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于VDES的空天地海通信网络架构与关键技术
基于VDES的空天地海通信网络架构与关键技术胡旭;林彬;王珍【摘要】随着航运业务的不断发展,现有的海事通信技术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基于VDES的\"空天地海\"通信网络成为国际海事通信研究的热点.在介绍VDES的发展背景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VDES的系统架构模型和频谱分配策略,并对VDES的关键技术进行阐述,最后对VDES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VDES的全球覆盖可对\"空天地海\"通信网络的全面部署提供有力的支撑,将对建设智慧海洋发挥重要作用.【期刊名称】《移动通信》【年(卷),期】2019(043)005【总页数】8页(P1-8)【关键词】空天地海;VDES;频谱分配【作者】胡旭;林彬;王珍【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辽宁大连 116026;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辽宁大连 116026;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26;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辽宁大连 116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91 引言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实施,兴起了通过海洋走向世界、走向全球的热潮。
繁忙的航线、密集的港口以及繁荣的航运业务凸显了建设海事通信网络的重要性,完善海事通信网络,将“天地一体化”网络升级组建“空天地海”通信网络已成为建设海洋强国的大方向、大趋势。
“天地一体化”是建设以地面网络为基础、以空间网络为延伸,覆盖宇宙空间、空中、陆地、海洋等自然空间,为天基、空基、陆基等各类用户的活动提供信息保障的基础设施[1]。
“空天地海”网络是在“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的基础上融合海事通信技术,完善海事通信中船岸、船间、船舶与卫星之间的通信,弥补我国海事通信在覆盖范围、通信质量等方面的欠缺[2]。
目前,海事通信中广泛应用的第一代数字化通信系统——AIS(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自动识别系统)通过向周围船只进行广播,定期报告自身位置、航向和速度等信息,在确保海上交通安全、维护海上交通秩序和船舶跟踪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10.08•【字号】青政办字〔2024〕35号•【施行日期】2024.10.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其他规定正文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青政办字〔2024〕35号各区、市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有关单位:《青岛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10月8日青岛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抢抓低空空域改革、密集创新和规模应用发展机遇,加快形成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建设引领,统筹产业发展和低空安全,大力培育低空市场,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战略支撑。
到2026年,低空经济产业生态不断完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服务保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打造立足山东半岛、辐射全国、面向国际的低空经济示范区。
——产业发展提质增量。
拓展多机型总装制造能力,积极引进电动、氢动力、混合动力等新能源低空飞行器整机制造及示范运营项目,全市低空经济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培育引进整机及关键零部件制造等龙头项目5个以上,孵化低空经济企业30家以上,打造10个低空重点领域特色集群。
——示范应用加快拓展。
拓展低空公共服务应用场景,打造海洋特色示范场景,构建满足多种需求的低空智能物流网络及城市空中交通网络。
低空飞行(不含微轻小型无人机)突破4万架次,开通5条以上区域无人机物流航线,4条以上景区旅游航线,2条以上短途运输航线,打造10个低空经济商业化飞行典型场景。
一种光纤陀螺随机振动误差高精度建模方法
一种光纤陀螺随机振动误差高精度建模方法柴嘉薪;王新龙;王盾;李群生【摘要】工程应用中,随机振动对光纤陀螺的测量精度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光纤陀螺振动数据的特性分析,提出了一种经验模态分解法、时间序列建模方法以及Kalman滤波算法相结合的光纤陀螺随机振动误差高精度建模方法,实现了对光纤陀螺振动误差的高精度拟合,该方法可应用于工程环境中对光纤陀螺随机振动误差的高精度补偿.【期刊名称】《航空兵器》【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6页(P49-54)【关键词】光纤陀螺;随机振动;误差;经验模态分解;AR模型;Kalman滤波【作者】柴嘉薪;王新龙;王盾;李群生【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北京 10019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北京 100191;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 1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J765;V241.5光纤陀螺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冲击、振动引起的光纤环的应力变化、器件尾纤振动以及结构的共振都将引起陀螺误差[1],表现为陀螺零位发生偏移,严重影响光纤陀螺在实际工作中的精度和稳定性。
目前,工程中解决光纤陀螺敏感振动环境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技术途径:一是在光纤陀螺的设计和生产阶段采取改善封装结构、控制胶粘剂涂覆用量、引入橡胶减振装置[1]等物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振动引起的误差,提高器件固有精度,但工艺水平提升空间有限,效果仍无法满足精度需求较高的捷联系统;二是在光纤陀螺精度确定的前提下,分析振动数据特性,并由软件实现对振动误差的准确建模、滤波及补偿。
第二种方法因其低成本、应用广的优势,成为提高光纤陀螺精度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数据分析、建模方法包括小波分析、神经网络建模和时间序列建模等。
基于小波分析的趋势项提取方法[2-4],过程繁杂,且自身存在的限制通常情况下会造成虚假的谐波,依此进行的一系列分析也将失去原有的物理意义;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得到的近似补偿模型包含了所有的非线性影响因素,但数据随机性较大时,建模精度很低,不适用于处理光纤陀螺随机振动数据;时间序列建模方法[5-6]是利用有限样本数据拟合成具有一定精度的时间序列模型,具有使用方便、可操作性好的优点,因此应用比较广泛。
2011和2014年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考评结果
9
中药(天然药物)创新药物研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生物医药
10
老年功能障碍康复辅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
生物医药
11
人机交互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新一代信息技术
12
北京市卫星移动宽带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新一代信息技术
13
北京工业大学
新材料
48
高温合金新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钢铁研究总院
新材料
49
北京市金属粉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有研粉末新材料(北京)有限公司
新材料
50
材料基因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科技大学
新材料
51
辐射新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射线应用研究中心
新材料
52
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汽车与交通运输
29
北京市轨道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与交通运输
30
城市交通节能减排检测与评估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
汽车与交通运输
31
北京市城市交通运行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工业大学
汽车与交通运输
32
北京市城轨运行控制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1
北京市铁路车辆安全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康拓红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高端装备制造
62
