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大气环境化学 第4章 大气颗粒物

合集下载

002.6大气环境化学 -气溶胶化学.大气颗粒物

002.6大气环境化学 -气溶胶化学.大气颗粒物
颗粒大小的界限很难划分,通常用空气动力 学直径(Dp)描述。
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Dp) 在气流中,如果所研究的颗粒物(任意密度
和形状)与一个单位密度的球形颗粒物的空气 动力学效应相同,则这个球形颗粒物的直径就 定义为所研究颗粒物的Dp。
Dp DgK p o
Dp表示所研究的粒子有相同终端降落 速度的密度为1的球体。
气溶胶粒子的成核是通过物理和化学过程形成的。 气体经过化学反应,向粒子转化过 程从动力学角度 上分为四个阶段
均相成核或非均相成核,形成细粒子分散在空气中 在细粒子表面,经过多相气体反应,使粒子长大 由布朗凝聚和湍流凝聚,粒子继续长大 通过干沉降(重力沉降或与地面碰撞后沉降)和湿沉
降(雨除和冲刷)过程而清除
nm
PM2.5 PM10 100 m m 1 m m 10 m m
Whitby的三模态模型
<0.05μm, 爱根核模(aitken) 0.05μm≤Dp≤2μm, 积聚模(accumulation mode) >2μm,粗粒子模(coarse particle mode)
热蒸汽 冷凝
风沙
0.5~2.5
天 森林火灾
然 海盐粒子
来 火山灰

H2S、NH3、NOx、HC 转化
0.01~0.5 3.0
0.25~1.5 3.45~11.0
小计
7.21~18.5
沙石(农业活动)
人 露天燃烧

直接排放 来

SO2、NOx、HC 转化
小计
总计
0.5~2.5 0.02~1.0 0.1~0.9 1.75~3.35 2.37~7.55 9.58~26.05
可吸入粒子(inhalable particles或IP),易于通过 呼吸过程而进入呼吸道的粒子,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建议将IP定为粒径DP≤10 μm的粒子

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分类和健康效应

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分类和健康效应

烟尘
无机颗粒物 硫酸及硫酸盐颗粒物、硝酸及硝 酸盐颗粒物以及重金属和稀有金 属颗粒物 有机颗粒物 烷烃、烯烃、芳烃、和多环芳烃、 亚硝酸胺、氮杂环类、环酮、醌 类、酚类和酸类等物质的颗粒物
一 次 颗 粒 物 二 次 颗 粒 物
天然和人为过程排放的颗粒物
一次颗粒物相互反应或由天然、人为 过程排放NOX、H2S、NH3和碳氢化 合物等气体相互发生物理、化学和光 化学反应所产生的颗粒物Βιβλιοθήκη 1.对呼吸道膜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颗粒物含有 有毒物质, 表面吸附有 毒气体和有 毒金属及化 合物
刺激腐 蚀呼吸 道
呼吸道防 御机能降 低,使呼 吸道发病 率升高
2.对肺细胞的腐蚀和损伤

动物实 验,一 次注入 大量城 市颗粒 物悬液
对肺泡细胞 和其他种类 的肺细胞产 生刺激、腐 蚀、破坏作 用
引起肺 气肿、 肺水肿、 支气管 炎等疾 病
致突变作用
致畸作用
致癌变作用
5.其他危害
1、颗粒物还能刺激眼睛,使结膜炎等眼病的发病率增加。 2、颗粒物还可通过饮食进人人体,造成对健康的危害。 3、颗粒物的严重污染还能恶化生活卫生条件,影响室内开 窗换气和室外晾晒衣服。
参考文献
[1]孟紫强.环境毒理学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76 [2]齐文启 .环境监测新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49 [3]夏立江.环境化学.北京市: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2003.167 [4]傅国伟.环境工程手册环境规划卷.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3. 776
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分类和健康效应
环工0802 张 晶 环工0802 库培佳
1
2 3 4
概 念
来 源 分 类

环境化学基础-大气环境化学4

环境化学基础-大气环境化学4

第一节大气圈和大气化学第二节对流层化学第三节酸沉降第四节大气颗粒物第五节平流层臭氧第六节温室效应第七节微环境空气污染大气颗粒物概述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颗粒物的源和汇颗粒物的化学组成颗粒物的环境健康效应•大气颗粒物是大气的一个组成部分,参与大气降水过程。

