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之一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韩愈主要内容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韩愈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908e65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c2.png)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韩愈主要内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东郡临汾(今山西省临汾市)人,唐朝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文学作品和思想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本文将介绍韩愈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和思想主张。
一、生平事迹韩愈出身于书香世家,父亲韩朗是当地一位有名的学者,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在父亲的影响下,他自幼勤奋好学,深得父亲的赏识。
后来,韩愈考取了进士,开始在朝廷任职,先后担任过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等职务。
在朝廷任职期间,韩愈多次上疏劝谏,为政治改革和廉政建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他曾经提出"以法正政"的主张,主张对贪官进行清洗,以挽救朝廷的声誉和政治形象。
由于当时政治腐败严重,他的建议没有得到重视,甚至遭到了一些人的排挤和打压。
韩愈在政治上屡受挫折,但他并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努力地投身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
他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作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享有盛誉,而且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文学成就韩愈的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主要包括诗、赋、文等多种体裁。
他的诗歌以坚实的实践活动为主题,反映了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他的七律《马诗》被誉为"千古绝唱",描写了壮志豪情和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被后人广为传诵。
韩愈的散文作品也很有特色,主要表现在语言简练、思想深刻、情感真挚。
他的文学批评理论开创性地提出"格调之争"、"摹仿之误"等概念,为后来中国文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韩愈还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他的学术研究成就也颇丰。
他主张"经义",对儒家经典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解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体系,被后人视为经学大家,对儒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思想主张韩愈的思想主张以"格物致知"为核心,主张用实践活动来认识事物,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来获得真知。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https://img.taocdn.com/s3/m/f7f496e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6.png)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
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欧阳修幼年丧父,在寡母抚育下读书。
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
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
景佑元年(1034),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
景佑三年,范仲淹因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康定元年(1040),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后知谏院。
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
庆历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也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
以后,又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至和元年(1054)八月,奉诏入京,与宋祁同修《新唐书》。
嘉佑二年(1057)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的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
这对北宋文风的转变很有影响。
嘉佑五年(1060),欧阳修拜枢密副使。
次年任参知政事。
以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
英宗治平二年(1065),上表请求外任,不准。
此后两三年间,因被蒋之奇等诬谤,多次辞职,都未允准。
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实行新法。
欧阳修对青苗法曾表异议,且未执行。
熙宁三年(1070),除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坚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
这一年,他改号“六一居士”。
熙宁四年(1071)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居颍州。
