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腔内导热辐射与自然对流耦合换热
Fluent验证案例66:密闭空腔辐射换热
本案例利用Fluent计算密闭空腔内有介质参与下的辐射换热问题。
P.D. Clausen, S.G. Koh, D.H. Wood. “Measurements of a Swirling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 Developing in a Conical Diffuser.” Experimental 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 Vol. 6, pg. 39-48, 19931 问题描述本例计算模型如下图所示。
封闭容器中考虑热传导及热辐射作用,计算并验证腔体内温度分布。
计算条件包括:材料参数导热率: 1 W/m-K散射系数: 0.5/m几何模型腔体边长: 10 m x 2 m边界条件热壁面温度: 100 K冷壁面温度: 100 K采用稳态计算,利用DO辐射模型考虑热辐射。
2 Fluent设置以 2D、Double Precision 模式启动Fluent2.1 General设置鼠标双击模型树节点 General ,右侧面板采用默认设置2.2 Models设置右键选择模型树节点 Models > Energy ,选择弹出菜单项 On 激活能量方程鼠标双击模型树节点 Models > Radiation 弹出辐射模型设置对话框激活选项 Discrete Ordinates(DO) 激活DO模型设置 Energy Iterations per Radiation Iteration 为 10设置 Angular Discretization 中的各参数为 5其他参数保持默认设置注:Angular Discretization参数用于设置分辨率,通常可取值3~5,取值越大分辨率越高,但相应的计算开销也越大。
2.3 Materials设置鼠标双击模型树节点 Materials > Fluid > air 弹出材料属性设置对话框 如下图所示,设置材料参数,点击按钮 Change/Create 修改参数注:DO模型可以通过设置材料的吸收系数、散射系数、散射相函数以及折射率等参数来考虑流体介质对辐射的影响。
第十章--自然对流PPT课件
式:
N uy49PrP 1/r210Pr1/5 G ryPr1/5
(10-2-27)
一些文献指出,自然对流问题中物性变化的影响较大,应用Ra作
为流态的判据。因Ra=Gr Pr,主要依据
1 G r 1/4 y
并不是恰当的
边界层厚度的数量级,并且它随Pr变化很大。同样,无量纲速度
采用
v y
G
r 1/2
uGyHy2ff
y
4y
y 4 y
H y.
x
2
x2
H2 y
(10-2-11) (10-2-12)18
10-2 层流边界层的相似解与积分解
将以上各项代入式(10-2-3)、(10-2-4)得到
f 2ff 2f 0
(10-2-13)
3Prf0
(10-2-14)
边界条件为 0 ,f 0 ,f 0 , 1
(10-1-29)
即高Pr数流体中,受热层推动一个更厚的未加热层。通常将δ称为 速度边界层厚度的表示对于自然对流问题是不恰当的,因为速度 分布由δ和δt两个变量决定,不只取决于δ。 P3。r<<考1虑时式,(在10δ-t层I-1内9)的力对的应平衡项由惯性力项和浮升力顶构成,见图10-
v2 H
~
gV t
定义无量纲温度 t t tw t
引入无量纲流函数
f
/
4
Gry 4
1/4
令
G
y
4
Gry 4
1/4
Hy
1Gry y 4
1/4
G 4y
则相似变量表示为
xH y
Gyfy
.
(10-2-5)
(10-2-6) (10-2-7) (10-2-8) (10-2-91)7
大曲发酵过程中曲房环境温度的数值分析
大曲发酵过程中曲房环境温度的数值分析白云松; 田建平; 黄海飞; 王开铸; 杨海栗; 黄丹【期刊名称】《《中国酿造》》【年(卷),期】2019(038)011【总页数】5页(P165-169)【关键词】大曲发酵; 数值分析; FLUENT软件; 温度场【作者】白云松; 田建平; 黄海飞; 王开铸; 杨海栗; 黄丹【作者单位】四川轻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四川宜宾644000; 四川轻化工大学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宜宾64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1.3大曲是白酒酿造过程中的重要物质,也是必不可少的糖化剂、发酵剂和生香剂[1-2]。
大曲发酵质量是决定白酒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酿好酒必须要有好曲[3-5]。
而影响大曲发酵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发酵时的大曲温度及水分变化和曲房温度、湿度、O2、CO2浓度是主要影响因素。
目前,众多企业与学者已开展曲房环境参数在线监测与控制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如李秀荣等[6-7]已设计出无线温湿度检测系统,实现了不同区域温湿度的监控。
古贝春、三井等企业已将传感器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大曲培曲过程的温度控制中,实现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自动开关门窗与发送预警消息功能[8-9]。
但上述成果未对环境温度变化规律及其分布进行深入研究,无法较好实现智能化控制[10]。
需建立一套完整的大曲发酵曲房环境参数模型,解析大曲在上缓、中挺、后缓落不同阶段的发酵变化规律。
利用传感器物联网技术获取曲房环境温度数据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解析。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仿真软件FLUENT对整个发酵曲房上缓期与中挺期的环境温度场进行模拟仿真,将结果与实测的曲房温度场云图进行对比分析,优化后的曲房环境温度仿真模型能够反映大曲发酵过程中的实际温度分布及其变化规律。
通过对现有大曲发酵过程温度变化的研究,掌握其变化与微生物发酵的关系,为后续智能化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建立的仿真模型为后续控制系统提供温度场变化的数学模型奠定基础。
封闭方腔自然对流换热
