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之家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
残疾人之家建设方案
![残疾人之家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5ba5fa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8f.png)
残疾人之家建设方案I. 概述残疾人之家是为了满足残疾人生活和康复需求而建设的专门机构。
本建设方案旨在确保残疾人之家的舒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II. 设施规划为满足残疾人的日常生活需求,残疾人之家应包括以下主要设施:1. 住宿区住宿区应提供不同类型的住宿设施,例如标准房间、无障碍房间和适合长期居住的套房。
每个房间应提供适合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如宽敞的浴室和轮椅通道。
2. 医疗区医疗区应设有医疗诊所和紧急医疗设施,以为残疾人提供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
医疗设施应配备专业医生和护理人员,并提供康复治疗、心理支持和药物管理等服务。
3. 社交活动区为了促进残疾人之间的交流和社交活动,社交活动区应提供多功能厅、图书馆、电影院和娱乐设施等场所。
这些设施将为残疾人提供学习、休闲和文化交流的机会。
4. 体育健身区体育健身区应设有健身房、室内游泳池、理疗中心和户外运动场等设施。
这些设施将帮助残疾人改善身体状况、增强体质,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康复训练。
5. 餐饮区餐饮区应提供多样化的膳食选择,以满足残疾人的不同饮食需求。
餐厅应提供无障碍的用餐环境,并考虑到残疾人的饮食特殊需求,如软食、植物蛋白饮食等。
III. 设施管理为保证残疾人之家的顺利运营和管理,应考虑以下方面:1. 人员配备残疾人之家应配备合适的专业人员,如管理人员、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和社工等。
他们应具备相关的资格和经验,能够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
2. 安全措施残疾人之家应配备适当的安全设施和消防装备,确保居民的安全。
此外,应有全天候安保人员,负责保护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3. 日常管理为了确保残疾人之家的良好运营,应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包括日常巡检、设备维护、卫生清洁、食品卫生管理等方面的规范和流程。
同时,应制定详细的制度和政策,以确保残疾人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和关怀。
IV. 资金来源残疾人之家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
资金可以来自政府拨款、社会捐赠、公益组织支持等渠道。
残疾人之家建设标准
![残疾人之家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17b1608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7.png)
残疾人之家建设标准一、场地选址残疾人之家应选择在交通便利、环境适宜、安全可靠的地方,优先考虑有公共设施和公共交通的地区。
同时,应考虑场地周边是否有足够的停车场地和公共设施,便于残疾人和家属的使用。
二、建设规模残疾人之家的建设规模应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确定。
一般来说,应根据残疾人的数量、类型、服务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满足不同残疾人的需求。
三、设施设备残疾人之家应配备齐全的设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1. 无障碍设施:如无障碍通道、卫生间、电梯等。
2. 康复训练设备:如康复训练器材、康复训练室等。
3. 娱乐设施:如电视、音响、游戏机等。
4. 职业康复设备:如职业康复室、职业技能训练设备等。
5. 餐饮设施:如餐厅、厨房等。
四、人员配备残疾人之家应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和康复训练师,以及其他必要的服务人员,如厨师、清洁工等。
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管理和运营残疾人。
康复训练师应具备相关的医学、康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为残疾人提供专业的康复训练服务。
五、服务内容残疾人之家应提供以下服务内容:1. 日常生活服务:如起居、饮食、卫生等。
2. 康复训练服务:如物理治疗、职业康复等。
3. 心理咨询服务:如心理疏导、情感支持等。
4. 教育培训服务:如文化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
5. 社会参与服务:如社会活动参与、就业支持等。
六、管理运行残疾人之家应建立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
应制定严格的服务流程和操作规程,加强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评估。
七、资源整合残疾人之家应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为残疾人提供更加全面和优质的服务。
应与相关的机构和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服务和活动;同时应积极争取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无障碍设计规范标准[详]
![无障碍设计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aa96e357f111f18583d05a95.png)
建筑物无障碍设计和老年人建筑设计规无障碍卫生间装修7大准则防护:地面应选用防滑材料,以防残障人士跌倒摔伤。
厕所的门上要装防护门板,以免轮椅的脚踏板碰破门。
布局:厕所应设于路旁,出入方便。
卫生器具的安装位置和高度要合理,便器两侧都应留有便于轮椅接近的空间。
辅助:在卫生器具周围安装扶手,扶手的位置合适,连接牢固。
为了便于各种身高的人使用,脸盆台面的高度可以设置在离地面60~100厘米的围之。
方便:水龙头开关应便于操作,可采用脚踏式,长柄式,感应式。
呼救:厕所应设紧急呼救按扭。
