合, e 0 为翻转条件, 运动连续,有 振荡
=0
KM
Mp
B A
e0
e
=0
-KM
II 区:e<0 I 区:e>0
§7.3 描述函数法
1. 描述函数的定义
本质非线性 固有特性
R(s) +-
+-
G0 (s)
C(s)
闭环特征方程
描述函数 固有特性
1 N ( X )Go ( j ) 0
1 G o ( j ) N(X)
R(s) +-
N(X)
G0 (s)
C(s)
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描述 当 Go ( j ) 曲线不包围 该非线性系统是稳定的。
1 N(X )
X G(j)
远离奇点 包围奇点

第7章 非线性系统

第7章 非线性系统

24
25
【步骤5】在系统中加入滞环非线性环节,系统框图 如图所示:
26
结论: 随着滞环宽度 的增加,系统 振荡加剧,变 得越来越不稳 定。
27
分析: 对比以上各图,可分析出非线性环节对控制系统稳定 性的影响: 当系统中存在饱和非线性环节时,响应较 慢,但超调减小;死区环节对0附近小范围的输入信号 无影响,而当输入超过这个“不灵敏区”后,输出与输 入呈现出线性;滞环环节会引起系统的振荡,使系统 变得不稳定。
31
相平面分析方法: 由于相平面图表示了系统在各种初始条件下的运动过 程,因而,只要绘出了系统的相平面图,就可以用它来分 析: 1)系统的稳定性; 2)瞬态响应性能; 3)稳态误差。 下面举二个例子进行说明:
32
例7-2.设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x
x+ x+ x =0
其相平面图如右图所示 图中的箭头表示系统的状 态沿相轨迹的移动方向。 由图可知: (1)在各种初始条件下(任意一 条相轨迹),系统都趋向原点 (0,0),说明原点是系统的平衡点,
39
2、非线性系统的奇点 设非线性系统的方程为:
x + f ( x, x ) = 0
(7-7)
只要 f ( x, x ) 是解析的,总可以将方程在奇点附近线性化。 设:奇点为 ( xi , xi ) , f ( x, x ) 线性化为 g ( x, x) 即:
∂f ∂f g ( x, x ) = ( x − xi ) + ( x − xi ) ∂x xi ∂x xi
⎧ 0 ⎪ y=⎨ ⎪k ( x − Δsignx ) ⎩
x ≤Δ x >Δ
(7-2)
对系统的影响: (1)使系统产生稳态误差(尤其是测 量元件)。 (2)可能会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或 减少振荡性。 来源: (1)测量元件的不灵敏区; (2)弹簧的预张力; (3)执行机构的静摩擦.

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章非线性系统ppt课件

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章非线性系统ppt课件

7.1.3 非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
非线性的数学模型为非线性微分方程,大多数尚无 法直接求解。到目前为止,非线性系统的研究还不成熟, 结论不能像线性系统那样具有普遍意义,一般要针对系 统的结构,输入及初始条件等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工程 上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描述函数法(本质非线性):是一种频域分析法,
实质上是应用谐波线性化的方法,将非线性特性线性化, 然后用频域法的结论来研究非线性系统,它是线性理论 中的频率法在非线性系统中的推广,不受系统阶次的限 制。
(2)相平面法(本质非线性):图解法。通过在相平 面上绘制相轨迹,可以求出微分方程在任何初始条件下 的解。是一种时域分析法,仅适用于一阶和二阶系统。
4M
sin t
故理想继电器特性的描述函数为
N ( A)
Y1 A
1
4M
A
请牢记!
即 N(A)的相位角为零度,幅值是输入正弦信号A的函数.
2.饱和特性
当输入为x(t)=Asinωt,且A大于线性区宽度a 时,
饱和特性的输出波形如图7-10所示。
y
x
N
M
k 0a
x
yy
0 ψ1
π

ωt
0 x
ψ1
π
A sin 1
x(t) Asint
则其输出一般为周期性的非正弦信号,可以展成傅氏级 数:
y(t ) A0 ( An cos nt Bn sin nt ) n1
若系统满足上述第二个条件,则有A0=0
An
1
2 y(t ) cos ntd t
0
Bn
1
2 y(t ) sin ntd t
0
由于在傅氏级数中n越大,谐波分量的频率越高,An,Bn

