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 电与我们的生活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电和我们的生活》 教学设计
《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电的产生、传输和使用的基本原理。
使学生认识常见的电器及其工作原理。
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和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电的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培养学生节约用电、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电的产生和传输方式。
常见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安全用电知识。
2、教学难点理解电的本质和电路的工作原理。
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习惯。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电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相关知识,让学生对电有初步的认识。
2、实验法通过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的流动和电器的工作过程,加深对电的理解。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的用电现象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的用电事故案例,分析原因和教训,增强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电器,如电灯、电视、电脑等,提问学生这些电器是如何工作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电和我们的生活。
2、知识讲解电的产生介绍常见的发电方式,如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讲解每种发电方式的原理和特点。
电的传输讲解从发电厂到用户的输电过程,包括变电站、输电线路等,让学生了解高压输电的原理和优点。
电的使用介绍常见的电器,如电灯、电扇、冰箱、空调等,讲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电路连接方式。
3、实验探究简单电路实验让学生分组搭建简单的电路,包括电池、灯泡、开关和导线,观察灯泡的亮灭情况,理解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电阻实验让学生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理解电阻对电流的影响。
4、小组讨论生活中的用电现象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常见的用电现象,如电灯闪烁、电器突然停止工作等,引导学生分析可能的原因。
《电与我们的生活》教案范文
《电与我们的生活》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知道电是如何产生和传输的。
2. 让学生了解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包括家电、照明、交通等方面。
3. 让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1.1 电的定义1.2 电的单位1.3 电的性质2. 电的产生和传输2.1 发电机的原理2.2 输电线的构造和作用2.3 变压器的原理和应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知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教学视频3. 实物模型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复习相关知识点1.2 引入新课《电与我们的生活》2. 教学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1 电的定义2.2 电的单位2.3 电的性质3. 教学电的产生和传输3.1 发电机的原理3.2 输电线的构造和作用3.3 变压器的原理和应用4. 案例分析: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1 家电4.2 照明4.3 交通5. 情景模拟:安全用电5.1 触电事故案例介绍5.2 安全用电知识讲解5.3 学生模拟演示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8. 课后反思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讨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如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等。
2. 让学生了解电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电磁波、电子设备等。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理解。
3. 安全用电测试:评估学生对安全用电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resources1. 电力知识手册:提供电力行业相关知识,供学生课后自学。
2. 安全用电宣传海报:增强学生对安全用电的意识。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2. 对于安全用电的知识,要反复强调,确保学生掌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 电源
- 开关
- 导线
- 用电器
- 电路图的绘制
- 符号
- 连接方式
- 电磁现象
- 磁铁的性质
- 电流的磁效应
- 电磁铁的应用
3. 重点突出:
- 用不同颜色粉笔标出电的基本概念、安全用电原则、电路组成和电磁现象等关键信息。
- 使用箭头和框图形式展示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磁铁的制作原理。
- 安全用电原则:强调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教授触电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
- 电路的组成:详细讲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各部分的作用。
- 电路图的绘制:教授电路图符号及其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 电磁现象及应用:介绍磁铁的性质,讲解电流的磁效应,以及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
首先,对于电的概念理解,尽管我使用了水流模型进行比喻,但仍有部分学生感到抽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寻找更多直观、形象的比喻或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抽象概念。
