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科学院历史
外教社俄罗斯概况(第2版)PPT课件unit13
4. 国民教育
18—19世纪的教育状况
19世纪初,俄罗斯的教育体制发生了较大变化。 亚历山大一世进行大规模教育改革,创建了国民教育部。 尼古拉一世统治时期,俄罗斯教育体制转向保守。
4. 国民教育
苏联时期的教育状况
形式的综合体。
2. 大众传媒
政府对大众传媒的整顿
俄独立之初,新闻媒体界过度自由化,金融寡头瓜分和把持新闻媒体。 1993年底,成立联邦广播电视局和政府广播电视发展委员会。 1999年,俄成立出版、广电和大众传播事务部,简称“新闻部”。 同时成立全俄罗斯国家电视广播公司。 通过对媒体进行所有权重组、加强国家对媒体控制等措施,俄政府逐步完成了新闻媒
3. 科学技术
苏联时期的科学技术
杰出成就: 尤里耶夫奠定了直升机制造的技术基础。 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论证了太空飞行的可能性。 维尔纳茨基提出的人类圈、生物圈思想成为现代生态学的起源。 1949年,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57年,成功发射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1年,加加林成功实现人类第一次太空飞行。 1966年,苏联自动星际站“月球9号”完成世界上首次月球软着落。
1. 语言文字
俄语变体形式
现代俄语两种变体形式:(1)规范的标准语;(2)由各种方言构成的非标准语。 俄语两大地域方言:南方方言(亦称“南俄方言”)和北方方言(亦称“北俄方
言”)。 南北方言区之间,从西北到东南有一个过渡性区域,通常被称作“中俄方言区”。 现代俄语标准语的发音主要以南方方言为基础,同时吸收了北方方言的个别发音。
4. 国民教育
俄罗斯独立后的教育状况
俄罗斯现有各类高等院校741所,其中国立高校496所,非国立高校245所。 俄高校类型:
第8章自蔓延高温合成
8.2 自蔓延合成方法原理
二、自蔓延合成方法的原理 1、燃烧波的特征
燃烧波从右向左蔓延,δ区间为反应物转化起始至完成区间。 燃烧波前沿的区域是热影响区,当该区内温度从T0上升到着火温度,热释放速率和 转化率开始由0逐渐上升,这样就进入燃烧区,在这一区域内实现由反应物结构转化 为产物结构,当转化率达到1时,反应即进入产物区。
自1991年起,每两年召开一次国际SHS会议。
1992年国际SHS学报(Inter.J.SHS)在美国创刊。这些广泛的国际交 流和合作促进了SHS的进一步发展。目前,从事研究的国家己有30多个。
1
8.1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
二、SHS技术的研究方向
目前SHS研究中仍存在着最大的问题
合成过程难以控制
SHS烧结技术应用:用于制备高孔隙度陶瓷、蜂窝状制品、氮化物 SHS陶瓷、耐火材料和建筑材料。
与采用粉末混合料烧结的传统陶瓷相比,SHS烧结技术具有两大特点: 化学组成和相组成相同的材料,呈现出不同的组织结构;SHS烧结陶瓷 不需要添加烧结助剂,使其在较宽的高温范围内保持良好特性。
13
8.3 自蔓延合成工艺
一、自蔓延合成生产工艺种类
3、SHS致密化技术
液相致密化技术:利用高放热反应体系可形成极高的合成温度,产生 大量的液相,排出气体后可获得致密材料。其产物可以是熔炼在一起的 复合物,也可以是通过产物的不同特性(如密度)而分离开的单一化合 物。
铝热 反应
3Cr2O3+6Al+4C=2Cr3C2+3Al2O3,反应温度(T)可达6500K
17
8.3 自蔓延合成工艺
(3)锻压法:是在SHS反应产物还处于红热状态时,利用外界冲击力 而使材料密实化。该法优点是比爆炸法安全,可获得接近成品形状的产 品,生产率高;缺点是压坯边缘有时开裂。
