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长沙市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湖南省长沙市2018年中考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2018年中考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含答案)

2018年长沙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3分,共81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D.钢丝用于作导线2.2018年开学之初,长沙市中小学开展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活动。

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 )A.加强大气质量监测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C.使用清洁能源D.露天焚烧垃圾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不会改变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措施或行为不利于留住“绿水青山”的是:(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B.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C.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D.固体垃圾直接倒入江河6.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该反应的信息是:( )A.化学反应的快慢B.生成物C.反应条件D.反应物7.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B.CO可用于冶炼金属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8.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你认为错误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9.2018年5月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下海,为保证航母的使用寿命,下列防锈措施不可行的是( )A.用抗锈蚀性能优异的合金制造航母零部件B.刷防锈漆C.船体表面镀一层黄金D.给某些部位涂油10.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冰水溶解B.用热水溶解C.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D.溶解时用筷子搅拌11.据报道,某经营宾馆的不法商人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洗涤床单和被套,导致它们显碱性,引起顾客皮肤不适,氢氧化钠溶液的pH可能是( )A.3B.7C.13D.512.小军同学来到他家厨房,他不可能找到的调味品是( )A.食盐(氯化钠)B.醋(醋酸)C.酒(乙醇)D.胆矾(硫酸铜晶体)13.下列食品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是( )A.香烟B.发霉的花生C.无公害蔬菜D.超过保质期的牛奶14.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A.稀硫酸B.氯化钠溶液C.铁片D.氢氧化钠溶液15.五、(40.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镁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2)二氧化锰:____________________41.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1)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南省长沙市2018年中考理综(化学部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2018年中考理综(化学部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长沙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友情提示:一、认真对待每一次复习及考试。

.二、遇到不懂的题目或者知识点就是并解决它就是进步的机会。

三、试题卷中所有试题的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写在试题卷上无效.四、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3分,共81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D.钢丝用于作导线2.2018年开学之初,长沙市中小学开展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活动。

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 )A.加强大气质量监测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C.使用清洁能源D.露天焚烧垃圾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不会改变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措施或行为不利于留住“绿水青山”的是:(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B.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C.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D.固体垃圾直接倒入江河6.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该反应的信息是:( )A.化学反应的快慢B.生成物C.反应条件D.反应物7.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B.CO可用于冶炼金属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8.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你认为错误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9.2018年5月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下海,为保证航母的使用寿命,下列防锈措施不可行的是( )A.用抗锈蚀性能优异的合金制造航母零部件B.刷防锈漆C.船体表面镀一层黄金D.给某些部位涂油10.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冰水溶解B.用热水溶解C.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D.溶解时用筷子搅拌11.据报道,某经营宾馆的不法商人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洗涤床单和被套,导致它们显碱性,引起顾客皮肤不适,氢氧化钠溶液的pH可能是( )A.3B.7C.13D.512.小军同学来到他家厨房,他不可能找到的调味品是( )A.食盐(氯化钠)B.醋(醋酸)C.酒(乙醇)D.胆矾(硫酸铜晶体)13.下列食品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是( )A.香烟B.发霉的花生C.无公害蔬菜D.超过保质期的牛奶14.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A.稀硫酸B.氯化钠溶液C.铁片D.氢氧化钠溶液15.五、(40.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镁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2)二氧化锰:____________________ 41.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1)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南长沙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湖南长沙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湖南省长沙市2018年中考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一,选择题1. 物质地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地用途,物质地用途体现了物质地性质,下面物质地用途体现了物质地化学性质地是:( )A.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 活性炭用于去除冰箱异味D. 钢丝用于作导线【结果】A【思路】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地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地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活性炭用于去除冰箱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地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钢丝用于作导线,是利用了金属地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区分物质地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利用地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2. 2018年开学之初,长沙市中小学开展了“打赢蓝天保卫战”地活动。

下面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地是:( )A.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B.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C. 使用清洁能源D. 露天焚烧垃圾【结果】D点睛:造成对空气污染地有害物质大约可分为:粉尘和有害气体两大类。

3. 下面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地是:( )A. AB. BC. CD. D【结果】C4. 下面表述错误地是:( )A. 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 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地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D.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圆素不会改变【结果】B【思路】A,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正确。

B,1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地,水分子中不含有氢分子,错误。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圆素不会改变,正确。

2018长沙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8长沙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3分,共81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D.钢丝用于作导线2.2018年开学之初,长沙市中小学开展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活动。

