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专题之城市

合集下载

2020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九单元城市与城市化单元总结课件

2020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九单元城市与城市化单元总结课件
分析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要分析其地理位置特点,其次分析影响其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具体可从 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
城市区位因素分析方法 (1)从自然地理区位因素分析 地形: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出地形是否平坦开阔。 气候:判断该地区受何种气候影响,降水、气温的分布状况如何。 河流:运输功能,河流交汇点、过河点、河口、河运的起点或终点,交通便利;供水功能,临近河流,水源充 足或丰富。 自然资源:判读图中某地是否有某种自然资源或临近某种自然资源。 (2)从经济地理区位因素分析 交通运输:由地图判读图中某地是否临近铁路、公路或高速公路、港口或码头,以及是否为多种交通方式 的交会处,得出交通便利程度。 农业基础:本地农业基础是否雄厚(能否为城市发展提供大量剩余农产品)。 政治与政策:是否为行政中心[如首都、省(市)政府所在地];是否受国家政策影响等。 旅游:该城市旅游资源是否丰富,旅游业是否发达。 科技:根据该城市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多少,判断科技是否发达。 宗教:是否为宗教圣地(拉萨、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等,此外一般城市都不需考虑)。
答案 解析
• 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 信息。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地形示意图,回 答2~3题。
2.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A )。
A.东北—西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南北走向
3.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B )。
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 读我国东部某城市示意图,
回1答.该1地早~期3形题成城。市的有利条件有( D )。 ①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 ②地势平坦
③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④有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020年高考真题:地理(上海卷)【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真题:地理(上海卷)【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抗击疫情向武汉赠送物资,以下哪几个与地区对应正确①黑龙江—大米②海南—苹果③陕西—香蕉④广西—蔬菜A. ②③B. ②④C. ①④D. ①③2. 2020年3月28日傍晚,某一中学天文爱好者观测拍下“金星伴月”一幕,当天的农历日期是A. 三月初五B. 三月十二C. 三月十九D. 三月廿六3. 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下列四个城市中,该日白昼时间最长的是A. 伦敦(约52°N )B. 罗马(约42°N)C. 开罗(约30°N)D. 东京(约36°N)4. 在山东省中南部借崮镇附近,山体岩石多见三叶虫化石。

该岩石可能是A. 花岗岩B. 玄武岩C. 大理岩D. 石灰岩5. 下列岛屿中,位于板块消亡边界的是A. 中国海南岛B. 美国夏威夷岛C. 日本北海道岛D. 英国大不列颠岛6. 长江入海泥沙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长江①上游植被逐渐恢复②上游新修大坝增多③中游裁弯取直④河口海水侵蚀加强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7. 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上海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高出2.8度,这种“暖冬”现象与某一气压系统的减弱有关。

这一气压系统是A. 阿留申低压B. 印度低压C. 夏威夷高压D.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8. 世界各地淡水资源的数量差异很大,下列地区中,淡水资源最缺乏的是A. 刚果盆地B. 西欧平原C. 东南亚诸群岛D. 澳大利亚中西部地区9. 中亚吉尔吉斯斯坦的伊塞克湖位于天山山脉的北麓,湖面开阔,水质清澈。

该湖湖水补给的主要形式是A. 大气降雨B. 沼泽水C. 冰雪融水D. 地下水10. 在下列洋流中,属于风海流的一组是A. 西风漂流,东澳大利亚暖流B. 千岛寒流,北大西洋暖流C. 日本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D. 秘鲁寒流,墨西哥湾暖流11.“十三五”规划,我国九百多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脱贫,这种人口迁移方式A. 劳务迁移B. 难民迁移C. 智力迁移D. 生态移民12.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2018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A. 湖南B. 辽宁C. 上海D. 广东13 .图为综合性城市示意图。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热点04 城镇建设与城市转型(解析版)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热点04  城镇建设与城市转型(解析版)

热点04 城镇建设与城市转型热点解读城市是人们的主要聚居地,是一个区域的核心所在。

2019年10月31日,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在河北省唐山市拉开帷幕。

本届世界城市日以“城市转型·创新发展”为年度主题。

中国城市经过高速发展,目前已有57%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衍生出一系列城市剥夺现象,比如,医疗教育设施等资源空间配置的不合理;生活服务设施空间发展的不均衡;快速交通建设产生的局部噪音干扰等。

目前中国进入到一个生态文明的时代,对绿色低碳人文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大部分城市已经逐渐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转型,中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更加注重质量,在老旧小区改造、旧工业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更新,历史文化的保护等方面都体现了新的理念,涌现出了众多的“智慧城市”、“生态城市”、“海绵城市”、“特色小镇”、“工业上楼”等。

