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 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合集下载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

8、A类评定 type A evaluation of uncertainty
对样本观测值的统计分析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
9、B类评定 type B evaluation of uncertainty
用非统计分析的其他方法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
测量不确定度基本术语
10、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combined uncertainty
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他量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 的方差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 用符号uc表示
11、扩展不确定度 expanded uncertainty
规定了测量结果取值区间的半宽度,该区间包含了合理赋 予被测量值的分布的大部分。用符号U或UP表示。
测量不确定度基本术语
12、包含因子
coverage factor
d10 3.08
Rn u ( x) 0.0292mm dn
查表其自由度
7.5
用两种方法估计得到的标准差很接近,但自由度有明显不同。
不确定度评定
• B 类评定方法
B类评定方法获得不确定度,不是依赖于对样 本数据的统计,必然要设法利用与被测量有关的 其他先验信息来进行估计。因此,如何获取有用 的先验信息十分重要,而且如何利用好这些先验 信息也很重要。
中国量值溯源性体系原理图
国家计量基准 副计量基准
工作计量基准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国家专业计量站)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专业计量分站)
社会公用计量基准(省级) 社会公用计量基准(市级) 社会公用计量基准(县级)
部门最高计量标准 部门计量标准
企业、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 企业、事业单位计量标准
工作计量器具(企业、事业、市场等)
6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可归纳为A 、B 两类。

1.1 标准不确定度的A 类评定在重复性或复现性条件下对被测量X 进行了n 次测量,测得n 个结果(i = 1,2,… n ),被测量x 真值的最佳估计值是取n 次独立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i x ∑==ni ix n x 11(1-2-1)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每一个独立测量值不一定相同,它与平均值之间存在着残差i x x x i i −=)(υ表征测量值分散性的量——实验标准偏差为:1)()(21−−=∑=n x xx s ni ii(1-2-2)标准差的上述计算与的分布无关。

所得到的标准差指这个条件下测量列中任一次结果的标准差,可以理解为这个测量列中的测量结果虽各不同,但其标准差相等。

i x )(i x s 算术平均值x 的实验标准偏差:)1()()()(21−−==∑=n n x x nx s x s ni i i (1-2-3)就是测量结果的A 类标准不确定度)(x u 。

用(1-2-3)式评定不确定度时,测量次数n 应充分多,或者说自由度 足够大,一般认为n 应大于6。

1−=n v 1.2 标准不确定度的B 类评定B 类不确定度的信息来自以往的检测数据,有关的技术资料,检定、检验证书,说明书等。

如:钢卷尺说明书上给出,在量程1m 内其最大误差为0.5mm ;在量程1~2 m 内其最大误差为1.0mm 。

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估计的误差极限值。

如:用电子秒表测得某单摆的振动周期为2.5秒,电子秒表的准确度级别高于10-5,则仪器对应的误差限秒。

但是,由于实验者在计时开始和计时结束时都会有0.1~0.2秒左右的误差,所以估计周期的测量误差限为0.2秒。

5105.2−×<ΔB 类不确定度的估算为:已知信息表明被测量之测量值分散区间的半宽为a ,且i X i x ix 落在a x i −至a x i +区间的概率为100%。

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度-不确定度评估

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度-不确定度评估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不确定度评定一、摘要按GB/T6432—94《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测定了玉米(粗蛋白10%以下)、玉米颗粒粕(粗蛋白10%~25%)、玉米蛋白粉(粗蛋白25%以上)中粗蛋白含量,按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二、目的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饲料样品中粗蛋白。

三、测定程序按图1所示程序进行测定。

图1 粗蛋白测量程序四、被测量粗蛋白含量以占样品质量的百分比表示式中:V 1—滴定试样时所需酸标准溶液体积,mL ; V 2—滴定空白时所需酸标准溶液体积,mL ; C — 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 ; m — 试样质量,g ;V — 试样分解液总体积,mL ; V 3—试样分解液蒸馏用体积,mL ; 0.0140— 每毫摩尔质量氮的克数;6.25— 氮换算成蛋白质的平均系数。

五、不确定度来源分析不确定度来源见图2— 因果关系图图2 因果关系图10025.60140.0)(321⨯⨯⨯⨯⨯-=Vm C V V P称样m滴定试样(空白)用标液体积V 1、V 2重复性(r)摩尔质量M(N)六、不确定度分量的量化1、 标准溶液浓度标准溶液浓度不确定度是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分量之一,同时,标准溶液浓度不确定度也是由多个分量合成所得,按GB601—88《化学试剂 标准溶液制备方法》,使用的盐酸标准溶液是采用标定法配制而成,下面详细描述配制过程。