卒谥文忠。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他的文学成就以散文最高,影响也最大。
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在散文理论上,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
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
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苏轼苏洵苏辙三人合称什么
![苏轼苏洵苏辙三人合称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4823780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6.png)
苏轼苏洵苏辙三人合称什么
●三苏[sān sū] :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合称
●基本简介
♦“三苏”并称始见于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该书卷四“才识条”说:“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
”苏洵的文章说古论今,纵横评说,长于分析,很有气势,代表作《六国论》。
苏轼是宋代伟大的文学家,又擅长绘画和书法。
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
现存2300多首诗,340余首词和散文。
他的诗意境新、笔力壮、变化多。
佳作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他是宋代词坛豪放派的创始人,词作视野开阔,想象丰富,笔力奔放,雄健豪迈。
他的散文代表了北宋文学鼎盛时期的成就。
苏辙是个善于驾驭多种文章的散文家,其文“汪洋澹泊。
深醇温粹,似其为人。
”他的诗又受苏轼影响,风格也相近,现存诗1189首。
♦清代名臣张鹏翮撰大门联赞三苏:“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最为大雅。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唐朝有几个,宋朝有几个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唐朝有几个,宋朝有几个](https://img.taocdn.com/s3/m/ecbe9eb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6.png)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唐朝有几个,宋朝有几个唐宋八大家都有谁,唐朝有几个,宋朝有几个一、唐宋八大家简介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退之。
河南河阳(今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厚。
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天圣进士。
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
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
谥文忠。
主张文章应“明道”。
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固。
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
嘉佑二年(1057)进士。
历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实录检讨官,官至中书舍人。
曾巩出自欧阳修门下,完全接受了欧阳修先道而后文的古文创作主张,而且比欧阳修更着重于道。
王安石(1021~1086)宋代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字介甫,号半山。
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
庆历二年(1042)进士第四名及第。
任地方官多年。
王安石认为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
苏辙(1039-1112)北宋时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位成都市西南)人。
字子由,号颖滨遗老。
为北宋著名文学家,又有“小苏”之称。
仁宗(赵祯)嘉佑年间进士。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洵子。
嘉佑进士。
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
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
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韩愈主要内容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韩愈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571c9ca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9.png)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韩愈主要内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韩愈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宗师,北宋初年宰相,官至内史舍人,后被追尊为文学宗师,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韩愈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对唐宋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文章宗师”。
韩愈出生于河北文安县,家境贫寒,早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
他聪慧好学,勤奋好问,深受当地教育家的赏识。
韩愈十四岁时,被推荐为贡生,后考取状元,进入官场。
在官场上,韩愈受尽排挤和打压,但他一直坚持自己的理想,不为权势所动。
他曾在长安任职,后又调往东京,历任吏部侍郎、礼部侍郎等要职。
韩愈一生提倡“忠孝节义”的儒家道德观念,他主张实学,反对空谈,要求学者切实履行义务,教书育人,积极为国家尽忠职守。
他在教育方面颇有建树,提倡以儒家经典为基础,注重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道德修养。
