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提要:学龄前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高于成人,合理营养不仅能保证他们的正常生长发育,也可为其成年后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全部营养素。
儿童的膳食必须是由多种食物组成的平衡膳食,才能满足其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因而提倡广泛食用多种食物。
谷类食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国传统膳食的主体,可为儿童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等。
学龄前儿童的膳食也应该以谷类食物为主体,并适当注意粗细粮的合理搭配。
提示:日常膳食由多种多样的食物组成,儿童膳食也不例外,这些食物一般可分为以下五大类:第一类为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大米、小麦面粉、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
第二类为动物性食物:包括畜禽肉、鱼类、奶类和蛋类等。
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D。
第三类为豆类和坚果:包括大豆、其他干豆类及花生、核桃、杏仁等坚果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E。
第四类为蔬菜、水果和菌藻类: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
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K及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物质。
第五类为纯能量食物: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主要提供能量。
动植物油还可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
2、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提要:应鼓励学龄前儿童适当多吃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所含的营养成分并不完全相同,不能相互替代。
在制作儿童膳食时,应注意将蔬菜切小切细以利于儿童咀嚼和吞咽,同时还要注重蔬菜水果的品种、颜色和口味的变化,已引起儿童多吃蔬菜水果的兴趣。
提示:根据颜色的深浅,可将蔬菜分为深色蔬菜和浅色蔬菜。
深色蔬菜的营养价值一般优于浅色蔬菜。
深色蔬菜指深绿色、黄色、红色、紫红色蔬菜,其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还含有其他多种色素物质和芳香物质,可促进食欲。
中国学龄前膳食指南2023

中国学龄前膳食指南 2023本文旨在介绍中国学龄前膳食指南 2023,帮助家长和监护人了解如何为学龄前儿童提供健康、均衡的饮食。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1篇《中国学龄前膳食指南 2023》,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学龄前膳食指南 2023》篇1引言学龄前阶段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膳食营养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为了指导家长和监护人科学地为孩子安排膳食,中国营养学会于 2023 年发布了《中国学龄前膳食指南》。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指南的内容。
一、基本原则1. 食物多样性:学龄前儿童需要摄入各种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多种多样的食物,包括谷物、蔬菜、水果、肉类、鱼类、豆类、坚果等。
2. 适量摄入:学龄前儿童的胃容量较小,需要适量摄入食物。
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重,合理控制每餐食物的量和种类。
3. 注意均衡:膳食应该均衡,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的比例,以及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二、推荐食品1. 谷物:谷物是学龄前儿童主要的能量来源,应该占膳食总量的 50% 以上。
家长可以为孩子选择全谷物食品,如糙米、全麦面包、燕麦等。
2. 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应该占膳食总量的 20% 以上。
建议家长为孩子选择新鲜、有色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胡萝卜、南瓜、芒果、草莓等。
3. 蛋白质:蛋白质是儿童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素。
家长可以为孩子选择瘦肉、鱼类、豆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4. 坚果和种子:坚果和种子富含健康脂肪、蛋白质和纤维素,有助于维持儿童的身体健康。
建议家长为孩子选择原味的坚果和种子,如核桃、杏仁、腰果、南瓜子等。
三、注意事项1. 减少糖分摄入:学龄前儿童应该减少糖分的摄入,特别是含糖饮料和糖果。
2. 避免高盐食物:高盐食物会增加儿童的血压,应该避免。
