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doc
寓言故事《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
![寓言故事《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9ae6c8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8.png)
寓言故事《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寓言故事《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蜗牛的奖杯》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奖杯成了坚硬的外壳,只能在地上爬行的寓言故事。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范文基于本课的教材特点,以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在教学时,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一、抓好重点词语理解在本课中重点词语有“遥遥领先”、“得意洋洋”、“唯恐”、“生怕”等,课堂上我通过各种形式、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意思,从而理解所在的句子及段落的意思。
比如:在理解“遥遥领先”一词时,通过让学生看图,自己理解并总结词语的意思,从而明白蜗牛飞得很快;在理解“唯恐”和“生怕”时,我先告诉学生这段话藏着一对近义词,让学生寻找,学生找到后通过读课文,明白两个词都是怕的意思只是有细微差别,使学生体会蜗牛非常得意的心态。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课堂上我创设不同的、能激起他们兴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读读、演演、说说中感悟语言文字,使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上课伊始,我给学生猜谜:说牛不是牛,不会拉犁头,别看力气小,背着房子走。
学生对猜谜很感兴趣,然后给学生读描写蜗牛以前的的样子的句子(第一自然段),通过蜗牛前后不同样子的对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我要读”这一动机的导引下,学生的初读是高效率的。
学习第2自然段时创设情境:昆虫王国要举行飞行比赛了,许多昆虫都赶来了,让我们一起也去比赛现场看看吧!先让学生自读,然后说说你读明白了什么?能不能通过贴图来告诉大家你读懂了这一段。
从而理解“遥遥领先”,知道蜗牛轻轻松松就能获胜。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畅所欲言让学生积累语言,感悟文中的道理。
三、读中感悟、深化体验这篇课文生动有趣,教学时我有层次地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品读课文、感悟课文。
在学生接触感悟了大量鲜活的语言后,我设计了说话练习:当蜗牛手捧金灿灿的冠军奖杯时它的.心情如何?(以采访的形式让学生大胆提问,大胆发言。
教学反思《蜗牛的奖杯》15篇
![教学反思《蜗牛的奖杯》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a27d4fc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5.png)
教学反思《蜗牛的奖杯》15篇教学反思《蜗牛的奖杯》1《蜗牛的奖杯》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后,自我陶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丧失了飞行能力。
课文将深刻的道理寓于朴实浅近的语言中。
因此在教学中,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二年级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主要采用“自主朗读,读中感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反复朗读感悟,从而理解寓意。
一、抓关键词句品读一篇课文,如果你要面面俱到地讲解,那是不可能的,而且时间也不允许。
比如在理解“遥遥领先”一词时,如“遥遥领先”一词:读完第2自然段,我设计了一个贴图小游戏,再现飞行比赛的场景,学生贴完后追问这样贴的理由。
通过看图,明白蜗牛飞在第一个,然后再紧扣“遥遥”两字,让学生明白蜗牛领先其它小动物不是一点点,而是把所有的选手都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因此感悟蜗牛飞行本领的高强,为以后的变化埋下伏笔。
再如在理解“唯恐”和“生怕”两词时,感觉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而作为书后的一个练习,相信它亦是文章的一个重点。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我先告诉他们这段话中藏着一对近义词,都表示“怕”的意思,然后让学生寻找,找到后至于对两者能否调换位置,我则通过这样一个问题来化难为易:蜗牛对于“别人不知道自己是飞行冠军”和“奖杯被别人偷去”这两件事更担心哪件事。
从而让学生明白这两个词虽是近义词,可仍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同时也明白两词是不能调换位置的。
而使得蜗牛对奖杯、荣誉看重的心态更深地烙在学生的脑海之中。
二、抓前后对比明理在细读课文的一开始,我就先让学生说说很久很久以前的蜗牛是什么样的?然后引导他们朗读第一自然段,明白那时的蜗牛有着一对有力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地飞翔。
再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现在看到的蜗牛是怎样的?明白现在的蜗牛只能背着一个坚硬的外壳在地上慢慢地爬行。
两幅对比鲜明的蜗牛图,让学生在强烈的对比中激起探究欲望。
为什么蜗牛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多读读,多悟悟。
蜗牛的奖杯的教学反思范文(2篇)
![蜗牛的奖杯的教学反思范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8e84e4c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96.png)
蜗牛的奖杯的教学反思范文各位老师好,我常常来看2备的帖子,常来学习。
今天终于自己首次注册成功。
在大家集体备《蜗牛的奖杯》时,我也正好要讲这一课,因为学校聘请了一个我县在小学语文教学上很有名望的老教研员来听我的课。
我很感激大家有那么好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
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我对这一课做了精心准备,在课堂上可以说游刃有余,自我感觉良好。
课下也得到了教研员的好评。
但是课堂上也留有遗憾-------一是时间掌握的不好,最后写字仓促收场,点评是不如不讲,到时间进行到那里,就应该下课。
二是在指导朗读时,我本来是准备的是男女生比赛读,但上课时看到举手要读的很多,我就说举手的一起读,结果我对不举手的说,你们没机会了,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谁让你们不举手呢,点评是,应该让不举手的来读,不举手说明什么,不会。
教学就是要教不会的。
我有所感悟!三是我引导学生说你想对蜗牛说什么时,对学生的评价,过早,说的过多,比如一个学生说到骄傲会落后,我马上说,你说的真好,这是___说的话,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
结果限制了学生的思路,都顺我的说去了。
这一点是我自己感悟到的。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教学反思。
正好我县要举行论文比赛,我想整理了参加,但是心理想了好久,感觉我从下笔,题目写什么,就写教学反思吗?教学过程还用写吗?请大家给我一帮助。
