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年破格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

合集下载

学院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实施办法

学院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实施办法

学院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院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工作,加大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力度,根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和《XX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实施办法》的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推免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保证质量,择优录取的原则,坚持有利于学院深化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有利于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形成良好学习氛围。

第二章组织与领导第三条学院成立推免生推荐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院推免生工作。

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领导担任,副组长由主管本科教学工作的副院长担任,全面负责实施本学院的推免生工作,成员由科研副院长、副书记、教学科、科研科、学生科、各专业负责人担任,具体工作由教学科负责。

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XXX、XXX第三章推荐对象和基本条件第四条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推荐范围为具有我校学籍的应届毕业的全日制本科优秀生;“免试”的涵义是免予参加全国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但必须经过面试(复试);“应届”的涵义是指每年研究生招生报名阶段开始时已进入本科最后一学年学习的本科生。

第五条推免生选拔的基本条件一、政治思想要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诚实守信,学风端正,品行优良,在校期间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二、体质健康要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前三年成绩平均达到 50 分及以上(因残疾或重大疾病确实丧失运动能力的学生除外)。

三、学业成绩要求1、基础知识扎实,成绩优良,所修全部课程无不及格记录。

2、学业成绩评价以综合评分的方式进行,推免学生的综合评分排名在本专业前 20%(含 20%)。

综合评分由“学习成绩分”、“创新能力分”、“实践能力分”三个部分加总获得。

“学习成绩分”以前三学年的平均学分绩点计算。

江西师范大学校发79号关于印发《江西师范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

江西师范大学校发79号关于印发《江西师范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

江西师范大学文件校发〔2013〕79号关于印发《江西师范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 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学院、处(室、部、馆),各直附属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已经学校研究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江西师范大学 2013年7月3日江西师范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进一步做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以下简称“推免工作”,相关学生简称“推免生”),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免试,是指符合推免条件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经学校择优遴选后,可不必经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初试,直接进入复试。

第三条 推免工作应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和择优选拔等原则。

在对学生平时综合素质考核的基础上,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潜能等方面的考查。

第四条 推免工作应确保公开、公正、公平。

第二章 组织机构第五条 学校成立推免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研究生工作、本科教学工作、学生工作的副校长和校纪委书记任副组长,监审处、校团委、研究生院、教务处、学生处、教师教育处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及教授代表为小组成员。

推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研究生院,办公室主任由研究生院负责人兼任。

第六条 各学院成立由院长为组长,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为副组长,党委副书记、分管本科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各硕士点负责人及教师代表为成员的推荐选拔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人员名单报研究生院备案。

第三章 遴选条件第七条 学校从具备下列条件的校本部学生中择优遴选推免生:1.在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独立学院学生)。

2.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热爱学校,无故意损害学校声誉和财物的行为。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3]8号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3]8号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正文:----------------------------------------------------------------------------------------------------------------------------------------------------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3]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各研究生招生单位: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是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选拔拔尖创新人才、扩大研究生招生单位招生自主权、完善研究生招生多元录取机制、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和激励在校本科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全面发展的有效机制。

为进一步加强推免工作,更加充分地发挥推免制度在人才选拔中综合全面、公平自主的优势,健全多种录取方式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研究生多元招生体系,推动研究生招生工作科学发展,现就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一、着力提高推免生选拔质量。

各推荐单位和招生单位要进一步树立质量意识,把提高选拔质量作为开展推免工作的核心。

要不断完善全面考查、综合评价、择优选拔的推免生评价体系和工作机制,突出能力考查,注重一贯表现,强化对考生科研创新潜质和专业能力倾向的考核。

各推荐单位和招生单位要加强推免工作制度建设,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制定和完善推免工作办法,明确推荐、接收条件和程序,所有推免生均应符合所在高校推免资格条件并获得所在高校推免生名额。

二、加强推免生校际交流。

推免工作提倡不同高校学生交流融合,激发学生创新活力,鼓励学科交叉,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

所有推免生均可报考其他招生单位,所有推免生名额均可用于向其他招生单位推荐,推免生的留校数量不得高于教育部下达的留校限额。

南昌大学保研

南昌大学保研

保研保研即推荐免试对象:我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国家规定不含专升本和独立学院的学生)中,经我校遴选和确认资格并通过我校或外单位的复试后被接收的优秀学生。

免试是指不必经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初试,直接进入复试;推荐是指按规定对本校优秀应届毕业生进行遴选,确认其免试资格并向招生单位推荐;接收是指招生单位对报考本单位的具有免初试资格的考生进行的复试和录取。

推荐免试生工作安排在应届本科毕业生在校的第七学期(五年制的专业为第九学期,下同)进行。

推荐和接收对象的业绩终算时间为第七学期(或第九学期)开学前(当年9月1日前)。

保研条件报名条件:参加推荐免试生遴选的申请人必须是纳入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应届毕业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独立学院学生)。