北京市航天产品智能装配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高端装备制造
交通运输“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交通运输“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推动政产学研用联动,强化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和城市交通协同开展,促进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协同创新。
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升我国交通运输科技创新水平。
一、开展现状与形势“十三五”以来,围绕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要求和交通运输高质量开展需要,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取得了一批国际领先、实用性强的科技成果。
特大桥梁、长大隧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居国际领先地位,支撑建成了洋山港四期、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京张高铁等一批国家重大交通工程。
高速列车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样车成功试跑,智能船舶“大智号” “凯征号”成功交付使用,C919大型客机准备运营,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世界第一,最大直径盾构机顺利始发。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网络货运、共享单车、无人配送等新业态蓬勃开展。
重点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更加完善,科技人才队伍更加壮大,科技创新环境逐步优化,建立了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技工程清单和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出台了深化科技改革、促进成果转化、加强科学普及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建设了一批国家交通运输科普基地。
同时,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仍然存在短板弱项: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储藏缺乏,关键核心零部件、基础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引领作用缺乏,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规模不大,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与交通运输高质量开展需求存在差距。
“十四五”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交通运输进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率先实现现代化和高质量开展新阶段,需要更加注重科技赋能、创新驱动,增强开展动力,更好服务和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的交通需求。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精准补齐短板,要加强综合交通运输理论研究及国家重大战略通道建设、综合运输智能协同管控等关键技术研发,提升交通运输系统韧性和安全保障能力。
基于虚拟仿真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虚拟仿真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教学改革研究作者:杨忞婧魏海霞谭金石王瑶刘溢晨丘均耀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24年第03期为适应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升级对数据采集空天地一体化、数据处理智能化、数据应用个性化和数据服务专业化的发展需求[1],并满足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对高素质、复合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应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原则,推进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实验教学项目,拓展实验教学内容广度和深度,延伸实验教学时间和空间,提升教学质量。
学生参与实验、实习和实训等实践教学,通过亲手操作亲身体验获得工程经验[2],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
当前国内以虚拟仿真技术为基础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已基本覆盖所有学科领域,虚拟仿真技术因其沉浸性、逼真性、交互性等特点[3],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促进实践教学资源共享,从而被广泛应用于高校的实践教学中。
本文旨在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手段,构建城市地面街景、桥梁、隧道、古建筑及山体等典型应用场景,开展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测绘实践,帮助学生掌握三维激光扫描仪及点云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完成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测绘作业的仿真交互实训过程,提升学生分析解决三维激光点云数据的“采集-处理-应用”全过程问题的解决能力。
一、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的必要性目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已成为测绘领域研究与应用的热点技术,该技术区别于传统的单点测量方式,利用激光测距原理,无须接触,能自动、连续地获取目标物体表面海量且密集的高精度三维坐标信息和反射率信息,从而实现快速实景复制。
[4]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不仅广泛应用于传统测绘领域,例如地形地图测绘、地籍测绘、土方测量、变形监测及工程测量[5],还在文物保护、考古、地质、矿业、林业及水利工程中也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
但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实践教学对天气、场地、安全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现针对该技术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三高三难”问题进行分析。
智简空天地一体化网络
doi:10.3969/j.issn.1003-3114.2022.03.001引用格式:张平,许文俊,王凤玉,等.智简空天地一体化网络[J].无线电通信技术,2022,48(3):381-384.[ZHANGPing,XUWenjun,WANGFengyu,etal.IntelliciseAir⁃Space⁃GroundIntegratedNetworks[J].RadioCommunicationsTech⁃nology,2022,48(3):381-384.]智简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张㊀平1,3,许文俊2,3∗,王凤玉2,牛㊀凯2,3,许晓东1,3(1.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北京100876;2.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北京100876;3.鹏城实验室宽带通信研究部,广东深圳518000)摘㊀要:空天地一体化网络融合空基㊁天基㊁地基网络,提供超大规模全局性连接,真正实现全域泛在通信㊂针对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因环境复杂㊁业务多样㊁节点异构㊁资源异质等导致的巨大挑战,通过有机融合智简系统与软件定义网络,提出智简空天地一体化网络解决思路,以 局域按需智简㊁广域达意智简 为核心方法,克服网络拓扑㊁路由㊁资源管控等难题,实现从软件定义网络到智简网络的范式跨越㊂关键词:智简系统;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智简空天地一体化网络;语义基;异构中图分类号:TN929.5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文章编号:1003-3114(2022)03-0381-04IntelliciseAir⁃Space⁃GroundIntegratedNetworksZHANGPing1,3,XUWenjun2,3∗,WANGFengyu2,NIUKai2,3,XUXiaodong1,3(1.Schoolof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Engineering,BeijingUniversityofPostsandTelecommunications,Beijing100876,China;2.SchoolofArtificialIntelligence,BeijingUniversityofPostsandTelecommunications,Beijing100876,China;3.DepartmentofBroadbandCommunication,PengChengLaboratory,Shenzhen518000,China)Abstract:Theair⁃space⁃groundintegratednetwork(ASGIN)integratesair⁃based,space⁃based,andground⁃basednetworkstopro⁃videultra⁃large⁃scaleglobalconnectionsandtrulyrealizeglobalubiquitouscommunications.Aimingatthehugechallengescausedbycomplexenvironments,diverseservices,andheterogeneousnodesandresourcesofASGINs,byseamlesslyintegratingintellicisesystemsandsoftware⁃definednetworks(SDNs),theintelliciseASGINisproposedasthesolutiontotheaforementionedchallenges.TheproposedintelliciseASGINtakes