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遵义城市变迁初探
遵义古代的时候叫什么名字
遵义古代的时候叫什么名字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黔川渝三省市结合部中心城市,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在古代也肯定是军事重地。
那么遵义古代的时候叫什么名字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遵义古代的时候叫什么名字今遵义市地,战国时期属邑国,附属于夜郎。
秦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制,秦始皇二十七年(公无前220年)置邑县。
今市地自此直至南北朝时均在邑县境内,先后属犍为郡、柯郡、平夷郡、平蛮郡。
唐贞观十三年(639年)置播州,属江南道。
播州称谓由此诞生十六年(642年),播州所辖罗蒙县改名遵义县。
遵义之名始此今市地在播州所辖带水县境内,五代时期先后属前蜀、后蜀、楚、后周等国。
一、宋元时期建置唐乾符三年(876年),杨端率部在今市南10公里白锦堡建立世袭统治。
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杨氏家族内讧,杨光荣、杨文贵叔侄献地归顺北宋,宋廷令建播州与遵义军,今市地属播州。
宣和三年(1121年)废播州,置播州城隶于南平军;六处(1124年),改播州城为播川县。
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杨氏第十二代统治者杨轸将其治所从白锦堡迁穆家川(今遵义市老城)为遵义建城之始。
南宋嘉熙三年(1239年),设播沿边安抚司,属夔州路,今市地驻安抚司治所。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十月,杨邦宪归顺元廷。
至元十八年,播州安抚司升为播州宣慰司。
播州宣慰司建立使“播州”概念得以强化至元二十二年,改隶湖广行省顺元路宣抚司,同年降为播州军民安抚司。
隶属湖广行省时间不短至元二十九年中书省奏准,播州仍隶湖广行省,直至元末。
元末,明玉珍农民起义军占据四川,建立大夏政权。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派窦英为参知政事,镇守播州。
播州战略要冲地位得以体现今市地元代驻播州安抚司、宣慰司治所。
二、明清时期建置明洪武五年(1372年)播州归顺明廷,隶四川。
隶属四川始!第二年由宣慰司升为宣慰使司,下辖安抚司、长官司,今市地为播州长官司辖地。
播州军事两次属贵州指挥:第一次,洪武十五年至二十六年(1382-1393年),属贵州都指挥使司。
遵义历史地名变迁与政区沿革
遵义历史地名变迁与政区沿革摘要:历史地名具有很强的传承性,并通过行政区划的固定而强化,对后代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历史上,遵义重要的地名与行政区划关系密切,本文对遵义历史地名变迁与政区沿革做了梳理,探讨其影响。
关键词:遵义;历史地名;政区沿革中图分类号: k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4-0064-01黔北重镇遵义,是国务院列入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遵义”之名沿用至今已有1364年,其名称最早出现于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将播州所领的罗蒙县改名遵义县。
遵义所辖地域的历史地名有“夜郎”和“播州”,其次有“牂柯”、“鳖”。
地名的变化反映了遵义地区政区沿革历程。
一、夜郎、牂柯等地名与遵义古代政区春秋时期,遵义所辖地域属牂柯、鳖、鳛等小邦国;战国时期,遵义一带属夜郎国。
夜郎国的历史大致追溯到战国至西汉成帝和平年间。
“夜郎”首见于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
”滇王、夜郎王都曾经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家喻户晓的成语“夜郎自大”由此而来,夜郎作为政区名一直存在至南朝。
古代乌江被称为“牂柯”,是比夜郎更早的较小古国之名。
据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周之季世,楚威王遣将军庄蹻,泝沅水出,且兰以伐夜郎,植牂柯系舡……因名且兰为牂牁国。
”汉武帝通西南夷后,在遵义建置郡县。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设鳖县,含今遵义、桐梓、湄潭、正安、凤岗等县。
西汉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置犍为郡,郡治鳖县,即今遵义市中心城区附近。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夜郎地置牂柯郡。
魏晋南北朝时期,遵义地区为蜀汉和南朝属地。
晋建兴元年,分牂柯郡置平夷郡,鳖县地属之,宋、齐、梁、陈相沿。
[1]贞观九年(635年),牂柯县置郎州,领恭水、高山、贡山、柯盈、邪施、释燕6个县。
十一年(637年),废郎州及所领6县建置;十三年(639年)复置播州,改原牂柯县为遵义县(今遵义市),为播州的治所。
遵义土城的历史文化介绍
遵义土城的历史文化介绍遵义土城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中心,是遵义市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土城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它是当时遵义城的主城区,也是遵义城的军事、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
在中国历史上,遵义土城是一段重要的历史记忆。
遵义土城的历史遵义土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
当时,遵义城已成为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为了保护城市的安全,当时的地方官员决定在城市周围建造一道城墙。
这就是遵义土城的起源。
土城的建造经历了多次改建和扩建,直到清朝末年才基本完成。
在明朝时期,遵义土城曾被封为“遵义卫”,成为地方军事的重要防御工事。
在清朝时期,土城被改建成为城市的主要商业中心。
当时,遵义城已经成为贵州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土城的商业繁荣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和手工业者前来定居,使得土城成为当时贵州省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之一。
遵义土城的文化遵义土城是遵义市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它是遵义的文化中心,也是贵州省的文化中心之一。
在土城内,有许多古建筑、文化遗址和历史文物,这些都是遵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遵义会议纪念馆。