遴选必备条件。

凡被推荐对象首先必须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和身体状况等方面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品行优良,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2、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潜质;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3、学习成绩必备条件(1)英语成绩符合我校授予学士学位的要求;(2)前六学期(五年制的专业为前八学期,下同)主要课程(指该专业的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数(依据《南昌大学本科教育学分制方案(试行)》:按该专业的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进行计算,下同)不低于2.5(未实行学分制的单位专业课程考试科目的平均分不低于70分);(3)通识课程无重修记录;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无补考记录;(4)前六学期(或前八学期)考试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数(未实行学分制的单位专业课程考试科目的平均分)在本班名列前15%;(若申请人数不足时可依次向后排序,但学术型硕士原则上不低于前30%,专业学位型硕士原则上不低于50%。

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

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

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更好地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鼓励本科生勤奋学习,根据有关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本科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免试,是指我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入学时招生计划与注册年限计算,下同)不经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考试的初试,直接进入复试;本办法所称推荐,是指我校按照规定对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遴选,确认其推免生资格并向招生单位推荐。

第二章推免生工作组织领导第三条学校成立推免生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本科教学的校领导担任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学校监察处、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生处、招生办、考试中心和团委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推免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

第四条各学院应成立推免生工作小组,全面负责本学院的推免生工作。

小组成员名单及联系方式报教务处备案。

第五条各学院根据本办法制定推免生工作的操作细则。

学院自定的细则应在本学院内公布并加盖公章报教务处审核、备案,未经教务处审核、备案的细则无效。

第三章推免生名额分配第六条全校推免生总名额由教育部每年度下达,学校推免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将名额分配至当前推免年度具有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学院。

第七条学校在分配推免生名额时,将综合考察以下方面的因素:各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数以及年度的研究生招生指标;各学院上一年度完成学校下达推免生指标的实际情况;各学院重点学科、交叉学科的数量和水平,以及本科教学改质量的情况。

第八条参加“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的推免指标由计划单列,参照相关文件执行。

在名额分配时,由学校统筹安排,不直接下达到具体学院。

第四章推免生条件第九条所有参加推免的学生应具备以下条件:拥护领导,品行表现优良、遵纪守法、积极向上、身心健康、学习成绩良好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经学院初审,在预定学制年限能正常毕业,在参加推免当年(截止为推免生工作报名时)没有需要重修的课程。

本科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

本科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

关于做好2012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11‟14号各省级教育考试招生管理机构,各有关研究生招生单位: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以下简称推免生工作)是选拔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渠道,是鼓励在校大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

做好推免生工作对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推动高等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各有关高校要加强对推免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的推免生工作机制和科学的名额分配机制,着力提高推免生质量,进一步促进研究生教育结构优化、调整。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严格执行推免生计划各有关高等学校要严格按照附件1、2、3、4确定的推免生名额安排推免生工作。

学术型名额用于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名额仅限用于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二、促进推免生校际交流各有关高校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推免生校际交流的保障机制,鼓励和支持本校推免生到其他招生单位就读。

要充分尊重学生意愿,不得以任何形式限制推免生合理流动。

凡有留校限额的高校推免生留校数量不得高于附件1中的留校限额。

专业学位推免生名额留本校比例暂不作规定,鼓励各校向其他招生单位推荐。

各高校在发放•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直博生)登记表‣(附件5)时要做留校、外推的标记,以便省级招办检查核实。

三、关于研究生支教团专项推免计划2012年继续在部分高校开展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工作。

推免对象和条件、推荐办法和工作程序仍按•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学…2006‟14号)、•关于为支持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十届研究生支教团下达专项推免计划的通知‣(教学司…2007‟25号)和团中央关于第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有关文件要求执行。

南昌大学破格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实施细则

南昌大学破格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实施细则

附件2:南昌大学破格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实施细则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学[2006]14号)文件精神,对有特殊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经三名以上本校本专业教授联名推荐,经学校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严格审查,可不受专业成绩排名限制破格推荐。

结合《南昌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暂行办法(修订)》文件精神及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如下实施细则:一、申请者须符合《南昌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暂行办法(修订)》规定的推荐免试生遴选原则和必备条件中第七条的第1、2款,且至少符合以下条件中的一条,方可被推荐。

1、在学期间,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本人第二)在SCI、EI、SSCI、CSSCI源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全国性比赛(如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建模竞赛等,下同)获奖的前二名完成人;省级比赛一等奖的第一完成人(艺术类在艺术特长生中评比);3、高水平运动员(由教育学院体育系负责推荐1-2名);4、艺术特长生(由艺术与设计学院负责推荐1-2名);5、有突出的科研成果,有发明专利并已实现成果转化。

二、申请者须由三名以上本校本专业教授联名推荐,经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报送研究生院进行资格初审。

三、研究生院组织专家组对申请者进行面试,确定拟推荐名单,公示七天,无异议后报校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四、各学院破格推荐学生的名额不占本单位推免计划。

五、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对在申请推荐免试生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学生,一经发现,即取消推荐免试生资格,对已录取者取消录取资格和学籍,并由推荐单位按学生管理规定进行相应处理。

2016年南昌大学医学部推免生实施办法(讨论稿)

2016年南昌大学医学部推免生实施办法(讨论稿)

南昌大学医学部2016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是研究生多元招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的重要举措。

要坚持以提高选拔质量为核心,完善全面考查、综合评价、择优选拔的推免生评价体系和工作机制,突出能力考查,注重一贯表现,强化对考生科研创新潜质和专业能力倾向的考核。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的通知》(教学厅[2014]5号)、《关于做好我校2016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部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组织领导1、医学部成立推荐免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推荐和接收工作。