他还主张重视家庭教育,强调孝道家规,推崇孝敬父母、忠于国家的价值观念。
韩愈的文学成就也是令人瞩目的。
他的诗歌清新朴实,富有感情,有着深厚的生活情感和较高的文学水平,在唐代文坛上有着极高的地位。
他的散文也是脍炙人口,思想深刻,文笔雄浑,展现出了儒家理性思维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
他还广泛涉猎诸子百家之学,注重文学与学术的结合,提倡以文学为载体传播儒家思想。
韩愈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在文学创作、教育事业和官场生涯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略的一位重要人物。
他以几百篇诗文畅游在文坛之上,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誉为“文章宗师”。
韩愈虽然在官场上屡受排挤,但他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秉持高尚的儒家道德观念,一生不曾动摇。
他的思想和文学作品激励激励着后人,传承着儒家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才华和品德使他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堪称文学宗师。
第二篇示例:唐宋八大家是中国文学史上对唐宋时期出现的八位文学巨匠的总称,他们对唐宋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宋八大家”是哪几位?
![“唐宋八大家”是哪几位?](https://img.taocdn.com/s3/m/c62dd0d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3.png)
“唐宋八大家”是哪几位?唐宋八大家,是指梁枚、陆游、柳宗元、韩愈、白居易、王安石、苏轼、辛弃疾,他们把唐宋诗歌推向了新的高峰,极大地开拓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新领域。
一、梁枚梁枚(881—943),字柳萧,号枚子,南唐籍回鹘,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主要创作有《浣溪沙》、《寒食词》等知名作品,其辞藻新颖、抒情优美,被誉为“梁氏诗始祖”。
二、陆游陆游(1125-1210),字不平、通灵道士、号乞求,南宋江西人,唐宋诗史上有其重要地位,他多才多艺,既擅长诗词,又善于书法,其作品历久不衰。
其诗歌写景兼融自然风光,抒发对自然的喜爱,艺术成就极为高超。
三、柳宗元柳宗元(1187-1269),字洪崖,号紫溪、兰溪,淮安景宁(今江苏宿迁)人,性情稳重,调谐柔和,雅俗共赏,诗句生活化,侠骨柔肠,唐诗十大家之一,被誉为“宋诗之祖”。
四、韩愈韩愈(768-824),字季陶,号拾遗,唐代辽阳渤海(今陕西西安)人,主要作品有《答邵先生书》、《梦粱录》等,是诗史上有名的书法家、文字学家,他的诗词以清新洒脱著称。
五、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更令,号香山,汉族,彭城(今山东菏泽)人,主要作品有《长恨歌》、《定风波》等,继承了唐诗的传统,他直抒己心,生动诗情,以写实的叙述为主,突破宫廷诗歌的传统法度,历史上被称为宋词之祖。
六、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字士谔,号窦山,宋代山东曲阜(今山东曲阜)人,曾参与宋明反宪派斗争,他的诗歌抒发对生活的感受,是宋代做官的文人中的一代文学大家,他的作品营构出一种从宋诗到文学历史的形象。
七、苏轼苏轼(1037-1101),字谭溪、子瞻,号东坡先生,宋代浙江宁波(今宁波)人,他的文字流畅、细腻,以情感发泄结合态度展示等特色,使他成为宋代开创性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宋词史上最具代表性诗人之一。
八、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字令狐,号王夫人,宋代杭州缙云人,他将宋词开创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通晓诗歌,情典通达,写桃李清新,他和诸多书法家合作,著作等身,使得辛氏宋词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唐宋八大家及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及其代表作](https://img.taocdn.com/s3/m/5ffe084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95.png)
唐宋八大家及其代表作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1、韩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字退之,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也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代表作有《答张十一功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进学解》、《杂说》等。
2、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乐智生活,柳宗元代表作品《溪居》、《江雪》、《渔翁》、《小石潭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
3、欧阳修的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书》、《朋党论》、《卖油翁》、《五代史伶官传序》。
4、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5、苏轼的主要代表作品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赠刘景文》等。
6、苏辙,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曾历任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在散文创作上,他主张“文气”,并提出“养气”的方法。
他善于政论和史论,在论述中以古鉴今,针砭时弊。
代表作品有《墨竹赋》、《新论》、《三国论》等。
7、王安石:1)散文:《伤仲永》、《登飞来峰》、《上仁皇帝言事书》、《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答司马谏议书》、《材论》、《游褒禅山记》、《读孟尝君传》、《慈溪县学记》、《扬州新园亭记》、《上人书》、《祭欧阳文忠公文》。
