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设计第3章.

合集下载

《公共艺术》讲义

《公共艺术》讲义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讲义一、概述公共艺术的公共一词指“公众的”“市民的”“公共参与”等含义,公共并非指物理概念上的空间与场所的共享性;而同时含有社会学和政治学意义上的“共同享用、共同协作”、“民众参与”“公众舆论”和和“公共意见”等意思。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最根本的特征。

广义含义:一切具有公共性的为公众服务的艺术形态如——建筑、景观、公共设施等,它包括以不同的造型形式展示于建筑或人文公共空间环境中的审美形态;也包括通过策划的行为艺术或表演艺术在内的来自于政府社会团体、民间组织行为的具有公共性质的艺术性活动。

狭义的含义:建立在公共空间环境中,以建筑以及人文、景观环境为背景的造型审美形态研究,其内容以壁画、雕塑、水景、绿化、公共设施等为主干的艺术形式。

其中公共设施我们又可以分为便利性设施、标识性设施。

环境公共艺术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公共艺术传达着艺术对公众的态度,以开放交流和共享的方式表达艺术的民主思想。

环境公共艺术的产生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体现,是人类艺术的思想诉求。

二、公共艺术的发展:(一)、古代公共艺术1、原始社会的公共艺术原始社会公共艺术的发生并非是出于人类对于带有公共意识的审美要求,而是围绕生命和生存问题而展开的思考与行为。

如:原始社会出现的洞穴壁画和原始图腾等。

在原始社会人类的实践中,人们对自然界的各种力量,如山洪暴发、电闪雷鸣等不能正确的认识,认为在宇宙冥冥中有一种巨大力量的神灵控制着自然物。

每一种自然物都有自己的神灵主宰。

“山林川谷丘林,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人类希望得到神灵的保护,于是各种祭祀活动随之兴起,巫术思想开始蔓延。

在农业社会土地是农业基础,人类最重视的祭祀对象是土神与谷神,另外,由于当时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落后,对来自上天的风雨雷神极为敬畏,天更为神秘,于是产生了对天更高级深入的崇拜,从母系社会中的地母到父系社会的天公,天神地位开始超过地母。

“天”逐渐把所有神灵整合在一起,包容了所有具体的神灵,形成了笼统“天”的概念。

《环境公共艺术设计》

《环境公共艺术设计》

三.公共艺术表现形式的通俗化与多样性
1.表现上的通俗性
公共空间中人流不息,面对不同社会层次,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民族, 不同宗教信仰,甚至不同国度的人群, 公共艺术作品的表现语言应当强调满足公共性要求的通俗化倾向. 这里所指的通俗化,不是指一般的大众喜闻乐见的 “老生常谈”的作品,
更不是艺术上的 “世俗化”,
环境公共艺术设计
HUANJINGGONGGONGYISHUSHEJI
1环境公共艺术概述
公众 公共空间
艺术创作与空间环境艺术设计
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艺术设计----公共环境艺术
环境公共艺术设计
HUANJINGGONGGONGYISHUSHEJI
公共艺术概念
国内学者
公共艺术不是一种艺术形式,也不是一种统一的流派、风格;它是使存在于公
公共艺术策划系统理论研究所(北京)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中心 清华美院,中央美院、江南大学等多家重点艺术院校都开办了公共艺术专业研究.
环境公共艺术设计
HUANJINGGONGGONGYISHUSHEJI
环境公共艺术的
类型
公共艺术涉及的范围很广,对其分类的角度也多有不同.从艺术形式上, 包括建筑,景观,雕塑,绘画,园艺,摄影,广告,影像,表演,音乐等;从展 示形式上,可分为由平面到立体,由壁面到空间,由室内到室外及地景等; 从艺术功能上,可分为点缀性,纪念性,休闲性,实用性,游乐性等.
在公共艺术的过程中,始终强调公众的参与,许多作品是艺术家和公众共同完成的,
公众的参与使公共艺术真正成为公众的艺术。
环境公共艺术设计
HUANJINGGONGGONGYISHUSHEJI
公共艺术广义的察考它存在于每个时代,且无所谓的进步或退化。它只不过相应于不

公共艺术设计教案

公共艺术设计教案

公共艺术设计教案美术学院常畅第一章一、授课内容第1章公共艺术的定义与概念二、目的和要求1、了解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及其概念。

2、理解公共艺术的特征。

3、了解公共艺术设计的分类。

三、重点和难点1、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及其概念。

2、概念与区别。

四、课时量3课时五、教学内容1.1公共艺术的涵义1.1.1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公共艺术从本质和创作根源上看,一开始就带着一种强烈的满足公共需求,体现社会、地域、场所集体精神,表现和探讨公共事务等的目的性。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得以产生的基础,是公共艺术的主要内容核心,也是公共艺术的创作方式和依据。