第二章 海洋科学发展史
1751 Henri Ellis, first deep soundings of temperature in the tropics,
1800 Count Rumford a meridional circulation of the ocean with water sinking near the poles and rising near the Equator.
National Systematic and National Surveys: 1925 1940
世界近代史参考书目
世界近代史参考书目
苏联科学院主编:《世界通史》,第5—7卷,三联书店1975年。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3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002年。
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全3册),商务印书馆1988年。
拉尔夫、伯恩斯:《世界文明史》(上、下),商务印书馆2006年。
克拉克主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起。
杜兰:《世界文明史》,东方出版社1999年。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95年。
佩里·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帝国的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1-3卷),三联书店1992-1993年。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1、2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马克斯·韦伯:《经济通史》,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丁建弘主编:《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一种历史社会学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海南出版社2003年。
近年国内苏联史研究状况综述
·88·第3卷总第14期近年国内苏联史研究状况综述白晓红【中图分类号】K5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094(2013)02-0088-0009苏联国家七十余年的风雨历程是艰难的、不平凡的,苏联历史的研究也同样经历着曲折的过程。
俄罗斯国家的历史科学同其他门类的社会科学一样,其发展与整个国家的历史命运息息相关:苏维埃时期,历史研究从属于政治,具有严重的政治化和教条主义倾向。
解体前后、大转折时期,史学与国家一起体验着转轨的阵痛。
苏联解体二十余年后,俄罗斯史学界开始痛定思痛,努力克服苏联时期的教条主义和改革初期的浮躁情绪,尝试进行真正科学意义的历史研究。
中国的苏联史研究不可避免地受到对象国研究状况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的苏联史学者,继承我国历史编纂学的优秀传统,力图超越俄罗斯国家苏联史研究中的政治色彩①,在吸收俄罗斯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充分运用苏联历史档案文献、苏共中央文件、原始史料和网络资料,努力接近历史本来面目,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有所突破,对苏联历史的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一、大部头专著、通史类研究出现近年来中国苏联史研究的最丰美收获是,经过数年的积累、沉淀,苏联历史的通史类研究和有分量的专著出现。
2010年,新华出版社出版了由陆南泉、黄宗良、郑异凡、马龙闪、左凤荣主编的《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共分上中下三册,150多万字。
书稿甫一面世,就得到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
该书的作者群集合起国内苏联史学界大部分优秀的研究者,以“秉笔直书,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苏联历史问题。
此著作的内容几乎涵盖苏维埃国家74年历史过程中所有重要的问题。
姚海以大量的原始档案和史料为依据,阐述了1917年俄国革命俄国的基本状况、二月革命的历史真相以及布尔什维克夺得政权的过程,分析了以往十月革命研究中许多存疑的问题。
对苏维埃政权驱散立宪会议、立宪会议未能在俄国历史发展中起到作用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俄国还没有形成立宪会议能够依靠的比较成熟的社会阶层。
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科学院及其所属科研院所简介
多国际科研组织的成员 ,并且积极参与许多大
利 等领 域 的科研 工 作提 出 了更 多 的 要 求 。吉 尔
吉斯 社会 主义 加 盟共 和 国科 学 院 的科 研 工 作在
这 一时 期 也取 得 了突 飞猛 进 的 发展 ,取 得 了 2 项 具 有世 界意 义 的科 学 发 明 : 月球 宇 航 试验 用 装置 ,帮助宇航员适应太 空环境 的药剂 。
论 。 目前 ,该 研 究所 的主 要 研究 领 域是 :天 山
区域 地质 学 及 其 矿 产资 源 ;天 山区域 地理 学 ; 生态地 球化学 。
17 9年 地 质 研 究 所 被 以 领 导 该 所 2 9 0多 年 、并 为该所做 出 巨大贡献 的M. 阿德舍夫 院 M.
