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发饰的发展与流行分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发饰的发展与流行分析
发饰设计师必备
全文分二个部分1.发(式)饰古今发展2.现代发饰的流行趋势
(一)发(式)饰古今发展
自盘古开天劈地,上古之神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人类文明,发饰就是女娲按自己身上的头发装饰品给人类的一个修饰。
人类的文明就在这时候开始延续,发展至今。
由传说中的神话得知,发饰的发展由来已久。
女娲
(人类从神话中塑造的形象)
女娲(拼音:nǚ wā),中华神话上古之神,人首蛇身,为伏羲之妹,风姓。
起初以泥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后来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用熔彩石以补天,斩龟足以撑天。
从现代的科学考古发现,(发饰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缩影,这里以中国为例)中国的历史有五千多年,可是我们知道中国的史前时代,就有许多不同的民族,散居各地,如北京人、蓝田人,他们的年代距今约有四五十万年,按人类的体质和其文化发展的顺序,可分为“猿人”、“古人”和“新人”阶段。
远在茹毛饮血的猿人时期,人们用树叶、兽皮等物品保护身体,无意之中发现一些兽牙、骨头、石珠、叶子等物品在身上有修饰作用,以及是一种特别的感觉(例如:可以保护自己,狩猎更顺利生活会更好等等,比如现在的信仰、寄托等)。
从这时候开始,人们就慢慢有了一些装饰品。
这时候的装饰品也是我们现代发饰品的原始材料及设计元素,还是我们现代品牌发饰所主要挖掘的,“大自然的奥妙”。
古猿人的兽皮衣服及装饰物
古猿人装饰的兽牙
山顶洞人在制作装饰物品。
骨头、兽牙、石珠、等都是制作的原始材料
据考古资料研究可知:在人类社会的初期,人们不分男女一般都将长发散披在肩上。
以后,随着劳动生产的发展,人们交往的增加,感到长发散乱颇有不便,就用绳带系束,以骨簪插别。
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原始社会后期,以至现代,人们还是保留如此梳理头发。
考古发现证明,头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在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中,就有圆形的骨簪出土。
在中国黄河中下游、北中原等地区,鼠束发施笄沿习悠久。
说明梳妆打扮、束发施,已成为当时人们起居生活中的一个缩影。
(现代仿新石器时代的饰物)(新石器时代的玉笄)
古人非常重视头发的修饰。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类似现在“童花
头”的发式,并且梳理得非常整齐,不知在五千多年前,究竟用什么工具或方法才能作这样的修剪。
至今仍没有很确切的证据证实。
新石器时代的珠串
从有文字记载的夏朝开始,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等主要朝代;到民国、现在的社会主义国家。
发饰的发展也在这不同的朝代开始了不同历程的发展。
尤其是现代的发饰,更是变化之大,无奇不有。
夏朝,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
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将夏朝定性为一个奴隶制国
家。
此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所以其文化及文明程度高于新石器晚期文化。