第七章 非线性系统的分析

第七章 非线性系统的分析
自激振荡或自振荡,如图所示。 自振荡是人们特别感兴趣的一个 问题,对它的研究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四、非线性系统的正弦输入响应 正弦信号作用下,线性系统的输出是与输入信 号同频率的正弦信号。 而非线性系统在正弦信号作用下的响应则很复 杂,一般不是正弦信号,但仍是周期信号;有 时输出信号频率为输入频率的倍频、分频等现 象。 非线性系统响应还有其他与线性系统不同的现 象,无法用线性系统的理论来解释。在一些情况 下,引入某些非线性环节,使系统获得比线性系 统更为优异的性能。实际上大多数智能控制都 属于非线性控制范畴。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图7-6-3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二、自振荡分析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若复平面中-1/N (X)曲线与G (j)曲线有交点,则该交 点对应着可能的等幅振荡,问题是这个等幅振荡能否稳 定地存在?也就是说,如果系统受到某个扰动使振荡的 振幅发生变化,系统是否具有恢复到扰动前的等幅振荡 状态的能力?如果系统具备这种能力,则该等幅振荡能 够稳定地存在,并能被观察到,称这个稳定的等幅振荡为 自持振荡。反之,振荡不能稳定地存在,必然转移到其它 运动状态(收敛到零或发散)。 • 以图7-6-3(c) 为例进行分析。图中-1/N (X)曲线与G (j)曲线有两个交点a和b, 对应于不同的振荡频率和振 幅。对a点,振幅及频率为Xa及 (j),若由于扰动使振 荡的振幅略有增大,这时工作点将沿-1/N (X)曲线由a 点移动到c点。由于c点不被G (j)所包围,故系统进入稳 定区,周期振荡的振幅要衰减,并逐步恢复到Xa,即自动返 回原状态;若由于扰动使振荡的振幅略有减小,这时工 作点将沿-1/N (X)曲线由a 点转移到d点,由

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章 非线性系统分析

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章 非线性系统分析

p p p ( x1 , x 2 ) ( x1 x 10 ) ( x 2 x 20 ) x1 x 2 Q ( x , x ) Q ( x x ) Q ( x x ) 1 2 1 10 2 20 x1 x 2
p ( x1 , x 2 ) a ( x1 x10 ) b( x 2 x 20 ) Q( x1 , x 2 ) c( x1 x10 ) d ( x 2 x 20 )

c 区域: a Tc c k m
c k m c 1 (k m c) T T ct 0 由奇点定义: k m c 0 c 常数 c k m 1 k m c dc T dc c 区域: c 常数 奇线: c k m
§7-4
奇点及极限环
dx 0 奇点概念:相轨迹上满足 dx 0 不定式的特殊点,称为奇点。
在奇点处有多条相轨迹穿过或趋于该奇点,相当于系统处于 平衡状态 一 奇点分类:(线性系统)
2 2 n x n x 0 x 2 2 n x n x x dx 2 x dx 2 n x n x dt (*) 相轨迹方程 dx x dx x dt
介绍:典型非线性特性、相平面法、描述 函数法
§7-1引言
稳定性 1.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区别: 输出曲线 等幅振荡 稳态输出
2.非线性特性(典型) 1)死区
0 x a y k ( x a ) x a k ( x a ) x a
0 = k ( x aSignx)
x1 a ( x1 x 10 ) b( x 2 x 20 ) x 2 c( x1 x10 ) d ( x 2 x 20 )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版)第7章非线性控制系统(1)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版)第7章非线性控制系统(1)
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4)当非线性输入的信号为正弦作用时,由 于非线性其输出将不再是正弦信号,而包 含有各种谐波分量,发生非线性畸变。
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5)混沌
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非线性系统运动的特殊性
• 不满足叠加原理 — 线性系统理论原则上不能运用 (区别) • 稳定性问题 — 不仅与自身结构参数,且与输入, 初条件有关,平衡点可能不惟一,可以稳定且可以 在多个平衡点稳定,可能不稳定—发散、衰减等 nonlinear • 自振运动— 非线性系统特有的运动形式,产生自 持振荡 • 发生频率激变—频率响应的复杂性 — 跳频响应, 倍/分频响应,组合振荡
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3、滞环(非单值特性)
) x 0 , 且y 0 k ( x a sgn x y =0 y x2 m sgn x
滞环特性会 使系统的相 角裕度减小, 动态性能恶 化,甚至产生 自持振荡。
x2
x2m
x2
x2m
a
0
x1
a
x2m
7.3 描述函数法 7.4 相平面法
7.5 Matlab 在本章中的应用
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7.1 非线性控制系统概述
如果一个控制系统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具有非 线性特性的元件或环节,则此系统即为非线性系统。
• 前面研究的线性系统满足叠加性和齐次性; • 严格地说,由于控制元件或多或少地带有非线性特 性,所以实际的自动控制系统都是非线性系统; • 一些系统作为线性系统来分析: ①系统的非线性 不明显,可近似为线性系统。②某些系统的非线性 特性虽然较明显,但在某些条件下,可进行线性化 处理; • 但当系统的非线性特征明显且不能进行线性化处理 时,就必须采用非线性系统理论来分析。这类非线 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性称为本质非线性。