on⁃demandintellicisenessforlocalareanetworksandon⁃purposeintellicisenessforwideareanetworks asthecoremethodstoaddresstheissuesofnetworktopology,routing,andresourcemanagementandcontrol,andempowerstheparadigmleapfromSDNstointellicisenetworks.Keywords:Intellicise(intelligence⁃endogenousandprimitive⁃concise)systems;air⁃space⁃groundintegratednetwork;intelliciseair⁃space⁃groundintegratednetwork;semanticbase(Seb);heterogeneous收稿日期:2022-02-2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871057,61790553)FoundationItem: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61871057,61790553)0 引言第五代移动通信(5G)的部署应用开启了万物互联时代,推动了信息行业与工业㊁农业等传统产业融合,拉开了新产业革命的序幕㊂随着5G商用的纵深推进,美国㊁日本㊁韩国等国家以及国际电信联盟(ITU)㊁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等组织已经开启针对第六代移动通信(6G)技术的研究,6G的前瞻布局刻不容缓[1-2]㊂为了支持网络全覆盖和用户高速移动,扩大当前地面网络通信范围的广度和深度,6G将涵盖空天地等网络基础设施,集成地面和非地面网络,以提供空㊁天㊁地等全域范围覆盖[3]㊂空天地一体化网络融合了由轨道卫星构成的天基网络,由高空平台(HighAttitudePlatforms,HAPs)及无人机(UnmannedAerialVehicle,UAV)等构成的空基网络,以及由传统无线通信系统构成的地基网络,从而实现全范围无缝覆盖,为用户提供泛在通信服务,是未来6G的核心发展方向[4]㊂我国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相继启动的 鸿雁 星座㊁ 虹云 工程㊁ 天启 等卫星星座计划,以及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重大项目,为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研发提供了技术积累㊁前期验证和部署试验㊂现有工作侧重于卫星通信网络建设,全域通信技术尚未实现高效融合与协同,应用场景具有局限性[5]㊂由于天基㊁空基㊁地基网络承载业务的差异性㊁网络资源的异质性㊁网络系统及管理的多样性等,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在网络架构㊁协同组网㊁资源管理等方面面临巨大挑战[6]㊂因此,本文提出智简(Intelligence⁃endogenousandprimitive⁃concise,Intellicise)空天地一体化网络,通过智能网元深入挖掘信息/网络的基本组织单元(智能本原),利用语义基(Semanticbase,Seb)㊁网络基团等智能本原重新组织信息/网络,实现不同智能网元之间的高效交互以及意图驱动的灵巧组网[7]㊂以软件定义网络为工作基础,智简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可以实现 局域按需智简㊁广域达意智简 ,有效解决大时空网络动态连接㊁复杂路由和异构资源分配等挑战㊂1 智简系统5G等地基网络发展遵循堆叠处理模式,以复杂度换取性能增益;6G包括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其节点数㊁用户量㊁数据量等指数级增长,传统发展思路下的 大而全 网络将面临高计算㊁高能耗㊁高成本㊁低效率等一系列问题[8]㊂此外,赋能千行百业的6G网络场景化需求将更加明显㊂因此,6G是一个能够实时感知环境特征㊁理解用户需求,及时根据业务态势适变调整的动态系统,通过自我感知㊁自主推理㊁自主重塑信息及网络组织,最终实现自身的智慧内生㊁原生简约,即实现 智简 [9]㊂智简系统,以人工智能与下一代组网技术的一体化为基础[10],持续地探究和利用信息及网络的智能本原(Seb㊁网络基团等),主动以系统熵减为全局优化目标,自适应地重塑信息系统的核心模型,最终实现自身的智慧内生㊁原生简约㊂智简系统可以感知和推理高层次的智能本原,实现对信息组织㊁网络结构等全面简约重塑,达到网元的高效连接和智能控制,赋能网络管理的精简化和网络配置的自动化,能够全面提升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㊂如图1所示,智简系统以经典信息论㊁人工智能理论㊁系统论㊁复杂科学理论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以本原信息论为理论基础,以意图领会㊁达意通信为目的,从基础概率㊁模糊测度㊁逻辑推理㊁系统组织等层面交叉分析信息/网络的本质结构,洞察发现和智能构建信息/网络本原,以整体熵减为优化目标,重塑通信与网络[11]㊂其中,本原是信息/网络的基本组织单元,基于人工智能方法获取㊁表达与组织的本原称为智能本原;传统语法信息层面的本原是比特,含义/意图层面的信息本原为语义基,系统层面的本原为网络基团㊂图1㊀智简系统内涵Fig.1㊀Connotationofintellicisesystems㊀㊀在信息层面,智简系统通过语义基来连通意图与比特,高层次的信息本原以底层的比特为基础,表征信息的语义结构与特征等,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㊂智简系统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等精准地识别与意图㊁任务相关的关键信息并展开针对性处理,实现通信对象间简约而充分的面向意图的信息交互[12]㊂在信息交互过程中,通信对象利用场景觉知能力和相关背景知识等,根据通信意图提取语义元素,通过传输关键的语义元素提高交互效率㊂在网络层面,基于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等技术[13],智简系统可以感知和推理高层次的智能本原,从而对网络组织㊁协议㊁资源等全面简约重塑,达到 节点极智㊁链路极柔㊁网络极简 ,实现网络性能的全面提升㊂智简系统通过智慧节点实现对网络本原的发掘㊁处理和利用,通过智能决策㊁简约重塑等构建柔性简约的通信链路以及按需有序的网络结构,从而精炼网络组织与管理,实现网络资源利用的效率提升和用户业务的灵活服务㊂2 智简空天地一体化网络设计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由于跨域㊁跨介质㊁多层级建设,面临异构网络互连㊁拓扑高度动态㊁通信环境迥异㊁时延方差大及处理能力不平衡等诸多挑战[14]㊂智简空天地一体化网络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信息网络技术等的深度融合,针对通信信源㊁通信信道㊁网络节点㊁网络链路㊁网络整体等进行智能本原的统一发掘㊁利用和处理,赋能网络根据部署环境㊁通信意图等自适应调整信息及网络的组织结构,实现 节点极智㊁链路极柔㊁网络极简 ,有效克服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因环境复杂㊁业务多样㊁节点异构等导致的诸多挑战㊂智简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如图2所示㊂软件定义网络作为智简网络的底层支持,可以提供网络状态㊁环境及用户等多域数据[13],为智简网络的学习㊁决策㊁智慧累积等提供数据支撑㊂智简网络利用软件定义网络提供的全局视图,可以分析与指导实体网络组织结构的调整与简约,以解决动态连接㊁复杂路由和高维资源分配等问题㊂得益于软件定义网络的支撑,智简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具备 局域按需智简㊁广域达意智简 能力㊂图2㊀智简空天地一体化网络Fig.2㊀Intelliciseair⁃space⁃groundintegratednetworks㊀㊀局域按需智简㊀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将面向千行百业,为用户提供无处不在的多样化服务㊂由于不同时空网络在接入设备㊁通信环境㊁业务需求等方面的大差异性,各局域网络场景化需求将更加明显[15]㊂智简空天地一体化网络能够根据用户需求,按需有序地构建极简网络,避免 大而全 网络带来的结构冗余及资源浪费等问题,达到局域按需智简㊂此外,智简空天地一体化网络还能够综合考虑通信需求与周围环境,构建局域柔性链路以应对拓扑高度动态㊁通信环境迥异等多层面挑战㊂广域达意智简㊀空天地一体化网络需要实现空基㊁天基㊁地基间互联互通,高度异构的大时空网络组成将导致极大的协议间转换开销,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降低㊂智简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充分利用语义互通性㊁语义鲁棒性以及高压缩比等特性,通过挖掘㊁理解和分解用户意图,将意图相关元素通过语义有机表达,分解并转化为网络拓扑㊁路由㊁移动性等方面的具体部署㊁配置㊁管控策略,完整而敏捷地贯彻实施网络意图,从而赋能不同异构网络间低协议转换开销的高效互通,确保 广域达意智简 ㊂十四五 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强调,我国要建设成为网络强国,重点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和下一代互联网等㊂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有机融合卫星㊁无人机㊁地面网络等,是6G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资源㊁节点㊁网络异构带来的多层面挑战㊂智简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可以通过智能学习㊁本原解析㊁智慧累积㊁智简决策㊁简约重塑等,达到 节点极智㊁链路极柔㊁网络极简 的理想网络形态,高效地协同㊁聚合不同网域资源,保证大差异网络协同满足千行百业应用需求,实现从软件定义网络到智简网络的范式跨越㊂3 结束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同步推进㊂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6G移动通信的标志性特征,已成为学术界㊁产业界共识㊂我国移动通信科学研究及相关产业发展迅速,但 地强天弱 的问题依然存在㊂随着卫星互联网的兴起,围绕新空间的开发利用权和主导权争夺将愈发激烈,成为大国之间的博弈前沿㊂我国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技术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智简空天地一体化网络通过发掘和利用信息/网络的智能本原,高效协同空基㊁天基㊁地基网络元素,实现全域通信与网络随场景特征㊁业务需求等变化柔性重塑;智简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有望通过范式跨越,突破国际传统生态垄断局势,打破先发国家的技术压制,赋能未来移动通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㊂参考文献[1]㊀张平,牛凯,田辉,等.6G移动通信技术展望[J].通信学报,2019,40(1):141-148.[2]㊀魏克军.全球6G研究进展综述[J].移动通信,2020,44(3):34-36.[3]㊀沈学民,承楠,周海波,等.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技术:探索与展望[J].物联网学报,2020,4(3):3-19.[4〛㊀LIUJJ,SHIYP,FADLULLAHZM,etal.Space⁃Air⁃GroundIntegratedNetwork:ASurvey[J].IEEECommuni⁃cationsSurveys&Tutorials,2018,20(4):2714-2741.[5]㊀张乃通,赵康僆,刘功亮.对建设我国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的思考[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5,10(3):223-230.[6]㊀张晓凯,郭道省,张邦宁.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研究现状与新技术的应用展望[J].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2021,2(4):19-26.[7]㊀ZHANGP,XUWJ,GAOH,etal.TowardWisdom⁃Evolu⁃tionaryandPrimitive⁃Concise6G:ANewParadigmofSe⁃manticCommunicationNetworks[J/OL].Engineering,[2022-02-20].https:ʊdoi.org/10.1016/j.eng.2021.11.003.[8]㊀张平,张建华,戚琦,等.Ubiquitous⁃X:构建未来6G网络[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20,50(6):913-930.[9]㊀张平,许晓东,韩书君,等.智简无线网络赋能行业应用[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20,43(6):1-9.[10]ZHANGP,XUXD,QINXQ,etal.EvolutionTowardAr⁃tificialIntelligenceofThingsunder6GUbiquitous⁃X[J].JournalofHarbinInstituteofTechnology(NewSeries),2020,27(3):116-135.[11]张平,彭木根,崔曙光,等.智简无线网络理论与技术[J].FrontiersofInformationTechnology&ElectronicEn⁃gineering,2022,23(1):1-6.[12]彭木根,孙耀华,王文博.智简6G无线接入网:架构,技术和展望[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20,43(3):1-10.[13]XUWJ,XUY,LEECH,etal.Data⁃cognition⁃empoweredIntelligentWirelessNetworks:Data,Utilities,CognitionBrain,andArchitecture[J].IEEEWirelessCommunica⁃tions,2018,25(1):56-63.[14]田开波,杨振,张楠.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技术展望[J].中兴通讯技术,2021,27(5):2-6.[15]LIUJ,DUXQ,CUIJH,etal.Task⁃orientedIntelligentNetworkingArchitecturefortheSpace⁃Air⁃Ground⁃AquaIntegratedNetwork[J].IEEEInternetofThingsJournal,2020,7(6):5345-5358.作者简介:㊀㊀张㊀平㊀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届国际合作咨询委员㊁信息学部第三㊁五㊁六届咨询委员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 总体专家㊁IMT⁃Ad⁃vanced2020(5G)专家组成员㊁国家第六代移动通信(6G)技术研发总体专家组专家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㊂㊀㊀(∗通信作者)许文俊㊀博士,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㊂IEEESeniorMember㊁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㊁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㊂主要研究方向:语义智能通信网络㊁B5G/6G智能无线网㊁无人机通信及组网㊁认知无线网络等㊂㊀㊀王凤玉㊀博士,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讲师,IEEEMember㊂主要研究方向:智简通信㊁通信感知一体化㊁无线人工智能等㊂㊀㊀牛㊀凯㊀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㊂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论与信道编码㊁智能信号处理㊂现为中国电子学会信息论分会副主任委员,先后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重点研发项目,荣获中国电子学会科技奖自然科学一等奖㊂在IEEE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检索60余篇㊂㊀㊀许晓东㊀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㊂主要研究方向:智简通信系统㊁无线组网技术㊂。
面向线性调频干扰的空频自适应处理算法
第45卷 第12期2023年12月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SystemsEngineeringandElectronicsVol.45 No.12December2023文章编号:1001 506X(2023)12 3772 09 网址:www.sys ele.com收稿日期:20220618;修回日期:20221113;网络优先出版日期:20221229。
网络优先出版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11.2422.TN.20221229.1840.010.html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2019YFF0217300)资助课题 通讯作者.引用格式:刘鹏,王盾,彭博.面向线性调频干扰的空频自适应处理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23,45(12):3772 3780.犚犲犳犲狉犲狀犮犲犳狅狉犿犪狋:LIUP,WANGD,PENGB.Space frequencyadaptiveprocessingalgorithmforLFMinterference[J].SystemsEngineeringandElectronics,2023,45(12):3772 3780.面向线性调频干扰的空频自适应处理算法刘 鹏1,2, ,王 盾1,2,彭 博1(1.北京卫星信息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95;2.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5) 摘 要:针对卫星导航应用中线性调频(linearfrequencymodulated,LFM)干扰统计特征时变引起的抗干扰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空时频三维特征分组的空频自适应处理(space frequencyadaptiveprocessing,SFAP)算法。
首先通过时频分析方法获取采样数据的时域、频域联合分布,并利用空间相关系数分析相同频率干扰在不同时间的空间相关性,然后对SFAP的采样数据进行分组,将不同时间具有相同频率和到达角参数的采样点分到相同组,最后利用分组后的数据进行协方差矩阵估计、权值计算和自适应滤波,提高了干扰特征值、增加了零陷深度、提升了抗干扰能力。