1、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得以实现的基础是“公共领域”的产生。

背景:工业化大生产—人—交流的矛盾公共领域:在现代国家与私人生活作出法律限定以外的特定空间。

(只有公共领域得以存在时,“为公共而创作的艺术”才能够有实现的可能。

)现代社会以工业化大生产为特征,强调的是现代工业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以大众消费和生产为纽带的关系。

陌生化一方面有力地保证了私人空间的私密性,但也强烈要求具备交流、参与功能的公共空间出现。

公共领域是在现代国家对私人生活领域作出了法律限定之后所产生的具有特定内涵的专有领域。

公共领域特指社会场所,仅仅是由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但“平等的人”组成。

因而公共一词只与现代民主政体相对应,而以往社会中的“黎民”或“臣民”则只能与皇权相对应。

公共性在一定意义上包含了一种平等、参与、互动、共享、共有、共同遵守某一经大多数社会公众认可的游戏规则,这一规则不是自上而下的权力意志的产物;也不仅仅是法规的强制性力量,而是现代社会在共同的文化价值观上形成的一套潜规则。

只有当公共领域得以存在时,“为公共而创作的艺术”才能够有实现的可能。

公共性或公共领域的特征做如下的归纳:(1)市民社会的产物,在封建的、专制的社会制度中不存在公共性和公共领域。

(2)平等的、民主的、开放的,它与私密性、封闭性是相对立的。

公共艺术设计(范本)

公共艺术设计(范本)

公共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公共领域是近年来来英‎语国家学术界常用的概‎念之一。

这种具有开放‎、公开特质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称为公共空间,‎而公共艺术所指的正是‎这种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

人类的公共环境‎是一个社会群体部落为‎形象的活动舞台,是一‎个与地貌、人种、文脉‎、生态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的生存环境。

从‎艺术的角度来考虑和对‎待公共环境,是人类优‎化生存状态、优化自身‎境况的一个重要方面。

‎回溯社会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读到这样一部‎关于环境艺术和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

如果‎说公共艺术中公共的涵‎义在“群”这层意义上‎来讲,只是具有“公共‎性”的话,几乎所有的‎艺术都具有这种公共性‎。

那么,从空间意义上‎进行探讨,便是给公共‎艺术作出定义的一种尝‎试。

所有的公共艺术之‎所以被称为公共艺术,‎是因为它首先存在于公‎共空间当中,即它在空‎间上必须以一种公共方‎式存在,即使一件被雕‎塑家用于公共场所的雕‎塑作品,如果它在创作‎完成之前只是被放置在‎私人的空间当中,那么‎它也只是一件私人艺术‎品,而不能成为公共艺‎术。

当然有一个例外就‎是私人空间在某种情况‎下也可以转化为公共空‎间,尽管是短暂的。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公共的概念从‎空间上来讲,也具有可‎变性。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同样一件雕塑作‎品放置在私人空间当中‎和公共空间当中,它们‎的属性是不一致的。

放‎置在私人空间当中,我‎们便不能称之为公共艺‎术。

如果按照这个定‎义,那么凡是放置在公‎共空间的一切艺术品都‎可以算作是公共艺术了‎。

显然,我们前面所探‎讨的所有艺术以及艺术‎样式都可以归入此类艺‎术当中。

然而问题是,‎公共一词的涵义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为它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古代‎私人或皇家园林由于所‎属权的变化,今天很大‎一部分已经对公众开放‎,受众面的扩大使得园‎林艺术从专门伺服于私‎人家族和皇家转而具有‎了公共性质。

公共艺术设计篇全套教案

公共艺术设计篇全套教案

公共艺术设计篇全套教案1. 简介* 目标:教授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培养学生在公共空间中进行艺术设计的能力。

* 适用对象:对公共艺术设计有兴趣的学生或从事相关职业的人员。

* 课程时长:共10节课,每节课2小时。

2. 课程大纲* 第一节:公共艺术设计概述- 理解公共艺术设计的定义和目的。

- 探讨公共艺术设计在社会和文化中的重要性。

* 第二节:公共艺术设计的原则- 研究公共艺术设计的核心原则。

- 分析实际案例,了解如何应用这些原则。

* 第三节:公共艺术设计的材料和技术- 介绍常用的公共艺术设计材料和技术。

- 实践使用这些材料和技术,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

* 第四节:公共艺术设计的空间规划- 研究公共空间的规划要素。

- 讨论如何在空间中实现艺术设计的最佳效果。

* 第五节:公共艺术设计的创作过程- 了解艺术设计的创作过程和步骤。

- 分组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实践。

* 第六节:公共艺术设计的展示与评价- 研究艺术作品的展示技巧。

- 掌握艺术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标准。

* 第七节:公共艺术设计的社会影响- 分析公共艺术设计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 探讨艺术家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责任和角色。