先谢谢了!蜗牛的奖杯的教学反思范文(2)《蜗牛的奖杯》是一篇关于奖杯制度的小说,作者通过讲述一个蜗牛获得奖杯的故事,对奖杯制度进行了探讨和反思。
在这个故事中,蜗牛被授予神奇的奖杯,但却发现这个奖杯并没有给予他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感。
故事从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奖杯制度的弊端,让人们进一步思考奖励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首先,蜗牛的奖杯教导了我们不能过度依赖外部奖励。
在故事中,蜗牛之所以追求奖杯,是因为他认为它会让自己变得重要和有价值。
然而最终,虽然蜗牛得到了奖杯,但他并没有真正感到快乐和满足。
故事通过这个情节告诉我们,真正的价值和幸福来自于内心的追求和发展,而不是外界的认可和奖励。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8038867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6b.png)
在课堂时间把控上存在不足,部分环节用时过长,导致课 堂节奏有些紧凑。
对未来教学的展望
持续改进教学方法
针对本次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我将进 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 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他们主动思考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拓展课外阅读材料
本次教学反思的总结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通过课堂互动和课后作业的反馈,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 蜗牛的奖杯》的故事情节和寓意,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学生能力培养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 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导入、小 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这些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 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通过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和角色进行 分析,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 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一定 程度的提升。
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 主学习能力,如布置预习任务、引导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等,这些措施有助 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情感态度变化情况
学习兴趣激发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和情境 创设,学生对《蜗牛的奖杯》这 篇文章产生了浓厚兴趣,积极参 与课堂互动。
学生参与度
学生参与情况
在《蜗牛的奖杯》的教学过程中 ,我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大部分学生能够主动发言和参
与讨论。
互动效果
在互动环节中,学生能够积极发 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其他同 学进行有效的交流和讨论,课堂
互动效果良好。
提高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 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更具针对性 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15篇)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a25fa9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5.png)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15篇)《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1《蜗牛的奖杯》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后,自我陶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丧失了飞行能力的故事。
课文将深刻的道理寓于朴实浅近的语言中。
因此,本课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二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主要采用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
我把“自主朗读,读中感悟”作为本课教学的主要形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反复朗读,相互交流,自主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理解寓意,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动的学习氛围,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我认为,这样让学生自己通过朗读感悟出来的寓意,比老师说教更让他们牢记。
课文的第三段是重点,寓意包含其中。
我在学生初读课文,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并学会正确用词造句后,我设计了一个采访学生的环节“假如你获得了冠军奖杯,你的心情会怎么样?今后会有什么打算?为什么?”可是课文中的蜗牛不是这样想的更不是这样做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就以这样方式自然而然地引导孩子们进入重点段落的学习。
先是学生自主把段落读通读顺,然后我把重点句子显示在大屏幕上。
让学生用自己愿意的方式再练读。
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以后,我问学生:谁能够满怀自信地把屏幕上的句子读一读?相机指点学生读出得意洋洋的语气。
我认为读的过程就是提高认识的过程,这里通过多次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从读中感悟到这个寓言故事蕴涵的道理“满招损,谦受益”!课后,在经验丰富的教师帮助下,我认识到了这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导入新课的设计上,我是选择用实物蜗牛让学生观察它的外形特征,然后告诉学生其实很久以前蜗牛有一对强有力的翅膀,得过飞行冠军。
这样的设计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假如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让孩子们用心听歌词,明白蜗牛爬行速度非常缓慢,再告诉他们蜗牛还得过飞行冠军呢!效果会更突出的。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15篇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7958b37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6.png)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15篇《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1一、抓好朗读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读出感情。