1.1目的以无水碳酸钠(Na 2CO 3)基准标定0.1mol/L (或0.02mol/L )盐酸溶液。

1.2标定程序见图3,按GB601—88标准有标定程序框图图3 标定程序框图 1.3被测量按下式计算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GB601-88)05299.0)V V (m C 21⨯=-式中:m —无水碳酸钠质量,g;V 1—滴定用盐酸溶液体积,mL;量取9mL 盐酸注入1000mL 水中V 2—空白试验用盐酸溶液体积,mL;0.05299—每1/2毫摩尔质量碳酸钠的克数。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 当怀疑这种近似或假设是否合理有效时, 若必要和可能,最好采用蒙特卡洛法(简 称MCM)验证其评定结果;
实用文档
15
关于GUM法适用条件的理解
(1)GUM法适用于可以假设输入量的概率分布呈对 称分布的情况。
在GUM法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时,首先要评定输入量的标准 不确定度,
• A类评定时,一般对在重复性条件下的多次测量,由各 种随机影响造成测得值的分散性可假设为对称的正态分
布;
• B类评定时,只有输入量的概率分布为对称分布时,才
实际的,GUM中,约定采用k=2的扩展不确定度U, 由它确定的包含区间为y±U,包含概率约为95%左
右,就是在接近正态分布的基础上得出的。
b.若用算术平均值作为被测量(即输出量)的最佳估计值y, 其为以扩自用展由查不度t分确为布定的ef度ft、为临方U界p差,值为当表(y来U服p/确从kp定)正2包的态含t分概分布率布时为。,pG则的UMy包规/u含定c的因,分子可布 kp,得到扩展不确定度Up和包含概率为p的包含区间y±Up。
本次修订主要内容
1、名称术语与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 义》一致;新增部分术语。(55页)
2、对适用范围做了补充,明确了GUM法适用的主 要条件。(14页)
3、根据计量实际,增加预评估重复性。(75页)
4、增加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估计方法。(97页)
5、弱化了给出自由度的要求,一般给出k值。
实用文档
14
规范中的“主要”两字是指:
•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在规定的该三个条件 同时满足时,GUM法是完全适用的。
• 当其中某个条件不完全满足时,有些情况 下可能可以作近似、假设或适当处理后使 用。
• 在测量要求不太高的场合,这种近似、假 设或处理是可以接受的。但在要求相当高 的场合,必须在了解GUM适用条件后予以慎 重处理。

精密压力表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精密压力表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精密压力表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编制: 日期:审核: 日期:批准:日期: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1、测量依据:1.1依据JJG52-1999《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和真空表》规程和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1.2环境条件:温度(20±5)℃,相对湿度≤85%;1.3测量标准:精密压力表,准确度等级0.4级。

2、测量方法:被检压力表需在检定室恒温2小时后,可进行检定,检定时根据被检表的等级与测量范围计算出允许基本误差值,并以此值来衡量被检表的零点偏差,示值重复性、示值变动性及基本示值误差。

检定点压力则有精密压力表产生,不作修正。

3、数学模型:δ被=P被-P标式中:δ被--被检表的示值误差;P被---被检表的示值;P标---精密压力表产生的标准压力值。

4、各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B类)选用本标准装置中准确度为0.4级,测量范围(0-1.6)MPa的精密压力表;被检表选一块1.6级,测量范围(0~1)MPa。

4.1由标准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1选用本标准装置中编号为206的精密压力表,由本级计量标准引入的标,它的准确度等级为0.25级,该项不确定分量服从均匀准不确定度分量u1。

分布,取覆盖因子K=3,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u1=0.25%×1.6/3 =0.00231MPa4.2环境温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2精密压力表工作环境温度(20±5)℃;温度变化对示值产生影响不大,可忽略不计。

=0MPau24.3人员估读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3按照规程要求估读至最小分度值的1/5,该误差分布服从均匀分布,取覆盖因子K=3,该1.6级1MPa 的分度值为0.02MPa , 故u 3=(0.02×1/5)/3 =0.00231 MPaB 类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合成:2322212)(u u u u b ++==0.001067Mpa 4.4、A 类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评定重复性u a :该项来源可从重复性试验中算出的,由2011年重复性试验中知u a =0.002066 MPa5、合成标准不确定度5.1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5.2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u u u b a c 22+==0.0039Mpa6.扩展不确定度置信因子k=2则扩展不确定度U = k ×u C = 2 x 0.0039= 0.0078 MPa。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培训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培训
需要指出的是,测量仪器的不确定度是指 :测量标准所能提供的(或复现的)标准量值的 不确定度。用测量标准进行检定或校验时,标 准装置引入的不确定度仅为测量结果不确定度 的分量之一。当测量标准装置由多台仪器及其 配套设备组成时,其不确定度由测量方法及所
仪器设备等对给定的标准量值有影响的各不确 定度分量进行合成得到,通常用扩展不确定度 表示。测量标准装置的不确定度可以用向高一 等级测量标准溯源的方法进行检定,或用与多 台同类标准装置比对的方法进行验证。
测量的目的是确定被测量的值或获取测量结果。
测量结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
a、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利益。如出口,多了白给, 少了被赔偿。天然气结算、电费结算等。
b、科学技术的发展。如卫星质量和运载火箭燃料 。
d、执法和决策。 打假中,天气预报,地震预报。
因此,当报告测量结果时,必须对测量结果给出足量 的说明,以确定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测量不确定度就 是对测量结果质量的定量表述。测量结果的可用性完全 取决于其不确定度的大小。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 示培训
2021年7月20日星期二
一、概述
1.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意义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代号为JJF1059-1999

