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的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
高三政治考试必背知识点
高三政治考试必背知识点一、政治生活1. 国家的本质与功能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的基本职能包括内部管理和对外防御。
2. 我国的国家制度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家性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 民主政治的内涵与发展民主政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管理国家事务的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广泛和真实。
4. 政治权利与义务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权利。
同时,公民也应履行政治性义务,如遵守宪法和法律。
5. 我国的政治建设我国政治建设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二、经济生活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的经济体制。
2. 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特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特点包括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微观运作相结合。
4.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三、文化生活1. 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3. 文化创新与发展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要坚持以人为本,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
4.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保护与发展相结合,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最全
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最全高考政治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高考政治知识点的全面归纳:经济生活1. 商品和货币: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职能以及货币流通规律。
2. 价值规律:掌握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4. 企业与公司:学习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公司制企业的特点。
5. 个人收入分配: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6. 国家宏观调控:掌握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和政策。
政治生活1. 我国国家制度:了解我国的国体、政体以及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能。
2.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3.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4. 我国法治建设:了解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
5. 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政策:学习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我国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文化生活1. 文化与社会:理解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文化自信。
3. 思想道德建设:学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内容。
生活与哲学1. 哲学的基本问题:了解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2. 唯物论和辩证法:掌握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学习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3. 认识论: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认识的发展过程。
4. 历史唯物主义:学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发展的动力。
结束语高考政治知识点的归纳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积累和深化理解。
通过对上述知识点的掌握,相信同学们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够在政治学科的学习中不断进步,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考政治必考知识归纳
高考政治必考知识归纳高三政治的知识点比较多,也比较零碎。
复习起来也比较困难。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必考知识归纳,希望大家喜欢!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1、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生产要素流动的全球化市场规则的全球化金融运作的全球化科技开发利用的全球化2、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原因现代市场经济是世界性的市场经济。
经济全球化是现代高科技条件下全球性的经济融合的体现,是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世界市场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向全球化拓展的必然结果。
从根本上说,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国际分工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阶段,人类经济活动开始大规模地突破国家、民族界限,各国经济逐渐融为一体的历史过程。
3、经济全球化的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全球化市场体系形成为标志。
4、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1)国际间的商品流、资本流、技术流在数量上以空前的速度增长。
(2)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增强,全球经济合作走向新的起点。
(3)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跨国公司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生产的组织者,成为国际间商品、技术和资本流动的主要参与者,称为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动力。
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1、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大大加快了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的进程,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同时,经济全球化也有消极的影响,加剧了世界经济的动荡和不稳定,使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进一步扩大,加大了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
2、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机遇 (1)为我国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
(2)为在中国建立富有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巨大机遇,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更多的借鉴和选择。
(3)为我国引进技术、输出劳务和人才交流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
挑战 (1)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经济、科技竞争,新的贸易壁垒不断产生。
(完整版)最新史上最全的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高中必备政治知识点重点归纳
史上最全的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神奇的货币●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提示:第一,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第二,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货币本身有价值,是商品,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形式只是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显示的货币)和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形式是只能用现实上的货币,而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货币流通规律: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筒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我国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1.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 2.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3.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4.有利于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5.有利于实现扩大就业,缓解我国的就业货币流通次数压力; 6.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
●汇率的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利:1.有利于中国进口;2.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家成本下降;3.国内企业对外投资。
弊:1.不利于中国的出口;2.可能加剧市场投机行为; 3.中国吸引海外投资优势减弱; 4.出口减少可能导致国内就业压力加大;5.可能导致出现通货紧缩。
多变的价格●供求对价格的影响: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造成通货膨胀,物以稀为贵)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造成通货紧缩,货多不值钱)*通货膨胀的解决方法:采用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通货紧缩的解决方法: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行国债,投资环境设施建设,扩大出口。
高中政治2024届高考核心必备知识(极简版)
高考政治核心必备知识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的规律,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1.《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2. 十月革命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飞跃3.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5.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6.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经济全球化》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矛盾(解决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用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需要三个制度支撑----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市场经济体制,三条实现路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现代化的经济体系)。
1.国家: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大数据、人工智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震器(社会保险--核心、社会福利——最高层次、社会优抚、社会救济——最后一道防线)2.我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和受益者)①推动经济全球化朝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
高中政治知识归纳
高中政治知识归纳(一)经济学部分(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2)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商品价值的大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价值规律的作用: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生产部门的分配(调节作用、棒子作用);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刺激作用、鞭子作用);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淘汰作用、分化作用)。
最终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4)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地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5)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是我国的分配制度;这是由生产力水平、所有制结构决定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6)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
(7)国家的宏观调控:由于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且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也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因此需要国家的宏观调;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控制和调节,其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手段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8)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企业经济效益是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等;途径主要有两条(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9)企业经营者的素质:既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又要具有经营的专业知识、才干和能力。