2)诗歌:《明妃曲二首》、《书湖阴先生壁》、《棋》、《泊船瓜洲》、《与薛肇明弈棋赌》、《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春夜》、《北山》、《葛溪驿》、《示长安君》、《郊行》、《登飞来峰》、《千秋岁引》、《梅花》、《明妃曲二首》、《梅花》、《元日》、《登飞来峰》、《商鞅》、《书湖阴先生壁》、《棋》、《北山》、《苏秦》、《胡笳十八拍十八首》、《梦中作》。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5b4403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e3.png)
王安石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个人恩怨作者:佚名说到苏东坡的政敌,最难措辞的莫过于王安石了,然而事实上又绝对无法回避王安石,因为两人不但分属两个政治营垒,又是上下级关系,而且彼此之间还有纠缠不清的私人恩怨。
王安石去世后,中书舍人为其撰《王安石赠太傅》的"制词",足见关系的不一般。
东坡一入仕途就陷入了新旧党争,他的父亲和弟弟、他敬爱的朝中元老、他的亲朋好友,几乎无一不是站在旧党一边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东坡本人的政治观念与新法南辕北辙,他的学术思想也与新学格格不入,忠鲠谠直的他不可能违心地对方兴未艾的新政沉默不言,他势必要成为新党的政敌,也势必要与新党党魁王安石发生冲突。
苏洵与王安石素不相协,嘉祐年间苏洵以文章名动京师,王安石却未有一言褒奖。
王安石的母亲去世,朝中大臣纷纷前去吊唁,苏洵独不前往。
东坡对其父写《辨奸论》是不以为然的,认为有些话说得太过分。
东坡对王安石的文才也非常赞赏,曾称道王安石所撰的《英宗实录》为本朝史书中写得的。
但是东坡对王安石好为大言诡论的行为非常不满,曾在祭刘敞的祭文中予以讥刺。
熙宁二年(1069),东坡上疏论贡举之法不当轻改,神宗非常重视,当天就予接见,然后又想让东坡修中书条例,王安石阻拦并力荐吕惠卿。
同年,东坡为国子监举人考官,策题以历君主独断或兴或亡之事为问,王安石大为不悦。
神宗又想让东坡修起居注,王安石却说东坡不是“可奖之人”。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的简介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4c4bd45bb4cf7ec4bfed07c.png)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的简介王安石是政治家,也是改革家和文学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下面是本人为你收集整理的王安石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王安石生平简介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与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公元1021年,王安石在临川出生,自幼聪慧,喜爱读书,且能过目不忘,下笔成文。
王安石幼时随父亲到各地出游,因此对民生疾苦深有感触。
十七岁时,王安石跟随父亲来到京师,结识了曾巩与欧阳修等人。
公元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在地方任职,政绩显著。
宋神宗即位后,王安石得到了其赏识,被召入京城,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主持变法。
但因守旧派反对,王安石变法之路并不顺利,多次被罢免。
公元1086年,王安石在钟山病逝,终年六十六岁,被葬于江宁半山园。
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的局面,使天下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且提高了当时北宋的军事实力与经济实力,有一定成效,但因各种元素还是存在一系列的弊端。
王安石变法虽然并不顺利,但他在文学上却有非常杰出的成就,其诗词、短文都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流传于世的作品有《桂枝香·金陵怀古》、《读孟尝君传》等。
王安石的教育思想王安石的教育思想与现在国家的教育方针可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先来看看王安石的教育思想精髓所在。
一:王安石特别重视教育的作用,注重后天的学习与培养,所以他在任官期间,扩办学校,注重教育与人才的培养。
在教育方面,施行改革,反对死记硬背,倡导自主学习,这种教育方式无疑是进步和革新的。
所以这种主张一经提出就遭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反对,这些保守派是儒学者,从小受到了儒家经典的毒害,对于这种创新性的学习思维和方式是他们所不能理解的。
二:王安石注重人才的培养,王安石的思维模式无疑是先进的,人才才是国家之栋梁,一个国家的兴衰与人才有着很大的关联。
社会的进步都需要优秀的人才进行铺垫,这也是现在国家所面临与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_唐宋八大家作品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_唐宋八大家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a1377870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6c.png)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_唐宋八大家作品唐宋八大家先后掀起的古文改革新浪潮,使诗文进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你知道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有关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唐宋八大家的个人成就韩愈韩愈,贞元八年(七九二年)进士,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宪宗时,曾伴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
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
后于穆宗时,召为国子监祭酒,历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
韩愈是唐代有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诗人。
他和柳宗元政见很不和,但并未影响他们共同携手提倡古文运动。
他们反对过分追求形式的骈文,提倡散文,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经由于进言佛骨一事,被贬袁州,即今江西宜春。
任职袁州期间,韩愈政绩卓越,并且培育了当时江西省的第一个状元。
现宜春秀江中有一沙洲,名为状元洲,传奇就是当年学子读书之处。