组长:李葆明,成员:黄孝天、蒋丽萍、范广勤、何朝珠、邱嘉旋、邵江华、于雪峰、吴建勇、张旭、朱志朝、吴臻、龙文武、谢小连,秘书:李琳。

2、各院系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研究生工作的领导及分管本科生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包括院系其他领导、硕士点负责人或导师代表等有关人员组成的部系推荐免试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院系推荐免试生的推荐和接收工作。

院系推荐免试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人数应为单数,名单按时报医学部研究生办公室备案。

3、根据研究生院的要求,配合校团委做好支教团的推荐免试生工作。

二、推荐免试对象和条件推荐免试生的遴选,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选拔的原则。

全面考察被推荐对象的品行、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科研潜力、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及其他专业特长。

推荐和接收对象的业绩终算时间为第九学期开学前(四年制学生为第七学期),即2015年9月1日前。

(一)推荐免试对象我校2016年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和独立学院的学生)中,经我校遴选和确认资格并通过我校或外单位的复试后被接收的优秀学生。

免试是指不必经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初试,直接进入复试;推荐是指按规定对本校优秀应届毕业生进行遴选,确认其免试资格并向招生单位推荐;接收是指招生单位对报考本单位的具有免初试资格的考生进行的复试和录取。

南昌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南昌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南昌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暂行办法(修订)(经2006年9月15日修订,2006年9月20日校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荐免试生),是激励广大在校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创新、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提高研究生选拔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

为了做好推荐免试生工作,提高生源质量,加大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力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教学[2006]16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推荐免试生工作的性质第一条推荐免试是指经教育部批准的普通高等学校按规定推荐本校优秀应届毕业生,确认其免试资格,由招生单位(普通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接受的选拔方式。

它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本暂行办法所称免试是指不必经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初试,直接进入复试;推荐是指按规定对本校优秀应届毕业生进行遴选,确认其免试资格并向招生单位推荐;接受是指招生单位对报考本单位的具有免初试资格的考生进行的复试和录取。

第二条本暂行办法所称推荐免试生,是经我校遴选和确认其免试资格,并通过我校或外单位的复试后被接收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第三条推荐免试生工作安排在应届本科毕业生在校的第七学期(五年制的专业为第九学期,下同)进行。

推荐和接受对象的业绩终算时间为第七学期(第九学期)开学前(当年9月1日前)。

二、推荐免试生遴选原则和条件第四条推荐免试生的遴选,应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选拔的原则。

既要看被推荐对象的品行和历年的学习成绩,又要注重对其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业务素质及其他专业特长等方面的考查。

在具体操作中,要在对考生平时学习和科研能力综合测评基础上,突出对考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等的考查。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招募推荐免试研究生和在读研究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通知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招募推荐免试研究生和在读研究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通知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招募推荐免试研究生和在读研究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06.09.21•【文号】教学司[2006]32号•【施行日期】2006.09.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招募推荐免试研究生和在读研究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通知(教学司[2006]32号)有关高等学校: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工作自1999年实施以来,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中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优秀青年人才、弘扬社会新风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得到了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为此,教育部与团中央研究决定继续从部分高校2007年推荐免试研究生中招募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组建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也可从在读研究生中招募志愿者参加研究生支教团。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应选拔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具有奉献精神和志愿服务经历,身体健康,能胜任扶贫支教工作的青年学生参加研究生支教团;应届本科毕业生应符合今年推荐本校免试研究生要求,在读研究生应具有本校学籍。

二、各校选拔参加支教团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见附件),不占用本校今年的推荐免试研究生名额。

三、服务期间,参加研究生支教团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保留研究生入学资格,在读研究生保留学籍。

四、服务期间,支教团志愿者享受团中央、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支教工作的通知》(中青联发〔1999〕46号);团中央、中央文明办、人事部、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配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推进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通知》(中青联发〔2001〕22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学〔2006〕14号)文件规定的有关政策。

昌大校发[2007]43号

昌大校发[2007]43号

昌大校发[2007]43号关于表彰2007届南昌大学优秀毕业生和2007届南昌大学昌海国防之星的决定校内各单位:为了鼓励品学兼优的优秀毕业生,根据《南昌大学优秀毕业生评选办法》、《南昌大学评选优秀毕业研究生暂行规定》和《南昌大学国防生奖先评优办法(试行)》,学校决定授予任中峰等48名研究生2007届南昌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光荣称号,授予黄美玲等501名本(专)科生2007届南昌大学“优秀毕业生”光荣称号,授予苏家劲等5名国防生2007届南昌大学“昌海国防之星”光荣称号,并予以表彰。

附:一、2007届南昌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表彰名单;二、2007届南昌大学本(专)科“优秀毕业生”表彰名单;三、2007届南昌大学“昌海国防之星”表彰名单。

