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1虾的解剖
虾的解剖实验报告(3篇)
![虾的解剖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2fdc03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2f.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通过解剖实验,了解虾的内部结构和器官分布。
2. 观察虾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等器官的形态和功能。
3. 掌握虾的解剖方法和操作技巧。
二、实验原理虾属于甲壳动物,其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
头胸部由头部和胸部组成,具有保护、运动和感官等作用;腹部则主要负责消化、呼吸和排泄等功能。
本次实验以对虾为例,通过解剖观察,了解虾的内部结构及其功能。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1. 实验材料:对虾、解剖盘、解剖刀、镊子、剪刀、放大镜、显微镜、酒精、清水等。
2. 实验用具:解剖台、蜡盘、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试剂瓶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虾的外部形态:观察对虾的体型、颜色、附肢等特征,了解其外部结构。
2. 解剖对虾:将虾放在解剖盘上,用解剖刀从腹部中央切开,观察头胸部和腹部的内部结构。
3. 消化系统:a. 消化腔:观察消化腔的大小、形状,了解其消化功能。
b. 口腔:观察口腔的形状、结构,了解其摄取食物的方式。
c. 食道:观察食道的长度、直径,了解其食物传输过程。
d. 胃:观察胃的形状、大小,了解其消化功能。
e. 肠道:观察肠道的大小、形状,了解其消化和吸收功能。
4. 呼吸系统:a. 鳃:观察鳃的大小、形状,了解其呼吸功能。
b. 鳃丝:观察鳃丝的排列和结构,了解其气体交换过程。
5. 循环系统:a. 心脏:观察心脏的位置、形状,了解其泵血功能。
b. 血管:观察血管的分布和形状,了解其血液运输过程。
6. 排泄系统:a. 肾脏:观察肾脏的位置、形状,了解其排泄功能。
b. 尿道:观察尿道的形状、大小,了解其尿液排放过程。
7. 生殖系统:a. 雄性生殖器官:观察精巢、输精管等器官的形状、大小,了解其生殖功能。
b. 雌性生殖器官:观察卵巢、输卵管等器官的形状、大小,了解其生殖功能。
8. 观察其他器官:a. 神经系统:观察脑、神经节等器官的形状、位置,了解其神经系统功能。
b. 附肢:观察附肢的形状、功能,了解其运动功能。
实验11虾的解剖
![实验11虾的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ce109bad69dc5022abea0002.png)
头部有5对附肢:第一触角(小触角)、第二触角
(大触角)、1对大颚、2对小颚。 胸部8对附肢:前3对为颚足,后5对为步足。 腹部有6对附肢,游泳足。1517
鳌虾胸部附肢:共8对;前3对为颚足,为摄食的辅助 器官,与1对大颚、2对下颚共同组成口器;后5对为 步足,均为单枝型,主要用来爬行。①颚足3对 ② 步足5对。
内 容
1. 虾的外形 2. 内部结构的解剖观察
实验材料与用具
• 对虾的浸制标本 • 解剖器具,解剖盘,放大镜
实验操作及观察
外部形态结构的解剖及观察 内部器官系统的解剖和观察
外形及内部结构的观察
1. 头胸甲;额剑;复眼;颈沟;鳃盖;鳃腔
2. 附肢(13对): 头部及其附器:共5对 • 小触角、大触角 、大颚 、第1小颚 、第2小颚 胸部及其附器:共8对 • 3对颚足 、5对步足 腹部6对附肢 • 5对游泳足 、1对尾肢
南美白对虾的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
•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1931)学 名凡纳对虾,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 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亚 目(Natantia)、对虾科(Penaeidae)、对虾属 (Penaeus),是广温广盐性热带虾类。 • 成体最长可达24cm,甲壳较薄,正常体色为浅青灰 色,全身不具斑纹。步足常呈白垩状,故有白肢虾 之称。
