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复杂直流电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 图2 图3 2.如图2所示,正确关系是( )。 A. B. C. D. 3.根据图3中电路I、U、E的正方向写出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达式。
[跟踪练习]
一.填空题: Ib=0.2mA Ic 0.24kΩ 1kΩ
Ic= A Ubc= A b Ie=5mA c e 求下列各量: 1). IS 3A I1 I2 1A I1= A I2= A I 2A 1A 3A I= A
第三章 复杂直流电路
第一节 基尔霍夫定律 [教学目标]
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
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教具学具]
教材、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知识点]
一、常用电路名词
1. 支路:电路中具有两个端钮且通过同一电流的无分支电路。 2. 节点:电路中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联接点。 3. 回路:电路中任一闭合的路径。 4. 网孔(独立回路):不含有分支的闭合回路。 5. 网络:在电路分析范围内网络是指包含较多元件的电路。
2.图(11)所示电路中,I=10A,如果US1不变,US2大小不 变,只改变极性,则I=4A那么,当US1单独作用时 I=_________,US2单独作用时I=_________ 。
[教学反思]
第四节 电源等效转换 [教学目标]
1.掌握理想电压源、电流源的特性 2.掌握实际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3.学会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解复杂电路
2).
3).
I= A I3= A I3 IS 2A I 1Ω 5V 1Ω 1Ω E1 5V 2Ω Ib= A, IC= A, I2= A Ia=1A IS=-1A I1=2A I2
Ic C B A Ib 4). 5).
6).
7) .
U3 U U2=10V U1=5V U1=3V U2=-2V U= V U3= V Uac= V, Ubc= V, Uca= V, 3Ω 2Ω I3=-3A I2=2A 1Ω I1=1A
电流的实际方向可根据数值的正、负来判断,当I > 0时,表明电流 的实际方向与所标定的参考方向一致;当I < 0时,则表明电流的实际方 向与所标定的参考方向相反。 广义节点:电路中任意假设的封闭面。 典型的广义节点:电桥电路,三极管。
三、基夫尔霍电压定律(回路电压定律)
1. 电压定律(KVL)内容 电压定律的第一种表述:在任何时刻,沿着电路中的任一回路绕行 方向,回路中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 电压定律的第二种表述:对于电阻电路来说,任何时刻,在任一闭 合回路中,各段电阻上的电压降代数和等于各电源电动势的代数和, 即。 2.利用RI = E 列回路电压方程的原则 (1) 标出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并选择回路绕行方向(既可沿着顺时针 方向绕行,也可沿着反时针方向绕行); (2) 电阻元件的端电压为±RI,当电流I的参考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一致 时,选取“+”号;反之,选取“”号; (3) 电源电动势为 E,当电源电动势的标定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一致 时,选取“+”号,反之应选取“”号。
三.注意
(1) 叠加定理只能用于计算线性电路(即电路中的元件均为线性元件) 的支路电流或电压(不能直接进行功率的叠加计算); (2) 电压源不作用时应视为短路,电流源不作用时应视为开路; (3) 叠加时要注意电流或电压的参考方向,正确选取各分量的正负 号。
[例题与习题]
一、选择题: 1、 图示2电路中,V是电压表。当1A电流源单独作用时,V
[例题分析]
1.如图1所示,已知电路中的I1、I2、I3分别等于15mA、 10mA、-5mA ,则R7中通过的电流为( )。 A.25mA B.15mA C.5mA D.20mA b E2 E1 I3 R3 I1 I2
R1 a R2 I1 I3 R1 R5 R4 R3