畅通:卫生间室外高差不得大于20毫米,方便残疾人和轮椅通过。
尺度:门扇开启的净宽不得小于0.8米,以方便轮椅通过。
厕所应留有1.5米*1.5米的轮椅回转空间。
一、建筑物无障碍设计(一)建筑物无障碍实施围1.各类公共建筑(包括办公、科研建筑和学校、园林建筑)的室外场地、建筑入口、走道、楼梯、公共活动用房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部位应进行无障碍设计。
2.交通和医疗建筑的人口应设置没有台阶的无障碍人口。
商业与服务建筑的入口也宜设置无障碍人口。
3.下列公建必须设无障碍专用厕所:县级及县级以上的政府机关与司法部门,各种交通与医疗建筑,大型观演与体育建筑的观众使用部分和贵宾室,大型园林建筑及主要旅游地段以及设有公厕的大型商业、服务、文化、纪念建筑。
4.下列有楼层的公建应设适合乘轮椅者、视残者或担架床可进入和使用的无障碍电梯:各种交通与医疗建筑,大型商业、服务、文化、纪念建筑。
5.观演与体育建筑的观众席和主席台必须设轮椅席位。
6.高层和中高层住宅、公寓的建筑人口、电梯、公共走道以及适合乘轮椅者居住的无障碍住房套等部位应进行无障碍设计。
此类住宅、公寓中,每50套住房宜设2套无障碍住房套型。
7.设有残疾人住房而又不设电梯的多层和低层住宅、公寓,其建筑入口、楼梯、公共走道和无障碍住房套等部位应进行无障碍设计。
此类住宅、公寓中,每100套住房宜设2-4套无障碍住房套型。
企业残疾人之家建设标准
![企业残疾人之家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147192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5.png)
企业残疾人之家建设标准残疾人之家是为残疾人提供居住和生活服务的场所。
为了保障残疾人的权益和提供适用的居住环境,企业在建设残疾人之家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
下面是一些相关参考内容:1. 建筑设计标准:- 建筑平面布局应符合无障碍设计标准,如无高差台阶、宽敞的门厅和走廊等。
- 房间设计应保证宽敞、明亮,并配备轮椅通道、坡道等便利设施。
- 卫生间应设置扶手,适应残疾人的需求,以便于他们独立完成生活自理。
- 公共区域应设有防滑地板、扶手和警示地标,确保残疾人的安全。
2. 设备设施标准:- 步行辅助设备,如轮椅、拐杖等应充足配备,并设立存放处,以方便残疾人使用。
- 关注残疾人的健康需求,配置必要的医疗设备,如医疗床、急救箱等。
- 提供必要的辅助技术设备,如视力障碍者专用的点字打印机、电子助听器等。
3. 安全管理标准:- 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和灭火设施,确保残疾人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 安装紧急呼叫装置,残疾人可以及时向工作人员求助。
-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并进行定期演练和检查。
4. 服务标准:- 提供专业的康复服务和培训,帮助残疾人提高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 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关注残疾人的心理健康。
- 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支持,帮助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
5. 环境标准:- 提供舒适的公共休息区域,设有沙发、书报架等,满足残疾人的交流和休闲需求。
- 提供优美的室外环境,如花园、阳台等,让残疾人可以享受户外活动和自然风光。
6. 人员标准:- 业务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
- 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员工对残疾人需求的认知和理解。
总之,企业在建设残疾人之家时应注重无障碍设计、设备设施配备、安全保障、服务质量和环境舒适等方面的标准。
只有遵循这些标准,才能为残疾人提供适宜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并享受更好的生活质量。
肥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肥西县残疾人之家(工作站)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肥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肥西县残疾人之家(工作站)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e8932807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d4.png)
肥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肥西县残疾人之家(工作站)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8.11.19•【字号】政办秘〔2018〕114号•【施行日期】2018.11.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残疾人保障正文肥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肥西县残疾人之家(工作站)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政办秘〔2018〕114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县政府同意,现将《肥西县残疾人之家(工作站)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18年11月19日肥西县残疾人之家(工作站)建设实施方案为加强我县乡镇(园区)、村(社区)残疾人之家(工作站)建设,根据《中共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建设的实施意见》(合发〔2018〕8号)、《安徽省残联等12家部门关于印发安徽省残疾人之家(工作站)建设实施办法的通知》(皖残联〔2018〕44号)等有关要求。
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标依托地方公共服务资源,整合现有基层残疾人服务资源,建立健全基层残疾人服务体系,到2020年底每个乡镇(园区)建成1个残疾人之家,每个村(社区)建成1个残疾人工作站。
2018年底残疾人之家全部建成,残疾人工作站完成30%的建设任务(3000人以上村(社区)优先完成),2019年完成70%的建设任务,2020年完成100%。