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 )A.加强大气质量监测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C.使用清洁能源D.露天焚烧垃圾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不会改变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措施或行为不利于留住“绿水青山”的是:(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B.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C.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D.固体垃圾直接倒入江河6.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该反应的信息是:( )A.化学反应的快慢B.生成物C.反应条件D.反应物7.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B.CO可用于冶炼金属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8.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你认为错误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9.2018年5月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下海,为保证航母的使用寿命,下列防锈措施不可行的是( )A.用抗锈蚀性能优异的合金制造航母零部件B.刷防锈漆C.船体表面镀一层黄金D.给某些部位涂油10.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冰水溶解B.用热水溶解C.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D.溶解时用筷子搅拌11.据报道,某经营宾馆的不法商人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洗涤床单和被套,导致它们显碱性,引起顾客皮肤不适,氢氧化钠溶液的pH可能是( )A.3B.7C.13D.512.小军同学来到他家厨房,他不可能找到的调味品是( )A.食盐(氯化钠)B.醋(醋酸)C.酒(乙醇)D.胆矾(硫酸铜晶体)13.下列食品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是( )A.香烟B.发霉的花生C.无公害蔬菜D.超过保质期的牛奶14.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A.稀硫酸B.氯化钠溶液C.铁片D.氢氧化钠溶液15.五、(40.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镁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2)二氧化锰:____________________41.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1)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8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8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D.钢丝用于作导线2. 年开学之初,长沙市中小学开展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活动。

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A.加强大气质量监测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C.使用清洁能源D.露天焚烧垃圾3.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B.C.D.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不会改变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措施或行为不利于留住“绿水青山”的是()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B.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C.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D.固体垃圾直接倒入江河6. 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该反应的信息是()A.化学反应的快慢B.生成物C.反应条件D.反应物7. 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气体,下列关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B.可用于冶炼金属C.可以燃烧,可作燃料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中毒8.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你认为错误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9. 年月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下海,为保证航母的使用寿命,下列防锈措施不可行的是()A.用抗锈蚀性能优异的合金制造航母零部件B.刷防锈漆C.船体表面镀一层黄金D.给某些部位涂油10. 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是()A.用冰水溶解B.用热水溶解C.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D.溶解时用筷子搅拌11. 据报道,某经营宾馆的不法商人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洗涤床单和被套,导致它们显碱性,引起顾客皮肤不适,氢氧化钠溶液的可能是()A. B. C. D.12. 小军同学来到他家厨房,他不可能找到的调味品是()A.食盐(氯化钠)B.醋(醋酸)C.酒(乙醇)D.胆矾(硫酸铜晶体)13. 下列食品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是()B.发霉的花生C.无公害蔬菜D.超过保质期的牛奶14. 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A.稀硫酸B.氯化钠溶液C.铁片D.氢氧化钠溶液15. 下列除去杂质所选用的方法正确的是()二、(本大题共4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20分)16.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镁元素:________;(2)二氧化锰:________17. 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1)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________;(2)在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

中考真题-2018年湖南省长沙中考化学真题

中考真题-2018年湖南省长沙中考化学真题

2018年湖南省长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3分,共81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D.钢丝用于作导线2.2018年开学之初,长沙市中小学开展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活动。

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 )A.加强大气质量监测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C.使用清洁能D.露天焚烧垃圾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不会改变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措施或行为不利于留住“绿水青山”的是:(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B.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C.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D.固体垃圾直接倒入江河6.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该反应的信息是:( )A.化学反应的快慢B.生成物C.反应条件D.反应物7.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B.CO可用于冶炼金属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8.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你认为错误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立即用湿抹布扑盖9.2018年5月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下海,为保证航母的使用寿命,下列防锈措施不可行的是( ) A.用抗锈蚀性能优异的合金制造航母零部件 B.刷防锈漆C.船体表面镀一层黄金D.给某些部位涂油10.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冰水溶解B.用热水溶解C.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D.溶解时用筷子搅拌11.据报道,某经营宾馆的不法商人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洗涤床单和被套,导致它们显碱性,引起顾客皮肤不适,氢氧化钠溶液的pH可能是( )A.3B.7C.13D.512.小军同学到他家厨房,他不可能找到的调味品是( )A.食盐(氯化钠)B.醋(醋酸)C.酒(乙醇)D.胆矾(硫酸铜晶体)13.下列食品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是( )A.香烟B.发霉的花生C.无公害蔬菜D.超过保质期的牛奶14.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的是( )A.稀硫酸B.氯化钠溶液C.铁片D.氢氧化钠溶液15五、(16.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镁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锰:____________________17.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1)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真题化学

