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继电器实验方法

合集下载

继电器的实验报告

继电器的实验报告

继电器的实验报告继电器的实验报告引言: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开关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控制系统中。

它通过电磁原理实现电流的开关控制,具有可靠性高、寿命长等优点。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继电器的实际操作,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1. 理解继电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继电器的接线方法和使用技巧;3. 了解继电器在电路控制中的应用。

二、实验器材和原理1. 实验器材:- 继电器模块- 直流电源- 开关- 电阻- 电线2. 实验原理:继电器由线圈和触点组成。

当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场可以吸引或释放触点,从而控制电路的通断。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电磁吸引原理,通过线圈中的电流来产生磁场,进而控制触点的状态。

三、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将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分别接到继电器模块的正负极,将开关连接到线圈的两端,然后将继电器的触点与其他电器设备连接。

2. 实验观察:- 打开电源,观察继电器的工作状态。

当线圈通电时,触点是否吸合?触点吸合后,电路是否通断?- 通过改变开关的状态,观察继电器的响应。

当开关打开时,触点是否释放?电路是否断开?3. 实验记录:记录继电器的工作状态和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当线圈通电时,继电器的触点吸合,电路通断与开关状态相反。

这是因为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场吸引触点,使其闭合,从而使电路通断。

2. 当线圈断电时,继电器的触点释放,电路断开。

这是因为线圈断电后,磁场消失,触点失去吸引力,从而打开电路。

3. 继电器的工作可靠性高,能够承受较高的电流和电压。

因此,在电路控制中,可以使用继电器来实现对电器设备的远程控制和保护。

五、实验应用继电器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1. 工业控制系统:继电器可以用于控制机器设备的启停、电流的开关以及电路的保护。

2. 家庭电器:继电器可以用于空调、电视机等家电的远程控制。

3. 交通信号灯:继电器可以用于控制交通信号灯的开关和时间间隔。

继电器控制实验报告

继电器控制实验报告

继电器控制实验报告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实验报告(实验项目:控制继电器通断)****数学计算机科学系实验报告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 实验课程: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姓名: 学号: 实验室:硬件实验室同组同学: 实验时间: 2013年3月20日指导教师签字:成绩:实验项目:控制继电器通断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控制继电器通断,同时发出啪啪声。

2.掌握单片机使用。

二实验环境PC机一台,实验仪器一套三实验步骤及实验记录1.在pc机上,打开Keil C。

2.在Keil C中,新建一个工程文件,点击“Project-New Project?”菜单。

3. 选择工程文件要存放的路径 ,输入工程文件名 k2, 最后单击保存。

4.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 CPU 厂商及型号。

5. 选择好 Atmel 公司的 89c51 后 , 单击确定。

6. 在接着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是”。

7. 新建一个 C51 文件 , 点击file菜单下的NEW,或单击左上角的 New File 快捷键。

8. 保存新建的文件,单击SAVE。

9.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保存文件名MAIN.C,再单击“保存”。

10. 保存好后把此文件加入到工程中方法如下 : 用鼠标在 Source Group1 上单击右键 , 然后再单击 Add Files toGroup ‘Source Group 1'。

11. 选择要加入的文件 , 找到 MAIN.C 后 , 单击 Add, 然后单击 Close。

12. 在编辑框里输入代码如下:#include reg51.h //包含头文件sbit K2=P2 ;//定义继电器控制IO#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delay(uint time) //int型数据为16位,所以最大值为65535{uint i,j;//定义变量i,j,用于循环语句for(i=0;itime;i++)//for循环,循环50*time次for(j=0;j50;j++); //for循环,循环50次}void main() //主函数{while(1) //进入while死循环{K2=0; //断开继电器delay(5000); //延时K2=1; //导通继电器delay(5000); //延时}}13.单击快捷键或单击Project/Rebuild all the files,如果在错误与警告处看到 0 Error(s) 表示编译通过。

继电器应用的实验原理

继电器应用的实验原理

继电器应用的实验原理1. 继电器的基本原理继电器是一种电磁开关,通过控制较大电流的开关来实现小电流电路的开关操作。

它由线圈、触点和弹簧组成。

当线圈通电时,产生电磁力使得触点闭合或断开,从而控制电路的开关状态。

2. 继电器的应用场景继电器在电气控制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实现以下功能:•电路的开关控制:继电器可以控制电路的接通和断开,实现电器设备的启动和停止。

•电路的保护:继电器可以监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等参数,一旦超过设定的范围就会触发保护措施,保护电器设备不受损坏。

•信号的放大和转换:继电器可以将微弱的信号转化为较大的电流信号,可以将不同类型的信号进行转换。

3. 继电器实验的目的继电器实验旨在深入了解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加深对继电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实验材料和设备•继电器模块•开关•LED灯•电源•连接线5. 实验步骤1.连接电路:将继电器模块、开关和LED灯按照电路图连接起来。