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章非线性系统分析

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章非线性系统分析

02
非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
相平面法
相平面法是一种通过绘制系统的 相图来分析非线性系统的动态行
为的方法。
它通过将系统的状态变量绘制在 二维平面上,显示系统的平衡状 态、周期运动和混沌运动等不同
状态。
相平面法可以用于分析非线性系 统的稳定性、分岔和混沌等现象。
描述函数法
描述函数法是一种通过引入描 述函数来分析非线性系统的频 率特性的方法。
滑模控制是一种变结构控制方法,通过设计滑模面和滑模控制器,使 得系统状态在滑模面上滑动,以达到控制系统的目的。
非线性系统的设计方法
相平面法
通过分析非线性系统的相轨迹,了解系统的动态行为,并 设计适当的控制器来控制系统状态。
描述函数法
通过分析非线性系统的频率特性,了解系统的动态行为, 并设计适当的控制器来控制系统状态。
它通过将非线性系统近似为线 性系统,并利用频率响应函数 来描述系统的频率特性。
描述函数法可以用于分析非线 性系统的谐振、倍周期分岔等 现象。
逆系统法
逆系统法是一种通过构建逆系统来补偿非线性系 统的非线性特性的方法。
它通过设计一个逆系统来抵消原系统的非线性, 从而将非线性系统转化为线性系统进行处理。
根轨迹法
根轨迹法是通过绘制系统的根轨迹图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根轨迹是指系统的极点随参数变化而变化 的轨迹。
劳斯稳定判据
劳斯稳定判据是判断线性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基本思想是通过 计算系统的极点,判断极点是否位于复平面的左半部分。
劳斯稳定判据的优点是简单易行,适用于多变量系统,可以同时考虑系统 的所有极点。
03
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受到 扰动后,能否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 。

第七章(非线性系统分析)-1-12.16

第七章(非线性系统分析)-1-12.16
10
④ 线性系统中,当输入量是正弦信号时,
输出稳态分量也是同频率的正弦函数,可 以引入频率特性的概念并用它来表示系统 固有的动态特性。
非线性系统在正弦作用下的输出比较
复杂。
11
三、非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
在线性系统中,一般可采用传递函数、频率特性、脉
冲响应等模型。 在工程实际中对于存在线性工作区域的非线性系统,
n
=
arctan
An Bn
N
(
A)
=
Y1 A
1
=
A12 + B12 arctan A1
A
B1
= Y1 e j1 = B1 + j A1
A
AA
A1
=
1
2
y(t) cos td ( t)
0
B1
=
1
2
y(t) sin td ( t)
0
y(t)为非线性特性在输入信号
Asin t作用下的输出
36
例 非线性特性为
Y1 A
1
=
B1 A
( ) =
2K
sin −1
S A
+
S A
1−
S 2 A
(A S)
42
(2)不灵敏区特性的描述函数
输出 y (t)
y (t)
K
− 0
x (t)
0
t
输入
1 −1
K
0
1
−1
x (t)
x (t)= Asin(t)
2 t
A
43
0
y(t)= K(Asint − )
0
0 t 1 1 t − 1 − 1 t