2018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真题化学

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真题化学一、选择题(每小题分,每小题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分)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钢丝用于作导线解读:、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氧气的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钢丝用于作导线是利用钢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答案:.(分)年开学之初,长沙市中小学开展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活动。

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积极植树、造林、种草.使用清洁能源.露天焚烧垃圾解读:、加强大气质量监测可以随时检测大气质量,有利于及时治理,故行动有利于“保卫蓝天”;、积极植树、造林、种草可以净化空气,故行动有利于“保卫蓝天”;、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行动有利于“保卫蓝天”;、露天焚烧垃圾可以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故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

答案:.(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解读:、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答案:.(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不会改变解读:、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2018-2019两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8-2019两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8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3分,共81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D.钢丝用于作导线2.2018年开学之初,长沙市中小学开展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活动。

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 )A.加强大气质量监测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C.使用清洁能源D.露天焚烧垃圾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不会改变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措施或行为不利于留住“绿水青山”的是:(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B.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C.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D.固体垃圾直接倒入江河6.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该反应的信息是:( )A.化学反应的快慢B.生成物C.反应条件D.反应物7.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B.CO可用于冶炼金属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8.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你认为错误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9.2018年5月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下海,为保证航母的使用寿命,下列防锈措施不可行的是( )A.用抗锈蚀性能优异的合金制造航母零部件B.刷防锈漆C.船体表面镀一层黄金D.给某些部位涂油10.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冰水溶解B.用热水溶解C.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D.溶解时用筷子搅拌11.据报道,某经营宾馆的不法商人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洗涤床单和被套,导致它们显碱性,引起顾客皮肤不适,氢氧化钠溶液的pH可能是( )A.3B.7C.13D.512.小军同学来到他家厨房,他不可能找到的调味品是( )A.食盐(氯化钠)B.醋(醋酸)C.酒(乙醇)D.胆矾(硫酸铜晶体)13.下列食品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是( )A.香烟B.发霉的花生C.无公害蔬菜D.超过保质期的牛奶14.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A.稀硫酸B.氯化钠溶液C.铁片D.氢氧化钠溶液15.下列除去杂质所选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五、(本大题共4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20分)40.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镁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2)二氧化锰:____________________ 41.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1)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真题-2018年湖南省长沙中考化学真题

中考真题-2018年湖南省长沙中考化学真题

2018年湖南省长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3分,共81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D.钢丝用于作导线2.2018年开学之初,长沙市中小学开展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活动。

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 )A.加强大气质量监测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C.使用清洁能D.露天焚烧垃圾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不会改变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措施或行为不利于留住“绿水青山”的是:(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B.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C.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D.固体垃圾直接倒入江河6.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该反应的信息是:( )A.化学反应的快慢B.生成物C.反应条件D.反应物7.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B.CO可用于冶炼金属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8.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你认为错误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立即用湿抹布扑盖9.2018年5月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下海,为保证航母的使用寿命,下列防锈措施不可行的是( ) A.用抗锈蚀性能优异的合金制造航母零部件 B.刷防锈漆C.船体表面镀一层黄金D.给某些部位涂油10.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冰水溶解B.用热水溶解C.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D.溶解时用筷子搅拌11.据报道,某经营宾馆的不法商人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洗涤床单和被套,导致它们显碱性,引起顾客皮肤不适,氢氧化钠溶液的pH可能是( )A.3B.7C.13D.512.小军同学到他家厨房,他不可能找到的调味品是( )A.食盐(氯化钠)B.醋(醋酸)C.酒(乙醇)D.胆矾(硫酸铜晶体)13.下列食品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是( )A.香烟B.发霉的花生C.无公害蔬菜D.超过保质期的牛奶14.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的是( )A.稀硫酸B.氯化钠溶液C.铁片D.氢氧化钠溶液15五、(16.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镁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锰:____________________17.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1)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试卷有答案

2018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试卷有答案

化学试卷 第1页(共12页) 化学试卷 第2页(共12页)绝密★启用前湖南省长沙市2018年全国中考试卷精选化 学(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与物理共12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S 32: Fe 5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 .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D .钢丝用于作导线 2.2018年开学之初,长沙市中小学开展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活动。