其次,在电路图绘制方面,学生们普遍感到有些困难。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电路图符号和连接方式不够熟悉。为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练习,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提高他们对电路图的识读和绘制能力。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电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电的认识和理解。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电和我们的生活》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电流的形成,以及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电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电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电的本质和原理了解不多,安全意识不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逐步深入理解电的原理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的基本概念,电流的形成,以及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电的产生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认识到电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的基本概念,电流的形成,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电的产生原理,安全用电的知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课件、实验器材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实验器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场景,如开关、电灯等,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电有什么认识?电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和实验,呈现电的基本概念和电流的形成。
讲解电的产生原理,以及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的作用,如电灯发光、电动机转动等。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安全用电的知识。
4.巩固(10分钟)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回答问题:电是如何产生的?电流是如何形成的?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我们已经了解的电的应用,电还能做什么?例如,电能驱动汽车、发电等。
6.小结(5分钟)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四下2-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材简析】本课是电路单元的第一课,虽然生活当中电随处可见,学生真正对电的了解却是从本单元开始。
电从哪里来,有什么作用,电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是学生本节课需要整理归纳的问题。
电的使用当中需要留意什么问题,用电平安需要了解,并在整个单元中贯彻。
【学情分析】学生对电并不生疏,但这却是学生第一次具体了解有关电的学问,教学中,我们要连续坚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引导他们渐渐养成尊重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
【教学目标】科学学问目标1.知道电是由电源供应的,电源分为交流电和直流电。
2.知道电是我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的能源,它能驱动用电器做许多工作。
3.初步懂得一些基本的平安用电学问。
科学探究目标用调查的方法了解家中常见的用电器,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电源类别。
科学态度目标1.乐于合作、交流、反思和改进。
2.增加对探究微小世界的兴趣。
3.体会到运用科学学问解决问题的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意识到电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2.知道平安用电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电是我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的能源。
难点:了解家中常见的用电器,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电源类别。
【教学预备】老师:一张“关于点的学问”班级记录表和一张“家用电器记录”班级记录表,关于电源(电厂、电池)和平安用电的 PPT。
小组:一张“家用电器记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假如夏天里停电,你们的将会遇到什么麻烦?(让学生自由发言)对,电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所以,我们要认识电,用好电,节省电,防止触电。
让我们一起走进电的王国,探究电的隐秘。
揭示课题:电与我们的生活(板书)二、科学探究(一)学习电的学问1.人人上网查阅、下载有关电的学问。
2.小组讨论,相互说说你知道的关于电的学问。
3.发觉电转变了人们的生活。
(二)认识常用的家用电器1.调查家中的电器。
个人统计:生活中常用的用电器有哪些?大的电器有哪些?小的用电器有哪些?最少使用的用电器有哪些?这些用电器分别是用哪些电的?你统计的数量是多少?2.电从哪里来?3.认识直流电:手电筒的电池、汽车的电池、手机电池等。
四年级科学下册《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四年级科学下册《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四年级科学下册《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精选1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科学下册《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科学下册《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篇1教学活动要求:1、经历调查家用电器的活动过程,并且科学文件夹记录;经历一次收集并且处理数据的科学研究过程;2、讨论他们想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3、明确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教学活动准备:准备一份科学调查记录表,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电的知识的资料。
教学活动过程:1、引入课前我们做了一个调查记录,调查了我们自己家里的用电器,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个统计,交流我们的调查结果。
2、交流我们的调查结果。
小组内互相交流调查记录,同学之间相互说说。
个人统计:生活中常用的用电器有哪些?大的.电器有哪些?小的用电器有哪些?最少使用的用电器有哪些?这些用电器分别是用哪些电的.?你统计的数量是多少?全班交流!在调查你们发现了哪些问题?自己还有哪些想法?3、交流我们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
小组讨论,相互说说你在以前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
A、静电的知识B、雷电的知识C、富兰克林的故事D、关与电的科学家4、知道安全用的重要性,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1)哪些地方存在触电的危险。
在户外,哪些地方存在触电的危险?在家里与学校,哪些地方存在触电的危险?(2)我懂得怎样安全用电?讨论:怎样安全用电。
全班交流。
四年级科学下册《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篇2教学内容:第五单元第2课。
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学生主动开展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感知科学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开展探究──交流──得出结论──推广应用。
生活离不开点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模板