第七章 非线性系统的分析2

第七章 非线性系统的分析2

b
-b e0
k e
-e0
常见于齿轮传动机构、铁磁 元件的磁滞现象。可使系统 的稳态误差增大,也使系统 的动态特性变差。
m a x(t ) a, x' (t ) 0 0 0 a x(t ) m a, x' (t ) 0 y (t ) bsignx(t ) x(t ) a b x(t ) m a, x' (t ) 0 x(t ) m a, x' (t ) 0 b
描述方程(1)的解,也就是用质点的状态(如位置和 动量) 。用 x 和 x 动量)来表示质点的运动。在物理学中,这种不直接用时间变量而用状 态变量表示运动的方法称为相空间法,也称为状态空间法。在自动控制 的平面称为相平面,相平面是二维的 理论中,把具有直角坐标的 x 和 x 状态空间。
一、线性二阶系统奇点的类型


x x ( ) 2 ( x 1 ) 2 ( ( ) 2 ( x1 1 ) 2 ) A 2 w w
x 和 的关系 x (1)解析法 绘制相轨迹的关键在于找出 的关系,从而可在相平面上绘制 x, x 用求解微分方程的办法找出 相轨迹,这种方法称为解析法。解析法分为
t a.消去参变量 f (x , x ) 直接解出x (t ) ,通过求导得到x (t ) 。在这两个解中消去作为 x 由 的关系。 t ,就得到 xx 参变量的

50 54.4 58 61 63.4 68.2 71.6 76 84.8 21.8 11.3 0 26.6 45 63.4 76 84.3
等倾线。相轨迹必然以 的斜率经过等倾线

第七章非线性系统的分析

第七章非线性系统的分析

2、死区非线性
x1 ≤ ∆ 0, x2 = k ( x1 − ∆signx1 ), x1 > ∆
1 signx1 = −1
x1 > 0 x1 < 0
在实际系统中死区可由众多原因引起,它对系统可产生不同的 影响:一方面它使系统不稳定或者产生自振荡;另一方面有时 人们又人为的引入死区特性,使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
第七章 非线性控制系统
7-2
1、饱和非线性
kx1 = x2 = ka x2 m −ka = − x 2m
典型非线性环节
x1 < a x1 ≥ a x1 ≤ −a
x2m
x2
−a
0
k
a
x1
此处:输入 x1 − − − − x2 − − − −输出 k − − − −比例系数
− x2m
第七章 非线性控制系统
第七章 非线性控制系统
4)混沌(Chaos)
蝴蝶效应( The Butterfly Effect) 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 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 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 一种混沌现象。 核心理念:看似微不足道的细小 变化,却能以某种方式对社会产 生微妙的影响,甚至影响整个社 会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七章 非线性控制系统
r(t)
e(t)
N(A,ω) NLS
x(t)
G(s)
c(t)
非线性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G ( jω ) N ( A, ω ) Φ ( jω ) = 1 + G ( jω ) N ( A, ω )
0 闭环“特征方程”: 1 + G ( jω ) N ( A, ω ) =

1 G ( jω ) = − N ( A, ω )

第7章-电压比较器

第7章-电压比较器

23
迟滞
比较器 二.迟滞比较器(上行)(同相迟滞比较器)
1.电路结构
2.阈值估算
临界跳变时:
uR
ui
R
- +
+
uo
iPiN0 U U uR
根据叠加原理,有 :
U R 1R 1R 2uoR 1R 2R 2ui uR
R1
R2
当u o 负饱和时(uo UoM) :
ui
R1 R2
uo
uT1R R 1 2U oM (R 1R 2R 2)uR
31
[例1]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R1=R2=5kΩ,基准电压 UREF=2V,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Z=±5V,输入电压为 如图所示的三角波,试画出输出电压。
无正反馈,
电压传输特性的趋势.UT
单阈值
的具体值有待下面求得.
32
解: 令uN=uP=0,则求出阈值电压 所以画出输出波形如图所示:
33
1
34
ui
R
U+
- +
+
uo
ui
uT1
R1 uo R2
+Uom
uT2 假设开
始时UO uo
为UOM Uom
uT2 0
-Uom
uT1 ui
-Uom
? 为 – UOM
t
t
21
迟滞
比较器 例2:R1=10k,R2=20k ,UOM=12V, UR=9V当 输入ui为如图所示的波形时,画 出输出uo的波形。
ui
U R 1R 1R2uoR 1R 2R2uRuT
当uo正饱和时(uo =UOM) :
uT1R1R 1R2UoM R1R 2R2uR