遵义会议纪念馆位于遵义市土城区中央广场,是中国革命历史上重要的地标之一。
这里是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召开地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遵义会议纪念馆内陈列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图片和文献资料,展示了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会议的重要意义和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
遵义土城的建筑风格也是遵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城内有许多古建筑和民居,这些建筑风格独特、保存完好。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土城城墙和土城门楼。
土城城墙长约6公里,高约10米,有6个城门、12个角楼和72个瞭望台。
这些城墙和城门楼是土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遵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遵义土城的现状随着时代的变迁,遵义土城的历史文化遗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破损。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许多古建筑被拆除或改建,土城的历史文化价值也逐渐被淡化。
遵义简介
遵义历史沿革公元前八至五世纪前后的春秋时期,现在的遵义市所辖地域,先后或分别属于牂柯、巴、蜀、鳖、鳛等邦国。
战国时期,今遵义一带属于"大夜郎国"范围。
西汉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置犍为郡,郡治鳖县,即在今遵义市中心城区附近。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于夜郎地置牂柯郡,作为邦国存在了250多年的"夜郎国"之名从此消失。
此后,作为郡县行政建制的"夜郎郡"、"夜郎县"之名曾多次出现,与今遵义有关的,一是唐贞观十六年(642年)所置的夜郎县,在今桐梓县境,为珍州的治所。
二是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珍州置的夜郎郡,治所即在这个夜郎县。
至德二载(757年),大诗人李白被"长流夜郎",地点就是今遵义市桐梓县的夜郎坝。
这个夜郎县之名到五代时期废除,北宋时期复置,宣和二年(1120年)又废,计先后存废达480年。
此后中国历史上再没有出现"夜郎"郡县之名,而位于桐梓县境的唐夜郎县故址至今仍称为夜郎坝。
今遵义市境内,作为二级政区的州、郡名称,历代屡有变更。
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将隋代的郎州改名为播州,领辖今黔北的大片地域。
播州之名,历经五代、宋、元到明朝末叶,存在了962年。
所以人们常习惯用"播州"来代称古代的遵义。
唐贞观十六年(642年),将播州所领的罗蒙县改名遵义县。
这是"遵义"名称最早的出现。
遵义之名沿用至今已有1366年。
遵义二字,除作为县名外,历史上曾有过遵义砦、遵义军、遵义军民府、遵义府、遵义专区、遵义行政公署、遵义市等建制名称。
从唐末到明末的725年间,播州为杨氏土司所世袭统治。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平播之役"后,取消土司制度,实行"改土归流",于次年分播州为遵义、平越两个"军民府",分别隶属四川、贵州两省。
遵义历史文化简介
遵义历史文化简介在春秋战国时期,遵义属于巴、蜀、夜郎等邦国的领地。
秦汉时期置犍为郡。
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为播州。
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改置遵义军民府隶四川和平越军民府隶贵州。
清初,遵义府改属贵州省。
辛亥革命后,废弃府建置。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贵州省设11个行政督察区,黔北为第5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先设桐梓,后迁遵义县城今红花岗区。
1949年11月,黔北各县先后解放,先置遵义专区,后称遵义地区,1997年,遵义撤地设市改为今遵义市。
因其历史和地域独特的原因,遵义形成了以“酒文化”和“长征文化”为主线的独特地方文化艺术。
综观遵义历史与文化,从汉代“三贤”盛览、舍人、尹珍,清代“三儒”郑珍、莫友芝、黎庶昌,到瓶底会议和抗战期间浙江大学的迁临,遵义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以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和长征精神为文化依托,融时代精神,形成了与时俱进的遵义文化艺术。
1978年以后,遵义文化取得了长足发展。
1997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遵义地区设立地级遵义市,揭开了历史名城遵义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2002年8月18日~9月18日“遵义三节全国杂技、国际名酒、旅游一会”招商引资的成功举办,谱写了遵义文化新的一页。
一、十大文化“十大文化” 是指:“沙滩文化、长征文化、国酒文化、土司文化、建筑文化、诗乡文化、杂技文化、辣椒文化、民族文化、茶文化”,其中前五者属传承文化,后五者为特色文化。
一传承文化1.沙滩文化从明末至清末三百余年间,沙滩文化蒸蒸日上,方圆约2.5平方千米的沙滩出了数十名举人进士,成了大儒之乡、诗文之乡、书法之乡、外交家的摇篮,其中有学者、诗人郑珍,西南巨儒莫友芝和被称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和“全才君子”的黎庶昌等著名人物,形成了一个冠冕全黔的文人群体。
2021年,遵义籍贵大退休教师罗方和其姨夫郑贤钊投资100多万元在黎庶昌故居附近修建“沙滩文化陈列馆”,为故居旧景增添新的文化景点。
陈列馆展示名典“书山学海”、“三贤堂”、“农耕文化用具”等,以保护、开发沙滩文化为已任,搜集、整理、展示传统文化。
遵义为何成为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别以为遵义只有红色文化
遵义为何成为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别以为遵义只有红色文化在贵州有一句古话,名为“贵州文化在遵义”,很多人对此不理解,甚至有人无知的说:“遵义属于四川”。
为了介绍遵义的文化,并且纠正“遵义本属于四川”的错误看法,小编在此写下这篇文章。
一,郡县制时代:汉三贤扩荒贵州教育遵义在春秋战国时代为鳖国,是夜郎国下的方国之一,传说古蜀国有鳖令治水,可能来自于黔北。
除了市区周边以外,习水还有习国,而余庆归属于且兰国。
秦朝建立后,鳖国臣服于秦,设置了鳖县,隶属于巴郡。