《生活离不开电》教学设计教材来源:教育部审2019大象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内容来源: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电与我们的生活课时:共1课时,第1课时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内容要求]4.1能的形式、转移与转化①了解生活中各种能的形式,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知道动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磁能等都是能的形式,了解这些能的相互转化现象。
[学业要求]能识别生活中各种能的形式;知道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形式的能,如动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磁能等,不同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
(循序渐进)2.教材分析:本课位于第二单元《电与我们的生活》的第一课,教材第一环节猜想假设停电对生活造成的影响,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会用到电;接着通过调查电器名称、用途、被取代物及能量转化搜集证据,发现电是一种能量形式,电器可以把电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最后提出关于电想了解的问题,为后续学习铺垫。
能的形式、转移与转化在三至六年级教材中层层递进,本节先为学生打下关于能的前概念基础,学生能够明白电、光、热、声等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且可以结合生活经验简单说出其中的能量转化即可。
3.学情分析:电是日常最常见的能量形式之一,对学生来说并不是陌生的词。
孩子们知道各种各样的电器,知道生活中处处会用到电,但这不等于孩子们对电能有深入的了解。
相反,孩子们对电的感觉是神秘而神奇的。
这样的生活经验基础和对电的好奇心为本课乃至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经验基础和动力基础。
三年级的学生经过学习已经具备简单基础的科学调查能力,能够在课前自主完成电器功能调查任务,二年级学生由于书写能力及调查经验不足,不能很好地独立完成课前调查任务,因此本课面对二年级学生,搜集证据环节将课前调查改为课堂表达,重在引导学生将生活中通过观察获得的经验用科学语言表达出来。
【学习目标】1.知道电是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能量形式之一,并能清晰列举电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实际用途。
《电与我们的生活》教案范文
《电与我们的生活》教案范文第一章:认识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理解电的产生和传输过程。
2. 培养学生对电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电的定义:电是什么,电的单位。
2. 电的产生:直流电和交流电的产生原理。
3. 电的传输:电线的作用和电力传输方式。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的基本概念和产生传输过程。
2. 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理解电的概念。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电的定义、单位和产生传输过程。
2. 小组讨论:学生能参与讨论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家庭用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电器:常见家庭电器的名称、功能和使用方法。
2. 安全用电:触电的危险性,预防触电的措施。
3. 节能用电:节能电器的作用,如何节约用电。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介绍家庭电器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
2. 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讨论安全用电和节能用电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家庭电器名称、功能和使用方法。
2. 角色扮演:学生能模拟正确使用电器和触电急救的情景。
第三章:用电常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用电规则和注意事项。
2. 培养学生遵守用电规定,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二、教学内容:1. 用电规则:开关的使用方法,电器的安全距离。
2. 注意事项: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私拉乱接电线。
3. 电器维修:电器损坏时的正确处理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用电规则和注意事项。
2.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生活中遵守用电规定的经验。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用电规则和注意事项。
2. 情境模拟:学生能正确处理电器损坏的情况。
第四章:电力与环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力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 题《电与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电器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2. 使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活中常见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安全用电的知识。
2. 教学难点: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触电急救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电器设备是如何工作的。
2. 通过实物展示、PPT讲解,使学生了解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触电事故的原因,学会触电急救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电器设备模型或实物,如电灯、电视、冰箱等。
2. 准备PPT,内容包括电器设备工作原理、安全用电知识等。
3. 准备触电急救视频或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电器设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电器设备工作原理:展示电器设备模型或实物,讲解其工作原理。
3. 学习安全用电知识:讲解安全用电的原则,让学生了解触电的危害。
4. 观看触电急救视频或案例:让学生了解触电事故的原因,学会触电急救方法。
5.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电器设备,观察其工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家庭电路图,列出家庭电器设备,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电器设备工作原理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安全用电知识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电器维修师傅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维修方法。
2. 组织学生参观电力公司,了解电力生产、传输和分配的过程。
八、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内容:1. 第五章:电与家庭生活本章主要介绍家庭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学会安全用电。