由于课文是寓言故事,教学中重在引导学生自悟寓意,不以繁琐的分析或抽象地讲道理,所以我反复创设情境,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读自悟。
本教学设计注重了引导学生从词语表达的准确、鲜明去体会、感悟寓意。
如:通过对“得意洋洋”、“成天”、“唯恐”、“生怕”等词语及其所在句子的反复品读,学生在脑海里形成了蜗牛得奖后所作所为的表象,让学生感受、体味到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着的道理。
二、抓好重点词语理解在本课中重点词语有“遥遥领先”、“得意洋洋”、“唯恐”、“生怕”等,课堂上我通过各种形式、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意思,从而理解所在的句子及段落的意思。
比如:在理解“遥遥领先”一词时,通过让学生看图,自己理解并总结词语的意思,从而明白蜗牛是多么的厉害;在理解“唯恐”和“生怕”时,我先通过换词理解的方法理解“唯恐”的意思,学生容易理解到“唯恐”的意思,然后通过读课文,再思考两个意思相近的词位置是否能调换,学生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明白两个词的细微差别,老师最后进行总结,使学生体会蜗牛非常得意的心态。
三、抓好语言文字训练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语言文字训练。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巧妙的结合进行了融合。
导入新课时,我让学生选一、两个词进行造句练习;我重点抓了2处来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注重情境的创设,比如:“你就是这只获奖的蜗牛,你心里怎么想?你碰到朋友会怎么说?你是蜗牛的朋友,你会对它说些什么?”,让学生进入到角色,更好地体会蜗牛当时的心态,进而体会到课文的寓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高效的言语活动,高质量的提高学生的语言。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2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丧失了飞行能力的故事。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20632c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be.png)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1本课是一篇寓言,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竞赛冠军奖杯以后,自我沉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丢失飞行实力的故事。
生动的故事配以形象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同时对他们具有现实的教化意义。
指导理解第一、二自然段时,抓住重点词语让学生想象在“很久很久以前”蜗牛的样子,体会蜗牛飞行本事的高强。
“长着……翅膀”、“自由地翱翔”形象地描绘了那时的蜗牛身体灵巧,飞行自如。
接着以一次飞行竞赛为例,详细表现了蜗牛飞行本事的超群。
飘舞轻快的“蜻蜓、蜜蜂、蝴蝶”都是学生所熟识的昆虫,它们在飞行竞赛中竟让蜗牛“遥遥领先”,统统被“甩下了”更加衬托出蜗牛非同一般的飞行实力。
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呈现画面,以引起学生的探究爱好,产生悬念:蜗牛为什么会变成今日这个样子呢?又是怎样变成的呢?教学第三小节的时候,先让学生自读,弄清这一段告知了我们什么事。
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我出示了一系列小动物的图片,让孩子上台来贴,通过对小蜗牛所在位置的争议,理解了“遥遥领先”、“甩下”、“全部”等关键词语的意思。
再进行朗读时,学生自然而然地读出了小蜗牛赢得冠军的轻松。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读演、感悟。
课上还创设了“假如你就是这只获胜的蜗牛”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联系自身来谈感受。
情境的创设意在低年级儿童直观形象的思维与心理状态发展;旨在让他们以主动的情感贯穿课堂的始终。
我明白,只有调动起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爱好,才能达到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学好语文的目的,让学生更好地在读中感悟。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2担当《蜗牛的奖杯》三上,并且在全校展示,我表示亚历山大,不敢有丝毫懈怠,。
上周五刘萍萍老师二上结束,而我的公开课支配在本周一上午其次节,我利用周末在家主动打算。
一、课前打算工作1、仔细看计杨老师上课时我的听课记录,并且仔细思索一上研讨时大家的精彩建议。
2、仔细看刘萍萍老师上课时我的听课记录,并仔细思索二上研讨时大家的好建议。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_1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_1](https://img.taocdn.com/s3/m/7d9cefe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7.png)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蜗牛的奖杯》是个寓言故事,通过对蜗牛获奖前拥有较强的飞行力量和获奖后只能在地上渐渐爬行的对比描写,告知我们在荣誉面前傲慢自满就会阻碍自己进步的道理。
对比是文学作品创作中重要的表现手法,通过对两种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两个不同方面的对比、比较,使所要表达的内容更加鲜亮、突出、丰满。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同学在对比中绽开学习,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视觉对比,激发朗读欲望课始,当同学猜出谜底蜗牛时,我立即出示蜗牛的图片给同学看,继而话锋一转:很久很久以前,蜗牛可不像现在这个样子,它有一对有力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地飞行。
随即出示蜗牛飞行图让同学看。
伏在地上爬行的蜗牛和在空中自由飞行的蜗牛,形成了鲜亮的对比,给同学带来了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同学不禁陷入深思,我顺势引导:蜗牛怎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快打开书自由读一读吧!语音刚落,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放声朗读起来。
二、人物对比,领悟课文内容学习其次自然段时,我引导同学将蜗牛和其他对手进行比较,蜗牛遥遥领先、甩下全部对手、捧走冠军奖杯的高大形象和对手形成了剧烈的反差,同学在对比中领悟了课文内容,更感受到了蜗牛飞行技术的超群。
三、词语对比,感悟前后差别当学到蜗牛只能牵强地从硬壳里伸出头来,在地上渐渐地爬行时,我引导同学回想蜗牛以前自由飞行的神气样子,将词语渐渐地爬行与自由地飞行进行比较,同学的回答很精彩:以前蜗牛想怎样飞就怎样飞,飞高飞低,飞近飞远,或快或慢,都是特别自由的。
可现在,就算它只想去很近的地方,也要费很大的劲,花许多的时间,一点儿也不自由了。
通过对两个重点词语的对比,同学深深感受到蜗牛形态、力量前后的差别,也为同学进一步理解课文寓意作下铺垫。