南昌大学二00七年七月二日主题词:表彰优秀毕业生昌海国防之星2007届决定南昌大学校长办公室二00七年七月二日印校对:刘建光打印:雷红(共印42份)附:一、2007届南昌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表彰名单(共48人)人文学院(8人)405001104286 任中峰405000204177 刘基源405000404189 张剑锋405000704225 王柳芳405001204290 何剑波405000404193 周江平405000504202 应学凤405000204171 佘启发外国语学院(1人)405101604343 周艳法学院(2人)405302204050 王力媛405302404075 易丽丽经济与管理学院(1人)405403004148 陈志军理学院(6人)405503404394 陈峻405503404401 王同标405503604415 曹小华405503404396 王建辉405503304387 吴照奇405504004455 刘成文生命科学学院(5人)405605004552 汪菁琴405604404494 宋炜405605004559 潘军辉355604804052 李积华405604604512 曲涛材料学院(1人)355705204054 戴江南机电工程学院(2人)355906004006 叶建雄405906304607 刘东雷信息工程学院(4人)406107104626 熊宁406107604678 李静406107304649 邱文华406107004620 阙善材教育学院(1人)406207804350 张莹建筑工程学院(2人)406006604732 方水平406006804751 霍艳华医学院(15人)104110104007 刘曾旭104110204039 严广华104110204090 邓欢104110104001 刘亮明104110204076 夏子荣104110204060 周平104110204004 张春平104110204181 黄淑晖104110204160 郝亮104110204047 朱宏104110204521 陈玲104110204122 王竞鹏104110204215 王立凯104110204565 钟清玲104110204149 徐爱忠二、2007届南昌大学本(专)科优秀毕业生表彰名单(共501人)材料学院(14人)5702103032 黄美玲5702103106 王海霞5701103010 胡小娟5702103004 查桂兰5702103165 钟根5701103037 肖继春5702103038 李长根5702103126 辛超5702103061 刘林华5702103083 彭继霆5702103160 张双红5703103170 周巍5701103043 徐镇田5702103056 刘红娟法学院(25人)5301103058 颜渊5301103090 陈超5302103075 占照书5301103028 娄云5301103158 姚俊5302103043 周影5301103036 舒坚5301103229 刘利荣5302103137 王娇5301103002 曹高成5301103203 韩晓雨5301103186 陈跃宁5301103119 汤丽娟5301103262 黄方5301103200 甘甜5301103104 马晓婧5302103038 罗婷5302103108 黄小晶5302103092 陈会华5302103006 郭旭杰5302103016 洪媌5302103167 张宁5302103133 孙光勇5302103017 黄超明5302103064 严行健教育学院(4人)6201103017 刘晓媛6201103040 龚江峰6201103007 黄培6201103025 王润根经管学院(45人)5404103077 孔超5401103111 张霞5403103052 程秋高5404203017 雷曙萍5401103025 刘珍5403103073 宋红枫5404203001 白秀燕5401103010 桂夏芸5403103086 张艳兰5404203040 武晓明5405103069 彭翌婷5403103119 王永珍5404203009 邓小春5402103134 颜佳维5403103136 张玉叶5404103031 宋名花5402103247 周思婧5404303010 何飞福5404103021 卢希5402103052 陈华5404303050 邹敏5404103060 操嫦娟5402103047 周国明5403103043 张西贝5404103049 曾佐林5402103003 戴斯玮5405103099 黄贵仁5404103119 陈水娟5402103138 曾园5401103058 周锋5404103136 李慧婷5402103163 黄峙5405103014 黄斌5404103134 江艳5402103109 胡瑞5405103057 蒋挺5402103260 姜晓璐5402103269 罗茜5401103097 王红萸5403103009 黄芳芳5402103075 苏丹5402103171 申洋5403103031 涂青青5405103127 杨春5403103035 吴超理学院(25人)5503203018 李秋实5501103035 王芳珍5502203062 田晓亮5503203050 邹荣荣5503103007 胡怀菊5502203030 吕昌辉5503203078 彭飞5501103040 谢宇5502203031 罗建东5503203069 林观涛5502303008 廖晶晶5502103026 徐勋卫5503203053 陈咪咪5504103013 郭艳清5502203006 范志伟5501203051 周诗杰5503103027 王滢5502203032 穆佳丽5501203038 徐颖风5502203059 潘亮5504103001 曹丽5501203034 吴海涛5501203050 张媛5504103010 高慧5501203011 高建平人文学院(36人)5004103153 周婷5004203004 陈媛5001103082 邓少华5004103152 周静5004203075 颜慧5003103002 陈利珍5004103144 杨娴5004203005 邓兰花5002103008 李涛5004103108 林静5004203042 刘派5002203018 王景芳5004103143 杨斯娜5004203017 胡斌5004203076 杨丽5004103089 高梅5001203002 陈雷5004203062 王亚花5004103052 文倩5001203023 刘玲燕5004103073 周军5004103048 王小刚5001203022 刘磊5004303017 李叶504103038 沈明杰5001103069 张芝雄5001103018 黄丽敏5004103057 熊珍5001103143 张丽丽5001103059 姚佳颖5004103008 董城5001103139 于伟伟5001103028 梁华5004103003 陈佳丽5001103135 姚萍5001103048 文小菊生命科学学院(22人)5602103036 肖斐5603103100 温平威5601103058 周嘉良5602103097 袁富强5603103082 高鹤5601103099 吴浩彬5602103085 王率5603103029 殷军艺5601103116 钟德5602203051 吴甜5603103017 刘玮琳5601103066 陈堂华5602203039 漆楠5601103001 白苏妤5603103038 鄢嫣5602203019 揭油平5602203082 黄鹤5602203075 邓园园5602203052 吴卫华5602203141 张文倩5602203101 罗艳灵5602203085 蒋晓琼外国语学院(12人)5101103001 艾婷5102203042 董明明5101103145 张蕙蕾5101103023 汤映5101103123 林萍5101103179 周烁5101103038 程远5102103015 刘芬5101103168 王艳怡5101103040 付平平5101103070 钟慧5101103095 米保富信工学院(71人)6102103116 占文6101203040 张烽5701103035 吴彪5902103070 杨炼6101203048 朱海霞6102203118 谭芳6102103150 吴春德6101203075 王海彬6101103052 陈佳6102103092 黄瑾6101203091 张志6102203045 李慧6102103179 刘明亮6101203092 肇爽6103103227 吴专科6002103069 王伟6101203162 李鑫6103103220 孙晓奉5501103017 刘江涛6101203165 毛飞6103103226 魏廷求6101103007 付裕6101103227 肖海宝6103103257 刘建珍6101103015 江雪婧6101103165 刘山凤6103103256 刘彬彬6102103131 胡斌6101103283 