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密度调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密度资料的应用 • 研究交通流理论的重要基础数据 • 划分服务水平的依据
I区 K=0—10辆/km; II区 K=10一20辆/km; III区K=20一30辆/km; IV区K=30一40辆/km; V区 K>40辆/km。
•分析瓶颈交通
• 高速公路管制
当高速公路的流量接近通行能力时,须限制驶入匝道的车辆 驶入率。而密度是流量/通行能力比率的最佳评价指标。
透镜的焦距 摄影缩小比例尺= 摄影高度
2、分析 在摄影后的胶卷或照片上读取观测区间内存 在的车辆数,据此计算出平均密度。 3 减少误差的注意事项 航测法不宜长时间地观测,这不仅费用大, 而且飞机在空中飞行时间有限(飞机在1000 一1500m最多能停留30min.航空照相机1 次摄影的胶卷张数亦受到限制。 调查的精度与摄影间隔行关,间隔越短精度 越高。
• 14h08min20s时的原始车辆数,按式(4—12)等于 在A处通过车辆数再加(a一b),即 • (6)第⑥栏为任一时刻AB区间的车辆数。由上一行 求得的车辆数再加上经过单位时间后的车辆变化 量,即得相应时刻AB区间的车辆数。如: 14h08min20s时的原始车辆数,按式(4—12)等于 在A处通过车辆数再加(a一b),即 • (6)第⑥栏为任一时刻AB区间的车辆数。由上一行 求得的车辆数再加上经过单位时间后的车辆变化 量,即得相应时刻AB区间的车辆数。如:
3)减少误差的注意事项
两端的秒表或动态录象机必须同步。观测时 不能遗漏车辆,如同时观测车辆到达时间 及牌照有困难时,允许少记个别车辆的牌 照,但每一辆车的到达时间绝对不能少。 本方法也须选用较长的测定区间,以提高量 测的精度。
4)整理分析
根据上述观测资料,按以下步骤计算密度。 (1)将现场观测资料填入表4—2,其中第①栏为车辆 牌照号达A处及B处的时间。 (2)将调查日期、时间、地点、天气及测定区间长度 填人密度计算汇总表,见表4—30 (3)表43第①栏为时刻,第@栏为B处流量值q,第② 栏为试验车超车速a,第①栏为试验车被超车数b 如t=30min时,33号车刚好到达A处,此时该车可视 作试验车,到达B处为t=33min07s,则Q为1号车 至33号车共33辆。
4、 道路占用率的检测与密度调查
1)原理 在道路上设置车辆检测器,其中大多采用环 型线圈,即在一车道设置一个或一车道设 置两个,以检测车流在车道上的时间占用 率,并据此计算密度。设置方式可参见图4 -12。
(1)设置一个环型检测器(见图4—12a)。
车流在道路上的时间占用率可按式(4—2)计算:
Biblioteka Baidu
第二节 密度调查方法
主要有出入量法和照相法
出入量法
• 基本原理:在指定的观测路段,通过观测 基本原理:在指定的观测路段, 区段内的车辆数和驶入与驶出车辆数
1.出入量法的原理 出入量法是一种通过观测取得中途无出入交通的区 段内现有车辆数或行驶时间的方法。其中又分为 试验车法及车牌照法等。 在某一时刻上游地点A处的交通量是通过时刻AB区 间内新增加的车辆数;反之,这时在下游地点B 处的交通量等于从AB区间内减少的车辆数. AB 区间内车辆数的变化值应等于入量与出量之差。 因此,只要知道最初AB区间的原始车辆数,就能 求得每单位时间内实有车辆数。则t时刻的密度 :
E(t1 ) = qA + a − b
• 3)减少误差的途径 本方法的缺点是随着观测时刻的推移,车辆 数的误差也累加。为减少误差的积累,除 增加试验车的观测次数,还要把试验车每 次经过终时刻作为基准时刻(t),该时刻的现 有车辆数都作为每次的原始车辆数。
4)整理分析
根据上述观测资料,按以下步骤计算密度。 (1)将调查日期、时间、地点、天气及测查区间长 度填入密度计算汇总表,详见表4—20 (2)表中 ①② 栏应分别记入A处及B处的各测定时间 范围内的交通量。试验车通过AB处的时刻,通常 不是测定区间范围的起终点,故此时记录AB两处 单位时间内的交通量时,要将表格中相应的格子 一分为二,分别记下单位时间内试验车通过的和 通过后的交通量.