•大气颗粒物(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s)是大气中存在的各种固态和液态颗粒状物质的总称。

各种颗粒状物质均匀地分散在空气中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庞大悬浮体系,即为气溶胶体系,因此大气颗粒物也称为大气气溶胶(Aerosols)。

大气颗粒物的分类根据来源分:天然颗粒物和人为颗粒物根据形成机制分: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根据形成特征分:轻雾、浓雾、粉尘、烟尘、烟、烟雾、霾根据粒径分: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粒子、粗粒子、细粒子根据形成机制分一次颗粒物是由污染源释放到大气中直接造成污染的颗粒物。

二次颗粒物是在大气中发生反应而生成的。

由大气中某些污染气体组分(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之间,或这些组分与大气中的正常组分(如氧气)之间通过光化学氧化反应、催化氧化反应或其它化学反应转化生成的颗粒物。

根据形成特征分4.1 大气颗粒物的分类粉尘(微尘、Dust)1~100 µm的固体;生成机制、现象:机械粉碎的固体微粒,风吹扬尘,风沙。

烟(烟气,Fume)0.01 ~ 1 µm的固体;生成机制、现象:由升华、蒸馏、熔融及化学反应等产生的蒸气凝结而成的固体颗粒。

如熔融金属、凝结的金属氧化物、汽车排气、烟草燃烟、硫酸盐等。

4.1 大气颗粒物的分类霭(Mist )大于10 µm 的液体;生成机制、现象:与雾相似,气象上规定称轻雾,水平视程在1 ~ 2km 之内,使大气呈灰色。

霾(Haze )~0.1 µm 的固体;生成机制、现象:干的尘或盐粒悬浮于大气中形成,使大气混浊呈浅蓝色或微黄色。

水平视程小于2km 。

第3章大气环境化学-PPT文档资料

第3章大气环境化学-PPT文档资料
50 km -2 ℃
Stratosphere
10-16 km
O3 + hv (220 nm-330 nm) → O2 + O O3 -56 ℃
N2, O2 H2O, CO2
Troposphere 15 ℃ Sea level
. . . . .. .. .
Earth
..
Figure. Major regions of the atmosphere (not to scale).
O3 + hv O + O2
200-300 nm, 300-360 nm λmax = 254 nm
O + O2 + M O3 + M
milliliter (mL); microlitre (µ L)
大气温度层结
中间层 Mesosphere n. [气] 中间层 高度为48~78 km;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气运动 激烈;(meso-) 热层 (电离层) Thermosphere
Stratosphere
高度为12~50 km;温度随高度的增高而递增;垂 直对流少,大气稳定。(-56 ℃ ~-2 ℃)
大气温度层结 O2 + hv O + O
135~176 nm; 240~260 nm
小知识
decimeter (dm); centimeter (cm); millimeter (mm); micrometer (µ m) (测微计、千分 尺、微米); nanometer (nm); angstrom (Å); angstrom n. 埃(光谱线波 长单位) liter (L);
大气组成的分类
一般按照停留时间把大气物质分为三类: 1、准永久性气体 N2、 Ar、Ne、Kr、氙 2、可变组分 CO2、 CH4、 H2、 N2O、O3 、 O2 3、强可变组分 H2O、CO、NOx、 NH3 、 SO2 、 HC、 颗粒物、H2S

第3篇大气环境化学第1章大气成分

第3篇大气环境化学第1章大气成分
对流层顶向上到50 km高度左右, 垂直减温率为负值的气层。
平流层--逆温--大气很稳定,垂直 运动微弱
中纬度地区夏季时是东风,冬季时 是西风。
平流层空气中尘埃少,大气的透明 度很高。
平流层中水汽的含量少。
31
大气的分层和结构 -中间层
平流层顶到85 km高度(亦称中 层)
臭氧少 温度随高度降低 (中间层顶 )温度下降至100℃ - 90℃ 水汽少
大气的分层和结构 -大气分层
大气分层图
27
大气的分层和结构-按热力结构分层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
低层大气
以太阳辐射加热地面后引起的对流、湍流交换作用以及地面的红 外辐射为主。
地面---热源
中、高层大气
以辐射平衡作用为主 O2、O和O3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加热) O3、CO2和水汽的红外辐射(冷却)
比湿q为水汽与湿空气的质量比
r mv md
与q关系
(单位:g/g或g/kg)
q mv md mv
q r 1 r
15
地球大气成分 -大气湿度的表示方法
水汽压e
大气中水汽的分压强 湿空气--水汽的摩尔分数
V
nV nd nV
水汽和干空气的摩尔数
nV
mV MV
nd
md Md
水汽的分压强
e v p
12
地球大气成分 -大气中的水汽
13
地球大气成分 -大气湿度的表示方法
湿空气: 水汽和干空气的混合气体 空气湿度-- 表示湿空气中水汽含量的物理量。 测量水汽含量方法-- 称重法 基本的湿度参量-- 混合比、比湿
14
地球大气成分 -大气湿度的表示方法
混合比与比湿q