朱高艺6103103250 黄子越6102103031 杨丰6100103080 晏素汾6104103013 李白露6103103078 隋博6102203110 蒋金峰6104103033 鄢小茹6103103080 万丽慧6102203114 刘丽华6104103046 雷姝洁6103103057 关照旭6102103253 李卿卿6100103025 苗茜茜6103103031 童星6102103233 曾宾阳6100103007 方娟6103103021 刘旭军6002103249 江兴祥6100103078 张熠平6103103109 黄柳文6102103811 叶晓菁6100103072 吴凌6103103113 李明6101103022 龙江6101203030 向省聪6103103123 彭宇6102203035 蔡雄略6101103223 王少峰6103103164 刘杰6102203002 蔡建波6101103019 廖金木王灿6103103143 衷湾6102203047 粱晋6101103188 张永远6101103143 周钰6102103287 胡文祥6101103126 万村英6101103231 杨宗博6101103214 罗德塔艺术与设计学院(14人)5202103053 钱蕾5203203045 孙雪梅5203203072 李忠恩5202103059 谭胤5203203026 苑婧5201103001 陈慧5202103063 万旎5203103003 陈琳5203203100 雷伟5202103077 王艳婷5201103020 王朋朋5203203115 王召滢5201203010 李楹5203203094 崔璐机电工程学院(16人)5901103024 谢加辉5901203001 艾实有5901103063 白建军5901103090 张远春5902103031 杨眉敏5901203007 郭军团5901103026 余承剑5902103007 黄美斌5901203076 缪正平5901103083 夏丹5902103058 彭天鹏5901203024 吴集才5901103068 胡超5901103167 刘乐5901103021 王伟钢5901103082 吴果强建筑工程学院(27人)02144049 罗艺晴6002103127 邓春娣6003103006 高广帅02144038 郭丹青6002103095 李龙6002103016 廖俊02144014 刘烁6002103180 刘琳6002103018 刘开康6002203034 严烈6002103204 周自强6002103021 罗泽宇6002203040 赵德刚6003103039 赵志轩600210303 杨涵6002103270 杨海龙6002303024 谢忠平6002103098 林涛6002103258 孟杰6002303025 徐广6002103093 景海龙6002103255 刘麟6002303029 袁桃6003103029 魏芳菲6002303022 文伟022014030 钟伟022014005 张菲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7人)5802103007 李慧颖5802103131 任宗仲5801403036 张婷5802103024 韦健5802103041 陈然5801403003 付红红5802103090 廖美华5801103801 钟偲5801303002 曹婧5802103108 曾海燕5801103042 许妃娟5801303049 甄晨5802103083 黄斌5801203043 郑丽文5801303032 王金凤5801203015 赖平5802103121 李正磊软件学院(21人)8000103301 薛慧贞103220507 胡金平103220336 连伟8000103347 卢威103220531 刘石生103220434 敖丽芳8000103303 陈晓洁103220602 朱江勇103220630 陈金8000103305 钱慧103220625 周凌霄103220331 吴小华8000103144 喻胜伟103220220 黄安103220414 陈木春8000103345 吴贤明103220216 杨剑103220132 张晶莹8000103145 胡星103220247 王剑103220148 蒋维第一临床医学院(22人)20021036 徐敏0210025 陈鹭20021214 胡美迪20021038 陈炼023029 舒予静20021154 赵佳佳20021018 赵晶023022 彭志清20021281 杨小荣20021059 张芬023063 欧阳云雁20021224 谢黎峰20021051 林钰明023079 胡慧勇20021218 张成20021093 万平20021203 曾繁瑞0210001 周静20021090 黄晓20021149 李婷023105 龚慧20021108 邱际亮第二临床医学院(12人)20022216詹秀云20022065吴承伯20022143付晓20022051 何招辉20022131 廖洪亮20022190 姚慧娇20022034 张荣欣20022006 杨婷20022009 刘忆20022003 吴玮20022204 张丽娜20022014 陈俊公共卫生学院(15人)20024030 杨晴20024067 汪倩20024069 李梅20024029 吴玲英20024068 梁艳20024112 徐正20024059 邬婧20024071 李沙20024140 黎声飞20024096 方全钢20024197 朱丹华20024184 朱秋艳20024102 刘文平20024196 刘娟20024185 王晶口腔医学院(9人)20025051 涂维亮20025052 万佳丽20025019 宋卫红20025046 丁建芬20025020 周游20025057 胡晓菁20025021 廖志清20025030 伍颖颖20025011 姜珊护理系(13人)200306004 李婷200306016 石青200306067 张颖200306107 彭婷华200306061 冯年花200306105 陈羽保200306070 林建姣200306012 曾颖群200306077 冀伟伟200306072 丛宁波200306038 邹田子200306074 栾兰200306079 刘秀花药学系(13人)200307107 李性文200707159 隋双明200307237 肖云飞200307110 姜琴200307236 汪玲芳200307246 陈丽200307150 巨静200307315 毛小元200307248 刘发英200307156 施斌200307256 李娟200307255 刘荷英200307302 万英凤高等职业技术学院(68人)8051404040 郑日红8055104122 邱月婷8052204006 何强8051404025 王富兵8055104109 范桂红8052404041 邵恒林8051404065 秦中龙8055204044 邹琼8052304015 孙爱华8051404083 张荣星8055204031 卫娟8052304031 杨春云8051304005 付大学8055104123 孙显强8052404054 徐辉8051304032 唐建康8054304036 彭慧方8053604027 李锡聪8051304048 余娟玲8054504046 黄林江8053604042 马兆磊8051504030 李凯8054504055 刘康8053604044 南新鹏8051504012 付进耀8054204022 周萍萍8053604056 王家文8051504072 王磊8053704037 钱良8053204229 潘姝羽8051504018 黄克磊8053704053 张建欣8053204235 唐颖钰8051504073 白焕峤8053704047 王凯8053204249 张冲8051504117 魏建8054304016 胡建琼8053204324 郝培植8051604044 赵俊勇8054304008 巩翠芳8053204284 黄学广8051604005 陈小红8054504024 潘呈8053204296 马志科8053304111 侯丽娟8054504022 门树元8053204360 宋家坡8053304118 廖鹤凯8054604010 童思思8053204372 姚建兵8053304175 杨成林8054404012 李宾8053204382 张佳国8053304157 李莉8055104172 谭乐8053204439 王子惠8053504036 王玉伟8055104178 夏燕8053204405 侯超洋8053504017 廉晓艳8053504096 张霞8053204418 林钰宁8053504011 靳焕玲8053504097 赵静静8055204056 杜文婷8053504105 陈清华8055204087 张慧芳三、2007届南昌大学“昌海国防之星”表彰名单(共5人) 6103103267 苏家劲6002103098 林涛5902103009 李泽君5501203048 张燕燕6103103018 梁诚。

