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医学院医用化学实验课教案首页

新乡医学院医用化学实验课教案首页
新乡医学院医用化学实验课教案首页

新乡医学院医用化学实验课教案首页

授课教师姓名及职称

一、实验名称折光率和旋光度的测定

二、授课对象临床医学授课形式实验教学

三、教学目标1、了解阿贝折光仪的构造和测定原理;

2、熟练掌握液体化合物折光率的测定方法;

3、了解WXG-4旋光仪的构造和测定原理;

4、熟练掌握手性化合物旋光度的测定方法。

四、教学内容1、阿贝折光仪的构造和测定原理;

2、测定丙酮、乙酸乙酯的折光率;

3、WXG-4旋光仪的构造和测定原理;

4、测定葡萄糖的旋光度。

五、教学安排与课时分配1、讲解演示60 min

2、学生操作教师辅导60 min

六、授课重点1、阿贝折光仪的使用方法;

2、测定有机化合物折光率的方法;

3、WXG-4旋光仪的使用方法;

4、测定有机化合物旋光度的方法。

七、注意事项

1、保护仪器,操作小心。

2、测定动作要迅速,注意安全。

八、授课方法教师示范讲述,学生动手操作

九、使用教材《医用化学实验》自编教材

十、教研室

审查意见

主任签字新乡医学院化学教研室年月日

实验液体有机化合物折光率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阿贝折光仪的构造和测定原理。

2.掌握用阿贝折光仪测定液态物质折光率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根据折射定律,折光率即光线入射角正弦与折射角正弦的比值,当入射角等于90°时,

n =1/sinβ0,此时测出临界角β0的大小就可得到折光率。

阿贝折光仪就是基于这种原理制成的,通过调节入射角达到90°,就可直接读出折光率(仪器本身已将临界角换算成折光率)。

三、实验用品

阿贝折光仪,擦镜纸,无水乙醇(AR),丙酮(AR),乙酸乙酯(AR),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

(1)打开直角棱镜,用丝绢或擦镜纸沾少量乙醇或丙酮轻轻擦洗上下镜面,不可来回擦,只可单向擦。待晾干后方可使用。

(2)阿贝折光仪的量程为0~ 0,精密度为± 1,温度应控制在±℃的范围内。恒温达到所需要的温度后,将待测样品的液体2~3滴均匀地置于磨沙面棱镜上,滴加样品时应注意切勿使滴管尖端直接接触镜面,以防造成刻痕。关紧棱镜,调好反光镜使光线射入。滴加液体过少或分布不均匀,就看不清楚。对于易挥发液体,应以敏捷熟练的动作测其折光率。

(3)先轻轻转动左面刻度盘,并在右面镜筒内找到明暗分界线。若出现彩色光带,则调节消色散镜,使明暗界线清晰。再转动左面刻度盘,使分界线对准交叉线中心,记录读数与温度,重复一次。

(4)测完后,应立即以上法擦洗上下镜面,晾干后再关闭。

在测定样品之前,对折光仪应进行校正。通常先测纯水的折光率,将重复两次测得的纯水的平均折光率与其标准值比较,可求得折光仪的校正值。校正值一般很小,若数值太大时,必须调整镜筒上的示值调节螺钉,对整个仪器重新进行校正。

五、思考题

1.测定物质折光率的意义是什么?

2.每次测定前为什么都要用无水乙醇清洗镜面?

3.影响折光率测定的因素有哪些?

实验葡萄糖旋光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旋光仪的基本原理及测定物质旋光度的意义。

2.学会使用旋光仪测定物质的旋光度。

二、实验原理

1、平面偏振光与旋光性

光是一种电磁波,其振动方向垂直于光波前进的方向。普通光中含有各种波长的光线,可以在空间各个不同的平面上发生振动(如图2-40中的a),若使一定波长的光线通过一个尼可尔棱晶(方解石棱晶,如图2-40中的b),则一部分光线就被阻挡而不能通过。因为尼可尔棱晶具有一种特殊的性质,它只能使与其晶轴平行振动的光线通过。如果这个棱晶的轴是直立的,那么只有在这个直立平面上振动的光线才能通过。通过棱晶的光线只在一个平面上振动,这种光就叫做平面偏振光,简称偏振光(如图2-40中的c)。若使偏振光射在第二个尼可尔棱晶上,只有第二个棱晶的晶轴和第一个棱晶的晶轴平行时,偏振光才能完全通过,若互相垂直则完全

a b

c

图2-40 偏振光示意图

不能通过(如图2-41所示),就象一本合上的书,只有刀口和书页平行时刀才能插进书内一样。如果在晶轴平行的两个尼可尔棱晶之间,放入一支玻璃管,往玻璃管内分别放入不同有机

不通过

通过

图2-41 偏振光通过位置不同的尼可尔棱晶

物的溶液,然后将光源从第一个棱晶向第二个棱晶的方向照射,并在第二个棱晶后面观察。可以发现,当玻璃管内放入乙醇、丙酮等物质时,仍能见到最大强度的亮光;当玻璃管内放入葡萄糖、果糖或乳酸等物质的溶液时,所见到的光,其强度减弱;如果将第二个棱晶向左或向右转动一定角度时,又能见到最大强度的光。这种现象显然是葡萄糖、乳酸等物质把偏振光的振动平面旋转了一定角度所造成的。