2. 第六章:电与工业生产本章主要讲解电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电力设备的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的工业用电安全意识。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2.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2.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电和我们的生活》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知识,以及电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电的产生、传输和使用的全过程,认识到电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同时也能了解一些安全用电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电有所了解,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电的基本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的产生、传输和使用的全过程,知道电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学会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环保意识,以及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的产生、传输和使用过程,安全用电的原则。
2.难点:电的产生原理,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总结规律。
3.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电池、灯泡、导线等)。
2.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器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与电相关的图片,如发电厂、输电线路、家庭用电等,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电有什么了解?电是如何产生的?电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2.呈现(10分钟)讲解电的产生、传输和使用的全过程,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知识。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总结规律。
例如,用电池、灯泡、导线等组装一个简单的电路,观察灯泡亮灭的现象,探讨灯泡发光的原理。
4.巩固(5分钟)提问:你们知道哪些电器设备?它们是如何工作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5.拓展(10分钟)讲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如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等,让学生了解如何在生活中避免触电事故。
四年级教科版科学《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四年级教科版科学《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知道电是一种重要的能源。
认识到电的来源有多种,如发电厂、电池等。
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能够识别常见的用电安全标志。
2.科学探究目标能够通过调查、观察和讨论等方法,探究电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电的一些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能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
3.科学态度目标对电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学习热情。
在探究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以及尊重他人意见和合作交流的团队精神。
意识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电的生产和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关注节约用电和环保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电的发展和应用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崇敬和向往,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
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电的来源和性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安全意识。
2.教学难点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理解电的抽象概念和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生动的演示进行讲解和引导。
在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准确地操作实验器材、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需要教师进行耐心的指导和启发。
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安全意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引导和强化。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器材:电池、小灯泡、导线、开关、多媒体课件(包含电的应用、电的来源、安全用电等图片、视频等资料)、实验记录单(设计探究电的实验记录表)、奖励小贴纸(如“探究小能手”“安全小卫士”“科学小明星”等)。
三年级科学下册电与我们的生活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电与我们的生活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知道电是如何产生的。
2. 让学生了解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知道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学会正确使用电器设备。
教学重点:1. 电的基本概念2. 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安全用电教学难点:1. 电的工作原理2. 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电器设备实物或图片3. 安全用电宣传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课件或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电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电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电的基本概念(10分钟)1. 教师讲解电的基本概念,如电流、电压、电源等。
2. 学生通过观察电器设备实物或图片,了解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
3.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三、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0分钟)1. 教师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器设备,如电视、冰箱、空调等。