大气环境化学4

大气环境化学4

值得庆幸的是臭氧层损耗是可以停止甚至进行自身恢 复的。为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自1976年起陆续 召开各种国际会议,通过了一系列保护臭氧层的决议, 在全球范围内限制并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的化学物质。 中国政府已加入1985年签署的《保护臭氧层维也 纳公约》和1987年签署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 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并积极参与保护臭氧层国际合 作,组建了国家保护臭氧层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 政策法规以限制ODS的生产和消费。
பைடு நூலகம்
臭氧层被破坏是当前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臭氧层是指距离地球25-30公里处臭氧分子相对富集 的大气平流层。它能吸收99%以上对人类有害的太阳紫 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所以, 臭氧层被誉为地球上生物生存繁衍的保护伞。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 到1998年底,这一空洞的面积已达2720万平方公 里。专家认为,这主要是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化学制品引 起的恶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工业上广泛 使用氯氟烃和含溴氟烃等作为制冷剂、发泡剂、喷射剂和 灭火剂。而氯氟烃、含溴氟烃及其它一些有机化合物消耗 臭氧层物质(ODS),它们的大量排放对臭氧层构成严重 威胁。
大气污染数学模式
高架连续点源大气污染模式
1.烟流模型基本公式
2.有效源高计算 为了求有效源高,必须计算姻羽拾升高度。 抬升高度的计 算是十分复杂的。所以通常是用经验或半经验的关系式来计 算。 Holland公式:
大气的扩散稀释能力——风速、云量、云状和日照等天气资料
大气污染箱式模式
直至多年后,比利时的马塞尔· 尼科莱特(Marcel Nicolet) 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他认为由于羟基OH和HO2基团的 存在,加剧了臭氧的分解。 向更深入理解臭氧层化学迈出关键步骤的科学家是保 罗· 克鲁岑。他于1970年指出,氮的氧化物NO和NO2 可 以对臭氧的分解起催化作用,从而造成臭氧含量的迅速 减少。 NO+O3 NO2+O2 NO2+ONO+O2 O3 O2+O 大气中氮的氧比物除了来自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等以外, 还通过N2O分解而来,而N2O来源于地面上微生物的转 化,克鲁岑证实的土壤中微生物与臭氧层厚度间的联系, 是推动近年来全球性生化循环研究快速发展的动力之一。

戴树贵-环境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戴树贵-环境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戴树贵-环境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环境化学思考题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 绪论作业习题:● 根据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和特点以及其发展动向,你认为怎样才能学好环境化学这门课程?● 环境污染物有哪些类别?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 讨论习题:● 如何认识现代环境问题的发展过程? 思考题:● 举例简述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

第二章 水环境化学作业习题:● 请推导出封闭和开放体系碳酸平衡中*23H CO ⎡⎤⎣⎦、3HCO -⎡⎤⎣⎦和23CO-⎡⎤⎣⎦的表达式,并讨论这两个体系之间的区别。