封闭方腔自然对流换热描述该物理模型的无量纲方程组为:连续性方程:()()0d U d U dx dyρρ+= 动量方程:2222U V P U U U V X Y X X Y ∂∂∂∂∂+=-++∂∂∂∂∂ 2222PrU V P U U RaU V X Y X X Y ∂∂∂∂∂+=-+++Θ∂∂∂∂∂ 能量方程:22221Pr U V X Y X Y ⎛⎫∂Θ∂Θ∂Θ∂Θ+=+ ⎪∂∂∂∂⎝⎭其中,无量纲几何参数,x y XY l l == ;无量纲速度ul U v =,vlV ν= ;无量纲压力()02/p gy p v l ρρ+=,无量纲温度0h c T T T T -Θ=-;普朗特数Pr pc v a lμ==;瑞利数()3h c g T T l Ra va β-=,空气的体胀系数1pT ρβρ∂⎛⎫=- ⎪∂⎝⎭,λ 为空气的导热系数。
、具体模拟计算参数:55353,500,360,0.0033331.74510,Pr 0.712, 2.36101.11/, 1.9310h c L m T K T K v a kg m βρμ---=====⨯==⨯==⨯对方腔划分网格,采取的是60⨯60网格,,壁面处加密。
在FLUENT 软件中,使用分离求解器求解控制方程组。
材料的物性设置密度使用Boussinesq 假设。
本例主要分别计算了数为34456110,110,510,110,110⨯⨯⨯⨯⨯的情况。
压力插值方案选择Body Force Weighted 格式;压力-速度耦合方程用SIMPLE 算法;动量、能量方程选择二阶迎风格式。
有公式:()3h c g T T l Ra vaβ-=可得对应的g 入下表所示本模拟与文献中的Nu 比较模拟图对比:Ra=3110⨯ T VRa=4110⨯ T VRa=4510⨯ T VRa=5110⨯ T V。
建筑外壁面换热系数对室内自然对流传热影响
建筑外壁面换热系数对室内自然对流传热影响王烨;王良璧;胡文婷;孙鹏宝【摘要】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uter surfac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an external wall and the natural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a heating room in Lanzhou, a revised k-εmodel was used to nu-merically analyze indoor natural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under different outer surfac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of the external wall. The corresponding heat load was also compar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18℃ average ind oor air temperature, and the outer surfac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the external wall is set to 8.1 W·m-2·℃-1, the heat transfer ability of the radiator surface, considering outdoor radiation and evaporation, is less than that when the outer surface he 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external wall is set to 23.3 W·m-2·℃-1, ac-cording to the HV&AC design specification. Both values of the outer surfac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the external wall have very weak effects on the indoor temperature field and thermal comfort. However, the difference of calcu-lated heat load between them has reached 6.2%.%为研究建筑外壁面换热系数与供暖室内自然对流换热的关联性,采用修正的湍流k-ε模型对外墙外壁面不同换热系数情况下的室内自然对流换热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并对比了热负荷值. 结果表明:在满足室内供暖温度( 18℃)要求条件下,考虑外界辐射和蒸发对外壁面换热过程的作用(外壁面换热系数取8.1 W·m-2·℃-1),所得散热器表面的换热能力要低于按照暖通设计规范取值(外壁面换热系数取23.3 W·m-2·℃-1)所得结果,两种取值方式对室内温度场和舒适性的影响很微弱,但所得室内热负荷之间的差异达到了6.2%.【期刊名称】《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36)009【总页数】6页(P1206-1211)【关键词】建筑节能;自然对流;供暖;对流换热系数;热舒适;数值模拟【作者】王烨;王良璧;胡文婷;孙鹏宝【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兰州交通大学铁道车辆热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70;兰州交通大学铁道车辆热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70;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32建筑围护结构对外界环境的热反应最终以气固耦合的传热方式影响室内传热特性并达到热平衡[1]。
基于自然对流作用的开关柜热仿真及改进设计