此时的发饰多以布条为主,是发饰原型材料。
用途是用来固定头发,有一定的装饰性。
对于此时的发饰造型在现代发饰中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男性头饰主要是头冠,头冠需要笄来固定。
到商、周时期“笄”的运用已遍及的民间。
从周代起,所有女子凡年满十五岁者便算成人,就可以许嫁,谓之及笄。
如果没有许嫁,到二十五岁也可以举行笄礼,由一个妇人给成年女子疏一个发簪,插上一直笄,礼后再取下。
女子尚未举行笄礼之前,她们的发式大多是丫髻,不需要插笄。
据经考证的史书记载,许嫁女的“笄礼”是大喜事,仪式比较隆重。
尤其是皇家贵族更要以酒宴招待宾客了。
成女行过笄礼之后,不仅要学会成年人的样子挽髻插笄,还要在发髻上缠缚一根五彩缨线,以表示其身有所系,从此之后就深居闺室,不与外人接触,一直到其成亲之日,才能由丈夫将缨线解下来。
但未许嫁女子的“笄礼”就很简单了。
为她疏已发髻。
插一发笄就算礼成了。
而且,礼毕之后还要把发笄取下,解开发髻,恢复其原来的发式,以此来区别已出嫁和已许嫁的女子。
在当时期的发笄在设计上已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发笄的设计主要是由一些工匠师打制而成,发笄的外观造型在后期多以凤龙等抽象的元素。
龙凤的运用从始到今,我们的很多饰品都用到这两样,包括现今的珠宝行业,中国的足黄金饰品应用到龙凤图案最多。
龙凤也是中国的吉祥神物,龙凤起源于我国原始氏族
社会的图腾崇拜,龙图案形体的基调就是蛇,而凤的基调就是鸟,这可以从商周两代的玉器和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上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笄(玉笄)
(古代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
曾的河姆渡遗址出土。
)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从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
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时间。
商朝发饰商朝发饰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一个世袭封建王朝,分为“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与“东周”(公元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
西周服饰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秦皇朝,金髻、玉髻相继出现并成为奴隶主贵族身份的象征。
帝王饰玉髻、后妃饰金髻。
其次象征牙髻、玳瑁簪均为臣子戴的簪。
发笄的式样很多,质地也各有不同。
例如:骨、陶、蚌、荆、竹、玉、象牙、牛角、铜、金、银等。
这些发笄在出土的先秦时期的墓葬中有大量的发现。
1978年在山西襄汾新石器时代的
墓葬中,出土了一具骨架,经测定为三十五岁左右的妇女,就插有一根骨笄。
河南光山宝相寺附近发掘了一座规模较大的古墓,女主人孟姬墓中出土了一个保存完好的发髻,出土时髻上还插有两根木笄。
对称式:这类发式从秦汉一直沿用下来,历代皆有采用,其典型的发式是“双丫髻”与“卯发”,“双丫髻”主要是宫廷侍女、侍婢丫环的发式,据传秦始皇令宫廷侍女梳双丫髻,穿背子与衫,历代沿继袭用,一直至清代仍是不变。
这种发式是将头发从顶中分两大股,往两侧乎梳,并系结于两侧,再挽结成两大髻,使其对称放置在两侧。
也可对称结鬟,使之垂下,为民间少女所好用。
对称式发式对称式发式
此种发型在古代丫鬟的发饰中出现最多,也是古代丫鬟的特色。
丫环一词,又作“丫鬟”。