北京市全力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挑战及对策
北京市全力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挑战及对策作者:靳姗姗来源:《中国市场》 2019年第2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北京 101300)【摘要】2017年,北京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将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位置,不断强化凝聚力,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支撑首都创新发展进入新阶段。
文章分析北京市全力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挑战及对策,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北京;科技创新中心;挑战;对策[DOI] 10.13939/ki.zgsc.2019.021 面临的挑战基于现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仍面临“短板”,科技创新领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础设施和基础研究存在“短板”。
高质量学术论文数量和影响力远低于国际主要创新型城市,自然科学领域缺乏重大突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分散,关联不强,尖端科技领域的机构缺乏。
第二,创新成果在京转化不畅,产业聚集度不够、引领性不强。
北京达到万亿级的产业仅有信息产业,营业收入千亿元以上、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技术话语权的科技型企业屈指可数。
第三,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
科研院所60%以上分布在海淀区、朝阳区;高新技术企业近八成集中在海淀、朝阳、大兴、丰台和昌平等五区,海淀区占到近五成;科技成果分布不均衡,技术合同成交额90%以上来源于海淀、丰台、朝阳、东城和大兴。
2 2018年发展思路及对策2018年,北京明确了发展思路,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北京统筹协调作用,搭平台、建机制、出政策、建池子,组织实施好新一轮重点任务和项目,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发展,推动符合首都战略定位的科技成果和高精尖产业落地生根、发展壮大,不断增强首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将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苏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苏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4.15•【字号】苏府办〔2021〕84号•【施行日期】2021.04.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苏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苏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4月15日苏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决策部署,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加快建设苏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根据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总体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前沿趋势,全面落实国家、省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部署,坚持以新一代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核心主线,开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和开放创新政策试验,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新路径新机制,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赋能苏州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示范带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全国大中型城市探索人工智能赋能经济转型发展路径树立“苏州样本”。
二、主要目标到2023年,苏州试验区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以“AI+制造”为特色的技术应用示范区、以“开放创新”为引领的政策创新先行区和以“人文关怀”为内涵的社会实验样本区,苏州成为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新高地。
力争全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3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2000亿元,集聚人工智能企业超1000家,形成应用示范企业170家,培育超亿级企业10家、超10亿级企业5家;力争形成30个全国领先、特色鲜明、深度应用的场景,打造10个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典型应用场景示范区。
天地一体化智能网络节点静态处理与缓存策略
第47卷第1期Vol.47No.1计算机工程Computer Engineering2021年1月January 2021天地一体化智能网络节点静态处理与缓存策略石怀峰1,2,王成功1,蔡睿妍1,魏德宾1,2(1.大连大学通信与网络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622;2.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南京210094)摘要:天地一体化智能网络中的卫星节点具有计算、存储和传输能力,将内容副本缓存至传输路径上的卫星节点可提高网络缓存收益。
针对卫星节点移动导致的路径改变问题,设计基于虚拟位置的卫星节点静态处理机制,先设定卫星的虚拟位置节点,再将内容副本提前向虚拟位置节点同一轨道的后方卫星节点进行缓存。
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ProbCache 的轻量级分组缓存策略PBP ,对路径节点进行分组并划分组内缓存区域,同时按照内容副本流行度阈值实现缓存位置迁移,使得流行度高的内容副本缓存至离请求节点近的区域。
实验结果表明,与ProbCache 、LCE 和LCD 等策略相比,PBP 策略能有效降低缓存开销及提高内容副本的缓存命中率,具有更好的卫星网络传输性能。
关键词:天地一体化智能网络;节点静态处理;内容缓存;缓存策略;缓存性能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志码(OSID ):中文引用格式:石怀峰,王成功,蔡睿妍,等.天地一体化智能网络节点静态处理与缓存策略[J ].计算机工程,2021,47(1):30-36.英文引用格式:SHI Huaifeng ,WANG Chenggong ,CAI Ruiyan ,et al.Node static processing and caching strategy in space -ground integrated intelligent network [J ].Computer Engineering ,2021,47(1):30-36.Node Static Processing and Caching Strategy in Space-Ground IntegratedIntelligent NetworkSHI Huaifeng 1,2,WANG Chenggong 1,CAI Ruiyan 1,WEI Debin 1,2(1.Key Laborat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 ,Dalian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622,China ;2.College of Autom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0094,China )【Abstract 】The satellite nodes in space -ground integrated intelligent network have computing ,storage and transmissioncapabilities ,so network caching can be improved by storing the content copies on the satellite nodes in the transmission path.To address the path changes caused by the moving satellite nodes ,this paper proposes a static processing mechanism for satellite nodes based on virtual location.The mechanism sets the virtual location nodes of satellites ,and then caches the content copies to the rear satellite nodes in the same orbit of the virtual location nodes in advance.On this basis ,a lightweight grouped caching strategy ,PBP ,is proposed based on ProbCache to group the nodes in the transmission path and divide the storage area in a group.At the same time ,the migration of the storage location a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threshold of the content copies popularity to make the content copies with high popularity cached to the area nearer to the request node.