● 请导出总酸度、2CO 酸度、无机酸度、总酸度、酚酞酸度和苛性酸度的表达式作为总碳酸量和分布系数(α)的函数。

● 在一个pH 为6.5、碱度为1.6mmol/L 的水体中,若加入碳酸钠使其碱化,问需加多少mmol/L 的碳酸钠才能使水体pH 上升至8.0。

若用NaOH 强碱进行碱化,又需要加多少碱?(1.07mmol/L ,1.08mmol/L )● 具有2.00×10-3mol/L 碱度的水,pH 为7.00,请计算*23H CO ⎡⎤⎣⎦、3HCO -⎡⎤⎣⎦、23CO-⎡⎤⎣⎦和-OH ⎡⎤⎣⎦的浓度各是多少?(*23H CO ⎡⎤⎣⎦=4.49×10-4mol/L 、3HCO -⎡⎤⎣⎦=2.00×10-3mol/L 、23CO-⎡⎤⎣⎦=9.38×10-7mol/L 和-OH ⎡⎤⎣⎦=1.00×10-7mol/L )● 若有水A ,pH 为7.5,其碱度为6.38 mmol/L ,水B 的pH 为9.0,碱度为0.80 mmol/L ,若以等体积混合,问混合后的pH 值为多少?(pH =7.58)● 溶解1.00×10-4mol/L 的()33Fe NO 于1L 具有防止发生固体()3Fe OH 沉淀作用所需最小H +⎡⎤⎣⎦浓度的水中,假定溶液中仅形成[]2Fe OH +和[]2Fe OH +,而没有形成[]422Fe OH +。

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4)

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4)

3. 大气颗粒物的表面性质
成核作用 通过饱和蒸汽在颗粒物表面上形 成液滴现象 三种重要的表 面性质: 小颗粒形成较大的凝聚体并最终 达到很快沉降离境的过程 气体或蒸汽吸附在颗粒物表面上 的现象。
粘合
吸着
三、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成
无机颗粒物
只含无机成分的颗粒物
有机颗粒物
只含有机成分的颗粒物
1、无机颗粒物
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
第四节 大气颗粒物
大气颗粒物是大气的一个组成部分, 参与大气降水过程,大气中有毒物质可以 是无机物也可以是有机物,主要分布在气 溶胶中看作污染源。
一、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与消除
1.大气颗粒物的来源
天然来源 地面扬尘、浪沫、火山灰、森林火
灾燃烧物、宇宙陨星尘、 植物花粉、孢子等
来源
煤烟、飞灰、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 人为来源 原料或产品微粒,汽车排放的含铅 化合物、硫酸盐粒子等
生成的HNO3(g)吸附在NaCl颗粒上,相对湿度大于75% 时,HNO3或NO2可能吸附在含有NaCl的液滴上或被吸收 在液滴中,发生置换反应:
3 NO2 + H 2O + 2 NaCl → 2 NaNO3 + 2 HCl ( g ) + NO
2、有机颗粒物
来源 由矿物燃料燃烧、废弃物焚化等各类高温燃烧过程所形成 的。包括多环芳烃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含氮、氧、硫、 磷类化合物,羟基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羰基化合物和卤 化物等。 有机化合物多数是由气态一次污染物通过凝聚过程转化而 来。 有机颗粒物的粒径一般都比较小,属于Aitken核膜或积 聚模。
污染排放 气象条件
3. PM2.5 的危害
PM2.5是携带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 PM2.5在呼吸过程中能深入到细胞而长期预留在 人体中; PM2.5对大气能见度起着最主要的作用。

环境化学 大 气 颗 粒 物

环境化学   大 气 颗 粒 物
第三节典型环境问题
一、大 气 颗 粒 物
1、大气颗粒物的定义 2、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及分类 3、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成 4、大气颗粒物的危害性 5、大气颗粒物的清除 6、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防治
1、大气颗粒物的定义
大气颗粒物(aerlosal) 大气是由各种固体或液体微粒均匀的分 分散相 散在空气中形成的一个庞大的分散体系, 称为气溶胶体系。 气溶胶体系中分散的各种粒子称为大 气颗粒物。
Dp DgK
p 0
pP—忽略了浮力效 应的粒密度
ρ0—参考密度 (ρ0=1 g/ cm3)
2、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及分类

大气颗粒物按其粒径大小可分为:
①总悬浮颗粒物<100μm
②飘尘< 10μm
③降尘> 10μm ④可吸入粒子< 10μm PM10为控制指标 细粒子PM2.5
⑶按其大小和形成原因
0.1 1 10 100
8×10-5 4×10-3 0.3 30
2~13年 13~98年 4~9小时 3~18分
5、大气颗粒物的清除
大 气 颗 粒 物 的 去 除
干 沉 降
两 种 机 制
重力作用 去除效率 半径小于1μm的颗粒物特别 80%—90% 是具有吸湿性和可溶解性 布朗运动扩散
对半径4μm以上的颗粒 物去除效率较高 雨除
固体
雾(Fog) 2-200μm 霭(Mist) 〉10μm介 于雾和霾
霾(Haze)~0.1μm 烟尘 (smoke) 0.01-5μm
液体 液体
固体 固体、液体
水蒸气冷凝生成的颗粒小水滴或冰晶水平视程小 于1Km 与雾相似,气象上规定称轻雾,水平视程在1— 2km之内,使大气呈灰色。
干的尘或盐粒悬浮于大气中形成,使大气混浊呈 浅蓝色或微黄色。水平视程小于2 km 含碳物质,如煤炭燃烧时产生的固体碳粒、水、焦 油状物质及不完全燃烧的灰分所形成的混合物, 如果煤烟中失去了液态颗粒,即成为烟炭(soot) 泛指各种妨碍视程(能见度低于3km)的大气污染现 象。