基于自然对流作用的开关柜热仿真及改进设计何荣涛【摘要】针对KYN型开关柜在温升实验时触头发热温度超标的问题,依据实际结构建立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开关柜的温度场和流场进行了耦合仿真计算和改进设计,改进后的结果使开关柜满足国家标准对温升限值的要求,为开关柜实际运行以及降温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期刊名称】《电气开关》【年(卷),期】2017(055)006【总页数】4页(P27-30)【关键词】自然对流;热仿真;改进设计【作者】何荣涛【作者单位】许继(厦门)智能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厦门 361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5911 引言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发热和散热是产品研制时重点关注的问题,为保证开关电器可靠工作,必须保证各部件的发热温度满足国家标准规定的温升小于65 K的要求[1]。
作为变电站内分配电能的重要设备[2-3],开关柜内部温升通常由负荷电流、接触不良等原因导致,长时间的高温状态会使开关柜部件过热、材料绝缘性能下降,设备老化甚至引发故障[4-6],同时其继电保护配置薄弱,故障的发生可造成变电站母线停运,影响范围较大[7]。
随着电力系统安全要求的逐渐提高,开关柜的温升问题亦备受重视,为减少温升实验的成本,仿真计算尤为关键。
但目前针对开关柜发热的仿真研究大多集中在强制对流方面,对于自然对流作用下的开关柜温度场、流场耦合仿真分析还很少。
因此,本文针对KYN型小电流开关柜,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现有开关柜及其改进设计后的温度场和气流场进行了仿真计算,为开关柜实际运行以及降温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2 开关柜基本构造及有限元模型KYN型开关柜的基本构造如图1所示,柜内零部件较多,尺寸差异较大,使用实际结构模型直接仿真计算难度较大,而本研究重点关注的对象主要是动静触头、母排等发热部件,因此仿真模型将做以下简化:触头盒简化为圆筒形空壳体;省略仪表室内器件并忽略其产热影响,保留仪表室的隔板;断路器室下隔板、母线室下隔板及开关柜顶部隔板上的通风孔依照相应的开孔区域及面积建立;省略柜内加强筋、安装固定件和其他不相关部件,同时省略倒角、小的沟槽以便后续网格划分。
封闭腔内水自然对流换热数值模拟
封闭腔内水自然对流换热数值模拟
自然对流换热是一种重要的热传递方式,它在许多工程和科学
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封闭腔内,水的自然对流换热特性对于
工业设备的设计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优化这一
过程,数值模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
通过数值模拟,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封闭腔内水的自然对
流换热过程,从而研究其传热特性。
在模拟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
腔体的几何形状、水的流动状态、温度分布等因素,以及流体的物
性参数。
通过数值方法,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条件下水的温度分布、传热速率等关键参数,从而为工程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
在实际工程中,封闭腔内水自然对流换热数值模拟的研究成果
可以为工程设计和优化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模拟分析,我们可以评
估不同工况下的换热性能,指导设备的优化设计和运行参数的选择。
同时,数值模拟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然对流换热的机理,为工程
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封闭腔内水自然对流换热数值模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它为工程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通过模拟分析,我们
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控制自然对流换热过程,为工程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值模拟将在工程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rayleigh对流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分离比 冷却效果 倾斜载流线圈 传热特性 交变流动 二成分混合流体 临界瑞利数 rayleigh对流 rayleigh台阶 rayleigh convection, lattice
1 1 1 1 1 1 1 1 1 bol 58 59
poiseuille-rayleigh-bénard流动1 modulated eounterpropagating wave 1 high order compact scheme 1 cross本构方程 1 counterpropagating wave 1 boussinesq近似系统:误差方程组 1 . 1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混合流体 3 自然对流 2 稳定性 2 温度场 2 数值模拟 2 对流 2 非线性 1 长方腔 1 长宽比 1 速度场 1 连续反应器模型 1 行进波 1 第一次分岔 1 突变 1 示踪剂试验 1 直接数值模拟 1 界面形貌 1 物理模拟 1 涡核 1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1 水力停留时间分布 1 模态分析 1 极紫外辐射 1 月基探测 1 斑图 1 摆动行进波 1 局部行进波 1 局部行波 1 对流扩散模型 1 对流传热 1 太阳能烟囱 1 壁面导热 1 地球等离子体层 1 固液界面 1 单向凝固 1 动态对流模式 1 动力学 1 分离比 1 分岔 1 凝固理论 1 侧壁面 1 二阶全展开etg分裂步有限元方法 1 临界rayleigh数 1 三角形多孔腔体 1 三维特性 1 undulation行进波 1 soret效应 1 rayleigh-bénard对流 1 rayleigh-benard对流 1 poiseuille-rayleigh-benard流动1