汉朝时期,在鳖县设置犍为郡,管理原夜郎的北部地区。
汉武帝时,且兰国杀犍为郡太守而反,犍为郡不得不迁徙到川南一带。
且兰被灭后,汉朝在此设置牂牁郡,郡治在今黄平福泉一带,管辖整个夜郎国,鳖县也划归牂牁郡。
此后,经历两汉、蜀汉、两晋、南北朝,遵义一直属于牂牁郡。
汉代时期,遵义便已经成为了贵州高原的文化高地。
这一时期,中原文化开始在这里传播,出现了一些文化学者,出现了著名的“汉三贤”,分别是舍人、尹珍、盛览。
舍人曾任犍为郡文学卒史,著有《尔雅注》三卷。
被评价为"注古所未训之经,其通贯百家,学究无人",可惜该书后来失传。
盛览,字长通,著有《赋心》4卷。
他师从司马相如,归以授其乡人,文教始开。
尹珍(79-162),字道真,牂牁郡毋敛(正安县)人,是贵州第一位教育家。
公元107 年,尹珍北学中原学成归来,在毋敛坝“手建草堂三楹”,设馆收徒教学。
他的足迹遍及夜郎、毋敛、珍州、南平军、鄨等县,有“南域知学自珍始”之称,“凡属牂牁旧县,无地不称先师”。
为了纪念尹珍,后来专门在正安划出一个县,名为道真。
尹珍创立的务本堂,在今正安县二,播州时代:创作千年的辉煌隋朝,鳖县之地改名朗州,到了唐朝改名播州。
另外,正安为珍州、凤冈为夷州、南川为南州、皆同属于黔中道。
当时的黔中道管理着云贵高原山地的东部,包括几乎整个贵州,还有湖南西部和渝东南,是一个十分完整的地理单元。
历史时期的遵义,古代时期地名及行政演变过程
历史时期的遵义,古代时期地名及行政演变过程
秦代夜郎
秦灭六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西南地区基本属于秦帝国的边缘地带,是华夏文化影响力较弱的“蛮荒之地”,遵义周边属夜郎郡。
西汉益州牂牁郡
汉承秦制,清朝灭亡后,西汉沿用秦代的郡县行政制度,同时也存在一定数量的分封诸侯国,并在郡县之上加设州牧(刺史部)行政区,遵义属益州刺史部牂牁郡,地名鄨县。
东汉益州牂牁郡
东汉时期,遵义依旧属于益州刺史部牂牁郡,地名鄨县。
蜀汉益州牂牁郡
三国时期,贵州中西部地区属实力最为弱小的蜀汉政权,遵义属
益州牂牁郡,地名鄨县。
西晋益州牂牁郡
西晋时期,南北实现短暂统一,遵义依旧属益州刺史部牂牁郡,地名依旧为鄨县。
南齐宁州南牂牁郡
南北朝时期,南北陷入分裂,行政区划与地名有较大的变化,南齐时遵义属宁州南牂牁郡,地名依旧为鄨县。
隋牂牁郡
隋代再次实现大一统,并且重新实施郡县行政制度,贵州位于西南边陲,遵义属牂牁郡。
唐黔中道播州
唐代在隋朝郡县两级行政的基础上,增设道级行政区,实行道州县行政制度,遵义属黔中道播州,地名遵义。
北宋夔州路遵义军
北宋时,实行路州县行政制度,遵义属夔州路遵义军,地名遵义。
南宋夔州路遵义军
南宋时,秦岭淮河以北被金朝占据,遵义依旧属夔州路遵义军。
元湖广行省播州宣抚司
元代时实行行省制度,遵义属湖广行省播州宣抚司。
明贵州播州宣慰司
明代时调整前代行省边界,遵义属贵州省播州宣慰司,地名播州。
清贵州遵义府
清代时改土归流,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控制,遵义属贵州省遵义府。
遵义历史变化情况调研报告
遵义历史变化情况调研报告遵义位于中国贵州省东南部,是贵州省的南大门,也是中共党史上重要的城市之一。
遵义经历了悠久的历史变迁,下面是该调研报告的详细内容。
遵义地理位置优越,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在春秋战国时期,遵义地区属于楚国的范围。
到了秦朝,遵义地区成为开凿南北街道道路的重要节点之一,这为遵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明代,遵义成为贵州省的重要行政区域。
明代中后期,遵义建立了宣慰司,为明朝统治贵州发挥了重要作用。
清朝时期,遵义成为贵州的省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得到快速发展。
此时的遵义城墙建设完整,城市布局井然有序。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遵义成为贵州的省会。
1935年,红军长征的关键一站——遵义会议在遵义举行,标志着遵义的革命历史地位的确立。
遵义会议的召开为红军改革提供了契机,从而使红军由败退转入强化发展阶段。
如今,遵义会议纪念馆成为遵义的著名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遵义开始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
遵义的工业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特别是机械、化工、石化、冶金等行业蓬勃兴起。
遵义还以丰富的旅游资源闻名于世,黄果树、花溪、茅台风景区等都成为游客们眼中的热门景点。
近年来,遵义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引领,加强城市规划与环境整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同时,加强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提升了遵义在文化旅游领域的影响力。
如今,遵义既保留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又拥有现代化的城市设施和产业发展。
遵义的历史变化充分展示了其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
遵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这个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们来此品味历史的厚重与庄严。
遵义的发展历程也充分证明了遵义依靠自身优势实现了从一个县级市到一个地级市再到省级城市的跃升。
总结而言,遵义历史变化丰富多彩,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也见证了遵义人民的奋斗与拼搏。
遵义的历史变迁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只有站在历史的高度,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建设我们的城市。
遵义的老城新城及城公所-2019年文档
遵义的老城新城及城公所内容提要:明万历二十九年至清咸丰九年间,遵义建有两座城堡。
一为老城,官储修建,官府管理;一为新城,官府倡导,地方民众集资修建,民众管理。
民国以后,冷兵器时代结束,城堡不但失去其保障功能,反而成为制约城市发展、阻碍交通的屏障。
因此,城堡的拆除、消失已成定局。
但是,原为管理城堡而成立的公所,却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将维修城堡的资金,转用于发展地方公益事业,在遵义历史上留下了可记的一页。
遵义老城,系有新城以后的称呼,原称郡城或遵义府城。
其城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遵义府志?城池》记载:“时民尚未集,主体于野,因以兵代役,给工饩。
治郡城,西南绕山颠,无壕;东北临湘江为池。
前后俱高三丈。
……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知府赵光荣、知县邱纪重修。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知县唐秉琰领帑项二万一千五百九十七两零,重修。