2.接通电源:将电源连接到电路上,并确保电源电压符合继电器模块的工作要求。

3.观察实验现象:打开开关,观察LED灯的亮灭情况。

通过继电器的工作原理,解释实验现象。

4.交换连接线:尝试交换继电器的线圈连接线,观察实验现象的变化。

比较不同连接方式的影响。

5.改变电源电压:尝试改变电源的电压,观察继电器的工作情况。

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6.模拟应用场景:利用继电器模块控制灯的开关,模拟日常生活中的电路控制情景。

观察继电器的反应速度和稳定性。

7.总结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观察和实验数据,总结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6. 实验注意事项•在操作电路时,确保安全可靠,避免触电和短路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注意继电器模块的工作电压和电流范围,避免超过规定的限制值。

•确保实验材料和设备的良好接触和固定,避免接触不良或松动导致的实验失败。

7.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观察和记录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继电器通过电磁力控制触点的闭合和断开,实现电路的开关控制。

继电器控制的实验报告

继电器控制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2. 掌握继电器在电路中的应用;3. 学会使用继电器控制电路的通断;4. 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电路通断的电器元件。

当继电器线圈通电时,电磁铁产生磁性,吸合衔铁,使电路接通;当线圈断电时,电磁铁失去磁性,衔铁在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使电路断开。

继电器具有控制电路简单、可靠性强、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家用电器等领域。

三、实验器材1. 继电器1个;2. 电磁铁1个;3. 线圈1个;4. 开关1个;5. 电源1个;6. 导线若干;7. 电路板1块。

四、实验步骤1. 搭建电路:将电源、开关、线圈、继电器和电磁铁依次连接,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 通电实验:闭合开关,观察继电器是否吸合,电磁铁是否产生磁性。

3. 断电实验:断开开关,观察继电器是否释放,电磁铁是否失去磁性。

4. 控制电路通断实验:将开关连接到电路中,观察开关控制继电器吸合和释放的效果。

5. 改变电路参数实验:改变线圈匝数、电流大小等参数,观察继电器吸合和释放的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电实验:当开关闭合时,继电器吸合,电磁铁产生磁性;当开关断开时,继电器释放,电磁铁失去磁性。

2. 断电实验:当开关断开时,继电器释放,电磁铁失去磁性;当开关闭合时,继电器吸合,电磁铁产生磁性。

3. 控制电路通断实验:通过开关控制继电器吸合和释放,实现电路的通断。

4. 改变电路参数实验:改变线圈匝数、电流大小等参数,可以改变继电器的吸合和释放效果。

线圈匝数增加,吸合和释放效果增强;电流增大,吸合和释放效果增强。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掌握了继电器在电路中的应用,学会了使用继电器控制电路的通断。

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电路连接错误、参数设置不当等,通过查阅资料和反复实验,最终解决了问题。

本次实验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继电器的特性实验

继电器的特性实验

实验一电磁型继电器的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了解电磁型继电器(电流、电压、时间、中间继电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特性;2.了解继电器各种参数的意义,掌握继电器整定植的调试方法;3.了解有关仪器、仪表的选择原则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项目:1.打开外壳,仔细观察各种继电器的内部构造,并记录下继电器铭牌的主要参数;2.测定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返回电流及返回系数;3.测定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返回电压及返回系数;4.测定时间继电器的动作电压、返回电压及返回系数;5.测定中间继电器的动作电压、返回电压及返回系数。

三.实验内容:(一)熟悉常用继电器的内部接线DL-21C DL-22C;DY-22C DL-23C;DY-23CDS-21A~24A DZ-31B(二)测定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I.d.j。

返回电流I f.j及返回系数K f。

1.实验接线:图1-1 电流继电器实验接线图2.实验需用仪器设备①交流电流表 0~5A②单相自藕调压器(ZOB) 2KVA 220/0~250V 一台③滑线电阻 69Ω3.9A或40Ω6A 一台④电流继电器 DL-21C 一个3.实验方法(1)首先将继电器的两组线圈串联;将继电器的整定把手放在某一选定位置;将自藕调压器把手旋至输出为零伏位置;将滑线电阻的滑动端放在阻值为最大位置;(2)合上电源开关,逐渐增大通入继电器的电流,使继电器刚好动作(常开接点闭合,即指示灯亮)的最小电流称为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Id.j.(3)逐渐减小通入继电器的电流,使继电器的接点返回到原始位置(常开接点断开,即指示灯灭)的最大电流称为电流的继电器的返回电流If.j.(4)测定Id.j 和If.j时,对所选的整定位置重复作三次,将测量结果填入表1中(5)断开电源,将继电器的两组线圈改为并联.然后,按上述方法测量继电器线圈并联时的和将测量结果填入表2中.(6)数据处理误差: △I%=要求:返回系数:K=要求:0.05<Kf<0.9表1 继电器的两组线圈串联(表中电流单位:A )表2 继电器的两组线圈并联(表中电流单位:A )(三)测定低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Ud.j 返回电压Uc。