* 第八节:公共艺术设计的案例研究- 分析著名公共艺术设计案例。

- 讨论案例中的设计理念和艺术效果。

* 第九节:公共艺术设计的展示活动- 筹划并组织一次公共艺术设计的展示活动。

- 实践运用课程所学,展示个人作品。

* 第十节:公共艺术设计项目实践- 分组进行一个真实的公共艺术设计项目。

- 实践解决项目中的设计问题和挑战。

3.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通过讲座和讨论介绍公共艺术设计的概念和理论。

*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性的艺术设计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 案例分析:分析真实案例,了解公共艺术设计的成功因素和失败原因。

*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教学评估* 作业评估:布置相关作业,评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公共艺术设计-公共艺术的种类

公共艺术设计-公共艺术的种类

中国山水画风格 地铁壁画
图 案 壁 画
图案壁画
人物壁画
人物壁画
加拿大 魁北克城(Québec)
魁北克城综合医院外墙上的壁画
骑士之家旁的大壁画
里昂是法国著名的“壁画之都”,漫步里昂,会发现这里的建筑 物的墙面上有许多漂亮的壁画 . 城市壁画的先驱是上世纪20年代的视觉艺术家托尼加尼耶。
dinosaur sculptures
三 地景艺术
(Earth Work / land art)
地景艺术的出现将公共艺术带入了一个恢弘的境界,它是对景观艺术的发展和 突破。
地景艺术又称 “大地艺术”, 也是景观艺术,但从事地景创作的艺术家,建筑 师,设计师们更强调自己的观念.支持生态和环保运动,表现出对自然的尊 重.(图)
根据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可将其分为: 形式——立体、浮雕、平面装饰、复合形式等; 艺术手法——具象性、抽象性、直观性、含蓄性等。
根据公共艺术的展示空间和方式可分为: 展示空间——室内、室外; 展示方式——临时、永久。
一 公共艺术平面造型艺术
1、公共壁画艺术
(public mural art)
广场中心造型 广告造型
室内艺术品造型 公园艺术品造型
小型建筑造型 展示造型 植物造型
地面铺装造型
广场中心造型
被焚烧的蒙娜丽莎 --托莱多 俄勒冈州 荷兰的景观艺术
地面铺装造型
植物造型
2 公共艺术空间造型艺术
2、公共设施造型艺术 Public facilities, the plastic arts
The London Police Mural Art
Mosaic wall mural for city balcony

艺术类课程公共空间设计教案

艺术类课程公共空间设计教案

艺术类课程公共空间设计教案第一章:公共空间设计的概念与意义1.1 公共空间设计的定义1.2 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要性1.3 公共空间设计与城市发展的关系1.4 公共空间设计的目的是什么第二章:公共空间设计的要素2.1 空间布局与规划2.2 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2.3 公共艺术与装置艺术2.4 照明设计2.5 家具与设施设计第三章:公共空间设计的原则与方法3.1 设计原则概述3.3 功能性设计原则3.4 美观性设计原则3.5 可持续性设计原则3.6 设计方法与步骤第四章:公共空间设计的案例分析4.1 国外优秀公共空间设计案例4.2 国内优秀公共空间设计案例4.3 案例分析与启示第五章:公共空间设计的实践与创作5.1 设计前的准备与调研5.2 设计草图与方案制定5.3 设计方案的表达与呈现5.4 设计方案的修改与完善5.5 实际操作与实践第六章:公共空间的人行为学分析6.1 人的行为模式与公共空间6.2 公共空间中的行为需求与活动类型6.3 行为学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6.4 设计案例中的行为学考量第七章:公共空间设计的材料与技术7.1 常见公共空间设计材料介绍7.2 材料的选择与搭配7.3 技术与工艺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7.4 材料与技术的可持续性考量第八章:公共空间设计的视觉传达与导视系统8.1 视觉传达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作用8.2 导视系统的设计原则与方法8.3 导视系统案例分析8.4 设计实践中的导视系统应用第九章:公共空间设计与社区参与9.1 社区参与公共空间设计的意义9.2 社区参与设计的方法与步骤9.3 社区参与设计案例分析9.4 社区参与设计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第十章:公共空间设计的评价与维护10.1 公共空间设计评价的标准与方法10.2 评价结果的应用与反馈10.3 公共空间设计的维护与管理10.4 设计案例的长期维护与更新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中的公共空间设计的定义与重要性:需要重点关注公共空间设计的概念,以及它对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70433课程名称:公共艺术设计英文名称:Public Art Design课程类别:必修学时:48 学时(其中实验学时为26学时)学分:3适用对象: 环境设计专业考核方式:考察(分散)先修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计算机辅助1二、课程简介(中英文,200字左右)本课程是一门必修的专业学科基础课,课程分别对公共艺术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进行研究和学习,涵盖公共艺术本体形态、艺术形式、创作形式、创作观念、方法、技巧及审美意识等综合内容。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培养在开放性公共空间中进行艺术创造与相应的城市环境设计的专门人才。