四、航空摄影观测法
测定密度,使用航空摄影最佳,它是能取得准确数值的唯一 方法。 1.测定方法 航空摄影观测是利用普通飞机或直升飞机从空中的性能,因 此被广泛采用。 航测时.一般采用测量用航空照相机,通常用的照相机有农 4—4所列的几种。这种照相机的拍摄精度已能满足交 通调查的需要。航空摄影的缩小比例尺,一般对按式 (4—14)求得:
实验车
A QA
LAB
B QB
a
b
原理:在路段AB上,t0时刻存在的车辆数为E(t0),若从t0到t1的这 一段时间内进入该路段的车辆数为QA;驶出该路段的车辆数为QB , 则t时刻时,AB段上的车辆数为:
E (t ) = E (t0 ) + QA(t ) − QB ( t )
E(t)= E(t0)+[QA(t) -QB(t)] Kt= E(t)/LAB
采用系统调节的效能: a)使高速公路行程时间有所缩短; b)使高速公路行驶里程达到最大可能值; c)平均车速由43LM/h提高到58km/h。
美国芝加哥控制方法
在美国芝加哥控制高速公路驶入匝道,是采用交通需求量- 通行能力差额和占用率相结合的控制逻辑。每一匝道的调 节以上行向检测器l min的平均占用率为基础,从5种调节 率中选用 一种来控制匝道交通,每20s修正 一次占用率, 并显示在控制中心的显示器上,调节率的范围从每分钟13、 10、8、6到最小4辆。每分钟13辆是最大调节率,每分钟 4辆是最小调节率,使车辆不致过分等候。在确定调节率 时,应考虑交通量和占有率之间的关系: • 当占用率增加,交通量也增加时,采用最大调节率 • 当占用率增加,交通辆停止增加时,逐渐减少调节率,其 典型占用率值为21%; • 当占有率增加.交通量减少时,采用最小调节率,其典型 占用率值为31%。
• 采用这种匝道控制的效能: • a)在16km长的交通拥挤路段,从行驶时间 26min降至14mmin • b)高速公路上高峰期间交通事故减少17%; • c)高峰期违反信号比率小于3%,每次在激 励了检测器而得不到绿灯相位时.记做违 反信号o
(5)探测别处公路的交通事故 • 要求在高速公路上安装大量检测器,如果同时建有 匝道控制系统,则很多检测器可共用。检测器提供 交通量和占用率等交通信息。要求经常比较相临检 测点上行向和下行向的占用率。当某路段发生交通 事故时,则该处下行间的占用率下降.而上行向的 占用率上升。 • 在每次取样后,用计算机算出同相邻上行向检测点 占用率百分率之关,当此值超过某一确定数时,例 如55%,就认为存在瓶颈。在正常瓶颈情况下,下 行间占用率可以认为一直保持常量。如果出现交通 事故,下行向的占用率将迅速减少。
2整理分析
整理现场观测结果,按下面介绍的顺序计算密度。再 各条录象带的每一画面中,读取摄影观测区间内存 在的车辆数,计算总观测时间内区间的平均车辆数, 用区间长度求算单位公里长度内存在的车辆数,即 密度值,见式(4—13):
n
K=
∑K
i =1
1 × n L
i
如总计观测时间大于5min,则交通的偶然性 变化或周期性变化就能消除。这种方法可 以很方便地看出密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同时,又因为它包含短时间的变化,也可 以描绘出密度的倾向性变化。 3.减少误差的注意事项 如测定区间过长。则测定精度将受到影 响.所以不能过长,以不超过100m为宜。
(2)设置二个环型检测器(见图4—12b) 空间平均车速为;
2)检测照的类型及其特点 检测器的种类很多,下面着重介绍三种:
(1)环形检测器 环形检测器是量测车炳出现及队列长度的最好型 式,目前被广泛采用。 它的尺寸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变化,易满足各种应 用要求。 为获得速度或车辆长度的量测,可以成对使用。 但要注意调整不使其相互干扰。 经验证朋,环形检测器的主要问题是路面的推挤 和损坏。 它的可靠性较好,队列量测精度可达(4%一6 %)o
1 Rs = ∑li (%) L i=1
• 时间占用率是指在单位测定时间内,车辆通过某一断面
的累计时间占测定时间的百分比.