宜春城中最高山头建有状元楼,宜春市区有昌黎路,都是为了纪念韩愈的特殊功绩。
韩愈时代的诗坛,已开头突破了大历诗人的狭小天地。
韩愈更是别开生面,也创建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
他擅长用强健而有力的笔触,驱使纵横磅礴的气概,夹杂着恢奇诡谲的情趣,给诗思渲染上一层浓郁瑰丽的颜色,造成奔雷掣电的壮丽。
另外韩诗在艺术上有“以文为诗”的特点,对后世亦有不小的影响。
当然韩诗中也有追求怪诞诡谲的玩耍文字,是不足取的。
有名作品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更有《祭十二郎文》传世,与欧阳修的《陇冈阡表》以及清代袁枚的《祭妹文》并称中国古代三大祭文。
柳宗元柳宗元的骚赋成就极高。
宋人严羽说:“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
”此论相当中肯。
柳宗元的辞赋继承和发扬了屈原辞赋的传统。
他的辞赋,不仅利用了传统的形式,而且继承了屈原的精神。
这或者是由于两人虽隔千载,但无论是思想、患病,还是志向、品德,都有相通之处。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豪放派文学风格的力与影响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豪放派文学风格的力与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b296c4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09.png)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豪放派文学风格的力与影响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文学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文学风格以豪放派为主,深受后世文人的推崇和影响。
本文将探讨苏轼豪放派文学风格的力与影响。
一、苏轼与唐宋八大家的背景苏轼生于北宋时期,而“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和北宋时期的八位杰出文人,他们以文学才华和影响力而闻名于世。
这八位大家包括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柳宗元和辛弃疾。
虽然苏轼并不是唐代文学家,但他的文学才华和影响力使他成为了这个称号的一部分。
二、苏轼豪放派文学风格的特点苏轼的豪放派文学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情感奔放:苏轼作品中充满了强烈的情感表达,他敢于直抒胸臆,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的作品如《东坡肆志图》等篇章充满了豪放的情感。
2. 畅达豁达:苏轼的文字流畅畅达,他善于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不拘泥于形式,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他的作品如《前赤壁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 艺术自由:苏轼追求艺术的自由创作,他不受传统礼教的束缚,主张自由自在地发挥个人的创作天赋。
他通过融合唐宋诗词的特点,创造出独具苏氏风格的作品。
三、苏轼豪放派文学风格的力与影响苏轼的豪放派文学风格对后世文人的影响可谓深远:1. 开拓文学表达方式:苏轼的豪放派文学风格打破了传统文学的束缚,使后世的文人有了更加自由的表达方式。
他对诗词、散文的创作都有所突破,使文学创作变得更加自由多样化。
2. 影响后世文人:苏轼豪放派的文学精神影响了许多后来的文人,如明代的文学家杨慎、清代的文学家纳兰性德等人都受到了苏轼的影响。
他们在文学创作中融入豪放派的元素,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
3. 引领文学思潮:苏轼的豪放派文学风格影响了当时的文学思潮,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的开拓精神激发了后来文人的创作灵感,推动了文学的进步与发展。
四、结语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以他的豪放派文学风格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历史上曾巩的简介
![历史上曾巩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80f411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05.png)
历史上曾巩的简介曾巩世称“南丰先生”,在文学上也有非常高的造诣,曾巩还写的一手的好文章,是北宋非常杰出的散文家、史学家。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历史上曾巩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上曾巩的简介曾巩,生于1019年9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字子固,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
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南宋理宗时追谥为“文定”,世称“南丰先生”。
汉族江右民系。
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
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
嘉祐二年(1057)进士。
元丰六年(1083)四月,曾巩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终年65岁。
后葬于南丰源头崇觉寺右。
曾巩的故事曾巩的故事有很多,1071年,曾巩调任齐州知州。
知州可是地方上的一把手,曾巩深知责任重于泰山。
自古以来,齐鲁便以民风强悍著称,曾巩这个知州,绝对不好当。
他清醒地认识到其难治之处,决定重拳出击,打击豪强,树立威信。
当时有一周姓富户,其子周高为富不仁,横行乡里,民愤极大,但周家却是那种财大气粗,权能动权贵的人家,和地方的官员们都沆瀣一气,百姓也是敢怒不敢言。
曾巩初搜集证据,迅速将周高法办,百姓拍手称快。
章丘一带有一伙叫做“霸王社”的土豪,杀人越货,无恶不做,曾巩就派兵把他们全部都给抓了起来,一举铲除了这个犯罪团伙,将31名罪犯判刑,发配边疆。
他还在齐州开创了“保伍”之法,就是以五户为一保,监督出入,实行外来人口登记,如果谁家中有盗贼则鸣鼓请求其他人家相助。
通过曾巩的治理,齐州的犯罪了吧明显下降,偷盗、抢劫的时候都很少发生。
由治安案件多发之州变成了平安之州,风气为之一清。
其实,曾巩在齐州的政绩还远远不止这些,比如他推行王安石的新法,刺激了农业生产;修建齐州北水门,解决了困扰齐州城多年的水患问题;疏浚了大明湖,如今它已是济南的著名景点;等等。