第七章 非线性系统

第七章 非线性系统
二阶非线性系统解的轨迹能用平面上的曲线表示,因此非 线性系统的许多概念都能有简单、明确的几何解释。相平面 法是一种求解二阶非线性方程的图解方法,是状态空间法在 二维空间情况下的应用。用这种方法不但能判定非线性系统 的稳定性,还可以给出系统的时间响应。
xoBox
§7-2
相平面法
设二阶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xoBox
二、典型非线性特性 常见的非线性元件或系统的特性可划分为以下几种。 1.死区(不灵敏区)特性 死区特性的输入输出关系如图7—1所示, 输入在低于某值时无输出。例如测速发电 机的输出电压与输入转速应成正比,但由 于有电刷压降的存在,只有在转速超过某 一值后,才会有电压的输出,形成了一定 的转速、电压关系的死区。二极管正向开 放电压、机械运动中的静摩擦等都能产生死区。 死区的存在会使系统的稳态误差增大,在调速系统中使低 速运动的不平滑性增大。
点附近对非线性系统进行线性化的方法。这种方法前面已经作 过介绍。线性化后的系统就可按线性系统的方法来分析计算。 当然不要忘记,这种分析计算的结果只是在限制条件下才是有 效的。如果系统的非线性因素既不能忽略,又不符合线性化处 理的条件,则就要按非线性系统的概念来进行讨论了。对非线 性系统的分析计算还是要采用近似的或数值计算的方法,而且 往往是具体情况要具体处理。本章介绍的描述函数法和相平面 法,用于分析非线性系统是相当烦琐和困难的,因此,只是提 供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方法,对非线性系统的分析主要使用 xoBox分析软件的非线性仿真功能。 系统的非线性一般会对系统的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但在某 些情况下,人为地使系统非线性也可以使控制系统结构简化而 又改善系统的某些性能。因此正确运用非线性系统的概念,在 系统没计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xoBox
4.继电特性 一般的继电特性的输入 输出关系如图7-4所示。它相当于上述三 种特性的综合:输出存在死区,当输入达 某值时,输出立即跃变为定值,相当于饱 和,而在输出饱和区中又存在回环。电器。 中的继电器的工作特性就是典型的例子,由于吸合、释放电 压的不同而形成这种特性。继电特性一般是人为的,可以用 来改善系统性能,但也可能带来不利的作用。

信号非线性处理

信号非线性处理
• 1)运算放大器中一般不加有电阻和电容 组成的相位校正电路
• 2)可选用转换速率较快的运算放大器
• 3)加接钳位电路,防止运算放大器的输 出级工作于深度饱和,以提高翻转速度
• 4)加入一定的பைடு நூலகம்反馈
• 7.2.1比较器的输入电路
• 求和比较器
• 斜率比较器
• 7.2.2比较器的反馈电路
• 最简单的比较器具有较高的比较灵敏度, 但容易受噪声或干扰的影响,在比较门 限附近容易产生误翻转和振荡
• 增加一定的正反馈不仅可以克服这一缺 陷,还有利于提高比较器的翻转速度
• 7.2.3比较器的输出钳位
• 为了避免后续电路出现过压和保证迟滞 比较器的滞回特性稳定,比较器需要在 其输出加上钳位电路
7.3限幅放大器
• 限幅放大器的功能是输入信号较小时, 限幅放大器处于线性放大工作状态,输 出跟随输入线性变化
第七章 信号非线性处理
• 1、信号非线性处理的应用 • 2、比较器的主要构成和工作原理 • 3、集成比较器选用和电路设计 • 4、限幅放大器电路的设计 • 5、死区放大电路的设计
7.1 引言 7.2 电压比较器
• 电压比较器用来对输入信号进行鉴别和 比较,以判别其大小还是小于给定信号
• 运算放大器用作电压比较器时,为提高 响应速度,可采用下列措施:
• 当输入信号达到某一电平时,输出将不 随输入信号的增加而变化,而维持在一 定值上,即处于限幅工作状态
7.4死区电路
• 死区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是:当输入 电压在某一定范围内,输出电压为一定 值(例如为零值)
• 在这个范围以外时,输出电压随输入电 压作线性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1 概述
比较器是运放在开环状态下的一种应用。 由于运放的开环增益很大,所以当运放的
两个输入端电压不同时,运放的输出电压
为正向最大值或反向最大值。
uN uP时,uO Aod uP uN UOM uN uP时,uO Aod uP uN UOM


7.2.5 迟滞比较器
U OL U Z U OH U Z
请问:此电路中的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电路