二、建设标准(一)建设场地1.残疾人之家(工作站)应选址在交通便利、适宜残疾人出行的地区。
原则上残疾人之家选址在乡镇政府所在地集镇,残疾人工作站选址在村(社区)委员会所在地。
2.残疾人之家(工作站)可设置在社区残疾人康复站(室)等现有残疾人服务设施中,也可整合设置于敬老院(养老院)、卫生室、文化站(室)等其他公共服务设施中,有条件的可新建或购置相应场所。
3.残疾人之家应有相对独立的设施,建筑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并具备必要的室外活动场地(原则上不少于100平方米);残疾人工作站可根据服务人数确定,建筑面积一般不少于80平方米。
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
![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8f27698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a.png)
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无障碍设施是指为了方便行动不便人群(如残疾人、老年人等)顺利出行和使用公共设施而设计的设施。
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标准对于社会的包容性和公平性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标准来确保无障碍设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首先,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应当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
这包括轮椅使用者、视力受损者、听力受损者等。
设计者需要充分了解这些人群的特殊需求,例如轮椅使用者需要足够宽敞的通道和无障碍的坡道,视力受损者需要明确的标识和导航系统,听力受损者需要清晰的声音提示和指示。
只有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才能设计出真正具有无障碍特性的设施。
其次,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应当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各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应的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设计者需要严格遵守这些标准,确保所设计的设施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例如,美国的《美国残疾人法》规定了对于公共建筑和设施的无障碍要求,设计者需要了解并遵守这些规定,以确保设计的设施合法合规。
此外,无障碍设施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实际的使用情况和环境特点。
不同的场所和环境可能需要不同的设计方案。
例如,在室外环境中,设计者需要考虑到地形起伏、气候条件等因素,确保无障碍设施在各种天气和地形条件下都能正常使用。
在室内环境中,设计者需要考虑到建筑结构、布局设计等因素,确保无障碍设施与建筑物的整体设计相协调。
最后,无障碍设施的设计需要注重细节和实用性。
设计者需要考虑到使用者的实际体验,从细节上进行设计。
例如,门把手的高度、卫生间的空间布局、楼梯的扶手设计等都需要考虑到使用者的实际需求。
只有注重细节和实用性,才能真正实现无障碍设施的设计目标。
总之,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标准是保障行动不便人群的基本权利和尊严的重要保障。
设计者需要充分了解不同人群的需求,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考虑实际使用情况和环境特点,注重细节和实用性,从而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无障碍设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一个更加包容和公平的社会。
无障碍设施的设计要求
![无障碍设施的设计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f7bed7a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f7.png)
无障碍设施的设计要求1.可达性:无障碍设施应该能够方便残障人士进入和离开,能够满足多种残障人士的需求。
对于轮椅用户来说,楼梯、台阶是无法克服的障碍,需要提供无障碍斜坡或者电梯等设施;对于视力障碍的人士来说,需要提供盲道以及合理的导向标识;对于听力障碍的人士来说,需要提供辅助听觉设备。
2.空间设计:无障碍设施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残障人士的移动能力以及轮椅等辅助器具的使用。
例如,在公共交通站点、商场、餐厅等场所,需要保证通道宽度足够,便于轮椅用户通过;电梯、洗手间等空间也需要考虑足够的转弯半径和通道宽度,以便于残障人士的使用。
3.设备设施的便利性:无障碍设施应该提供简单易用的设备和设施,以方便残障人士使用。
例如,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需要提供辅助器具和座位给残障人士使用;在公共洗手间,需要提供辅助杆、坐便器等设施。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设备的高度和位置是否适合残障人士的使用。
4.建筑材料的选择:无障碍设施的建筑材料应该能够符合残障人士的需求。
例如,在建造无障碍斜坡时,需要选择防滑和平整的材料,以方便轮椅用户上下坡;在地面设计中,需要选择不易碎、耐用的材料,以便残障人士的移动和使用。
5.细节设计:无障碍设施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一些细节,以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例如,在轮椅通道中,需要注意地面的起伏和坑洼,以免造成轮椅用户的摔倒;在公共交通站点的候车区域,可以设置座位和等候标识牌,以方便残障人士的使用。
6.安全性:无障碍设施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到使用者的安全性。
例如,在无障碍斜坡和电梯等设施中,需要安装防护栏和手扶梯,以防止意外摔倒或其他伤害。
总之,无障碍设施的设计要求是为了确保残障人士能够通过和使用公共服务设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融入社会的能力。
通过充分考虑到残障人士的特殊需求,合理设计和改造公共空间和设施,能够使他们获得更好的出行体验和使用体验。