”遵义府城系官府修建,所以维护和修葺历来由官府负责,并由绿营兵守卫。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实施新政,裁撤绿营兵,老城城墙曾一度无人管理。
《续遵义府志》记载,“宣统三年(1911年),议会议以老城公所历年居积为培修之供,举廪生杨葆宸,外委周源章监督增高补缺,及城脚壅秽悉为粪除。
三月而工竣,用银二百二十四两零四分,钱五百七十九千四百四十文。
董事者皆勤勉厥责,遂臻完缮。
”据此推断,老城公所应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之后至宣统三年(1911年)之前成立。
宣统年间的城墙修葺,也是现存资料中最后一次修葺城墙的记载。
老城公所的产业有:拱安关碾房和马王庙、袁(玉锡)公祠(1933年落成)及祭祀田产。
拱安关碾房在战争年代,以碾火药为主。
和平年代碾谷子,加工大米,故每年有一定的收入。
老城公所管理以上产业后,除去必要的开支外,尚有一定的结余。
老城公所的董事长及董事有:蒋惠浦、周子光、牟贡三、张仲修、喻君业、王官勤、王筑生、万苏黎、傅虚谷、赵宗典等人。
民国年间,政府大力提倡教育,鼓励地方政府及社会团体以及个人投资教育事业。
遵义历史变化情况总结汇报
遵义历史变化情况总结汇报遵义市位于贵州省中部,是贵州省的副中心城市。
遵义市曾经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并在历史上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政治变化。
以下是对遵义历史变化的1000字总结汇报:遵义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600年左右,当时这里是楚国的边境地区。
在古代遵义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历史上多次发生战争和政治纷争。
公元前678年,楚国荆轲刺秦始皇的事件发生后,秦国派遣大将白起攻打楚国,曾经占领了现在的遵义地区。
在明朝时期,由于贵州省地势险要,遵义成为了重要的行政中心,曾被设为州治。
在清朝时期,遵义成为了千户所的中心,地位更加重要。
20世纪初,遵义成为了贵州省的省会。
但是在1928年一次大洪水后,贵州省政府迁往贵阳,遵义失去了省会地位。
然而,在20世纪30年代,遵义再次成为了中国革命的重要舞台。
193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会议上举行,毛泽东在会议上确立了他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标志着毛泽东在中共党内的崛起,为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抗日战争期间,遵义成为了中国军事指挥的重要中心。
遵义地区的游击战争在此时达到了巅峰,在抗日战争的最后阶段,遵义发生了著名的遵义战役,中共军队在这场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4年,遵义成为了贵州省的地级市。
此后的几十年里,遵义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遵义市取得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
如今,遵义市已经成为了贵州省的副中心城市,拥有了现代化的城市设施和繁荣的经济。
遵义市的旅游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拥有了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红军长征纪念馆、茅台镇等。
总的来说,遵义经历了从古代的重要军事要塞到革命摇篮再到现代化城市的历史变化。
在遵义的历史中,革命斗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遵义市以其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现代化的面貌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观光。
遵义城市形态变化调研报告
遵义城市形态变化调研报告遵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形态发生了许多变化。
本文将对遵义城市形态变化进行调研并撰写报告,以了解城市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规划。
首先,回顾遵义城市的历史,可以发现城市的规模和形态在不同的时期有着明显的变化。
遵义最早是在明代建县,城市形态较小,以城墙围合的方式为主。
随着时间的推移,遵义逐渐发展为一个重要的商贸城市,城市规模扩大,但仍然以传统的城墙围合的形式存在。
然而,在20世纪初,遵义的城市形态发生了重大改变,城墙被拆除,城市开始向外延伸。
进入20世纪后半叶,遵义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城市发展事件。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遵义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遵义会议在这里召开,对于中国革命事业起到了关键作用。
遵义会议后,遵义成为了革命圣地,许多红军将士和党的干部在这里接受过培训。
这对于遵义的城市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特别是加强了城市的学术教育和文化氛围。
在改革开放以后,遵义的城市形态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城市开始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新建了大量的住宅区、商务区和工业区。
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遵义的城市规模急剧扩大,成为贵州省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功能的提升,遵义也面临一些城市发展的挑战。
首先是交通拥堵问题,由于车辆数量的增加和道路网络的不完善,遵义的交通拥堵问题逐渐突显。
其次是城市土地的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浪费。
此外,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不平衡也是一个问题,一些地区发展较快,而一些地区却滞后。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遵义市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规划和政策。
例如,制定了交通规划,并建设了一些交通设施,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此外,遵义还注重加强和其他城市的合作,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和做法,加快城市发展的步伐。