2. 学生观察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了解电器设备是如何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
3.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四、安全用电(10分钟)1. 教师讲解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如不接触带电体、不使用破损的电器设备等。
2. 学生阅读安全用电宣传资料,了解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3.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电的基本概念、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电的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电器设备工作原理的了解程度。
3. 学生对安全用电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探索电的传递(10分钟)1. 教师通过实验或课件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是如何传递的。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电的传递过程。
3.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七、家庭电路(10分钟)1. 教师讲解家庭电路的基本构成,如电源、开关、插座等。
《电和我们的生活》教案-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5.节约用电的方法和意义。
二、核心素养目标
《电和我们的生活》教案-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理解电的基本概念和电路的工作原理;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安全使用家用电器,制作简单的电路;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设计并优化电路,提高电能利用效率;
《电和我们的生活》教案-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电和我们的生活》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电是如何工作的?”比如,当我们打开电视时,电能是如何转化为声音和图像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电的奥秘。
4.培养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了解节约用电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用电习惯;
5.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索电学知识,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电和我们的生活》教案-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1.教学重点
(1)理解电的基本概念:电荷、电流、电压、电阻的含义及其作用;
举例: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静电、电流流过导体时产生的热效应,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基本概念。
(3)家用电器安全使用方法的掌握;
解释: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家用电器的安全使用要求,如防止触电、防止过载等,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需要重点强调。
(4)节约用电方法和意义的认识;
解释:学生应理解节约用电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实用的节能方法,如合理使用电器、关闭不必要的电源等。
课 题《电与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教案
《电与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知道电是如何产生的。
2. 使学生掌握电的基本性质,了解电的用途。
3. 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的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
2. 电的产生: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
3. 电的性质:导电性、磁性、化学效应。
4. 电的用途:照明、动力、通讯、家电等。
5. 安全用电:触电的原因、预防触电的方法、电器火灾的预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电的基本概念、电的产生、电的用途、安全用电。
难点: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电的性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电与生活的关系。
2. 利用实验、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电的概念。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电的用途和安全用电知识。
4. 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场景,引导学生思考电与生活的关系。
2. 电的基本概念:介绍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并通过实验演示电流的形成。
3. 电的产生:讲解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的原理,让学生了解电的来源。
4. 电的性质:通过实验展示电的导电性、磁性、化学效应。
5. 电的用途:讲解照明、动力、通讯、家电等用电设备的原理和应用。
6. 安全用电:介绍触电的原因、预防触电的方法、电器火灾的预防。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的重要性及安全用电的意识。
8.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列举电的用途,并思考如何安全用电。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家庭电路的组成,了解各部分的作用。
2. 实例分析:分析家庭电路中常见的故障及原因,让学生学会判断和处理。
3. 动手实践: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简单家庭电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内容1. 家庭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电线、电器等。
2. 家庭电路的工作原理:电流的流通、电压的分配。
《电与我们的生活》教案范文
《电与我们的生活》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知道电是如何产生的。
2. 让学生了解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电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内容1. 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 电的产生和传输3. 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 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电的产生和传输,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电的产生和传输过程,安全用电的具体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的基本概念、特性和产生传输过程。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场景,引导学生了解电的应用。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安全用电的认识和经验。