这不仅是对人权的尊重,也是建设一个包容和平等的社会的重要举措。
残疾人之家建设方案
![残疾人之家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56d9fb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4.png)
残疾人之家建设方案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于人权的日益重视,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和福利待遇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尽管社会上不断涌现出各种专门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机构和项目,但现实中仍存在着残疾人的居住和生活环境不够适应的现象。
因此,建设一种具有人性化、综合性和娱乐性的残疾人之家成为了当务之急。
首先,在残疾人之家的建设中,应注重人性化设计。
残疾人需要特殊的生活环境,这不仅仅是指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更包括了对他们心理需求的关注。
因此,在建设之初,应尽量将残疾人之家布置得温馨宜人,尽可能还原他们原有的家居环境。
此外,还应提供充足的阳光和空气,确保残疾人的居住环境健康、舒适。
其次,残疾人之家应以综合性的服务为目标。
残疾人的生活需求多种多样,单一的服务项目无法满足他们的全部需求。
因此,残疾人之家应提供各种康复设施和专业人士的服务,包括物理治疗、职业训练、心理辅导等,以帮助他们尽可能地融入社会生活。
同时,还应配备医疗卫生设施和专门的医护人员,以应对他们日常的生活护理需求。
另外,娱乐性也是残疾人之家建设的重要方面。
残疾人多由于身体状况无法进行一般人所能参与的体育和娱乐活动,因此,在残疾人之家建设中应加强对于娱乐设施的规划和设计。
可以设置音乐室、图书室、影音室等多样化的活动场所,为残疾人提供各种娱乐方式。
同时,还可以邀请文艺团体来残疾人之家表演,给残疾人带来快乐和精神上的慰藉。
在残疾人之家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居住人员的参与和共同决策。
残疾人需要得到尊重和关怀,他们的意见和需求应得到充分重视。
可以设立居民委员会或者定期开展座谈会,听取残疾人及其家属对于残疾人之家建设的建议和意见,使之成为一个真正能够满足残疾人需求的居住和生活空间。
最后,残疾人之家的建设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
各方应齐心协力,提供充足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共同推动残疾人之家的规划和建设。
此外,社会对于残疾人的关注和支持也至关重要,可以通过赞助、志愿者活动等方式参与残疾人之家的建设和运营,为残疾人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XX镇残疾人之家(工作站)建设实施方案
![XX镇残疾人之家(工作站)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d4c6b4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68.png)
XX镇残疾人之家(工作站)建设实施方案一、方案目标与范围我们筹划建设残疾人之家(工作站),主要是想提升XX镇残疾朋友们的生活质量,让他们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开展职业生涯。
我们的想法是创建一个安全、便利、充满支持的环境,帮助他们找到更多的工作机会和社交平台。
简而言之,目标就是:1. 提供技能培训和职业指导,帮助残疾人士掌握实用技能。
2. 设立专门工作岗位,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劳动。
3. 开展心理辅导和社交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和归属感。
这个方案不仅涉及到如何建设和管理残疾人之家,还涵盖了具体的服务内容,确保方案既可行又可持续。
二、组织现状与需求分析目前,XX镇大约有500名残疾人士,他们的年龄和职业背景各不相同。
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他们面临着不少挑战,尤其是在就业和社会融入上。
具体来看:1. 就业机会稀缺:很多残疾人缺乏专业技能,传统行业对他们的接受度也不高。
2. 社会支持不足:家庭和社会对残疾人关注得不够,缺乏必要的专业支持服务。
3. 心理健康困扰:一些残疾人有自卑和孤独感,迫切需要心理支持。
综上所述,建设残疾人之家(工作站)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
三、实施步骤与操作指南为了确保我们的计划能有效落实,以下是步骤指南:1. 场地选择与建设我们得选一个交通方便、面积适中的地方,作为残疾人工作的基地。
场地要做到无障碍设计,以方便老年人和身体残疾人士的出入。
- 面积要求:至少500平方米- 设施需求:无障碍通道、洗手间、休息区、培训教室2. 招募人员与培训需要招募一些专业的工作人员,比如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师和社工人员。
- 招聘人数:至少5名全职人员,兼职人员根据情况调配。
- 培训内容:包括心理辅导技巧、职业技能培训、社交技巧提升,确保他们能为残疾人提供全面的支持。
3. 制定服务项目我们要明确具体的服务项目,以满足不同残疾人的需求。
建议的服务项目包括:- 职业技能培训:根据残疾人的不同情况,开设手工艺、计算机操作、客服等课程。
肢体残疾人无障碍设施计划方案
![肢体残疾人无障碍设施计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02954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76.png)
肢体残疾人无障碍设施计划方案一、计划的目标。
咱的目标就一个:让肢体残疾的小伙伴们在生活里像开了挂一样顺溜,不管是出门溜达、去商场买买买,还是到各种公共场所耍耍,都能像健全人一样方便自在。
二、设施建设规划。
1. 公共交通。
公交车。
首先得把公交车的踏板改成那种可以自动伸缩的斜坡,就像变形金刚似的。
车一停,踏板“唰”地一下伸出来,轮椅就能轻松上去了。
而且车上得专门设几个固定轮椅的位置,旁边还有安全带啥的,就像给轮椅宝宝准备的专属小窝。
每个车门附近都要有个大大的按钮,按钮的高度得让坐轮椅的朋友能够着,一按,司机就知道有人要上下车啦。
地铁。
地铁站的入口得有那种超级宽敞的无障碍通道,没有台阶,全是平平的坡面。
通道两边要有扶手,扶手要结实又好抓,就像给大家的手找个可靠的小伙伴。
车厢里也得留出轮椅停放的空间,还得在旁边标明这是专门给轮椅用的,省得被别的东西霸占了。