观察和解剖小龙虾
![观察和解剖小龙虾](https://img.taocdn.com/s3/m/88b1eb6269eae009581bece6.png)
观看录像,完成第三题(记录小龙虾附肢的功能)。
与同伴交流讨论。
根据教师的讲解,从后往前,依次取下小龙虾的附肢,并按照顺序放好。
观察附肢的结构,思考小龙虾各附肢的结构怎样与功能相适应。
举例说明小龙虾附肢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用镊子取下小龙虾尾足
将尾节和背部虾肠一同取出
观察和解剖小态结构及其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2、初步学会解剖小龙虾的技能
3、通过解剖观察,知道小龙虾内部结构
实验材料:小龙虾(克氏原螯虾)
实验仪器与试剂:解剖盘、剪刀、镊子、放大镜、棉花球
实验前准备:1、用40摄氏度温水处理小龙虾。(用酒精效果不好,小龙虾对酒
精抵抗力比较强。)
2、两人一个实验桌,一人解剖一只的话,准备一雌一雄两只小龙
虾,方便学生的观察比较。
实验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目的
一、观察小龙虾外部形态结构
1、请同学们观察和触摸小龙虾体表完成任务单第一题
2、请同学们观看小龙虾外部结构图片和观察解剖盘中的小龙虾,完成任务单第二题。
展示小龙虾外部结构图片
3、辨别小龙虾的雌雄
展示雌雄小龙虾的特点图片,请同学们辨认一下自己面前小龙虾的雌雄,并与同伴交流自己是否正确。
4、小龙虾附肢的功能
播放小龙虾水中生活录像,请同学们分析小龙虾附肢的功能。
二、解剖小龙虾
1、小龙虾各附肢的功能不完全相同,我们知道生物体形态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那我们就先从小龙虾的附肢开始。
用解剖剪将左侧头胸甲的剪开移去,用放大镜观察鳃腔内的鳃。
移去鳃腔内的鳃,剪掉鳃腔后壁,移去虾黄,观察小龙虾内脏结构。观察小龙虾内脏结构图。
实验11虾的解剖共37页
![实验11虾的解剖共37页](https://img.taocdn.com/s3/m/4e1dcc4e3169a4517723a3ad.png)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实验11虾的解剖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END
虾的外形观察和解剖汇总
![虾的外形观察和解剖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515124da98271fe910ef940.png)
复眼、19对附肢(单肢型如第一触角;典型的双 肢型如游泳足,区分内外肢和原肢);区分尾肢、 尾节和尾扇 解剖19对附肢并按顺序排好、观察消化道、腹神 经链、神经节
鲫鱼外形观察和解剖
头长、体长和全长、区分各种鳍、侧线鳞、侧线 上下鳞的数目、区分鳍棘和软鳍条、口、外鼻孔、 肛门和泄殖孔 内部解剖:生殖系统:精(卵)巢 消化系统:肠、胆囊பைடு நூலகம்肝胰脏 鳔;排泄系统:肾;循环系统:心脏、白色动脉 球、心房;口腔:无齿、腮(半腮和全腮、5对 腮弓、腮耙、咽齿);神经:脑;脾脏
对虾的解剖教案
![对虾的解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77f04ae45c3b3567ec8b1d.png)
实验九对虾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对虾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解剖,了解甲壳动物上的主要特征,认识甲壳纲的代表动物。
二、实验内容1.对虾的外形和内部结构的观察;2.甲壳纲各重要类群体代表动物的示范。
三、实验仪器设备电脑、投影仪、解剖器、解剖盘、显微镜等。
四、使用材料、药品及试剂对虾的活体或浸制标本、常见节肢动物的示范标本等。