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ProbCache ,LCE ,LCD and other strategies ,the proposed PBP strateg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aching cost and increase the cache hit rate of content copies ,improving the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of satellite network.【Key words 】space -ground integrated intelligent network ;node static processing ;content caching ;caching strategy ;caching performance DOI :10.19678/j.issn.1000-3428.00565540概述天地一体化网络是按照“天基组网、地网跨代、天地互联”的思路,以地面网络为基础、以天基网络为延伸,覆盖太空、空中、陆地、海洋等自然空间,为天基、陆基、海基等各类用户活动提供信息保障的基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722105,61801073)。
基于空天车地一体化的轨道专用网络技术
基于空天车地信息一体化的轨道专用网络技术1、研究空天车地立体环境下的信号传输机理,突破空间大范围、长距离宽带通信技术(1)研究空、天、车、地立体环境下的传输机制和传输原理,确定适合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的专用网络架构。
(2)研究不同通信基站的大范围、长距离通信技术,实现一体化专用网络的高覆盖、大带宽及分层通信。
(3)研究专用网络内卫星、平流层飞艇、无人机、列车及地面基站间的通信方式,确定高可靠通信协议与通信制式。
(4)研究专网在不同应用场景下,通过对组网方式、传输协议等软硬件技术综合优化传输性能,有效提高专网信息传输的稳定性、鲁棒性及使用寿命等。
大家可以看见每个任务下可能有若干个小技术点,用(1)、(2)……标明。
每个小技术点按照“大致分析每个内容中的技术难点,然后看看现有解决技术手段有哪些?株洲所是否具备技术基础、是否能对该问题进行研究或解决?株洲所不具备的话哪些公司过高校可能具备?”的思路,写个两三百字即可。
任务紧急,麻烦大家按照规定的时间提交,谢谢,记得解密!研究空天车地立体环境下的信号传输机理,突破空间大范围、长距离宽带通信技术;1、研究空天车地立体环境下的信号传输机理,突破空间大范围、长距离宽带通信技术技术难点:天地一体化存在多个问题:A,拓扑结果是动态变化的;链路误码率高、链路切换不可预知、路由时间有限、链路传输时延长;B,网络存在物理环路:子网是网状结构、星座间存在着多路径传输的问题、存在物理环路;C,计算能力有限:需要宇航级的芯片处理能力、处理能力有限、存储能力有限;D,间距较远,易受干扰:上下不对称、传输时延大、易受外界干扰、安全威胁和攻击大。
对于网络协议体系,是采用IP交换还是采用其他的交换方式,不仅要考虑现有的系统,更重要的是要兼顾未来的发展,传输协议,路由协议和接入机制都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开发。
目前,天地一体化网络路由协议正处于“百家争鸣”阶段,普适性较差;现有传输协议主要面向深空段、空间段或邻近空间段的星际间或星地间通信。
构建新布局_赋能新业态——空天院成立五年应用成果与展望
构建新布局 赋能新业态—空天院成立五年应用成果与展望文 | 顾燕杰 王大成 魏秋方 郭威 刘芳 陶金花 王福涛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一、前言一般认为,空天信息技术是指基于航天、航空、临近空间等,进行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技术,由遥感、定位与导航、地理信息系统“3S”技术为基础的空天信息技术体系,可与各领域和行业应用信息深度融合,赋能产业、经济和社会数字化转型。
空天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国家安全等领域,能够为国家管理和决策服务提供不可替代的空间信息支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
尤其是自2020年以来,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以及航空遥感系统等重大专项和重大基础设施的陆续建成,空天信息技术已进入黄金发展期。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于2018年在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光电研究院的基础上整合组建,五年来改革融合工作成效显著,形成了空天信息领域高起点、大格局、全链条布局的研究方向,在空天信息技术应用这一重要研究领域上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
本文对其近年来的典型应用成果进行了总结,介绍其作为整合组建单位如何发挥建制化优势、加长研究和应用的链条、在国民经济及各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二、全面形成遥感数据获取—处理—应用的空天地一体化能力1.空天地一体化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能力目前,空天院运行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和航空遥感飞机两大科学装置,并具有系留气球等浮空器平台,具备了空天地一体化的遥感数据获取能力。
其中,于1986年投入运行的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是国际资源卫星地面站网成员,规模体量和关键技术指标位居世界前列,实现了覆盖我国全部国土和亚洲70%陆地区域的实时数据接收能力以及全球数据的快速获取能力。
地面站保存了自1986年以来的400多万景的遥感卫星原始数据资料,是我国珍贵的对地观测卫星数据档案库,也是全球接收处理卫星数量最多的机构之一。
我国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路径及思考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内核是以大科学设施为基础支撑开展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
目前,我国已批准建设的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选择了符合自身条件且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必须以已建成并形成一定集聚度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支撑。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发布实施《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面向“十四五”,我国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通过应用驱动倒逼基础研究,真正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面向中长期,我国将加强国家科学中心的系统性布局,全面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一、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16年2月,由上海市主导,中国科学院和部属重点高校主要参与建设的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成为我国第一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是加快推动上海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核心任务,是代表世界一流水平大科学装置群的集聚地,是交叉前沿科技领域实现原创性突破的策源地,是我国提升全球科技竞争力和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重要支撑地。
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从四个方面入手有力有序加快建设,搭建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基础架构(见表1)。
一是建立了上海光源、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量子通信等大科学装置,支撑物理、材料、生命等领域的重大原始创新。
二是组织推动了一批大科学行动计划,目前正在进行的有类脑智能科技行动计划、能源领域科技行动计划、纳米科技行动计划等,旨在前沿交叉领域实现重大原创性突破。