2. 公共场所。
商场。
商场门口要有平缓的坡道,不能有那种坑坑洼洼的地方,这坡的坡度要很缓,就像走在平地上差不多的感觉。
商场里的电梯要足够宽敞,能让轮椅轻松进出。
电梯按钮的高度也要合适,而且要有盲文标识和语音提示,这样盲人朋友也能轻松按电梯。
每层楼的走廊要足够宽,方便轮椅转弯,不能让轮椅卡在半道上,那就尴尬了。
医院。
医院大门到各个科室之间得有一路无阻的无障碍通道,这可是救命的地方,可不能让病人因为通道不方便而耽误治疗。
挂号处、缴费处这些地方都要有低位窗口,这样坐轮椅的朋友就不用费劲仰着脖子跟工作人员交流了,就像专门给他们开的小窗口一样贴心。
3. 居住环境。
社区。
社区里的道路得平整,没有乱七八糟的石头或者坑洼。
而且要确保所有的楼都有无障碍通道,让住在里面的肢体残疾朋友可以自由进出。
单元楼门口要有门禁系统的低位按钮,方便坐轮椅的朋友按密码或者呼叫家人。
楼梯旁边要加装无障碍扶手,从一楼一直到顶楼,就像给大家准备的安全轨道一样。
家庭。
政府可以提供一些补贴或者优惠政策,鼓励家庭为肢体残疾成员改造家庭环境。
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建设标准
![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3d3f9a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1.png)
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建设标准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是为了满足残疾人生活、教育、康复、就业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
为了保障残疾人的权益和提高托养服务的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建设标准。
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的建设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场地和环境。
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的场地和环境应当符合相关的卫生、消防、安全等标准,保证残疾人在机构内的生活和活动安全。
场地应当宽敞明亮,通风良好,设施设备应当符合残疾人的特殊需求,比如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厕所等。
二、人员配置。
托养服务机构应当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和康复人员,以确保残疾人在机构内能够得到及时的医疗和康复服务。
此外,还需要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社工人员,为残疾人提供心理支持和社会融合服务。
三、服务内容。
托养服务机构应当提供全面的生活照料、康复训练、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服务内容,满足残疾人的各种需求。
服务内容应当因人而异,根据残疾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方案。
四、管理制度。
托养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管理、财务管理、服务质量评估等方面的制度。
同时,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投诉和监督机制,确保服务质量和残疾人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五、安全保障。
托养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保障制度,包括防火、防盗、防灾等各项安全措施。
并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和培训,提高机构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六、社会融合。
托养服务机构应当积极开展社会融合服务,组织残疾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文化娱乐活动等,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增强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
总之,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的建设标准是为了保障残疾人的权益和提高服务质量,需要从场地和环境、人员配置、服务内容、管理制度、安全保障和社会融合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考量和规范。
只有建立健全的标准和制度,才能够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托养服务,让他们能够享受到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和服务。
无障碍环境—公共设施无障碍标准(残障社会工作课件)
![无障碍环境—公共设施无障碍标准(残障社会工作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15fa7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8f.png)
基本概念: • 无障碍设施是指为保障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儿童和
其他社会成员的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在道路、公共建筑、 居住建筑和居住区等建设工程中配套建设的服务设施。
4
国际通用的无障碍设计标准
坡道 盲道 门净宽 公厕 走廊净宽 电梯入口净宽
5
坡道:
在一切公共建筑的入口处设置取代台阶的坡道,其 坡度应不大于十二分之一。
10
电梯:
电梯的入口净宽均应在0.8米以上
11
公共环境的无障碍建设
公共环境的无障碍建设
主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国际通用无障碍设计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
导入案例/情境: 王东是一家建筑工程公司的设计师,最近他负责一项老旧
小区改造项目,小区内居住老人较多,需要对其进行无障 碍环境改造。。 他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 无障碍环境都包括哪些呢?标准是什么?