4.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安全用电的实践操作。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等)3. 安全用电演示器材4. 学生分组,准备进行实践操作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与电相关的现象或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电的产生和传输过程,以及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场景,引导学生了解电的应用,并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安全用电的认识和经验。
4. 演示:进行安全用电的演示,让学生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安全用电的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与电相关的实践作业,让学生课后进行探究。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八、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实践操作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电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应用的掌握程度,以及安全用电的意识。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2.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2.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案一. 教材分析《电和我们的生活》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知道电是如何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电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学会安全使用电器。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对电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他们知道电是一种能量,可以用来点亮灯泡,驱动电器。
但是,他们对电的认识还比较肤浅,缺乏系统的理解。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电器的机会较多,但安全意识不强,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知道电是如何产生和传输的。
2.让学生认识到电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会安全使用电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的基本概念,如电流、电压等。
2.电的产生和传输过程。
3.安全使用电器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线、灯泡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用于记录实验结果和心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电?电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电的基本概念,如电流、电压等,并解释电是如何产生和传输的。
同时,展示一些与电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的概念。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电流表、电压表等仪器,测量不同电器的电流和电压。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电的作用,增强对电的理解。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你们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规律?电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和心得,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安全使用电器?如何预防电器事故?”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安全使用电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小学科学 电与我们的生活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电与我们的生活课题:生活离不开电课时:1课时设计者:【目标确定的依据】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要求是:(一)科学概念认识电是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
(二)探究能力1.能够大胆猜想,有根据的进行假设。
2.体验科学探究中调查、观察等方法获取资料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保持对科学以及科学有关事件的好奇心。
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电与我们的生活”以“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两项探究能力进行侧重训练,同时也让学生经历“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等科学探究过程。
《生活离不开电》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其主要作用就是引导学生感受电对现代生活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引导他们提出问题。
本节课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电”的兴趣,引导学生针对停电事件给生活造成的不便和影响进行猜想,通过生活中电的调查活动,加深学生对电的认识,并让学生知道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初步渗透安全用电及节约用电教育。
从概念体系来看,本课所需要建立的科学概念是: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从生活经历、媒体传播、阅读及其他学科的学习途径已经有了一些对电的认识,获取了一些简单的用电常识,但是对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电的用途、电的知识、停电原因和导致的结果还没有明确的认识,还不能合理运用调查与观察的方法来了解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停电的原因及其造成的影响,为此本节课将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和观察来了解电的用途及停电的原因以及后果。
【学习目标】1.通过创设停电情境感受电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和结果的猜想、假设能力。
2.通过调查、观察等方法了解电的用途、电的有关知识以及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
3.培养学生节约用电和安全用电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1.对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和结果进行猜想和假设。
2.学会调查和观察的方法。