这样就可以把物质分为两类,一类对偏振光不产生影响,如乙醇、丙酮、水等;另一类如乳酸、葡萄糖等,它们具有使偏振光的振动平面发生旋转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旋光性或光学活性。具有这种性质的物质叫做旋光性物质或光学活性物质。

第二个棱晶旋转的方向就代表旋光物质的旋光方向。能使偏振光的振动平面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旋光性物质叫做右旋体,相反,称为左旋体。能测定物质旋光性的仪器称为旋光仪。

2、旋光度和比旋光度

旋光性物质使偏振光旋转的角度称为该旋光性物质的旋光度,一定条件下,旋光度是旋光性物质所特有的物理常数。因此测定旋光性物质旋光度的大小,可用于鉴别这类化合物。

(1)旋光仪

旋光仪(图2-42)是用于测定旋光性物质旋光度的仪器。旋光仪的主要组成包括尼可尔棱镜、盛液管、刻度盘和单色光源。

图2-42旋光仪

1-底座,2-电源开关,3-刻度盘转动手轮,4-放大镜座,5-视度调节螺丝,6-刻度盘游标,7-镜筒,8-镜筒盖,

9-镜盖手柄,10-镜盖连接圈,11-钠光灯罩,12-灯座

如图2-43中,c 为起偏镜,是一个固定不动的尼可尔棱晶,它的作用是把投射过来的光变成偏振光。a 是光源;f 是检偏镜,它是一个可以旋转的尼可尔棱晶,用来测定偏振光旋转的角度;旋转刻度盘h 用来读偏振光被旋转的角度;e 为盛液管,放在两个棱镜之间,用来装被测定的液体或溶液;g 是目镜;在起偏镜c 后面加上一个小的尼可尔棱晶d ,它的位置与起偏镜c 成一个小的角度,它的作用是使目镜的视野中出现光亮度不同的明暗界限。在使用旋光仪时,应先旋转检偏镜f ,使视野中明暗亮度相等,得到零点。在放入旋光物质后,视野中明暗光亮度是不相等的。旋转检偏镜,使视野中亮度一致,这时所得的读数与零点之间的差,即是该物质的旋光度。

a b c

d

e f g h

图2-43 旋光仪内部结构示意图

(2)旋光度与比旋光度

物质的旋光度除与物质的结构有关外,还随测定时所用溶液的浓度、盛液管的长度、温度、光的波长以及溶剂的性质等而改变。如把这些影响因素加以固定,不同的旋光性物质的旋光度各为一常数,通常用比旋光度[]t

λα表示。旋光度与比旋光度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l c t

D ?=α

α

式中α是由旋光仪测得的旋光度;λ为所用光源的波长;t 为测定时的温度;c 为溶液的浓度,以每毫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表示,l 为盛液管的长度,以分米表示。当c 和l 都等于1时,则[]t

λα =α,因此比旋

光度的定义是:在一定温度下,光的波长一定,1 mL 溶液中含有1 g 旋光性物质时,放入1 dm 长的盛液管中测出的旋光度。

在测定旋光度时,一般以钠光灯作光源,波长是 nm ,通常用D 表示。例如,葡萄糖的比旋光度为[]?+=5.5225

D α,表示测定葡萄糖旋光度时,是在25 ℃,以钠光灯作光源,然后通过公式计算出比旋光度

是°,同时表示其旋光方向为右旋。

比旋光度象物质的熔点、沸点、密度等一样,是重要的物理常数,有关数据可在手册和文献中查到。如果待测的旋光性物质为液体,可直接放在盛液管中进行测定,不必配成溶液,但在计算比旋光度时,需把公式中的c 换成该物质的密度d 。

通过旋光度测定,可以计算比旋光度;根据比旋光度,也能计算被测物质溶液的浓度。例如:有一物质的水溶液(浓度为5 g/100 mL )在1dm 长的管内,它的旋光度是 °,按照上面公式计算,它的比旋光度应为:

[]8.92100

/5164.4-=?-=t

λα° 果糖的比旋光度为-93°,因此我们可以说该未知物可能是果糖。

3、分子手性与旋光性

前面提到有些化合物具有旋光活性,而有的化合物却无旋光活性,物质的旋光性与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呢?

人们在寻找旋光性与化学结构的关系时发现,如果物质的分子和它的镜像不能重合,这种物质就有旋光性;反之,如果物质的分子与它的镜像能够重合则不具有旋光性。物质分子不能与镜像重合,就象我们的左、右手一样,看起来一样,但不能完全重合,因此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手性。所以也可以说手性是物质具有旋光性的必要条件。具有手性的分子称为手性分子,要判断一个分子是否具有手性,必须考虑其对称因素(如对称面、对称中心等)。具有对称面、对称中心的分子,与其镜像能够完全重叠,是非手性分子,因此无旋光性。一般情况下,如果物质在分子结构上不具有对称面、对称中心,该分子就为不对称分子,这种物质就具有手性,也具有旋光性。因此,物质的旋光性和分子的对称因素有关,只有结构上不对称的分子才具有旋光性。

使分子成为手性的因素很多,如手性中心、手性轴、手性面等,大多数化合物有手性中心,且其手性中心为不对称碳原子,即手性碳原子。我们把与四个不相同的原子或基团相连的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手性碳原子都是sp 3杂化的饱和碳原子)。除手性碳原子外,还有手性硅原子、手性硫原子、手性氮原子等。因此,我们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是否有手性,就可推测是否有旋光性。