综上所述,遵义的城市形态经历了明显的变化。
从传统的城墙围合到现代的大都市,城市规模和功能不断扩大。
遵义地名论稿(下)
遵义地名论稿(下)□胡长斌(续接上期)四遵义地名,大多剪裁于山水形胜,充盈地域的人文色彩,蕴涵深厚的历史信息。
已经消失在历史烟尘之中的地名,譬如最古老的方国名:鳖国、鳛国、巴国、蜀国、牂牁国及稍后的大夜郞国,承载着这方地域文明肇始之际及发展进程中的精要。
秦汉设置的犍为、牂柯、巴东蜀国等郡(国)地名,以及置于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没于南朝齐中兴元年(公元501年)的鄨县(由鳖国改置),历七百余年:这些郡县名称,是这方地域历史演进中最为剧烈的时期,因文字奇缺而意味无穷。
隋代,务川、绥阳二县出现,其名至今已历一千四百余年。
唐、宋时期出现的几个州名,即播州、珍州、溱州、思州、夷州等,可证这方地域全景式的发展状貌。
明朝中后期的改土归流,于这方地域影响深远。
特别是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废播州,设置遵义、平越二军民府,一批县级区划地名至今不易。
基层区划地名进入方家典籍。
至此,遵义地名渐趋稳定,形成以下特征:表达诉求和意愿的地名。
“遵义”之名,出现于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据称取义于《尚书·洪范》:无偏无陂,遵王之义。
偏即歪,与正相对;又有片面的意思,或指称事物的一部(而非全部)。
陂读bei,指山坡、斜坡,水边、水库或池塘;又读bi,表示邪恶;还读pō,如陂陁、陂驼,指倾斜不平。
《尚书》中的“无偏无陂,遵王之义”,大约是说,一个人行为要端正,处事要周全,还要遵循王国的典章制度,做一个有道德、讲道理的人。
到了唐贞观年间,人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可能烙上时代的戳记。
即长江上游、今大娄山脉那一片山水之邦,因久困于危岭长谷,拘囿于道塞路绝,这都是见短识浅、颟顸逞强的缘由;中央希望,大唐雄风能够深入荒山野箐,达于人心,以此横扫作祟的念头,沿着秦汉开辟的道路,推崇合宜的德行,成为文明的山原。
应该说,唐王朝的这番意愿,正好切合了这方地域的情感,以至于“遵义”之名至今不易。
关于“遵义”名称的来历,还有一说。
论清代遵义复式城市的形成
论清代遵义复式城市的形成作者:韩笑文竹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年第07期摘要:复式城市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筑有城墙的独立部分组成的城市。
复式城市作为中国古代城市发展过程中一种特殊的城市形态,其原因主要出于行政管理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我国历史名城遵义,僻处祖国西南一隅,其城池建设肇始于明,经营于清,最终在清中后期形成了典型的“拓展型”复式城市。
其发展历程也折射了中国古代因政治而建、因经济而兴的复式城市的历史。
关键词:清代;遵义;“老城”;“新城”;复式城市贵州历史名城遵义僻处祖国西南一隅,被历代统治者视为“羁縻地”、“化外之区”。
因此,“(遵义)自治瞥以来,城郭之修未矣。
几经分徙,残壕废堡,荒蔓难寻。
平播后,分邑定治,兴版筑。
”一、遵义“老城”的形成战国时,遵义在夜郎国东北,“城迹方圆里许,中有狮子碣,古树蓊蔚,人不敢伐。
”秦代,遵义属瞥县。
“今贵州遵义府府城西,有鄨县故城。
”唐宣宗十三年,南诏侵入播州(遵义旧称),太原人杨端请兵将其击退,据播州为已有。
“熹宗乾符三年(876),杨氏建邑于白绵堡。
而南宋淳熙三年(1176),播州杨氏第十二代统治者杨轸将堡寨迁到环境较为优越的穆家川,据道光《遵义府志》记载,杨轸“病旧堡隘陋,乐堡北二十里穆家川山水之佳,徙治之,是为湘江。
堡在今府治南二十里无疑。
”穆家川所在地,即今遵义“老城”湘江之滨。
这为遵义市成为黔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奠定了基础。
南宋年间,历来被视为“羁縻地”的遵义城市虽然得到较大发展,但仍然极其有限,穆家川始终没有修筑城垣,播州人“所居无城池之固,架木为阁,联竹为壁。
”“虽称州号,人户星居,道路崎岖,多阻岩壁。
”明季以后,明廷对播州实行“改土归流”,并将播州一分为二:平越府和遵义府。
遵义始设府治、筑城郭、治郡城。
遵义城市规模初具,是为“老城”的起源。
“城垣西南绕山颠,无濠,东北临湘江为池,前后俱高三丈,长九百五十丈四尺,垛口一千七百八十二。
遵义历史文化总结汇报
遵义历史文化总结汇报遵义历史文化总结遵义是中国贵州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下面是对遵义历史文化的总结汇报。
一、历史沿革遵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在历史上,遵义曾是一座战略要地,多次被用作军事据点和行宫。
在明代,遵义成为了贵州地区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
清代时期,遵义是贵州省的九大土司州之一,有较大的政治影响力。
20世纪初,遵义成为了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风暴中心,红军长征途经遵义,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二、历史遗迹1. 遵义县文庙:建于明朝,是遵义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文庙之一。
文庙建筑均匀分布在庭院里,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布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茅坪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遵义市赤水河畔的茅坪,是中国红军长征的重要起点之一。
纪念馆通过实物展品、图片和文献资料等形式,生动再现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和伟大胜利。
3. 赤水古城:建于明代,始建于明代,是遵义历史文化遗产的代表。
古城区有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建筑,包括庙宇、民居、商铺等。
这些建筑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
4. 遵义会议纪念馆: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是对遵义会议的纪念场所。
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会议,标志着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的召开。
纪念馆通过展览和文物展示等形式,宣传和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三、历史人文1. 谢觉哉: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曾任遵义地方党政机关负责人。