后人曾在千佛山建曾公祠,还在大明湖畔建南丰祠,都是为了纪念曾巩为齐州所作的巨大贡献。
欧阳修的五个经典小故事
![欧阳修的五个经典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e200cc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8f.png)
欧阳修的五个经典小故事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
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有关他的历史故事有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1、自幼聪慧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子不必担忧家贫子幼,你的孩子有奇才!不仅可以创业光宗耀祖,他日必然闻名天下。
”欧阳修十岁时,从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这为日后北宋诗词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
2、科举之路欧阳修的科举之路可谓坎坷。
天圣元年(1023年)和天圣四年(1026年)两次参加科举都意外落榜。
天圣七年(1029年)春天,由胥偃保举,欧阳修就试开封府最高学府国子监。
同年秋天,欧阳修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
欧阳修在国子学的广文馆试、国学解试中均获第一名,成为监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礼部省试中再获第一,成为省元,也算是“连中三元”。
欧阳修觉得,在即将到来的殿试中,自己肯定也能夺得状元,于是特意做了一身新衣服,准备到时候穿。
欧阳修在有个同学,叫王拱辰,才19岁,也获得了殿试资格。
一天,王拱辰调皮地穿上欧阳修的新衣服,得意地说:“我穿状元袍子啦!”没想到,殿试那天,真的是王拱辰中了状元。
天圣八年(1030年),由宋仁宗赵祯主持的殿试在崇政殿举行。
殿试放榜后,欧阳修被仁宗皇帝唱十四名,位列二甲进士及第。
据欧阳修同乡时任主考官晏殊后来对人说,欧阳修未能夺魁,主要是锋芒过于显露,众考官欲挫其锐气,促其成才。
3、步入官场虽然没中状元,欧阳修也获得了不错的名次,被授任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充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按顺序排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按顺序排](https://img.taocdn.com/s3/m/7d634d4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2.png)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按顺序排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按顺序排按顺序排: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唐宋八大家个人简介一、柳宗元,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二、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有《韩昌黎集》传世。
三、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
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四、苏洵,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五、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唐宋八大家”是哪几位
![“唐宋八大家”是哪几位](https://img.taocdn.com/s3/m/0dc05d3b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d3.png)
“唐宋八大家”是哪几位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清照,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和欧阳修。
这八位文学家在唐宋时期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巨匠,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分别介绍一下这八位大家的文学成就和影响。
一、韩愈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
唐代文学家、思想家。
对文艺有很大贡献,多产诗文,一度被推崇为文坛领袖。
其主要作品有《唐诗三百首》、《师说》、《原道》等。
韩愈强调德行、讲究责任、厉行教化,在文学创作中注重对社会的责任和作用。
二、柳宗元柳宗元,字子厚,洛阳人。
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
柳宗元是唐朝后期的一位知名文化人,他在诗歌、散文、辞赋等方面都有深厚的造诣,与韩愈、欧阳修並称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代表作有《赤壁怀古》、《三峡》、《耳食录》等,其中《赤壁怀古》被誉为古代散文的巅峰之作。
三、刘禹锡刘禹锡,字梦得,陇西武功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劔南乡)。
唐代文学家、政治家。
他以文学为媒介来向民众传达官方的观点,并通过自己的文学才华为官场的政治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主要作品有《陋室铭》、《法曹题名》、《石钟山诗篇》等。
四、李清照李清照,字易安居士,北宋济南长清县人。
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女性词人,在唐宋八大家中是唯一的女性代表。
其词作笔法清丽,情感真挚,用字优美,充满了真挚的感情色彩,被誉为古代词坛的巨星。
代表作品有《如梦令》、《醉花阴》、《点绛唇》等。
五、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篱,是中国宋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
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物,涉及很多领域,包括文学、书画、政治、军事等。
苏轼的文学作品中以诗词最为突出,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中最杰出的词人之一。