6
盲道:
在盲人经常出入处设置盲道,在十字路口设置盲人 辨向的音响设施;
7
门净宽:
门的净空廊宽度要在0.8米以上,采用旋转门的场所 需另设残疾人入口
8
走廊净宽:
所有建筑物走廊的净空宽度应在1.3米以上
9
公厕:
公厕应设有带扶手的坐式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门隔断应做成外开 式或推拉式,以保证内部空间便于轮椅进入
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
![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83ff54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6f.png)
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是指为了满足残疾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人士等特殊群体的需求,使其能够在生活、工作和社交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而制定的一系列设计规范和标准。
这些标准旨在消除环境中的障碍,为特殊群体提供更加便利和安全的生活环境,促进社会的包容和共融。
首先,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要求在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中充分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
比如,在建筑物的入口处设置无障碍坡道,确保轮椅和行动不便人士能够方便进出;在室内设置宽敞的走道和电梯,以方便轮椅和助行器的使用;在洗手间设置扶手和无障碍设施,以方便残疾人的日常生活。
这些设计标准的实施,能够提高建筑物的适用性,让更多的人能够方便地进入和使用。
其次,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也包括了对公共交通工具的设计要求。
例如,在地铁和公交车上设置专门的轮椅停车位和扶手,以保障残疾人的乘车安全和舒适;在车站和站台设置无障碍坡道和升降设施,以方便行动不便人士的乘车和换乘。
这些设计标准的实施,能够提高公共交通工具的包容性,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便捷的出行服务。
此外,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还包括了对城市环境的设计规范。
比如,在城市道路的规划和建设中,要考虑到行人通行的便利性,设置无障碍人行道和斑马线;在城市公园和广场的设计中,要考虑到残疾人的休闲和活动需求,设置无障碍通道和休息设施。
这些设计标准的实施,能够提高城市环境的友好度,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城市的美好。
总的来说,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的实施,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特殊群体的需求,更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包容和共融。
通过建立无障碍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我们能够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实现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将其融入到建筑、交通和城市规划等方方面面,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包容和美好。
残疾人无障碍改造实施方案(通用)
![残疾人无障碍改造实施方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47aedf5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c.png)
残疾人无障碍改造实施方案(通用)为贯彻落实武侯区委、区某某某府《武侯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实施方案》(武委办发〔20xx〕16号)精神,给残疾人创造一个无障碍生活环境,拓展残疾人的生活空间,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对象及条件(一)具有武侯区户籍;(二)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第二代、第三代);(三)对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有需求意愿;(四)居住环境具备无障碍改造条件。
二、改造内容根据房屋结构以及残疾人需求,按照残疾类别实施“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改造内容如下。
(一)肢体残疾人家庭1.出入口改造:台阶改坡道或设置轮椅斜坡板;楼梯、过道加设扶手;地面平整硬化等。
2.房门改造:房门加宽便于轮椅通行;剔除门槛;加设扶手、门把手;低位窥视镜等。
实现户内无障碍通行。
3.厨房改造:入门加宽;灶台、橱柜、水池等低位改造,设置呼叫铃、拔杆式或单阀式水龙头等。
4.卫生间改造:入门加宽;洗脸台低位改造,安装拔杆式或单阀式水龙头;地面防滑改造;蹲便器改坐便器;安装扶手抓杆、淋浴椅、防滑垫、紧急呼叫装置、拔杆式淋浴阀等。
5.卧室改造:入门加宽;加设扶手;低位电源开关、呼叫铃、吸顶吊环等。
6.阳台改造:安装升降晒衣架等。
(二)听力语言残疾人家庭安装闪光门铃、配置震动闹钟等。
(三)视力残疾人家庭1.安装门铃、警铃,铺设入户提示盲道和安装室内扶手等。