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 )A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B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C .使用清洁能源D .露天焚烧垃圾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BCD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 .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D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不会改变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措施或行为不利于留住“绿水青山”的是 ( ) A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 .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C .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D .固体垃圾直接倒入江河6.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该反应的信息是( )A .化学反应的快慢B .生成物C .反应条件D .反应物 7.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 气体,下列关于CO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O 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B .CO 可用于冶炼金属C .CO 可以燃烧,可作燃料D .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 中毒8.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

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你认为错误的是( )A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 .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C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D .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9.2018年5月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下海。

【初三化学试题精选】长沙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

【初三化学试题精选】长沙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

长沙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
湖南省长沙市酒精灯.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是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地方,夹试管时从底部往上套,套到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处.试管与桌面呈45度角.开始加热时要预热,再在不停移动试管使液体中下部均匀受热.B、根据气体的闻味方法考虑;C、根据量筒量取液体的读数方法考虑;D、根据酒精灯的熄灭方法考虑.
解答解A、试管内液体量超过了试管容积的,手握长柄,故A错;
B、气体的闻味方法用手扇着闻,故B错;
C、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错;
D、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3分)(2018 长沙)下列物质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B.红磷C.铁丝D.硫粉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2018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2018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2018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真题一、选择题1.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 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D. 钢丝用于作导线【答案】A【解析】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符合题意;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钢丝用于作导线,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2. 2018年开学之初,长沙市中小学开展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活动。

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 )A.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B.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C. 使用清洁能源D. 露天焚烧垃圾【答案】D【解析】A、加强大气质量检测,有利于保护大气,防止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B、积极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大气,防止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C、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大气,防止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D、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大气不利于保护大气,符合题意。

故选D。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答案AB. 答案BC. 答案CD. 答案D【答案】C【解析】A、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操作正确;B、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图中操作正确;C、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悬空在容器口的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部更不能靠到容器壁,图中操作错误;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连接装置,将导管一段浸入水中,用两手紧握试管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图中操作正确。

2018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理科综合试卷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8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理科综合试卷化学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长沙市2018年中考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一、选择题1.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 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D. 钢丝用于作导线【答案】A【解析】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符合题意;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钢丝用于作导线,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2. 2018年开学之初,长沙市中小学开展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活动。

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 )A.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B.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C. 使用清洁能源D. 露天焚烧垃圾【答案】D点睛:造成对空气污染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有害气体两大类。

3.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答案】C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 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D.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不会改变【答案】B【解析】A、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正确;B、1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中不含有氢分子,错误;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不会改变,正确。

中考真题-2018年湖南省长沙中考化学真题

中考真题-2018年湖南省长沙中考化学真题

2018年湖南省长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3分,共81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D.钢丝用于作导线2.2018年开学之初,长沙市中小学开展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活动。

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 )A.加强大气质量监测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C.使用清洁能D.露天焚烧垃圾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不会改变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措施或行为不利于留住“绿水青山”的是:(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B.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C.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D.固体垃圾直接倒入江河6.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该反应的信息是:( )A.化学反应的快慢B.生成物C.反应条件D.反应物7.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B.CO可用于冶炼金属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8.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你认为错误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立即用湿抹布扑盖9.2018年5月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下海,为保证航母的使用寿命,下列防锈措施不可行的是( ) A.用抗锈蚀性能优异的合金制造航母零部件 B.刷防锈漆C.船体表面镀一层黄金D.给某些部位涂油10.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冰水溶解B.用热水溶解C.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D.溶解时用筷子搅拌11.据报道,某经营宾馆的不法商人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洗涤床单和被套,导致它们显碱性,引起顾客皮肤不适,氢氧化钠溶液的pH可能是( )A.3B.7C.13D.512.小军同学到他家厨房,他不可能找到的调味品是( )A.食盐(氯化钠)B.醋(醋酸)C.酒(乙醇)D.胆矾(硫酸铜晶体)13.下列食品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是( )A.香烟B.发霉的花生C.无公害蔬菜D.超过保质期的牛奶14.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的是( )A.稀硫酸B.氯化钠溶液C.铁片D.氢氧化钠溶液15五、(16.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镁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锰:____________________17.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1)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沙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长沙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能深入试管内,故 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 给试管中湖南省长沙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5题,共45分,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1 •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答案】B试题分析;扣氮气既不胃刎烧也不能供给呼唳故2错误:承氧气的用逮有;支持燃:礦供给呼果故弓正确哉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宦,既不能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C 错舄二氧化偻既不能燃 燒也不能供给呼吸.故H 错故选玄考点:空气中各成分及性质和用途A. 蜡烛的燃烧B.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D. 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 、B 、二氧化碳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钙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 、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过D 、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D o考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断2.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空气中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气体是(A.氮气.氧气 .稀有气体 氧化碳)*B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操作正确。