是一个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是评定测量不确定的主要 依据。
测量是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国内外贸易以至 日常生活各个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
复现性可以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来定量地表示。 它用复现条件下,重复观测结果的实验标准差(称为 复现性标准差) 定量地给出。这里,测量结果通 常理解为已修正结果。复现性又称为再现性。
实验标准[偏]差:对同一被测量作次测量, 表征测量结果分散性的量可以表述为
式中
——第个测量点,第次测量结果;

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个人经验解读

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个人经验解读

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虽已颁布实施多年,但多年来在实际操作中,大家对涉及的测量误差、测量准确度、测量仪器的准确度等概念仍存在模糊认识。

本文对这些常用概念的理解及其在不确定度分析中的应用作一研究和讨论。

一、关于测量误差1.误差定义: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真值。

显然,误差是一个确定的值,是客观存在的测量结果与真值之差。

但由于真值不能确定,故误差无法准确知道。

我们实际工作中使用的是约定真值,得到的误差也只是个近似值。

从误差定义中可知,误差只与测量结果有关,而与测量程序、测量原理、测量条件无关。

对同一被测量,不论采用哪种程序或方法,只要得出相同的测量结果,其误差必然相同。

误差的分量按其性质可划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其合成为代数和,故具有一个符号,或正或负,误差绝不可能出现正负号(±)。

2.以上分析可知,误差与不确定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确定度是说明分散性的一个参数,是人们经过分析和评定得到的,与人们的认识程度有关。

如果测量结果非常接近真值,也就是说其误差很小,但由于人们认识不足,评定得到的不确定度可能较大;还有可能测量误差实际上较大,由于分析估计不足给出的不确定度却偏小。

同一被测量无论测量程序、测量条件如何,只要测量结果相同,则误差就相同。

不同的测量结果却可能有相同的不确定度。

例如:被测量m重复条件下测量次数n=5,得到这5个测量结果中,任意结果(mi)的重复性标准差相同。

不确定度恒为正,不存在符号问题,同时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分为A类与B类。

二者没有性质的区别。

不确定度分量的合成为方和根。

3.最大允许误差通常也称为允差,它是技术规范、规程中规定的测量仪器允许误差的极限值,是制造厂对某种测量仪器所规定的示值误差的允许范围,而不是某一台仪器实际存在的误差。

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可在仪器说明书中查到,用数值表示时也具有正负号(±)。

通常用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或它们的组合形式表示。

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讨论之三十八 影响测量结果的两种效应与所导致的不确定度分

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讨论之三十八 影响测量结果的两种效应与所导致的不确定度分

为给定 条 件 下 无 限多 次 测 量 结 果 的平 均 值 。
由于 与 T ( 均 不 存 在 而 只 能 用 有 限 值 T Q) 代替 ,占 q 与 卢 q 的 V( () ()
估计 值 ( ) q 与 ( ) 别为 : q分
李 慎 安
( 国家 质 检 总 局 ,北 京 10 8 ) 008
[ 中图分类 号]T 9 B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0 1 8 (0 2 1 04— 2 0 2— 13 2 1 )0 —03 0
1 两 种 效 应
在给 定 条件下 的重复 观测 中 ,影 响 测 量 结果 的效 应 ,按其 对测 量结 果 的影 响 ,分 为 系统 效 应 (yt ss m— e ai e et 和随机 效应 (a dm ef t 两种 。 t f c) c f rn o f c) e 系统 效应 指那 些 对测量 结 果 的影 响带 有 系统 性 的 效 应 ,例 如 :导致 系 统性 地偏 大 或 偏 小 ,甚 至偏 大 或 偏 小 到某 一程 度 ,可 以定 量地 给 出一 个 值 或 一个 可 能
条 件下 ,则 不 同实 验室 各有 自己的修 正 值 和 自己 的参
考 测量 标 准 ,这种 情况 下 ,这种 效 应 反 映 出 的就 是 随
机 的了 。
2 两 种 误 差 分 量
测 量误 差定 义 为测 量结 果 减 被 测量 之 值 ,设 被 测 量 Q的测量 结果 q的真值 为 T ( ,其 误 差 A( )= V Q) q
出所 导致 的 分散 区 间。
差 。△ ( ) 可 能有若 干 分量 ,这 些分 量 的代 数 和 构成 q 了 A( ) q 。这 些 分 量 可 以分 成 两 类 :随 机 误 差 ( ) q 和 系统误 差 ( ) g ,它 们 分 别 是 由随 机 效 应 和 系统 效

弹簧管式压力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弹簧管式压力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弹簧管式压力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本文根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要求依据JJG52-1999《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真空表检定规程》通过对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A、B两类测量不确定度具体分析和评定,得出弹簧管压力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数值。

标签:压力表不确定度评定1 概述1.1 测量依据1.1.1 JJG52-1999《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和真空表检定规程》1.1.2 JJF1059-1999《测量不测定度评定与表示》1.2 测量对象准确度等级为1.6级,测量范围(0~25)MPa一般压力表,其分度值为0.5MPa,该一般压力表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为△=1.6%×25MPa=0.4MPa1.3 环境条件检测实验室环境温度为22.2℃,相对湿度64%。