他在遵义时期积极推动党的内部整风,为党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 董必武: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也是遵义地区的党组织负责人之一。
他在遵义时期担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为红军长征提供了重要指导。
3. 莫逸:著名音乐家,生于遵义。
他是中国现代音乐的奠基人之一,对中国音乐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
4. 郑文光:中国工农兵学员,生于遵义。
他积极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并在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和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
遵义的前世今生,时代的记忆,看到照片回忆我们的老遵义!
遵义的前世今⽣,时代的记忆,看到照⽚回忆我们的⽼遵义!认识⼀座城市,从地标开始毕竟它代表了或者曾经代表了这座城市如今,遵义的城市发展⽇新⽉异很多⽼建筑都在消失或重建告别、改变、怀念……那些⽼照⽚⾥的记忆在时间的刻度下正渐⾏渐远今天请跟着⼩编的镜头在⼀键下单的快节奏⾥去见证遵义这些地⽅的前世今⽣感受现实和记忆的逐渐重合感受明显⼜模糊的新旧界限贵州省地⽅粮票谁家有⼀辆⾃⾏车都是满满的羡慕那时候上班所带的饭盒那时候所⽤的钞票话说10元够⼀家⼈⽤好久那时候每家都⼀个这样的搪瓷脸盆同样每家也有⼀个这样的搪瓷茶缸那时候遵义⼈抽的烟那时的遵义公交车是这样的万寿桥和新华桥新华桥,对⾯就是红花岗剧院遵义群⼒电影院遵义⾹港路遵义红花岗遵义丁字⼝遵义汽车站苟家井市场旧遵义城朴实⽆华却让⼈悠然⼼静新遵义城华灯初上、灯⽕阑珊使⼈韵味⼗⾜⽼丁字⼝上世纪的年代感让⼈不禁感慨在上世纪六⼗年代,每逢宣传、集会时台⼦就临时搭建在⼤饭店门前市民们就站在丁字⼝中⼼道路上参加集会或观看演出新丁字⼝繁华⽽颇有艺术感让⼈⼼情愉悦俯瞰旧丁字⼝与新丁字⼝俯瞰旧丁字⼝与新丁字⼝处处⾼楼,平坦的道路欣欣向荣充满⽣机活⼒的⼭⽔⽣态城市就如⼀幅美丽的画卷万⾥路七⼗年代的万⾥路现代的万⾥路(70年代中华路)中华南路(70年代)中华路是⼀条历史悠久的著名街道,南到丁字⼝转盘北到梅岭⼚⼈⾏天桥接北京路并与澳门路交汇,中华路全长3公⾥左右中华路沿线⾃北向南只与合众路街道交汇,沿途有市民⼴场和众多住宅⼩区。
作为遵义名城的中轴线历经了千年繁华⾄北向南商铺众多因有其重要的商业价值吸引了众多商家投资靠街商铺80年代的⽕车站前不久退役的⽕车站现在的遵义⾼铁新城遵义新⾈机场旧红军烈⼠陵园(70年代)凤凰⼭红军烈⼠陵园,陵园坐北朝南,前临湘江河后靠葱茏翠绿的凤凰⼭与当年红军鏖战的红花岗,⽼鸭⼭遥遥相望遵义会议会址湘江河⽼城(60年代)⽼城⼤⼗字 (60年代)新⽼城⽼城夜景⾛出历史,⾛过记忆看到⼀个崭新的⽼城深藏内蕴成了遵义的窗⼝遵义公园,1952年初在原遵义杨、宦、王、舒四户公馆和⾃有花园基础上改造建成的遵义公园1955年在遵义公园内增建的遵义动物园这两头铁⽜绝对是70年代所有⼈的回忆记得那时铁⽜摆放在公园的门⼝节假⽇⽗母们还在排队买门票我们早已经跑到铁⽜⾝边抢着骑⽜了遵义⼏代⼈共同的记忆如今公园焕然⼀新⽐以前⼤⽓漂亮更具⽂化品位和遵义特⾊如今的⼤遵义经过那么多年的快速发展成为了全国卫⽣城市典范⾸批中国历史⽂化名城⼀张张⽼照⽚诉说着⼀段段⽼遵义的故事也许是爱情、亲情或是友情你的故事中有什么?有⼈爱⼭,有⼈爱⽔我却爱城只因城市让⽣活更美好!同爱城的⼈中有⼈爱⼩镇有⼈爱都市,有⼈爱⼩镇有⼈爱都市,但我爱的却是我的家⼈——遵义!来源:微新蒲、遵义发布、遵义⽣活通。
历史名城遵义——纪念遵义会议68周年
历史名城遵义——纪念遵义会议68周年
孙芳
【期刊名称】《理论与当代》
【年(卷),期】2003(000)001
【摘要】遵义地区历史悠久。
在春秋战国时期,遵义地区曾是巴、蜀、夜郎等国
的领地。
西汉时期,在这里设置犍为郡,郡治在邑县,即今遵义市西北。
唐代贞观十三年建播州,十六年(642)年,改播州所辖罗蒙县为遵义县:这是遵义得名之始。
从唐未历五代、宋、元、明代计725年,播州为杨氏土司世袭统治。
【总页数】2页(P57-58)
【作者】孙芳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27.3
【相关文献】
1.中国革命历史是鲜活教科书——刘奇葆在纪念遵义会议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
2.遵义会议在我党第二次伟大历史性转变中的地位和作用——纪念遵义会议五十周年 [J], 胡邦宁
3.历史名城在崛起——纪念遵义会议60周年 [J], 汪希林
4.见证历史转折的红色圣地遵义会议纪念馆 [J], 白孟宸
5.遵义会议评价的科学历史观--纪念遵义会议七十五周年 [J], 石仲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遵义的变化
遵义的变化名称最多的桥——新华桥新华桥横跨湘江,连接新、老二城,为城区重要通道。
新华桥在历史上多次毁于洪水。
由于毁建频繁,名称甚多,有上塌水、吴公桥、蜈蚣桥、福寿桥(万寿桥)、赵公桥、中正桥、新华桥等名称。
据《遵义府志》记载,明代平播时,在今新华桥桥址处有座平板石桥,名为上塌水(洛阳上的平桥为下塌水),为老城东门去外埠必经之路。
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遵义总兵吴之茂见交通要道上的石板桥常被水淹没,很不方便,就筹款将桥加固升高。
市民为感吴之茂的恩德,就把上塌水称为吴公桥,简称吴桥,《遵义景致诗》有“夜月吴桥好看”即指此。
吴公桥建成后十余年,就遭洪水冲垮,交通受阻,地方官束手无策。
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有个名照彻的江苏游方和尚经过此地,便毅然以重建吴桥为己任,独立募化修桥。
他的义举感动了遵义的各界人士,大家纷纷捐款,桥建成后取名为福寿桥,人们企盼新桥一劳永逸,又呼之为万寿桥。
江苏为吴地,故有人仍沿称吴桥。
30年后,万寿桥再次毁于洪水,由遵义知府赵光荣主持将桥修复,人称赵公桥。
清光绪三年(1877年),遵义知县周庆芝筹款把赵公桥增高三尺,两侧修石栏。
在桥东头压上两尊石牛(现置于公园门口),西头压石狮子两只,意在镇住水中妖魔龙蛇。
传说有年水涨,桥身扭曲如蜈蚣状,故得名蜈蚣桥。
1937年,为纪念蒋介石50岁的生日,由地方官员出面,运用财政收入,对桥加固后,桥面仿欧式铁架桥,用木材制成框架,中提梁上悬名“中正桥”。
1945年,由遵义军官队队长韩汉英出面集资,请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设计,将木架桥改为石拱桥,作为向蒋介石60寿辰的贺礼,并向南京发了贺电。
解放后,遵义市人民政府将中正桥更名为新华桥,1955年,由遵义人民建筑公司施工,把桥面升高1米。
并在上游一侧将桥镶宽8米,新华桥基本定型。
1964年用钢筋混凝土加固基础,后来又作过多次桥面修缮,安装照明设施,使这座明代古桥展示出新貌,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作用。
唐宋以降播州城邑的演变
唐宋以降播州城邑的演变播州,是为今遵义地区的古代称,自古也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