2024年高考政治重要知识点分类总结
2024年高考政治重要知识点分类总结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高考政治,下面将2024年高考政治重要知识点进行分类总结。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75个知识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背景和历史地位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3.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4.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6.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部署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75个知识点)1.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纲领和宗旨2. 中国共产党的党组织和党员的基本要求3.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和决策过程4. 党的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5.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意义6. 中国共产党的党章和党规党纪7. 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内在要求8. 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三、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75个知识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基本任务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5. 国家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和基本方针6.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7.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发展8. 地方政府改革和地方经济发展四、中国的政治建设(75个知识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模式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工作4.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作用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和发展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要求7.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政治保证8. 依法治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重要意义五、中国的法治建设(75个知识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要特点和基本原则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基础和制度保障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意义和历史贡献4.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总体布局5. 法律的形式和法律的实质6. 法治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7. 党的领导下的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8. 法治政府的内涵和基本职能六、中国的经济建设(75个知识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和主要成就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发展3.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方式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路径5.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涵和要求6.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和发展对策7. 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和成效8.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七、中国的文化建设(75个知识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使命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3. 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举措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5.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基本特征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特征和基本任务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基本框架8. 文化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以上是2024年高考政治重要知识点按照主题进行分类总结的内容,希望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高考政治必备知识点总结
高考政治必备知识点总结高考政治必备知识点总结高考政治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点才能够在考场中获得好成绩。
本文将对高考政治的必备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第一部分:国家政治制度1.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和政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中央政府的机构:主席、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政协、中央纪委、公安部等。
3.地方政府的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乡,村。
4.国家权力的制约和制衡:国家权力的制约和制衡体现为宪法规定的国家权力机关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平衡,如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平衡。
5.宪法的性质和地位:中国宪法的性质是法律,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和修改法律的依据。
第二部分:中外历史和文化1.中华文明的特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包含“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诸子百家文化、民间文化”等。
中华文明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具有文化底蕴深厚,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深远。
2.中共的历史:中共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的领导党派,经历过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时期、反右斗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等历史阶段。
3.中国的近代史:从1840年至1949年,中国历经晚清政治危机、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东北抗日联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
4.世界近代史:从17世纪起,欧洲经历了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资本主义的发展等历史事件。
20世纪中叶以后,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冷战等事件。
第三部分:社会生活与矛盾运动1.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经济领域内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中国社会当前发展的矛盾成为构成社会主要矛盾的核心。
2.社会阶层和社会分层:社会阶层和社会分层是指社会在人员职业、收入、教育、地位、财富等方面不同而形成的各种群体,如劳动人民、城市小康、新中产阶级等。
2024年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
一、政治思想理论
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奋斗目标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的创新
二、政治制度
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基本任务、党的建设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 参政党制度、人民团体制度、工会、共青团、妇联的组织和活动
4. 全民国防和人民武装力量
三、国家治理体系
1. 国家的性质、任务和根本任务
2. 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
3.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依法行政
4.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5. 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
四、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 基本权利和自由
2.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参与政治的途径
3. 公民的社会权利和经济权益
4. 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五、法律法规
1. 法律的概念和作用
2. 基本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
3. 宪法、行政法、民事法、刑法、经济法、劳动法等基本法律的内容和要求
4. 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社会建设、依法治国
5. 现行法律的运行和司法改革
六、国际政治关系
1.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2. 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3.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4. 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5.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问题
以上为2024年高三政治知识点的大致内容,总计约____字。
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一)1、哲学与生活(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3、哲学的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二)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高考政治必考大题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必考大题知识点归纳高考政治科目是高中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它不仅考察学生对政治理论的掌握,还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高考政治必考大题知识点的归纳: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 物质与意识: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和相互影响。
3.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政治、法律、文化等)是经济基础的反映。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中国国情发展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政治经济学1. 商品和货币: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2. 资本和剩余价值:资本是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货币或商品,剩余价值是资本家从工人劳动中获取的超出其工资部分的价值。
3.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
四、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人民民主。
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 法治国家建设: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五、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1. 和平与发展: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2.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3. 国际合作与竞争: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六、思想道德建设与文化发展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
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梳理
《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梳理》高考,是一场关乎无数学子未来的重要战役。
在高考的各个科目中,政治学科以其独特的理论性和现实性,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在高考政治中取得优异成绩,下面将对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
一、经济生活1. 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纸币。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两种不同的经济现象,需要考生理解其成因和影响。
2. 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和生产经营都有重要影响。
对于生活消费来说,一般情况下,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对于生产经营来说,价格变动调节产量和生产要素的投入。
3. 消费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有居民收入、物价水平、消费心理等。