1.4 测量标准器选用准确度等级为0.4级,测量范围为(0~25)MPa精密压力表作为标准器,其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为△’=0.4%×25MPa=0.1MPa1.5 测量方法测量方法为示值比较法,即一般压力表示值与精密压力表示值相比较,而获得示值误差。

一般压力表、标准压力表安装在压力表检定装备上,然后对精密压力表和一般压力表加压或降压至检测点处,待压力稳定后,先对精密压力表示估读取并记录,再读取一般压力表读数(分度值1/5估值并记录),并重复升压和降压5次进行测量。

2 数学模型根据检测方法,将示值误差公式作为数学模型△p=p-po其中△p——般压力表示值误差p——一般压力表表示值po——精密压力表表示值其灵敏系数与方差分别为c1=■=1 c2=■=-1u2=(△p)=[c1u(p)]2+[c2u(p)]23 测量不确定度来源3.1 一般压力表示值多次重复测量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13.2 环境温度变化引起标准不确定度u23.3 一般压力表轻敲示值变动引起标准不确定度u33.4 一般压力表与标准压力表高度差别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43.5 一般压力表与示值估读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53.6 一般压力表示值修约取舍引起标准不确定度u63.7 精密压力表量传时引起标准不确定度u74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4.1 一般压力表示值多次重复测量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1该项来源可从重复性实验中算得,属A类不确定度分量。

极差法和贝塞尔公式的比较

极差法和贝塞尔公式的比较

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定义为:“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介绍了两种A类评定的方法,贝塞尔法和极差法。

1.贝塞尔法当在重复性或复现性条件下,对被测量X进行n次独立观测。

若得到的测量结果分别为x1,x2,……,x n,n次测量的平均值为。

于是用贝塞尔公式可以求出单次测量结果x i的实验方差s2(x i)和实验标准差s(x i)。

2.极差法当在重复性或复现性条件下,对被测量X进行n次独立观测。

若n个测量结果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为R(称为极差),在可以估计X接近正态分布的条件下,单次测量结果的实验标准差s(x i v)可近似地表示为:s(x i)=R/C=u(x i)式中系数C为极差系数。

极差系数之值与测量次数n的大小有关。

表1给出极差法的极差系数和自由度与测量次数的关系。

既然随机变量X的标准偏差可以用两种方法得到,就不可避免地会提出两种方法孰优孰劣的问题。

无疑,极差法具有计算简单的优点。

但在计算机应用已经十分普及的今天,用贝塞尔公式计算也已变得相当容易。

因此关键问题还在于用何种方法估算得到的不确定度更为准确。

表面上看来,用贝塞尔公式进行计算时使用了全部n个测量结果,而极差法只用了一个极大值和一个极小值,其余数据均弃之不用,因此用贝塞尔法得到的实验标准差应该比极差法更为可靠。

比较两种方法的自由度也可以看出,极差法的自由度比贝塞尔法小(贝塞尔法的自由度为n-1,而极差法的自由度<n-1)。

于是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贝塞尔法比极差法更为可靠。

但实际上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

根据定义,用标准偏差表示的不确定度称为标准不确定度。

因此从理论上说,应该计算的是标准偏差σ,而不是实验标准差s。

但标准偏差是一个总体参数,也就是说,要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才能得到。

在实际工作中只能用样本参数来代替总体参数,即用实验标准差s来作为标准偏差σ的估计量。

高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

高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
式中,Y 为被测量,y 为测量结果,U 为扩展不确定度。并注明置信概 率为95% 。
扩展不确定度应修正到不超过2位有效数字。中间计算时,为了减少 舍入误差,可取较多位有效数字,但报告测量结果时,应舍入至与测量
结果一致。若修正后使数值减小超过0.05U,则应向上修正(四舍五入
原则)。 y 数值应修正到可能受扩展不确定度影响的最少有效数字。
10次测量中将没有一次或最多只有一次落在置信区间之外。即被测量
值以95%置信概率落在区间
y U,中y U。
1.7 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

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1)A类评定指对输入量进行n次独立的等精度测量,采用统计方
法得出的。
(2)测量不确定度的A类分量等于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偏差。即:
根据被测量对象,分析其导致不确定度的来源。 ①对被测量的定义不完善; ②实现被测量的定义的方法不理想; ③取样的代表性不够,即被测量的样本不能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 ④对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周全,或对环境的测量与控制不完 善; ⑤对模拟式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偏差; ⑥测量仪器的分辨力或鉴别力不够; ⑦测量标准或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

包含因子k的取值与所要求的置信概率有关,也与测量不确定度的
概率分布函数有关。如为正态分布,则当k=2时,置信概率为95%,k=3
时,置信概率为99.73%。如为矩形分布,则当k= 3 时, 置信概率为
100%。对于高电压测量,k=2已经足够了,它意味着100次测量中只有
5次落在置信区间之外。高电压测量和校准的次数不可能很多,k=2时,
2.1.4 符号不同 测量不确定度恒为正值。测量误差之值只取一个符号,非正即负。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述指南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述指南