播州之得名始于唐,迄明,以杨氏族群为主的土酋经营之下,世守其职,保境守疆,共长达700余年。
至明中后期,经平播之役后,改土为流,易名为遵义,延续至今,是黔北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黔北重镇城市,历史文化悠久。
有关播州城邑的研究,逐渐成为不同学科学者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随着播州土司城邑海龙囤遗址的发掘,以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对于海龙囤遗址的旅游开发、历史文化研究以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山地城邑建筑艺术文化价值的研究逐渐兴盛,且迎来了媒体以及有关研究学者的青睐。
然而,鉴于以传世文献的匮乏,对于播州城邑的研究仍较为薄弱,呈现出“首轻尾重,中间臃肿”的趋势。
主要是一方面,限于传统史料文献对于早期城邑的记载较少,且加上中央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边疆治略、开发政策,以及重视程度,制约了边疆民族地区城邑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此外,随行政区划的变迁,政治中心治所的转移,城市的类型与形态,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阶段性特征。
另一方面,由于相关资料的分散与有限,从而影响了整体性研究。
本硕士论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共四个部分来阐述: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的绪论,主要介绍本文论题的相关概念的界定内容、选题缘由及学术意义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内容、基本思路以及重难点等进行分析说明,以便能了解本文的撰写思路和为正文的全面展开作铺垫。
第二部分为第二章,主要内容为播州地区聚落形态的概述,通过从自然环境的差异说明;以少数民族为主的人口聚居格局的演变、多民族的聚居格局、分布、迁徙、融合;民族居住环境、民族习俗等多方面因子的分析,从而探讨城市的起源不同类型,对分布格局的影响以及具备特征。
第三部分为第三、四、五章,主体以历史时间划分,分从唐宋、元明、清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播州城邑的变迁加以阐释。
第三章部分,主要是从唐宋时期中央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羁縻州制政治制度以及民族社会的发展等因素对播州治所城市的起源影响与变化,特别是唐王朝与南诏之争,宋元对峙两个阶段,对播州城邑修筑影响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遵义城市变迁初探摘要:从城市历史学的角度探讨古代遵义城市的变迁,总结遵义城市的发展特点,向人们展示遵义城市的历史面貌,可以提高遵义城市的历史价值。
古代遵义城市发展的特点有二: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内部空间无秩序性。
关键词:遵义;城市;变迁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北依娄山,南濒乌江,今辖2区、2市、8县、2民族自治县。
因遵义会议享誉中外,在1982 年成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遵义迅速发展,成为西南重要城市之一。
由于历史时期上,这一地区是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属于中央王朝统治的边缘地带,所以在历史文献的记载上,有关这一地区的记录远不及我国中原和华北地区。
但是,曾经在这块土地生活过得各族人民,同样也为我们留下了不少的文化财富和历史遗迹。
因此,研究遵义城市变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古代遵义地区政区沿革早在殷周时期,遵义地区为“梁州南徼”。
到了春秋时代,属于鳖国。
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置邑县。
今市地自此直至南北朝时均在邑县境内,先后属犍为郡、柯郡、平夷郡、平蛮郡。
隋朝时,隋高祖设州,后隋炀帝又改为柯郡,下辖、宾化两县。
时遵义在柯县境内。
唐贞观九年(635),在柯县北部设立郎州,下设恭水县为今遵义市。
贞观十三年(639),郎州改名为播州,为“播川郡”,管辖不变。
贞观十六年(642),罗蒙县改名为遵义县,“遵义”作为地名开始在历史上出现。
唐末南诏占领播州。
太原人杨端在长安应募率兵前往成功收复播州。
此时唐政府已无力管辖西南地区,杨端遂占据播州,世袭统治。
五代十国时期,遵义地区先后属于前蜀、后蜀。
北宋建立以后,朝廷将近一百多年没有对播州过问。
直到徽宗时期才恢复对此地区的管理。
宣和三年(1121),播州被废为城,隶属于南平军,其城名不详。
播川、琅川、带水三县也同时被废。
又废遵义军和遵义县,以遵义寨命名,隶属于珍州。
宣和六年(1124),改播州城为播川县,仍然隶属于南平军。
南宋初期,遵义地区行政建制未有变化。
嘉熙三年(1239),复设播州安抚司,播川县为州治所在地。
“播州自此至明万历中始废。
杨氏权职之大,从是始矣。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改为为播州军民宣抚司,隶属于四川行省。
一年后,又改为播州沿边安抚司,隶属于湖广行中书省。
明初置播州宣慰使司,后改置为遵义军民府,治所在今遵义市,隶属于四川布政司。
洪武十五年(1382),改播州宣慰司隶属于贵州。
神宗万历二十八年(1600),播州宣慰司杨应龙叛变,朝廷派李化龙前往镇压叛乱。
次年,改播州长官司为遵义县,取消土司制度,实行“改土归流”,将播州一分为二:遵义军民府和平越军民府,分别隶属于川、黔两省。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取消“军民”二字,直称遵义府。
雍正五年(1727),遵义府所领一州四县改为隶属于贵州省。
从遵义地区的政区沿革我们可以知道,自秦汉开始,历朝政府虽然都在这里设置郡县,但这种郡县在大多时候都是一种有名无实的象征。
中央只要求边陲地区各民族的头人,承认他们的宗主权,按时入朝纳贡,本地区事物各民族头人自己处理。
杨端进入遵义地区以后,与中央联系加强,遵义地区的行政建置也逐渐完善。
中国古代许多城市的兴起与发展都依靠着官府的力量,遵义城市的发展也不例外。
直到明代的建立以后,遵义才实际由朝廷直接管理,使遵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古代遵义城市的演变1.遵义城的起源虽然遵义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周时期,但遵义城的起源却始于南宋淳熙三年(1176)。
这一年播州杨氏子孙杨轸因为旧地白绵堡已不适应当时统治与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决定迁到地理环境更加优美、良田肥沃、水利便宜、交通方便的穆家川(即今天遵义老城),这是遵义市作为一个地方行政中枢的开始,为遵义市发展起点的标志。