简述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
一、建立健康饮食习惯
1.鼓励孩子多尝试各种食物,不要偏食或挑食。
2.培养孩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3.让孩子学会自主选择食物,不过多干涉他们的食量。
二、保证食物新鲜卫生
1.食材要新鲜,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品。
2.食材要洗净,烹饪过程中要注意卫生。
3.鼓励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三、平衡膳食营养
1.确保孩子获得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2.适量摄入动物性食品,如肉类、蛋类和奶制品。
3.多摄入蔬菜和水果,保证膳食纤维的摄入。
四、控制盐糖摄入
1.减少食物中盐的添加,避免过咸的食物。
2.控制孩子糖分的摄入,避免过多的甜食和高糖饮料。
3.鼓励孩子多喝白开水,少喝含糖饮料。
五、规律饮食时间
1.每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饥饿或过饱。
2.两餐之间可适当加餐,如水果或小点心。
3.控制晚餐的食物种类和量,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膳食指导,可以帮助学龄前儿童建立起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饮食管理,与孩子一起享受健康美味的膳食。
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

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
作为学龄儿童的家长,了解并遵循膳食指南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根据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4),孩子的膳食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蔬菜水果摄入量要足够。
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消化和预防疾病。
学龄儿童应每天摄入300-500克的蔬菜和100-200克的水果。
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吃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可以适当加工,如制作色彩各异的沙拉或果汁,增加孩子的兴趣。
最后,合理控制零食的摄入。
零食是造成孩子饮食不均衡、影响健康的一大因素。
家长要控制孩子过多摄入零食,特别是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零食,如糖果、薯片等。
鼓励孩子选择健康的零食,如水果、坚果等。
通过了解并遵循膳食指南,可以帮助学龄儿童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促进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
同时,家长也应该给予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引导,培养他们选择健康食物的自觉性,为他们的未来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龄前儿童营养配餐与膳食指导

学龄前儿童营养配餐与膳食指导张广燕摘要:本文以学龄前儿童所处特殊生理阶段为依据,介绍了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要、食物选择特点及原则、食谱编制原则,并以5岁男孩为例,重点讲解了学龄前儿童的食谱编制方法,并列举了一日食谱,以期为学龄前儿童的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提供指导。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营养;膳食;食谱制定学龄前期是指小儿3周岁后至6~7岁入小学前。
此期儿童仍然处于迅速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对于保证儿童身体和智力正常发育以及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膳食调查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足与过剩问题同时存在,家长对学龄前儿童的膳食指南知晓率极低。
因此,作为营养师很有必要对学龄前儿童的膳食进行指导。
学龄前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咀嚼能力和消化功能逐渐增强,他们的饮食逐渐由软到硬、由半流质到接近成人食物,完成从奶类食物为主到谷类食物为主的过渡,而且食物的种类也逐渐增多。
但无论如何,却不能和成人的饮食同样对待,以免导致消化功能紊乱,造成营养不良。
3~6岁的孩子胃容量尚小,大约为600~700。
需选择营养丰富、容量小、密度高的食物,正餐时少用汤类代替炒菜,稀饭代替米饭;尽量避免纯能量食物,如白糖、粉丝、凉粉、藕粉等。
少吃零食,饮用清淡饮料,尽量给孩子蛋白质/能量比值和微量营养素/能量比值高的食物,多进食动物肝脏、鱼、禽、肉、奶和大豆制品等,以满足孩子的需要。
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如不挑食、不偏食或暴基食,定时定量进食,细嚼慢咽,不乱吃零食。