一、引言1.1 为保证检测结果的高质量水平,特制定本指南。

1.2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和表述适用于检测设备的校准、建材试验、工程检测。

二、测量结果与测量不确定度2.1由测量所得的赋予被测量的值称为测量结果。

2.1.1很多情况下,被测量Y不能直接测得,而是由N个其他量X1,X2,……,X N通过广义的函数关系f确定Y = f (X1,X2,……,X N) ……(2.1.1)测量结果,即输出估计值y由输入估计值x1,x2,…,x N代入(2.1.1)式得到,即Y = f (x1,x2,…,x N) ……(2.1.2)【注】表达式(2.1.1)应理解为广义的函数关系。

因为在实际测量中,很多情形下往往无法写出可明确表述的函数关系。

2.1.2上述函数关系描述了一个测量过程,它应包含对测量过程有明显贡献的所有的量(包含环境、人员、设备、方法等多种因素)。

2.2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称为测量不确定度。

2.3一般地,测量结果仅仅是被测量的近似估计。

完整的测量结果应当附有定量的不确定度说明。

三、不确定度评定3.1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有贡献的每个不确定度分量用估计的标准偏差来表示,称为标准不确定度。

3.2标准不确定度按照评估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类:3.2.1用统计分析一系列观测的方法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称为不确定度的A 类评定。

3.2.2用不同于统计分析一系列观测值的方法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称为不确定度的B 类评定。

3.2.3不确定度A 类与B 类评定仅仅是指评定方法不同,它们同等重要,地位平等。

3.3每个不确定度分量,不管是A 类还是B 类都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基本信息: a.数值大小 b.分布特征 c.自由度【注】在分析每个不确定度分量时,其数值大小与分布特征是不可忽略的信息,而自由度在一定情形时可忽略(见5.1.1条)3.4不确定度的数值大小可以以绝对方式也可以相对方式(类似于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给出,但合成时必须注意所有不确定度分量数值大小表述方式的一致性,要么皆为绝对方式要么皆为相对方式,切不可混乱使用(一般说来,长度类测量多使用绝对方式,力学类测量多使用相对方式)。

25ml A级单标线容量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25ml A级单标线容量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25ml A级单标线容量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一、概述1.1采用评定依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1.2被测量的对象:25ml A级单标线容量瓶量器最大允许误差:±0.03 ml1.3采用标准器具:电子天平:200g/0.1mg,最大允许误差为±0.0005 g温度计:分度值0.1℃1.4测量方法依据: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1.5测量方法在规定环境条件下,用电子天平称出被测量器内纯化水的质量,乘以测量温度下的修正值,即得到20℃时的实际容量,重复测量两次,两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即为被测量器20℃时实际容量。

二、评定模型2.1数学模型V=m·k式中:V----被测容器的实际容量;m----被测容器内纯化水的质量值;k-----测量温度下的修正值;2.2方差u2=(∂V ∕∂ m)2·u(m)2 +(∂V ∕∂ k)2·u(k)2u c2=c12·u(m)2 + c12·u(k)22.3灵敏系数c1=∂V ∕∂ m=k;c2=∂V ∕∂ k=m三、不确浓度来源分析⑴输入量m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m)。

该项不确定度主要由被测量器内纯化水质量值的测量重复性引起是标准不确定度u(m1)和电子天平的最大允许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m2)组成。

⑵输入量k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k)。

该项不确定度主要由温度变化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k1)和空气密度变化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k2)组成。

四、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4.1输入量m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4.1.1被测量器内纯化水质量值的测量重复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m1)的评定被测量器内纯化水质量值的测量重复性可以通过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列,采用A类方法进行评定。

本实验在22℃时,选取一个25ml(A级)的单标线容量瓶,用200g/0.1mg电子天平测量被测量器内纯化水测量值,连续测量10次,具体结果见下表:单次试验标准差:s(m)=0.004934g实际测量情况,在重复性条件下连续测量2次,以该两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量结果,则可以得到:u(m1)= s(m)/2=0.004934/2=0.0034 g4.1.2电子天平允许最大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m2)的评定20 ml(A级)的单标线容量瓶采用200g/0.1mg电子天平测量,其标准不确定度u(m2)可根据电子天平最大允许误差,采用B类方法进行评定。