2.盲人用语音电饭煲(限一、二级视力残疾人以及含视力残疾的一、二级多重残疾人,三年内不得重复申请。
)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资金由区财某某某投入专项资金,所需改造项目的.补贴标准如下。
(一)区残联为每户平均按3000元标准实施(含实物配发)。
(二)区残联根据实际改造户数,按50元/户的标准为街道残联匹配工作经费,用于入户调查、入户验收等工作。
(三)家庭无障碍改造经费实行专款专用,据实结算。
四、申请流程(二)街道残联初审后,签署意见经街道残联理事长签字加盖办事处公章,五个工作日内报区残联。
残疾人之家建设方案
![残疾人之家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5f444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2.png)
残疾人之家建设方案一、引言残疾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他们有着与其他人不同的生活需求和挑战。
为了提供给残疾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福利保障,残疾人之家的建设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设计理念、建筑布局、设施设备和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一个全面的残疾人之家建设方案。
二、设计理念1. 以人为本:残疾人之家的设计应以残疾人的需求和福祉为中心,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和有尊严的生活环境。
2. 环境无障碍:残疾人之家应采用无障碍设计,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的移动和使用设施的便利。
3. 社区融合:残疾人之家要与周边社区融为一体,提供与社会交流和融入社区的机会,避免残疾人的孤立感。
三、建筑布局1. 主体建筑:残疾人之家的主体建筑应该以功能区分为基础,包括住宿区、服务区、康复区和活动区等。
根据规模和需求,可以采用单层或多层建筑布局。
2. 住宿区:住宿区应提供适应不同残障程度的住户的卧室、浴室和生活设施。
房间要设计宽敞,便于残疾人的活动和移动。
3. 服务区:服务区包括办公室、医务室、厨房和食堂等。
办公室和医务室应设在容易接触的位置,方便残疾人和工作人员的沟通和服务。
4. 康复区:残疾人之家应设立康复区,提供各种康复设施和设备,如理疗室、运动场所和康复训练室等。
5. 活动区:残疾人之家应提供活动区,为残疾人开展娱乐和社交活动提供场所。
可以设立多功能厅、图书室和娱乐室等。
四、设施设备1. 无障碍设施:残疾人之家应提供无障碍设施,如坡道、扶手、电梯和轮椅通道等,方便残疾人的移动和使用。
2. 辅助设备:根据残疾人的不同需求,应提供适宜的辅助设备,如轮椅、拐杖、助听器和视力辅助设备等。
3. 安全设备:残疾人之家应安装适当的安全设备,如消防设备、烟雾报警器和紧急呼叫系统,以确保残疾人的安全。
五、管理模式1. 专业管理:残疾人之家应设立专业管理团队,由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进行管理和运营,确保残疾人得到专业的照顾和服务。
2. 个性化护理:根据残疾人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包括生活起居、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2023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2023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899c40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45.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2023年版)(2023年6月2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无障碍设施建设第三章无障碍信息交流第四章无障碍社会服务第五章保障措施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采取措施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为残疾人、老年人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建筑物以及使用其附属设施、搭乘公共交通运输工具,获取、使用和交流信息,获得社会服务等提供便利。
残疾人、老年人之外的其他人有无障碍需求的,可以享受无障碍环境便利。
第三条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引导社会组织和公众广泛参与,推动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
第四条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与适老化改造相结合,遵循安全便利、实用易行、广泛受益的原则。
第五条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统筹城镇和农村发展,逐步缩小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差距。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无障碍环境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预算,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民政、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自然资源、文化和旅游、教育、卫生健康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无障碍环境建设第八条残疾人联合会、老龄协会等组织依照法律、法规以及各自章程,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做好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