继电器特性测量实验报告(3篇)

继电器特性测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继电器的基本分类方法及其结构。

2. 熟悉常用继电器(如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等)的构成原理。

3. 学会调整、测量电磁型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并计算返回系数。

4. 测量继电器的基本特性。

5. 学习和设计多种继电器配合实验。

二、实验原理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原理实现自动控制的开关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等领域。

本实验主要研究电磁型继电器的特性,包括动作值、返回值、返回系数等。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电磁型继电器2. 电流表3. 电压表4. 调压器5. 滑线电阻6. 电源7. 接线板四、实验步骤1. 接线: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确保接线正确无误。

2. 整定动作值:将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整定为实验要求值,例如1.2A。

3. 测量动作值:打开电源,调节调压器使电流表读数缓慢升高,当继电器动作时(动作信号灯亮),记录此时电流表的读数,即为动作值。

4. 测量返回值:继电器动作后,调节调压器使电流值平滑下降,当继电器返回时(动作信号灯灭),记录此时电流表的读数,即为返回值。

5. 重复测量:重复步骤3和4,进行多次测量,记录数据。

6. 计算返回系数:返回系数 = 返回值 / 动作值。

7. 实验结束:关闭电源,断开所有连接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动作值: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约为1.2A,与整定值基本一致。

2. 返回值: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电流继电器的返回值约为0.9A,与动作值相比有所下降。

3. 返回系数:通过计算,得到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约为0.75,说明该继电器的返回性能较好。

4. 继电器特性: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继电器在不同电流下的动作和返回情况,进一步了解继电器的特性。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测量了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返回系数,验证了继电器的特性。

2. 通过实验,加深了对继电器原理和特性的理解,为后续学习和应用打下了基础。

继电器接线实验报告

继电器接线实验报告

继电器接线实验报告继电器接线实验报告一、引言继电器是一种常用的电气元件,它可以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路的开关控制。

在电路中,继电器常用于电流较大的场合,能够承受较高的负载电流。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接线实验,深入了解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材料和设备1. 继电器 x 12. 直流电源 x 13. 电阻器 x 24. 开关 x 25. 电压表 x 16. 电流表 x 17. 连接线若干三、实验步骤1. 将继电器放置在实验台上,接通直流电源,并将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连接到继电器的控制端和负载端。

2. 将一个开关连接到电源正极和继电器的控制端,另一个开关连接到电源负极和继电器的负载端。

3. 调节电源电压,记录下继电器的控制电压和负载电流的数值。

4. 更换不同大小的电阻器,重复步骤3,观察继电器的响应情况。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控制电压下的继电器负载电流的数据,并绘制成图表。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继电器的负载电流随着控制电压的增加而增加,呈线性关系。

这是因为继电器的控制端是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当控制电压增加时,电磁线圈中的电流也增加,从而产生更强的磁场,吸引铁芯,使继电器闭合,负载电流通过。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在不同大小的电阻器接入电路时,继电器的响应速度有所差异。

当电阻器较大时,继电器的响应时间较长,而当电阻器较小时,继电器的响应时间较短。

这是因为电阻器的大小直接影响了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电流越大,继电器的响应速度越快。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继电器是一种常用的电气元件,能够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路的开关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继电器常用于电流较大的场合,能够承受较高的负载电流。

在不同控制电压和负载电流条件下,继电器的响应情况也有所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继电器。

六、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 在接线实验中,注意正确连接各个元件和设备,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完整版)同步继电器实验方法

(完整版)同步继电器实验方法

DT-1、200型同步检查电气特性试验
DT-1、200型检测器是电压型的。

其线圈1(端子②、④)和线圈2(端子⑥、⑧)的额定电压均为1动作角度的调整范围为20°~40°,内部接线如图所示:
除一般性检验和机械部分检查、调整(和电压继电器相同)之外,其电气特性试验有下列三个项目:
(一)两线圈相互极性关系检验。

制造厂规定其②和⑥端子为同性极,但要对此进行检验以确定实际的连接是否和规定相符。

电压型的继电器检验接线如图所示:
图中的:1K――单相胶盖闸刀;
TY――单相调压器;
(T8)
V――交流电压表0~250V;
TJJ――同步检查继电器,DT――1/200型;
GD――干电池灯。