R2 F E R6 D R7 G I2 E E E I R U I R U I=0 R U
[跟踪练习]
1.如图所示电路,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 I3
I2 I1 12V 6Ω 6V 2Ω 6V 3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如图所示电路,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 RL=5Ω + 17A 3Ω 3Ω 4Ω I
[教学反思]
第三节 叠加原理 [教学目标]
1.理解叠加定理的概念
2.能利用叠加定理分析求解两个网络的电路 3.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习惯
[例题分析]
如图所示电路,已知E1 = 42 V,E2 = 21 V,R1 = 12 ,R2 = 3 ,R3 = 6 ,试求:各支路电流I1、I2、I3 。 解:该电路支路数b = 3、节点数n = 2,所以应列出1 个节点电流方 程和2个回路电压方程,并按照 RI = E 列回路电压方程的方法:
(1)
实际电压源是含有一定内阻r0的电压源。
二、电流源
通常所说的电流源一般是指理想电流源,其基本特性是所发出的电
流固定不变(Is)或是一定的时间函数is(t),但电流源的两端电压却与外电 路有关。 实际电流源是含有一定内阻rS的电流源。
三、两种实际电源模型之间的等效变换
实际电源可用一个理想电压源E和一个电阻r0串联的电路模型表 示,其输出电压U与输出电流I之间关系为 U = E r0I 实际电源也可用一个理想电流源IS和一个电阻rS并联的电路模型表 示,其输出电压U与输出电流I之间关系为 U = rSIS rSI 对外电路来说,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是相互等效的,等效变换条 件是 r0 = rS , E = rSIS 或 IS = E/ r0
二.解题步骤
(1)标明所求支路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2)分解电路:将含有多个电源作用的电路分解为每一个电源单独作 用的电路。分解时保留一个电源而将其它电源“除源”。即令IS=0,将恒 流源开路;令US=0,将恒压源短路,保留所有内阻。 (3)计算各分电路的电流或电压。各分电路的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可自行规定。 (4)计算电流或电压:将各分电路中的分量叠加(求代数和)。叠加 时,与总电流方向一致的分量取正,反之取反。
教材、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知识点]
一.概念 以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列出节点电流方程和回 路电压方程,解出各支路电流,从而可确定各支路(或各元件)的电压及 功率,这种解决电路问题的方法叫做支路电流法。 二.立方程 对于具有b条支路、n个节点的电路,可列出(n 1)个独立的电流方程 和b (n 1)个独立的电压方程。
二.选择题: 1.图1所示网络N1、N2, 已知I1=5A,I2=6A,则I3=( A.11A B.1A C.-1A D.-11A
)。
2.图2所示电路中,U=( )。 A.2V B.4V C.3V D.6V 3.上题电路图中,通过电压源的电流 A.4A B.6A C.3V D.6V B I4 I3 I2 I1 U 1Ω 4V + 2A I1 I2 I3 N1 N2
[教学重点]
利用叠加定理分析求解两个网络的电路
[教学难点]
利用叠加定理分析求解两个网络的电路
[教具学具]
教材、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知识点]
一.内容
由线性电阻和多个电源组成的线性电路(电路参数不随电压和电流 的变化而变化)中,任何一个支路中的电流(或电压)等于各个电源单独作 用时,在此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图1
图2
图3
4.图3所示电路中,节点B的KCL方程为( )。 A. B. C. D. 5.图4所示电路中,电路的KVL方程为( )。 A. B. C. D. 6.图5所示电路中,I=( )。 A.0 B. C. D. + U3 -
+ U2 U1 + I2 I4 I3 I I1
图4 图5 四.计算题: 1.图7所示电路中,求U。 2.图6(A)所示电路中,求I和Uab。 3.图6(B)所示电路中,求I2、I5和I6。 4.图8所示电路中,求Uab。 I6 I4=1.2A I3=1.6A I5 I2 I1=2A B 3A + 6V 4Ω