四、想像对比,理解课文寓意学到蜗牛把奖杯背在身上、睡在奖杯里时,我抓住得意洋洋、成天、生怕、生怕等关键词,关心同学从中体会蜗牛从今不思进取,每时每刻都在想着炫耀自己,把荣誉看得过重的心态。
然后引导同学绽开想像:蜗牛没有得冠军之前,是怎样练习飞行的?同学说:它大清早就起来练习,始终练到天黑。
《蜗牛的奖杯》第一课时教案和反思
![《蜗牛的奖杯》第一课时教案和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551ad0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6a.png)
《蜗牛的奖杯》第一课时教案和反思教学目标:1.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蜗牛形态的不同。
2.学习生字词语,写好4个字。
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挚友喜爱听故事吗?今日万教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lt; 绘声绘色二、新授:一〕初步了解蜗牛前后模样的不同1.这个故事的主子公是lt; 带着学生一起写板书的一半蜗牛2. 瞧,故事里的小蜗牛来啦!lt; 出示有翅膀的蜗牛图,贴黑板上谁来说说,这只小蜗牛长什么样?lt; 出示词卡翅膀教学翅〔支字旁〕、膀lt; 出示生字卡片过渡:边引读边小蜗牛的这对翅膀很有力,能3.出示句子:它长着一对有力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地翱翔。
指名读正确。
4.据说,以前的蜗牛就长这样。
可,此时此刻的蜗牛又是什么模样的呢?出示:蜗牛只能勉(miǎn)强(qiǎng)地从硬(yigrave;ng)壳里伸出(chū)头来(lai),在地上渐渐地爬行。
读正确,正音强求〔强是多音字,勉要变调〕指名读总结加过渡:以前的蜗牛lt;齐读第一个句子,此时此刻的蜗牛lt;齐读其次个句子,那这硬壳是从哪儿来的呢?二〕初读课文1.翻开书p4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这硬壳,原来是一只〔奖杯〕lt; 课件里出示奖杯图这是一只〔〕的奖杯。
3.记忆字形大家知道,什么样的人才能得到奖杯吗?〔跑步快的人;得奖的人〕是啊,那些本事大的人,就能得到奖杯,所以,奖字下面是个大,说明得奖的人呀本事大。
上面局部怎么记?带着学生书空奖杯。
过渡:咱们今日读的故事啊,就得从这只奖杯说起。
lt; 板书的三〕再读课文1.文章中有好多个句子提到了奖杯,请小挚友再读读课文,把它们一一找出来。
然后一句一句地练习,直到读流利。
2.初步沟通3.深化沟通①蜗牛是怎么得到奖杯的?a依据学生答复出示第2小节:在一次飞行竞赛中,蜗牛遥遥领先,甩下了全部的对手:蜻蜓、蜜蜂、蝴蝶捧走了冠军奖杯。
b 请小挚友细致看看,蜗牛的竞赛对手有谁呀?lt;出示词卡:蜻蜓、蜜蜂、蝴蝶c 教学生字看看这三个词语六个字,你发觉什么了?你怎么记住蜻蜓、蜜蜂这几个生字?(蜜留意中间局部的笔顺)〔依据学生答复相机提前〕d 蜗牛的对手只有它们三个吗?〔从后面的看出还有许多许多〕e 谁情愿来向大家描述一下这次飞行竞赛的场面?指名读齐读② 蜗牛是怎么对待这座奖杯的呢?出示: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唯(weacute;i)恐(kǒng)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
《蜗牛的奖杯》课程教学反思.
![《蜗牛的奖杯》课程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4847997482fb4daa48d4b96.png)
《蜗牛的奖杯》课程教学反思2019-05-23《蜗牛的奖杯》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中的一则寓言故事。
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奖杯成了坚硬的外壳,只能在地上爬行。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蜗牛的奖杯》课程教学反思,希望能帮助到您。
《蜗牛的奖杯》课程教学反思(1)预设和生成是讲好课的两个因素,二者缺一不可。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
结合自己在本次教研课上的点滴感受,提出自己的困惑,并思考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于“预设与生成”,钟启泉教授曾作过这样精彩的阐述:“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
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这段话很好地阐述了预设与生成在教学中的关系,既相互统一又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任何阅读教学过程都应当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的许多东西都是预设的,表现出鲜明的预设性。
例如在教研课上执教《蜗牛的奖杯》一课,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通过阅读第一自然段了解会飞的蜗牛的样子,张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这双有力的翅膀可以带着蜗牛飞到哪里。
二、再现飞行比赛的场面,请学生上黑板贴图片展示蜗牛夺冠的场面,以便理解“遥遥领先”这个词语的意思。
拓展练习,想象这只蜗牛获得冠军后的感受以及今后的计划。
三、蜗牛获得冠军后的做法。
难点是“唯恐”“生怕”的区别。
四、天长日久,蜗牛再也飞不起来,它的心情有会怎么样,你想对它说些什么,进一步理解“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根据预设展开教学,发现真正执行起来会因为学生的课堂生成而发生巨大的改变。
正如我在讲授蜗牛捧走冠军奖杯的这段内容,有“遥遥领先”、“甩下”“所有”这三个词语需要重点讲解。
在设计时,我让孩子拿着蜻蜓、蜜蜂、蝴蝶、蜗牛的简笔画在黑板上再现比赛场景,我设想学生课文读了很多遍,应该可以想象当时的画面,蜗牛领先别的动物很远很远,借机理解“遥遥领先”,贴的时候会有所体现。
蜗牛的奖杯教后反思范文(2篇)
![蜗牛的奖杯教后反思范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92361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9.png)
蜗牛的奖杯教后反思范文学完课文后,我引导学生观察42页下面的插图(一只老蜗牛,一只小蜗牛)。
我创设了这样一个对话训练:春光明媚,百花盛开,老蜗牛带着小蜗牛出来散步。
看到远处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蜜蜂,老蜗牛不由得叹了口气,说:“……”小朋友你们猜老蜗牛会说些什么呢?学生的回答内容很丰富,也很童趣。
有的说:“孩子,你看蝴蝶、蜻蜓它们飞得多高、多快乐啊!要是在以前,它们可真不是我的对手,飞行比赛中是被我远远地甩在后面的,要是我不把这个奖杯成天背在背上,说不定我还是能和它们一起自由自在地飞翔了!”有的说“都是这沉重的奖杯害了我啊!”随后我又为孩子们补充了两句名言:“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让学生对课文又更进一步内化。
结合课后《补充习题》上的练习,我让学生对骄傲的小蜗牛说上一句话,有的说:“小蜗牛,谦受益,满招损,你应该接受这个教训哪!”有的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小蜗牛,你以后可不能再骄傲了。
”这样巧妙地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蜗牛的奖杯教后反思范文(2)作为一个喜欢参加各种比赛和竞争的人,我一直试图在生活中追求卓越和成功。
然而,最近我参加的一场比赛却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我追逐奖杯的一种盲目性。
在这场比赛中,我以失败告终,但这个失败并不仅仅是我没有赢得比赛,更是我对自己的不过分多思考。
这场比赛是一场长跑比赛,我是一个热爱跑步的人,具备一定的长跑实力。
因此,在比赛前,我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坚持每天的训练,并且在赛前进行了专业的热身和准备。