( p. 讶) 6 n y 2 5a号
邮编 : 7 0 7 201 电话 :(9 — 1 ) 1 0 3 院 长 接 待 室) 9 6 3260 9 ( , 6 5 2 ( 学秘书处) 5 5 8科
E mal k r lv @a n t k ( - i : o oe a k e . g 院长 接 待
批注本地保存成功开通会员云端永久保存去开通
维普资讯
小 资 料
巾 亚பைடு நூலகம்信 ■
15 9 4年 8月 1 ,苏 联 部 长会 议 作 出决 7日 定 ,成 立 吉 尔 吉 斯 社 会 主 义 加 盟 共 和 国 科 学
科研 院 所 的 专项 基 础 研 究和 应 用研 究 划拨 了经 费 ,这些科 研 院所 取得 了丰 硕 的科研 成果 。
盟 共和 国科 学 院被 改 组 为吉 尔吉 斯 斯坦 国家 科 学 院 ,并 创办 了吉 国家科 学 院南 方 分院 。 1 9 94 术 ;研 究 如 何 合理 使 用水 资 源和 能 源资 源 ;研 究 如 何勘 探 、开采 及加 工 矿产 资 源 ;研 究生 物
高一历史斯大林模式试题
高一历史斯大林模式试题1.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
”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B.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D.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
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在这一模式下,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严重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特别是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因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答案选B。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2.经济体制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曾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后来却严重制约着苏联发展的经济体制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斯大林模式【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经济体制”才是本题的题眼。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 B.新经济政策只是经济政策,谈不上是经济体制,AB都得排除。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的,当然也不能选,所以答案是D.斯大林模式。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两面性3.(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曾经的超级大国苏联简介
苏联亡党亡国的五大原因第一个重要原因:否定党的领袖,否定党的历史。
“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一股“重新评价历史”的运动,从否定斯大林开始,继而攻击和诽谤列宁,歪曲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最后否定苏共70年的执政历史。
这种所谓评价使苏共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终于导致了苏共党亡政息。
第二个重要原因:背叛马克思列宁主义,失去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在理论上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使全党失去正确的理论指导,必然造成党内外思想的混乱和社会政治动荡。
戈尔巴乔夫彻底背弃了马克思主义信仰。
他强调:“新思维”就是促进“多元化”,放弃“意识形态限制”和“精神垄断”,打破“一切理论的局限”,实质上就是打破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第三个重要原因:党风败坏、严重脱离群众。
党的作风体现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列宁时期,非常注重党的作风建设,严格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廉洁奉公,反对官僚主义,反对脱离群众。
列宁坚决反对特殊,以身作则。
但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党内腐败严重。
特权阶层恶性发展,不断利用各种手段,将过去对国有资产的支配权转化为实际的占有权。
1991年,莫斯科上万名大富翁中,大部分都是原来的党政干部。
所以,一个美国学者讲:“苏联共产党是唯一一个在自己的葬礼上致富的政党。
”第四个重要原因:干部路线严重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
苏联的干部路线从斯大林时期开始出现了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就是实际上的任人唯亲,上下级干部之间形成了很强的人身依附关系。
到戈尔巴乔夫时期,任人唯亲的干部路线更加肆无忌惮。