三是培育和吸引全球顶尖创新资源汇聚张江,加快张江实验室、李政道研究所、国际人类表型组创新中心等高端创新平台的建设步伐,推动上海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在张江进行布我国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路径及思考■文/曹方 王楠 何颖(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BSERVATION观察BSERVATION观察局,面向国内外引进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形成支撑国家科学中心发展的创新资源“蓄水池”。
打造国内先进的数字基础设施高地实施方案
打造国内先进的数字基础设施高地实施方案数字化服务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
数字化方式正有效打破时空阻隔,提高有限资源的普惠化水平,极大地方便群众生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要。
数字经济发展正在让广大群众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一、发展原则前瞻布局、创新驱动。
坚持定位高端、超前谋划,坚持前瞻性、系统性发展思维,有序推进产业、创新、市场和治理体系建设,构建苏州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生态。
通过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加快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融合发展、安全有序。
深入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融合,构建数字化融合场景供给多元态势,以场景应用为抓手,完善融合发展生态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打造具有苏州特色的数字化融合发展创新区。
统筹发展和安全, 建立包容审慎的监管制度,防范化解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风险,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保障数据和网络信息安全,确保数字经济发展安全可控、规范有序。
突出特色、示范引领。
坚持立足苏州发展基础和发展优势,紧密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方向,打造独具特色的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路径和产业集聚区,以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为主要突破口,促进产业集群向更高能级的创新集群演变。
谋划一批具备前沿性、典型性、基础性的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分情况建设国内、省内、市内发展示范,鼓励优秀企业先行先试,以点带面,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政府引导、市场主体。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营造有利的市场环境。
以行业应用带动数字经济发展,围绕本地及周边地区产业结构对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需求进行招商引资和产业布局。
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引导不同区域、不同行业探索特色化发展模式和路径,形成多方参与的数字经济发展格局。
关于重大基础研究计划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关键基础科学问题
一、航天信息技术概况
航天信息的获取与处理
高空间分辨率:增强空间探测能力 高光谱分辨率:增强光谱辨识能力
多域协同的传感器:增强多源信息融合 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 新的信息描述理论及方法 高效的信息压缩方法
2024/6/12
4
一、航天信息技术概况
航天信息的传输
高效信道编码技术; 高效的调制解调技术; 弱信号条件下的通信理论; 空天地一体化的信息网络; 黑障区通信理论及方法; 超长距离的通信理论及方法;
2024/6/12
24
“夸父”计划
拟在2012年发射三颗星: A星 行星际探测器,距地1.5×106km的 日地连线拉格朗日L1点上;全天候监测 太阳活动的发生及伴生现象;
B1和B2两颗地球卫星 在地球极轨大椭 圆轨道,监测太阳活动对地球近地空间 环境的影响。
2024/6/12
25
四、深空通信技术的研究现状
2024/6/12
5
一、航天信息技术概况
航天测控技术
更高的轨道覆盖率 ; 更高的测量精度 ; 更多的测控目标和更复杂的测控任务 ; 更远的测控距离; 更低的测控成本;
2024/6/12
6
一、航天信息技术概况
航天信息的应用
导航定位; 灾害预警; 地质勘探; 精细化农业; 科学研究(物种起源、天体演化); 资源探索(稀有金属、新能源);
提纲
一、航天信息技术概况 二、深空探测的发展 三、深空通信的问题 四、深空通信技术的研究现状 五、可关注的研究方向
2024/6/12
1
一、航天信息技术概况
航天信息技术内涵 航天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借助航天飞行器
完成的对于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及应 用技术,同时也包括为了完成航天任务所 采用的测量、控制及导航技术。
陈鲸院士:天地一体化空间信息安全与大数据
陈鲸院士:天地一体化空间信息安全与大数据来源:尹力高科技与产业化作者:尹力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陈鲸在“第三届高科技产业化高峰会议”、“ 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峰会”等多个公开场合就天地一体化空间信息安全、大数据深度应用等谈及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他指出,如果将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视为一个产业,未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陈鲸院士在“第三届高科技产业化高峰会议”作报告天地一体化信息产业潜力大陈鲸指出,六维空间、多个平台等均属于天地一体化范畴,该领域涉及通信信息、语音、视频、比特数据、遥感遥测等。
电磁是记录和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已成为信息时代最突出的特征。
而各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构置电磁空间的安全即构建空间信息安全防御基础体系。
“各国正在高度关注空间信息开发、利用、防护和安全问题。
制空间的信息权就是空间信息安全,而未来战场上重要的制高点就是制空间信息优势。
因此,要加强空间频谱资源管理和信息装备系统的防护措施,用于确保空间的信息安全。
”陈鲸表示。
他指出,要以信息化需求是空间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为牵引,以确保空间信息优势为宗旨,以空间自然最大综合利用为原则,通过天地或近太空飞行器等系统网络化来实现。
当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经成为空间信息技术的几大特点。
很多新的进展都出现在卫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小型化等方面。
陈鲸指出,空间信息系统在空间信息攻击和空间信息防护两方面,面临着安全挑战。
“空间信息系统已成为构建空间优势,维护空间安全重要技术能力。
要大力发展空间信息系统,简单目标提升到对空间目标能力特性的全面升级,同时支持准确的空间系统演化、卫星评估等要用起来。
”建设空间信息系统感知能力建设,一是推动包括探测器在内的空间信息系统感知研发,提升信息基层能力,预测未来任务的发展规划和需求。
二是推动空间信息系统就是空间探知感知维护能力,包括网络中各种能力部署升级和维护,进一步完善空间任务等。
在加强空间信息、安全能力的同时,还要重视对空间新系统的防护等两方面的建设,增强我国空间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15年度开放基金指南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二○一五年十一月一、简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〇三研究所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军工集团公司首批科技部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面向我国未来空间基础设施天地一体化运行服务的新手段、新途径、新模式和新装备,开展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重点研究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与仿真、天基信息高精度处理与融合、下一代时空基准体系等影响天基信息系统应用效能提升的瓶颈问题,力争成为在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领域有重要国际影响,为国家航天产业和信息产业技术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并致力于培养相关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
