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设计与反思(优质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有效课堂教学”主题教研公开课教案
2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通过分配政策来促进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这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
A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B.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C •实现共同富裕
D •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3、我国之所以要进行宏观调控,是因为()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②市场自身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③市场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④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国家将出口退税率由17%降为12%不等,以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价格。这运用的是()
A •法律手段
B •行政手段
C •市场调节的手段
D •经济手段
二、连线题
滦堂检测一连一连
【板书设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2、基本特征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③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二、加强宏观调控
1、宏观调控的含义
2、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3、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4、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相互关系
课后作业:优化设计P78—79页对应练习
2014年“有效课堂教学”主题教研公开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反思
一、在教学设计方面
以年关好事喜连连为话题,从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顺利完工造福6000
千万人民为引子,引导学生从中感悟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及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要要求的基本牲;以表弟小婚礼前的购物体验为主线,通过购空调、买汽车、买奶茶的情景探究与分析从中体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宏观调控的手段等本框主要知识。整个教学设计合理,环节流畅。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不多,导致无法体验到经济生活中的经济学道理。
二、在课堂组织教学方面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出现了部分学生不能很好的根据情境的需要进行讨论或者举例、总结,或羞于开口讨论,反思自己以后应做好穿针引线的作用,多鼓励学生、及时引导和启发。本课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密切,以后应多举大家熟悉的案例,对学生讨论“过头”而偏题情况,需要及时“纠正”,回归主题。相信通过上述努力,最终会较好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三、在教学方法方面
1、先学后教,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开展探究、注意生成。
先学阶段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阶段,是学生主体作用最充分显示的阶段,
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但先学不是无指导的先学,教师要明确自学要求。如对照学案上列出的学习目标,如何看书、多长时间、练习的容、有何疑问等。预习完之后要有检查、反馈。本课理论性较强,更要注意学生有何疑问。课堂上以小组的形式将疑问汇总,新课讲授完毕后,由学生自己来解答,若有困难再由老师讲解。例如学生可能会提出“政府管的多了不就又回到计划经济时代了吗”、“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独有的吗”、“行政手段为什么是必要的”等,恰恰是这些问题会成为“后教”的重要依据。“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从某中意义上来说是问题教学,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紧扣课程标准,同时结合学情,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的指引是宏观性的,同时要结合学情。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等预习时理解起来恐怕也是一知半解,因此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提供具体形象的材料,使其有直观的感受。
3、强调学生参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流于形式。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必须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参与性,比如在讨论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时,如果单纯从理论分析,就难免有枯燥生硬之感,而安排了辩论
赛之后,整个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理解程度就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对学生的辩论,
教师不能完全放手,课前要有指导,辩论结束要有点评和总结,比如学生容易将
计划经济和宏观调控等同,教师就必须对此加以总结。再比如谈到具体的宏观调控举措时,学生即使说不完整,但从其自身的感受和见闻得出的答案往往更有说服力,教师只需补充、更正、概括。总之,学生的自主学习应该是有指导的自主学习,而且这一指导要明确、可执行、可操作、可检查。
4、及时练习,及时反馈,即讲即评。
有效的课堂必须是学、思、问、讲、练相结合的课堂,通过练习可以起到巩固、复习、再思考的作用。本节课分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宏观调控的手段后安排了当堂练习。题型多种多样,判断题,选择题等。习题要本着严格少而精的原则,按照目标设置,不得偏离教学目标,力求使学生多思多写,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比如“判断下列宏观调控政策属于何种手段?”习题的设计,就围绕“理解我国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和手段”这一目标进行设计。此外,学生在完成这些训练时,教师要及时巡视,个别提醒。回答答案时,指导学生相互订正。这样一来,学案上的80%-90%的题目都在课堂上解决了,提高了课堂效率,减轻了学生课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