南昌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

南昌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

南昌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南昌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修订)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荐免试生),是激励广大在校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创新、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提高研究生选拔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保证。

为了做好推荐免试生工作,加大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力度,根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教学[2006]16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推荐免试生工作的性质第一条推荐免试是指经教育部批准的普通高等学校按规定推荐本校优秀应届毕业生,确认其免试资格,由招生单位(普通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接收的选拔方式。

它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本暂行办法所称免试是指不必经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初试,直接进入复试;推荐是指按规定对本校优秀应届毕业生进行遴选,确认其免试资格并向招生单位推荐;接收是指招生单位对报考本单位的具有免初试资格的考生进行的复试和录取。

第二条本暂行办法所称推荐免试生,是经我校遴选和确认其免试资格,并通过我校或外单位的复试后被接收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第三条推荐免试生工作安排在应届本科毕业生在校的第七学期(五年制的专业为第九学期,下同)进行。

推荐和接收对象的业绩终算时间为第七学期(或第九学期)开学前(当年9月1日前)。

二、推荐免试生遴选原则和条件第四条推荐免试生的遴选,应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选拔的原则。

既要看被推荐对象的品行和历年的学习成绩,又要注重对其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业务素质及其他专业特长等方面的考查。

在具体操作中,要在对考生平时学习和科研能力综合测评基础上,突出对考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等的考查。

第五条报名条件。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教学[2006]16号文件第十四条第一款),参加推荐免试生遴选的申请人必须是纳入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应届毕业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独立学院学生)。

附表南昌大学年破格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

附表南昌大学年破格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
许大壮
应用化学
论文:收录在:, , ()(第二作者)
白佳昕
应用化学
世界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年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二等奖)
房星强
工业设计
《国学经典教育与综合性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收录在《江西社会科学》(第二作者)
陶予琦
财务管理
在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国资委和江西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江西省首届大学生创业公开课活动中担任主讲嘉宾,并被授予“创业榜样”称号。
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一等奖)
周蓓蓓
无机非金属材料
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类(二等奖)
张兼伟
临床医学
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
方静芝
护理学
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
张峻嘉
临床医学
论文收录在
(第一作者)
江伏青
医学检验
论文收录在
(共同第一作者)
谢昕怡
新闻学
第七届全国高校百佳网站(第一负责人)
宋龙龙
车辆工程
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三等奖)
李煌
通信工程
年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智能机器人赛(一等奖)
朱朔凌
通信工程
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三等奖);
年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国内选拔赛(二等奖)
卢浩
通信工程
全国大学生电子大赛国家级(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电子大赛省级(一等奖)
王哲
通信工程
梁恩和
戏剧影视文学
第五届中国影视“学院奖”(优秀奖)
刘翀
戏剧影视文学
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D类(特等奖)
年江西省“赣江杯”大学生英语口语竞赛(特等奖)