五、实验操作与观察(一)对虾(Penaeus orientalis)的外形的观察取对虾标本于蜡盘中,先观察其头胸部和腹部以及额剑、复眼等,然后,左手拿虾,使其腹面向上,右手用镊子从腹部一侧最后一个附肢开始,摄住没个附肢的基部,由后向前依次将附肢取下,将取下的附肢,按照顺序排在蜡盘内,加少许水,再用放大镜观察每个附肢的构造。
对虾的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全体为二十一节。
头部六节,胸部八节和腹部七节组成。
除头部的第一节及最后一个节不具附足外,其它各节均有附肢一对。
故共有十九对附肢。
1、头胸部(cephalathorax):十三节。
(1)头胸甲(carapax):为覆盖于头胸部的外骨賂。
额剑(rostrum):为头胸甲前端中央突出的长刺。
螯虾的额剑是上、下扁齿在两侧。
(2)复眼(compound eye):一对。
位于额剑的两侧,具柄。
2、腹部(abdomen)七节。
最后一节称尾节(telson),尾节无附肢,与腹部第六对附肢形成尾扇。
3、附肢(appendaga)由原肢、内肢和外肢构成。
全体共有十九对。
头部五对,依次为小触角、大触角、大颚、第一小颚及第二小颚;胸部八对,依次为:第一颚足、第二颚足、第三颚足,第一至第五步足;腹部六对,第一至第五腹节的为腹肢,即第一腹肢、第二腹肢、……等,第六腹节的腹肢为尾肢。
(1)小触角(antennules):即第一触角,较短。
单肢型,外肢退化,内肢分为两根触鞭,原肢三节,基部丛毛内有平衡囊。
(2)大触角(antenna):即第二触角,较长。
双叉型。
外肢宽叶片状,称大触角鳞片,内肢细长,末端呈须状。
对虾解剖讲解【2021年最新课件】
![对虾解剖讲解【2021年最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018107c1c708a1294a443d.png)
第第 二一 步步 足足
第 四 腹 肢
第 三 腹 肢
第 二 腹 肢
第 一 腹 肢
第二小颚 大颚
第
第
第一小颚 二
一
触
触
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角
第
第第
三
二一
颚
颚颚
足
足足
• 是不是被名目繁多的足整 晕了呢?其实这些都是进 化的结果。同在节肢动物 门,多足纲的附肢就容易 多了。
• 相比于对虾附肢的高度特 化与不同分工,马陆(千 足虫)的附肢就简单很多 (都是一样一样的)。
• 挑出肝胰脏和胃,可以将胃剪开,观察两 个胃之间的不同。
对虾的神经系统:
• 脑:位于食道的上方,由 头部前三对神经节合并而
成,有神经分支至复眼、 触角等处。
• 围食道神经:一对。由脑
发出与食道下方的食道下
图片
神经节相连。
• 食道下神经节:是头部后 三对和胸部前三对神经节
合并而成。
• 腹神经索:一条。位于腹 面中央,上有膨大的神经
• 虾的消化系统包括口、咽、食道、肝胰脏、 胃和肠。其中,胃分为贲门胃和幽门胃, 肠分为小肠和盲肠。
• 小心的刺破头胸部与腹部的连接处的膜, 用解剖针使头胸甲与下面的组织分离,再 缓慢、小心的剥离头胸甲。注意不要用手 捏头胸部中部,因为那里有脆弱的肝胰脏。
• 翻起背部的体膜,可以看见三角形的心脏。 后方红色(或黄色)的组织便是肝胰脏。
(三)直肠
直肠(rectum)位于骨盆腔内,在第3骶椎水平接乙 状结肠,向下沿第4~5骶椎和尾骨前面下降,穿过盆 膈移行为肛管,全长约lO~14cm。直肠并非笔直,在 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直肠骶曲(sacral flexure of rectum)凸向后,与骶、尾骨前面弯曲一致,距肛门 约7~9cm;直肠会阴曲(perineal flexure of rectum) 凸向前,距肛门约3~5cm,是直肠绕过尾骨尖形成的 弯曲(图3-31)。临床上进行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时, 应注意这些弯曲,以免损伤肠壁。
简述解剖虾的方法和步骤
![简述解剖虾的方法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7e3dcb2f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37.png)
简述解剖虾的方法和步骤虾是一种常见的水生动物,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是人们喜爱的食材之一。