典例探究(2019·全国卷Ⅱ)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

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

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A.海港规模大B.沿长江分布C.集聚长江口D.行政等级较高2.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A.均衡性B.边缘性C.集中性D.对称性3.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A.空间位置邻近B.发展模式相同C.城市性质相似D.产业部门接近【答案】1.D2.B3.A【解析】考查长三角城市群内各城市的特征、分布及变化情况。

1.读左图,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的城市为上海、南京、合肥(注意常州2001年属于Ⅰ型,但2016年已经下降为Ⅱ型);读右图,三个城市只有上海临海且海港规模大,南京、合肥没有临海也没有海港,A错;上海、南京沿长江分布,但合肥没有沿江,B错;只有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合肥距离长江入海口距离较远,C 错;结合右图图例可知,合肥、南京为省级行政中心,上海为直辖市,行政级别都较高,D对。

高考地理小专题——海绵城市

高考地理小专题——海绵城市

高考地理小专题——海绵城市典型例题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Ⅰ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图Ⅱ为该城市计划建设的海绵城市示意图。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1)该城市拟在南部阴影地区新建重工业区,试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2)简述该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带来的效益。

(3)西欧对海绵城市研究较早,但推广速度较慢。

从地理学角度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1)靠近煤、铁、有色金属矿产地,原料燃料丰富;邻近铁路线,交通便利;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城区环境污染小;位于城区河流下游,不会污染城区水源;临河用水方便。

(2)雨水收集利用,使雨水资源化;通过吸水、蓄水、渗水,减少地表径流,有效减少城市内涝;促进水循环,增加降水量;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减轻城市地面径流污染。

(3)大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各月分配比较均匀,不易形成洪水;河网密布,城市水体面积大,蓄水能力强;植被覆盖率高,调蓄洪水的能力强。

典型例题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城市涝灾(内涝)已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的新环境问题。

建设海绵城市,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能够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

下图为海绵城市示意图。

(1)分析说明雨水花园建设的主要作用。

(2)分析我国城市内涝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

(3)分析“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参考答案:(1)增加雨水的下渗量并回收利用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小了地表径流,可有效起到降低暴雨后城市内涝的频率和程度;改善城市小气候,气温降低,湿度增大,气温日较差减小。

高考天津卷:《地理》科目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高考天津卷:《地理》科目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高考精品文档高考天津卷地理科目·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目录选择题………………01页非选择题……………08页试题答案……………11页高考天津卷:《地理》科目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选择题中新天津生态城是在盐碱荒滩上建设起来的一座新城,图1为四幅能反映生态城发展特色的景观照片。

读图文材料,回答1~3题。

动漫产业园区智能公交站南堤滨海步道公园太阳能发电设施(图1)1.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发展特色的描述中,与图1中的景观依次对应的是()A.智慧城市、低碳环保、高新产业、生态宜居B.生态宜居、高新产业、低碳环保、智慧城市C.高新产业、智慧城市、生态宜居、低碳环保D.低碳环保、生态宜居、智慧城市、高新产业2.南堤滨海步道公园紧邻永定新河,园内湖泊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是()A.调节地表径流量B.减少地下径流量C.减少水的下渗量D.减少地表水蒸发3.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林地大多分布在堆土形成的高地上,主要是因为高地()A.受风沙影响小B.盐碱化程度低C.受干旱影响小D.热量条件较好图2所示地貌景观位于粤北地区,其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

读图文材料,回答4~5题。

图24.形成图2所示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所需的外力作用分别是()A.变质岩、水平裂隙、流水侵蚀B.沉积岩、水平裂隙、风力侵蚀C.岩浆岩、垂直裂隙、风力侵蚀D.沉积岩、垂直裂隙、流水侵蚀5.导致图2所示景观岩层出露地表的最直接的内力作用形式是()A.垂直抬升B.水平拉张C.水平挤压D.岩浆喷发20世纪80年代,M镇的服装企业迁至省会W市进行生产经营。

近年来,这些企业又陆续迁回M镇,劳动力也随之迁移流动。

企业和劳动力的回流过程及原因如图3所示。

读图文材料,回答6~7题。

6.关于该镇企业和劳动力回流原因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A.W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劳动力的主动回流B.M镇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第二波回流带动了劳动力主动回流C.M镇提供优惠的就业和投资政策,促成了企业的第一波回流D.在企业回流和本地就业利好的作用下,更多劳动力被动回流7.导致服装企业从M镇迁往W市,后又迁回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A.技术和环保B.交通和劳动力C.市场和政策D.动力和原材料读表1,回答8~9题。

新高考专版2024_2025年高一地理专题06城市化同步有效作业必修2

新高考专版2024_2025年高一地理专题06城市化同步有效作业必修2

专题06 城市化一、基础主干学问理解和牢记【学法提示】课前预习教材,提炼学习重点,做预习笔记;课堂听课理解学问,补充和完善笔记;画思维导图,构建学问体系。

【学习内容】1.城市化内涵(1)城市化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城市化的三个标记: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城市化动力因素:推力和拉力。