戴树贵-环境化学课后习题

戴树贵-环境化学课后习题

环境化学思考题与习题第一章 绪论作业习题:● 根据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和特点以及其发展动向,你认为怎样才能学好环境化学这门课程?● 环境污染物有哪些类别?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 讨论习题:● 如何认识现代环境问题的发展过程? 思考题:● 举例简述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

第二章 水环境化学作业习题:● 请推导出封闭和开放体系碳酸平衡中*23H CO ⎡⎤⎣⎦、3HCO -⎡⎤⎣⎦和23CO -⎡⎤⎣⎦的表达式,并讨论这两个体系之间的区别。

● 请导出总酸度、2CO 酸度、无机酸度、总酸度、酚酞酸度和苛性酸度的表达式作为总碳酸量和分布系数(α)的函数。

● 在一个pH 为6.5、碱度为1.6mmol/L 的水体中,若加入碳酸钠使其碱化,问需加多少mmol/L 的碳酸钠才能使水体pH 上升至8.0。

若用NaOH 强碱进行碱化,又需要加多少碱?(1.07mmol/L ,1.08mmol/L )● 具有2.00×10-3mol/L 碱度的水,pH 为7.00,请计算*23H CO ⎡⎤⎣⎦、3HCO -⎡⎤⎣⎦、23CO -⎡⎤⎣⎦和-OH ⎡⎤⎣⎦的浓度各是多少?(*23H CO ⎡⎤⎣⎦=4.49×10-4mol/L 、3HCO -⎡⎤⎣⎦=2.00×10-3mol/L 、23CO -⎡⎤⎣⎦=9.38×10-7mol/L 和-OH ⎡⎤⎣⎦=1.00×10-7mol/L )● 若有水A ,pH 为7.5,其碱度为6.38 mmol/L ,水B 的pH 为9.0,碱度为0.80 mmol/L ,若以等体积混合,问混合后的pH 值为多少?(pH =7.58)● 溶解1.00×10-4mol/L 的()33Fe NO 于1L 具有防止发生固体()3Fe OH 沉淀作用所需最小H +⎡⎤⎣⎦浓度的水中,假定溶液中仅形成[]2Fe OH +和[]2Fe OH +,而没有形成[]422Fe OH +。

02-8环境化学第二章__大气环境化学-wps解析

02-8环境化学第二章__大气环境化学-wps解析

4 、烟尘 ( 熏烟, Smoke)0.01 ~ 5um ,固体与 液体
含碳物质,如煤炭燃烧时产生的固体碳粒、水、焦
5、雾(Fog)2~200um 液体
程小于1km
油状物质及不完全燃烧的灰分所形成的混合物
水蒸气冷凝生成的颗粒小水滴或冰晶,水平视
6、霭(Mist)大于10 um 液体;
与雾相似,气象上规定称轻雾,水平视程在1-2km之内,
2、大气颗粒物的三模态
艾根核模 积聚模
重点、难点
粗粒模
1)艾根核模:由蒸汽凝结或光化学反应使气体通过成核 作用而形成的颗粒,粒度为0.005-0.05m。 型颗粒凝聚或通过蒸气凝结气体而长大的。
2)积聚模:粒径在0.05-2m范围的颗粒物是由艾根核模
以上两种合称为细粒(小于2m),靠冷凝和凝聚形成
3)吸着
指分子为颗粒物吸着的现象。如果气体或蒸气溶解
在微粒中,这种现象称为吸收。
(二)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成
1、大气中的无机颗粒物
1)来源:
人为源:电厂(燃煤)、市政焚化、冶金过程、采矿及地
面交通运输(铅)等。
与其来源有关
重点研究小于2m的细颗粒物:天然源十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为源
天然源:颗粒物是易消失的粉尘和海浪溅沫,其中大
四、PM2.5
一、大气颗粒物的分类
(一)按粒径、状态及来源划分
1、粉尘(微尘、Dust) 1~100um,固体
机械粉碎的固体微粒,风吹扬尘,风沙。
2、烟(烟气,Fume) 0.01~1um,固体
熔融金属、凝结的金属氧化物、汽车排气、烟草燃烟、 硫酸盐等。
3、灰(Ash)1~200 um 固体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不燃性微粒,如煤、木材燃烧时 产生的硅酸盐颗粒,粉煤燃烧时产生的飞灰等。