这个词用作人称代词,是指婢女,中国封建社会对婢女的称呼,但在古代最初也是指女子的发式。
这种发式是把发辫梳成圆环状,左右各一,像树丫型,因年轻婢女多梳此种发式,故谓之“丫环”。
结鬟式:这类发型,皆是结鬟而成,有的耸立头顶,有的倾向两侧,有的平展,有的垂挂,妇女自身头发有限,往往加上‘假发”,首饰,巍峨华丽。
据记载:相传汉武帝时,瑶池王母来会,诸仙女之发髻皆异人间,高环巍峨,帝令官妃仿效,因此号为“高鬟望仙髻”①,再饰有各种珠宝,金簪风钗或步摇,就更华丽高贵。
这种高环发型有一至九鬟,是最尊贵的发式,多用来表示神话中之仙女,皇后贵妃与贵女流的发型(从八十七神仙图卷与永乐宫壁画的玉女等发式亦可见证)。
未出室的少女也可采用,但装饰不宜过分华丽,这种发式秦汉两代及秦以前各代颇为盛行,汉以后各代多崇为仙女发型,名流仕女也有采用。
其形式有高鬟,有乎鬟,有垂鬟,有在头顶,有在两侧,鬟数也
可随意结扎而定,变化很多,可灵活运用。
结鬟式一结鬟式二
还有一种发钗的饰物。
发钗的作用与发簪一样,都用来插发,但发簪作成一股,发钗则作成双股。
另外在用途上也有一些区别。
发钗的普及大约在西汉晚期,自此以后,它一直是我国妇女的主要头饰之一,直至今天,发钗在妇女的梳妆品中仍占有一席之地,比如现在的发夹,就是由发钗演变而来的。
发钗除了在质料及长短上有所区别外,更主要的特点还在于钗首上的不同装饰。
如在钗首雕凿蟠龙之形,即为“蟠龙钗”。
晋崔豹《古今注》中就有“蟠龙钗,梁冀妇所制”的
记载;在钗首装饰鸾鸟,也为历代妇女所崇尚。
尤其在结婚首饰中,更为常见,因为鸾鸟在民间一直被视为吉祥之禽。
饰有鸾鸟的发钗,被称为“鸾钗”。
发钗的安插也有多种方法,有的横插,有的竖插,有的斜插,也有自下而上倒插的。
所插数量也不尽一致,既可安插两支,左右各一支;也可插上数支,视发髻需要而定,最多的在两鬓各插六支,合为十二支。
发钗
发钗作双股形,有的一股长一股短,以利方便插戴。
和现代的2齿插疏很相似,但发钗可以做固定功能。
湖南长沙隋墓曾出土银质镶玉的发钗,钗首作花朵形,名为钗朵。
西安南郊惠家村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墓出土双凤纹鎏金银钗长37厘米,钗头有镂空的双凤及卷草纹。
另有镂空穿枝菊花纹钗,形象丰美。
广州皇帝岗唐代木椁墓
出土金银首饰中有花鸟钗、花穗钗、缠枝钗、圆锥钗等,用模压、雕刻、剪凿等工艺做成,每式钗朵都是一式两件,花纹相同而方向相反,对俏左右分插。
现代发饰品的8字夹以丝绸为料的方为上品。
丝绸历史悠久,距今已有4700多年历史。
而作为如此重要的发饰材料,对于设计师来说也是一门必修之课,(有关现代丝绸详细的资料请看第二部分“现代发饰流行趋势”。
)丝绸也就在西汉时期出现的,这里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
丝绸就是蚕丝(以桑蚕丝为主,也包括少量的柞蚕丝和木薯蚕丝)织造的纺织品。
现代由于纺织品原料的扩展,凡是经线采用了人造或天然长丝纤维织造的纺织品,都可以称为广义的丝绸。
而纯桑蚕丝所织造的丝绸,又特别称为“真丝绸”。
古代的丝绸服饰
浙江省湖州市“中国丝绸真正故乡”。
湖州是丝绸一直被遗忘的真正的故乡。
湖州丝绸历史悠久,距今已有4700多年历史。
1958年,在湖州南郊的钱山漾出土了一批丝线、丝带和没有碳化的绢片。
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测定,确定丝线、丝带、绢的年代为距今47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早期,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并已确定的最早的丝绸织物成品。
丝绸
古代用作丝绸为发饰的也非常多,男士也不例外。
用丝绸带包裹头发
以作固定及装饰用。
说到丝绸,让大家了解下丝绸在古代的重要性。