含导热块封闭方腔自然对流格子玻尔兹曼模拟研究
图7为不同C风风率下燃尽率的变化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到,随着C风风率的减小燃尽率不断降低。
这是因为随着C风风率的减小,炉内回流区减小,拱上气流下冲深度减小,部分煤粉停留时间变短,而煤粉的着火距离变长,从而使得燃尽率降低。
另一方面由于C风风率的减小,使得空气分级程度增加,因而燃尽率降低。
4结论本文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某低N O x燃烧新系统W 火焰锅炉的C风风率对燃烧特性及N O排放特性的影响。
得到的主要结论有:4.1随着C风风率的减小,对煤粉气流的托举作用减弱,拱上气流下冲深度减小,炉内燃烧剧烈程度减弱使得温度水平降低。
4.2随着C风风率的减小,空气分级程度增加,主燃烧区的氧含量降低,还原性气氛增强;且炉内温度水平降低,均有利于降低N O排放量。
4.3C风风率对煤粉燃尽率有较大的影响;随着C风风率的降低,炉内回流区减小,部分煤粉停留时间变短,而煤粉的着火距离变长,使得煤粉燃尽率不断降低。
参考文献[1]任枫.FW型W火焰锅炉高效低NO x燃烧技术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2]赵斯楠,方庆艳,马仑,陈刚.燃烧初期化学当量比对锅炉NOx 生成与排放特性的影响[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7,23(03):236-241.[3]Ma L,Fang Q,Tan P,et al.Effect of the separated overfire air location on the combustion optimization and NOx reduction of a600MWe FW down-fired utility boiler with a novel combustion system[J].Applied Energy,2016,180:104-115.[4]马仑,方庆艳,张成,陈刚,吕当振,段学农.600MW W型火焰锅炉拱上二次风低NO x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及优化[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6,22(01):64-70.[5]周安鹂.W火焰锅炉无烟煤掺烧煤泥的试验与数值模拟[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9.[6]吕当振,马仑,段学农,方庆艳.600MW亚临界W型火焰锅炉低氮燃烧特性数值模拟[J].热能动力工程,2015,30(04):598-604+ 654-655.作者简介:周安鹂(1993,4-),女,籍贯:湖北襄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电力生产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电气自动化。
封闭方腔自然对流换热的研究
, =
;无量纲压力 =
; 普朗特数 = = 1
+ 0 2,无量纲温度 = ( /) ( h c) 3 p ; 瑞利数 = ,
p
空气的体胀系数 =
( ), 为空气的导热系数。
・d = ・ ・
热壁高度的平均努塞尔数为
ave=
1
式中: 为壁面热流,W/m2。 本例中,所使用的物理参数均与文献 [11] 中的实验 数据一致,具体模拟的计算参数如下 =0.75 m, h =50 ℃, c=10 ℃, =0.003 333,= 1.575 × 10 5, =0.712,=2.21 × 10 5m2/s, =1.176 6 kg/m3, =1.85 × 10
数下热壁面数的分布图2热壁面不同瑞利数下的数分布通过图2不仅可以知道各个小值的大小与位置而且可以知道不同下热壁面的换热规律基本一致且随着封闭腔内自然换热的增强壁面的换热效果增强本文与文献中的数下的最大值与最数103106数也大为增加了
热能工程
《工业加热》 36 卷 2007 年第 3 期 第
封闭方腔自然对流换热的研究
Study of Natural Convection in Closed a Square Cavity LI Shi-wu, XIONG Li-fang (Dept of Engine and Energy, NWPU, Xi'an 710072, 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has discussed and analyze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natural convection in a closed square cavity; moreover, has studied the method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the feasibility of studying the heat transfer by using FLUENT software. The results obtained have been verified to be correct by compared to the study references. Indicated from this: adopting the FLUENT to simulate the natural convection in a cavity not only can gain the numerical results, but also can study the heat transfer rules, therefore, it is an effective tool to resolve the flow in a closed cavity. Key words:numerical simulation;closed square cavity;natural convection
热管换热器的两相流模型与耦合传热的研究