然而,比赛过程中,我却并没有达到我自己设定的目标。
其他选手的表现让我瞠目结舌,他们力求超越自己的极限,以极高的速度奔跑,并在最后冲刺赢得了比赛。
一开始,我对自己的失败感到非常沮丧和失望。
我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都比不上其他选手。
《蜗牛的奖杯》教学设计与反思
![《蜗牛的奖杯》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9e63d8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5.png)
《蜗牛的奖杯》教学设计与反思《蜗牛的奖杯》教学设计与反思【文本解读】《蜗牛的奖杯》是一篇寓言,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迸取,结果翅膀退化,丧失了飞行能力的故事。
【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荣誉面前骄傲自满就会阻碍自己进步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抓住关键词句,加深学生对寓意的独特的.体验。
【教学过程】一、回顾重点词语。
介绍蜗牛1.出示词语,检查认读。
有力自由唯恐生怕遥遥领先得意洋洋勉强慢慢坚硬退化一对翅膀天长日久2.齐读第一自然段。
用上“有力”“自由”介绍以前的蜗牛。
(板书:有力自由)二、对比得奖前后,感受得失(一)体会飞行本领的高超1.(出示飞行比赛图)看,大森林里多热闹。
看到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带着问题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指名读。
讨论:哪些词可以说明蜗牛能得到冠军?(理解“遥遥领先”,相机指导朗读“遥遥领先”“甩”“所有”等词语。
)(1)什么叫“遥遥领先”?你从哪里看出蜗牛是遥遥领先的?(抓住“所有”“甩”“……”来理解。
)(2)想象补充省略的内容,提醒朗读时要注意停顿。
(3)请同学们浏览一下课文,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说明蜗牛能得冠军?(如:一对有力的翅膀、自由地飞翔。
)齐读第二自然段。
3.如果现在你就是那只捧走奖杯的蜗牛,你愿意接受动物记者的采访吗?(二)体味获得奖杯的得意1.同学们说得真好,可是文中的蜗牛可没这么想。
你看:“从此,蜗牛得意洋洋。
”(引读有关句子。
)2.出示:“从此,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唯恐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
到了晚上,蜗牛就睡在奖杯里,生怕被别人偷了去。
”(1)自由读。
(2)你知道了什么?(3)你什么时候“得意洋洋”过?(4)齐读,并思考:你还知道了什么。
(5)把“唯恐”、“怕“换成另—个词。
相机比较它们的不同。
3.“这真是一只骄傲的蜗牛。
”你觉得该怎样读这几句话?指导朗读。
学生自由练读,教师适当范读。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d7c6d1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6.png)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自信的重要性,以及过度自信会带来的后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中的道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田径比赛的短片,引起学生对比赛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并画出生字词。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互相讨论生字词的用法,以及课文的道理。
4.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字词,解释课文的道理,并通过例题让学生明白过度自信的后果。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并谈谈自己对自信的理解。
7. 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信的小短文,并找出身边的过度自信的例子。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蜗牛的奖杯自信——成功过度自信——失去七、作业设计1. 课文朗读:让学生回家后,给家长朗读课文,加强语音语调的掌握。
2. 生字词默写:让学生默写本课的生字词,巩固记忆。
3. 自信的小故事: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信的小故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也有部分学生对过度自信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节课中,《蜗牛的奖杯》的故事通过讲述蜗牛因为过度自信而失去了奖杯,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自信的重要性。
这个故事中的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如何让学生理解自信的概念,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过度自信可能带来的问题。
对于生字词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蜗牛”、“奖杯”、“田径”等词汇,理解其意义并能灵活运用。
同时,学生还需要理解并能够表达出自信的概念,以及过度自信可能导致的结果。
《蜗牛的奖杯》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蜗牛的奖杯》语文教学反思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ae3141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7.png)
近年来,教育界对于语文教学的许多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
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必须对语文教育做出反思,不断探索方法和途径,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让每个学生收获更多,而这篇文章,就是对于小学语文教材《蜗牛的奖杯》的教学反思。
让我们简要地介绍下该教材的情境和主要内容:《蜗牛的奖杯》是《小学语文》第一册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小文章,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聪明的小蜗牛。
蜗牛喜欢参加比赛,但是由于它速度较慢,经常输给其他的动物,无法获得奖杯。
面对赢家的嘲笑和质疑,小蜗牛并没有气馁,反而励志刻苦,坚持训练,最终在一场冠军争夺战中,成功夺得奖杯。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这篇教材的意义所在。
它所传达出的最重要的教育意义,就是成功的形成需要时间、耐心和毅力。
这是对于学生们的一种自教育,同时也是对于教师们的教育启迪。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篇教材让学生体会到努力不一定会立即获得成功的道理,让学生学会耐心等待和坚持努力的精神,同时也能帮助教师们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让学生更好地树立奋斗的信念。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乐观向上的教育。
在这篇教材中,也能够感受到乐观向上的情绪和氛围。
蜗牛虽然多次失败,但是它并没有气馁。
相反,它明确自己的目标,不断训练,最后达成了自己的目标。
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应该让他们感受到这种乐观向上的情绪,让学生时刻保持一种积极、向上、努力的精神状态。