他上任不久就改组了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新增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和中央书记8人,撤职2人。
更换了部长会议主席和6位副主席,撤换了40多名党中央和政府部长,近100名州委书记。
错误的干部路线造成党政军干部队伍思想空前混乱,严重损害了党的威信,造成了干部对党的离心倾向。
第五个重要原因:严重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原则,改变了党的颜色。
俄国档案文献_保管_解密和利用
・专题研究・俄国档案文献:保管、解密和利用沈志华一位美国档案学家曾经说过:过去档案创造了“历史”,而现在档案又成为历史的见证。
以此来描述苏联历史与俄国档案文献的关系也许再恰当不过了。
众所周知,在斯大林时代,一部《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从体例、观点和史实各方面大体上奠定了苏联历史研究的基础。
尽管苏共二十大以后,苏联历史学家们曾做过一番努力,试图摆脱斯大林设定的历史学框架,但毕竟势单力薄,回天乏术。
时至80年代后期,苏联历史呈现在世人面前的还是一幅经过篡改和文饰的、残缺不全的画面,真正的“历史”依然封存在不见天日的档案文献中。
80年代末90年代初,终于有大批苏联和俄国历史档案文献抹去尘埃展现出来,并成为人们了解苏联历史内幕的见证。
惟其如此,俄国档案的解密及其利用,才引起了全世界历史学家和档案学家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本文拟简要介绍俄国档案文献的保管状况、解密过程,以及国际学术界对这笔宝贵财富开发和利用的情况,以期中国学者关心这件轰动当前世界历史学界和档案学界的大事,并有可能积极参与其中。
苏联的档案馆和档案管理1917年俄国革命成功伊始,苏维埃政府便开始抓档案工作,并于1918年6月18日发布了著名的列宁档案法令——“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改革和集中统一管理档案工作的法令”,成立了俄罗斯联邦教育人民委员会档案事务管理总局。
这是俄国(包括苏联)历史上第一个集中管理档案的国家机构。
1921年11月26日,根据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决议,国家档案管理总局直接隶属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
但是由于内战爆发和随后出现的党内严重斗争,除了在中央和地方建立了一些档案领导机构外,档案馆的工作实际上还没有全面展开。
直到20年代末,苏联的档案馆才分党和国家两个方面按系统组建起来。
1929年6月,隶属于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的・・163苏共中央档案馆首先建立起来。
苏联中央档案管理局于1929年4月成立后,开始着手组织国家档案系统,并于1932年建立了苏联中央国家档案馆,直至1941年3月批准建立了十个中央档案馆,苏联国家档案馆系统正式建立起来。
苏联专家在中国科学院:对1950年代中苏两国科学院交流与合作的历史考察
一
中 国科 学 院 访 苏 代 表 团— — 两 院 直 接 交 流 的起 点
对于新 生的社会主义 中国与刚 刚站稳脚 跟的执政党而言 ,学 习苏联 、模仿苏
联 是无可选择 的必 由之路 。而对于 中国科学 院来说 ,则意 味着一 场从科学理念到
具体 科研 活动组织 方式都 必须打碎 旧有传 统的彻 底变革 。 中国科 学院在共和 国成 立一个月之后 即 14 9 9年 1 月正式宣布成立 ,是将 民 1 国时期仿 欧美模式建立 的国立 中央研究 院 、北平研究 院等科研机构进行接 管、调 整 、合 并的基础上组建 的。在新 的政治 制度 、社会 制度 下 ,这个新 的人 民的科学 院,经过思 想改造运动 的洗 礼之后 ,同样 融入了全面学 习苏联的大潮之 中。早 在 15 9 2年 1 月 ,科学 院扩 大 院长 会议 上 即专门作 出了关于加强学 习和介绍苏联 先 0 进科学 的决议 ,具体措施包 括 : 要求各研 究单位加强研究 苏联科学成果 ; 手出版 着 苏联科学 丛书 ( ,( 科学通 报 将 系统 介绍苏联科学最新 成就 ; 同全 国科联 、全 协 国科普 等单位 举办介 绍苏联 科学和科 学家 的展 览会、演讲会 ; 组织代 表 团访 问苏 联科学 院 ,学习苏联科学 工作的先进 经验 ,并商讨进一 步加强 中苏两 国科学工作 合作 的具体 办法 。这些举措很快 一一落实 ①。 15 9 3年 2月 ,以科 学 院计划 局局 长、近 代物理 研究所 所 长、核物 理学 家钱 三强为首 的 中国科学 院访 苏代表 团赴苏访 问。代表 团由 1 9个学科 的 2 位科学 家 6 组成 ,在 3个月 的时 间里 ,先后访 问 、考察 了苏方 9 个研 究机构 、 1 所大学 以 8 1
俄罗斯学者关于那乃人历史文化的研究历程
2010年3期满族研究№3,2010(总第100期)MANZU MINORITY RESEARCH(General№.100)俄罗斯学者关于那乃人历史文化的研究历程纪悦生(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上海201600)编者按:黑龙江流域和库页岛地区是通古斯满语诸族和古亚洲族世居地,17世纪至20世纪,俄罗斯民族学家Л.И.什连克、Б.О.多尔基赫、А.В.斯莫良克、В.Л.拉林等深入各族地区调查研究,基本理清了各族的民族源流、分布地域和社会特色等。
在此基础上,1997年以来,圣-彼得堡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历史考古与民族研究所编著的《远东民族历史与文化》系列丛书,现已出版那乃、乌尔奇、乌德盖、奥罗奇、奥罗克、尼夫赫、科里亚克、埃文人的历史与文化学术专著。
该丛书的资料来源于不同时期的民族学田野调查,尤其是17至20世纪初的那乃(赫哲)等民族资料可以填补我国清代文献的空白。