因为两线圈的额定电压相同,当合上1K调整TY,将电压升到额定电压值(100伏)时,继电器仍不动作(两线圈为异极性关联)。

若断开其中任一线圈
的端子时继电器即动作,则说明②和⑥是同性端子。

否则,极性连接有误(二)动作角度和返回角度检验。

动作角度和返回角度的检验有两种方法:用移相器和相位表直接检验或用测定动作电压和返回电压再经过计算得到相应的角度。

通常采用较简便的后一种方法。

检验接线和第(一)项的相同,但检验线圈1(②、④端子)时,要将线圈2的端子⑥和⑧短路,并拆除②和⑧的接线;检验线圈2时,则要将线圈1的端子②和④短路,并拆除④⑥间的连线。

分别测试两个线圈的动作电压和返回电压各三次,取平均值。

继电器动作时,其常闭接点(⑤、⑦端子)断开,返回时则闭合。

整定角度和动作电压的对照可参看下表:。

继电器特性实验测试方法

继电器特性实验测试方法

HTS-33 继电器特性实验测试仪主要用于检测继电器正常动作的电压范围、各种类型继电器的启动电压、常开常闭触点的动作时间,快捷设置正常欠压超压界限、测试结果判断等,可同时对多台继电器进行测试,测试结果独立判断。

HTS-33 继电器特性实验测试仪配置专用导轨,在测试多个继电器时,将继电器依次插入导轨底座,继电器电源端与HTS-33 输出端连接,线圈端与HTS-33 开出量连接。

▲ HTS-33 继电器特性实验测试仪试验过程:1、选择继电器型号,在“测试继电器个数”栏输入数量,最多为“3”。

勾选“电流电压参数设置”项,选择继电器输出相,“开关量”列表中,选择继电器对应的开入量。

例如:继电器A,对应输出相UA,开入量A,则勾选UA 相,开入量A。

点击“增加”按钮,在“试验结果”列表中添加继电器A所有数据。

其它继电器依次添加。

2、若交流输出电压大于120V,直流输出电压大于160V,HTS-33接线时电压输出方法,可按照说明书“交直流最大电压电流输出”设置。

继电器型号添加时先勾选“线电压参数设置”项,选择继电器输出相,“开关量”列表中选择继电器对应开入量,点击“增加”按钮,添加至“试验结果列表中”。

3、点击“开始试验”按钮,多个继电器将自动测试。

试验完成后,弹出保存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报告保存名称,自动保存为.doc格式文件。

4、添加新型号继电器:打开Files文件夹-Para文件夹-继电器特性试验测试仪-template.xls模版,在Excel模版添加对应的继电器型号、电压类型、额定电压,新型号的继电器将自动添加至软件,试验时可直接选择型号。

武汉市豪迈电力自动化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豪迈电力)成立于1999年,是专注于电力系统二次测试、在线监测、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研发和生产了以“继保之星”系列为代表的继电保护测试仪、“CTP”系列为代表的互感器测试仪、直流系统测试仪以及自动化测试维护、在线监测、新能源测试设备等,累计为10000多家大中型企业提供产品与服务。

继电器控制的实验报告

继电器控制的实验报告

继电器控制的实验报告
《继电器控制的实验报告》
继电器是一种常用的电气控制器件,它可以通过控制小电流来开关大电流,被
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控制系统中。

为了更好地了解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实验一:继电器的基本原理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首先学习了继电器的基本原理。

我们使用了一个简单的继
电器电路,通过接通和断开控制电路来观察继电器的工作状态。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继电器是如何通过控制小电流来实现开关大电流的功能。

实验二:继电器的控制方法
在第二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继电器的控制方法。

我们使用了不同的电路布置
和控制信号,来观察继电器的响应和工作状态。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掌握了不
同控制方法对继电器的影响,为以后的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实验三:继电器在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最后,我们进行了一次继电器在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实验。

我们设计了一个
简单的电气控制系统,并使用继电器来实现对电路的开关控制。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继电器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提供
了宝贵的经验。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实验,我们对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控制方法和实际应用有了
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实验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继电器的理论知识,也为我们今后
在电气控制领域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经验。

继电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气控
制器件,将继续在各种电气控制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继电器实验报告

继电器实验报告

继电器实验报告继电器实验报告继电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器元件,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通信设备等领域。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继电器的实际操作,深入了解其原理和工作机制,并探索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实验一:继电器的基本原理继电器是一种电磁开关,由线圈和触点组成。

当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场,使触点闭合或断开,从而实现电路的开关控制。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直流继电器,通过连接电源和开关,观察继电器的工作状态。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继电器的工作与线圈的极性有关。

当正极连接到线圈的一端,负极连接到线圈的另一端时,继电器的触点闭合;反之,触点断开。

这说明继电器的工作是由线圈产生的磁场所引起的。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继电器在断开电源后,触点会恢复到初始状态,这是由于继电器内部的弹簧机构的作用。