热管换热器的两相流模型与耦合传热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热管换热器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传热设备,在能源、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热管换热器以其独特的两相流运行机制和优良的传热性能,成为现代传热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热管换热器的两相流模型与耦合传热机制,以期为优化热管换热器的设计、提高传热效率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将对热管换热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进行简要介绍,阐述两相流在热管中的流动特性及其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随后,将重点讨论热管换热器的两相流模型,包括流动模型的建立、模型的数值求解方法以及模型的验证与改进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分析热管换热器中的耦合传热过程,探讨温度场、流场、热阻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传热效率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揭示热管换热器两相流与耦合传热的内在规律,为热管换热器的优化设计和性能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将为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传热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二、热管换热器两相流模型研究热管换热器作为一种高效的传热设备,其内部涉及到复杂的两相流动和传热过程。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优化热管换热器的性能,本研究针对其两相流模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我们建立了热管换热器的两相流数学模型。
该模型综合考虑了流体的流动特性、相变过程以及热传导等因素。
通过引入适当的控制方程,如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我们成功描述了热管内部液态和汽态工质的流动与传热过程。
接着,我们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
通过选择合适的数值算法和边界条件,我们得到了热管内部流场和温度场的分布。
分析结果表明,两相流的存在对热管的传热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特别是在热管的蒸发段和冷凝段,两相流的存在使得传热过程更加复杂,但也有效地提高了热管的传热效率。
我们还对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
通过搭建热管换热器实验平台,我们测量了不同工况下热管的传热性能。
空气导管对飞机密闭空间传热流动的影响
与 货 舱 三 角 区壁 面之 间 的换 热 温 差 , 加 总 的换 热量 , 且 削 弱 自然对 流 的 强度 。 增 并
关键词 : 温度 场 和 流 场 ; 数值 模 拟 ; 气 导 管 ; 机 空 飞
中 图 分 类 号 : 2 . V2 9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52 1 (0 2 0 —3 30 1 0 —6 5 2 1 ) 30 1—7
t mpe a u e ne ma i d t,a e r t r p u tc uc nu rc l s mu a i n s o me ia i l to i c ndu t d o s l e h c c e t o v t e omp e h a r ns e lx e tta fr p o l m t o r b e wih c mbi e o e to n d c nv c i n,c n c i n a a i ton o du to nd r d a i .The i fue eoff c o s,s c a h c n l nc a t r u h s t e du t
Ef e to c d Ai u t n Fl w nd H e tTr ns e n f c f BI e r D c s o o a a a f r i Ai c a tEnc o e a e r r f l s d Sp c
S i n Ja g Y no g, h n e , e gY n C i u e h Ho g, in a ln Z o gW i P n ig, a fi Y
原始变量法计算封闭腔内自然对流
原始变量法计算封闭腔内自然对流
封闭腔内的自然对流是指热能在腔内以热对流的形式迁移,比如从物体表面形成一层热气体,这一层热气体会向上上升,以升温、散热两个主要过程维持热量的平衡。
在自然状态下,因照明、比热或其他介质波动引起传热不均匀性而形成的对流热传输在平衡状态下可能是最终热传输过程。
本文着重讨论了封闭腔内的自然对流的原始变量计算法。
首先,讨论的是封闭腔内的原始变量计算自然对流的可行性。
封闭腔内的自然对流流体包括空气、蒸汽、水蒸气、热气流、自发机械运动等多种流动状态,尤其是无湍流状态的自然对流流体,其外表现为温度的全局变化,而热对流通常会受到场内热流传统对流效应的制约。
因此,对其进行原始变量法计算,其重点就是要利用质化计算原始变量,以及物理规律来代替传统的热导率、热更新率等变量。
其次,应用原始变量计算法来计算封闭腔内的自然对流,需要考虑到腔内热力学过程发生的速度。
由于自然对流流体存在着湍流和近期湍流的变化,这些变化极大地影响着流体的热传导特性,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温度的变化速度和温度场的拟合变量,当热传输效率发生变化时,需要充分考虑。
最后,封闭腔内的原始变量计算自然对流,其最必要求的就是充分考虑腔体内的对流热传输模式和参数。
因此,需要计算出温度的变化、热能的交换等参数,进而根据温度的变化和分布的特点,采用有效的热传输模式来表示自然对流的特性。
综上所述,计算封闭腔内的自然对流需要采用原始变量法,综合考虑流体的热力学参数,以及空间上对流热传输及其影响的参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表征自然对流并计算出有效结果。
孔型和自然对流对空心砌块传热特性的影响研究
Ne W a I t r l w lMa e i s a
A不 考 虑 自然 对 流 .
B考 虑 自然 对 流 .
A不 考 虑 自然 对 流 .
B考 虑 自然对 流 .
A不 考 虑 自然 对 流 .
B考 虑 自然 对 流 .