我们在教学中也需要注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篇教材中,蜗牛虽然速度较慢,但是它能够想到通过不断训练来提高自己的速度,最终取得成功。
这种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多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培养实践能力,让学生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养成科学、创新、探究的意识和习惯。
要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习这篇小文章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先抓住主要的内容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故事的情节和人物性格等方面来对此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让学生在思考中逐渐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减少今后的学习压力和焦虑感,让学生更好地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34e85a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d.png)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蜗牛的奖杯》《蜗牛的奖杯》是一篇寓言,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以后,得意洋洋,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丧失了飞行能力,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行。
通过这个故事,要让孩子们懂得在荣誉面前骄傲自满就会阻碍自己进步的道理。
在本课中,“唯恐”和“生怕”是一组,区分这两个词语的差别是教学的难点。
我首先出示句子: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唯恐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
到了晚上,蜗牛就睡在奖杯里,生怕被别人偷了去。
我请学生想一想:“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和“奖杯被别人偷了去”这两个蜗牛更怕哪一个?经过讨论,同学们得出了结论:蜗牛更怕奖杯被偷了去。
因为如果没有了奖杯,蜗牛就不能背着奖杯到处去炫耀了,别人也就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了。
由此可知,“生怕”比“唯恐”怕的程度更深。
很自然的,学生知道这两个词不能交换运用了。
为了让学生能懂得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我就让学生把自己当做小蜗牛,走进人物心里。
小蜗牛得了冠军后,我就采访成天背着奖杯的小蜗牛,我说:“小蜗牛啊小蜗牛,你得了飞行比赛的冠军,你来发表一下获奖感言吧!”“小蜗牛啊,小蜗牛,你身上金光闪闪的是什么东西啊?能让我瞧瞧吗?”“小蜗牛啊小蜗牛,你把奖杯背在身上,不累吗?我来帮你拿一会儿,你就休息一下吧!”在对话中,孩子们俨然成了故事中的小蜗牛。
当然,有几个孩子用自己的意愿来回答,我就适时反问他:“文中的蜗牛是这样想的,这样做的吗?”然后,和孩子一起再次走进文本读读有关语句,从而引导他们要读懂课文,而不是想当然。
就这样,一个骄傲自大,目中无人,被荣誉烧昏了头的蜗牛跃然纸上。
我班的季骋宇感慨的说:“小蜗牛呀,小蜗牛,你为什么抱着以前的成绩不放呢?”还有的小朋友说:“你这样骄傲,会使你落后的。
”“骄傲自满会挡住你前进的脚步,我真为你感到惋惜。
”……很显然,孩子们走进了角色,也读懂了这个故事的道理。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抓好朗读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读出感情。
《蜗牛的奖杯》教学片段及反思
![《蜗牛的奖杯》教学片段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22960c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4a.png)
《蜗牛的奖杯》教学片段及反思《蜗牛的奖杯》教学片段及反思 1师:这只小蜗牛在比赛结束时,应该在哪儿,谁来帮老师摆摆位置?(将蝴蝶、蜻蜓等摆好)生:摆在前面师:为什么摆在这儿?生:因为书上小蜗牛“遥遥领先”。
师:“遥遥领先”是什么意思?生:小蜗牛飞得又快又高。
师:“遥遥领先”是指小蜗牛飞得又快又高。
你们同意吗?生:“遥遥领先”是领先很多,把其他人远远地甩在后面,后面的人看上去很小很小,所以应该贴远一点。
师:抱起孩子,让他重新贴。
[反思]:低年级小朋友对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摆位置”适合他们的心理。
位置摆得不恰当时,教师通过询问的方式,让孩子们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主角永远是学生,在教学中,把自己巧妙地“藏”起来,由学生来发现问题,寻找答案。
这种“隐藏”并不意味着老师退出课堂活动,相反却是更好地扮演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
《蜗牛的奖杯》教学片段及反思 2师:(用线将原来的蜗牛和现在的蜗牛连起来)可是蜗牛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的呢?读3、4小节。
生1:因为它正天把奖杯背在身上,所以……生2:因为奖杯很大很重,所以……生3:因为它一直不练习飞行,所以……生4:因为它很骄傲,所以……师:文章中哪个词语说明蜗牛太骄傲了?生:得意洋洋。
师:读好这个词语。
你读得真好,还有表情呢,来,上台给大家再读一次。
生:上台读。
师:还有哪个词语也能表现小蜗牛“得意洋洋”?生:自以为是、神气活现、得意忘形、骄傲自满、大摇大摆师:哦,大摇大摆这个动作也能看出“得意洋洋”的心理。
因为得意洋洋,所以它成天[反思]:孩子们学习语文总是在点点滴滴地积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主题积累,孩子们在课外阅读时,会更加“有心”。
“得法于课内,得以于课外”,老师在阅读中引发学生思考,词不离句,在语境中感悟,激发思维的'火花。
《蜗牛的奖杯》教学片段及反思 3教学片段一:师:蜗牛得到了飞行比赛的冠军,手捧金灿灿的冠军奖杯,它的心情如何?(师扮演记者,生扮演蜗牛,接受采访。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7c4335b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e9.png)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蜗牛的奖杯》是一篇寓言,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丧失了飞行水平的故事。
课文语言浅显,故事性强,充满童趣,适合儿童阅读。
教材图文并茂,两幅插图中蜗牛的样子和神情形成鲜明的对比,给学生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引发学生对寓意的感悟。
基于本课的教材特点,以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在教学时,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一、创设情境、读中感悟情境的创设适合低年级儿童直观形象的思维与心理状态,旨在让他们的积极情感贯穿课堂始终,只有调动起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兴趣,才能达到学生爱学语文、学好语文的目的。
所以课堂上我创设不同的、最能激起他们兴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读读、演演、说说中感悟课文语言,使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