实验二:继电器在电路中的应用继电器在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之一就是电路的开关控制。

我们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使用继电器实现灯泡的开关控制。

实验中,我们将继电器的触点与灯泡连接,线圈与电源和开关相连。

当开关闭合时,线圈通电,继电器的触点闭合,灯泡亮起;当开关断开时,线圈断电,继电器的触点断开,灯泡熄灭。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继电器在电路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了电路的远程控制。

除了开关控制,继电器还可以用于电路的保护。

例如,在电力系统中,继电器可以用于监测电流、电压等参数,一旦超过设定值,继电器会自动断开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此外,继电器还可以用于电路的时序控制、电机的启动等。

实验三:继电器的特点和注意事项继电器作为一种常见的电器元件,具有一些特点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继电器的线圈需要匹配电源的电压,否则无法正常工作。

此外,线圈的功率也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继电器的工作。

其次,继电器的触点有一定的寿命,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

触点的负载能力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过大的负载会导致触点烧毁。

另外,继电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护措施,避免触电和短路等事故。

继电器的特性实验

继电器的特性实验

实验一电磁型继电器的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了解电磁型继电器(电流、电压、时间、中间继电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特性;2.了解继电器各种参数的意义,掌握继电器整定植的调试方法;3.了解有关仪器、仪表的选择原则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项目:1.打开外壳,仔细观察各种继电器的内部构造,并记录下继电器铭牌的主要参数;2.测定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返回电流及返回系数;3.测定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返回电压及返回系数;4.测定时间继电器的动作电压、返回电压及返回系数;5.测定中间继电器的动作电压、返回电压及返回系数。

三.实验内容:(一)熟悉常用继电器的内部接线DL-21C DL-22C;DY-22C DL-23C;DY-23CDS-21A~24A DZ-31B(二)测定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I.d.j。

返回电流I f.j及返回系数K f。

1.实验接线:图1-1 电流继电器实验接线图2.实验需用仪器设备①交流电流表 0~5A②单相自藕调压器(ZOB) 2KVA 220/0~250V 一台③滑线电阻 69Ω3.9A或40Ω6A 一台④电流继电器 DL-21C 一个3.实验方法(1)首先将继电器的两组线圈串联;将继电器的整定把手放在某一选定位置;将自藕调压器把手旋至输出为零伏位置;将滑线电阻的滑动端放在阻值为最大位置;(2)合上电源开关,逐渐增大通入继电器的电流,使继电器刚好动作(常开接点闭合,即指示灯亮)的最小电流称为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Id.j.(3)逐渐减小通入继电器的电流,使继电器的接点返回到原始位置(常开接点断开,即指示灯灭)的最大电流称为电流的继电器的返回电流If.j.(4)测定Id.j 和If.j时,对所选的整定位置重复作三次,将测量结果填入表1中(5)断开电源,将继电器的两组线圈改为并联.然后,按上述方法测量继电器线圈并联时的和将测量结果填入表2中.(6)数据处理误差: △I%=要求:返回系数:K=要求:0.05<Kf<0.9表1 继电器的两组线圈串联(表中电流单位:A )表 2 继电器的两组线圈并联(表中电流单位:A )(三)测定低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Ud.j 返回电压Uc。

继电器的实验报告

继电器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继电器的基本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

2. 熟悉常用继电器的特性和应用。

3. 掌握继电器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方法。

4. 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用于自动或半自动地控制电路的通断。

它主要由线圈、铁芯、衔铁、触点等部分组成。

当线圈通过电流时,铁芯产生磁性,吸引衔铁,使触点闭合或断开,从而实现电路的通断控制。

三、实验设备1. 继电器实验台2. 交流电源3. 电流表4. 电压表5. 阻值可调电阻6. 开关7. 导线四、实验步骤1. 接线:根据实验电路图,将继电器、电阻、开关、电源等元器件连接好,确保连接正确无误。

2. 调节电阻:将电阻的滑动触头置于中间位置,调节电阻值,使电流表读数为零。

3. 通电实验:1. 闭合开关,使线圈通电。

2. 观察继电器动作情况,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3. 断开开关,使线圈断电。

4. 观察继电器复位情况,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4. 改变电阻值:重复步骤3,改变电阻值,观察继电器动作情况和电流、电压变化。

5. 更换继电器:更换不同型号的继电器,重复步骤3和4,比较不同继电器的特性和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当线圈通电时,继电器动作,触点闭合;断电时,继电器复位,触点断开。

2. 数据分析:1. 当电阻值较小时,电流表读数较大,继电器动作电流较小;当电阻值较大时,电流表读数较小,继电器动作电流较大。

2. 不同型号的继电器,其动作电流和复位电流有所不同,性能有所差异。

六、实验结论1. 继电器是一种常用的电控制器件,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控制范围广等优点。