图2 孔 型 一 的 空心 砌 块 温 度分 布
1 前 言
式 中 : 温差 ( : △一 o C)
q — 传 热 量 ( ) — J。
空 心砌块 性 能稳 定 。 与普 通砖 相 比 . 具有 轻质 、 高 采 用 数 值 模 拟 的方 法 来 求 解 通 过 空心 砌 块 的传 强、 节约 能源和减少开支等优势 , 同时还具有隔音 、 热 热量 为 了说 明 空心 部 分 空 气 自然 对 流 对 传 热 的影 隔 等效果哪 与普通实心墙体材料 的纯导热过程不 同 . 心 。 空 响 . 模 拟 自然 对 流 时 . 在 假设 空 心 部 分 内 的 空气 符 合 砌块 墙体 的传热过 程是导 热与 自然 对流换 热耦 合 的三 B u s eq假 设 . 动 是 层 流 . 模 拟 过 程 中 设 定 砌 osi s n 流 在 维传 热过程 . 同样外 形尺寸 的空心砌 块 . 的大 小及 排 块 垂 直 传 热方 向两 侧 壁 面为 定 温 边 界 条件 .温 度 分 孔 列方式 的变化均会对砌块 的热 阻值造成影响 。 目前 . 工 别为 2 ℃和 一 0 孔 内空 气 传 热 属 于封 闭 空 间 内 的 7 1 ℃。 程上对空 心砌块墙体 的热 阻值仍 是假设热流一维 . 过 自然 对 流耦 合 换 热 . 孑 壁 为气 固接 触 面 。 为耦 合 通 故 L 设 手工计算 得到 .并不能真实反 映砌块的隔热保温性 能 . 边 界 . 面上 的各 场量 值 由计 算 得 到 。 即 其余 壁 面 为绝 这给砌块 在节能建筑 中的应用 带来 了不便 热边 界 条 件 。模拟 结 果 见 图 2 图 5 图 2 图 4分 别 ~ 本 文通 过 数 值 求 解 砌 块 固体 部 分 的导 热 和 空气 为三 种 空 心砌 块 的等 温线 图 其 中 . 图为 不考 虑 自 A 部分 自然 对 流换 热 的耦合 传 热控 制方 程 . 拟 了空 心 然 对 流 情 况 的 等 温 线 图 . 模 B图 为 考 虑 自然 对 流 情 况 砌块 墙体 的稳态 传热 过程 . 得 三种 空心 砌 块墙 体 的 的等 温 线 图 三 种 空 心砌 块 的 热 阻值 及 孔 内最 大 流 获 热 阻及 其 在 不 考 虑 自然 对 流 和考 虑 自然 对 流 时 的 等 速见 表 2 温 线分 布 图 . 在此 基础 上分 析 影 响墙体 热 阻大 小 的 并
热传导热辐射与热对流
热传导热辐射与热对流热传导、热辐射与热对流热的传递方式主要有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
这三种方式在自然界和工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的特点、应用以及相关原理。
一、热传导热传导是指通过物质内部的能量传递方式,其传热过程不需要物质的迁移。
热传导的特点是热量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
导热物质的选择也会影响传导效果,导热系数高的物质,传热速度更快。
传导过程中,热量经过物质内部的震动和碰撞来传递。
最常见的热传导例子是热锅带热把手、冬天踩在地板上脚感冷等。
热传导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工程领域的保温和散热方面。
例如,在建筑物的保温材料选择上,要使用导热系数较低的材料,减少热量的传导;在电子器件的散热设计中,也要合理选择材料来促进热量的传导,以防止电子元件过热。
二、热辐射热辐射是指物体由于温度的存在而发出的电磁波的传播过程。
所有物体在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都会发出辐射。
热辐射的特点是无需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并且以光速进行。
根据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热辐射的辐射功率与物体的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热辐射在各个领域都有应用,例如太阳光的辐射,通过光能转化为热能,使植物光合作用发生;太阳能、太阳能热发电等利用太阳辐射能源;红外线的利用,如红外线热成像技术,辐射测温等。
此外,在光谱学、天文学等许多领域都需要考虑热辐射的特性。
三、热对流热对流是指通过流体传递热量的方式,即在流体中形成对流环流使得热能传递。
热对流是由于流体的密度差异造成的。
高温区域的流体被热胀,密度减小,向上升起,低温区域的流体被冷缩,密度增加,向下沉降,形成对流循环。
热对流的传热速度也与流体的性质、流速、温差等因素有关。
热对流在天气、大气学、海洋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例如,大气环流的形成与热对流有关,热对流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在地球内部,热对流通过构造运动等方式导致板块运动,是地震和火山爆发等地质现象的主要驱动力。
四、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的联系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往往在传热过程中共同发生。
双开口室内热压自然对流模拟及热源分析
双开口室内热压自然对流模拟及热源分析李林;肖婷;廖婉婷;赵福云;王汉青【摘要】以不同热源位置下的单侧双开口室内热压自然对流换热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FVM方法对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进行离散求解,研究不同热瑞利数Ra(Ra=103~106)和不同热源位置的情况下,室内流体流线、等温线分布特征以及平均努赛尔数Nuav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Ra的增大,室内空气对流强度增大,对流热交换效果明显;在高Ra下,随着热源到左墙面距离与地面长度比D的增大,室内出现的漩涡增多;D=0.25时,Nuav在不同的Ra下均为最大值,热源的位置对换热量的影响较大;在同一Ra下,随着D的增大,室内对流换热效果越差;在不同D下,Nuav是以Ra为自变量的幂指数函数,拟合后其线性相关性可达96.2%.