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现在青岛人爬崂山成风,巍巍壮观,且不少人穿越回来后都要记录下来,不 由我想起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中最杰出的代表王维 。王维的诗语言清新凝炼,朴素中见华采。他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 他在盛唐诗 坛独树一帜, 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 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 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创新与变化。 唐朝的著名诗人都有自己的雅号,如李白 尊为诗仙,杜甫 冠以诗圣,王维的雅号叫诗佛。王维(701 年-761 年),字摩诘,汉族,祖籍 山西祁县,唐朝诗人,雅号为“诗佛”是因为,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 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 字摩诘。 王维今存诗 400 余首。 他的山水田园诗主要是写他隐居终南、 辋川的闲适生 活和山水风光。王诗艺术成就颇高,无论是描述雄奇壮阔的景象,如“大漠孤烟 直, 长河落日圆”, 还是细致入微的自然物态, 如“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他都能以对大自然敏锐的感受,天性地抓住大自然的色彩、声音和动态,或精心 素描,或入骨刻画,大作挥洒自如,意境清新独到。古人概括王诗艺术特色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为,他的诗取景颇具画家的匠心,而且画面色彩常映衬 得浓淡相宜,这在他的《辋川集》中有集中的体现。 大隐隐于朝,融儒、道、佛于一体的王维,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说的是 傍山而居,和山水融为一体,恰似不食人间烟火,尘心灭去,归隐于山,这只是 一种境界很高的修行罢了。王维在《送别》一诗中写道: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 悠然不尽的意味。“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第一句叙事。“饮”是使动用
1/8
法,“使„„饮”的意思。一开始就写饮酒饯别,是点题。第二句设句,问君到 哪里去。由此引出下面的答话,过渡到写归隐。这一质朴无华的问语,表露了作 者对友人关切爱护的深厚情意。送别者的感情起始就渗透在字里行间。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不得意”三字,显然是有深意的。不仅交 待友人归隐的原因, 表现他失意不满的情绪; 同时也从侧面表达诗人自己对现实 愤懑不平的心情。 这三字是理解这首诗题旨的的一把钥匙。 诗人在得知友人“不 得意”的心情后,劝慰道:“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你只管去吧,我不再 苦苦寻问了。 其实你何必以失意为念呢?那尘世的功名利禄总是有尽头的, 只有 山中的白云才没有穷尽之时, 足以供你娱乐排遣了。 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很复杂的 思想感情:既有对友人的安慰,又有自己对隐居的欣羡;既有对人世荣华富贵的 否定,又似乎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联系前面“不得意”三字看来,在这两 句诗中, 更主要的则是对朋友的同情之心, 并蕴含着诗人自己对现实的愤激之情, 这正是此诗的着意之处和题旨所在。 从写法上看,前面四句,写得比较平淡,似乎无甚意味,至此两句作结,诗 意顿浓,韵味骤增,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当然,这两句也不是平空而起的,而 是由前面看似乎平淡的四句发展而来的, 如果没有前四句作铺垫, 这两句结尾也 就不会给人这样强的“清音有余”的感觉。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葱茏氤氲、天机流荡,多融文学 、绘画、音乐及禅趣于一体。这些诗读来既素雅清淡,又有“味外之味”, 令人品尝不尽,展现了诗人卓异的才情和宁静深邃的心灵世界。其山水诗可用 “清逸”、“淡远”、“空寂”、“脱俗”这几个关键词来诠释,正反映了诗人 “自性清净”的追求和所达到的“静虚”之境, 故其心能与自然凝合。 无论一山 一石,一花一木,一虫一鸟,都与其心境契合,因而淡泊的山水文字便透出了一 种恬然自适与清远空灵的风彩,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处处有禅机的境界。 王维凭着自己的天才妙悟,将“诗”与“禅”弥合无间,联系到道教、佛教 的崂山,他这种山水诗的诗境与禅心,又集中表现在营造寂静清幽的诗歌 意境与寄寓恬然自适、 “随缘任性”的禅思上。 禅定之说可使诗人在欣赏大 自然时排除烦扰,在虚静中聆听天籁之音,在清空里参悟到象外之形,觉察到大 自然最细微的生命律动, 感受到生命的“真意”和世界神妙。 这种由虚静和清空 所构成的“静美”便成了王维山水诗禅意氤氲的诗境外观。如《鸟鸣涧》云: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人闲心定,夜静山空,几声鸟叫更显春山沉寂宁静,诗人此时此境竟能感应 到桂花悄然飘落的幽微之音。此诗意象动中见静、静中显动,动静相成,而终归 于静。在这种寂然微妙的观照中,我们可窥见诗人精神的离世绝俗。又《鹿柴》 云:
2/8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反景如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无人,空中传音,一抹斜晖,返照青苔。空旷沉寂的山中传来几声亲切 人语,幽暗阴冷中一丝光亮与温暖,后二句表现瞬间见永恒,永恒见瞬间,终归 于永恒。 诗人在深幽的参禅过程中觉悟到“微妙”与“真意”后的豁然开朗不正 像这寂然幽暗中那倏忽的声响与光亮吗?在这些对自然片刻的直观中, 诗人似乎 发现了自然的大美,它们看似与人世无干,鸟鸣春涧、夕照反景、花开花落,就 在这时空景象的运动之中呈现的是自然的永恒与不朽, 难怪前人评价这些诗“读 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禅宗作为佛教哲学可帮助诗人体悟到心性的深处, 使“心源”与“造化”达 到合一之境。因而,王维凭一个诗人画家兼佛徒的特殊敏感,使笔下的山水呈现 出一种无言的自然之美和情趣之美。 境由心生, 诗境的和谐宁静无不是诗人祥和 安宁心境的自然流露,山水自然的逍遥自在乃在于诗人有一颗“随缘任性”的 “禅心”。诗人在这山水之中,任性逍遥、闲适自在,摆脱诸多烦扰,他感到了 快乐与自由。如《终南别业》曰: 中岁颇好道,晚来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此诗以“好道”为警策, 而“禅悟”之迹正在颈联: “白云”正是舒卷自如、 无所窒碍的禅趣的象征,一切纯任自然,如云飞水流,无忧无虑,无牵无挂。他 兴来则独往游赏,但求适意;“行到水穷处”,就坐下看云雾漫卷;偶遇林叟, 便与笑谈;何况回家呢?连他自己也无从知晓。此诗几乎充满了偶然、神遇,空 灵诗境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恬淡无为、自然和谐、永恒无限的静谧之美。同样, 《辛夷坞》中曰: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此诗意象即色中见空,空中见色,终归於空。辛夷花初发红萼,宛如芙蓉, 却寂然生于人迹了无的山涧中,任其自开自落,既无生之愉悦,亦无死之悲哀, 既不执著于生,也不失意于死,此生彼死,亦死亦生,生生不息。在王维的心灵 世界,“生命”、“存在”不正像那辛夷花一样“随缘任性”,在刹那的生灭中 因果相续,无始无终,自然而然的演化着吗? 王维山水诗歌寓有某种禅意,但并不一片死寂、了无生趣,它们不仅“描绘 了山水自然之美, 而且还融进了诗人高于自然的理想美”。 因而诗境中往往流露 出盎然生趣,传达出愉悦闲适的情绪。如《木兰柴》云: 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秋山敛起夕阳的余晖, 晚归的飞鸟连翩相逐而来, 满山秋叶在霞光中闪现出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