2.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线圈通电产生的磁场吸引衔铁,使触点闭合或断开,从而实现电路的通断控制。

3. 通过实验,掌握了继电器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方法,了解了不同型号继电器的特性和性能。

七、实验心得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2. 实验操作要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继电器控制实验报告

继电器控制实验报告

继电器控制实验报告篇一: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DL型电流继电器和DY 型电压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

2.掌握动作电流、动作电压参数的整定。

二.实验原理线圈导通时,衔铁克服游丝的反作用力矩而动作,使动合触点闭合。

转动刻度盘上的指针,可改变游丝的力矩,从而改变继电器的动作值。

改变线圈的串联并联,可获得不同的额定值。

三.实验设备四.实验内容1. 整定点的动作值、返回值及返回系数测试(1)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测试:返回系数是返回与动作电流的比值,用Kf表示:Kf?IfjIdj1(2)低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返回电压测试:返回系数Kf为 Kf?UfjUdj五.思考题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是返回与动作电流的比值,电流继电器动作电流大于返回电流,所以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

2、返回系数在设计继电保护装置中有何重要用途?对于继电保护定值整定的保护,例如按最大负荷电流整定的过电流保护和最低运行电压整定的低电压保护,在受到故障量的作用时,当故障消失后保护不能返回到正常位置将发生误动。

因此,整定公式中引入返回系数,可使故障消失后继电器可靠返回。

2实验二电磁型时间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DS-20C系列时间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掌握时限的整定和试验调整方法,二.原理说明当电压加在时间继电器线圈两端时,铁芯被吸入,瞬时动合触点闭合,瞬时动断触点断开,同时延时机构开始起动。

在延时机构拉力弹簧作用下,经过整定时间后,滑动触点闭合。

再经过一定时间后,终止触点闭合。

从电压加到线圈的瞬间起,到延时动合触点闭合止的这一段时间,可借移动静触点的位置以调整之,并由指针直接在继电器的标度盘上指明。

当线圈断电时,铁芯和延时机构在塔形反力弹簧的作用下,瞬时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三.实验设备四.实验内容1.动作电压、返回电压测试2.动作时间测定3五.思考题1.影响起动电压、返回电压的因素是什么?首先是你使用的CCFL的规格;其次是环境温度;再次是工作的频率。

继电器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继电器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继电器电路设计实验报告继电器电路是一种常用的控制电路,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继电器电路,掌握继电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提高学生的电路设计能力。

实验器材:- 继电器- 电源- 电阻- 电容- 开关- LED灯- 公路板- 电线- 多用表- 直流电压源- 示波器实验原理: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开关,其工作原理是在一个电路中引入控制电流,通过控制电流的强弱来控制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从而实现对其他电路或设备的控制。

继电器电路的主要部分包括控制电路和被控电路两个部分。

继电器控制电路以电压源为控制信号,通过一个开关来控制继电器的通断。

控制电路的电压要与继电器的额定电压相匹配,否则无法正常工作。

实验步骤:步骤1:将继电器控制端的两个引脚分别连接到公路板的两个孔上,控制端电压为5V。

步骤2:将一个10kΩ电阻连接到控制端的一端,将另一端连接到电源的正极。

步骤3:将一个LED灯连接到公路板上,灯的正极连接到电源正极,灯的负极连接到继电器的常闭端。

步骤5:将公路板的地线和电源的负极连接起来。

步骤6:调节电源电压,当开关打开时,继电器控制端的电压为5V,LED灯不亮;当开关关闭时,继电器控制端的电压为0V,继电器吸合,LED灯亮。

步骤4:调整电源电压并向继电器控制端施加5V电压,观察LED灯的亮灭情况。

结果分析:实验一中,通过控制电路的设计,可以使得继电器的通断状态与开关状态相对应,从而实现对其他电路或设备的控制。

实验二中,通过被控电路的设计,可以使得继电器的通断状态与被控电路的工作状态相对应,实现对被控电路的控制。

总结与讨论:继电器电路是一种重要的电子控制电路,在许多电子设备的控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继电器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并了解了电路中各元件的功能与特点,对电路设计和实验操作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也发现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电压和电流的匹配,以避免元件受损。

继电器控制的实验报告

继电器控制的实验报告

继电器控制的实验报告继电器控制的实验报告引言:继电器是一种常用的电气控制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系统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继电器的控制实验,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实验原理:继电器是一种电磁开关,通过电磁铁的控制来实现电路的开关操作。