【期刊名称】《湖南工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0)002【总页数】7页(P1-7)【关键词】热压自然对流;内部热源;等温线;平均努赛尔数【作者】李林;肖婷;廖婉婷;赵福云;王汉青【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株洲 412007;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株洲 412007;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株洲 412007;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株洲 412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111自然对流换热问题是计算流体力学与数值传热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研究自然对流换热问题对改善室内空气环境、节约建筑能耗、抑制有害物扩散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
E. Bilgen[2-4]等对方腔侧壁呈线性变化的自然对流换热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
J. Y. Oh等[5]研究了既有温差又有热源的腔体自然对流过程,分析了瑞利数和温差比对流线、等温线、热线以及热冷壁上的平均努塞尔数的影响。
Deng Q. H. 等[6]在插入固定的实心砌块的垂直腔体中,采用流线型和热线型来可视化自然对流/热传导问题的热传输结构。
金属蜂窝夹芯面板有效导热系数的数值计算
707 ) 10 2
( 西北 工业 大学 理 学院 , 陕西 西安
摘
要: 对具 有漫灰体 内壁 的金属 蜂 窝夹芯 面板 , 忽略蜂 窝 内腔的 空气导热 , 综合考虑蜂 窝结构的
热传 导和热辐射等 热传递过程 , 用有 限元方 法求解 了周期性 分布的蜂 窝单胞稳 态热传 导控 制方 利 程 , 窝 内壁 的边界条件是 由净 热量 法得到 的热 辐射换 热积 分方程 , 蜂 由胞 元 的温度 场分 布数据 及 Fui 定律得 到 了蜂 窝结构的有效导热 系数。与现 有文献相 比 , 用 了较 少近似 的模 型及较 高精 orr e 采 度的 离散方法 , 计算结果表 明计算模 型及 方法是 可靠有效 的。
过于粗糙 。
收 稿 日期 :0 9 1 . 9 20 . 0 2
图 1 蜂 窝夹芯 面板 示意 图
金属 热 防护 系统 中的蜂窝 夹芯 面板通 常 由蜂 窝上 下蒙 皮 , 以及蜂 窝 芯构成 , 图 1 如 所示 。本 文研究 的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0人才支持资助 ( C T一 6 0 8 ) 教育部 回国留学人员科研启 动基金资助 N E 0 — 81 ;
近年来 , 在蜂 窝夹 芯 结 构 的 热分 析 理 论 和 计 算 分 析 方法 方面均 取得 了不 少 结果 , 们对 蜂 窝 结 构 的有 他 效 导热 系数 的计 算 , 主要 是 通 过 对 蜂 窝结 构 的周 期性 分 布 的代 表性单 胞进 行研究 而得 到 的心 。唐 羽烨 和 ] 薛 明德 采 用细 观力 学 的分析 方 法 , 蜂 窝 夹 芯 复合 从
和 M. J L mm n , H.. e e J考虑 热 辐 射 的影 响 , 利用 G — 并 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r=0.2 Kr=1 Kr=10 Kr=50
3 2 1 0
0 0.2 0.4 0.6 0.8 1
ε
图 3 Ra=104 不同导热系数比时平均辐射 Nu 随表面发射率的变化
图 4 给出了 Ra=104 时,总平均 Nu 随表面发射率的变化曲线。固体表面发射率对换 热有明显的影响。当由图 4 可见,随着发射率 ε 的增大,总平均 Nu 呈线性关系增加。 这与图 3 的结果是相一致的。可见,总平均 Nu 的变化趋势与辐射换热 Nu 趋势相近。 所以在自然对流的方腔内,辐射换热比对流换热更占主导地位。
[1] [2] [3] [4] [5] 魏双燕,谢刚.能源概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7 A E Gill. The boundary layer regime for convection in rectangular cavity. J Fluid Mech, 1996,26:515-536 Bejan. Note on Gill’s solution for free convection in a vertical enclosure. J.Fluid Mech. 1979:90:516-568. D J Nerpala S D Probert. Modelling of air movements in rooms, J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I Mech E, 1977:19 Patankar S V. Numerical Heat Transfer and Fluid Flow. Hemispher New York, 1980
p P = ρU
Θ =
UR t, H λ qr Qr = Th − Tc
τ =
另外,在空腔内部 D=1;在固体层内部(图 1 中的阴影部分) D = λs λ f = kr , 其中为 λs 固体层导热系数,λf 为流体的导热系数,kr 为导热系数比[5-6]。 1.3 辐射热量计算 假设所有辐射表均为漫灰表面,采用网络法计算流固体交界面的辐射换热[7],参与 表面辐射的第 i 个表面的有效辐射热量可以表示为:
Nu t = Nu c + Nu r = − ∫
2 数值计算与结果分析
δ
(10)
2.1 纯自然对流验证 为了验证程序的可靠性, 将本文的计算结果与正方形腔内自然对流的计算进行了比 较,首先验证二维模型计算的准确性,所考虑的第一个问题为方腔内的自然对流。 本文对腔内流体为空气(Pr=0.701)的稳态问题进行了计算。表 1 示出了本文计算 (网格为 60×50)不同 Ra 下所得 Nu 数的结果与文献[8]给出的基准解的对比。 从表中可见, 本文所得计算结果与 De Vahl Davis 基准解基本一致的,误差均小于 2%。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学术会议论文
传热传质学 编号:093256
封闭腔内导热辐射与自然对流耦合换热
战乃岩 杨茉 王治云