南昌大学考研推免招生工作通知

南昌大学考研推免招生工作通知

南昌大学考研推免招生工作通知各位应届本科毕业生: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的通知》(教学厅〔2014〕5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和南昌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推荐免试生工作暂行办法》)的规定,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现将我校2016年推荐免试生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推荐免试的对象和条件1、推荐免试对象:我校2016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国家规定不含专升本和独立学院的学生)。

2、推荐免试的原则和条件:按照《推荐免试生工作暂行办法》第五条(遴选原则)、六条(报名条件)、第七条(必备条件)以及本通知的规定执行。

3、特殊选拔的条件和程序请参照《推荐免试生工作暂行办法》第九条以及附件的规定执行。

4、所有推免生(不区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均享有依据招生政策自主选择报考招生单位和专业的权利,所有推免名额(除有特殊政策要求的专项计划外),均可向其他招生单位推荐。

二、推荐免试生工作流程和进度安排根据教育部和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的文件精神,2015年起,推荐、接收工作在时间上分为互不交叉的两个阶段。

推荐工作统一于9月21日前结束,推荐工作结束后启动接收录取工作,接收录取工作统一于10月21日前结束。

三、推荐免试工作的其他事项1、学校将按教育部的要求做好推免名额、推荐办法、推免生名单(含姓名、院系、综合测评成绩等)、复试录取办法、拟录取推免生名单(含姓名、复试成绩等)、咨询申诉渠道等推免招生重要信息的公示公开工作。

2、推免生(含推免硕士生和直博生)推荐阶段报名初审以及学院审核数据报送均通过"南昌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系统”进行。

3、推免生(含推免硕士生和直博生)资格审核确认、复试阶段报考、录取以及备案公开等相关工作均须通过教育部“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进行。

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

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

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正文[日期:2006-11-27]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工作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招生工作质量,加大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力度,引导高等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以下统称为招生单位)进行推荐、接收推免生的工作,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免试,是指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必经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初试,直接进入复试;本办法所称推荐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按规定对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遴选,确认其免初试资格并向招生单位推荐;本办法所称接收,是指招生单位对报考本单位的具有免初试资格的考生进行的复试和录取。

第四条推免生工作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激励高校在校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创新、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提高研究生选拔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

第五条推免生工作应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推荐学校和接收单位均应制订科学、规范、明确的推荐标准、接收标准及公开透明的作程序。

第六条进行推荐和接收工作,应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选拔。

在对考生平时学习和科研能力综合测评基础上,突出对考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等的考查。

第七条提倡优势互补、加强交流,鼓励推免生在不同地区间、招生单位间及不同学科间的交流。

第八条教育部负责全国高等学校推免生工作的宏观管理,制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免生工作管理办法,规定开展推荐工作的高等学校的标准和条件;遴选专家组成推免生工作专家委员会,对高等学校是否可以开展推荐工作进行评议;公布可开展推荐工作的学校名单和年度推荐名额。

南昌大学2014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名单(内推)

南昌大学2014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名单(内推)

理论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罗玉婷 理论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莫寓琪 理论经济学(经济史) 理论经济学(经济史) 理论经济学(跨学科,世界经济) 理论经济学(跨学科,世界经济) 理论经济学(跨学科,世界经济) 理论经济学(跨学科,世界经济) 理论经济学(跨学科,经济史) 应用经济学(国民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国民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财政学) 应用经济学(金融学) 应用经济学(金融学) 应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国际贸易学) 应用经济学(国际贸易学) 应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国防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国防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跨学科,国防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跨学科,数量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跨学科,数量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跨学科,数量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跨学科,数量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跨学科,金融学) 应用经济学(跨学科,金融学) 应用经济学(跨学科,区域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跨学科,财政学) 应用经济学(跨学科,国民经济学) 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统计学(统计学) 统计学(统计学) 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 王宇晓 程章玉 李秋萍 许宝元 易峰 赵高贤 谢杨芬 罗燕 滕毅 孙文静 封亦代 杨棪 黄梦圆 杨琼 江章学 杨洋 汪佳 雷鸯鸯 胡丽彬 董文 吴昌平 张晓燕 金硕 宗瑾 邓青龙 叶菲 徐雅梦 张华东 林巧文 罗丹丹 刘帅 郑万腾 罗红燕 王喆 李文晓 董玉竹 刘志平 何芳 汪林 赵强 高迎春 第 2 页,共 20 页

专业名称 法律(法学) 法律(法学) 理论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世界经济) 理论经济学(世界经济)