第三章 大气环境化学

第三章 大气环境化学

高纬度和两极
8—9Km
质量:占大气质量的3/4; 含90%以上的水汽 特点:⑴
dh 6.5 ℃/Km dT
顶部 T= -60 ~ -80℃
⑵ 既有水平运动(风),又有垂直运动(对流)。
是各种大气现象活动的舞台(云彩、雷鸣电闪、雨、雪、风暴等)
对流层又可进一步分为 摩擦层或大气边界层(1—2km高度) 云层(降雨层) (2—5.5km)
二、大气的层结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对流层(12km)
“-”:
dh <0 dT
平流层(12~55km) 大 气 层 “+”:
dh >0 dT
中间层(55~85km) 热层(85~500km) 逸散层(500~1000km
、氢逃逸)
1、对流层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厚度:热带 平均为17—28Km; 温带 10—12Km;
⑵ 热层
其高度随太阳活动变化较大360—700Km 下部h↑t↑,顶部可达到1000K以上。
特点: 空气极稀薄,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在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作用下)又称电离层.
⑶外层(散逆层)>500km
特点:大气更为稀薄,粒子运动速度快,粒子间相互作用极弱, 可逃逆到宇宙中去。
上述大气层温度的变化是由于大气层中的化学组成的变化所致。
悬浮颗粒的重力沉降作用 污染物与其他物质间的作用
影响大气自净作用的因素 气象因素 大气稳定度: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状况。 随着大气的上升,其体积膨胀,并导致其温度降低。 当△t>1℃/100m时,大气是不稳定的;
当 △t<1℃/100 m 时,大气是稳定的;
当气温随高度的增加反而上升时,大气异常稳定 ——称其为逆温天气

大气环境化学1-1综述

大气环境化学1-1综述

(4)大气主要成分:N2, O2, CO2, H2O, 气溶胶
对 流 层 摩擦层/边界层/低层大气: z<1-2 km污染物主要停留层 自由大气层: z>1-2 km 天气过程发生层 对流层顶层: 结冰层
2、平流层(17~55km)
平流层下层(17~35km),随着高度的增高,气温保持不 变或稍有上升,故又称同温层。 z> 30-35km , T随 z的 增加而增加。 特点: (1)大气稳定。 (2)平流层内垂直对流运动很小。 (3)大气透明度高,少云雨天气现象。 大气组分为O3,形成约20km厚的O3层。
逆温类型