二、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要1、能量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3~6岁学龄前儿童,能量的推荐摄入量为1300~1700 /日,3岁、4岁、5岁、6岁男孩的日能量推荐量分别为1350 、1450 、1600 、1700,3~4岁女孩每日比男孩少50,5~6岁女孩每日比男孩少100。
2、宏量营养素(1)蛋白质。
学龄前儿童摄入蛋白质的最主要的目的是满足细胞、组织的增长,因此,对蛋白质的质量,尤其是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有一定的要求。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_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4-6岁)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提要:学龄前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高于成人,合理营养不仅能保证他们的正常生长发育,也可为其成年后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全部营养素。
儿童的膳食必须是由多种食物组成的平衡膳食,才能满足其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因而提倡广泛食用多种食物。
谷类食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国传统膳食的主体,可为儿童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等。
学龄前儿童的膳食也应该以谷类食物为主体,并适当注意粗细粮的合理搭配。
提示:日常膳食由多种多样的食物组成,儿童膳食也不例外,这些食物一般可分为以下五大类:第一类为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大米、小麦面粉、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
第二类为动物性食物:包括畜禽肉、鱼类、奶类和蛋类等。
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D。
第三类为豆类和坚果:包括大豆、其他干豆类及花生、核桃、杏仁等坚果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E。
第四类为蔬菜、水果和菌藻类: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
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K及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物质。
第五类为纯能量食物: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主要提供能量。
动植物油还可提供维生素,和必需脂肪酸。
2、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提要:应鼓励学龄前儿童适当多吃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所含的营养成分并不完全相同,不能相互替代。
在制作儿童膳食时,应注意将蔬菜切小切细以利于儿童咀嚼和吞咽,同时还要注重蔬菜水果的品种、颜色和口味的变化,已引起儿童多吃蔬菜水果的兴趣。
提示:根据颜色的深浅,可将蔬菜分为深色蔬菜和浅色蔬菜。
深色蔬菜的营养价值一般优于浅色蔬菜。
深色蔬菜指深绿色、黄色、红色、紫红色蔬菜,其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还含有其他多种色素物质和芳香物质,可促进食欲。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 原文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原文《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我呀,是个小学生,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学龄前儿童的膳食指南。
你们知道吗?这可太重要啦!咱们先来说说我邻居家的小弟弟吧。
小弟弟叫阳阳,他今年才四岁呢。
阳阳可调皮了,每天跑来跑去,就像个充满电的小机器人。
可是呢,他吃饭可成问题啦。
他呀,就爱吃那些甜甜的小零食,像糖果呀,小蛋糕呀。
每次看到这些,眼睛就放光,就像小老鼠看到了大米一样。
他妈妈要是给他端来一碗青菜,他就皱着眉头,小嘴巴一撇,好像那青菜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
他妈妈可发愁了,经常和我妈妈诉苦说:“这孩子不好好吃饭,可咋整呢?”其实呀,学龄前儿童就像小树苗一样,正处在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
那这个时候的膳食就像是小树苗的肥料,如果肥料不对,小树苗怎么能茁壮成长呢?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食物要多样化。
就好比搭积木一样,每一块积木都有它的作用。
谷类食物就是那最底下、最大块的积木,是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像我们平常吃的米饭、面条,就应该多吃。
阳阳就不喜欢吃米饭,他妈妈要是把米饭做成可爱的小动物形状,他说不定就会多吃几口呢。
再说说蔬菜和水果吧。
它们就像五颜六色的小宝石,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各种各样的营养。
蔬菜里有好多维生素呀,矿物质呀,就像一群勤劳的小工人,在我们身体里忙来忙去,帮助我们健康成长。
阳阳不爱吃青菜,这可不行。