在烹饪虾的过程中,掌握解剖虾的方法和步骤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解剖虾的方法和步骤。
1. 准备工具和材料解剖虾需要准备一把锋利的厨房刀、一根剪刀和一盆清水。
同时,还需要一些盘子或碗来放置剖开的虾。
2. 清洗虾将新鲜的虾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用手轻轻搓洗,去除虾身表面的泥沙和杂质。
然后用凉水冲洗干净,让虾身保持湿润。
3. 剥壳将虾的头部和尾部分别扭断,然后用手握住虾身,用剪刀剪开虾背部的外壳。
从虾背部的中央位置开始剪开,一直剪到尾部。
然后将虾背壳从中间部位撕开,逐渐向两侧撕开虾壳,最后将虾壳完全剥离。
4. 去除虾线剥壳后,可以看到虾背部有一条黑色或透明的线,即虾线。
这条虾线是虾的消化道,其中积聚着虾的废物和泥沙,食用时会影响口感。
因此,需要用刀尖或剪刀将虾线小心地切开,然后用手指轻轻拽出虾线,彻底清除。
5. 剖开虾身剥除虾壳和虾线后,将虾身从背部剖开。
首先,用刀尖轻轻割开虾背部中央的硬壳,然后插入刀尖,顺着虾背部的中线将虾身剖开。
剖开后,可以看到虾肉的颜色鲜嫩,有韧性。
6. 去除虾脚将虾身剖开后,可以看到虾内部的脚。
用剪刀将虾脚从虾身上剪下,然后将虾脚放在一边的盘子或碗中。
7. 去除虾头将虾身剖开后,可以看到虾的头部。
虾头是虾内部器官较多的部位,一般不食用。
因此,用刀将虾头从虾身上切下,放在另一个盘子或碗中。
8. 去除虾尾将虾身剖开后,可以看到虾的尾部。
虾尾是虾的一个重要部位,含有较多的肉质。
根据个人需求,可以选择保留虾尾或将其去除。
如果需要保留虾尾,可以将虾尾整齐地摆放在盘子或碗中;如果需要去除虾尾,可以用刀将虾尾从虾身上切下,放在另一个盘子或碗中。
9. 清洗虾身在剖开虾身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虾肠脏物残留在虾肉上。
因此,需要将虾身放入清水中,用手轻轻搓洗,彻底清洗干净。
然后用凉水冲洗干净,让虾身保持湿润。
(参考课件)罗氏沼虾解剖
![(参考课件)罗氏沼虾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64876faabceb19e8b8f6ba7b.png)
2.消化系统
分化:口→食道→胃→中肠→后肠→肛门
33
2.消化系统
特点: (1)食道短, (2)胃大而复杂(贲门胃、幽门胃),贲门胃表
皮钙化形成胃磨,磨碎食物。 幽门胃内有刚毛,起过滤作用。
(3)消化腺为肝脏,消化和储存肠内已消化 的食物。
34
35
3.呼吸系统
• 叶鳃和丝鳃两种,由鳃轴和 鳃丝组成.
4
第一节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 发达坚厚的外骨骼
• 1.外骨骼:节肢动物包被身体的角质膜。保护内脏,防止体 内水分蒸散,协助肌肉完成各种运动。 上角质膜 (上表皮) 几丁质膜(表皮层): 外角质膜(外表皮)昆虫 内角质膜(内表皮)
• 体壁 上皮:单层上皮,多角形 底膜(基膜):无定形,颗粒层
5
23
24
九、多样的排泄器官
1、与后肾同源的腺体一般为囊状结构,一端是排泄孔,开 口在体表与外界相通。另一端是盲端,相当于残留的体 腔囊与体腔管。
• 甲壳类的绿腺、颚腺,以及蛛形纲的基节腺等属于这类 结构的排泄器官。一般水生节肢动物的排泄器官是这类 与后肾同源的腺体结构,代谢产物主要是 氨。
25
2.马氏管:从中肠和后肠之间发出的多数细管,直接 浸浴在血液中,吸收尿酸和蛋白质的分解产物, 使之通过后肠与食物残渣一起由肛门排出。
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头部 胸部
腹部
11
异律分节的意义: • 使动物生理分工更为显著,对以后进化到
头部、胸部和腹部等提供了可能性; • 利于运动能力的加强和灵活。
12
三、多样的呼吸器官
• 水生种类:鳃,书鳃 • 陆生种类:书肺,气管 • 气管是体壁内陷形成。外有气门,内气
对虾解剖
![对虾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b6e1c0c6d5bbfd0a79567329.png)
24
(4) 消化系统:前肠(口腔、咽、食道、 消化系统:前肠(口腔、 食道、 嗉囊、前胃)、中肠(胃盲囊)、后肠( )、中肠 )、后肠 嗉囊、前胃)、中肠(胃盲囊)、后肠(回 肠即大肠、结肠、直肠、肛门);唾液腺(1 肠即大肠、结肠、直肠、肛门);唾液腺( );唾液腺 对嗉囊腹面两侧,白色葡萄状) 对嗉囊腹面两侧,白色葡萄状) 排泄系统: (5) 排泄系统:马氏管
