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班主任如何维持课堂纪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班主任如何维持课堂纪律

韩天飞

教育学上对课堂纪律有一个这样的定义: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协调学生的行为,以求课堂目标的最终实现,必然要求学生共同遵守课堂行为规范,从而形成课堂纪律。从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看,简单地说,若从外部施加准则与控制,就是外在即他律。若学生从内部向自己施加准则与控制,就是内在纪律,即自律。具体来讲,有以下四种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

当班主任辛苦,当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尤其辛苦。孩子们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各种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他们仍然盼望着每天两节的游戏课,吃过午饭等待着睡午觉,当然最不习惯每天有回家作业。这时侯,班级课堂纪律的形成主要依靠各位任课老师的努力,特别是班主任的有效管理。首先会让学生明确一个概念:我是一个小学生了,不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学生就该认真地学习知识和本领;接着,老师可以向全班强调作为一个小学生上课该怎么做,并和大家讨论定下《班规》做为平时的行为准则;随后,会收集很多琅琅上口的童谣和精彩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先能够静下心来听,再试着背诵和表演。刚开始,学生不习惯有些

规矩,慢慢地觉得上课真有趣,又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挺有成就感的,在老师的努力下,良好的课堂纪律也就形成了。一般来说,如果课堂纪律仅仅是靠教师促成的,还没有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这样的课堂纪律有很大的可变性和不稳定性。常有这样的班级,班主任的课纪律很“好”,一旦是其他老师上课马上就原形毕露,讲话的,做小动作的,传小纸条的,什么都有。所以,教师促成的课堂纪律仅是对班级管理外部改造的完成,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2、集体促成的纪律

这是教师促成的纪律内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当遵守课堂纪律已经成为周围同学的自觉行为时,集体促成的纪律也就形成了。这样的纪律有较强的稳定性,一般不会因为老师的不同或学科的难易产生大的变化和波动,对班级而言,这是比较理想的纪律形式。平时喜欢捣乱的学生如果转学到这样的班里,会发觉自己的行为和周围同学不一样,他的鬼脸和插嘴迎来的不是大笑或呼应,而是鄙夷和愤怒,他也会静下心来思考,调整自己的行为,让自己和集体步调一致。这样的课堂纪律对个别学生问题行为的改造作用还是十分明显的。3、任务促成的纪律

这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课堂纪律形式,它的形成和学生面临的任务有直接的关系,随着任务的出现而出现,可能会随着任务的结束而消失,但也有可能会持续。学生有很强的好胜

心和求知欲,也有一定的自觉性和可塑性,好胜心一旦被点燃,自觉性一旦被激发,可塑性一旦被利用,班级的潜能就可以被挖掘出来。

就拿我们班来说,刚接班时,就发觉孩子们都挺懂事,学习上很用功,也很自觉,语、数、外成绩一直在年级里数一数二,可提到别的他们就要脸红了,体育不行,卫生不行,音乐也不行。正好学校要进行“十月歌会”,我鼓励他们要为荣誉而战,捍卫班级的尊严,任何活动要么不参加,参加就要拿第一!本来对音乐课不放在心上的他们,上课变得很积极,早早地拿好书和文具坐在了音乐教室,任课老师反映,平时唱歌有些学生是皱着眉头的,现在都面带微笑,很投入地样子,练声也成了他们喜欢的事情。结果,历史性地首次获得了考试成绩以外的第一,这对学生的触动很大,他们在所有的课上都开始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

确实,当任务当前时,人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会特别重视,孩子也不例外。只要老师让他们明确任务的重要性和意义,他们也会全力以赴,争取有个好结果。任教毕业班的老师普遍反映,毕业考临近,课堂纪律明显好了很多,大家对学习变得特别重视。这显然是毕业考的任务让他们感受到了压力和动力,纪律会在短时间有好转,但这种好转会随着毕业考的结束而消失。

4、自我促成的纪律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自律。课堂纪律虽然是一种集体行为的表现,但这种集体行为和个体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自觉性强、自律性好的学生在任何班级都能认真上课,周围的环境对他的影响不大,所以,再差的班级都有好学生、学习尖子。心理学上认为,一个学生自律性的强弱和他的性格气质有关,我认为,和他从小生活的环境及所受的各种教育有着更密切的关系。自我促成的教育其形成过程是比较漫长和缓慢的,但一旦形成就能受益终生,但自律的孩子性格普遍比较内向。课堂纪律与问题行为

良好的课堂纪律的形成需要教师、班集体、学生个人等各方面的努力,而糟糕的课堂纪律却大多和学生的问题行为有关。1、问题行为的性质

心理学上把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称之为问题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斯威夫特(m.swift,1975)等人通过系统的课堂观察发现,在典型的课堂里,25%至30%的学生有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漫不经心、感情淡漠、逃避班级活动、与教师关系紧张、容易冲动、上课插嘴、坐立不安或活动过度等等。

问题行为与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概念是不同的。差生、后进生是对学生的一种总体评价,他们往往有较多的问题行为。但正常的班级里,这样的学生人数很少。而问题行为是一个

教育性概念,主要针对学生的某一种行为而言。同时,问题行为没有明确指明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属于模糊概念;这又恰好反映了问题行为的不稳定性和易变性,而且除了后进生有问题行为外,一般学生甚至优秀生都或多或少的问题行为,只是发生的频率较低,情节不太严重,没有引起老师和家长的足够重视罢了。

2、问题行为的类型

国内外的许多心理学家都试图从不同角度对课堂问题行为进行分类。美国的威克曼把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的行为等归纳为扰乱性的问题行为;把退缩、神经过敏等行为归纳为心理问题行为。后来,奎伊把问题行为分为品行性问题行为、性格性问题行为以及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等三种类型。

我国心理学家认为,从学生行为表现的直接倾向来看,可以把学生的问题行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向性的攻击型问题行为;另一类是内向性的退缩型问题行为。

我认为,从问题行为的产生来看,有以下几种:一是心理上的原因导致的问题行为,如对学习没有兴趣、对自己没有信心、和任课老师长期关系紧张等,这样的问题行为在后进生身上表现较明显;二是生理上的原因导致的问题行为,如多动症、发高烧、感冒等,都会让学生无法集中思想;三是外因导致的问题行为,如昨晚父母吵架、教室里突然飞进一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