空气污染事件多数都发生在有逆温层和静风条件下。按其生 成过程可分为辐射逆温 、下沉逆温等。 辐射逆温: 由于地面强烈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在晴朗无 云或少云、风速不大的夜间,地面很快辐射冷却,贴近地面 的气层也随之降温,空气是自下而上地被冷却。近地层降温 多,离地面愈远的气层降温愈少,因而形成自地面向上的逆 温。 下沉逆温又称压缩逆温。当高压区内某一层空气发生大规模 强度较大的气团下沉运动时,气层顶部比底部下降的距离要 大(H>H’),因而顶部绝热增温比底部多而形成逆温。
(三)、含碳化合物(主要是一氧
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 1、 CO( (主要由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而产生,有毒)
CO 的天然源:海洋中生物的作用、植物排放、森林大火以及 大气中CH4的光化学氧化和CO2的光解等。 放电作用引起云层中有机物的光氧化作用,二氧化碳的轻微解 离作用,种子发芽、籽苗生长及人和动物新陈代谢过程中都会产生 CO 。 CO主要危害:参与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及转化为温室气体CO2。 汇: HO 、 HOO 、O、O3等反应,生产CO2;土壤中一些真菌也能利用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大气颗粒物源和汇 --大气颗粒物来源
天然源、人为源
(按颗粒物形成机制)大气颗粒物
一次颗粒物、二次颗粒物 一次颗粒物
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释放。
二次颗粒物
大气污染气体组分(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之间, 或与大气中的正常组分(如氧气)之间通过光化学氧化反应、催化氧化 反应或其它化学反应转化生成的颗粒物。
11
大气颗粒物粒度分布及表面性质
细颗粒化学组分
SO42-、NH4+、NO3-、Pb和含有烟炱和凝聚有机物的碳
粗颗粒化学组分
Fe、Ca、 Si、Na、Cl-、Al等。 城市大气中颗粒物的分布多数属双模型,即积聚模和粗粒模
微粒的表面性质
成核作用、粘合和吸着(吸收 、吸附 )
气体或蒸气溶解于微粒---吸收 气体或蒸气吸着于颗粒物表面---吸附
4
大气颗粒物分类
烟尘(熏烟,Smoke)
0.01~ 5 m;固体与液体;含碳物质。
烟雾(Smog)
0.001~ 2 m;固体;粒径在 2 m以下,现泛指各种妨碍视程 (能见度低于2km)的大气污染现象。 光化学烟雾产生的颗粒物,粒径常小于0.5m使大气呈淡褐色。
5
大气颗粒物分类
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 TSP):
16
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
颗粒物---呼吸道---人体,大粒子可能停留在鼻腔及鼻咽部,小颗 粒可以进入并停留在肺部。 可吸入粒子的粒径规定:l0m以下或l5m以下。 PM2.5 、PM10 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的肺动力特性试验工作组: 粒子在呼吸道中准确的吸收模式 呼吸道:鼻咽区、支气管区和肺区。
Ii
Ci Ci , j Ci , j 1 Ci , j
(Ii, j 1 Ii, j ) Ii, j
21
环境空气的质量
Ii Ci C3,3 C3,4 C3,3
(I3,4 I3,3) I3,3
0.400 0.150 Ii (300 200) 200 0.565 0.150
10
大气颗粒物粒度分布及表面性质
大气颗粒物的粒度:即艾根核模、积聚模和粗粒模
由蒸汽凝结或光化学反应使气体经成核作用而形成的颗粒,粒 度为0.005~0.05m,属于核模型。 粒径在0.05~2m范围的颗粒物是由核模型颗粒凝聚或通过蒸气 凝结气而长大的,属于积聚模型。 以上颗粒物合称为细粒(小于2m) 粒径大于2m的颗粒物属粗粒,由机械粉碎、液滴蒸发等过程形 成的,属于粗粒模。
19
环境空气的质量
20
环境空气的质量
例:
南方某城市某周的监测结果:TSP、SO2、NOx全市的平均浓 度分别为 0.156mg/m3 、 0.211mg/m3 、 0.400mg/m3, NOx 实测浓度 0.400mg/m3 介于 0.150 ~ 0.565mg/m3 之间 , 按照表 1, 此处浓度限值 C3.3 = 0.150 mg/m3, C3.4 = 0.565mg/m3而相应的分指数值I3.3 = 200, I3.4 = 300(表1 ),则NOx的污染分指数为:
雾(Fog)
颗粒直径:2 ~ 200 m; 物态:液体; 生成机制、现象: 水蒸气冷凝生成的颗粒小水滴或冰晶。
3
大气颗粒物分类
霭(Mist)
颗粒直径:大于10 m; 物态:液体; 生成机制、现象:与雾相似,气象上规定称轻雾,水平视程在1 ~ 2km之内,使大气呈灰色。
霾(Haze)
颗粒直径:~ 0.1 m; 物态:固体; 生成机制、现象:尘或盐粒悬浮于大气中形成,使大气混浊呈浅蓝 色或微黄色。水平视程小于2km。
二级标准
二类质量功能区 (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 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三级标准
三类质量功能区(各特定工业区)
18
环境空气的质量
空气污染指数 (API)