本刊将陆续介绍该丛书的主要学术专著,以期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和满学研究的发展。
摘要:俄罗斯境内的那乃人和我国境内的赫哲族是同宗同源的一个民族,只因19世纪中期《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使之分属于中俄两国,成为跨界民族。
俄罗斯学者对那乃人的民族学和人类学的调查与研究有150余年的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二个阶段,本文将按此进行分述,以期有助于赫哲等东北民族的研究。
关键词:那乃;俄罗斯;历史文化中图分类号:K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65X(2010)03-0105-04那乃族[1]是俄罗斯阿穆尔河(黑龙江)中下游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也是通古斯满语诸族中最大的民族,俄国学者对那乃人的研究过程大体分为二个阶段。
一、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沙俄统治时期)俄罗斯人系统的、有计划的对那乃人历史文化的研究始于阿穆尔河沿岸地区划归俄罗斯所有。
19世纪中期,沙俄政府为了实施向阿穆尔河流域移民和经济开发,迫切需要了解这里的原住民、自然资源、阿穆尔河流域范围等信息,为此,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皇家地理协会的研究人员纷纷奔赴远东南部地区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考察。
俄罗斯著名科学家
俄罗斯著名科学家
米哈伊尔· 瓦西里耶 维奇· 罗蒙诺索夫
• 米哈伊尔· 瓦西里耶维奇· 罗蒙 诺索夫(1711.11.19- 1765.4.15),俄国百科全书式 的科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 和诗人,被誉为俄国科学史上 的彼得大帝。出生于阿尔汉格 尔斯克一个渔民家庭。冒充贵 族的儿子考入斯拉夫-希腊-拉 丁学院。1736年因学习优异被 选送到德国留学五年。娶了一 个德国女人后回圣彼得堡科学 院,成为俄国科学院的第一个 俄国籍院士。他第一个研究原 子分子的结构学说,1748年秋 他按照自己的计划创建了俄国 第一个化学实验室。揭示了化 学反应中的物质不灭定律。 1755年创办了俄国第一所大学 ---莫斯科大学。
巴甫洛夫
• 巴甫洛夫· 伊凡· 彼德罗维奇 (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俄 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 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条 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也是传统 心理学领域之外而对心理学发展 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是俄罗斯 科学家中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俄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科学院
• 俄罗斯科学院于1724年在圣彼得堡成立。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科学院成为国家科学组织, 并于1925年更名为苏联科学院。1991年苏联解体, 苏联科学院重新更名为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科 学院是俄罗斯联邦的最高学术机构,是主导全国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的中心。在苏联时 期,拥有全苏联最著名的科学家,属苏联部长会 议直接领导,负责协调全国科学活动,以便按照 国家计委编制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要求,确定国 家科学研究的总方向。同时,全面指导各加盟共 和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和国家其他研究单位重大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
中国借鉴苏联的例子
中国借鉴苏联的例子中国借鉴苏联的例子苏联被誉为二十世纪的世界强国,其社会主义制度深刻影响了全球。
中国在 1949 年建国后,早期的很多政策和措施都源于对苏联的借鉴。
下面,我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角度,讨论中国借鉴苏联的例子。
一、政治借鉴1.谨慎对待西方国家苏联在 1917 年革命后实行一系列共产主义政策,此举让西方国家从政治意识形态上对其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
中国也曾在国共内战时期,从国民党政府的错误经验中认清西方国家的干涉和威胁。
2.发展民主集中制苏联实行的民主集中制,即允许广泛讨论和决策,但又能统一行动,对中国的国家体制改革产生了指导性作用。
中国在 1950 年颁布的宪法中也采用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总体方针。
3.建设学习型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开始向上借鉴苏联的经验,将“学习”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内部,树立起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积极精神。