基本迟滞比较器是在反相输入单门限电压比较器的
基础上引入了正反馈网络,就组成了双门限值得 反相输入迟滞比较器;

若将输入从同相输入端引入,则可组成同相输入 迟滞比较器;
分析
由图知u N uI uP R1 uO , 令u N uP,得 R1 R2
7.4 死区电路
死区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是: 1、当输入电压Vi 在某一定的范围(Vi1 Vi Vi 2 ), 输出电压Vo为一定值; 2、在这个范围以外,即(Vi Vi1,Vi Vi 2)时, 输出电压Vo随输入电压Vi 呈线性变化。
死区电路
电路描述
Vi1 Vi 2这一区域为死区。 该电路的输出电压Vo的大小和方向由反馈电阻 RF中的电流I F的大小和方向决定。
R2 R1 U REF UZ R2 R1 R2 R1
2 R1 U U T U T = UZ R2 R1
传输特性
描 述

设UI=0,UO= UOH, Up= UT+; 当UI从零向正方向增加到Up = UT+前, UO一直保持UO = UOH不变;当UI略大于UT+ ,则UO由UOH跳变到UOL , 同时,Up下跳到Up= UT- , UI再增加, UO保持UO = UOL不变; 若减小UI ,只要 UI > Up = UT- ,则UO将始终保持UO = UOL不变,只有UI <Up = UT- 时, UO才由UOL跳变到 UOH ; 根据UREF的正、负和大小, UT+ 和UT- 可正可负。
分析
2、当输入信号Vi为负,Vo' 为正,若此时Vo' VR, 则电桥中D1和D3导通,D2和D4 截止。
此时的输出电压为 RL RF RL RF Vo VR VR R2 +RL RF RL RF RF R2 RL R2
分析
3、若V VR,D1和D3截止,D2和D4导通,

•举例:已知UR=1V,双向稳压管VZ的稳定电压, UZ=±5V (1)求门限电压UT; (2)画出电压传输特性; (3)已知ui的波形如图所示,对应画出u0波形。
优缺点:
优点:电路简单,灵敏度高。
缺点:抗干扰能力差。
实际应用

当输入信号Ui在UT附近出现干扰,Uo将时而为UOH, 时而UOL,导致比较器输出不稳定; 如果用这个输出电压Uo去控制电机,将出现频繁的 启停现象,这种情况是不允许的。 提高抗干扰能力的一种方案是采用迟滞比较器。
特点

电路简单; 放大区的斜率容易受到稳压管的漏电流的影响;


稳压管限幅电压不准,限幅电压调节也不方便, 故只能用在要求不高的场合。
7.3.2 采用电桥的反馈限幅放大电路
Vi
分析
1、当输入信号Vi 较小时,由于电桥中的二极管 D1 D4处于全导通状态,该电路是反相放大器, RF Vo Vi,输出电压 Vo 随着输入电压Vi的增加 R1 而线性增加;
7.3 限幅放大器
限幅放大器的功能是输入信号较小时,限幅放大器
处于线性放大工作状态,输出跟随输入线性变化;
当输入信号达到某一电平时,输出将不随输入信号
的增加而变化,而维持在一个定值上,即处于限幅 工作状态。
图示
用途

信号整形 过电压保护等

7.3.1 二极管的反馈限幅电路
分析
1、当输入信号Vi 较小时,输出电压的绝对值 Vo Vz RF 时,稳压二极管截止,此时电路的增益Avo ,输出 R1 电压 Vo 随着输入电压Vi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2、当输入信号Vi 达到一定值时,若 Vo =Vz,稳压二 极管导通,输出电压被箝位在Vz 上,随后Vo不再随Vi 的增加而变化。 Vz R1 3、临界状态的输入电压 Vi = Vz。 Avo RF
讨论
当输入电压Vi 从负向零值变化时,输出电压 Vo下降,I F 也跟着下降,当Vo下降至零值时,I F =0,输入电流I i 全部由I1提供,I i =I1,这时的电 压Vi =Vi1, Vi1 Vcc VD1 故有: = Rr R1 Rr 输入电压Vi =Vi1 =- (Vcc VD1) R1
' o
此时的输出电压为 RL RF RL RF Vo VR VR R3 +RL RF RL RF RF R3 RL R3
特性曲线
临界输入电压的计算
R1 RL Vi1 VR RL RF RF R2 RL R2 R1 RL Vi 2 VR RL RF RF R3 RL R3