故选A.考点:学基本实验操作4•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淡水资源取之不尽,无需节约B. 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C.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对水体无污染D. 矿泉水中只含有水分子,不含其他粒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S A.地球上总水重很大,f旦是磯水熒源却很少,蓼节约用水,不是取之不尽的,故错误:玉水是一种常见的[备测故正确:9犬重便用农药「化肥易造成水的污染,应合理便用・故错误: > 矿泉水中含有水分子、含有矿物质,故错误:答案:玉考点:水的有关知识5•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其中合理的是()A八月挂花飘香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B. 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C. 酒精挥发说明酒精分子的体积增大D. 碳单质在不同条件下燃烧可生成一氧化碳,也可生成二氧化碳,说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八月挂花飘香,是因为桂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桂花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2021年整理)湖南省长沙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2021年整理)湖南省长沙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长沙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湖南省长沙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湖南省长沙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湖南省长沙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一、选择题1。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

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 D. 钢丝用于作导线【答案】A【解析】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符合题意;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钢丝用于作导线,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2。

2018年开学之初,长沙市中小学开展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活动。

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 )A。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B.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C. 使用清洁能源 D。

露天焚烧垃圾【答案】D点睛:造成对空气污染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有害气体两大类。

2018年湖南长沙中考真题化学

2018年湖南长沙中考真题化学

2018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真题化学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D.钢丝用于作导线解析: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氧气的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钢丝用于作导线是利用钢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答案:A2.(3分)2018年开学之初,长沙市中小学开展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活动。

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 )A.加强大气质量监测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C.使用清洁能源D.露天焚烧垃圾解析:A、加强大气质量监测可以随时检测大气质量,有利于及时治理,故A行动有利于“保卫蓝天”;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可以净化空气,故B行动有利于“保卫蓝天”;C、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C行动有利于“保卫蓝天”;D、露天焚烧垃圾可以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故D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

答案:D3.(3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B.C.D.解析:A、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答案:C4.(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不会改变解析: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长沙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 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D. 钢丝用于作导线【答案】A【解析】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符合题意;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钢丝用于作导线,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2. 2018年开学之初,长沙市中小学开展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活动。

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 )A.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B.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C. 使用清洁能源D. 露天焚烧垃圾【答案】D点睛:造成对空气污染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有害气体两大类。

3.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答案】C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 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D.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不会改变【答案】B【解析】A、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正确;B、1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中不含有氢分子,错误;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不会改变,正确。

故选B。

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措施或行为不利于留住“绿水青山”的是:( )A.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B. 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C. 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D. 固体垃圾直接倒入江河【答案】D【解析】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不符合题意;B、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以防止水污染,不符合题意;C、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不符合题意;D、固体垃圾直接倒入江河,污染水源,不利于保护环境,符合题意。

故选D。

6. 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该反应的信息是:( )A. 化学反应的快慢B. 生成物C. 反应条件D. 反应物【答案】A【解析】A、由化学方程式,无法确定化学反应的快慢,符合题意;B、由化学方程式,“═”左边的是反应物,右边的是生成物,不符合题意;C、由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不符合题意;D、由化学方程式,“═”左边的是反应物,右边的是生成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

7. 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B. CO可用于冶炼金属C. 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D. 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答案】D【解析】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正确;B、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正确;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正确; 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错误。

故选D。

8.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你认为错误的是( )A.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 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C.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D. 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答案】B【解析】A、炒菜时油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属于隔绝氧气灭火,正确;B、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容易造成安全事故,要先切断电源,再灭火,错误;C、水汽化吸热能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正确;D、用湿抹布盖上时,能使酒精和氧气隔绝,实现灭火,正确。