This course is a required professional discipline basic course, course of public art theory respectively to study the knowledge, practical knowledge and learning, public art form of ontology, art form, the form of creation, creation idea, method, technique and integrated content such as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Focu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 Cultivating talents in the open public space for artistic creation and corresponding urban environmental design.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必修课教学目的:完成课程后,学生将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公共艺术的概念、分类、功能及特质。

《公共艺术》课程教案 目录

《公共艺术》课程教案 目录

《公共艺术》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公共艺术是指在公共场所中进行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活动,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素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公共艺术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学生参与公共艺术创作和实践的能力。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公共艺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类型;认识公共艺术在社会和文化中的作用和价值;掌握公共艺术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公共艺术的定义与内涵介绍公共艺术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公共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区别;探讨公共艺术的社会和文化内涵。

2.2 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概述公共艺术的历史演变;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的公共艺术特点;分析公共艺术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3 公共艺术的类型与形式列举常见的公共艺术形式,如雕塑、装置艺术、壁画等;探讨不同类型公共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手法;分析公共艺术在空间和环境中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公共艺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类型,使学生对公共艺术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3.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公共艺术案例,使学生了解公共艺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3.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与公共艺术创作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4.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4.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交流互动和团队合作。

4.3 创作实践评估学生在公共艺术创作和实践中的表现,包括创意构思、技巧运用和作品完成度。

五、教学计划5.1 第一周:公共艺术的定义与内涵介绍公共艺术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公共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区别;探讨公共艺术的社会和文化内涵。

5.2 第二周: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概述公共艺术的历史演变;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的公共艺术特点;分析公共艺术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5.3 第三周:公共艺术的类型与形式列举常见的公共艺术形式,如雕塑、装置艺术、壁画等;探讨不同类型公共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手法;分析公共艺术在空间和环境中的运用。

公共艺术课程设计

公共艺术课程设计

公共艺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掌握至少三种公共艺术形式及其特点。

2. 学生能描述和分析至少两件著名的公共艺术作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

3. 学生能了解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社区发展的关系,认识到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提升观察力、表达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小组合作设计并创作一件公共艺术作品,提高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公共艺术作品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公共艺术的兴趣,激发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 学生通过公共艺术的学习,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识,树立文化自信,关注社会公共事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公共艺术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公共艺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审美素养,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需要进一步培养观察力、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公共艺术基本概念:介绍公共艺术的概念、特点及其与城市文化、社区发展的关系。

- 教材章节:第一章 公共艺术概述2. 公共艺术形式及案例分析:分析雕塑、壁画、装置艺术等至少三种公共艺术形式,以著名作品为例,讲解其创作背景、艺术手法和文化价值。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公共艺术形式与案例分析3. 公共艺术创作方法与过程:讲解公共艺术创作的基本方法、流程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思考和团队合作。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公共艺术创作方法4. 公共艺术评价与鉴赏:介绍公共艺术评价的标准和方法,指导学生如何鉴赏公共艺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公共艺术设计

公共艺术设计

公共艺术设计所属分类:文化社会设计提问添加摘要公共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

这类空间包括街道、公园、广场、车站、机场、公共大厅等室内外公共活动场所。

”可见,公共艺术设计的关键词在于“公共”二字:“公共”大众、“公共”环境和“公共”社会,这是制约公共艺术设计的三大要素。

目录[隐藏]∙ 1 概述∙ 2 理念∙ 3 主体∙ 4 公共性∙ 5 空间∙ 6 主要体现∙7 人文关怀∙8 总结∙9 相关词条∙10 参考文献∙11 参考资料公共艺术设计-概述公共艺术设计公共领域是二十世纪初以来英语国家学术界常用的概念之一。

这种具有开放、公开特质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称为公共空间,而公共艺术所指的正是这种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

人类的公共环境是一个社会群体部落为形象的活动舞台,是一个与地貌、人种、文脉、生态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的生存环境。

从艺术的角度来考虑和对待公共环境,是人类优化生存状态、优化自身境况的一个重要方面。

回溯社会历史的发展,可以读到这样一部关于环境艺术和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

公共艺术设计-理念公共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在于通过艺术的多种形式以进行公共精神的构建。

因而,单纯强调“公共性”或“艺术性”都会有失偏颇,从而造成对“公共艺术”的曲解和误读。

“公共艺术”首先是一种艺术,只不过这种艺术形式有着一种特有的灵魂构筑,即公共精神的指向和铸就。

艺术家有权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展示自我的设计理念,但这种设计同时又是面向公众的,具有公共性。