要是他能像吃小零食一样爱吃蔬菜就好了。
比如说胡萝卜,它就像一个橙色的小卫士,能让我们的眼睛变得更明亮。
还有西兰花,像一棵绿色的小树,营养可丰富啦。
水果也不能少,甜甜的苹果像小脸蛋,弯弯的香蕉像小船,它们吃起来又美味又健康。
奶类和大豆类也很重要哦。
奶类就像身体的建筑师,钙含量特别高,能让我们的小骨头长得又粗又壮。
就像盖房子,如果没有足够的好材料,房子怎么能盖得结实呢?大豆类就像一个小小的营养库,里面有好多蛋白质呢。
要是把豆浆和牛奶搭配着喝,那营养就更全面啦。
肉、蛋、鱼类就像一个个小英雄。
肉类能给我们提供能量和蛋白质,就像大力水手吃了菠菜一样有力气。
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营养教育指南

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营养教育指南幼儿园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身体和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营养教育尤为重要。
以下是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营养教育指南。
一、营养需求1.蛋白质:每日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10%-20%,建议食用多样化蛋白质,如鱼、鸡肉、肉类、豆类等。
2.碳水化合物:每日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50%-60%。
建议以谷类、蔬菜、水果等为主,少吃糖果、零食等。
3.脂肪:每日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25%-30%,建议以植物油、深海鱼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品为主。
4.维生素:维生素A、B族、C、E、K等维生素都是儿童日常饮食中必要的营养元素。
建议食用色彩丰富的水果、蔬菜、牛奶等。
5.矿物质:钙、铁、锌等是日常饮食中必要的营养元素。
建议食用富含这些矿物质的食品,如牛奶、豆腐、动物内脏等。
二、饮食原则1.食物多样化:建议幼儿园学龄前儿童每日食用不同颜色和种类的食品。
2.适量控制: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应适量控制食品的摄入量,不宜暴饮暴食。
3.合理搭配:建议儿童每日合理搭配主食、蔬菜、水果、蛋白质等食品,保证营养均衡。
4.不吃零食:建议幼儿园学龄前儿童不吃零食和高热量的食品,如油炸食品、糖果等。
5.饮食环境:保证饮食环境洁净,避免儿童接触污染食品。
三、饮食禁忌1.刺激性食品: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应该避免吃辣椒、芥末等刺激性食品,尤其不能吃辣垫、四川泡菜等。
2.致敏食品:儿童应该避免吃海鲜、蛋类、牛奶、坚果等致敏食品,尤其是对某些食品过敏时。
3.油腻出油食品:包括油炸食品、薯片、鸡爪、鸡翅等。
四、健康饮食习惯1.早餐:建议幼儿园学龄前儿童每天早上吃早餐,可以食用大米粥、稀饭、鸡蛋等营养餐。
2.多喝水:建议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多喝水,每天至少饮用800毫升的纯净水。
3.不暴饮暴食:避免过量食用及暴饮暴食。
4.合理吃零食:如选择果蔬、杏仁、花生果等健康的零食,同时注意控制摄入量。
5.避免误食:避免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误食危险的物品或药品,如小玩具、糖果等。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营养要均衡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营养要均衡一、儿童膳食的营养需求1.蛋白质: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氨基酸,如鱼、肉、蛋、奶制品和豆类等。
2.脂肪:提供能量和脂溶性维生素,如植物油、坚果、乳制品等。
3.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和纤维素,如米面食物、蔬菜、水果和奶制品等。
4.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等,应摄入丰富的水果、蔬菜和其他食物。
5.矿物质:如钙、铁、锌、硒、碘等,应摄入丰富的乳制品、肉类、鱼类、蛋类和谷物等。
6.水分:保持水分平衡,多饮水或其他饮料。
二、主食的选择1.以优质碳水化合物为主:选择粗粮和全谷类食物,如大米、小米、玉米、全麦面包、全麦面条等。
2.控制糖的摄入:尽量减少糖的摄入,避免过多食用糖果、巧克力、碳酸饮料等高糖食品。
三、蔬菜和水果的摄入1.多种多样的选择:摄入多种颜色的蔬菜和水果,如红色、黄色、绿色、紫色等,以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2.清洗处理:蔬菜和水果在食用前要清洗处理,避免残留农药。
四、动物性蛋白的补充1.选择优质蛋白:如鱼、鸡蛋、瘦肉等,适量摄入。
2.注意烹饪方式: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炖,避免过多油炸食品。
五、奶制品的摄入1.饮用含钙丰富的牛奶:不仅有助于骨骼发育,还能提供蛋白质和维生素。
2.选择低脂奶制品:如低脂牛奶、酸奶等,减少脂肪摄入。
六、适量额外营养的补充1.补充维生素D:通过合理的户外运动,适量晒太阳,也可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维生素D补充剂。
2.铁的补充:食用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红肉等,增加铁的吸收,避免与含有抗吸收物质的食物一同食用。