n
1 n Rt = ∑ ti (%) t i =1
二、密度特性与调查的必要性
(1)密度的特征:
Q K= v
随着交通量的增长,车辆行驶时的 相互干扰及相互制约增加,以致平 均车速降低,密度增高。当跟随在 慢车后面的车辆继续不断增加,位 车辆近乎停止状态时,则流量趋近 于零,而密度最大(阻塞密度)。
2)原始车辆数的测定 设试验车跟随车流通过A处的时刻为t,经过B处的 时刻为t,则从tl到t2这段时间内通过B处的车辆数 qB,即为t时刻AB区间内的原始车辆数。然而这 一关系只有试验车既不超车又不被超的情况下才 成立。否则,按下式计算:
E(t0 ) = qB + a − b
t时刻AB区间内的原始车辆数可按下式计算:
3.车辆牌照法
1)测定方法 从基准时刻开始在测定区间的两端,用同步的秒表 或动态录象机,测定每一辆车的到达时司,并相 应地记下每辆车的牌照,如记整个牌照号码有困 难,可以只记最后三位数。此时,若用动态录象 机,须摄下每辆车的牌照。 2)原始车辆数的测定 基本原理同测试车法,原始车辆数也可按式(4—10) 及式(4—11)计算。内每一辆车都可作为“测试车。
又如tl=31min时,43号车刚好到达该处,该车到B 处为t=34min14s,则q为12号车至43号车(不包 括41号及42号车,但包括44号车)。41号及42号 车到达A处时间小于43号车,而在B处却大于43号 车,说明两车在AB段被43号车超越,即a=2。 44号车到达A处时间大于43号车.而在B处却小于 43号车,说明该车在4B段超越43号车,即b=1。 (4)第⑤栏为某时刻在测定区间内的车辆数E可按公 式(4—11)算得。 (5)第⑧样为瞬时密度:车辆书(辆)/测定区间长 (km)。 (6)第⑦栏为平均密度,一般以5min的密度平均。
三.地面高处摄影观测法
1.测定方法 用动态录象仪在高处进行摄影。测定区间的长度视地区内的 状况和周围条件而变比,一般取50—100m。 摄影的时间间隔依测定区间长度而异。当区间长为50一 100m时,摄影间隔可用1画面/5—10s。遇到详细分 析交通流的场合,如需同时观测交通量,为了取得正 确的观测值,须缩短摄影间隔,一般取1画面/s。在 高速公路上,由于字速高,这时可取2画面/s。 在测定密度时,在道路上要标明每台录象机所摄范围内的道 路区间长,一般有两处作标记即可。如果容许精度稍 低时,可利用车道分隔线的段数、护栏支柱数或电杆 数等参照物代替.
第四章 密度调查
第一节 概 述
一、密度的定义和有关术语 1、定义 交通密度是指在单位长度车道上,某一瞬时 所存在的车辆数,一般用辆从m/km/车 道表示
2、有关术语
• 空间占有率是指在单位长度车道上,汽车投影面积总和占 车道面积的百分比。实际测定中,一般用汽车所占的总长 度与车道长度的百分比表示
(7)按理下一次试验车通过时刻的原始车辆数为105 辆,但根据上列数据推算结果为104辆,这是由 观测误差引起的,可将此误差适当地分配在两次 试验车经过观测区间的时间内现有车辆数上。见 第⑥栏的调整值。 (8)现有车辆数加上调整值后即得第⑦栏修正值。 (9)瞬时密度⑧按下式计算: 瞬时密度=修正值(辆)/测定区间长(km) (10)每一总计时间的平均密度填人第⑦栏内,总计 时间通常取5min或10min。
(2)密度特性与调查必要性 (3)密度调查所需的时间和区间长度
虚线为1min测定值,实 线为5min测定值,测定 区间均为830m
测定区间长分别取虚线为208m、实线为 830m的测定值,测定总时间均为1min总时间 为1min的密度用1min内的平均密度表示;而 总时间为5min的密度,则依次每隔1min以 5min前后各2.5min的密度平均值表示。
(3)在试验车一栏中.除记试验车通过时刻外, 还要记录试验车的超车数(a)及被超车数(b) 外计算(a一b). (4)计算A、B两处交通量之差,并记入第②栏, 即表示AB区间内现有车辆量的变化。 (5)第④栏填写试验车自A点到B点这段时间范 围内AB区间的原始车辆数.计算方法如下: 14h06min 50 s时的原始车辆数,按式(4—11) 等于在B处通过车辆数再增(a-b).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