丝绸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代表性商品。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
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中国运的)。
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西安为起点。
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中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
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
化的友谊之路。
丝绸是古代中国沿商路输出的代表性商品,而作为交换的主要回头商品。
汉朝形象代表之一
汉朝末期,到魏晋南北朝时,中国就出现了妓女。
以往随军慰劳军中将士的军妓,逐步流向民间。
这些人对自己的仪容专事修饰,发式妆饰极尽奢侈,传统的审美观念受到挑战。
由质朴而趋于豪华,由自然而趋于雕琢,对当时的社会风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帝王贵族们的推崇和提倡,对此也起到了推泼助澜的作用。
这个时期的主要头饰有:步摇、簪、钗和镊子,或插以鲜花。
此种造型,就是中国妓女的最早原型。
发式造型崇尚高与大,“太之中公主妇女,必缓鬓倾髻以为盛饰,用发既多,不可恒戴,乃先于木及笼上装之,名曰假髻,或曰假头。
至于贫家不能自办,自号无头,就人借头。
”《晋书·五行志》详细记载了为达到发式造型高与大的目的,而不惜借用假髻,假头,甚
至于借头,其形式同我们今天在戏剧化妆中使用的假头套相类似,只是外观上要求假头套高大得多。
其中的“蔽髻”是最富于代表性的一种假髻,髻上镶有诸多饰件,在宫中还以饰件的数目多寡,来区分宫女的尊卑,且规定非命妇不得使用佩饰。
与此同时,受各种不同文化及习俗相互交融的影响,发式及妆饰多种多样,无奇不有。
杂记中曾记录:魏有灵蛇髻、反绾髻、百花髻、芙蓉归云髻、涵烟髻;晋有缬子髻、堕马髻、流苏髻、蛾眉惊鹄髻、芙蓉髻;宋有飞天髻;梁有回心髻、归真髻;陈有凌云髻、随云髻;北族室韦有叉手髻;北齐有偏髻等。
汉朝饰品
(类似现代的4齿插疏)
堕马髻的发明者为孙寿,后汉时期,梁冀的妻子孙寿独创的偏堕马髻非常著名。
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刘靖之妻的发式上可以看出,头发的梳理和盘结非常细致、精美,而且还用假发盘制发髻。
汉以后的女子的发式越来越细腻精美,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与此同时,装饰发型的饰品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玉簪、白花、步摇、耳塞等,其种类繁多,造型精美。
拧旋式:这是汉代末期始创的一种发式,据记载为甄后所刨,后相互崇向而流行。
这种发式的编法是将头发分成几股,象拧麻花似地把发蟠曲扭转而缠盘在头上。
据记载甄后入魏宫时,宫中有一绿蛇,甄后每日梳妆时,此蛇则盘缠成形,甄后仿效而梳成为髻,每天皆因蛇形变化而梳髻不同,因而号为“灵蛇髻。
这种发型灵活生动又饶有风韵,为神女与未出室的名贵女流所好用。
这种发式变化的形式很多,可拧可盘,旋扭于头顶、头侧,头前,变化生动舒美,在古代仕女画中尤为多见。
造型时可灵活运用。
拧旋式的发型
拧旋式拧旋式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
因国君姓李,故又称李唐。
唐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几乎全部承袭隋朝,唐朝的李家皇亲和隋朝的杨家皇亲更有亲戚关系,唐朝在一定程度上是隋朝的伸展,故历代史学家常把它和隋朝合并成“隋唐”。
唐代妇女发式多姿多态。
唐段成式在《髻鬟品》中写道:“高祖宫中有半翻髻、反绾髻、乐游髻。