消费类型有按交易方式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按消费目的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要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4. 生产与经济制度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
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5. 企业与劳动者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即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
同时,劳动者享有各项权利,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高考政治高频考点归纳
高考政治高频考点归纳一、经济生活1. 货币- 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 货币的职能: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 纸币: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2. 价格- 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 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 价格变动的影响- 对生活消费的影响:一般来说,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互为替代品,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另一种商品需求增加;互补商品,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另一种商品需求减少)。
- 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3. 消费- 影响消费的因素- 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 主要因素:居民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收入差距);物价水平。
- 消费类型:按交易方式(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按消费目的(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 消费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
- 正确的消费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4. 生产与经济制度-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 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汇总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②必须具备的条件:A、必须是劳动产品。
B、必须用于交换。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①产生: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原因:它本身是一种商品。
作用: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③货币的基本职能:流通手段,需现实的货币,价值尺度,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3、金属货币与纸币区别联系货币货币是商品;货币有价值;货币有五种职能;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纸币是价值的符号,纸币由货币发展而来;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纸币纸币不是商品;纸币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纸币只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纸币是国家发行的。
(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所代表的价值)。
注: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含义物价总水平全面地持续地上涨。
物价总水平全面地持续地下跌。
表现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
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
本质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多。
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少。
成因①纸币发行过多;②社会需求旺盛;③成本上升等。
①纸币发行过少;②社会需求不足等。
影响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
但通货膨胀使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居民的购买力和生活水平下降,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短期内适度的通货紧缩使得纸币升值,物价上涨,居民的购买力增强,给居民带来实惠。
但从长远看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2024年高考政治复习重点知识总结(二篇)
2024年高考政治复习重点知识总结政治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高考来说占有相当的分值。
在复习政治时,需要将重点知识进行总结,以提高复习效果。
以下是高考政治复习的重点知识总结。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2.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质量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事物的本质与现象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阶级斗争是历史的推动力。
4. 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基本经济制度。
5.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地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任务,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
二、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党的性质、宗旨和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党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
2.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结构: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全国党的代表大会;党的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
3. 党的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基本内容;党的组织路线的形成和基本内容。
4.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有红太阳之称的周恩来;统一战线的缔造者陈独秀;开创新时期的邓小平;井冈山精神和宁夏回族的英雄董存瑞。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
三、中国的政治体制和国家治理体系1. 具体和根本的政治制度:行政制度、审判制度、立法制度;国家权力机关及其职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 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成果;党章修正案的历史意义和目标任务。
高中政治常考的100个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常考的100个知识点总结本文总结了高中政治常考的100个知识点,通过复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备考高中政治考试。
1. 国家的特征和职能2. 政权的性质和特点3. 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合法性4. 国家的分权与集权5. 国家的民主与专制6. 国家的国体与政体7. 国家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8. 革命、民主与法制9. 国家治理的目标与任务10. 国家治理的原则和手段11. 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12. 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特征13.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根本任务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6.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7. 军队的性质与任务18. 军事斗争的性质与规律19. 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任务20. 党的性质和宗旨21. 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22. 党的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23. 党章和党的组织制度24. 党的组织和工作方法25. 中国的历史26. 工程27. 民族精神和民族团结28. 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29. 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共同的价值追求30. 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辩证关系31.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3. 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34. 全民国防和人民军队35. 国家的安全观和国家战略36. 核心利益和重大利益37. 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38.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39. 国家现代化与民族复兴40. 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41.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42. 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进步43. 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和意义44. 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4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46.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7. 教育现代化与教育改革48. 人民民主与专政49. 市场经济与可持续发展50. 公务员制度与廉政建设51.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5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3. 中共中央的核心作用和集体领导54.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技兴国战略55. 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5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57.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人民民主专政5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利益分配制度59. 协商民主与人民民主专政60.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61. 国家对孩子的义务保障和权利保护62. 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风险防范体系6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治理体系64. 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和力量体系65. 战争与和平的正义性66. 国际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67. 中史的基本特点68.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69. 中国共产会70. 中国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71.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72. 党的全面领导和工程73. 党建工作制度和党的组织制度的改革74. 党风廉政和德才兼备的标准75. 党的领导制度和党和国家机构的职能76. 党的会议和党的决策制度77. 党的纪律和惩戒制度78. 党的群众路线和党风廉政建设79. 党的组织生活和党员教育管理80. 党的农村工作和农动81. 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和党的社会基础82. 党的领导和军队建设83. 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合作84. 党同各族人民的团结85. 党同中国社会各方面关系的调整86. 党同宗教界的关系87. 党同台湾各界人士的交往88. 经济建设和解决发展问题89. 社会建设和解决社会问题90. 政治建设和解决政治问题91. 文化建设和解决文化问题92. 人民的军队和军事问题93. 一带一路战略和对外开放94. 政治制度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95.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96. 政治制度改革与社会文明建设9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成就98.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99. 党同人民共同奋斗的共产主义远景100.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以上是高中政治常考的100个知识点总结。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要点归纳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要点归纳高考政治必背知识要点归纳高考是及其重要的一场考试,对于政治学科的复习,最重要的还是要讲学过的知识点全面复习和巩固好。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必背知识要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高考政治必背知识要点归纳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调节生产。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3、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共同富裕原则。