JJF1059.1-201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PPT课件 共130页

JJF1059.1-201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PPT课件 共130页
认可中对测量结果及测量能力的表述; • 测量仪器的校准、检定以及其他计量服务; • 科学研究、工程领域、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
全防护、环境监测、资源保护等领域的测量。
11
JJF1059.1-2019的适用范围
② JJF1059.1是一个通用规范,该规范适用于涉及有明确定 义的、并可以用唯一值表征的被测量估计值的不确定度的 评定与表示。
3
学习提纲
一、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技术规范 及其适用条件
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的一些基 本术语及概念
三、GUM法评定测量不确定度 四、蒙特卡洛法评定测量不确定度
简介
4
一、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
技术规范及其适用条件
1.修订的背景
(1)国际动向
• 1993年,指导性文件“GUM-1993” 以7个权 威的国际组织的名义联合发布,由ISO正式 出版发行。
10
2. JJF1059.1-2019的适用范围
①适用于各种测量领域和各种精度等级测量, 例如:
• 国家计量基准及各级计量标准的建立与量值比对; • 标准物质的定值和标准参考数据的发布; • 测量方法、检定规程、检定系统表、校准规范等
技术文件的编制; • 计量资质认定、计量确认、质量认证以及实验室
8
• 为使不确定度的应用更加深化,在总结十多年来 的经验以及适应、进一步采用国际标准的基础上,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 础上对JJF1059-2019进行了修订。
• 修订后的JJF1059分为两个部分:
-JJF1059.1-201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是依据十多年来我国贯彻JJF1059-2019的经验以 及最新的国际标准ISO/IEC GUIDE 98-3:2019以及 ISO/IEC GUIDE 99:2019对JJF1059-2019修订后 的版本;

JJF 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JJF 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2 基本术语及其概念3 产生测量不确定度的原因和测量模型化4 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5 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6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7 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8 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与表示附录打印刷新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一切测量结果都不可避免地具有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Guide to the Expression of Uncertainty in Measurement以下简称GUM),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计量技术顾问组第三工作组(ISO/TAG4/WG3)起草,于1993年以7个国际组织的名义联合发布,这7个国际组织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计量局(BIPM)、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国际理论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国际理论物理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

GUM采用当前国际通行的观点和方法,使涉及测量的技术领域和部门,可以用统一的准则对测量结果及其质量进行评定、表示和比较。

在我国实施GUM,不仅是不同学科之间交往的需要,也是全球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本规范给出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方法从易于理解、便于操作、利于过渡出发,原则上等同采用GUM的基本内容,对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及商贸中大量存在的测量结果的处理和表示,均具有适用性。

本规范的目的是:——提出如何以完整的信息评定与表示测量不确定度;——提供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的基础。

评定与表示测量不确定度的方法满足以下要求:a)适用于各种测量和测量中所用到的各种输入数据,即具有普遍适用性。

b)在本方法中表示不确定度的量应该:——能从对不确定度有贡献的分量导出,且与这些分量怎样分组无关,也与这些分量如何进一步分解为下一级分量无关,即它们是内部协调一致的;——当一个测量结果用于下一个测量时,其不确定度可作为下一个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分量,即它们是可传播的。

_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_计量技术规范问与答_上_李慎安

_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_计量技术规范问与答_上_李慎安

5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6计量技术规范问与答(上)李慎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编者按:自国家计量技术规范5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6(文中简称JJF1059)颁布实施后,部分检定人员对其中有些规定还不太理解。

为此,由中国计量协会于2002年8月在京组织召开了5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6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研讨会,与会的规范主要起草人李慎安高工,施昌彦研究员及各路专家30余人,认真、热烈地讨论了与JJF1059规范有关的一些问题。

通过研讨,达到了观点统一,进一步提高了对规范实施的重要性的认识。

现由李慎安同志以问答形式整理报导,供读者研究参考。

(题目末括号内阿拉伯数字表示规范的章节)11问:如果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接近1时,在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的计算中,相关系数必须给出3位有效数字吗?(8113)答:在ISO等7个国际组织于1995年发布的5测量不确定度表述导则6(简称GUM)正文的71216节中,以及我国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9995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6的8113节中均有这一规定。

但是,实际上当输入量的灵敏系数,c1;c2;,(他们均各有其符号)与r之积为正时,r之值取1位与3位,例如:019;0199;01999,对u c之值影响不大。

而当这个积为负时,对u c会有较明显不同,例如,当两个输入量x1与x2的标准不确定度u(x1)与u(x2)均为1,他们的灵敏系数分别为c1=+1,c2=-1而r=1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1+1-2r=2(1-r)这时,当r取019时,u c U0145;当r取0199时u c U0114;当r取01999时u c U01045;看来,取3位是必须的。

可是,当c1=c2=+1时,u c的变化却与r的位数没有很明显的差异。

讨论中考虑到对r的评定不太可能出现协方差估计值与两输入量的标准偏差按:协方差,s(x1,x2)=1n(n-1)Enk=1(x1k- x1)(x2k- x2)与r(x1,x2)=s(x1,x2)s(x1)s(x2)来计算,因此认为不必对此认真。

极差法和贝塞尔公式的比较

极差法和贝塞尔公式的比较

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定义为:“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介绍了两种A类评定的方法,贝塞尔法和极差法。

1.贝塞尔法当在重复性或复现性条件下,对被测量X进行n次独立观测。

若得到的测量结果分别为x1,x2,……,x n,n次测量的平均值为。

于是用贝塞尔公式可以求出单次测量结果x i的实验方差s2(x i)和实验标准差s(x i)。

2.极差法当在重复性或复现性条件下,对被测量X进行n次独立观测。

若n个测量结果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为R(称为极差),在可以估计X接近正态分布的条件下,单次测量结果的实验标准差s(x i v)可近似地表示为:s(x i)=R/C=u(x i)式中系数C为极差系数。

