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概念
是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感觉。这一行动使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的始祖。
第三节心理学的主要分支
(一)心理学的理论领域:
1)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3)发展心理学(研究儿童年龄特征的心理学,其性质归属于心理学的理论领域。)
4)心理测量学----属于理论领域的心理学分支
5)生理心理学
(二)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1)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2)教育与学校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属于应用领域的心理学分支。对在学校中学习困难、适应困难或某
种问题行为的学生进行诊断和辅导的心理学分支属于应用领域。)
3)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4)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5)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第四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下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
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所谓自然情境指的是被观察者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正在受到观察。(研究婴儿期母婴依恋的特点和规律,比较适宜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优点: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且保持了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缺点:观察者处在被动地位,观察结果难以重复,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测和偏见的影响
(二)测验法: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使用测验法时,必须注意测验的目的及其适用的目标群体,遵照规定的方法实施,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三)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
研究者可以积极的利用仪器设备干预被试者的心理活动,人为的创设出一些条件,使得被试者做出某些行为,并且这些行为是可以重复出现的。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实验法有两种: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得到的资料比较切合实际,但是由于实验情境不易控制,在许多情况下还需要由实验室实验来加以验证和补充。实验室实验可能获得较精准的研究结果,运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关系,并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验证,但是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并影响到将实验结果应用于日常生活,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
(四)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问卷法可以同时搜集许多人的同类问题的资料,比较节省人力物力,但其潜在问题是问卷回收率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被调查者有时可能不认真合作,而使问卷的真实性受到影响。谈话法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条件和设备,比较容易掌握,但是由于访谈对象有限,加上被试可能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会影响到资料的真实性。
第五节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1)认识内外世界 (2)调整和控制行为 (3)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第一节意识的性质
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具体说来,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对内部刺激的觉知、对自身的觉知。
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在这个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的去完成一件事
情。
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它本身要求很少注意,并且不妨碍同时进行的其他活动。(有时人对自己的行为
似乎有所意识,但又不太清晰,这种意识状态属于自动化的意识状态。当个体处于一边听课一边做
笔记,并能意识到在写字,但每个字怎么写则又不很清楚时的意识状态是自动化意识状态。)
3)白日梦状态它只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介于主动的意识状态与睡眠中做梦二者之间。
(白日梦不是真在做梦,而是意识处于一种迷糊状态。)
4)睡眠状态这时意识并没有完全停止的状态
以上四种意识状态是正常情况下所出现的。此外,有时候还可以通过药物使人产生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如打麻醉针或吃特定的药物、吸毒后,会产生一种意识的扭曲状态;催眠实际上是一种受暗示的状态。
第二节注意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1)区别: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只有被注意到的内外刺激,才能被个体所察觉,进而产生意识。
2)联系:注意又和意识密不可分。主义的分配和紧张程度的不同,显示了个体处在什么样的意识状态。
可控制的意识状态下,人的注意最集中;自动化的意识状态,人的注意很少;白日梦状态,人的注
意极少;睡眠状态,注意基本停止活动。
●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注意的种类:
(1)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原因是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及人自身的状态。
(2)随意注意(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随意注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活动的目的、任务等。
(3)随意后注意:是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
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注意集中在对当前有意义的内容上,得到的认识比较清晰和深刻。
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本身要求很少的注意,相应的意识的参与成分也相对较少。
3)白日梦状态-人的意识内容不断地变化,实际在这些内容上所分配到的注意极少,心理紧张性也很低,
因此,它才不断变化,不会停留在一个问题上。
4)睡眠状态-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下,可以讲,这个时候,注意已经基本停止了活动,只有受到很强的
刺激,才会引起注意,转入有意识的状态。
第三节生物节律,睡眠与梦
况是睡眠质量受损,如飞行时差。
●生物节律:指人和动物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它们是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它们的存在表明有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生物钟”随时监视着时间和进程。人的生物节律:1年、28天、24小时、90分钟。
●日节律:指人和动物的行为和生理、心理的日周期变化。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