在课堂上,适时地使用图画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化枯燥无味的说教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遥遥领先”一词就字面上讲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
我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飞行比赛的情境,让学生贴图再现当时的比赛场面。
学生的思维马上被激活了,该怎么贴呢?经过尝试、评价,最后学生把蜗牛远远地贴在了最前面。
此刻,课文形象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遥遥领先”一词十分鲜明而形象地体现在了学生的眼前,对其义已不攻自破。
二、进入情境,角色感悟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彩色、声音来思维的。
”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寓言故事、动物故事等,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兴趣,如果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创设情境,更能诱发他们的创造力。
而表演则能够促动儿童的创新思维,让孩子们愉快地投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中去,如同身临其境一般。
师:蜗牛为什么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真是一只骄傲的蜗牛。
现在谁来当这只蜗牛,到你的小伙伴中炫耀一番吧!(生饰“蜗牛”,用一个书包充当“奖杯”;两组学生饰“蜻蜓”;另外两组饰“蝴蝶”。
《蜗牛的奖杯》语文教学反思例文.doc
![《蜗牛的奖杯》语文教学反思例文.doc](https://img.taocdn.com/s3/m/63514663376baf1ffc4fadfc.png)
《蜗牛的奖杯》语文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我执教的是《蜗牛的奖杯》的第二课时,它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是一篇语言故事。
讲的是擅飞的蜗牛在飞行比赛中夺得冠军后就开始自我陶醉,不思进取,慢慢地他的翅膀退化了,最终丧失了飞行的能力。
整篇文章浅显易懂。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多读展开激烈的讨论,同时在多媒体地辅助教学下,让学生们能够读懂课文的内容,从而明白课文所揭示的“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是通过让学生观看一个又一个简短的动画片来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孩子们的各种感官,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在指导学生理解第二自然段时,先让学生自己轻声的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的体会,接着再在自己的脑海中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接下来让学生亲临现场,去观看这场激烈的比赛。
学生在观看蜗牛参加飞行比赛的动画片后,再一次朗读课文,读的就更有激情了。
有声有色的动画片,一方面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另一方面又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蜗牛遥遥领先,甩下了所有的对手”这段文字的理解。
此外,在指导学生理解第三自然段时,首先要学生看一段动画,内容是一只蜗牛勉强的从硬壳里伸出头来,它的头上还落下了一滴汗。
这一场景与前面蜗牛参加飞行比赛得心应手的情况相比,给学生一种强烈的视觉反差,接着就此种反差,学生展开了自主学习,纷纷开动脑筋,提出了心中的疑问,接着就此疑问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这种协作的学习方式找寻自己的答案。
学生回答中老师起主导作用,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回答相应问题时,老师因势利导,出示相关的语言文字,进一步指导学生理解关键的词语,从而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问题一一解答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回答,配上多媒体的辅助演示,形成了一种开放性、协作性、交互性、多媒体性的课堂。
最后,我设计了一段课外延伸的环节,让学生观看动画片,老师进行讲解:“老蜗牛带着小蜗牛在草地上慢慢地爬行,他们看见天上自由飞翔的蝴蝶,老蜗牛低下了头,叹了一口气,对小蜗牛说……”让孩子们开动脑筋讨论一下,老蜗牛会对小蜗牛说些什么?动画的音、视、图等效果,使学生学习的激情更高涨了,孩子们主动参与讨论,积极的上台戴上可爱的头饰老蜗牛、小蜗牛,进行即兴的表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
《蜗牛的奖杯》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后,自我陶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丧失了飞行能力的故事。
课文将深刻的道理寓于朴实浅近的语言中。
因此,本课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二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主要采用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
我把自主朗读,读中感悟作为本课教学的主要形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反复朗读,相互交流,自主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理解寓意,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动的学习氛围,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我认为,这样让学生自己通过朗读感悟出来的寓意,比老师说教更让他们牢记。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1 -
《蜗牛的奖杯》是一篇语言故事。
讲的是擅飞的蜗牛在飞行比赛中夺得冠军后就开始自我陶醉,不思进取,慢慢地他的翅膀退化了,最终丧失了飞行的能力。
整篇文章浅显易懂。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多读展开激烈的讨论,同时在多媒体地辅助教学下,让学生们能够读懂课文的内容,从而明白课文所揭示的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是通过让学生观看一个又一个简短的
动画片来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孩子们的各种感官,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在指导学生理解第二自然段时,先让学生自己轻声的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的体会,接着再在自己的脑海中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接下来让学生亲临现场,去观看这场激烈的比赛。
学生在观看蜗牛参加飞行比赛的动画片后,再一次朗读课文,读的就更有激情了。
有声有色的动画片,一方面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另一方面又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蜗牛遥遥领先,甩下了所有的对手这段文字的理解。