11
(5)排泄:大触角 排泄: 基部的触角腺。 基部的触角腺。
12
(6)呼吸:鳃,头胸 呼吸: 部两侧及附肢基部。 部两侧及附肢基部。13附:河蟹结构 Nhomakorabea14
(二)蝗虫 1、外形 头部:复眼1 单眼3 触角1 (1)头部:复眼1对、单眼3个、触角1对、咀 嚼式口器(上唇、上颚、下颚、下唇、 嚼式口器(上唇、上颚、下颚、下唇、舌)。
8
(3)生殖系统 精巢1 白色,位于围心窦腹面。 雄:精巢1对,白色,位于围心窦腹面。 卵巢1 纵贯全身背部两侧, 雌:卵巢1对,纵贯全身背部两侧,性未成 熟时呈白色,成熟时呈暗绿色。 熟时呈白色,成熟时呈暗绿色。
9
10
(4)消化系统 食道、 红褐色)、 )、肠 肝胰腺( 口、食道、胃(红褐色)、肠、肝胰腺( 暗红色)。 暗红色)。
55667722内部结构内部结构先将头胸甲左侧下半部小心地用剪刀除去再轻轻地将头胸甲全部剥去最后先将头胸甲左侧下半部小心地用剪刀除去再轻轻地将头胸甲全部剥去最后自后向前自后向前沿背中央剪开小心除去甲壳
实验七
对虾与蝗虫
1
一、目的
通过观察对虾及蝗虫的外形 及内部结构, 及内部结构,了解甲壳纲与昆虫 纲动物的主要特征; 纲动物的主要特征;认识甲壳纲和 昆虫纲中的主要代表动物。 昆虫纲中的主要代表动物。
虾类解剖PPT课件
![虾类解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45436bf111f18582d05a5d.png)
1)头部附肢: A 第一触角,分内外肢。外肢
分为基部和触角鞭,其基部分3 节,第三节末端具有触角鞭两 根,基部有平衡囊, 内肢为能 自由转动的叶状附肢(仅对虾 科类有) B 第二触角,分内外肢。外肢 宽叶片状,称为第二触角鳞片, 内肢分为基部和触角鞭,其基 部为2节。第二触角鳞片以及触 鞭的长度是对虾的分类指标之 一。基部有触角腺
2 呼吸系统
对虾的呼吸系统为鳃,位于胸 部两侧的胸腔内,其鳃分为侧 鳃、足鳃、肢鳃和关节鳃,共 25对。鳃系枝状,鳃轴有入鳃 血管和出鳃血管,并有血管分 枝通入鳃丝形成血管网。呼吸 时由第二小颚的颚舟片以及肢 鳃的不停摆动,使水流经鳃腔 与鳃丝接触,以完成气体交换。
P:\对虾鳃的工作2.MOV 对虾鳃的工作2.MOV
13
示尾扇
14
(二)中国对虾的内部结构解剖
1.消化系统
食物由“口器”进入,经食 道进入 胃,贲门胃的内壁 有一些块状及刺状的角质突 起,形似小齿,组成胃磨, 再经幽门入中肠,中肠外包 一层棕色肝脏,肝脏产生消 化液入中肠营化学消化,再 经背部直肠开口于腹部第七 节(似锥形)的肛门。
15
(二)中国对虾的内部结构解剖
3.头胸甲的分区 头胸甲分为额区、眼区、胃区、肝区、心区、触角
区、颊区、鳃区等八个区,其相应区域的刺、脊、沟是虾的分类依据。
8
(一)观察对虾的外部形态
3.头胸甲的各区的刺脊沟 头胸甲分为额区、眼区、胃区、肝区、
心区、触角区、颊区、鳃区,其相应区域的刺、脊、沟是虾的分类依据。
9
(一)观察对虾的外部形态
16
(二)中国对虾的内部结构解剖
3.循环系统
对虾的循环系统为开放式,心 脏悬浮在围心腔内,呈淡肉色, 有心孔4对,2对在腹面,1对在 前侧面,1对在腹侧面。心孔内 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对虾解剖讲解(新课件)
![对虾解剖讲解(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0b8464f524ccbff12184d3.png)
• 挑出肝胰脏和胃,可以将胃剪开,观察两个胃之 间的不同。
2020-12-08
对虾解剖讲解(新课件)
13
对虾的神经系统: • 脑:位于食道的上方,由 头部前三对神经节合并而
成,有神经分支至复眼、 触角等处。
• 围食道神经:一对。由脑 发出与食道下方的食道下
五对步足,前三对螯状步足 用于取食和防御,后两对爪 状步足用于爬行 五对游泳足能游泳
一对尾肢,可在游动中保持
平衡。
2020-12-08
对虾解剖讲解(新课件)
6
第 五 步 足
尾 肢
第 五 腹
肢
第 四 步 足
第 三 步 足
第第 二一 步步 足足
第 四 腹 肢
第 三 腹 肢
第 二 腹 肢
第 一 腹 肢
2020-12-08
对虾解剖讲解
Dr.Feng
2020-12-08
对虾解剖讲解(新课件)
1
你对对虾的了解有多少?