七、饮水指南1.喝足够的水:保持水分平衡,饮食中适当增加水分的摄入。
2.避免过度饮用甜饮料:如碳酸饮料、果汁等,以免摄入过多的糖分。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的原则是保证其营养摄入的平衡和多样化,避免一味追求单一食物的摄入,更加偏重于正确的烹饪方式和合理的营养搭配,从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家长在组织儿童膳食时应根据儿童的实际年龄和食量进行合理搭配,严禁喂养儿童高糖、高脂肪、高盐等不健康食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养成合理的生活方式。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宝宝已经3~6岁了,生长发育开始趋于平缓,活动能力增强,智力发育迅速,开始逐渐形成独立的个性,这时是宝宝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
宝宝这时乳牙已经出齐,咀嚼食物的能力也增强了,消化吸收能力也和成年人差不多,所以可以和家人一起用餐,下面重点介绍学龄前儿童的膳食指南。
1.营养需要。
宝宝在这个时期仍然需要大量的优质蛋白质,因此要多吃肉、禽、蛋、豆类的蛋白质,但不要多吃高脂肪食物。
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量比幼儿时期要高,所以应该多吃粮食类食物。
学龄前儿童对矿物质、微量元素需求量大,容易缺乏钙、铁、锌、碘和维生素A等营养物质,所以应该多吃乳制品、豆制品、海产品和肉类、动物肝脏、新鲜蔬菜等。
学龄前儿童活动量大,新陈代谢旺盛,对水的需要量也大,应注意补足水分。
但是应该注意多喝白开水和天然果汁,人工配制的果汁和碳酸饮料不适合他们喝。
2.饮食和成年人基本相同。
宝宝在这个时期已经可以和父母一起吃饭了,但是要注意主食要少吃一点,不要吃有刺激性的食物。
还要注意荤素搭配,粗粮和细粮都要吃。
菜肴要注意色香味,这样才能引起宝宝的食欲。
另外要注意食物的温度、软硬程度,这样宝宝才会更容易接受。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家长要注意培养宝宝的饮食习惯,能自己吃饭,不用家长照顾,不挑食、偏食,按时吃饭,不暴饮暴食,饭前、吃东西前洗手,不吃不干净的食物,吃饭时不看书、不看电视、不说笑,饭后不做剧烈运动等。
4.早餐不应马虎。
吃好早餐,宝宝才能获得足够能量和蛋白质,体形和机能发育才会更好,智力发育快。
早餐不但要吃,而且要吃得好,可选择鸡蛋、牛奶、米饭、面包、小菜、馒头、果酱、芝麻酱等搭配吃。
学龄前儿童膳食安排

学龄前儿童膳食安排
(一)学龄前儿童1 日食物建议
建议每日供给200—300ml 牛奶(不要超过600m1),1 个鸡蛋,lOOg 无骨鱼或禽、或瘦肉及适量的豆制品,150g 蔬菜和适量水果,谷类已取代乳类成为主食,每日约需150~200g。
并建议每周进食 1 次富含铁和维生素 A 的猪肝和富含铁的猪血,每周进食 1 次富含碘、锌的海产品。
(二)学龄前儿童膳食制度
学龄前儿童宜采用 3 餐 2 点制供给食物,3 岁儿童可用 3 餐 3 点制。
8~8:30 早餐,约占1 日能量和营养素的30%,11:30~12 点午餐,约供给1 El 能量和营养素的40%(含3 点的午点),6 点的晚餐,约占1 Et 能量和营养素的30%(含晚上8 点的少量水果或牛奶)。
家庭作为整体,父母每天至少有 1 次与孩子一起进餐。
让孩子自己吃,容许孩子进餐过程的脏乱,以保持孩子进餐的兴趣,提高食欲。
进餐应该愉快,尽量减少争论。
餐前可喝少量的果汁或汤以开胃。
正餐的进餐时间不要超过30 分钟。
(三)学龄前儿童膳食烹调
学龄前儿童的膳食需单独制作。
烹调方式多采用蒸、煮、炖等,软饭逐渐转变成普通米饭、面条及包点。
肉类食物加工成肉糜后制作成肉糕或肉饼,或加工成细小的肉丁使用;蔬菜要切碎、煮软;每天的食物要更换品种及烹调方法,l 周内不应重复,并尽量注意色香味的搭配。
将牛奶(或奶粉)加入馒头、面包或其他点心中,用酸奶拌水果色拉也是保证膳食钙供给的好办法。
学龄儿童膳食指南

学龄儿童膳食指南1.主食类:主食类是学龄儿童膳食的基础,应占总热量的50%以上。
可选择米、面、薯类、杂粮等。
建议每日三餐均有主食的搭配,保证能量供给。
3.蔬菜和水果类: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增强学童的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
建议每天摄入五种不同颜色的蔬果,包括深色蔬菜如菠菜、胡萝卜等,以及富含维C的水果如柑橘类、草莓等。
5.零食类:学龄儿童对零食的需求很大,但应尽量选择健康的零食,如水果、蔬菜干等,而不是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零食。
建议父母合理控制零食的摄入量,避免对正餐食欲的影响。
6.调味品类:学童的饮食应尽量少用调味品,如糖、盐、酱油等,尤其是垃圾食品中的调味品。
辛辣、刺激性食物也应少食,以免对消化系统产生负担。
7.饮水:充足的饮水对学龄儿童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建议每天喝足够的水,特别是在运动和炎热的环境中。
避免过多的饮料和含糖饮料,以减少空热量的摄入。
8.餐饮方式:学童的进食方式也需要注意。
应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避免一口咽下过多食物,减少对消化器官的负担。
此外,定时定量的饮食也有助于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9.平衡营养:学龄儿童的膳食应保持均衡和多样化,合理分配各类食物的摄入量。
避免长期单一的饮食方式,以免导致一些营养素缺乏。
总之,学龄儿童的膳食指南应以多样化、平衡和合理搭配为原则。
每个家庭可以根据自身的习惯和条件进行具体的膳食调整,但需要注意不要过度追求其中一项营养素而忽视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