推力是指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如,乡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的压力大;乡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乡村受自然灾难影响大。

拉力是指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如,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城市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

概括而言,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主要缘由是经济发展不平衡。

(4)城市化给社会带来的改变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聚落形态的改变;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巨大改变。

2.城市进程(1)世界城市化特点:总体趋势是不断提高;世界城市化水平和发展速度又具有阶段性特点;世界城市化具有地区差异,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在起步、速度和水同等方面存在差异。

(2)城市化进程的阶段和特点70%)至停滞村推动逆城市化等“S”形曲线(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差异国家类型起步早晚城市化水平目前速度所处阶段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早高缓慢后期相适应逆城市化发展中国家晚低快中期不相适应郊区城市化(4)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人口迁移方向乡村向城市;市区向郊区城市向乡村小城镇城市人口改变增加削减(5)英国城市化进程(城市化举例)19世纪城市化起步;20世纪郊区城市化;20世纪下半叶逆城市化;近30年来再城市化。

(6)我国城市化进程(城市化举例)新中国成立至1965年发展速度较快;1965年至1975年发展速度下降,甚至出现停滞;1975年后发展速度加快;目前仍处于中期加速阶段。

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利影响和有利影响)不利影响:A使地理环境各要素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如生物多样性削减、土地质量下降、影响水循环、对气候产生影响(如热岛)。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城市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城市

《城市》考点一、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1.城市地域功能分区:(1)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

(2)明显的功能分区和稠密的道路系统是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

(3)各功能区连片分布,界线模糊。

任何一个功能区都可能兼有其它功能。

2.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1)经济因素(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但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因素,如故宫)(2)城市土地的利用类型取决于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并不完全取决)(3)影响地租高低的直接因素:①交通通达度:一般来说,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

②距市中心远近: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地租由市中心向外递减,但并没有以市中心为同心圆向外递减(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沿街道弯曲)3.城市地域结构:指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构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

(1)三种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2)地域结构影响因素:①经济因素: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是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的影响:地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b交通便捷程度对地租的影响: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②历史文化: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可继承和改造;③社会因素:包括收入状况、知名度和因种族宗教、人种的聚居等;④行政因素:作为政府行为的行政干预对城市规划影响很大。

(3)城市地域结构随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功能区最佳区位区位选择的原因商业用地A:商业活动中心和服务中心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要求最大程度的接近消费群体,靠近市中心,交通便捷,商业付租能力强。

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之地,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密集。

住宅用地B 分布在盛行风上风向、河流的上游占地最多,要求方便上下班,又要方便购物,靠近市中心处,在有的城市中出现了高级住宅区(近文化区)和低级住宅区(近工业区)的分化,他们在空间上背向发展。

工业用地C 远离市中心,向城市外缘移动,向交通干线集聚。

2020年高考真题——地理(北京卷)+Word版含解析

2020年高考真题——地理(北京卷)+Word版含解析
15.为缓解塑料生产和消费带来的环境问题,以玉米、木材等为原料的生物塑料产业逐渐兴起。2018年全球生物塑料的产量约200万吨,原料种植占用耕地约80万公顷。生物塑料( )
A.用木材废料替代玉米为原料,少占耕地B. 产品在运输和消费过程中实现了零污染
C.生产区位向以石油为原料的塑料厂集聚D.有效消除二氧化碳排放,削弱温室效应
1.图中序号代表省级行政区,其中大豆、玉米和水稻产量均位居前列且为粮食主产区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③北部的山脉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该山脉南北坡( )
A.分别属于内流区和外流区B.基带海拔在3000米以上
C.河流补给以积雪融水为主D.热量的差异冬季大于夏季
【答案】1. A 2. D
【4题详解】
结合图例可看出,乙处岩层出现弯曲为褶皱,褶皱的岩层都出现了断层,说明断层形成晚于褶皱,A正确。图中甲处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没有经过变质作用,B错。图中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C错。乙处煤层因断层作用厚度大,D错。所以选A。
【点睛】岩层新老关系判断的规律:1、下层沉积岩要比上层的沉积岩老。2、下沉接受沉积,上升接受侵。3、被侵入的岩层要比侵入岩老。4、变质岩比附近的侵入岩要新。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玉米的种植需要占用耕地,用木材废料代替玉米为原料,可以尽量少的占用耕地,A正确;虽然相比于传统塑料而言,生物塑料对环境的污染相对较低,但产品在运输和消费过程中不可能实现零污染,也不能消除二氧化碳排放,削弱温室效应,BD错;生物塑料以玉米、木材等为原料,因此生产区位并不会向以石油为原料的塑料厂集聚(以石油为原料的塑料属于传统塑料),C错。故选A。
【点睛】
9.下图是采用手机信号定位获取 某市新建城区工作日人口分布变化示意图,图中甲地最可能是( )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7章城市与城市化第17讲城市化课件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7章城市与城市化第17讲城市化课件新人教版
为城镇的过程。
(2)驱动力推拉力力::_使吸__得引__人人群群离来开到_乡城__村市__的的因因素素 (3) 城 市 化 水 平 : 可 以 用 _城__市___人__口__占__总__人__口__的__比__重____ 表
示,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意义:带来了__聚__落___形__态___及生产方式、__生__活__方__式____、
(3)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大都进入城市化的_后__期___阶段, 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__初__期__或__加__速_____阶段。
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改变 ①___生__物__多__样__性____减少。 ②__水__质__、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③废渣影响城市土地质量。 ④出现城市“_热__岛___”现象,密集建筑群影响日照、风速 和风向。
考法二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满分策略 解决城市内涝的工程措施
(1)整治河道:采取挖、扩、分等综合措施整治河道; (2)改造地下管网:如适当扩大管径,解决雨、污分流问 题; (3)增加排涝设施:如建排涝挡潮闸、排涝泵站; (4)增加调蓄能力:如修建蓄水池、调蓄湖等; (5)增加渗透能力:如铺设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等。
答题模板 图解“城市病”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表现 人口、商业、制造业由市区迁往郊区
人口迁往更远的 农村和小城镇
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
成因
郊区基础设施的完善,私人小汽车的普 及和交通、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
为追求更好的生 活环境
与郊区之间的时间距离
图解
[例 1](2017·江苏卷)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企业数量 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高考地理城市专题必背知识点