• 界、门、纲、目、科、属、种? • 为什么虾和蟹总会联系在一起?“虾兵蟹
将”~ • 关于虾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对虾的
世界~
2020-12-08
对虾解剖讲解• 本次旨在通过趣味性实验增强同学们的实验操作能力,拓展科学 知识,培养大一同学对海洋生物的浓厚兴趣,为以后的动物解剖 实验打下基础。
• 含几丁质的外骨骼是节肢动物门的基本构造,几丁质-蛋白质复 合物类似于我们的胶原蛋白。并且它能在其中加入钙盐来加强外 骨骼强度。相比于昆虫用有机物,这种方法更经济,但也更易碎。
2020-12-08
对虾解剖讲解(新课件)
对虾解剖讲解(共18张PPT)
![对虾解剖讲解(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a3f3212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7f.png)
第第
二一 步步 足足
第 四 腹 肢
第 三 腹 肢
第 二 腹
第 一 腹
肢肢
第二小颚 大颚
第
第一小颚 二
触 角
第 三 颚 足
第 一 触 角
第第 二一 颚颚 足足
• 是不是被名目繁多的足整 晕了呢?其实这些都是进 化的结果。同在节肢动物 门,多足纲的附肢就容易 多了。
• 相比于对虾附肢的高度特 化与不同分工,马陆(千 足虫)的附肢就简单很多 (都是一样一样的)。
再来看看它的19对附肢吧
对虾一共有19对附足:
两对触角,用于感应外界刺激
三对大小鄂,用于切下及磨碎 食物 三对鄂足可把持食物
五对步足,前三对螯状步足用于 取食和防御,后两对爪状步足用 于爬行
五对游泳足能游泳 一对尾肢,可在游动中保持平 衡。
第 五 步 足
尾 肢
第 五 腹
肢
第 四 步 足
第 三 步 足
对虾简介:
• 对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 身体被由几丁质组成的外骨骼包围;身体 分20节,属异律分节;除尾部第一节无附 足外,其他体节均有一对附足,由于其中 的5对步足比较明显,所以被称为十足目 。
对虾的外骨骼:
三对大小鄂,用于切下及磨碎食物 除尾部第一节无附足外,其他体节均有一对附足,由于其中的5对步足比较明显,所以被称为十足目。 从腹部背面剪开外骨骼并将其剥去,此时从腹面观察可清晰看到一条黑线。 本次旨在通过趣味性实验增强同学们的实验操作能力,拓展科学知识,培养大一同学对海洋生物的浓厚兴趣,为以后的动物解剖实验打下
对虾的神经系统:
• 脑:位于食道的上方,由 头部前三对神经节合并而
成,有神经分支至复眼、 触角等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 业
1. 绘螯虾内部结构解剖图
(3)生殖系统 雄:精巢1对,白色,位于围心窦腹面。 雌:卵巢1对,纵贯全身背部两侧,性未成 熟时呈白色,成熟时呈暗绿色。
(4)消化系统 口、食道、胃(红褐色)、肠、肝胰腺( 暗红色)。
(5)排泄:大触角
基部的触角腺。
(6)呼吸:鳃,头胸 部两侧及附肢基部。
甲壳动物的循环系统
Back
• 消化系统:由口器、口腔、肝脏(淡黄色腺体)、食管、胃 (贲门胃,幽门胃)、中肠、后肠和肛门组成。
• 排泄系统:触角腺(扁圆形腺体), 生活时呈绿色,故又称绿 腺,浸制标本为乳白色 • 神经系统:链状神经系;腹神经链(身体腹面正中线的1条白 色索状物);围食管神经;食管下神经节;脑
2、内部结构 先将头胸甲左侧下半部小心地用剪刀除去 ,再轻轻地将头胸甲全部剥去,最后自后向前 沿背中央剪开,小心除去甲壳。 (1) 肌肉:横纹肌,成束。
外形及内部结构的观察
1. 头胸甲;额剑;复眼;颈沟;鳃盖;鳃腔
2. 附肢(13对): 头部及其附器:共5对 • 小触角、大触角 、大颚 、第1小颚 、第2小颚 胸部及其附器:共8对 • 3对颚足 、5对步足 腹部6对附肢 • 5对游泳足 、1对尾肢
南美白对虾的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
•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1931)学 名凡纳对虾,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 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亚 目(Natantia)、对虾科(Penaeidae)、对虾属 (Penaeus),是广温广盐性热带虾类。 • 成体最长可达24cm,甲壳较薄,正常体色为浅青灰 色,全身不具斑纹。步足常呈白垩状,故有白肢虾 之称。
内部器官系统的解剖和观察
1. 呼吸器官:鳃共7对,分别着生于第2对、第3对颚足和5对步足的 基部;鳃室有出水孔和入水孔各1对 肌肉:为成束的横纹肌,往往成对
2.