三、实验用品

旋光仪,擦镜纸,分析天平,容量瓶(100 mL ),葡萄糖,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

1、试样的配制

用分析天平称取g葡萄糖[1],用水溶解后转入100 mL的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摇匀备用。

2、旋光仪零点校正

在测定样品前,要先对旋光仪进行零点校正。将盛液管洗净后装上蒸馏水,使液面凸出管口,将玻璃盖沿管口边缘轻轻平推盖好,尽量不要带入气泡,然后旋上螺旋帽盖,使之不漏水。将装水盛液管擦干后,放入旋光仪内,盖上盖子,开启钠光灯,将仪器预热5~10 min,待光源稳定后,将刻度盘调在零点左右,旋转调节器,使视野内三分视场明暗程度一致且最暗,此时为零视场,光度变化非常灵敏。记下读数,重复操作3~5次,取平均值作为零点。

3、旋光度测定

将盛液管用试样溶液润洗2~3次,然后装满溶液,将盛液管放入镜筒内(如有很小的气泡,对柱型盛液管来说,可将气泡赶到凸起部分,否则会影响测定结果)。旋转调节器,使视野出现三分视场均匀一致(最暗),记下读数。所得读数与零点的差值,即为该物质的旋光度。

根据盛液管长度和溶液浓度,计算该温度下物质的比旋光度。

五、思考题

1.物质旋光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2.为什么新配的糖液需放置一段时间后方可测定旋光度?

3.测定物质旋光度有何意义?

4.如盛液管中有大的气泡,对测定结果有什么影响?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新乡医学院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2005年3月23日

课程名称:组织学与胚胎学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课程编号: 学时:理论:54学时,实验:18学时 适应专业:临床医学、检验、法医、药学、麻醉、预防医学(护理、影像)等专业 一、课程简介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两门学科,又有密切的内在联系。组织学(histology)是研究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胚胎学(embryology)是研究个体发生、发育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的。这两门课程均为形态学科,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习生理、生化、病理解剖等后继课程和临床实践所必备的基础。组织学与胚胎学既相互联系又自成体系,属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国家规定的主要课程,是我院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考试)。本课程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坚持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为主的施教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掌握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光镜结构及超微结构,了解其相关的功能;理解胚胎发生过程和常见畸形成因,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采用讲授、实验、演示、自学、讨论、辅导等多种形式,使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评价包括教师授课评价和学生成绩测试两部分。以提问、理论测试、抽查、实验技能考核方式进行。充分发挥教与学双方的作用,全力实现本大纲规定的课程目标。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知识量不断增加。为有效完成教学,突出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社会对高综合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考虑到前后课程的衔接,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作部分调整,制定本教学大纲。 本大纲根据邹仲之主编的《组织学与胚胎学》五年制规划教材第六版,结合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和学时安排,规定了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基本要求,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本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总学时72,其中理论学时54,实验学时18,理论课与实验课比例为3:1。 二、课程目标 (一)基本理论知识 1. 巩固生物学有关细胞学的概念、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相关功能。 2.掌握四大基本组织的光镜结构和主要超微结构,了解其相关的功能。 3.掌握各系统中主要器官的组织结构和重要超微结构,了解其相关的功能。 4.掌握人胚早期发育的基本过程以及胚胎附属结构的形成、构造和机能意义,熟悉人体各系统发生过程的概况,掌握主要器官的发生过程及常见畸形,以及主要致畸因素和致畸敏感期。 (二)基本技能 1.要求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学会听课时扼要记笔记,有效使用教学大纲、教科书和实习指导,能科学地安排课外自学时间。 2.熟悉石蜡切片制作和HE染色的基本过程。 3.熟练使用和维护普通光学显微镜。 4.能用光镜辨认各种组织和器官的正常结构,并能辨认组织和器官的主要超微结构。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实验现象: 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 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 实验步骤: 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实验现象: 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 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 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3: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 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 一、药品的取用 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3、量取2ml盐酸加入到试管2中,往试管一中滴加盐酸。 二、结物质的加热:取2m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三、洗涤仪器:将本实验中所用的试管、量筒洗干净。 实验现象: 一、3加入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外壁发热。 二、先产生蓝色紫状况淀,受热后,变为黑色的沉淀。 分析及结论: 一、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盐酸也锌粒反应放出氢气。 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生或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 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我们安全、正确、快速的进行实验并获得可靠结果的重要保证。

新乡医学院同等学力申硕

新乡医学院2014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招生简章 新乡医学院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生物学、心理学、生物医学工程等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覆盖了医学、理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工学等6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医学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格局。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给广大在职人员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学术能力,促进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以适应当前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和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管理工作的意见》(学位【2013】36号)的文件精神及相关规定,我校决定开展2014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招生工作。现将招生培养的有关事宜公布如下: 一、招生专业