同时,家长应加强对学童饮食的监督和引导,帮助他们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
2024中国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

2024中国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
中国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指出,学龄前儿童膳食应当以基础营养的合理配比为原则,充足而多样、均衡和营养丰富的膳食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培养健康个性的重要保证。
1、注意膳食安全
膳食安全是营养膳食的基础。
学龄前儿童膳食应时时刻刻注意食品的质量安全,尤其是家庭生产的婴幼儿食品。
要加强对孕妇、婴儿和学龄前儿童食品安全的教育,提高家庭食品安全意识,避免使用不安全的食物。
2、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
为保证提供足够的营养,学龄前儿童应每天吃足量的各种蔬菜水果,如绿叶蔬菜、豆腐、南瓜、西红柿等,能够提供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并且口感好、更容易被学龄前儿童接受。
3、控制卡路里摄入量
学龄前儿童可以吃一些低卡路里的食物,如蛋白质多的蔬菜,低糖的水果,瘦肉,鱼类,等营养均衡,可以补充能量的食物。
应避免吃脂肪和糖分高的食物,包括甜点,肉制品,油炸食品等。
4、多喝水
学龄前儿童应多喝水,补充体内水分,保持体温和正常新陈代谢。
水是身体的动力源泉。
学龄前期儿童的膳食

学龄前期儿童的膳食
学龄前期儿童的膳食
这是指4~7岁的儿童。
此期的特点是生长发育渐趋平稳,每年体重约增加2千克,身长增长5~7厘米。
此期的关键是活形成个性和培养良好习惯、品德的重要时期,其消化功能基本与成人接近,故膳食可与家人共餐。
但营养需要量仍相对较高,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供应比例应为l:1.1:6,相对粮食的摄入量逐渐增多,钙、磷、铁摄入应丰富,以保证骨骼和肌肉的发育。
重视营养素平衡此期膳食虽接近成人,但还应注意膳食平衡、花色品种多样化、荤素菜搭配、粗细粮食交替的原则。
一般应早餐吃饱,午餐吃好,晚餐不多吃。
每日三餐,每餐进食主粮(如米饭、面食等)约125~150克,荤菜应食蛋1个,鱼、肉、肝类100~125克,豆浆或牛乳1瓶(200~250克),水果1~2只,蔬菜、鲜豆100~200克,外加豆腐等豆制品50~100克。
除主餐外,另可在下午加点心一次,以补充能量。
烹调应注意色香味,以提高食欲。
养成好习惯应养成自己进食,不需成人照顾的好习惯,定时、定点、定量进食,注意饮食卫生,并尽量让小儿有挑选食品的自由。
纠正吃零食、挑食、偏食或暴饮暴食、饥饱不均等坏习惯。
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中国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

中国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
学龄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快速的阶段,全面、充足的营养是其正常生长发育,乃至一生健康的物质保障。
因此,各位家长要注意提供均衡、合理饮食,充分满足儿童身体和大脑发展的营养需求,遵循适当的平衡膳食建议和原则,对于促进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一、平衡膳食建议
1.食物多样,规律就餐,自主进食,培养健康饮食行为;
2.每天饮奶,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零食;
3.合理烹调,少调料少油炸;
4.参与食物选择与制作,增进对食物的认知和喜爱;
5.经常户外活动,定期体格测量,保障健康成长。
二、平衡膳食原则。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的核心内容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的核心内容
1.均衡饮食:学龄前儿童需要摄取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以维持健康成长。
家长应当将孩子的膳食安排得均衡、多样化,并且注意避免过多的糖分和油脂。
2. 合理搭配:不同食物之间的搭配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吸收营养。
例如,食用肉类时可以配合一些蔬菜水果,以帮助消化和吸收。
3. 饮食习惯:孩子的饮食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例如定时定量、细嚼慢咽等。
4. 避免过度处理的食物:过度加工的食物往往会失去部分营养价值,同时还会添加一些不必要的添加剂。
家长应该尽量避免为孩子提供过度加工的食品,如快餐等。
5. 饮食安全:家长需要注意保障孩子的饮食安全,例如注意食品的卫生情况、避免食用过期食品等。
此外,还应注意孩子的过敏情况,避免食用对孩子有危害的食物。
以上是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的核心内容,家长在为孩子提供膳食时应该参考以上内容,以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 1 -。
简述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的五条核心推荐

简述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的五条核心推荐哎,说到学龄前儿童的膳食指南,那可是咱们当爸妈的必修课啊!为了让小家伙们吃得健康,长得壮壮的,这五条核心推荐可得记牢了。