因而,通过艺术的感召传达公共精神是进行艺术创作的合理内核和必然归趋。

实质上,艺术所传达的公共精神是人性的一种表征和显现,是对人之为人的不懈的追问,是使人最终臻达于真善美圆成自在的精神昭示。

在公共艺术的世界中,艺术家在自我展现的过程中与他人相遇,这便构成自我和他者之间的交流沟通,这种交流和沟通,即是自我和他者之间的生命的交流和对话,生命与生命的相沟连、相依偎。

《公共空间设计》第3章公共空间设计原则、方法、内容与程序

《公共空间设计》第3章公共空间设计原则、方法、内容与程序

四.形式美
原则
空间设计不管风格如何、流派怎样,都要遵循一定的形式美法 则。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 律的总结和概括,图3.5,图3.6。
图3.5
图3.6
1.空间平衡 在空间视觉中,我们比较适宜左右、前后相对平衡的空间,这样使人感觉均衡。所以对设计师来讲,追求 空间的平衡较为重要。在空间中的事物,有一个视觉重量的问题,就是视重。在空间中,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大的物体和空间比小的物体和空间显得视重大。 ② 不透明的物体比透明的物体显得视重大。 ③ 实心的物体比空心的物体显得视重大。 ④ 鲜艳、明亮、纯度高、暖色的物体比灰色、暗淡、冷色的物体显得视重大。 ⑤ 不规则的物体比和谐朴素的物体显得视重大。 ⑥ 视线上的物体比视线下的物体显得视重大。 正因如此,在现实的生活中,一幅小的装饰挂画能与一面深色的门达到平衡,在室内设计中,我们要寻求 这种大小的悬殊,有差距对比的相互作用的平衡关系图,图3.7,图3.8。
图3.9
图3.10
图3.11
图3.12
图3.13
第二节
公共空间设 计的方法
一. 公共空 间设计定位
设计是一个思维活动,也是一个创造过程。设计师在拿到一个具体的空间设计項目进行设计之 前。必须掌握该项目的背景资料.包括结构布局、使用需求等。 1.设计定位 拿到设计项目后首先要考虑设计定位, 只有明确了项日的使用意图和标准后才能对项目进行合理的、 符合实际的。 2.功能定位 空间的使用功能在设计之前必须要首先明确.如这个空间是居住空间还是办公空间,是餐饮你空间还 是娱乐空问。 3.风格定位 确定功能定位后,就要进行风格的考虑。内部装饰及隔断布局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要考虑到功能的 取向、受众的特点及甲方的要求,图3.14,图3.15。

《公共艺术》课程教案 目录

《公共艺术》课程教案 目录

《公共艺术》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公共艺术2. 课程性质:综合性、实践性、选修课3.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共艺术的内涵、形式和特点,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对公共空间的美化意识。

4. 适用对象:全校本科生二、教学内容1. 公共艺术的定义与内涵2. 公共艺术的类型与形式3. 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4. 公共艺术的价值与功能5. 公共艺术的创作方法与技巧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 案例分析: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共艺术的特点和价值。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公共艺术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公共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5. 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公共艺术展览或实地考察,增强学生对公共艺术的感知和认识。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公共艺术相关教材或参考书籍。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公共艺术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4. 实地资源:联系校内外公共艺术场馆或艺术家,为学生提供实地考察和交流的机会。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践作品: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的作品,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3.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发言质量、合作态度等。

4. 期末考试:设置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测试学生对公共艺术知识的掌握程度。

5.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课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计划:分为8周进行,每周4课时。

3. 具体安排:第1-4周:公共艺术的定义与内涵、类型与形式、发展历程、价值与功能第5-8周:公共艺术的创作方法与技巧、实践操作、小组讨论、参观考察七、课程作业1. 课后作业:每课后布置相关思考题或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精品)《公共艺术——美术篇》第四章

(精品)《公共艺术——美术篇》第四章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劳动生产中需要各式各样的用品、工具和机器设备,都属于工业

产品设计的范畴。下面从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造型艺术
产品造型
造型艺术
第 22 页

造型艺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创造的可视空间形象,用以反应社会生活和
二 节
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造型艺术主要体现物品的精神功能,以供人们欣赏并从中得
字体的两行文字与之相呼应,交代了活动的地点和时间等重要信息。
海报整体画面显得稳定和沉重,给人强烈的震撼力。
图 4-10 “讲述日本艺伎历史”展览海报
5
招贴设计
第 16 页
第 一 节


图4-11所示是园艺节海报,该海报以分层方式将

海报中的文字和图片互相叠加,把图形、颜色及文字
达 设
置于不同层面,用不同高度的画面展现出园艺人的日
第 24 页
第 二
产品造型主要是以工业产品为表现对象,在满足其工业品属性的前提下,用艺术表