明皇帝宫中,双环望仙髻、回鹘髻、贵妃作愁来髻。
贞元中有归顺髻,又有闹扫妆髻。
长安城中有盘桓髻、惊鹄髻,又抛家髻及倭堕髻”。
另外在《妆台记》,以及《新唐书》、《中华古今注》等书中,也有对唐代妇女发髻式样的记述。
文物考古工作者
曾分别在唐代墓葬出土的陶俑,以及石椁线雕、壁画中见到一些如古籍中描述的发髻式样,但都没有我发现的西安东郊唐长安平康坊、西郊醴泉坊三彩窑出土陶俑发式实物这么集中和多样。
现将我发现和收藏的唐长安三彩窑陶仕女俑及其发式分别予以介绍,以便从唐代妇女多姿的发式这一侧面窥探唐代社会的兴旺和开放程度。
唐代妇女使用花钿十分普遍,最简单的花钿只是一个小小的圆点,复杂一些的是以金箔片、黑光纸、鱼腮骨、螺蛳壳以及云母片等材料,剪制成各种花朵的形状,尤以梅花为最常见。
花钿有许多复杂多变的图案,如牛角形、扇面状、桃子样等,而更多的是描绘成各类抽象图案,疏密相间,匀称得当。
这种花钿贴在额上,宛如一朵朵绚丽鲜艳的奇葩,把女子妆扮得雍容华丽。
有趣的是粘贴花钿的胶是一种很方便的呵胶,此物一经呵气便发粘,相传是用鱼瞟制成的,粘合力很强,可用来粘箭羽。
妇女用之粘贴花钿,只要对之呵气,并蘸少量唾液,便能溶解粘贴。
卸妆时用热水一敷,便可揭下。
其方便程度直比现在用的不干胶,但却比不干胶的粘贴强度高。
唐朝人的穿着打扮历来为后人追慕,典雅高贵,气度雍容。
唐代女人用红丹点在脸上的做法,据说是起源于三国时期。
吴太子孙和酒后失手,打伤了宠姬邓夫人的脸,太医建议用白獭调和琥珀给邓夫人治伤,女人伤愈之后脸上留下一个红点,反而更为娇媚动人,点红丹的化妆方式就在女性中风摩一时。
唐朝的武则天时期,上官婉儿因为与张昌宗私相调谑,被武则天看见,让女皇帝醋意大发,打伤了额头。
便在伤疤处刺了一朵红色的梅花以遮掩,谁知却益加娇媚。
宫女们皆以为美,纷纷群起效仿,渐
渐地宫中便有了这种具有近代戏剧特色的妆;称之为“梅花妆”。
上官婉儿(古风画辑)
(唐朝的特色发型造型与发饰品)
上官婉儿又称上官昭容(公元664年-公元710年),唐代女官、女诗人、唐 中宗昭容。
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三门峡)人,上官仪孙女,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奴。
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
她从一个婢女逐渐登上秉国权衡的舞台,远非一般吟诗作赋的小女子,绝代才华的另一面是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政治手腕。
高髻
高髻,古代妇女发式,又称“峨髻”,是相对指髻式高耸的称谓。
《后汉书·马援传》:“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至唐代,高髻极为流行,尤其是在皇族贵族更是必用发型,民间也流传甚广,式样众多。
高髻,唐代妇女发式,又称“峨髻”,是相对指髻式高耸的称谓。
(《文物》1984年5期)认为:“初唐式高髻缠得较紧,矗立在头顶上,其状如图左;盛唐时,出现所谓蝉鬓,发髻立在头顶,是盛唐式高髻,中晚唐高髯,如白居易诗所谓‘时吐高梳髻’。
直至现代,高髻发型任然很流行,现代高端职场场合的主要发型,形象的象征。
有高贵、干练、时尚的味道。
古代高髻演变的现代高髻
盘叠式:盘叠式梳编法是将发分股系结拢起,再盘叠在头顶或两侧,称为“螺髻”。
这种发式在唐代的绘画、雕塑与墓壁画皆可见到,武则天的孙女永泰公主李惠仙的墓壁画中,有很多盘叠的螺髻。
据记载;唐长安的妇女好梳盘桓髻(即螺髻),其形高耸而不走落,号为螺髻。
在长安风靡一时,这种“螺髻”主要以盘叠形式作成,其法是将头发用丝线分股拢结系起,然后采用编、盘、叠等手法,把发髻盘叠成螺状,放置在头顶或两侧或前额与脑后,也可随意盘叠各种形式。
这类发式据段成式之《髻鬟品》中记有魏武帝宫中的宫妃梳反绾臀
的记载,隋唐这种发式也甚为流行,在《妆台记》中记有“唐武德中梳半翻髻,髻,分髫臀”。