难点:调查过程中对电能转化的认识。
《电与我们的生活》教案范文
钱钢唐山大地震读后感《钢钢唐山大地震》读后感。
《钢钢唐山大地震》是一部展现人性、家庭和社会的力量的感人小说。
作者以唐山大地震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在灾难中的生存与奋斗。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跌宕起伏,引人深思。
小说以唐山大地震为背景,通过一个普通家庭的遭遇,展现了人性的伟大和光辉。
在灾难面前,人们的爱和勇气得到了最真实的体现。
小说中的主人公钢钢是一个十分坚强的女孩,她在地震中失去了双亲,但她并没有被打倒,而是带着妹妹和弟弟艰难地生存下来。
在灾难中,她展现出了坚强和勇敢,她不仅要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承担起照顾妹妹和弟弟的责任。
她的坚强和勇敢感染了身边的人,也感动了读者。
小说中的家庭关系也是一大亮点。
在灾难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扶持和关爱得到了最真实的展现。
钢钢和她的妹妹、弟弟之间的关系是最感人的。
在地震中,他们相互扶持,相互鼓励,一起面对困难,一起生存下来。
在他们的身上,读者看到了家庭的力量和温暖。
除了家庭,小说还展现了社会的力量。
在灾难中,人们团结一心,相互帮助,共同渡过难关。
在小说中,人们的爱心和善良得到了最真实的体现。
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地投入到救援工作中,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人性的伟大和光辉。
通过《钢钢唐山大地震》,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伟大和光辉。
在灾难面前,人们的爱和勇气得到了最真实的展现。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跌宕起伏,引人深思。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展现灾难和生存的力量的作品,更是一部展现人性、家庭和社会的力量的感人之作。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性的伟大和光辉,更好地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力量。
希望我们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电与我们的生活课题:生活离不开电课时:1课时设计者:【目标确定的依据】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要求是:(一)科学概念认识电是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
(二)探究能力1.能够大胆猜想,有根据的进行假设。
2.体验科学探究中调查、观察等方法获取资料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保持对科学以及科学有关事件的好奇心。
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电与我们的生活”以“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两项探究能力进行侧重训练,同时也让学生经历“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等科学探究过程。
《生活离不开电》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其主要作用就是引导学生感受电对现代生活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引导他们提出问题。
本节课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电”的兴趣,引导学生针对停电事件给生活造成的不便和影响进行猜想,通过生活中电的调查活动,加深学生对电的认识,并让学生知道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初步渗透安全用电及节约用电教育。
从概念体系来看,本课所需要建立的科学概念是: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从生活经历、媒体传播、阅读及其他学科的学习途径已经有了一些对电的认识,获取了一些简单的用电常识,但是对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电的用途、电的知识、停电原因和导致的结果还没有明确的认识,还不能合理运用调查与观察的方法来了解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停电的原因及其造成的影响,为此本节课将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和观察来了解电的用途及停电的原因以及后果。
【学习目标】1.通过创设停电情境感受电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和结果的猜想、假设能力。
2.通过调查、观察等方法了解电的用途、电的有关知识以及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
3.培养学生节约用电和安全用电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1.对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和结果进行猜想和假设。
2.学会调查和观察的方法。
难点:调查过程中对电能转化的认识。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生活中的电器”调查记录表,“停电原因”调查记录表2.教师准备:精彩动画视频【学习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1:创设情境引入:放映精彩动画片,一分钟后切断电源。
提出问题:怎么停电了?停电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呢?板书课题生活离不开电观看视频思考、回忆、猜想、交流激发兴趣,聚焦问题环节2; 出示问题:猜想假设电的作用到底有多大?请把停电可能造成的影响写下来。
看哪组写得多?引导学生用概念图的方法把自己的猜想写下来。
(课本52页下图)让小组把写出的概念图展示出来。
总结归纳出停电对生活造成的影响并板书。
小组活动:小组交流并记录:停电可能造成的影响小组把猜想的结果用概念图的方式写下来。
小组代表展示并汇报概念图的内容。
培养学生对事物发生、发展原因和结果的猜想能力。
【达成目标1】环节3:调查、观察谈话:电对我们的生活,生产非常重要,没有了电,整个社会简直就要瘫痪了......。
同学们,生活中哪些地方、哪些器具用到了电,电帮助人们做了些什么。
引入关于电的调查。
1.生活中的电器请拿出你准备好的“生活中的电器”调查记录表和同学们共同分享。
指导学生分小组统计电器种类数量,分析数据。
组织小组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讨论:学生拿出调查记录表小组讨论、整理、汇总、分析。
小组代表展示汇报小组结果。
通过调查、观察等方法了解电的用途、电的有关知识以及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
【达成目标2】电器接通电源后,会发生什么现象?谈话,如果停电了,这些电器就不能工作了。
生活中常常遇到这些现象,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停电呢?2停电的原因课前大家对停电的原因做了调查,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整理交流停电的原因。
教师随机总结停电原因并板书,自然渗入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教育。
思考回答了解能量转化讨论,分组汇报“停电的原因”初步了解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常识。
初步培养学生节约用电和安全用电意识【达成目标3】环节4:拓展延伸提问:根据刚才同学们总结的停电原因,你们能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吗?根据一种停电原因讲解解决办法。
提出建议:让同学们根据这些停电的原因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提出自己的建议。
指导学生写倡议书。
思考发言,提出解决方案。