1、比较器输入端保护
为保护集成运放的输入端,需加输入端限幅电
路。
集成运放的净输入 电压最大值为±UD
2、比较器输出箝位
不可缺少!
UOH=+ UZ1+ UD2 UOL=-( UZ2 + UD1)
UOH= UZ UOL=- UD UOH= - UOL= UZ
比较器输出箝位另一形式
uO=± UZ


1)当Vo =0,I F =0时,四个二极管都导通,这 时流过电阻R1和R2中的电流分别为I1和I 2。


Vcc VD1 2)当Vi 0时,I i为负值,且有 I i I1 , R1 这时,流过二极管的电流不足以提供电流I i ,不足 部分只能由放大器从输出端通过RF 提供,这时的 输出电压Vo 0,电桥中的二极管D1和D3导通,D2 和D4 截止,故有: I1 +I F = -I i RF 输出电压Vo =Af 1Vi Vi Rr
第7章 信号非线性处理
内容提要

概述

电压比较器
限幅放大器 死区电路


7.1 概述

非线性变换是采用非线性电路来完成的。
信号的非线性变换主要应用于电压频率变换,波 形变换,波形发生电路,数字频率计等等。 本书主要介绍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电压比较 器组成的电路)。


7.2 电压比较器

概述 单限比较器 比较器的输入保护和输出箝位 一般单限比较器 迟滞比较器
根据输入电压作用于同相输入端还是反相输入端 决定输出电压的跃变方向。

7.2.2 单限比较器
uI 0时uO Aod 0 uI UOM
uI 0时uO Aod 0 uI UOM
电压传输特性
7.2.3 比较器的输入保护和输出箝位

比较器的输入保护 比较器的输出箝位
门限电压
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电压UO
从一个电平跳变到另
一电平时所对应的输入电压UI 称为电压比较器的 阈值电压或门限电压(UT)。
当UP=UN时,可以求出门限电压。
电压传输特性
电压比较器的一般分析方法
写出 UP、UN的表达式,令UP= UN,求解出门限 电压(阈值电压)UT;

根据输出端限幅电路决定输出的高、低电平;
分析
VEE VD 3 3)当Vi 0时,且I i I 2 时, R1 输出电压Vo 0,D1和D3截止,D2和D4导通, 有:I i =I 2 -I F RF 输出电压Vo =Af 2Vi Vi Rr
讨论
当输入电压Vi自正值下降时,输出电压Vo 由负变向趋于零值,当到零值时,I F =0,I i =I 2, 这时的输入电压Vi =Vi 2 ,故有: Vi 2 1 = (VEE VD 3) Rr R2 Rr Vi =Vi 2 =- (VEE VD 3) R2
分析
4)当输入电压Vi 较小,在Vi1和Vi 2之间时, Vi1 Vi Vi 2,输入电流I i 全部为二极管桥路 所吸收,D1 D4全导通,反馈电阻RF中的 电流I F 0,输出电压Vo 0。 所以,Vi从Vi1到Vi 2之间这段区域称为死区。
死区的讨论
其中,Vi1为死区的起始边界电压, Vi 2为死区的上限边界电压。 由于Vi1和Vi 2的值分别与R1和R2有关,故可改变 R1和R2来改变Vi1和Vi 2的值,从而调整死区的范围。



举例:已知输入曲线和电压传输特性曲线,画输出曲 线。
滞后比较器的实质

由于正反馈的引入,使比较器的门限电压随输出电压 UO的变化而变化; 输入电压在阈值附近的微小变化,只要小于回差电压 幅值,就能有效地抑制干扰信号。 这样降低了灵敏度,但是抗干扰能力却大大提高了。


举例:已知输入曲线和电压传输特性曲线,画输出曲 线。
R1 UT uO R1 R2 uO U Z 或uO U Z UT + R1 UZ R1 R2
R1 UT - UZ R1 R2
几个概念
U T -:下门限电压(下限阈值电压); U T +: 上门限电压(上限阈值电压); U U T + U T - 称为回差电压;
7.2.4 一般单限比较器
U O U Z
作用于反相输入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门限电压的计算
根据叠加定理 R2 R1 uN U REF uI R1 R2 R1 R2 令uN uP 0, 得 R2 U T U REF R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