(上海理工大学动力学院,上海 200093) (Tel: 021-55274549, Email: velon0066@) 摘要:本文对具有导热和表面辐射换热相互耦合的封闭方腔内的自然对流进行了数值研究。计算采用 层流模型,为 SIMPLE 算法,QUICK 差分格式。计算参数范围为:Prandtl 数为 0.701;固体厚度比为 0~0.6;导热系数比从 0 到 100;Rayleigh 数范围从 103 到 105,固体表面发射率范围从 0 到 1。计算结 果表明,辐射参与换热对流动将产生显著的影响,会使腔体内形成二次涡流。在自然对流的方腔内, 辐射换热比对流换热更占主导地位。当具有固体层时,导热的效应使总的对流换热有所增长(曲线的 初始部分) ,但当导热系数比超过一定值时 kr≥10,再增加固体的导热性能,对空腔内的流动和换热的 影响就不明显了。从数值上证实了在实际的建筑环境中,只要外围护结构的厚度达到一定的数值就可 以达到隔热保温的要求。再增加厚度并不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封闭腔,自然对流,耦合传热
的均分网格,无量纲时间取0.01。本文曾取120(x)×100(y)的均分网格,无量纲时间 取0.001,进行验算,与上述网格得到的Nu相对差别小于0.5%。 2.2 固体层表面发射率对流动和换热的影响 图 2 所示为 Ra=104 时,不同导热系数比下的平均对流 Nu 随表面发射率的变化。随 着表面发射率的的增长,平均对流 Nu 逐渐呈线性减小。
2.5 2
Nu-c 1.5
1 0.5 0 0.2 0.6 1 4 8 20 50
Ra=10e3 Ra=10e4 Ra=10e5
Kr
图5 ε=0.6 不同 Ra 时平均对流 Nu 随导热系数比的变化
2.4 固体层厚度对流动和换热的影响 在各种 Ra 的条件下,固体层的导热系数与空气的导热系数比为 2,对固体层的无 量纲厚度 δ=A/H(从 0~0.6)的情况进行了计算,Nu 的计算结果如图 6 所示。
流体固体界面:
X =δ,
U = V = 0, −
λs ∂Θ λ f ∂X
=−
X =δ
−
∂Θ ∂X
X =δ +
+ Qr
X =δ
局部对流换热 Nusselt 数定义为:
∂Θ Nu Y = − ∂X X = L
平均对流换热 Nusselt 数定义为:
δ +1
(7)
Nu c = − ∫
qr i = ∑ ( J i − J j ) Fij
j =1
NF
( i=1,2,L
∂Θ =0 ∂X
,NF )
(6)
1.4 边界条件:
Y = 0, U = V = 0,
Y = H , U = V = 0,
∂Θ =0 ∂X
X = 0,U = V = 0,θ = 1 X = L,U = V = 0,θ = 0
δ
∂Θ dY ∂X X = L
(8)
平均辐射换热 Nusselt 数定义为:
Nu r = ∫
δ +1
δ
( Qr ) X = L dY
δ +1 δ +1 ∂Θ dY + ∫δ ( Qr ) X = L dY ∂X X = L
(9)
总平均 Nusselt 数为平均对流和平均辐射 Nusselt 数之和,如下:
2 1.5 Nu-c 1 0.5 0 0.04 0.12 0.2 0.28 0.36 0.44 0.52 0.6
Ra=10e3 Ra=10e4 Ra=10e5
δ
图 6 固体层厚度不同时平均对流 Nu 的变化
由图 6 可见,随着 δ 的增大,Nu 随之减小。但在 δ 超过 0.2 时,换热减弱的速率有 所降低,趋于平缓。这说明当建筑房间具有围护结构时,导热的效应使总的换热有所减 弱(曲线的初始部分) ,但当厚度超过一定值时,再增加外围护结构的厚度,其对房间 内的流动和换热的影响就不明显了。这一结果从数值上证实了在实际的建筑环境中,只 要外围护结构的厚度达到一定的数值就可以达到隔热保温的要求。 再增加厚度并不会得 到更好的效果。
∂V ∂P =− + ∂Y ∂Y D ∂Θ = ∂Y Ra Pr
Pr ∂ 2V ∂ 2V ( + )+Θ Ra ∂X 2 ∂Y 2 ∂ 2Θ ∂ 2Θ ( 2 + 2) ∂X ∂Y
无量纲参数定义为:
Y = y , H v , V = UR
δ =
A , H
2 R
U ,
R
=
α
H
Ra Pr , T − Tc , Th − Tc
0 前言
能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但随着人类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感觉到大 规模使用化石燃料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资源日益枯竭,环境不断恶化,还诱发了不少国 家之间、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纠纷甚至是冲突和战争。在三大能耗领域当中,建筑是用 能大户。全世界将近有三分之一的能源消耗产生在建筑上,而且目前还有逐年递增的趋 [1] 势 ,所以近年来,建筑节能的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节能研究领域,其中墙体材料的 应用就是一种典型的节能措施。 在对建筑物的热工性能进行评价时, 温度分布和气流形态是两个重要的指标。 两者 都会影响到建筑能量的有效利用和室内居民的舒适程度。 关于建筑房间内的自然通风换 [2] 热问题前人已经作了如下工作: 首先由 Gill 在理论上对其传热状况进行了研究。 Bejan[3] 对 Gill 的理论加以改进,使其结果与过去实验和数值计算的结果更加吻合。Nerpala 和 Probart[4] 提出一种用模型来研究建筑物内的 (U , V , ∂ Θ / ∂ Y ) = 0 气流形态通用方法。 Y ,V 本文采用 SIMPLE 算法,通过数值模拟。 (U , V ) = 0 (U , V ) = 0 探讨了封闭方腔内导热与自然对流耦合换热 Θ=0 H Θ =1 问题,并分析了固体层的导热系数、固体表面 g 发射率和厚度对流动和换热的影响。
表1 不同 Ra 下本文的计算结果与 De Vahl Davis[38]基准解的对比 Ra Nuc(文献) Nuc(本文) 相对误差 103 1.117 1.108 0.81% 104 2.238 2.201 1.66% 105 4.509 4.471 0.84%
对于网格数和时间步长同样进行了考核。网格为均分划分,采用60(x)×50(y)
J i = ε iσ Ti 4 + (1 − ε i ) ∑ J j Fij
j =1
NF
( i=1,2,L
,NF )
(5)
其中 εi 为第 i 个面单元的发射率,开口界面发射率设置为 1; σ 为 Stefan-Boltzmann 常 数;Fij 为从第 i 个面单元到 j 个面单元的辐射角系数,且如果 i=j 那么 Fij=0;NF 参与辐 射的面单元总数。采用迭代法可得出 Ji。 由上一步得出的 Ji 后,则第个 i 面单元的净辐射热量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