小组讨论交流写出,节约用电和安全用电倡议书。
【作业设计】请你依据停电原因的调查结果写出节约用电或安全用电倡议书。
【板书设计】生活离不开电电灯不亮影响生活电饭锅不工作不能看电视停电。
跳闸原因保险丝断开大风。
【调查记录表】生活中的电器调查表调查地点电器名称电完成的工作电变成了什么家里电灯照明光厨房工厂......停电原因调查表序号停电原因12......第五单元电与我们的生活课题:电灯亮了课时:1课时设计者:河南省许昌市南关村小学贾艳丽【目标确定的依据】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要求是:(一)科学概念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开关的功能,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回路。
(二)探究能力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
2.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三)情感态度喜欢大胆猜想,愿意合作交流。
二、教材分析在上节课中,学生对电的有关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课后,学生可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探究“电路及电路控制”,经历一次高度开放的探究活动。
在本课中学生通过观察手电筒得到启发,通过自选材料,试用各种连接方式,使小电珠亮起来,并设法控制小电珠的明灭,理解电路的组成和开关的作用,了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开关,并再次渗透安全用电教育。
从概念体系来看,本课所需要建立的科学概念是: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
三、学情分析上节课学习后,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对电的认识,获取了一些简单的用电常识,但是对生活和工作中电路以及电路的控制还没有清楚的认识,如:不知道电器工作需要一个闭合的电路,不了解开关的基本种类。
为此,本节课通过让学生用简单材料连接一个完整的回路,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学习目标】1.能够对事情发生的原因和结果进行猜想并愿意合作交流。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电器工作需要一个封闭的回路,知道开关的功能和原理,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简单电路。
3.通过猜想、交流、实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1.能够对事情发展的条件和原因进行猜想。
2.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简单电路,知道开关的功能和原理。
难点:能动手操作实验并设计制作。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小电珠1个,灯座1个,电池一节,电池座1个,开关1个,电线3根。
教师准备:手电筒1个,小电珠1个,灯座1个,电池一节,电池座1个,开关1个,电线3根。
【学习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1:情境导入出示手电筒提问:同学们,谁用过手电筒?来试一试。
边说边板书课题电灯亮了学生回答。
一个学生打开手电筒。
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环节2:猜想与实验提问:手电筒为什么亮了?思考回答,猜想观察能够对事情发生的原因进行猜想并。
【达成目标1】拆开手电筒,展示基本部件。
我们可以发现它基本是由这几部分组成:电线,电池,开关,小电珠。
教师引导学生猜想。
组装手电筒,打开手电筒进行展示(电灯亮了)。
提问:和我们刚才猜想的一样吗?讲解电池正负极及导线的导电作用。
小结:手电筒主要是由电池、电珠,开关、导线组成了一个电路,当开关闭合时,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电珠就亮了。
提问:同学们,要想让一个小电珠亮起来,需要什么材料呢?请学生从准备的材料超市里找出需要的材料,各小组试一试,如何连接才能让小电珠亮起来,试验后再比较一下各种连接方法的相同与不同。
按亮起来的电路画出电路图。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有可能问:里面的铜片是干什么用的?学生猜想铜片是开关。
通过观察验证猜想。
了解电路基本组成。
学生回答电珠亮起来需要的基本材料:导线、电池、小电珠、灯座、电池座。
学生分组选择材料,交流电路连接方法,小组合作连接电路,比较亮起来的电路与不能亮起来的电路的区别并画出小电珠亮起来的电路图。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电器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
【达成目标2】环节3:表达与交流请学生汇报讲解电路图。
总结并展示正确的电路图。
小结:先将电珠旋入灯座,电池装入电池座,用导线把电池的一端连到小电珠的灯座一边,再用导线从电池座的另一端连到灯座的另一端上,小电珠就亮了。
汇报展示讲解亮起来的电路图环节4:实践与探究提出问题:有什么办法可以控制小电珠的亮与灭?展示:将开关连入电路,控制灯炮亮灭。
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开关。
你认识生活中的这些开关吗?他们都是怎么工作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提示注意安全,不要拆卸生活、生产用电线路中的开关。
你能自己设计一个开关吗?请学生汇报交流思考回答:开关了解什么是电路以及开关的功能与原理。
交流讨论生活中所见到的各种开关,并说出用法。
小组讨论,并尝试设计开关小组代表汇报设计方案。
知道开关的功能和原理。
【达成目标2】环节5:阅读与讨论请学生阅读:电路安全的卫士。
提问:有了电路安全保护装置,用电还需要注意安全吗?讨论回答电路安全事项。
渗透安全用电意识,学会安全用电。
环节6:拓展延伸提问:我们今天都能通过设计连接电路让小电珠亮起来,大家可以根据这个原理来设计我们的红绿灯吗?讲解红绿灯的基本制作方法,请学生课下制作完成,下节课展示。
课下寻找借助网络查阅资料,访问的方法,自备材料制作红绿灯。
培养学生勇于实验,大胆创新的探究精神和能力。
【作业设计】请通过访问了解不同的家用电器的连接方法,并能说出不同连接方法的优点。
【板书设计】电灯亮了电池电灯导线开关第五单元电与我们的生活课题:小心!有电课时:1课时设计者:河南省许昌市南关村小学王三军【目标确定的依据】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要求是:(一)科学概念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二)探究能力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
2.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三)情感态度喜欢大胆猜想。
二、教材分析在学习《生活离不开电》《电灯亮了》两节课的基础上,学生已对电路的组成,开关的作用,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但对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还没有清楚的认识。
本课将通过实验让学生来认识导体和绝缘体,并分辨哪些材料是导体,哪些材料是绝缘体,知道绝缘体和导体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并注重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意识的教育。
从概念体系来看,本课所需要建立的科学概念是: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
三、学情分析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电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并具有一些简单的用电常识,了解了用电器工作需要完整电路以及电路的控制需要开关,但是对导体的绝缘体还没有清楚的认识,如:不知道电线是由导体和绝缘体构成,不清楚导体、绝缘体的概念,对电路安全还没有更清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