二、开放研究基金指南制定的原则为促进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领域内新理论、新思想和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加强国内外学术思想与人才的交流,本实验室特设立开放基金,资助有关人员来本实验室从事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本基金指南的制定主要考虑以下原则:1、根据我国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战略,着眼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当前和长远的需要,跟踪国际学科发展前沿;2、鼓励具有开拓性、超前性、创造性和较高层次的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及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项目;3、利于促进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和多部门的联合攻关,有利于建立和发展国际合作的新格局,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学科的发展;4、鼓励和支持从事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领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青年教师、博士后及海外留学人员申请本实验室开放基金;5、设立重点资助项目,要求申请者和课题组成员来室与本实验室科研人员协同工作。
6、基金指南作为申请基金项目的主要依据,同时也可按照各领域最新发展需要,申请指南中未包括的创新项目。
本指南研究方向仅作为本次拟资助项目的技术领域方向,所申报项目的题目名称自拟。
二、2015年度资助研究方向(一)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与仿真1、组网通信研究目标:围绕深空探测、对地观测、航天测控、航空运输、远洋航行、应急救援、维稳处突、智慧城市等各种应用业务接入组网及服务质量需求,通过传输网络化、处理智能化和应用体系化等方法,提升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在全球范围、全天候、全天时的空间大数据信息服务能力,实现高效与充分利用。
研究内容:(1)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体系架构面向各种应用业务,探索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的服务保障模式,针对功能特性和数据传输特点,借鉴软件定义网络(SDN)、信息中心网络(ICN)等理念,重点开展体系结构、异构网络互联、服务模型、通信协议、服务质量、安全运控、资源调度以及运行健康评估体系等方面的研究。
(2)空间网络线路/分组混合交换与综合路由针对空间网络链路及网络拓扑具有高度动态的特点,结合各种应用业务对多星组网、星地组网、各类移动终端组网、多波束系统的数据交换能力与交换容量的要求,重点开展弹性组网、线路/分组混合交换、低能耗高可靠数据保管、综合路由以及多址接入等方面的研究。
(3)网络终端可重构机理与方法建立屏蔽多种异构卫星系统通信体制差异、全网统一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终端模型,开展各类网络终端资源(如天线、功率、频率、计算、存储等)虚拟化研究,提出基于软件定义的网络终端可重构机理与方法,实现对多种不同协议体制、传输机制的灵活支持。
2、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建模仿真与效能评估研究目标:以深空探测、对地观测、航天测控、卫星导航、航空运输、远洋航行、应急救援、维稳处突、智慧城市等应用为背景,构建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多层次、多粒度仿真系统及面向任务的效能评估体系。
研究内容:(1)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多层次、多粒度建模与仿真面向特定任务场景,设计能够有效保障任务执行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从多视角对系统进行统一描述,充分分析与论证系统工作原理和应用能力;研究系统关键构成要素的数字化模型构建方法,融合多种成熟的建模与仿真工具,对系统进行多层次、多粒度建模及联合仿真,支持系统性能指标的定量获得,并提出验证方法,分析仿真系统与真实系统的等效性。
(2)面向任务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效能评估体系面向特定任务场景,设计能够有效保障任务执行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建立高效、全面的评估体系,研究效能评估机理与方法,构建系统级、分系统级等多层次效能评估模型,给出各评价指标的定义及数学模型,支持面向任务的综合效能评估,为系统研制、指标论证、技术攻关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3)深空测控通信协议仿真验证与性能评估面向载人登月及深空探测任务,针对测控通信链路信号微弱且时延巨大、极高且多变的传输误码率、频繁中断且上下行带宽不对称等特点,研究支持超远程、大时延、高吞吐率、高能量效率、高频谱效率的可靠传输机制,按分层设计思想,开发测控通信协议,搭建半物理仿真验证系统,评估协议功能与性能,并基于仿真结果,提出增强协议性能、降低资源需求的跨层优化方法。
3、信息安全研究目标:在极端异构、高动态、资源不均、高速运动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中,实现空间网络安全、天地互联安全、随遇接入安全,保障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的计算、存储及传输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研究内容:(1)空间网络对抗理论与技术研究空间网络拟态安全形式化表示方法、变换理论、演化技术以及效能评估模型,提升空间网络防御能力;研究空间安全路由技术,减轻或消除因空间链路的开放性而给网络路由带来的各类安全威胁;研究安全切换技术,对切换过程中的控制消息等进行安全性保护;研究安全传输控制技术,以适应空间网络传输时延大、链路质量差、带宽非对称、拓扑变化频繁等特点;研究自适应抗干扰通信技术,提升空间网络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抗截获、抗攻击和抗入侵的能力,提升其抗毁性。
(2)密码、身份认证、安全协议、量子计算、量子密码等理论与技术天地一体化网络具有极端异构、高动态、资源受限、资源不均、高速运动、随遇接入等特点,直接应用传统的密码算法、密钥管理、安全协议等存在安全性低、效率低甚至不可用等缺陷,因此,必须针对上述特点,开展密码、密钥管理等理论与技术研究,设计新型密码算法、密钥管理协议、安全认证协议等。
(3)空间数据的安全分发与服务机制研究空间数据信息属性间的制约规律,建立基于信息属性感知的数据高效分发模型;研究基于数据质量驱动的联合信源编码优化的安全分发机制,设计结合数据加密和数据认证的完整空间数据非均衡保护算法;研究联合跨层资源分配的安全机制优化,设计基于跨层资源优化分配的空间数据加密算法及空间数据认证算法。
(4)虚拟化安全技术研究虚拟环境中用户数据加解密、网络可信启动及完整性保护、访问控制与安全隔离、透明监控与安全审计等关键技术,解决系统可信性及度量、数据保密性、虚拟机逃逸、恶意篡改或劫持等虚拟化层安全加固问题。
(二)下一代时空基准体系1、天地一体化时空增强技术研究目标:针对精密、安全、广域、海量用户发展需求,围绕地基、空基、星基等各类增强系统开展卫星导航增强技术的创新性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研究,提升未来GNSS服务性能,满足大规模高精度、高完好性的军/民各类导航应用需求。
研究内容:(1)创新性的地基、空基、星基等GNSS增强系统的基础理论、核心方案与关键处理算法;(2)增强系统信号播发体制与信号处理方法;(3)围绕北斗实时精密轨道和钟差确定、高精度电离层建模、北斗完好性监测等关键技术,开展北斗导航增强技术研究;(4)多种增强系统信息融合处理算法;(5)导航增强系统与基本导航系统统一时空基准框架;(6)高精度增强信息应用技术。
2、新型导航技术研究目标:围绕现有及现代化GNSS系统在室内外、航空、航天、水下等新型应用场景下的高性能位置服务需求,研究各类新型导航技术的创新性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
通过对GNSS信号处理算法优化与GNSS+算法扩展等方法的研究,提升导航技术在新型应用场景下的现代化位置服务水平,实现新型导航技术在天地一体化系统中的高性能应用。
研究内容:(1)量子导航技术;(2)重力场导航技术;(3)全源导航技术;(4)伪卫星导航技术;(5)多源导航融合数据处理技术算法;(6)不同应用模式下的大数据辅助(包括惯性导航,MEMS,伪卫星,WIFI,LTE,BLUETOOTH等)GNSS实现方法及应用效果研究;(7)GNSS新型信号处理相关改进算法及技术;(8)GNSS抗干扰监测定位算法及技术;(9)面向GNSS信号的最佳匹配接收技术;(10)针对GNSS特殊场景下的信号接收处理技术。
如多系统信号、微弱信号、电离层闪烁、高动态信号、高轨应用等;(11)针对不同类型GNSS接收处理算法的优化技术;(12)光频梳高精度测距技术;(13)微PNT(Micro PNT)、不依赖于卫星的导航等其他新型导航技术。
3、GNSS遥感探测技术研究目标:围绕空间电离层与中性大气探测、海面风场与高度探测、陆地土壤与植被探测、海洋冰面覆盖探测等为代表的对地观测应用需求,研究各类环境(或介质)中GNSS信号电磁波传播特性理论、基于GNSS信号探测系统总体设计技术以及先进GNSS数据处理与介质属性反演等技术,探索GNSS在传统PNT领域外的遥感探测应用理论与方法。
研究内容包括:(1)GNSS遥感探测技术原理、传播特性理论及其仿真技术;(2)GNSS遥感探测总体技术;(3)GNSS遥感探测技术先进数据处理技术。
4、PNT天基时间基准体系及星间链路扩展应用研究目标:围绕PNT天基时间基准系统及导航卫星星间链路在空间设施、航空、航海、电力、通信等系统中的应用需求,研究各类利用GNSS系统建立天基时间基准体系的方法以及多系统的时间精密同步方法,突破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开展星间链路通信应用模式、协议体制和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1)以GNSS系统为核心的PNT天基时间基准体系构建方法;(2)面向多种系统的时间精密同步方法;(3)PNT授时在空间设施、航空、航海、电力、通信等系统中的应用技术;(4)利用GNSS及其辅助系统进行精密定轨技术;(5)星间链路多波束低速通信应用模式;(6)星间链路通信体制和协议;(7)星间链路低速通信关键技术。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