现手段 创造出实用、美观、经济的产品,如家用电器、交通工具和机械设备等。这些产

品除了要保证最基本的实用功能外,还要适应和满足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因此,从现

代设计的观点看,产品造型必须满足实用和美观两个方面的功能需求。
设 计
图4-15所示是悬浮时钟“Story”,由瑞典的设计公司Flyte设计推出。“Story”外
形十分简约,由一块高42.5mm、直径268mm的木制圆形钟面和一粒直径16mm的悬
浮金属球体组合而成。它没有任何时间刻度,也没有指针,但悬浮的金属球体会以运转
的形式来标记时间的轨迹, 其运转速度可以通过手机app自行设定,年、月、日、分、

公共艺术策划与设计作业指导书

公共艺术策划与设计作业指导书

公共艺术策划与设计作业指导书第一章公共艺术策划概述 (2)1.1 公共艺术的定义与特征 (2)1.2 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 (2)1.3 公共艺术策划的意义与价值 (3)第二章公共艺术策划的原则与方法 (3)2.1 公共艺术策划的基本原则 (3)2.2 公共艺术策划的方法与步骤 (4)2.3 公共艺术策划的创新策略 (4)第三章公共艺术设计的要素与要求 (5)3.1 公共艺术设计的核心要素 (5)3.2 公共艺术设计的审美要求 (5)3.3 公共艺术设计的功能与目的 (6)第四章公共艺术项目策划与管理 (6)4.1 公共艺术项目的策划流程 (6)4.1.1 项目背景分析 (6)4.1.2 项目目标设定 (6)4.1.3 创意构思与主题设定 (6)4.1.4 公共艺术项目方案设计 (6)4.1.5 项目可行性评估 (7)4.2 公共艺术项目的实施与管理 (7)4.2.1 项目组织与管理 (7)4.2.2 项目进度控制 (7)4.2.3 项目质量控制 (7)4.2.4 项目成本管理 (7)4.2.5 项目风险管理 (7)4.3 公共艺术项目的评估与反馈 (7)4.3.1 项目实施效果评估 (7)4.3.2 项目过程评价 (7)4.3.3 项目反馈与改进 (8)4.3.4 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估 (8)第五章公共艺术空间设计 (8)5.1 公共艺术空间的类型与特点 (8)5.2 公共艺术空间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8)5.3 公共艺术空间设计的实践案例分析 (9)第六章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 (9)6.1 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关联 (9)6.2 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0)6.3 公共艺术与城市特色的关系 (10)第七章公共艺术与社区参与 (11)7.1 公共艺术与社区参与的互动关系 (11)7.2 社区参与在公共艺术策划中的作用 (11)7.3 公共艺术社区参与的案例分析 (11)第八章公共艺术策划与可持续发展 (12)8.1 公共艺术策划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2)8.2 公共艺术策划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12)8.3 公共艺术策划与环境保护 (13)第九章公共艺术策划与政策法规 (13)9.1 公共艺术策划与政策法规的关系 (13)9.2 公共艺术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14)9.3 公共艺术政策法规的案例分析 (14)第十章公共艺术策划与未来趋势 (15)10.1 公共艺术策划的发展趋势 (15)10.2 公共艺术策划的挑战与机遇 (15)10.3 公共艺术策划的创新实践与展望 (15)第一章公共艺术策划概述1.1 公共艺术的定义与特征公共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指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以艺术的形式呈现,旨在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美化城市环境、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艺术创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0年代前后的另一个变革是环境设计艺术学的 兴起。
3 现代公共艺术的功能与职责
虽然公共空间是公共艺术发生的必要条件,但 公共艺术决不是“仅仅存在于公共领域或公共 空间里的艺术作品”。
公共艺术甚至也不是单纯为了美化人们的生活 环境产生的。公共艺术必须要体现社会的公众 诉求,吸引公众积极地参与,通过与公众的互 动来满足公众心理、生理的或精神、物质的需 要,进而实现其参与的、批判的文化和社会功 能。