高考地理城市专题必背知识点

高考地理城市专题必背知识点目录高考地理城市专题必背知识点高中地理大地图相关知识点高考地理怎么复习高考地理城市专题必背知识点⑴分析我国武汉市的城市区位因素:地理位置:位于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中国大陆的中部自然因素: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②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③长江、汉江汇合处,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转。

社会经济因素:①附近铁矿、棉花资源;②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京广铁路穿过,交通便利;③科技发达;④劳动力丰富,素质高;⑤湖北省省会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⑥现代工业、新兴高科技产业(光谷)。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棉纺织、光谷等)。

⑵第一批城市诞生的地区:世界上一些大河冲积平原,如:长江黄河中下游平原;恒河和印度河、尼罗河中下游平原等。

原因分析: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农业发达;便利的水运。

⑶上海市的发展:A、优越的区位因素:①便捷的交通;②广阔的消费市场;③高素质的劳动力;④宽广的经济腹地;⑤充足的商品供应;⑥丰富的农副产品;⑦雄厚的技术力量。

B、城市化问题:产生原因:城市人口膨胀;用地规模扩大;表现:①道路狭窄,交通堵塞;②居住拥挤;③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差;④用地紧张。

C、浦东新区的规模和发展:作用:解决城市化问题;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利条件:位置——接近上海繁华市区;面积——相当于建城的2倍;地形——平坦、开发空间大;水源——河网密集,水源充足;产业——农业为主,开发成本低城市规划:①分为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化地区两部分;②采取轴向发展与综合组团相结合的布局形态;③纵横交错的快速干道和河流;④各种类型的绿地组成绿化体系。

建设成就:浦东新区已建成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⑷城市道路网问题:形式:环行—放射式方格--环行—放射式作用:放射线:方便市中心交通,使市中心成为通达度最高的地区。

环线:缩短了城市各端点的距离,避免把大量人流、车流引入市中心,减少市中心的交通拥堵和交通污染。

新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一城市与城市化课件(共54页)

新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一城市与城市化课件(共54页)

考点梳理
考点一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基础导学
1. 城市与城市区位
(1)城市 ①含义:城市是1 人口 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2 非农业 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 3 经济 、文化中心。 ②特点:人口和4 产业活动 密集、生产效率和5 经济效益 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
发展趋势
城市化速度大大放慢,甚至停止;一些大城市中心区 人口向郊区移动,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
合理性问题
农业现代化使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相对合理
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出现许多社会问 题
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生的问题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环境质量下降 城市交通问题 城市住宅问题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 城市化推进很快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 通拥挤、住房紧张、环 境恶化等问题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 象
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发展中国 家
发达国家 城市化起步 早(自产业革命开始)
目前水平 高,城市人口比重在70以上
发展中国家 晚(自“二战”结束后开始) 较低,城市人口比重不足40%
(2)交通通达度与城市功能用地的关系 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地租越高;交通通达度越差,土地价格、地租越低。具体如图所示:
①市中心(O处):因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故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一般为商业用地。②从 市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公路(如OA、OB、OC、OD、OE、OF)两旁、公路交会处(如图中A、B、C、D、 E、F处):通达度高,地租高,形成地租次高峰,多为商业用地。 ③城市外环路及公路干线两侧(如图中G点):通达度较高,地租较高,一般为住宅用地。