故选B。

点睛:灭火的方法有: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9. 2018年5月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下海,为保证航母的使用寿命,下列防锈措施不可行的是( )A. 用抗锈蚀性能优异的合金制造航母零部件B. 刷防锈漆C. 船体表面镀一层黄金D. 给某些部位涂油【答案】C【解析】A、用抗锈蚀性能优异的合金制造航母零部件,能延长航母的使用寿命,不符合题意;B、刷防锈漆能隔绝氧气和水,能延长航母的使用寿命,不符合题意;C. 黄金的价格昂贵,通过船体表面镀一层黄金防锈,方法不可行,符合题意;D. 给某些部位涂油能隔绝氧气和水,能延长航母的使用寿命,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铁在有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在某些酸和盐的作用下能加快锈蚀,防锈措施是使铁与水或氧气隔绝,以及改善金属的结构。

10. 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用冰水溶解B. 用热水溶解C. 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D. 溶解时用筷子搅拌【答案】A【解析】A、温度越低,分子的运动速度越慢,即蔗糖的溶解速度越慢,用冰水溶解不能达到目的,符合题意;B、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即蔗糖的溶解速度越快,用热水溶解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 C、白糖碾成粉末增加蔗糖与水的接触面积,能加快蔗糖的溶解速度,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D、用筷子不断搅拌,能加快分子运动速度,能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速度,溶解时用筷子搅拌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只要能改变固体与水的接触机会就能改变固体的溶解速率;加快固体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主要有:搅拌、加热、磨成粉末等,其中研成粉末状是为了增加溶质溶剂的接触面积。

11. 据报道,某经营宾馆的不法商人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洗涤床单和被套,导致它们显碱性,引起顾客皮肤不适,氢氧化钠溶液的pH可能是( )A. 3B. 7C. 13D. 5【答案】C【解析】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性溶液的pH值<7;中性溶液的pH值=7;碱性溶液的pH值>7,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氢氧化钠溶液的pH可能是13。

故选C。

12. 小军同学来到他家厨房,他不可能找到的调味品是( )A. 食盐(氯化钠)B. 醋(醋酸)C. 酒(乙醇)D. 胆矾(硫酸铜晶体)【答案】D【解析】A、食盐(氯化钠)具有咸味,无毒,可用作调味品,可以在厨房找到,不符合题意;B、醋(醋酸) 具有酸味,无毒,可用作调味品,可以在厨房找到,不符合题意;C、厨房中的料酒烹制菜肴中能去腥、增香,可用作调味品,酒(乙醇) 可以在厨房找到,不符合题意;D. 胆矾(硫酸铜晶体)的水溶液有毒,不能在厨房找到,符合题意。

故选D。

13. 下列食品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是( )A. 香烟B. 发霉的花生C. 无公害蔬菜D. 超过保质期的牛奶【答案】C【解析】A、点燃香烟产生的烟雾中含约4000种化学物质,很多是有毒物质,香烟对人体健康不利,不符合题意;B、发霉的花生中含有黄曲霉素,黄曲霉素具有致癌作用,发霉的花生对人体健康不利,不符合题意;C、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中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亚硝酸盐等)的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允许范围内,人们食用后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的蔬菜,无公害蔬菜对人体健康有利,符合题意;D、超过保质期的牛奶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对人体健康不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 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A. 稀硫酸B. 氯化钠溶液C. 铁片D. 氢氧化钠溶液【答案】A【解析】A、稀硫酸与氯化钠溶液不能反应,混合后无明显变化;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混合后产生气泡,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稀硫酸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能产生三种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符合题意;B、氯化钠溶液与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都不反应,氯化钠溶液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中产生的现象相同,不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C、铁片与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都不反应,铁片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中产生的现象相同,不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都不反应,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中产生的现象相同,不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15. 下列除去杂质所选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A、CO2没有可燃性,在氧气中不能点燃,氧气混有二氧化碳通过点燃,不能除去二氧化碳,错误;B、NaOH易溶于水,Cu(OH)2固体难溶于水,加足量水搅拌,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除去杂质,正确;C、NaOH和Na2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能把杂质除去,但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D、硫酸亚铁能与锌反应生成物硫酸锌和铁,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铁,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

故选B。

点睛: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二、非选择题部分16.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镁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2)二氧化锰: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Mg (2). MnO2【解析】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书写时注意规范。

(1)镁元素表示为Mg;(2) 在二氧化锰中,锰元素显+4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知,二氧化锰的化学式为MnO2。

17. 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1)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uSO4+BaCl2=BaSO4↓+CuCl2 (2). NaOH+HCl=NaCl+H2O【解析】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书写时注意规范。

(1)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SO4+BaCl2=BaSO4↓+CuCl2;(2)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