神社入口 日本 京都
动物装饰雕塑 美国 洛杉矶
3、公共艺术具有视觉标识语文化符号的功能
当代城市化建设呼唤设计,呼唤美术服务于城 市公共生活,迫切要求设计艺术在功能、经济、 科技、信息、文化等方面符合当代社会公众的 生活和生产交往的需求,并能够融入到特定的 城市环境及其审美文化之中,成为它们的一个 有机的构成部分。
2 公共艺术的产生与历史演变
从艺术史的历程来看,世界范围在进入现代社 会之前的“公共艺术”基本上都是神话、神权、 宗教势力、贵族势力和权力政治的产物。
罗马市政广场的雕像
协和广场的方尖碑和喷泉
圣马可广场的钟塔
同样,在我国那些为人们所欣赏的古代园林、 宫殿、庙宇、陵墓、石窟的建筑均为凌驾于普 通人之上的,公共空间中的艺术成为独立于普 通大众生活和具体环境特性之外的独行者。
在西方中世纪教会与君主时代,一个城市或地 区的教堂的建立及其建筑的样式、规模的大小、 艺术装饰品质的高低等,不仅象征着该城市或 地区的等级和权力地位,更象征着该地区人们 的荣耀、尊严和能力,因此而往往成为该城镇 的中心和地标性建筑。
在东方的中国,从汉魏到唐、宋、明、清各个 朝代,各城市和集镇几乎无不在城中或周边建 立有寺庙、宫殿及各种观景楼台等建筑物,都 构成了城市形态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一方面,公共设施作为视觉化的标识而存在。 (例如一处地铁车站或社区、商场入口的导视 牌、一段具有可分辨性和引导性的路面铺装形 式上)
另一方面,公共设施又作为一种文化性的符号 而存在。他们可以在某种感性形式的基础上向 人们显露它们背后蕴涵着的某种特定的历史文 化内涵和人文意韵,成为直接或间接向公众揭 示其内在的文化脉络与时代风格的符号。
公共艺术的功能主要包括创造优质的公共生存 空间,实现文化传承和自由交流,实施社会与 文化批判,深入体验城市空间的内涵等。
停车场雕塑 捷克 布拉格
雕塑形象颇似穿戴盔甲的武士,他们是停车场的守卫,也是各车位间隔的标识。生 动而有趣。
自行车停车架 法国 巴黎拉德芳斯
雕塑 法国
古老的桥洞下,以石板刻画出老城区的地图。
艺术雕塑 美国 科罗拉多大学
战争纪念碑 英国
3.2 公共艺术的功能
1、公共艺术是城市文脉与气质的显现
公共艺术总是存在于一个特定的空间,存在于 一个特定的场所,存在于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城市。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从来都与政治、 历史、文化、信仰密切相关。
人们在城市建设的历史上,一直都有着为显现 其生命信仰及生存意义而构建其精神家园的传 统。
1979年9月26日,首都国际机场壁画落成。我 们可以把这些壁画作品追溯为中国公共艺术的 开端。
作为与建筑紧密相关的另一个艺术种类——雕 塑,也在艺术家的推动下开始在城市美化中发 挥出作用。
《巴蜀山水》
《科学的春天》
《森林之歌》
《白蛇传》
《哪吒闹海》
《泼水节—生命的赞歌》
用废旧汽车电镀零件焊接组 合而成,不但光线夺目,极 具装饰效果,而且也提醒着 司机们小心驾驶,注意安全。
室内公共艺术 日 本
以优雅的节奏和充满动 感的线条,对室内植物 重新演绎。
水景雕塑 澳大利亚
科技会展中心的室外装饰雕塑。间接地白色三角形造型象征着破浪而行的 帆船,坚定而有力。
日本纸伞为造型的凉亭和八桥式护栏,为人们提供了可以静思及小憩的舒适空 间及休闲场所。
第二、人们重新思考艺术与社会问题的关系, 重新强调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干预,重新强调艺 术的现实关怀,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社会问题成 为艺术关注的焦点,如种族问题、生态问题、 绿色环保问题、社会边缘人群和弱势群体的问 题等等。
第三、公共艺术的出现,反映了市民阶层对于 公共空间的权利要求和参与意向,它与社会公 众事务的民主化的进程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1949年~1966年时新中国成立初期,公共艺术 (主要是雕塑)多以反映新时代,歌颂新社会 为主题,革命现实主义成为表达的主要思想, 具有仿苏的倾向。
1966年~1980年,由于受到极左思潮的干扰, 有序的城市发展政策被打乱。除了城市雕塑外, 公共艺术处于停滞不前的局面中,而城市雕塑 的题材也通常以领袖像为主,走向单一化、样 板化。
《民间舞蹈》
《粉黛参天》
85”美术思潮后,中国公共空间的艺术品和环 境之间关系得以调整。
人们开始建议将包括公共艺术作品在内的环境 艺术整体由雕塑家、壁画家、建筑师、园艺师、 城市规划师共同合作、分工完成。
2、20世纪90年代以来
90年代艺术多元化状况是中国社会转型和现代 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艺术创作的角度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