二、报名条件及时间 1.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身体健康。 2.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满二年者。 3.自即日起开始报名,截止时间:2014年6月30日。 三、报名办法 报名时应提交审验如下材料: 1.本人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及其复印件(复印件一律用A4纸张); 2.《新乡医学院2014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粘贴本人照片)一式2份; 3.本人近期同底免冠一寸彩色照片5张。 四、学习方式 采取自学及专家辅导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我校每年6月和12月统一组织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课程水平认定考试(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五、收费标准 第一阶段为资格确认、学籍注册、课程学习和硕士学位课程水平认定,收费标准为:8000元/生,入学前一次交清。教材根据学员需要购买,费用自理。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年。 第二阶段为硕士学位申请、科研训练和论文撰写及答辩:学员通过新乡医学院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课程水平认定考试和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后,缴纳硕士学位申请费8000元。(申请硕士学位之前一次交清) 六、结业与硕士学位申请 1、学员参加我校统一组织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课程水平认定考试,成绩合格且修满相应学分,由我校颁发《新乡医学院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课程水平认定证书》或《新乡医学院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结业证书》。 2、具有学士学位者且获得课程水平认定证书或结业证书的学员,须利用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工作信息平台,报名参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 个、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实验现象: 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分析及结论: 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 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 个、玻璃片4 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实验步骤:

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 瓶空气和1 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实验现象: 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 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 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Q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O 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3: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 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 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 一、药品的取用 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化学实验教案

化学实验教案

通榆县新发学校 教案学部:中学部

学科:化学 任课教师:马志强 授课班级:九年一班 授课年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通榆县新发学校教导处制

教案编写说明 一、编写原则 1.教案编写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1)明确地制订教学目标,具体规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2)合理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3)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学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 2.教师应在学期提前备出一周课,平时提前备出两节课,并在每次授课时携带教案授课。 二、编写说明 1.“授课时间”、“章节名称”必须填写。 2. “教学目标”:依照课程标准要求,本课程学生应掌握、熟悉、了解的要点。 3. “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一般是一门学科所阐述的最重要的原理、规律,是学科思想或学科特色的集中体现。它的突破是一节课必须要达到的目标,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 4.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 5.“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包括讲授法、现场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案例分析法等。 6.“课程资源准备”:包括教具准备、多媒体或电子教案准备、教学参考资料等内容。 7.“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本次授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板书设计)、时间分配、教学模式(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等设计内容。

新乡医学院专业设置

新乡医学院专业设置 学校设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管理学院、公共卫生学系、生命科学技术系、医学检验系、心理学系、外国语言学系、体育教学部、社会科学部、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第三临床学院等14个院(系、部),建有3所附属医院。学校有临床医学(含儿科学、眼耳鼻喉科学、神经科学与心理卫生、康复医学4个专业方向)、护理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麻醉学、法医学、药学、预防医学、英语、应用心理学、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等14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5个学科门类。 新乡医学院各专业介绍 临床医学 学制:5年;层次: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对疾病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部门等从事医疗、预防、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预防医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 本专业前期(三年)学习医学基础课程,后期(二年)设有儿科学、眼耳鼻喉科学、神经科学与心理卫生、康复医学、临床心理学、临床血液与输血等专业方向课程,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修读方向。 护理学 学制:4年;层次: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护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够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社区护理、护理管理和护理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医学概要、护理心理学、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学、护用药理学、护理管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重症护理学、社区护理学。 医学影像学 学制:5年;层次: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医学影像技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医学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预防医学、诊断学、内科学、放射治疗学、超声诊断学、介入医学、医学影像设备学、核医学、影像物理学、电子学基础。

[人教版必修2]化学实验安全教案

【课题】1-1-1从实验学化学----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实验安全等【学习目标】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重点难点】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习方法】通过复习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学习过程】 【阅读与理解】 1、阅读下列材料,解决有关问题,有何启发?[2003上海春季高考题] ①早在1785年,卡文迪许在测定空气组成时,除去空气中的O2、N2等已知气体后,发现最后总是留下一个体积不足总体积1/200的小气泡。 ②1892年,瑞利在测定氮气密度时,从空气中得到的氮气密度为 1.2572g/L,而从氨分解得到的氮气密度为I.2508g/L。两者相差0.0064g/L。 ③瑞利和拉姆赛共同研究后认为:以上两个实验中的“小误差”可能有某种必然的联系,并预测大气中含有某种较重的未知气体。经反复实验,他们终于发现了化学性质极不活泼的惰性气体——氩。 请回答下列问题: 空气缓慢通过下图a-d装置时,依次除去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A O2、N2、H2O、CO2 B CO2、H2O、O2、N2 C H2O、CO2、N2、O2 D N2、O2、CO2、H2O 材料①、②中的“小误差”对测定空气组成和氮气密度的实验而言是(填“主要因素”或“次要因素”)。 材料③中科学家抓住了“小误差”而获得重大发现说明。 2、阅读课本第4页“一、化学实验安全” 3、复习初中课本中有关实验基本操作的内容,总结归纳有关实验安全的知识 4、以下图片,请同学们想一下在哪些地方见过?你知道什么意义吗? 【归纳】按下列分类方法归类: ◇人身安全,如:不能直接尝任何药品, ◇仪器安全,如:热的试管不能直接用冷水冲洗,酒精灯内酒精不能少于◇药品安全,如:用剩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回原瓶, ◇操作安全,如: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 ◇环境安全,如:有污染的尾气不能直接排放, 【思考与交流】化学实验室常见危险品及其保存 1.易燃液体 特性:易挥发,遇明火易燃烧;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范围,

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及不同刺激强度

机能学实验课教案 机能学基础 一、实验学概述 机能实验学,也叫实验生理学。它是把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三门学科的实验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门新型的实验性课程。它的内容不但包括各科实验中的一些经典实验,比如生理学实验: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及不同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和离体蛙心灌流实验;药理学实验:PD2的测定、药物半衰期的测定、钙镁拮抗、有机磷中毒及解救;病理生理学实验如休克实验。它还包括一些综和性的实验如心衰、肾衰和呼衰,这些实验通过对各种动物的正常状态、病理模型复制、药物解救,把生理、病理生理、药理三门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通过这些实验的学习,不但可以巩固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仪器器械的使用,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为以后进入临床打好基础。 二、机能学实验的基本要求 1.实验前