2007年南昌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研究生名

2007年南昌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研究生名
2007年南昌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研究生名单公示
(向校外推荐)
经校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现将2007年南昌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研究生名单(向校外推荐)公示如下。如有异议,请于2006年10月25日下午17:00前向研究生院书面或电话反映。联系人:陈勤;电话:3969339。
42
刘建珍
哈尔滨工业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
43
隋博
武汉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
44
张烽
哈尔滨工业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45
周钰
华中科技大学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46
医学院
毛小元
中国医科大学
药理学
47
赵峰
浙江大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48
姜琴
中山大学
药理学
49
汪玲芳
天津医科大学
药理学
50
秦俊
华中科技大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南昌大学研究生院
2006年10月23日
序号
学习单位
姓名
接收院校
接收专业
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刘林华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材料学
2
张双红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3
法学院
郭晓屹
湖南大学
法学
4
严行健
华东师范大学
政治学理论
5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付红红
华东理工大学
化工过程机械
6
李慧颖
华南理工大学
环境工程
7
赖平
吴琳
华南理工大学
微生物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收录在. .(第一作者);论文收录在. . .(第二作者);年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展示(竞赛)智能汽车竞速(电磁组)本科组金奖(排名第一)
徐胜亮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论文收录在. .(第一作者);论文收录在. .(第一作者);()收录在(第二作者)
胡星童
汉语言文学
论文《逆向叙事:叙事的另一种可能》收录在《江西社会科学》(第二作者)
许大壮
应用化学
论文:收录在:, , ()(第二作者)
白佳昕
应用化学
世界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年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二等奖)
房星强
工业设计
《国学经典教育与综合性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收录在《江西社会科学》(第二作者)
陶予琦
财务管理
在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国资委和江西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江西省首届大学生创业公开课活动中担任主讲嘉宾,并被授予“创业榜样”称号。
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刘晖
自动化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华东赛区全国总决赛摄像头组(二等奖);第十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华东赛区摄像头组(一等奖)
刘奇胜
自动化
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华东赛区(特等奖);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一等奖)
赵佳艺
舞蹈编导
江西省第八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温暖》舞蹈类专业组(一等奖);年中国—东盟茶艺仙子大赛“浔阳遗韵”(金奖)
王明康
工业设计
全国设计“大师奖”(优秀奖);德国奖
赵健腾
舞蹈学
江西省第八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温暖》舞蹈类专业组(一等奖)
李俞龙
生物科学
第二届“共享杯”大学生科技资源共享与服务创新实践竞赛(二等奖)
袁冬阳
水利水电工程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一种功能兼容的新型库坝枢纽概念设计模型》(一等奖)
李治洲
无机非金属材料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一种氧化石墨烯胶体循环吸附分离水中低浓度重金属离子的方法和装置》(二等奖)
邓永城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
孔维文
材料科学与工程
肖丝娟
运动训练
年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第四名);
江西省第十四届省运会女子乘米(第二名)
陈圣逸
运动训练
中国大学生排球超级联赛男子组(第一名)
胡淞
汉语言文学
第五届中(深圳)国际茶业茶文化博览会“际茶艺交流大赛”(最佳形象奖);中国东盟茶艺仙子大赛中表演《浔阳遗韵》(金奖)
赵贺琦
工业设计
德国红点设计奖;德国奖
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周蓓蓓
无机非金属材料
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类(二等奖)
张兼伟
临床医学
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
方静芝
护理学
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
张峻嘉
临床医学
论文收录在
(第一作者)
江伏青
医学检验
论文收录在
(共同第一作者)
谢昕怡
新闻学
第七届全国高校百佳网站(第一负责人)
梁恩和
戏剧影视文学
第五届中国影视“学院奖”(优秀奖)
刘翀
戏剧影视文学
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D类(特等奖)
年江西省“赣江杯”大学生英语口语竞赛(特等奖)
王楠
播音与主持艺术
《探析电视节目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现状—以个节目为分析样本》收录在《现代传播》
陈建新
生物工程
世界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
罗琦卿
音乐学
论文《姜夔曲词的音乐审美特征》收录在《江西社会科学》(第二作者)
宫嘉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论文收录在:(第一作者);论文收录在(第一作者)
熊苑
城市规划
论文收录在(第一作者)
王春阳
环境工程
论文收录在(第二作者)
赵安帝
临床医学
论文:收录在(第二作者)
刘利龙
麻醉学
论文收录在
.(第一作者)
周耀锋食Βιβλιοθήκη 科学与工程《量子点荧光微球免疫层析试纸条定量检测赭曲霉毒素》收录在《分析化学》(第一作者);论文
收录在
(第二作者)
龙楚彦
临床医学
论文收录在(第二作者)
范婧雯
金融学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张雅璇
会计学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杨超
金融学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全美云
工商管理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江西赛区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
附表:南昌大学年破格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名单
序号
姓名
本科专业
获奖、论文情况
备注
肖婵
会计学
论文收录在(第一作者)
张廷峰
金融学
论文《公共就业培训效果评价》、《政府间转移支付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分别收录在<<江西社会科学>>、《学习与实践》(第二作者)
叶卓林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宋龙龙
车辆工程
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三等奖)
李煌
通信工程
年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智能机器人赛(一等奖)
朱朔凌
通信工程
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三等奖);
年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国内选拔赛(二等奖)
卢浩
通信工程
全国大学生电子大赛国家级(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电子大赛省级(一等奖)
王哲
通信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