当电磁铁通电时,会产生磁场,使得触点吸合,电路闭合;反之,当电磁铁断电时,触点分离,电路断开。

继电器控制的关键在于电磁铁的通电和断电控制。

实验设备:1. 继电器2. 电源3. 开关4. 电阻5. 电压表6. 电流表7. 电线实验步骤:1. 将继电器与电源和开关连接,组成一个简单的电路。

2. 通过调节电源电压,观察继电器的工作情况。

记录不同电压下,继电器的吸合和分离状态。

3. 在电路中加入电阻,观察电阻对继电器工作的影响。

记录不同电阻下,继电器的吸合和分离状态。

4. 使用电流表测量电磁铁的电流大小,记录各种情况下的电流数值。

5. 总结实验结果,分析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继电器的工作状态与电源电压和电阻的大小有关。

当电源电压较低时,继电器无法吸合,电路处于断开状态;而当电源电压逐渐增大,继电器开始吸合,电路闭合。

当电源电压继续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继电器完全吸合,电路保持闭合状态。

在加入电阻后,我们观察到电阻对继电器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

当电阻较大时,电流通过电阻的大小限制了电磁铁的工作,继电器无法吸合;而当电阻较小时,电流通过电阻的大小减小,电磁铁能够正常工作,继电器吸合。

通过测量电磁铁的电流,我们发现电流的大小与电源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密切。

随着电源电压的增大,电流也随之增大;而在相同电源电压下,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归结为电磁吸合和分离。

当电磁铁通电时,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吸引触点,使电路闭合;当电磁铁断电时,磁场消失,触点分离,电路断开。

继电器的这种工作原理使其在电气控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同步检查继电器校验方法

同步检查继电器校验方法

同步检查继电器校验方法
同步检查继电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力自动化保护技术,它能够实现
电气系统的可靠运行和保障。

同步检查继电器校验方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要准备好检查仪器和工具。

比如万用表、检定装置、同
步检查装置等。

第二步,检查外观和连接。

首先要检查继电器的外观,如外壳、
连接端子等是否有损坏,如果有就需要更换。

其次要对连接线路进行
检查,如接线端子、接线盘、导线的连接情况是否正确,接触是否良好。

第三步,进行静态特性检查。

静态特性检查包括稳态特性和动态
特性两种,分别进行测试,检查实验数据是否正确。

第四步,进行动态特性检查。

动态特性检查包括动作时间、释放
时间、重合时间、动作值等,通过同步检查装置进行检查,检查结果
要符合标准要求。

第五步,进行功能性检查。

功能测试要根据不同的功能进行检查,如重合功能、跳闸功能、同步功能等,测试结果要符合设定值要求。

第六步,记录检查结果。

检查完成后,要将每一项检查的数据和
测试结果记录下来,同时进行综合分析,对比与标准值的偏差,找出
不足之处及时处理。

同步检查继电器校验方法需要进行严格的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要求检查仔细,结果准确。

只有通过正确的校验方法,才能够确保继电器的稳定工作和正常运行。

继电器控制实验报告

继电器控制实验报告

继电器控制一、实验目的掌握用继电器的基本方法和编程。

二、实验内容利用P1口输出高低电平,控制继电器的开合,以实现对外部装置的控制。

三、实验预备知识1、现代自动化控制设备中都存在一个电子与电气电路的互相联结问题。

一方面要使电子电路的控制信号能够控制电气电路,另一方面,又要提供良好的电隔离,以保护电子电路和人身的安全,电子继电器便能完成这一桥梁作用。

2、本实验中延时子程序采用指令循环来实现,机器周期(12MHz)×指令所需的周期数×循环次数,在系统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此方法。

四、实验接线图15S98五、实验步骤(1)把8031的P1.0插孔接到JIN端。

(2)把继电器的JZ(中心轴头)接地,JB常闭开关接L1,JK常开开关接L2。

(3)编制程序,使P1.0电平变化,低电平时继电器吸合,常开触点接上L1熄灭,L2点亮,高电平时继电器不工作,常毕触点闭合,L1点亮,L2熄灭。

(4)调试运行程序,L1、L2交替熄灭。

六、参考程序:org 0000hajmp looporg 0080hloop:cpl p1.0lcall delayAJMP LOOPdelay: mov r5,#20d1: mov r6,#40d2: mov r7,#248djnz r7,$djnz r6,d2djnz r5,d1retend七、实验现象与结论实验现象:调试运行程序,L1、L2交替熄灭。

心得体会:通过继电器控制实验,学会了仿真软件的使用,了解了汇编语言的设计和调试方法,掌握了用继电器控制的基本方法和编程。

继电器检测实验报告

继电器检测实验报告

继电器检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继电器的工作原理;2. 掌握继电器的正常工作状态;3. 了解继电器的故障类型和常见故障原因。