铺地与绿化 法国 巴黎拉德芳斯
青蛙雕塑 日本
“关于思考” 日本
现代雕塑
星相博物馆 美国
伊利诺斯大学图书馆 美国
雕塑 美国 纽约
巴德约公寓 西班牙 巴塞罗那
巴德约公寓夜景 西班牙 巴塞罗那
米拉公寓 西班牙 巴塞罗那
街灯 西班牙
雕塑 亚美尼亚共和国
3、二十世纪中晚期西方国家有关公共艺术政 策、组织机构、资金保障,为公共艺术的发展 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1965年,美国正式成立“国家艺术基金会”, 其宗旨是“向美国民众普及艺术”。
德国布莱梅于1973年最早提出“公共空间艺术” 概念。比较特殊的例子是,一个叫诺依恩.豪 森的艺术家在1978~1980年间,在一座监狱里 设立雕塑工作室。
广场设计 法国 巴黎拉德芳斯
铺地与绿化 法国 巴黎拉德芳斯
3、公共艺术将精英文化推向社会大众。从创 作方式和意义实现过程来看,公共艺术拥有理 想主义和经典文化的传统。
公共艺术是当代市民文化的一部分,必须通过 大众参与及社会传播而成为公众生活的一部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鹰” 美国 纽约拜特瑞公园
人物雕塑 日本
公共艺术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和意义,就是要 使市民大众在自身生存环境中的艺术文化活动 中,体味到作为社会主人翁所应有的市民的职 责、荣耀和尊严,感知到一个普通市民所应有 的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义务和能力,并且把对 公共艺术事务的参与作为民主参政、议政活动 的有机部分予以实施。
室内雕塑 英国
形似蜘蛛的巨大室内装饰雕塑,具有宏大的视觉效果和力量感,表现了 一种不同寻常的自然力量和人们对自然的理解。
真正的公共艺术作品的出现并非朝夕,也经历 过一段漫长坎坷的延边发展过程。
2.1 世界公共艺术的沿革
1、18世纪的启蒙主义时期 西方18世纪的启蒙主义时期奠定了公共艺术的
思想基础,着是以个艺术自觉地时代,它为后 来公共艺术的登场铺平了思想的道路。
启蒙思想所带来的思想解放,使更多的普通市 民通过知识获得了思想上的进步,他们越来越 有能力向古老的权威和贵族特权挑战,这个时 期“公共性”、“公共领域”概念的正式确立, 使他们对正式介入公共事务有了更多的信心和 愿望。
首先,随着照相技术、录影技术、电子技术、 数码多媒体技术、人类航天航空技术的成熟、 提高及其广泛的应用,人类的视觉图像资源范 围得到了空前的扩大。
其二、90年代艺术中的材料、技艺的多样性日 渐突出,传统的架上绘画的地位受到了动摇。
其三、电子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视觉 样式,电视、电影、数码等多媒体影像的到来, 使得人们重新审视传统的艺术语言。
德国柏林在1978年9月通过新的公共艺术办法, 1979年以后。柏林每年约有二三百万马克经费 得以运用,进行不同地点、大规模的公共艺术 征集和竞赛活动。
1979年夏日公园雕塑竞赛、1981年喷泉设计 竞赛。1984年以后为了迎接1987年柏林750岁 生日,更是投入了450万马克举办雕塑创作活 动,其计划是沿市中心库坦大道放置雕塑,以 强化柏林的欧洲大都会形象。
花形喷泉 美国 洛杉矶东方公园
树皮做的马 美国 明尼阿波利斯市
作品就地取材,以原始、简洁的方式与周围的环境完美地融合。
原野雕塑 美国
巨大而生动地“仓鼠”,警惕地看着周 围,成为有代表性的地域标识。
街道雕塑 加拿大 多伦多
作品从材质、色彩和形式上反映了 现代的场所气氛。
花形喷泉 美国 洛杉矶东方公园
儿童游乐设施 美国 洛杉矶大希望公园
咖啡店门前的雕塑 亚美尼亚共和国
雕塑 亚美尼亚共和国
雕塑 亚美尼亚共和国
3.1 公共艺术的价值特征
1、公共艺术是一种空间的文化,为实现城市 化过程中的空间多功能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作为空间中有机的节点,为整个城市增加 了生动地气息。
“幸福” 日本
2、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出现,给西方艺术带来 了转折性的变化,直接催生出当代意义上的公 共艺术
第一、艺术大众化的浪潮,使艺术家的话语方 式方发生了变化,现代主义艺术中个人主义、 精英主义的话语方式被生活化、通俗化、平民 化的话语方式做取代。艺术更多的深入到人么 的日常生活之中,更多关注大众的日常生活问 题。
2、公共艺术史艺术公众化、平民化的途径
提高城市与地区的艺术品位,是几乎每个管理 者和居住者的理想。而公共艺术的设计和创意, 正是应该在挖掘、继承、发扬和显现城市文脉、 地方文化特征的同时,提高城市的艺术品位和 文化含量。
公共艺术史由市民广泛参与并反映社群利益与 意志的艺术方式。因此,其社会和文化利益的 主体必然是市民大众。
现代雕塑 美国 华盛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