要复习一下与本次实验有关的生理、药理和病理生理三学科的知识,预习一下实验讲义,想一想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以便在实际操作中及时纠正。 2.实验中 ⑴要遵守课堂纪律,不要迟到早退,不要在课堂上大声喧哗,保持正常的课堂秩序。 ⑵爱护我们的实验仪器设备,特别是今天要用到的微机、张力换能器,其中的生物信号采集软件不太好使用。 ⑶爱惜我门的实验器械,领器械时仔细检查,发现有损坏的器械,及时向老师反应。 ⑷仔细耐心地观察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客观真实地记录实验结果;对于实验结果,应做如下思考:①取得了什么结果?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③出现这种结果有何实际或理论意义?④出现非预期结果的原因何在? 3.实验后 ⑴班长要安排同学值日,把实验室整理干净。 ⑵同学门自己要填写实验记录,清洗器械,把桌子擦干净,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报告的书写 文字简练,通畅,书写清楚,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四、实验室守则 要求同学们自己学习。 软件的使用 上区 1、标题栏 2、菜单栏 输入信号CH1、2、3、4通道可接受压力、张力、动作电位、神经放电、肌电、脑电、心电、慢速电信号、呼吸及温度等生物信号。

化学实验课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课教学论文 一、试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广泛意义 不论是从人类认识规律,还是从发展学生家长的智力与能力、培 养他们科学的世界观培植和方法论、来判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等角 度来看,化学实验都具有十分关键性的作用。一个概念的形成,常常 需要一个演化过程。从实践出发,首先获得一种感性认识,然后经过 分析、概括、推理,慢慢形成了一个基本概念,并在以后的发展中不 断得到发展、完善。因此一个概念一般都是比较抽象的,化学语汇也 是这样。如果我们的教师须要科学地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无疑会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同样,通过化学实验可以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入地化学定律和化学原理,在帮助学生进一步 消化和所学的化学知识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实验教学还是智 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的一项重要两项措施。 二、化学实验教学中化学的原理改进 无机化学科学的每一项成就都离不开实验。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 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化学概念,获得理论的感性认识,并通 过抽象思维形成理性认识,而通过实验又可以验证和巩固概念、理论, 使之发展和深化。临床实验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为培养学生立论、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对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陶冶思 想情操都具有非常极其重要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学化学实 验教学中应当注重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是自发进行的,要靠教师引导、启迪,逐渐培 养而成。首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观察在高分子实验中的作用及提 高观察能力的意义,要经常要求学生预先做好观察的准备,提出明确 的观察战斗部队,实施进行观察的计划,掌握所必须的具体方法。这 样不利于启发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提高了观察的效率,并使 学生的智力技能在良好的非智力品质的配合下迅速提高;其次是教师

2020年版最新科技核心医学类期刊

2019-2020年版最新科技核心医学类期刊目录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为基础,采用科学客观的研究方法与评价形式,遴选中国自然科学领域各个学科分类的重要期刊作为统计来源期刊。《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收录了在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正式出版的1933种中文期刊和116种英文期刊,共2049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共收录医学领域41类学科700余种期刊,并有10种医学类期刊新入选(见下表)。2019年新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医学类(10种)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1.陕西中医 2.重庆医学 3.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4.分子影像学杂志 5.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6.肝癌电子杂志 7.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8.国际流行病学传染学杂志 9.中医药学报

42种医学综合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606,其中《FRONTIERS OF MEDICINE》《解放军医学杂志》《解放军医药杂志》《医学研究生学报》《中华医学杂志》共5种期刊影响因子超过1。 2019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医学综合类(42种) 期刊名称影响因子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0.762 武警医学0.398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0.422 西部医学 0.633 FRONTIERS OF MEDICINE 1.283 西南国防医药0.325 安徽医学0.658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0.529 安徽医药0.535 现代医学0.479 北京医学0.488 协和医学杂志0.561 东南国防医药0.494 新医学0.465 广西医学0.430 医学研究生学报1.126 海军医学杂志0.502

化学实验安全教案_精编教案

化学实验安全教案[ 20 -20 学年度第学期 ] 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授课教师: XXXX实验学校

化学实验安全教案 温馨提示:该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是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本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实验的安全措施, 树立安全意识, 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并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2. 过程与方法: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发现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 建立化学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观点。 【学习重点】实验安全常识 【学习难点】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 【学习方法】小组交流、讨论法、归纳法

一、复习回顾: (一)常用仪器的使用: 1.加热仪器 (1)热源——酒精灯 a.在使用前, 要检查灯里有无酒精。向灯内添加酒精时, 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b.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以免; c.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另一只酒精灯; d.熄灭酒精灯时, 必须用盖灭, 不可用去吹; e.不要碰倒酒精灯, 不慎碰倒起火, 应立即用盖灭 (2)可直接加热的仪器

a.试管 试管夹夹在__________________处, 加热时液体体积 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口以约____角向上倾斜, 但不可让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的方向, 以免液体喷出伤人;如果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试管口应稍微, 以免试管内有水倒流炸裂试管。 b.蒸发皿 盛液体的量不应超过____________________, 取放蒸发皿应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c.坩埚 把坩埚放在三脚架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上加热, 取放坩埚必须使用_______ , 加热完坩埚应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上冷却。 (3)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 可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_______________。