极差系数之值与测量次数n的大小有关。

表1给出极差法的极差系数和自由度与测量次数的关系。

既然随机变量X的标准偏差可以用两种方法得到,就不可避免地会提出两种方法孰优孰劣的问题。

无疑,极差法具有计算简单的优点。

但在计算机应用已经十分普及的今天,用贝塞尔公式计算也已变得相当容易。

因此关键问题还在于用何种方法估算得到的不确定度更为准确。

表面上看来,用贝塞尔公式进行计算时使用了全部n个测量结果,而极差法只用了一个极大值和一个极小值,其余数据均弃之不用,因此用贝塞尔法得到的实验标准差应该比极差法更为可靠。

比较两种方法的自由度也可以看出,极差法的自由度比贝塞尔法小(贝塞尔法的自由度为n-1,而极差法的自由度<n-1)。

于是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贝塞尔法比极差法更为可靠。

但实际上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

根据定义,用标准偏差表示的不确定度称为标准不确定度。

因此从理论上说,应该计算的是标准偏差σ,而不是实验标准差s。

但标准偏差是一个总体参数,也就是说,要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才能得到。

在实际工作中只能用样本参数来代替总体参数,即用实验标准差s来作为标准偏差σ的估计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范围2 基本术语及其概念3 产生测量不确定度的原因和测量模型化4 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5 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6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7 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8 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与表示附录打印刷新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一切测量结果都不可避免地具有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Guide to the Expression of Uncertainty in Measurement以下简称GUM),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计量技术顾问组第三工作组(ISO/TAG4/WG3)起草,于1993年以7个国际组织的名义联合发布,这7个国际组织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计量局(BIPM)、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国际理论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国际理论物理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

GUM采用当前国际通行的观点和方法,使涉及测量的技术领域和部门,可以用统一的准则对测量结果及其质量进行评定、表示和比较。

在我国实施GUM,不仅是不同学科之间交往的需要,也是全球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本规范给出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方法从易于理解、便于操作、利于过渡出发,原则上等同采用GUM的基本内容,对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及商贸中大量存在的测量结果的处理和表示,均具有适用性。

本规范的目的是:——提出如何以完整的信息评定与表示测量不确定度;——提供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的基础。

评定与表示测量不确定度的方法满足以下要求:a)适用于各种测量和测量中所用到的各种输入数据,即具有普遍适用性。

b)在本方法中表示不确定度的量应该:——能从对不确定度有贡献的分量导出,且与这些分量怎样分组无关,也与这些分量如何进一步分解为下一级分量无关,即它们是内部协调一致的;——当一个测量结果用于下一个测量时,其不确定度可作为下一个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分量,即它们是可传播的。

c)在诸如工业、商业及与健康或安全有关的某些领域中,往往要求提供较高概率的置信区间,本方法应能方便地给出这样的区间及相应的置信概率。

本规范给出了常见情况下,评定与表示测量不确定度的原则、方法和简要步骤,其中的举例,旨在对原则和方法作详细说明,以便于进一步理解和有助于实际应用。

附录中所用的基本符号,取自GUM及有关的ISO、IEC标准。

1 范围1.1 本规范所规定的测量中评定与表示不确定度的通用规则,适用于各种准确度等级的测量领域,例如:a)建立国家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及其国际比对;b)标准物质、标准参考数据;c)测量方法、检定规程、检定系统、校准规范等;d)科学研究及工程领域的测量;e)计量认证、计量确认、质量认证以及实验室认可;f)测量仪器的校准和检定;g)生产过程的质量保证以及产品的检验和测试;h)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监测及资源测量。

1.2 本规范主要涉及有明确定义的,并可用唯一值表征的被测量估计值的不确定度。

至于被测量呈现为一系列值的分布或取决于一个或多个参量(例如,以时间为参变量),则对被测量的描述是一组量,应给出其分布情况及其相互关系。

2 基本术语及其概念本规范中所使用的术语及其定义与《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一致,但其中楷体字的内容为本规范所增加。

2.1 [可测量的]*量[measurable]quantity*方括号[]中的字一般可省略,下同。

现象、物体或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

注:1 术语“量”可指一般意义的量或特定量。

一般意义的量如长度、时间、质量、温度、电阻、物质的量浓度;特定量如某根棒的长度,某根导线的电阻,某份酒样中乙醇的浓度。

2 可相互比较并按大小排序的量称为同种量。

若干同种量合在一起可称之为同类量,如功、热、能;厚度、周长、波长。

3 量的符号参照《GB3100~3102—1993量和单位》。

2.2 量值value of a quantity一般由一个数乘以测量单位所表示的特定量的大小。

例:5.34m或534cm,15kg,10s,-40℃。

注:对于不能由一个数乘以测量单位所表示的量,可参照约定参考标尺,或参照测量程序,或两者都参照的方式表示。

2.3 [量的]真值true value[of a quantity]与给定的特定量定义一致的值。

注:1 量的真值只有通过完善的测量才有可能获得。

2 真值按其本性是不确定的。

3 与给定的特定量定义一致的值不一定只有一个。

4 GUM用“被测量之值”代替“真值”。

在不致引起混淆时,推荐这一用法。

2.4 [量的]约定真值conventional true value[of a quantity]对于给定目的具有适当不确定度的、赋予特定量的值,有时该值是约定采用的。