反绾是将头发拢高翻绾而成,也属于高髻的发式,其制法是将头发往后拢结,用丝线结扎,再分若干股,翻绾出各种式样。
有的梳编成惊鸟双翼欲展的样子,称为“警鹄髻”,也有梳编成单刀或双刀的样子,称为“翻刀髻”,也有将多股的头发翻绾成花式,称为“百花”。
其形式与手法甚多,皆靠拢结翻绾或反绾而成。
这种发型多为宫妃、名贵女流所好用,未出室的少女常在反绾的髻下留一发尾,使之垂在肩后,称为“燕尾,亦称“分髫髻”。
历代的称呼虽不相同,但其基本发式是相似的,在造型时,可灵活变化与参考。
盘叠式盘叠式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
宋朝开始,禁止女子用假发,戴高冠。
官方的禁令,导致宋代妇女的头饰大为逊色,形成冠疏制法。
妃子们戴珠冠,民间女子戴花冠,把梅花、桃花、荷花、菊花编成花冠戴在头上。
女子开始了缠足的风气,但那时不是三寸金莲,而是把足缠得平而直。
从这时起,各种因素把当时的社会风气浸泡得平和而柔弱。
宋代发饰也承袭了唐制,有帽、簪、疏、篦。
妇女在骑马出行时要佩戴帷帽,即在席帽垂网或加薄纱,用来遮盖面孔。
帽制在宋代已接近尾声。
当时的首饰被称为“头画”,装饰的手段很多,有镶嵌、点翠、雕刻、烧蓝等。
女子发髻上的装饰通常以金银珠翠为材料,制成各种形状的簪钗常见有鸟形、花形、风形和各种蝶形等,使用时插于髻上。
《梦梁录》中记录了当时妇女所用的首饰,有“飞鸟走凤”“七宝珠翠”及“花朵冠疏”等。
除此之外还有金钗和翠翅,这是从西北吐鲁番地区进入内地的首饰,由于十分贵重,使用范围比较小,只有贵族妇女才佩戴,一直延用至南宋。
宋代的步摇,因在顶端加放了珍珠和玉,更显得精巧和俏丽。
而
冠疏则是北宋时期妇女发髻上最有特点的一种装饰。
一般用漆纱、金银及珠宝等制成,两鬓肩式的高冠,然后再冠上插以数把长疏。
步摇(主枝干像发簪)
步摇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
取其行步则动摇,故名步摇。
其制作多以黄金屈曲成龙凤等形,其上缀以珠玉。
六朝而下,花式愈繁,或伏成鸟兽花枝等,晶莹辉耀,与钗细相混杂,簪于发上。
步摇为我国传统汉民族首饰,西汉时在西域地区有其雏形进而吸收创新而来,约在东汉时经燕传入辽西,后又向东传入高丽鲜半岛及日本并对当地的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步摇以金银玉石等质地,宋明以来一直流传的头饰。
其形制与质地都是等级与身份的象征。
汉代以后,步摇才逐渐被民间百姓所见,
才有机会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直到清朝年间,步摇的使用仍很盛行,尤其是皇室贵族更是喜爱有加。
在贵族妇女中,还实行过一阵加於冠上的步摇冠。
戴在头上较之步摇更富有富贵豪华之感。
宋代妇女崇尚插疏,几乎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到后来的南宋,妇女插疏的现象仍十分普遍。
除此之外,宋代妇女还有戴花冠的习俗。
冠上插以鲜花,以后又发展成使用假花。
簪花不仅为妇女所喜爱,甚至男子的冠上也插戴花朵。
另有一种用白角材料制作的白角冠,此冠达三尺,配以一尺长的白角疏,此外还有珠冠、团冠、垂肩等都是当时的冠式。
“盖头”的使用在宋代也很普遍,以紫色罗覆盖半身,多为新娘或年轻女子出门时遮蔽所用。
宋朝妇女承前代之风,常在额上和两颊间贴花子。
这种花子是用极薄的金属片和彩纸剪成各种小花和小鸟、小鸭的形状,再用呵胶来粘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又称大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
1279年统一全国。
元代妇女的头饰以顽固冠最具特点,又名“姑姑”,“顾姑”或“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