化学实验安全

谈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问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和技能,而且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其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养成严谨求实的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以及科学的价值观,实验教学是整个中学化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有些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风险,有时会发生安全事故。笔者从事化学教学多年,经历过不少化学实验的危险情景,本文拟就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认识,以引起广大师生的注意,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安全实验的关键是要按照操作规定进行实验,危险也能变为安全。反之,安全也变得不安全。但也不要害怕,也不必满腹恐惧不敢动手实验;要熟悉操作规定,了解反应规律,不懂要问,不可蛮干。否则,在实验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危及师生的安全,甚至严重致残造成终生不幸,且会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事关重大,务必高度警惕。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违反操作规定 例如,加热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完毕时,应先把导管从水里撤出,再撤酒精灯。上面的操作正好颠倒了,先撤去了酒精灯,还没来得及取导管,水就沿导管流入反应器,引起仪器炸裂 又如,点燃氢气必须先检验纯度。可是,如果你在用锌和盐酸反应制取氢气的演示实验过程中,当锌粒反应完后,打开反应器的塞又装上锌粒,塞上塞就点燃,就会引起仪器爆炸。为什么会发生爆炸事故呢?这是因为你违背了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纯度的操作规定。实验过程中打开塞装锌粒跟实验开始时装锌粒相同,反应器里进入了空气,氢气和氧气混合,点燃都会发生爆炸。 又如,浓硫酸的稀释,应把浓硫酸注入水,而不是把水注入浓硫酸,如果操作反了,则会导致浓硫酸溅出伤人。 二、药品混入杂质 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时,如果混有一些可燃物,如毛发、木屑等,就会造成爆炸事故。因此用药时要认真,不得马虎从事。 又如:做甲烷的演示实验时,有人没有把空气排净就点燃甲烷气体,产生爆炸事故。此实验应先检验甲烷的纯度,再点燃甲烷气体,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 三、用药过量发生事故 一些实验虽然剧烈,但试剂量小并无危险,用药量稍大便会发生危险。例如,在实验室制取气体是如果取用的药品过多,会导致气体无法顺利排出而发生爆炸。 四、使用失落标签未经鉴定的试剂发生事故 如,在配制溶液时错把硫酸当盐酸使用,造成伤害事故。凡失落标签的试剂一定要检验确定后再使用,以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五、实验室空气不流通 在演示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时,或学生实验可燃性气体。如果实验室空气不流通,有毒、易燃气体逸散到空气中越积越多,达到一定浓度,会引起师生中毒或其他意外事故。因此实验室应安置通风橱、换气扇等通风设施,必须做到实验室空气流通。 为安全地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实验时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一切实验一定要按照操作规定进行。 2.一切实验一定要在预备室准备好,做到实验无误,方可拿到教室或实验室做。 3.做有毒、可燃性实验时,一定要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

新乡医学院 有机化学 实验课教案首页.

新乡医学院有机化学实验课教案首页 授课教师姓名及职称: 新乡医学院化学教研室年月日

实验 樟脑的还原反应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用NaBH 4还原樟脑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2. 了解薄层层析在合成反应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用NaBH 4还原樟脑得到冰片和异冰片2个非对映异构体。由于立体选择性较高,所得产物以异冰片为主。冰片和异冰片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两者极性不同。 NaBH 4H OH H OH +樟脑异冰片冰片(龙脑) 色谱法:利用混合物中各组份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通过色谱速度不同,从而使各组份完全分开的分离方法。薄层层析是是色谱法中的一种。 三、试剂 2 g (0.01 3 mol )樟脑,1.2 g (0.032 mol )硼氢化钠,20 mL 甲醇,25 mL 乙醚 四、实验步骤 1. 樟脑的还原 在50 mL 圆底烧瓶中将2 g 樟脑溶于20 mL 甲醇,室温下小心分批加入1.2 g 硼氢化钠,边加边振摇。必要时可用冰水浴控制反应的温度。当所有硼氢化钠加完后,将反应混合物加热回流至硼氢化钠消失。冷却到室温,在搅拌下将反应液倒入盛有40 g 冰水的烧杯中,充分冷却,抽滤收集白色固体,用冷水洗涤数次,晾干。将固体转移至100 mL 洁净的锥形瓶中,加入25 mL 乙醚溶解固体,然后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干燥。干燥后将溶液转移至预先称好的50 mL 锥形瓶中。在通风橱中蒸发溶剂,得白色固体,产量约为1.2 g ,熔点212 ℃。 2. 产物的鉴别 取一片5×15 cm 的薄层板,分别用冰片、异冰片、樟脑和樟脑的还原产物的乙醚溶液点样,置于层析缸中展开。取出层析板,待薄层上尚残留少许展开剂时,立即用另一块与薄层板同样大小并均匀地涂上浓硫酸的玻璃板覆盖在薄层板上,即可显色。将4个点的R f 值对比证明樟脑已被还原成冰片和异冰片。也可用溴化钾压片做产物的红外光谱。