咱们就来聊聊这五条金科玉律,保证让你一听就懂,一做就对,还能让宝贝吃得开心,身体倍儿棒!首先啊,得让孩子吃得杂,啥都得尝尝,别老盯着那几样菜。
这就叫“食物多样,规律就餐”。
每天三顿正餐,再加两顿小点心,时间得固定,让孩子养成按时吃饭的好习惯。
小点心嘛,挑点奶啊、水果啊,这些既营养又好吃的。
可别让孩子一天到晚零食不离手,那玩意儿吃多了,正餐就不香了。
还有啊,让孩子自己吃,别老追着喂,这样他们才能吃得有滋有味,还能培养独立性呢!第二条,奶可是个好东西,得让孩子天天喝。
牛奶啊、酸奶啊,都行,一天来个三百到五百毫升,小身板儿就结实了。
水也不能少,得多喝水,少喝那些甜兮兮的饮料。
白开水最好,清凉解渴,还健康。
喝水也得讲究方法,少量多次,别一下子喝太多,要不然该肚子疼了。
第三条,做饭可是个技术活,得清淡点儿,少油少盐少调料。
咱们得让孩子从小就吃出食物的原汁原味,别让他们被那些重口味的菜给惯坏了。
炒菜、炸东西尽量少做,多做点蒸的、煮的、炖的,这样营养保留得多,孩子也好消化。
这样一来,咱们的孩子就能吃得健康,长得水灵灵的。
第四条,让孩子参与到做饭的过程中来,这可是个妙招!让他们挑挑菜、揉揉面,感受食物的魅力,还能培养他们对食物的热爱。
这样一来,孩子吃饭就更有劲了,还能学到不少生活技能呢!每次做饭,咱们不妨让孩子也搭把手,他们肯定会乐在其中,还能跟咱们更亲近。
最后一条,别忘了让孩子多去户外玩玩。
晒晒太阳,吹吹风,跑一跑,跳一跳,对身体好得不得了。
户外活动不仅能让孩子更强壮,还能预防近视,提高睡眠质量。
所以啊,咱们得鼓励孩子多出去玩,别老窝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
每天至少让他们出去玩上俩小时,这样回来吃饭也更香了。
这五条建议啊,看着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
不过咱们得努力,为了孩子的健康,啥都值得。
中国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

中国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儿童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不少孩子过多地摄入高热量、高糖分、高盐分和高脂肪的食物,缺乏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这样的饮食结构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因此,制定一份中国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势在必行。
一、平衡膳食结构平衡膳食结构是儿童健康发展的基础。
学龄前儿童需要适量摄入五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具体建议如下:1.碳水化合物:选择全谷类食物为主要碳水化合物供给,如全麦面包、全麦米饭、全麦面条等。
少吃糖果、巧克力等高糖食品。
2.蛋白质:多吃家禽、鱼类、豆类等优质蛋白食物。
每天摄入适量的蛋类也是必要的。
3.脂肪:选择适量的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如优质植物油、坚果类、鱼类等。
少吃油炸、烧烤等高脂肪食品。
4.维生素: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尤其是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南瓜等。
5.矿物质:通过多吃海鱼、牛奶、芝麻等食物摄取钙、铁等矿物质。
二、控制盐分和糖分摄入儿童对盐分和糖分的需求相对较低,但过多的摄入会给他们的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建议学龄前儿童的膳食中盐分和糖分的摄入控制在以下范围:1.盐分: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该控制在3-5克,不宜超过5克。
2.糖分:尽量避免给孩子食用过多的糖果、饮料和甜点。
如果必须吃甜品,可以选择含糖量较低的水果、酸奶等。
三、定时定量进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儿童的成长发育非常重要。
建议孩子们养成定时进餐的习惯,每天保持3餐,同时适量增加两餐的健康小吃。
四、增加运动量除了合理的膳食结构,适当增加学龄前儿童的运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每天保持一定的运动时间,如跑步、游泳、打球等,有助于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和身体健康。
总结起来,中国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应该强调平衡膳食结构、控制盐分和糖分摄入、定时定量进食以及增加运动量等方面的内容。
这份指南的制定和宣传将有助于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要【提要】本指南适用于2周岁以后至未满6周岁的学龄前儿童。
经过7~24月龄期间膳食模式的过渡和转变,学龄前儿童摄入的食物种类和膳食结构已开始接近**,是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
基于学龄前儿童生理和营养特点,其膳食指南应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基础上增加以下5条关键推荐。
1规律就餐,自主进食不挑食,培养良好的饮食**惯
学龄前儿童的合理营养应由多种食物构成的平衡膳食来提供,规律就餐是其获得全面、足量的食物摄入和良好消化吸收的保障。