定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众报告的一种定量反映和评定空气质 量状况的尺度,即把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单一的数 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受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具有简明、直 观、通俗易懂的特点。 中国城市空气污染以煤烟型污染为主 (最早)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总 悬浮颗粒物(TSP)。 (后来)修改为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二氧化氮记)、 一氧化碳、臭氧五项 (现在)又增加了PM2.5指标,同时改称为空气质量指数(AQI) 各种污染物各具一个分指数,并以分段线性函数形式将该分指数 与其浓度相关联。
烟(烟气,Fume)
颗粒直径:0.01 ~ 1 m; 物态:固体; 生成机制、现象:由升华、蒸馏、熔融及化学反应等产生的蒸气凝结 而成的固体颗粒。
2
大气颗粒物分类
灰(Ash)
颗粒直径:1 ~ 200 m; 物态:固体; 生成机制、现象: 燃烧过程中产生微粒,如煤、木材燃烧时产生 硅酸盐颗粒,粉煤燃烧时产生的飞灰等。
岩石和土壤---铀-238、钍-232和铀-235等
宇宙射线
太阳和外层宇宙空间高能粒子流(大气天然放射性主要来源)。 宇宙射线与大气中原子核相互作用产生许多放射性核素。
降水去除
15
放射性核素
人工产生的放射性核素
(1)核武器 (2)核电站 (3)燃煤的排放物
放射性核素对健康的效应
具中等半衰期的放射性核素危害最大
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在滤膜上所收集的颗粒物的总质量作 为大气质量评价中的一个通用的重要污染指标。 大 气 中 颗 粒 直 径 小 于 l0m 的 悬 浮 物 称 为 飘 尘 ( Airborne particle), 大 于 l0m 的 悬 浮 物 , 由 于 重 力 作 用 而 沉 降 的 微 粒 称 为 降 尘 (Dustfall)。
12
颗粒物--无机化合物
重点 小于2m的细颗粒物 天然源 风传粉尘,火山爆发烟气以及海浪。
人为源 细颗粒物→
电厂(燃煤)、市政焚化、冶金过程、采矿及地面交通运输等。 冶金-----颗粒物直径小于2m,占46.6%。 镉、铬、铜和锰飘尘-----冶炼厂、冶金工业。 铍、镍和钒----动力发电厂(燃煤及燃油)。 飘尘镉----焚烧。
8
大气颗粒物源和汇--颗粒物人为源
颗粒物人为源
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颗粒物,如煤烟、飞灰等 工业生产排放的固体微粒 汽车尾气排出的卤化铅凝聚而形成的颗粒物 人为排放SO2(一定条件下)-----硫酸盐粒子
大气颗粒物消除(汇)
干、湿沉降
9
大气颗粒物粒度分布及表面性质
城市大气
直径小于0.1m颗粒(居多 ) 体积或质量分布(峰值 ) 0.5m,10m 细颗粒--蒸汽凝结 粗颗粒---灰尘、飘尘及小粒径气溶胶长大而成的颗粒 表面积分布曲线(峰值 ) 0.25m(平均)
13
颗粒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机化合物
吸附和沉积于大气颗粒
(挥发性有机物)
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
1979年 --燃烧(109种)、废物焚烧(235种)、煤/油燃烧(69种)
多环芳香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含氮、氧、硫、磷类化合物, 烃基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羰基化合物和卤代化合物。
14
放射性核素
天然放射性 陆生气体放射性核素
第四章
大气颗粒物(大气气溶胶)
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气溶胶 )
----有害物质,如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物质。 ----有毒物质的运载体或反应床
基本要求
1. 掌握大气颗粒物的源和汇、颗粒物分布的基本特征。 2. 了解大气中放射性核素以及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
大气颗粒物分类
粉尘(微尘、Dust)
颗粒直径:1 100 m; 物态:固体; 生成机制、现象:机械粉碎的固体微粒,风吹扬尘,风沙。
沉积作用
(1)碰撞作用:5~30m粒径的颗粒---鼻咽部和支气管上部沉降 (2)沉降作用:1~5m 粒径的颗粒---支气管部位沉降 (3)扩散作用:粒径小于0.1m的颗粒---肺区沉积
17
环境空气质量
国家环境保护局(1996年)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一级标准
一类质量功能区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Ii 260
用类似的方法可计算出 TSP 、SO2 的分指数分别为 60(TSP) 和 161 (SO2)。则总体上只取污染指数最大者报告该城市的空气污染 指数。 API=max(60、161、260)=260 首要污染物为NO 。
22
7
大气颗粒物源和汇--颗粒物天然来源
一次颗粒物天然源
地面扬尘(风吹灰尘)、海浪浪沫、火山爆发喷出物、森林火灾 燃烧物、陨星尘及生物界产生的颗粒物,如花粉、袍子等。
二次颗粒物天然源
森林排出碳氢化合物(主要是萜烯类)--光化学反应--产生微小 颗粒;与自然界硫、氮、碳循环有关的转化产物如由H2S、SO2经氧 化生成的硫酸盐;由NH3、NO和NO2氧化生成的硝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