4、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地位和作用主要形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公司的法定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6、如何使公司(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公司如何经营才能成功)(1)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1)党和政府的就业政策:党和政府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
(2)劳动者:每个劳动者都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①树立自主择业观②树立竞争就业观③树立职业平等观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高考政治必背知识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和政体分别是什么?——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什么?——人民当家作主3、人民民主的特点及其表现是什么? ——广泛性和真实性广泛性表现在:权利的广泛性和主体的'广泛性。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高考政治是我国高中生必须学习的科目之一。
考试主要考查考生对政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政治、政治经济学、法律、政治制度以及中外政治史等方面的掌握能力。
为了备战高考,我们需要总结归纳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方便考生快速查找备考资料。
一、政治理论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制度、共产主义社会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文化、国家安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等。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思想道德修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公民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等。
2.法律基础:宪法、民法、刑法、和案例分析等。
三、世界政治1.世界政治概览:西方政治体制、发展中国家政治、全球化、经济体系等。
2.国际组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
四、政治经济学1.政治经济学概述:政治经济学定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体系、资源配置、经济增长、市场调理等。
2.现代经济学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门槛理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
五、政治制度1.中国政治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国家机构、人民防空、群众自治组织等。
2.其他政治制度:议会制、总统制、君主立宪制、代表制等。
六、中外政治史1.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等。
2.世界政治史:欧洲史、美国史、日本史、非洲史、拉美史等。
以上内容是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的总结归纳,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备考。
同时,考生还应通过阅读政治学、历史学等相关书籍,积累知识和经验。
备考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持之以恒,努力实现高分通过。
高考政治关键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关键知识点归纳高考政治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高考政治的关键知识点归纳: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2.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4.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5. 认识论中的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要求。
3. 中国梦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
三、政治经济学基础1.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
2. 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和优越性。
3. 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和方法。
4.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四、中国政治制度与法治建设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作机制。
3.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
4.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
五、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1. 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趋势。
2.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和外交政策。
3. 国际组织的作用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参与。
六、思想道德建设与文化发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2. 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途径。
3.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七、时事政治1. 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的分析。
2. 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的精神。
3. 国家重大政策的解读和应用。
结束语:通过上述对高考政治关键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到,高考政治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具备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综合分析能力,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政治学科是高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考生来说,掌握必要的知识点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以下是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的归纳: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3.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三、经济生活与经济制度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要更好地发挥作用。
2. 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 经济政策:宏观调控与微观放活相结合,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政治生活与政治制度1. 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 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五、文化生活与文化建设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
2. 文化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
六、社会生活与社会建设1. 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
2. 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3.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七、生态文明建设1.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 绿色发展: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3. 生态文明制度: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保障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上最全的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神奇的货币
●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
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提示:第一,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第二,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货币本身有价值,是商品,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形式只是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
需要显示的货币)和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
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形式是只能用现实上的货币,
而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货币流通规律: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筒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我国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1.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2.对外
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3.有利于人民
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
展;4.有利于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
的发展;5.有利于实现扩大就业,缓
解我国的就业货币流通次数压力;6.
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等宏观经济目标。
●汇率的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
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
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
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利:1.有利于中国进口;2.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家
成本下降;3.国内企业对外投资。
弊:1.不利于中国的出口;2.可能加剧市场投机行为;3.
中国吸引海外投资优势减弱;4.出口减少可能导致国
内就业压力加大;5.可能导致出现通货紧缩。
多变的价格
●供求对价格的影响: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造成通货膨胀,物以稀为贵)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造成通货紧缩,货多不值钱)
*通货膨胀的解决方法:采用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
*通货紧缩的解决方法: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行国债,投资环境设施建设,扩大出口。
●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一般来说,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
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
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互为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同向的,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反向的。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生产。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多彩的消费
●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
和物价水平。
还有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
广告等,还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因素和社
会变化规律等。
●消费心理面面观:
●做理智的消费者(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贷款消费的含义:贷款消费是指在购买住房,轿车等商品时,一次性付款
可能会超出一些买主的支付能力,这些买主考虑预支
未来收入进行消费。
●贷款消费的条件:对于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
积蓄的年轻人来说,贷款消费是可行的。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①生产决定消费。
②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③社会再生产
过程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1)原因: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②由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社会的本质要求
(2)意义:①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②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
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
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③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我国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3)加快科技发展,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
(4)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公有制企业搞股份制改造有什么意义:①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
②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行效
率;③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