全国通用2020-2022年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4区域与区域发展

全国通用2020-2022年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4区域与区域发展

专题14 区域与区域发展一、综合题1.(2022·全国甲卷·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瑞士矿产资源贫乏,经济发达。

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河湖众多。

工业、金融业、旅游业为经济的三大支柱,工业以低原料消耗的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医药、钟表等为主,技术先进。

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提供广泛、专业、高度国际化的金融服务。

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占30%以上。

下图示意瑞士的地形。

(1)说明瑞士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发展的非农产业。

(2)分析瑞士主要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的原因。

(3)指出瑞士发展金融业的自身优势因素。

(4)简述瑞士经济发展特点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

【答案】(1)降水丰富,河湖众多,地势起伏大,可发展电力工业;河湖众多,风景优美,经济发达,可发展旅游产业。

(2)山地多,矿产资源、能源贫乏,客观上趋向发展占地少、耗费原料和燃料少的工业部门。

(3)位于欧洲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且经济发达;作为中立国,政局稳定。

(4)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建立完善的法律和监管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

【解析】本题以瑞士的相关介绍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资源、气候、工业、地形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

(1)由材料可知,瑞士每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降水丰富,由图可知,瑞士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可发展电力工业,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公园的美誉。

(2)瑞士矿产资源贫乏,地形高峻,大宗货物运输成本高,难度大,低原料消耗的的工业占地小,运输方便,同时又可以减少对资源的损耗。

(3) 瑞士位于欧洲中南部,经济发达,资金和法律相对完备,中立国家不会轻易遭遇战争,并且政治局势比较稳定。

客户更愿意在瑞士享受金融服务。

(4)一个区域想要发展,就需要因地制宜,不能强行违背自然环境造就的区位条件,故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同时,法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也是众多投资人看重的点。

2020年高考真题——地理(浙江卷)

2020年高考真题——地理(浙江卷)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洋流。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甲洋流()
A.位于副极地环流圈B.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受极地东风影响大D.在性质上属于寒流
9.关于图中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处夏季时温和多雨B. ②处分布着峡湾地貌
C. ③处行船时流急浪高D. ④处有世界著名渔场
【答案】B
【解析】
【详解】不同的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不同,RS可以识别出来,因此可以利用RS获取植被覆盖信息,①正确。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不能获取土地利用类型信息,②错误。GIS的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储存地理空间数据,因此,可以借助GIS进行数据图层管理,③正确。GIS的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储存地理空间数据,因此,可以通过GIS输出生态环境质量专题图,RS并不能处理和输出生态环境质量专题图,④错误。B①③正确,ACD错误。故选B。
【7题详解】
先进制造业要依靠发达的技术作为基础,东北地区技术不发达,应该致力于老工业基地改造,产业机构多元化,先进制造业在东部地区,A错误。西部地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大,不可能均衡发展,B错误。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是中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工业发展早、工业化进程快,故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于中部,C正确。西部地区有中国的商品棉、商品粮基地,还是特色农产品基地,东部第一产业比重低于西部地区,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农业带为美国西部高原的大牧场放牧业,以牧牛为主;专业化程度高;大牧场放牧业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投入劳动力较少,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美国西部高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均以牧牛为主,南非的大牧场放牧业以牧羊为主。大牧场放牧业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2020年高考新高考I山东地理真题(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新高考I山东地理真题(答案解析)

2020年⾼考新⾼考I⼭东地理真题(答案解析)2020年⾼考新⾼考I⼭东地理真题⼀、选择题1、下图为某区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1. 推断图中滑坡体的滑动⽅向为()A. 由北向南B. 由西向东C. 由西北向东南D. 由东北向西南2. 图中序号所⽰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 ②③④①B. ②①③④C. ③①④②D. ③②①④2、家住北⽅某县的⼩王夫妇,效仿村⾥⼀些年轻⼈的做法,在⾃家5亩耕地上栽植了杨树后就外出打⼯了。

⼋年后,⼩王夫妇将已成材的杨树出售,获利24000元。

与原来种植粮⾷作物、蔬菜等相⽐,这些收⼊虽不丰厚,但他们还算满意。

据调查,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积约占耕地总⾯积的10%,这种“农地杨树化”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的⾼度关注。

据此完成下⾯⼩题。

3. 当地“农地杨树化”的主要原因是()A. ⽣态效益⾼B. ⽊材销路好C. 劳动投⼊少D. 种树有补贴4. 针对“农地杨树化”引起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A. 加⼤开荒⼒度B. 增加⽊材进⼝C. 增加粮⾷进⼝D. ⿎励农地流转3、同城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城市紧密联系、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现象。