他的词作风格多样,既有飘逸华丽,也有朴实自然的风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水调歌头》、《念奴娇·过洞庭》等。
六、苏洵苏洵,字子由,号东篱,是中国宋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
他以其冷静的头脑和严谨的态度,对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思想潮流作出了很多有影响的文学评论和文化观点,表现了他的学贯古今、卓有见地的才华。
唐宋八大家的作者哪几位
![唐宋八大家的作者哪几位](https://img.taocdn.com/s3/m/eb13858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4d.png)
唐宋八大家的作者哪几位唐宋八大家的作者哪几位_唐宋八大家作者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元819年,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骨迎到长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唐宋八大家的作者哪几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唐宋八大家的作者哪几位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他们反对骈体文,推崇散文,为唐宋时期古文运动的八位代表人物。
韩愈拜国子祭酒,勇于创新,著有《昌黎诗文集》,为文“文以载道”,“文起八代之衰”,风格雄浑磅礴,诡怪多姿,大气浩然。
柳宗元中博学鸿词科,长于思想和辞赋,著有《柳河东集》,为文富有批判精神,风格沉实悠远,超迈深奥。
欧阳修拜翰林学士,身为文宗,提携后进,著有《欧阳文忠集》,为文“文以明道”,平实自然,畅达有节,同时又不失气势。
苏洵担任校书郎,长于论文,喜谈军事,著有《嘉祐集》,为文“博辩宏伟”,意味隽永。
苏轼官翰林学士,精通诗、文、词、书、画,著有《东坡全集》,为文豪放通达,高远雄阔,浩荡如海。
苏辙官翰林学士,长于政论,饱饫百家,著有《栾城集》,为文醇厚精劲,淡远恣肆。
王安石任神宗朝宰相,见识超远,著有《临川集》,为文“文道合一”,简洁犀利,而不失雄辩。
曾巩任中书舍人,长于言理,著有《元丰类稿》,为文平易谨严,底蕴深沉。
唐宋八大家为散文文体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通过古文运动突破了传统骈体的桎梏,大大拓宽了散文的表达外延。
他们富有创见,作品散发着人文魅力和智慧光芒。
唐宋八大家对儒学发展也有重大贡献,他们应对佛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浸染,以圣人之道为内核,文以载道,为传统儒学复兴创造了条件,也直接推动了宋明理学的繁荣。
唐宋八大家这个文坛巨匠组合成为继先秦诸子和秦汉文学之后的文学高峰,他们的作品自然便成为《文选》之后习文者的入门轨涂。
唐宋八大家的介绍一、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唐宋八大家之首,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诗人苏轼的文学成就介绍
![诗人苏轼的文学成就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a9b180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9.png)
诗人苏轼的文学成就介绍诗人苏轼的文学成就介绍苏轼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和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人苏轼的文学成就介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苏轼的成就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大大文豪,其在诗词歌赋和书画方面都具有非常杰出的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语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另外在书画方面也具有非常的成就。
苏轼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代表了北宋时期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平。
首先说一下苏轼在文学上面的成就,苏轼的散文成就非常的高,流传到现在的作品也非常的多,这些作品都立意宏远、豪放不羁,继欧阳修之后成为了北宋文学的领军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享有盛誉,一生之中与其交友并且受到他的指导的人非常多,著名的有“苏门四学士”。
苏轼的诗词现在存世的大约有四千多首,这些诗词大气豪放、变化万端,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可以说代表了北宋时期诗词创作的最高峰,为宋代诗词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很多诗词现在也非常的有名气,像《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苏轼的词可以说冲破了单纯描写男女恋情的局限,具有非常广阔的社会内涵,创立了与婉约派截然不同的豪放派诗词,苏轼在文学上的成就在历史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再者苏轼在书画方面也颇有成就,苏轼擅长行书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后世很多人都曾经学习苏轼的书法,可以说其书法对后世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苏轼的画作遒劲有力、画面简洁,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画风洒脱、豪放,可以说是其心情的真实写照。
苏轼在文学和艺术上的成就在北宋时期都达到了最高水准,苏轼可以称得上是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二、苏轼的散文成就苏轼是我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学天才,其作品具有浩瀚的气势,不仅仅体现在其诗词上,苏轼的散文也堪称一绝,可以说苏轼是在诗词歌赋和散文、书画方面都具有非凡成就的一代巨匠,苏轼的散文可以与历史上著名的柳宗元、欧阳修和韩愈相媲美,与文坛领袖欧阳修的散文一起被称为“欧苏”,可见苏轼的散文成就是非凡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巩
介绍人 某某某