二、实验原理继电器是一种控制电气信号的装置,它能通过小电流来控制大电流的通断。

其基本原理如下:1. 继电器由线圈和触点两部分组成,线圈是继电器的控制部分,通过外部电源加电时产生磁场,进而激活触点;2. 当线圈充电后,磁场的作用使得触点闭合,将电源接通到被控制设备上;3. 当线圈断电时,磁场消失,触点恢复原状,断开电源。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1. 继电器:型号为JQC-3FF;2. 电源:直流电源,额定电压为12V;3. 多功能电表:用于测量电流、电压等参数;4. 实验电路板:用于搭建继电器实验电路。

四、实验步骤1. 搭建基本电路首先,根据实验要求,在实验电路板上搭建继电器实验电路,并将继电器正确安装在电路板上。

2. 施加电源将直流电源连接至电路板,调节电源电压为12V,确认电路板正常供电。

3. 连接多功能电表将多功能电表的电流表头与电路板中继电器线圈的电流通路连接,将电压表头与其电源线路连接,以便测量电流和电压。

4. 测试继电器正常工作状态4.1 先测试继电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先确认线圈电流为12V,利用电流表测量线圈电流的大小,并记录下来;4.2 施加电压后,观察继电器的触点是否闭合,利用电压表测量触点闭合后电源电压的大小,并记录下来;4.3 断开电源,观察继电器的触点是否恢复原状。

5. 模拟继电器故障5.1 创造继电器线圈电流不足以激活触点闭合的情况,调低电源电压,观察继电器的触点是否闭合;5.2 创造继电器触点无法闭合的情况,将触点处加入阻抗元件或者短路,观察继电器的触点状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我们得到了如下实验结果:1.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继电器线圈电流为12V,线圈电流大小为0.5A;2. 继电器触点闭合后,电源电压为11.8V;3. 继电器触点恢复原状后,电源电压为12V。

继电器的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继电器的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继电器的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关于继电器控制原理的实验报告,我会按照标准的实验报告格式,尽量详细地为您描述:
【目的】
通过继电器控制实验,了解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

【原理】
继电器是一种开关设备,可以通过小电流控制电路来驱动接通或断开大电流电路,实现电器的远程开关控制。

其基本原理是:电磁铁线圈通电后会吸引芯铁移动,带动机械连杆机构,从而接通或切断电气接点的连接。

【设备和材料】
继电器模块、直流稳压电源、电阻、灯泡、导线、试验板等。

【实验步骤】
1. 将继电器固定在试验板上,正确连接输入端、输出端和电源端。

2. 连接灯泡负极到继电器公共端,正极到常闭触点。

3. 调节电源输出12V直流电压,接通电源,观察灯泡状态。

4. 按下继电器按键,观察此时灯泡状态变化。

5. 反复按键,测试观察继电器对灯泡通断状态的控制作用。

【实验结果】
1. 继电器不触发时,灯泡保持点亮状态。

2. 按下继电器按键后,灯泡熄灭。

3. 松开按键,灯泡再次点亮。

4. 可反复实现对灯泡的远程开关控制。

【结论】
继电器能够通过输入控制信号,驱动内部触点接通或断开,从而实现对外部电路的控制,验证了继电器的控制原理。

【讨论】
本实验充分验证了继电器的基本控制作用,但实际应用中继电器类型有多种,控制电路也更复杂,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T-1、200型同步检查电气特性试验
DT-1、200型检测器是电压型的。

其线圈1(端子②、④)和线圈2(端子⑥、⑧)的额定电压均为1动作角度的调整范围为20°~40°,内部接线如图所示:
除一般性检验和机械部分检查、调整(和电压继电器相同)之外,其电气特性试验有下列三个项目:
(一)两线圈相互极性关系检验。

制造厂规定其②和⑥端子为同性极,但要对此进行检验以确定实际的连接是否和规定相符。

电压型的继电器检验接线如图所示:
图中的:1K――单相胶盖闸刀;
TY――单相调压器;
(T8)
V――交流电压表0~250V;
TJJ――同步检查继电器,DT――1/200型;
GD――干电池灯。

因为两线圈的额定电压相同,当合上1K调整TY,将电压升到额定电压值(100伏)时,继电器仍不动作(两线圈为异极性关联)。

若断开其中任一线圈
的端子时继电器即动作,则说明②和⑥是同性端子。

否则,极性连接有误(二)动作角度和返回角度检验。

动作角度和返回角度的检验有两种方法:用移相器和相位表直接检验或用测定动作电压和返回电压再经过计算得到相应的角度。

通常采用较简便的后一种方法。

检验接线和第(一)项的相同,但检验线圈1(②、④端子)时,要将线圈2的端子⑥和⑧短路,并拆除②和⑧的接线;检验线圈2时,则要将线圈1的端子②和④短路,并拆除④⑥间的连线。

分别测试两个线圈的动作电压和返回电压各三次,取平均值。

继电器动作时,其常闭接点(⑤、⑦端子)断开,返回时则闭合。

整定角度和动作电压的对照可参看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