公路客流能够反映城市间的⽇常⼈⼝流动⽅向和强度,是分析判断城市间关系的重要指标。

下图⽰意安徽省2011年8⽉⾏政区划调整前的中⼼城市间公路客流状况。

滁州的⾸位客运流向为南京,次位客运流向为合肥,两个⽅向的客流量相差很⼩。

据此完成下⾯⼩题。

5. 下列城市组合中,最适宜推进同城化的是()A. 安庆—池州B. 合肥—巢湖C. 亳州—⾩阳D. 芜湖—铜陵6. 合肥虽为滁州的次位客运流向,但滁州发往合肥的客流量与发往南京的相差很⼩,其主要原因是()A. 南京经济发展⽔平⾼B. 滁州与南京距离更近C. 滁州与合肥⾏政联系密切D. 合肥与南京均为省会城市4、2020年5⽉27⽇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程测量登⼭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峰峰顶,实现了四⼗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

(中图版)2020高考总复习 地理:第2讲 城市化

(中图版)2020高考总复习 地理:第2讲 城市化

第2讲城市化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1.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了解城市化的表现及城市化的过程。

(综合思维)2.结合实例或图表资料,分析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比较不同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3.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针对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1.以区域图或模式图为背景,考查城市化问题,考查频度高,考查形式主要为选择题。

2.与城市人口流动、城市内涝等实际问题相结合,考查读图能力、信息提取及整合能力,考查频度较高,考查形式多为综合题。

[梳理知识体系][再现基础知识]一、城市化及城市化进程1.城市化的动力和表现(1)城市化的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如下所示:特别提醒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成为城市人口是城市化的主要表现之一。

但是发达国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因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而产生的,而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则主要是因农村人口增长过多过快产生的。

因此,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并不是城市中二、三产业迅猛发展的真实反映。

(2)城市化的表现结合下图,归纳城市化的表现。

城市化表现具体表现人口的集中过程(丁乡村→甲城市)城市人口总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镇数量增加,城镇密度加大;每个城镇的规模扩大地域的转换过程(乙乡村→乙城市新区;丙乡村→丙城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农业用地发展为城区;城市用地功能进一步分化;土地景观发生较大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伴随经济结构变化,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扩散2.世界城市化的进程读下图,填表并回答问题。

(1)阶段和特点阶段特点A: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B:中期阶段城市化推进很快,出现很多城市化问题C: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2)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早晚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开始)晚(20世纪中叶以来) 原因工业化早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目前速度快慢趋缓(甚至停滞) 快原因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阶段民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迅速城市人口比重大小大(70%以上) 小(不到40%)原因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所处阶段C阶段A阶段和B阶段城市化表现及原因表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发展不合理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特别提醒发达国家城市化一般经历了如下过程:【疑难辨析1】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的区别是什么?提示前者主要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百分比越高,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

新高中地理高考热点05城镇建设与城市转型(答案版)

新高中地理高考热点05城镇建设与城市转型(答案版)

热点05 城镇建设与城市转型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下图所示地区城镇化进程是我国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务工、经商等,逐渐融入城镇生活。

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化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新的发展理念,着力推动8000余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城镇化的特点是()A.多极化发展,不同等级城市同步扩张B.一极多核,大中小城市数量增多C.多核心发展,高等级城市迅速扩张D.多极多核,城镇分散发展2.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该地区城镇能够吸纳较多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原因是()A.城镇建设更加有序B.地域文化特色更浓厚C.对外开放程度更高D.农业机械化水平更高3.新时代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的主要措施有()①加强基本农田建设①提高教育经费比重,扩大城镇教育规模①城乡统筹,加强就业培训①提高城市落户门槛,加强户籍管理①大力发展中小城镇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4.下图是采用手机信号定位获取的某市新建城区工作日人口分布变化示意图,图中甲地最可能是()A.办公区B.商业区C.住宅区D.生态区闽南三角城市群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包含厦门、泉州和漳州3个地级市及所辖县区,下图是闽南三角地区1996~2017年部分土地平均相对地表温度。

完成下面小题。

5.城市群易出现热岛效应,组成该区域热岛的主要是()A.耕地、建设用地B.耕地、草地C.裸地、建设用地D.草地、裸地6.1996~2017年该区域的()A.土地开发受到限制B.裸地草地面积减少C.植被覆盖率明显增加D.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城市与乡村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们通过推广社区农业化和城郊农业等方式,使农田散布于城市用地中,创造出一个清洁、高效的城市。

程集中学二轮复习2020高考地理专题四人口与城市(44张)

程集中学二轮复习2020高考地理专题四人口与城市(44张)