例:a)在给定地点,取由参考标准复现而赋予该量的值作为约定真值。

b)常数委员会(CODA TA)1986年推荐的阿伏加德罗常数值6.0221367×1023mol-1。

注:1 约定真值有时称为指定值、最佳估计值、约定值或参考值。

参考值在这种意义上使用不应与参考条件中的参考值混淆。

2 常用某量的多次测量结果来确定约定真值。

2.5 被测量measurand作为测量对象的特定量。

例:给定的水样品在20℃时的蒸汽压力。

注:1 对被测量的详细描述,可要求包括对其他有关量(如时间、温度和压力)作出说明。

2 实践中,被测量应根据所需准确度予以完整定义,以便对所有的测量,其值是单一的。

例如:一根标称值为1m长的钢棒其长度需测至微米级准确度,其技术说明应包括给定温度和压力。

但若只需毫米级准确度,则无需规定温度、压力和其他影响量的值。

2.6 测量结果result of a measurement由测量所得到的赋予被测量的值。

注:1 在给出测量结果时,应说明它是示值、未修正测量结果或已修正测量结果,还应表明它是否为若干个值的平均值。

2 在测量结果的完整表述中,应包括测量不确定度,必要时还应说明有关影响量的取值范围。

3 测量结果仅是被测量之值的估计。

4 很多情况下,测量结果是在重复观测的情况下确定的。

5 在测量结果的完整表述中,还应给出自由度。

2.7 测量准确度accuracy of measurement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注:1 不要用术语“精密度”代替“准确度”。

2 准确度是一个定性概念。

例如:可以说准确度高低、准确度为0.25级、准确度为3等及准确度符合××标准;尽量不使用如下表示:准确度为0.25%、16mg、≤16mg及±16mg。

2.8 [测量结果的]重复性repeatability[of results of measurements]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注:1 这些条件称为“重复性条件”。

2 重复性条件包括:相同的测量程序;相同的观测者;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相同地点;在短时间内重复测量。

3 重复性可以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定量地表示。

4 重复性用在重复性条件下,重复观测结果的实验标准差(称为重复性标准差)s r定量地给出。

5 重复观测中的变动性,是由于所有影响结果的影响量不能完全保持恒定而引起的。

2.9 [测量结果的]复现性reproducibility[of results of measurements]在改变了的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注:1 在给出复现性时,应有效说明改变条件的详细情况。

2 可改变的条件包括:测量原理;测量方法;观测者;测量仪器;参考测量标准;地点;使用条件;时间。

3 复现性可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定量地表示。

4 测量结果在这里通常理解为已修正结果。

5 在复现性条件下,复现性用重复观测结果的实验标准差(称为复现性标准差)sR定量地给出。

6 又称为“再现性”。

2.10 实验标准[偏]差experimental standard deviation对同一被测量作n次测量,表征测量结果分散性的量s可按下式算出:(1) 式中q k是第k次测量结果;是n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注:1 当将n个测量结果视作分布的样本时,是该分布的期望值q的无偏估计,实验方差s2(q k)是这一分布的方差2的无偏估计。

2 s(q k)/为的分布的标准差估计,称为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差。

3 将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差称为平均值的标准误差是不正确的。

4 s(q k)与s(q k)/n的自由度相同,均为n-1。

5 式(1)称为贝塞尔公式。

2.11 [测量]不确定度uncertainty[of a measurement]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注:1 此参数可以是诸如标准差或其倍数,或说明了置信水准的区间的半宽度。

2 测量不确定度由多个分量组成。

其中一些分量可用测量列结果的统计分布估算,并用实验标准差表征。

另一些分量则可用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的假定概率分布估算,也可用标准差表征。

3 测量结果应理解为被测量之值的最佳估计,全部不确定度分量均贡献给了分散性,包括那些由系统效应引起的(如,与修正值和参考测量标准有关的)分量。

4 不确定度恒为正值。

当由方差得出时,取其正平方根。

5 不确定度一词指可疑程度,广义而言,测量不确定度意为对测量结果正确性的可疑程度。

不带形容词的不确定度用于一般概念,当需要明确某一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时,要适当采用一个形容词,比如合成不确定度或扩展不确定度;但不要用随机不确定度和系统不确定度这两个术语,必要时可用随机效应导致的不确定度和系统效应导致的不确定度来说明。

6 《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给出的上述不确定度定义是可操作的定义,即着眼于测量结果及其分散性。

虽然如此,这个定义从概念上来说与下述曾使用过的定义并不矛盾:——由测量结果给出的被测量估计值的可能误差的度量。

——表征被测量的真值所处范围的评定。

不论采用以上哪一种不确定度的概念,其评定方法均相同,表达形式也一样。

7 本术语中的方括弧系本规范按GUM所加。

2.12 标准不确定度standard uncertainty以标准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

2.13 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type A evaluation of uncertainty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注: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有时又称为A类不确定度评定。

2.14 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type B evaluation of uncertainty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注: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有时又称为B类不确定度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