国内医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和影响因子

国内医学核心期刊目录和影响因子2008年国内医学核心期刊和影响因子 序号期刊名称被引频次影响因子预防医学、卫生学类 1、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172 1.237 2、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829 1.228 3、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8750.904 4、中华传染病杂志9530.903 5、中华预防医学杂志9680.891 6、中国消毒学杂志4380.738 7、中国艾滋病性病5690.680 8、营养学报7730.632 9、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5310.543 10、环境与健康杂志5620.490 11、卫生研究7510.465 12、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6810.456 13、中国防痨杂志4730.414 14、中国卫生统计2930.393 15、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640.391 16、中国职业医学3860.341 17、中国学校卫生8520.312 18、中华卫生杀虫药械950.310 19、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4210.297 20、中国公共卫生16620.296 20、环境与职业医学2510.296 22、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4210.291 23、工业卫生与职业病3330.280 24、华南预防医学2300.236 25、疾病控制杂志2490.222 26、中国工业医学杂志3170.217 27、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3510.210 28、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870.190 29、热带医学杂志1070.178

30、实用预防医学4420.158 31、现代预防医学4110.142 32、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350.131 33、职业与健康3370.048 基础、医学综合类 1、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 1.556 2、中华病理学杂志1425 1.171 3、中华医学杂志3792 1.091 4、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6340.998 5、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6900.997 6、中华麻醉学杂志14870.918 7、生理学报6970.851 8、高血压杂志6890.701 9、免疫学杂志5440.683 10、中华血液学杂志14520.676 11、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9940.656 12、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7680.629 13、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6440.617 14、CHINESE MEDICAL JOURNAL15010.592 15、中国计划免疫4550.587 16、中华男科学杂志5260.586 17、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6210.541 18、医学研究生学报5690.539 19、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6610.515 20、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6580.489 21、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5730.478 22、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9010.476 23、解放军医学杂志10230.474 24、解剖学报5860.455 25、重庆医学9680.436 26、诊断病理学杂志4110.395 27、基础医学与临床4850.387 28、生理科学进展4430.378 29、中国医学伦理学4050.371 30、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850.368

第1课时 化学实验安全教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单元规划: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让学生学好化学,首先要了解化学学科的这一特征,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学习化学。实验是了解物质性质的最好方法,也是认识元素周期律的最佳途径;通过实验可以感受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认识并研究能量的利用问题;通过实验还能切实了解材料、环境、绿色化学等问题。教科书把化学实验列为第一章体现了课程标准所反映的教学思想。此外,教科书不仅把“化学实验”作为专题内容,还把它安排在第一章,突出了化学实验的基础性,既起到与初中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知识的衔接,又为高中化学新知识的学习穿针引线,通过实验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由此决定了本章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复习过滤和蒸发等操作。对于蒸馏,则是在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在复习拓宽的基础上又介绍了一种新的分离和提纯方法——萃取。本节还结合实际操作引入物质检验的知识。这样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在化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验介绍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溶液的配制方法是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技能,也是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而物质的量的有关知识,作为化学实验中的计量来呈现,从而突出实验主题。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1课时化学实验安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复习初中相关实验、预习本节内容,让学生获取实验安全方面的知识,加强实验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亲自实验和教师指导,让学生认识实验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对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注意实验安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 了解事故的处理方法。 四、教学器材: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引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人们对科学规律的发现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反复观察、探究和验证逐步完成的。化学研究主要用的是实验法,所以,学习化学也离不开实验。掌握实验方法以及完成化学实验所需的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同学们在高中阶段学习化学的第一章就是从实验学化学。那么就让我们一起从实验推开高中化学的大门吧。 【多媒体播放】《憨豆先生爆笑之化学实验》,让学生谈谈观看完视频后的感想。

《化学趣味实验》教案

《化学趣味实验》教案【教学目标】 本节课是一节趣味实验课,主要目的是引起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知道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及规范学生的一些实验操作。 【教学设计】 1、烧不坏的手帕: 实验用品: 棉手帕、70%的酒精、烧杯、酒精灯、坩埚钳等。 实验步骤: 将棉手帕侵泡在70%的酒精中,用坩埚钳夹起棉手帕放到酒精灯出点燃,边燃烧变晃动,等火焰熄灭后,拿下手帕观察手帕有什么变化? 实验原理: 因为棉手帕是用70%的酒精侵泡过的,酒精燃烧时,30%的水分蒸发需要吸热,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所以火焰熄灭后,棉手帕还是完好无损。 2、魔棒点灯: 实验用品:

玻璃棒、表面皿、酒精灯、高锰酸钾、浓硫酸等。 实验步骤:? 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观察酒精灯能否被点燃? 实验原理: 高锰酸钾与浓硫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酒精灯被点燃。 3、喷雾作画: 实验用品: 画纸、画笔、喷雾器、酚酞、醋酸等。 实验步骤: 先用画笔蘸取酚酞溶液在画纸上作画或者写字,等风干后观察不到痕迹,再用装有醋酸的喷雾器对着画纸喷,观察画纸上有什么变化? 实验原理: 无色的酚酞遇酸变成红色。 4、水火相容?: 实验用品:

玻璃杯、镊子、玻璃棒、水、氯酸钾、浓硫酸、白磷等。 实验步骤: 在一个玻璃杯中盛大半杯水,把十几颗氯酸钾晶体放到水底,再用镊子夹取几小粒白磷放到氯酸钾晶体中。接着用玻璃移液管吸取浓硫酸少许,移注到氯酸钾和黄磷的混合物中,这时水中就有火光发生。水中有火,岂不是“水火相容”吗???? 实验原理: 在水中放进氯酸钾,氯酸钾是含氧的化合物;再放进白磷,白磷是极易燃烧的东西,在水里因为与空气中的氧隔绝了,所以没有自燃。但是,加进了浓硫酸,浓硫酸与氯酸钾起作用生成氯酸,氯酸不稳定,放出氧来。氧又与白磷起反应而燃烧,这种反应特别猛烈,因此在水里也能进行,使得水火同处在一个杯中。磷被氧化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与水起作用,生成磷酸。 5、制作“叶脉书签”: 实验步骤: (1)选择外形完整、大小合适、具有网状叶脉的树叶,?这是成功的关键,叶脉不硬的就好象煮树叶汤?? (2)用水将树叶刷洗干净,放在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当叶肉呈现黄色后取出树叶,用水将树叶上的碱液洗净;?? (3)将叶子平铺在瓷砖或玻璃板上,用试管刷或软牙刷慢慢刷去叶肉。将剩下的叶

化学实验安全教学案

化学实验安全教学案

实验安全 上音实验 引入:1、炸药大王诺贝尔发明炸药的故事 2、氧气的发现史,汞的使用。 3 某同学利用下列装置制取氧气: 提问: 实验结束后,先撤出精灯,引起水倒吸至试管中,导致试管炸裂。请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这样的结果呢?这样的实验我们应怎样操作呢? 化学实验既有趣味但往往险毒脏,因此,我们实验时一定要重视安全。 引入:化学实验安全 师:我们在初中曾经学习过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如固体和液体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以及一些基本仪器的使用等,在这些基本操作中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呢? [思考与交流] 1.取用药品的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2.用酒精灯加热的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多媒体展示]

一、取用药品的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因此,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小量取用:液体取1~2 mL,固体取用量盖满试管底部。 3.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二、用酒精灯加热的安全注意事项 1.在使用前,要先检查灯里有无酒精。向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2.在使用时,要注意几点: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

新乡医学院重点实验室建设

新乡医学院重点实验室建设年度考核评价简况表 学科建设办公室制表 2018年1月2日填

填表说明 本表为新乡医学院重点实验室建设2017年度考核评价简况表。 一、关于统计时间 本表绩效产出所有填写的成果“论文、专著、专利、项目、获奖”起讫时间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 二、关于科研成果 1. 除另有说明外,本表填写中涉及的人员均指人事关系隶属新乡医学院的在编人员,兼职人员不计在内;如有人员变动,请注明。表中涉及的成果(论文、专著、专利、科研项目/奖项、成果转化效益等)均指本实验室成员作为主持人或第一(通讯作者),以新乡医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论文署名中必须含有本实验室名称)获得的成果。 2.本表填写的成果均为本实验室人员所取得的,不得将所在学院其他非实验室人员成果业绩纳入。 三、其他说明 1.本表不能填写任何涉密内容。涉密信息请按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进行脱密,处理至可以公开后方可填写。 2.本简况表应采用A4普通纸“无线胶订”方式简装(白色封面,一式四份),封面须加盖学院公章。

第一部分建设成效一、实验室建设总体概况

二、实验室学术队伍情况 工作合同(截至2017.12.31合同尚在有效期间)的外籍教师;其中,“实质性调动”是指已签署全职工作合同(每年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 2.“具有海外经历人数”是指在境外高校/研究机构获得学位,或在境外高校/研究机 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时间连续超过10个月的专任教师人数。 3.其他人员指人事关系不在本单位,实验室短期聘请的高水平学术人员(两院院士、 长江学者、国家千人、国家杰青、青年长江学者、青年千人、国家优青、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在实验室建设发展中发挥作用的人员。 4.本表填写截至2017.12.31的统计数据。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教案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 课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第一课 时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认识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 2.激发学生严肃认真科学的态度. 重点: 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 难点: 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讲述、演示。 实验准备:各种常用化学仪器 教学过程(https://www.360docs.net/doc/7617925783.html,): 一.导入: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自然学科为题,导入新课。 二.授新课: .结合课本P191内容,讲解、强调化学学生实验的要

2.结合实物,讲述一些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和注意事项: ⑴试管 ⑵试管夹 ⑶玻璃棒 ⑷酒精灯 ⑸胶头滴管与滴瓶 ⑹铁架台 ⑺烧杯 ⑻量筒 ⑼集气瓶 ⑽漏斗 ⑾长颈漏斗 ⑿锥形瓶 ⒀蒸发皿

⒁导气管 ⒂其它仪器 三、简要进行课堂小结。 四、巩固练习: 对照课本图3、图4,说出这两个实验中所用到的各种仪器的名称。

第二课时 课题:药品的取用 教学目标:1.了解取用药品的注意事项,学会正确取用药品的基本操作.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重点:固体药品与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难点:滴管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实验 实验准备:固体药品、液体药品、药匙、镊子、小纸槽、滴瓶、胶头滴管、 教学过程(https://www.360docs.net/doc/7617925783.html,): 一.教师授新: (一) 药品的取用: 1.

讲解要注意的事项; 三不原则; 节约药品原则; 用剩药品的处理方法。 2. 操作原理(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取用粉末状固体的正确方法; 取用块状固体的正确方法; 取用液体药品的正确方法; 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正确方法; 滴管的使用方法; 浓酸浓碱的使用注意事项; 二、学生操作练习: .练习用小纸槽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 2.练习用镊子将块状固体装入试管中, 3.用50mL量筒取45mL水; 三、简要进行课堂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