此时期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迅速,自我意识和模仿力、好奇心增强,易出现进食不够专注,因此要注意引导儿童自主、有规律地进餐,保证每天不少于三次正餐和两次加餐,不随意改变进餐时间、环境和进食量,培养儿童摄入多样化食物的良好饮食**惯,纠正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行为。
实践指导1.合理安排学龄前儿童膳食学龄前儿童每天应安排早、中、晚三次正餐,在此基础上还至少有两次加餐。
一般分别安排在上、下午各一次,晚餐时间比较早时,可在睡前2小时安排一次加餐。
加餐以奶类、水果为主,配以少量松软面点。
晚间加餐不宜安排甜食,以预防龋齿。
2.引导儿童规律就餐、专注进食由于学龄前儿童注意力不易集中,易受环境影响,如进食时玩玩具、看电视、做游戏等都会降低其对食物的关注度,影响进食和营养摄入。
①尽可能给儿童提供固定的就餐座位,定时定量进餐;②避免追着喂、边吃边玩、边吃边看电视等行为;③吃饭细嚼慢咽但不拖延,最好在30分钟内吃完;④让孩子自己使用筷、匙进食,养成自主进餐的**惯,既可增加儿童进食兴趣,又可培养其自信心和独立能力。
3.避免儿童挑食偏食家长良好的饮食行为对儿童具有重要影响,建议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并与儿童一起进食,起到良好榜样作用,帮助孩子从小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惯。
应鼓励儿童选择多种食物,引导其多选择健康食物。
对于儿童不喜欢吃的食物,可通过变换烹调方法或盛放容器(如将蔬菜切碎,将瘦肉剁碎,将多种食物制作成包子或饺子等),也可采用重复小份量供应,鼓励尝试并及时给予表扬加以改善,不可强迫喂食。
通过增加儿童身体活动量,尤其是选择儿童喜欢的运动或游戏项目,能使其肌肉得到充分锻炼,增加能量消耗,增进食欲,提高进食能力。
此外,家长还应避免以食物作为奖励或惩罚的措施。
2每天饮奶,足量饮水,正确选择零食
建议每天饮奶300~400ml或相当量的奶制品。
儿童新陈代谢旺盛,活动量大,水分需要量相对较多,每天总水量为1300-1600ml,除奶类和其它食物中摄入的水外,建议学龄前儿童每天饮水600~800ml,以白开水为主,少量多次饮用。
零食对学龄前儿童是必要的,对补充所需营养有帮助。
零食应尽可能与加餐相结合,以不影响正餐为前提,多选用营养密度高的食物如奶制品、水果、蛋类及坚果类等,不宜选用能量密度高的食品如油炸食品、膨化食品。
实践指导1.培养和巩固儿童饮奶**惯奶及奶制品中钙含量丰富且吸收率高,是儿童钙的最佳来源。
每天饮用300~400ml奶或相当量奶制品,可保证学龄前儿童钙摄入量达到适宜水平。
家长应以身作则常饮奶,鼓励和督促孩子每天饮奶,选择和提供儿童喜爱和适宜的奶制品,逐步养成每天饮奶的**惯。
如果儿童饮奶后出现胃肠不适(如腹胀、腹泻、腹痛)可能与乳糖不耐受有关,可采取以下方法加以解决:①
少量多次饮奶或吃酸奶;②饮奶前进食一定量主食,避免空腹饮奶;③改吃无乳糖奶或饮奶时加用乳糖酶。
2.培养儿童喝白开水的**惯
建议学龄前儿童每天饮水600~800ml,应以白开水为主,避免饮含糖饮料。
儿童胃容量小,每天应少量多次饮水(上午、下午各2~3次),晚饭后根据情况而定。
不宜在进餐前大量饮水,以免充盈胃容量,冲淡胃酸,影响食欲和消化。
3.正确选择零食零食选择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宜选择新鲜、天然、易消化的食物,如奶制品、水果、蔬类等食物;②少选油炸食品和膨化食品;③零食最好安排在两次正餐之间,量不宜多,睡觉前30分钟不要吃零食。
此外,还需注意吃零食前要洗手,吃完漱口;注意零養的食用安全,避免整粒的豆类、坚果类食物呛入气管发生意外,建议坚果和豆类食物磨成粉或打成糊食用。
对年龄较大的儿童,可引导孩子认识食品标签,学会辨识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3食物应合理烹调,易于消化,少调料、少油炸
从小培养儿童清淡口味,有助于形成终生的健康饮食**惯。
在烹调方式上,宜采用蒸、煮、炖、煨等烹调方式。
特别注意要完全去除皮、骨、剌、核等大豆、花生等坚果类食物,应先磨碎,制成泥糊浆等状态进食。
口味以清淡为好,不应过咸、油腻和辛辣,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味精或鸡精、色素、糖精等调味品。
为儿童烹调食物时,应控制食盐用量,还应少选含盐高的腌制食品或调味品。
可选天然、新鲜香料(如葱、蒜、洋葱、柠檬、醋、香草等)和新鲜蔬果汁(如番茄汁、南瓜汁、菠菜汁等)进行调味。
4参与食物选择与制作,增进对食物的认知与喜爱
鼓励儿童体验和认识各种食物的天然味道和质地,了解食物特性,增进对食物的喜爱。
同时应鼓励儿童参与家庭食物选择和制作过程,以吸引儿童对各种食物的兴趣,享受烹饪食物过程中的乐趣和成就。
家长或幼儿园老师可带儿童去市场选购食物,辨识应季蔬果,尝试自主选购蔬菜。
在节假日,带儿童去农田认识农作物,实践简单的农业生产过程,参与植物的种植,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介绍蔬菜的生长方式、营养成分及对身体的好处,并亲自动手采摘蔬菜,激发孩子对食物的兴趣,享受劳动成果。
让儿童参观家庭膳食制备过程,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加工活动如择菜,体会参与的乐趣。
5经常户外活动,保障健康生长鼓励儿童经常参加户外游戏与活
动,实现对其体能、智能的锻炼培养,维持能量平衡,促进皮肤中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的吸收利用。
学龄前儿童每天应进行至少60分钟的体育活动,最好是户外游戏或运动,除睡觉外尽量避免让儿童有连续超过1小时的静止状态,每天看电视、玩平板电脑的累计时间不超过2小时。
建议每天结合日常生活多做体力锻炼(公园玩耍、散步、爬楼梯、收拾玩具等)。
适量做较高强度的运动和户外活动,包括有氧运动(骑小自行车、快跑等)、伸展运动、肌肉强化运动(攀架、健身球等)、团体活动(跳舞、小型球类游戏等)。
减少静态活动(看电视、玩手机、电脑或电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