此外,在指导学生理解第三自然段时,首先要学生看一段动画,内容是一只蜗牛勉强的从硬壳里伸出头来,它的头上还落下了一滴汗。
这一场景与前面蜗牛参加飞行比赛得心应手的情况相比,给学生一种强烈的视觉反差,接着就此种反差,学生展开了自主学习,纷纷开动脑筋,提出了心中的疑问,接着就此疑问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这种协作的学习方式找寻自己的答案。
学生回答中老师起主导作用,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回答相应问题时,老师因势利导,出示相关的语言文字,进一步指导学生理解关键的词语,从而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问题一一解答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回答,配上多媒体的辅助演示,形成了一种开放性、协作性、交互性、多媒体性的课堂。
最后,我设计了一段课外延伸的环节,让学生观看动画片,老师进行讲解:老蜗牛带着小蜗牛在草地上慢慢地爬行,他们看见天上自由飞翔的蝴蝶,老蜗牛低下了头,叹了一口气,对小蜗牛说让孩子们开动脑筋讨论一下,老蜗牛会对小蜗牛说些什么?动画的音、视、图等效果,使学生学习的激情更高涨了,孩子们主动参与讨论,积极的上台戴上可爱的头饰老蜗牛、小蜗牛,进行即兴的表演。
一组又一组的演示,使学生更加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揭示了课文所要表达的含义,那就是满招损,谦受益。
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欣赏了生动有趣的动画片,也掌握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老师在整个课堂中创设了情境,使学生融于学习的环境当中,孩子们的交流,孩子们的讨论和一次又一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使得课堂学习的气氛活跃,学习的气氛浓郁。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2 -
《蜗牛的奖杯》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后,自我陶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丧失了飞行能力的故事。
课文将深刻的道理寓于朴实浅近的语言中。
因此,本课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二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主要采用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
我把自主朗读,读中感悟作为本课教学的主要形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反复朗读,相互交流,自主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理解寓意,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动的学习氛围,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我认为,这样让学生自己通过朗读感悟出来的寓意,比老师说教更让他们牢记。
课文的第三段是重点,寓意包含其中。
我在学生初读课文,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并学会正确用词造句后,我设计了一个采访学生的环节假如你获得了冠军奖杯,你的心情会怎么样?今后会有什么打算?为什么?可是课文中的蜗牛不是这样想的更不是这样做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就以这样
方式自然而然地引导孩子们进入重点段落的学习。
先是学生自主把段落读通读顺,然后我把重点句子显示在大屏幕上。
让学生用自己愿意的方式再练读。
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以后,我问学生:谁能够满怀自信地把屏幕上的句子读一读?相机指点学生读出得意洋洋的语气。
我认为读的过程就是提高认识的过程,这里通过多次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从读中感悟到这个寓言故事蕴涵的道理满招损,谦受益!
课后,在经验丰富的教师帮助下,我认识到了这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导入新课的设计上,我是选择用实物蜗牛让学生观察它的外形特征,然后告诉学生其实很久以前蜗牛有一对强有力的翅膀,得过飞行冠军。
这样的设计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假如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让孩子们用心听歌词,明白蜗牛爬行速度非常缓慢,再告诉他们蜗牛还得过飞行冠军呢!效果会更突出的。
另一个我感到教学比较吃力的地方在分析生怕和唯恐这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可以调换位置吗?我讲解的目的在于让孩子们理解蜗牛那种得到冠军以后得意洋洋,骄傲自满,不思进取,每时每刻都在想着炫耀自己,把荣誉看得很重的心理。
课后很多教师都认为这个分析不适合二年级的小同学,我也觉得这个问题是我自己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过于追求完美课堂所造成的。
第三,在这节课中我对写字的指导不够,今后会加强这个方面的训练。
《蜗牛的奖杯》教学反思3 -
看了蒋燕老师的《磨出优质课》教后记,我也深有感触。
如果要上好一堂优质的语文教研课,也得下一番功夫。
首先要自己认真钻研教材,既备教学内容又要备学生这一头,又要进行认真地研磨。
这样才能做到科学合理,使教学切实有效,使学生真真切切掌握课文的内容。
这学期我上的教研课是《蜗牛的奖杯》,通过反复研读教材,认真备好教案,我设计了适合学生口味的课件(请同事帮忙做成的),还画了二张蜗牛的图,一张是有翅膀的,一张是有硬壳的蜗牛,总算完成了。
这时,组长对我说:姚老师,你也来试上一下。
当时我一愣,我想,我这把年纪还要试上吗?但反过来一想,真因为我年纪大了,不出去听课,不接受新鲜事物,等于两耳不闻窗外事,教育上可能落伍了,既然组长叫着试上就上吧,当时我就马上答应了。
试上的结果,同年级老师感觉总体把握很好,教学设计比较合理,重点把握准确,难点也能突破,但在第三自然段中的细节没有处理完美。
另外可以先出示名言让学生朗读积累后再进行说话表述,这样学生的说话能力可提高一个层次。
于是我修改了教案:1、抓细节。
出示句子:蜗牛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唯恐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到了晚上,蜗牛就睡在奖杯里,生怕被别人偷了去。
①轻声读,说出文中的一对近义词。
②出示唯恐、生怕(给词加上红色)指读,放在句子里读。
③意思相近的词能不能交换位置?(学生互读、换读、说想法)④教师点拨。
第1件事是怕什么?第2件事又是怕什么?这两件事哪件更害怕?(强调所以不能调换位置)⑤齐读,重读生怕。
2、读名言。
在学完课文后出示课件(天空中三只飞行的动物,下面一只老蜗牛,一只小蜗牛)。
我说:你们看这只老蜗牛,来到草地上,看着天空自由飞翔的蜻蜓、蝴蝶、蜜蜂叹了口气。
这时小蜗牛爬过来好奇地问:妈妈,你怎么了,为什么叹气呀?小朋友你们猜老蜗牛会说些什么呢?学生的回答内容很丰富,也很童趣。
我说:是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写了下来。
然后我出示名人名言让学生朗读并积累。
3、练说话。
请学生说说现在想对蜗牛说些什么?(1、可以用上名人名言。
2、可以鼓励蜗牛。
3可以告诉蜗牛什么是错误的?该怎么做?)
这样一来,课堂中学生的双基牢牢的掌握,重点难点一一巩固,亮点突出,同组听课的老师也十分赞赏,有一位老师对我说:当你讲到近义词是否可以互换时,我一开始也认为可以互换,听了你的教学我才明白近义词虽然词意接近,但是在使用时还是有差别的,语文教师确实应该引导学生准确地运用词语。
从这次研磨中,我感到一次磨课集中了大家的智慧,上课人更是收益非浅的,磨课的确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