考点提炼
(5)“男女比例失调”埋下隐患:在“六普”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18.06,社科院 发布的2010年《社会蓝皮书》指出,目前我国19岁以下年龄段的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到2020年,中 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2 400万。而当计划生育国策的推行,遭遇强烈的男孩偏好、B超胎 儿性别鉴定技术的滥用,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失衡风险大大增加,为中国未来10~20年的发展埋下了重大 隐患。
导致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同。 这种影响有利有弊,如图所示: 生回答,师归纳总结:对丁香姑娘的期盼,对眼前现状的迷茫和对往昔之美的深深追忆。 2.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 5.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
10.在上段叙述荆轲匆匆告别的基础上,又十分真切而生动地描绘了易水送别,慷慨悲歌的壮烈场面。
然后让学生说对他的看法。
(1)人口的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 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学的说法,属于双鱼座。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以爱情为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现实,优柔寡断 。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
三、布置作业
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各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就 生1:应该是一个纤弱的、优雅的、楚楚动人的、惹人爱怜的小家碧玉。
或环境因素青少年人口迁移:家庭因素或教育因素 (4)看性别与文化素质差异: 重工业发达地区,往往吸引大量男性人口迁入;而轻工业发达地区,则对女性人口迁
入吸引较大;文化素质高的人口大量迁入地区,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文化素质较低的 人口迁入地区,一般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较多。 2.人口迁移的影响分析技巧
(1)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

专题3:大都市的对外辐射—以上海为例(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3:大都市的对外辐射—以上海为例(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小结

大 都
制造业辐射
动 区
市 金融辐射

的 交通辐射

辐 射
科技和文化辐射
济 发

武汉为长江经济带中游最大城市,在制造业辐射方面,武 汉的汽车产业在周边城市中间就有很多配套的设施和企业; (2分)在交通辐射方面,武汉与周边地区间有高速公路、 铁路、水运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便捷,加强了 与周边城市间的人员往来、物资流通;(2分)在科技和文 化辐射方面,武汉是湖北的政治、文化中心,高等院校集 中,人才众多,技术先进,可以带动周边城市的产业结构 升级,促进城市化发展。(2分)
2024届地理高考一轮复习——产业结构与城市和区域发展
专题3 大都市的对外辐射—以上海为例
产业发展
选择性必修二
第1单元区域发展差异 主题1认识区域 1)区域的含义与类型 2)区域的征 主题2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 1)比较区域的异同 2)因地制宜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第2单元区域发展过程 主题 3大都市的对外辐射-以上海为例 1)上海大都市及其形成 2)长三角区域空间组织 3)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基础梳理:考点一
大都市的辐射作用
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
基础梳理:考点一
大都市的辐射作用
基础梳理:பைடு நூலகம்点一
大都市的辐射作用
关系
举例
城市的发展往往 腹地农业发达,农产品商品率高,有利于城市
受腹地经济特征 发展轻工业;腹地矿产资源得到开发,有助于
的影响
城市发展重工业
腹地中具有工业发展优势的城镇,有可能承接
内容要求
1. 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 2.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 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3.以某大都市为例,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出发,说明大都市辐射功能。 4.以某地区为例,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 5.以某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分析该类城市发展的方向。 6.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0届高考地理对接高考知识巡查卷(七)城市与城市化详解

2020届高考地理对接高考知识巡查卷(七)城市与城市化详解

(七)城市与城市化2018年9月28日,位于北京二环路附近的官园批发市场永久闭市,标志着西城区多家区域性批发市场全部关闭。

关闭官园等批发市场是按照北京市总体规划,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具体要求。

下图为北京市主要道路和西城区部分批发市场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1-2题。

1.关闭官园等批发市场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城市人口和交通压力B.提高城市土地产出效率C.减轻城市大气和水体污染D.完善和提高城市服务职能2.官园等批发市场关闭后,在其附近应增设( )A.大型商场B.社区医院C.小商品超市D.中小学校乌鲁木齐位于天山山脉中段北麓,三面环山,北部平原开阔,下辖7个区,1个县。

近年,该市以自然环境要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系统特征以及产业活动类型的空间分异为依据,划分出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的地域空间单元,如图,据此完成3-5题。

3.乌鲁木齐市划分具有特定主体功能的地域空间单元会( )A.扩大市域空间B.降低城市人口密度C.提高城市等级D.提升空间配置效率4.乌鲁木齐县地形以低山为主,其主体功能的定位方向最合理的是( )A.木材加工B.生态旅游C.现代物流D.冰川采集5.乌鲁木齐市会展片区布局在市中心附近,考虑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价与环境B.科技水平与人口数量C.交通与信息D.气候条件与服务水平城镇化表示人口和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的过程,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或地区综合发展水平。

下图为“1901年以来中国和印度人口规模和城镇化率变化趋势图”。

读图,回答6-8题。

6.图示时段内,中印两国城镇化率的发展和变化趋势是( )A.中国城镇化起步早,后期快速发展B.印度城镇化起步早,后期发展缓慢C.中国城镇化率年增长率一直低于1%D.印度城镇化率年增长率一直高于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总量快速增长B.东部城市群快速崛起C.工业化的快速发展D.人口向东南沿海聚集8.提高印度城镇化率,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B.加强城镇管理,减轻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C.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D.重视环境建设,改善城镇的生产生活环境非农化人口是指以二三产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口,非农化率是指非农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值,NU值是非农化率与城市化水平的比值,NU值趋近于1.2时就业结构较为合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
考点一、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1.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1)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