3. 循环系统 : 心脏:位于头胸部后端背侧的围心窦内,半透明,多角形的肌肉囊。 在心脏的背面2对,前侧面和腹面各有一对心孔。 动脉:细且透明,前3条(前大动脉、触角动脉2)、肝动脉1、后2条 (肠上动脉、胸直动脉) 4. 生殖系统: 精巢1对,白色;输精管,其末端开口于第五对步足基部内侧。 雌性:卵巢 1对,性成熟时为淡红色或淡绿色,浸制标本呈褐色 ,其:
共6对,均为双枝型;前5对为游泳足,扁平呈片状, 内外肢均不分节;周缘密生刚毛,用来游泳;第6 对腹肢称为1节尾肢,尾肢与尾节构成尾扇,尾扇 在虾法 • 小心剪去头胸甲左侧下半部,轻轻剥除 头胸甲左侧全部; • 自后向前沿腹部背面中央剪开,除去腹 部背面与侧面的甲壳肢外,沼虾共有19对附肢,即每体节1对。 除第一对触角与5对步足单枝型外,其余都是双枝 型;双枝型按其形态特征可分为叶状肢和杆状肢。 叶状肢扁平而不具关节;杆状肢具关节、比较 细长、可分为三部分—原肢、外肢和内肢(又分为 5节,依次称为)、第二触角
(大触角)、1对大颚、2对小颚。 胸部8对附肢:前3对为颚足,后5对为步足。 腹部有6对附肢,游泳足。1517
鳌虾胸部附肢:共8对;前3对为颚足,为摄食的辅助 器官,与1对大颚、2对下颚共同组成口器;后5对为 步足,均为单枝型,主要用来爬行。①颚足3对 ② 步足5对。
13
南美白对虾20个体节除最后一节外,每一体节都生着 一对附肢。 头部:第一触角(小触角),原肢节较长,端部又分内 外触鞭,主要司嗅觉、平衡及身体前端触觉; 第二触角(大触角),外肢节发达,内肢解具一极 细长的触鞭,主要司身体两侧及身体后部的触觉; 第三附肢(大颚),特别坚硬,边缘齿形,是咀嚼 器官,可切碎食物; 第四附肢(第一小颚)呈薄片状,是抱握食物以免 失落的器官; 第五附肢(第二小颚)外肢发达,可助扇动鳃腔水流, 是帮助呼吸的器官。 胸部:8对附肢,包括三对颚足及五对步足,颚足基部具鳃 的构造,助虾呼吸;步足未端呈钳状或爪状,为虾摄 食及爬行器官。 腹部:7节,6对附肢。前5节较短,第6节最长,最后一节呈 三角形,称为尾节称尾扇。
实验11 虾的解剖
目
的
通过观察虾的外形和内部结构,了解甲 壳动物在形态结构上的主要特征;认识 甲壳纲的代表动物;具备初步识别甲壳 动物常见种类的能力。
内 容
1. 虾的外形 2. 内部结构的解剖观察
实验材料与用具
• 对虾的浸制标本 • 解剖器具,解剖盘,放大镜
实验操作及观察
外部形态结构的解剖及观察 内部器官系统的解剖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