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节点电流定律)
1.电流定律(KCL)内容 电流定律的第一种表述:在任何时刻,电路中流入任一节点中的电 流之和,恒等于从该节点流出的电流之和,即 电流定律的第二种表述:在任何时刻,电路中任一节点上的各支路 电流代数和恒等于零,即 一般可在流入节点的电流前面取“+”号,在流出节点的电流前面 取“”号,反之亦可。 在使用电流定律时,必须注意: (1) 对于含有n个节点的电路,只能列出(n 1)个独立的电流方程。 (2) 列节点电流方程时,只需考虑电流的参考方向,然后再带入电流 的数值。 为分析电路的方便,通常需要在所研究的一段电路中事先选定(即假 定)电流流动的方向,叫做电流的参考方向,通常用“→”号表示。
的读数为3V;而当5V电压源单独作用时,V 的读数为 2V。若将5V电压源换成15V的电压源,并与1A的电流源 共同作用,则 V 的读数为( )。 A.10V B.11V C. 9V D.12V 2、一个恒流源IS1与电阻R并联,为电阻R提供的功率为20W, 另一个恒流源IS2与同一电阻R并联,为电阻R提供的功率为 80W,若将这两个恒流源与电阻R接成图1-1所示电路,则在两 个恒流源共同作用下,为电阻R提供的功率应为 A.20W B.100W C.60W D.80W
+ Us I1 I2 R1 R2 ⑥
IS1
IS2 R
图4
4、如图⑥所示,I1=0.5A,R2=400Ω,US发出功率为75W,则R1= ,US= 。 二、判断题: ( )1.叠加原理不仅适用于线性电路,而且对非线性电路 也适用。 ( )2.叠加原理只适用于求线性电路的电压、电流和功 率。 ( )3.平衡下的桥路既可视为开路,也可视为短路。 3、 填空题: 1.如图1-6所示电路中,已知E1单独作用时流过R1、R2、R3 的电流分别是4A、2A、2A,E2单独作用时流过R1、R2、R3的 电流分别是3A、5A、2A,则各支路电流I1= ,I2= ,I3= 。
4Ω 2Ω A 2A b a I + 8V + 4V + 2V -
图6 8V 2V 4V 2Ω b a 1Ω 1Ω
图7
[教学反思] 第二节 支路电流法
[教学目标]
学会运用支路电流法分析计算复杂直流电路
[教学重点]
运用支路电流法分析计算复杂直流电路
[教学难点]
运用支路电流法分析计算复杂直流电路
[教具学具]
[教学重点]
掌握两种实际电源模型之间的等效变换方法并应用于解决复杂电路 问题
[教学难点]
理想电压源、电流源的特性: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解复杂电路
[教具学具]
教材、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知识点]
一、电压源
通常所说的电压源一般是指理想电压源,其基本特性是其电动势 (或 两端电压)保持固定不变E或是一定的时间函数e(t),但电压源输出的电 流却与外电路有关。
I1 = I2 + I3 (任一节点)
(2) R1I1 + R2I2 = E1 + E2 (网孔1) (3) R3I3 R2I2 = E2 (网孔2) 代入已知数据,解得:I1 = 4 A,I2 = 5 A,I3 = 1 A。 电流I1与I2均为正数,表明它们的实际方向与 图中所标定的参考方向相同,I3为负数,表明它们 的实际方向与图中所标定的参考方向相反。
IS1 IS2 R R1 R2 US + IS
图1-1 图1-2 3、如图1-2所示电路中,US=15V,IS=5A,R1=2Ω,当US单独
作用时,R1上消耗电功率为18W,则当US和IS两个电源共同作 用时,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为 A.72W B.36W C.0W D.30W
4、电路如图1-3所示,当US1单独作用时,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 40W;当US2单独作用时,R消耗的功率为90W(图中US1和US2均 大于0)。则当两电源共同作用时,R消耗的功率为( ) A、10W B、250W C、190W D、130W 5、在图1-4所示的电路中,RL=2Ω,图(a)电路中,RL消耗的 功率为2W,图(b)电路中,RL消耗的功率为8W,则图(c)电路 中,RL消耗的功率为______。 (a) (b) (c) 图1-4 A、2W B、8W C、10W D、18W 7.一个恒流源IS1与电阻R并联,为电阻R提供的功率为20W, 另一个恒流源IS2与同一电阻R并联,为电阻R提供的功率为 80W,若将这两个恒流源与电阻R接成图4所示电路,则在两个 恒流源共同作用下,为电阻R提供的功率应为 A.20W B.100W C.60W D.80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