第九条制定或者修改涉及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划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应当征求残疾人、老年人代表以及残疾人联合会、老龄协会等组织的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房间门要有自动回位装置,回位速度应慢。
3.大厅门可以采用“L”或“I”型拉手。
4.房间门的踢脚线高度为:350mm。
2.净宽
符合《设计规范》7.4.1条文的第3条要求
3.门扇
符合《设计规范》7.4.1条文的第5,6条要求
楼梯
和
台阶
1.楼梯和台阶
符合《设计规范》7.5.1条要求
2.楼梯和台阶的踏步
楼梯:最小宽度0.28m,最大高度0.15m
室外台阶:最小宽度0.30m,最大高度0.14m
扶手
1.扶手
符合《设计规范》7.6.1条要求
1.楼道高位扶手距离地面:850mm,低位650mm。
2.楼道高低位扶手在转角处不能中断,扶手为木质,形状为椭圆型。
·踢脚线:350mm。
·过道扶手高位:850mm,低位:650mm。
·洗面台高位:800mm,低位:720mm。
·盲道提示与门的距离:900mm。
项目
内容
标准
备注
5.门扇向走道开启
符合《设计规范》7.3.5条要求
350mm,采用高强度或软性材料
6.墙面伸入走道的突出物
长度不应大于0.10m,距离地面高度应小于0.60m
7.走道与地面
符合《设计规范》7.3.7条要求
8.走道一侧或尽端
与其他地坪有高差时,应设置栏杆或栏板等安全设施
门
1.类型
符合《设计规范》7.4.1条文的第 1,2,4条要求
2.安装在墙面的扶手托件
应为L形,扶手和托件的总高度为70-80mm
3.扶手的起点和重点处
应设盲文说明挂牌
4.应急安全标志
应安装在高低位扶手之间
可安装夜光指示装置
5.语音提示设备
扶手处应设有语音提示设备
项目
内容
标准
备注
厕所
洗面台
洗澡间
1.公用
符合《设计规范》7.8.1条要求
1.低位设置呼救装置。
2.小便槽要使用感应开关,架设支撑架。
内容
标准
备注
其他
高低位IC卡电话;高低位食堂售饭窗口;镂空可视教室门;声光呼救器;运动场、培训教室采用聋哑人助听感应线圈。
备注:本要求参照国家《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行业标准,以及《成都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制定。
基本原则:
·通行无阻,使用方便。
·逢棱必圆,有高有低,有倾有镂,声光合一。
2.电梯间外的上下楼按键要有盲文提示。
3电梯内的楼层按键要有盲文提示,采用高低位设计和凹陷式按键。
4.电梯内要有语音楼层提示,采用中英文语音。
5.电梯内有高低位扶手。
2.候梯厅
符合《设计规范》7.7.2条要求
3.电梯轿厢
符合《设计规范》7.7.3条要求
4.升降平台
符合《设计规范》7.7.5条要求
项目
残疾人之家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
项目
内容
标准
备注
建筑
入口
1.入口室外的地面设轮椅坡道和扶手
3.入口通行平台宽度
最小宽度≥1.50m
4.无障碍入口和通行平台
应设雨棚
5.入口门厅、过厅设两道门
门扇同时开启后最小间距离≥1.20m
大厅
前台
1.主进门
采用感应门
大厅门可以采用“L”或“I”型拉手。
4.不同位置的坡道
符合《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设计规范》)7.2.4条要求
5.不同坡度的坡道
符合《设计规范》7.2.5、7.2.6条要求
6.坡道的坡面
应平整、不应光滑
7.坡道起点、终点和中间休息平台的水平长度
不小于1.50m
8.台面
所有突出的台面必须做圆角处理
通路
走道
地面
1.走道和通路最小宽度
符合《设计规范》7.3.1条要求
1.楼道两侧有高低位扶手,楼道的转角的所有棱角做圆角处理(可用包边处理)。
2.踢脚线高
2.人行通道和室内地面
应平整、不光滑、不松动和不积水
3.使用不同材料铺装的地面
应相互取平,如有高差时不应大于15mm,并应以斜面过渡
4.人行通路和建筑入口的雨水箅子
不得高出地面,其孔洞不得大于15mm×15mm
2.冲凉房的水温开关要有高低位区别
3.浴缸的周围要安装支撑支架
盲道
1.人行通路
应设盲道
2.入口、服务台(接待室)、楼梯、电梯、厕所等位置
应设提示盲道,符合《设计规范》8.2.1条要求
标志
无障碍标志
符合《设计规范》8.1.1条要求
电梯和升降平台
1.配备电梯
必须为无障碍电梯
1.电梯门采用透明设计,能从外面看到里面,最好采用单向镜。
3.坐便器旁架设支撑装置,并安装吊环,低位有呼救器。
2.专用
符合《设计规范》7.8.2条要求
3.洗面台
1.要有高低位区分,高位:800mm,低位:720mm
2.要设计支撑架,下水走向要尽量靠墙
3.低位洗面台的下沿要弧线镂空
4.洗面台的镜子要能调整倾斜度
5.低位洗面台的水龙头应采用感应式
4.洗澡间
1.更衣间的衣柜锁上下都要低位安装
2.棱角
所有棱角必须采用圆角处理
3.前台
采用高低前台设计
前台设计需有倾角或镂空
坡道
1.供轮椅通行的坡道
应成直线形、直角形或折返形,不宜成弧形
坡道应从最底楼层开始(例如,市残联大楼的盲道是从附一楼到五楼)。
2.坡道两侧
应设扶手,坡道与休息平台的扶手应保持连贯
3.坡道侧面
凌空时,在扶手栏杆下端设高度不小于50mm的坡道安全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