(2)明显的功能分区和稠密的道路系统是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

(3)各功能区连片分布,界线模糊。

任何一个功能区都可能兼有其它功能。

2.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1)经济因素(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但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因素,如故宫)(2)城市土地的利用类型取决于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并不完全取决)
(3)影响地租高低的直接因素:
①交通通达度:一般来说,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

②距市中心远近: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地租由市中心向外递减,但并没有以市中心为同心圆向外递减(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沿街道弯曲)
3.城市地域结构:
指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构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

(1)三种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2)地域结构影响因素:
①经济因素: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是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的影响:地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b交通便捷程度对地租的影响: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
②历史文化: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可继承和改造;
③社会因素:包括收入状况、知名度和因种族宗教、人种的聚居等;
④行政因素:作为政府行为的行政干预对城市规划影响很大。

(3)城市地域结构随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功能区最佳区位区位选择的原因
商业用地A:商业活动中心和服务中心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要求最大程度的接近消费群体,靠近市中心,交通便捷,商业付租能力强。

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之地,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密集。

住宅用地B 分布在盛行风上风向、河流的上游占地最多,要求方便上下班,又要方便购物,靠近市中心处,在有的城市中出现了高级住宅区(近文化区)和低级住宅区(近工业区)的分化,他们在空间上背向发展。

工业用地 C 远离市中心,向城市外缘移动,向交通干线集聚。

专业化程度高、协作性强,工业生产占地较大,地租占成本的比例很高,又污染市区环境。

分布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河流的下游。

考点二、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4、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等级服务范围职能种类服务级别城市数目相互距离
高级城市大多高(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少远
低级城市小少低多近
不同等级城市提供不同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
考点三、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5、城市化的含义和标志:
(1)城市化是指由非农产业在某处形成集聚所引起的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其主要标志是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

(2)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6、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特征比较
发达国家特点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70%以上);处在城市化进程后期阶段;发展趋缓,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产业结构多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发展中国家特点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50%以下);多处在城市化进程加速阶段;发展快,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产业结构多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城市发展常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7、世界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阶段、中期加速阶段、后期成熟阶段,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见下表:
城市化发展阶段水平特征出现的问题发展新趋势出现的国家和地区
初期阶段25%~30%以下,低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发展中国家
加速阶段30%~70%,较高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

后期阶段70%以上,高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达国家
考点四、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8、城市化问题: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

9、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1)城市规划中常见工业的布局原则
工业部门生产特点与制约因素布局主导因素
制糖、炼铁耗原料多,制成品重量大大减轻交通方便,接近原料地
钢铁、有色冶金、化工消耗能源多接近水电站等能源地
织布、石油化工、运输产品比运输原料成本高接近消费市场
自来水厂优质水源河流上游方向,水源清洁
汽水、家具、印刷、啤酒运输不方便接近消费市场
普通服装、纺织、电子装配劳动力成本比重大,数量多接近劳动力丰富、工资水平不高的地区
化工、电子、飞机、仪表科技含量大,技术水平要求高接近科技发达人才集中的地区
电子、感光器材特别要求环境洁净选择环境洁净之地
(2)合理布置功能区:
①工业区多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区位进行布置,以降低生产成本;
②轻度污染的工业布置在近郊,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可以布置在居民区内;
③严重污染的工业宜布置在远郊,流经城市的河流的下游,盛行风的下风方向及与季风相垂直的郊外(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④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用防护带隔离,防护带主要指城市绿地,也可以利用水面、河流。

10、城市化发展的方向:生态城市
1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1)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的动力。

(2)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①珠三角模式: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工业化→城市化;
②温州模式:小商品经营→个私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③苏南模式: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④云南德宏模式:沿边开放→边贸发展→城市化;
⑤东北模式:森林、矿产资源开发→国有大中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考点五、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1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城市建筑表现原因
建筑
景观美国城市市中心多是高层的摩天大楼,离开中心区,建筑物高度急剧下降,然后又缓缓地向郊区递减美国发展历史短,虽然早期移民大量来自欧洲,但美国人接受了欧洲居民自由的精神传统,在后来的发展中形成了有别于欧洲的现代文化特色
欧洲城市市中心有市民集会的广场、大教堂以及工商组合的事务所等许多著名历史建筑,高层建筑大部分建在城市中心以外的地区欧洲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多著名历史建筑,人们不愿意让现代化建筑夺去其历史建筑的风采
杭州形成一种将城市有组织地带入自然环境之中的山水城市受我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影响
北京皇宫建筑群雄踞市中心,其他重要建筑物沿城市中心轴线排列以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
华盛顿以国会大厦和白宫的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轴线及其交会处为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居于高处体现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