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 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 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 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 (1057年),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 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 州通判。熙宁五年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 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 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 元丰五年(1082年),卒于江宁府(今江曾巩为南京政廉洁奉公,勤 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yū 、曾纮hóng 、曾协、曾 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 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晚望
• 蛮荆人事几推移,旧国兴亡欲问谁。 郑袖风流今已尽,屈原辞赋世空悲。 深山大泽成千古,暮雨朝云又一时。 落日西楼凭槛久,闲愁唯有唯此心知。 •
墨池记
•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 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 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 其故迹,岂信然邪? •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 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 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 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 欲深造道德者邪? •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 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于巩曰:“愿有 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 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 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 如哉! • 。
晚年生活
• 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改任沧州(今河北)知州,途 经京城开封时,宋神宗召见。宋神宗对其“节约为理财之 要”的建议大为赞赏,留任为三班院勾判。 • 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朝廷认为曾巩的史学能比得上 士大夫,适宜掌管五朝史事。任为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 判太常寺兼礼仪事。 • 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四月,擢拜中书舍人。曾巩述说 年岁已老,望另选贤能。 有《授中书舍人举刘攽自代 状》,表示谦退。同年九月,曾巩即遭母丧,因而罢职。 • 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四月,曾巩卒于江宁府(今江苏 南京),终年65岁。后葬于南丰源头崇觉寺右。
他的议论性散文特点是:剖析微言,阐明疑义,卓然自立,分析 辨难,不露锋芒。《唐论》就是其中的代表作。《战国策目录序》论 辩人理,气势磅礴,极为时人所推崇。 他的记叙性散文特点是:记事翔实而有情致,论理切题而又生动。 《寄欧阳舍人书》和《上福州执政书》历来被誉为书简范文。叙事委 婉深沉,语言简洁凝练,结构十分严谨。 曾巩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元丰类稿》和《隆平集》传世, 从他传世的文集来看,他的兴趣主要在于史传、策论一类的应用文。 尤其是他从事史书编纂工作多年,对史传碑志的写作较有研究。对他 有关应用文的理论进行研究和总结,对现代应用文的发展有指导意义。
小资料
• 曾巩祖上世代为学者 ,祖父曾致尧作过尚书户部 郎中,父亲曾易占为太常博士。曾巩天资聪慧, 记忆力非常强,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与兄 长曾晔一道,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 赋。 十二岁时,曾尝试写作《六论》,提笔立成, 文辞很有气魄。到了二十岁,名声已传播到四方。 •
结识良友
• 曾巩18岁时(1037年),随父赴京,以文相识王安石, 结成挚友,登欧阳修之门以后,就向欧阳修推荐了王安石 并。20岁入太学,上书欧阳修并献《时务策》 ,此后, 他不但认识了欧阳修,结交了王安石,而且已经同杜衍、 范仲淹等都有书信来往,投献文章,议论时政,陈述为人 处世的态度。自此名闻天下。但因其擅长策论,轻于应举 时文,故屡试不第。 • 庆历七年(1047年),其父去世,只好辍学回归故里,侍 奉继母。曾巩品性孝顺父母,与兄弟友爱,父亲去世后, 他侍奉继母无微不至,在家境衰败,抚育四个弟弟、九个 妹妹。 • 嘉祐二年(1058年),欧阳修主持会试,坚持以古文、策 论为主,诗赋为辅命题,曾巩才与其弟曾mou、曾布及堂弟 曾阜一同登进士第一。 •
文学成就
• 曾巩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骨干。接 受了欧阳修在古文创作上的主张,他在古文理论方面主张先道后文, 文道结合,主张“文以明道”。他的散文大都是“明道”之作,文风 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其文风则源于六经又集司马迁、韩愈 两家之长,古雅本正,温厚典雅,章法严谨,长于说理,为时人及后 辈所师范。曾巩为文,自然淳朴,而不甚讲究文采。 • 曾巩文章的特色体现在几个不同的方面。首先是论事之文写得纡余委 备,委婉曲折。其次,曾巩文章虽质朴少文,然亦时有摇曳之姿,纵 横开合。赠序之文,尤有特点。再有,善于记叙,其特点是条理分明, 无不达之意。还有长于记叙、不多写景,例如《醒心亭记》、《游山 记》等。但也有极刻画之工,如《道山亭记》。《墨池记》和《越州 赵公救灾记》熔记事、议论、抒情于一炉,深刻有力,通情达理。他 的书、序和铭也是很好的散文。当西昆体盛行时,他和欧阳修等人的 散文,一揖雕琢堆砌之风,专趋平易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