杨端进入遵义地区以前,此地地广人稀,一片荒凉之景。
被朝廷作为流放政治犯或被贬谪官员的地方。
杨氏治播后,遵义地区社会状况有所改善,经济、文化开始向前发展。
据史料记载,杨轸迁治于这里,一直未筑城郭,只建立了堡寨。
四周零散居住着一些百姓,人们只是定期来到这里赶集。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逐渐在大十字至北门间形成街市,也就是今纪念馆一带。
元至正元(1382),修建兴隆街,在今天遵义宾馆至高桥一带。
可见在这段历史时期遵义城市发展缓慢,且建筑较少,规模不大。
2.明代府城的建立明朝建立以后,中央集权逐渐加强,朝廷与播州土司的矛盾逐渐激化。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播州土司杨应龙叛变,史称“播州之乱”。
明朝经过数月的准备,最终平定播州之乱。
终结了杨氏自杨端入播以来七百余年的世袭统治,遵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镇压叛乱以后,明政府实施“改土归流”,设府治、筑城郭、治郡城。
派出汉人来此担任地方官,并派军驻守。
府城筑于穆家川,湘江河西岸。
由于战乱的破坏,百姓四处逃亡,找不到足够的劳动力,官府只好“以兵代役”,朝廷拨款修筑城墙。
明城墙为石头夯筑而成。
“西南绕山巅,无壕;东北临湘江,为池。
”“前后俱高三丈,广九百五十丈四尺,垛口一千七百二十八。
”并设四城门:“东曰宣仁,南月阳明,西曰怀德,北曰望京,各建于楼上。
”在孙敏政任知府时,“增更铺三十间,又别开小东门,后闭。
”遵义城初步形成。
但规模不大,街道民居等均为成体系。
3.清代双城的形成清代建立以后,由于定居人口和商业人口的不断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聚居区域。
康熙年间,依据城市居民聚居活动范围始设7 党20 坊。
遵义城垣也多次修缮。
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知县唐秉琰重修城墙。
城墙“周围一千三百七十一丈四尺,计七里六分,高一丈五尺,厚七尺”,为方形。
还增加了军事设施,“将台一,炮台十二,枪眼九百九十九。
”开四门:东为景福、西为怀德、南为通贵、北为永宁。
每道城门上都设置小楼,驻戍守之兵。
又另开三个小门,“一在东门左,一在西门左,并置栅,不通行;一在东门右,泻西门沟之水,通人出入,置栅兵,以时启闭。
”小门主要用来泄山洪之用,门外“崇山叠嶂、峭险无路”。
此次重修共花费“两万一千五百九十七两”白银。
与明城墙相比,不仅面积扩大了三分之一,还增加了军事防御,并兼顾了城内的排水问题,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害,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清乾隆初期,桑蚕技术的引进,使遵义经济迅速发展。
一时之间,遵义丝绸与杭绸蜀锦成为竞相争夺的高档丝织品,来遵义贩运丝绸的商旅络绎不绝。
贸易发展促使在湘江河东岸形成了一个新的固定集市,相关产业也应势而生,于是在今丁字口一带形成商业集镇,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
这一集镇纯为民间聚集而成,官府并未重视,缺少基本的防御。
咸丰四年(1854),遵义地区爆发了农民起义。
桐梓人杨隆喜率领起义军攻打遵义,占据了雷台山,继而围攻府城。
城外新兴的商业集镇沦为两军对垒的战场,遭受了巨大的破坏。
昔日繁华的街道、拥挤的住宅,都已化为虚无。
因此,为了防止再一次承受这样的重创,同时加强遵义府城的安全,在咸丰八年(1858)由官方倡议,民间集资修筑附城。
附城内部还是按照原有商业集镇的规模,只是在外面筑修城墙以确保安全。
为了把这座附城与府城区别开,人们习惯地称呼府城为“老城”,附城为“新城”。
“老城”这一称呼沿用至今。
新城城墙“东起凤朝关,包桃源山,下拖临湘水溯岸,直达万寿桥,上青玉岸,缘圣庙后山,直破画笔花峰,绕双荐山以凤朝关。
”即从东门上螺丝山,接山顶炮台而下,顺双荐山山脊直湘江河岸接西门,顺江接南门,又从南门上桃源山向北至苟家井并接东门。
“周围共若千丈,垛口马路皆如治城。
”开设三个城门:东为迎思门,南为德门,西为磐安门。
每道城门上建小楼,沿河一面另置三座水门,设栅栏。
为了增强防御,另外又在螺丝山山顶和桃源山山顶建两座哨楼。
还在桃源山盖了一座七层的砖塔以启文风。
起初在修筑城墙时,因湘山寺的僧侣不愿意捐资,所以知县决定将南门退后,湘山寺就未包括在新城内。
后湘山寺僧又出资请求,遂又从桃源山后接城墙砌墙,绕过湘山寺后,曲下沿响水洞背后直上,折转抵于爬岩河岸,接新城将湘山寺围于城内。
在离德门不到五百米的地方另开一门,取名为“永靖”,后改名为“来薰门”。
遵义新城的修建历时一年,总共耗费三万两白银,全部来自民间捐助。
在遭受战乱后,仍由民间力量所完成,这说明遵义当时社会经济富裕,城市人口也有所增加。
同治年间,遵义城区面积扩大,逐步扩充至湘江东岸,并扩建新街,遵义新城已初具规模,与老城隔河而对,睥睨相视,形成中国历史上独特的双联市形式。
老城因军事需要布置在山麓地带,受地形的限制,呈不规则圆形。
新城是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主要是沿着入蜀的交通线建立,呈带状向外延伸。
三、古代遵义城市发展特点纵观古代遵义城市变迁史,可谓走过了一个较为复杂的历程。
从南宋因政治需要建城到明万历年间真正意义上的建立城镇,再到清中叶以后受商业刺激而快速发展成为黔北的商业中心,遵义城市功能发生了阶段性的转变。
前期表现为以政治职能为主,中期即明万历建城垣后表现为军事职能为主兼顾政治职能,后期清中叶以后则为经济类型的城市。
其一,城市化进程缓慢。
首先,遵义城市的形成并不是商业发展的促成,而是政治影响下的产物。
杨轸的迁入,使得穆家川成为播州地区的行政中心,成为统治者的工具。
但是从整个历史环境来看,遵义地区一直是中原王朝统治的边缘地带,官方对其并不重视。
杨氏所代表的只是地方力量,无法与中央王朝相比。
所以,在杨氏的管理期间,遵义的城市化进程微乎其微。
其次,封闭的地理环境阻碍了城市的发展。
遵义地区多山,导致与外界交流不便,城市的发展长期处在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中。
这种封闭的地理环境不仅影响遵义与外界的交流,也影响了遵义本地区之间的交流。
其二,城市内部空间无秩序性。
从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遵义城内仍然没有整齐的街道,而且街巷的分布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发展形成基本上是自发的,形象地说就是走出来的。
城内的建筑也是根据需要而随意修建的,没有明确的功能划分。
导致城内核心不明确,没有出现代表性的建筑。
从清初的商业发展来看,商业集镇不在城内,而是在护城河的对面,也说明的遵义城市发展的无秩序和随意性。
参考文献:[1][清]郑珍,等.遵义府志(内部印行)[M].遵义市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出版,1986.[2][民国]杨兆麟,等.续遵义府志(精装.影印本)[M].遵义市红花岗区地方志办公室出版,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