二、经济借鉴1.实施计划经济苏联曾在二战后稳定了国内的社会经济秩序,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开展了大规模农业工业化和农村改革。
中国在 1953 年成功按照苏联模式启动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实现了全国经济的强劲发展。
2.推进积极工业化苏联在 1929 年至 1932 年间实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政策,这使得经济体制、工业设施、基础设施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中国也在1950 年代后期开始实行经济建设的发展战略,加速工业化进程,从而显著快速发展经济。
3.倡导技术创新苏联开展了大规模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成立了苏联科学院,推广了先进科技。
中国也在 1976 年实施了科学技术体制改革,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交流等方面。
三、文化借鉴1.传承民族文化苏联在早期实行了民族平等原则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政策,推行了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整合。
中国也在 1953 年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政策,极大地保护了中国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和传统价值。
2.倡导艺术多元化苏联在十月革命后开始推广革命艺术,成立了许多文艺创作机构,让艺术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更具差异性的思想兵器。
苏联简介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俄语:CCCP,英语:USSR)是一个已不再存在的国家(1922年12月30日-1991年12月26日)。
根据苏联《宪法》,苏联是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苏联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
首都为莫斯科。
国家元首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后期称为苏联总统。
政府首脑为部长会议主席。
武装力量名称为苏联红军。
格言:全世界无产者,团结起来!(пролетариивсехстран,соедныятесь!)官方语言俄语首都莫斯科面积:解体前列第一位,为22 402 200 平方千米人口:总人口293 047 571 (1991年7月),人口密度 13 08/k㎡(1991年7月)国庆日:1917.11.7(十月革命)正式解体 1991年12月26日货币卢布时区 UTC +3至+11国歌(1917-1944)国际歌(1944-1991)牢不可破的联盟国际域名缩写 .SU (还在被使用)历史:1917年11月7日,晚9点40分,伴随着这门大炮发出的一声怒吼,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握的政权——苏维埃政府诞生了!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人在俄罗斯取得了政权,随即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随后的几年里,由托洛茨基指挥的红军通过残酷的内战击败了白军和协约国的干涉。
1921年3月,苏维埃政权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并且首先从解决农民问题入手,变余粮无偿征集为市场买卖。
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共同组成了苏联。
1924年1月21日,苏联的缔造者列宁逝世。
约瑟夫•斯大林获得政权。
他通过残酷的手段清洗了所有的政治对手,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同时以肃反的方式对党、国家和军队的领导人展开了大清洗。
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
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做斗争”。
钱学森在中国科学院
钱学森与中国科学院学部
1957年5月,在第二次学部委员大会上,钱学森被增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94年学部委员改称院士)。他还担任了第二、三届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常务委员。
1957年钱学森在第二次学部委员大会上的发言记录
1958年钱学森拟定的数学物理学化学部研究工作大纲
1957年钱学森被增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有关材料
1959年3月21日钱学森草拟的力学研究所推进剂研究中心的草案
参与和指导设计我国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
1960年2月19日,由钱学森指导设计、上海机电设计院研制的我国第一枚“T-7M”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在上海 南汇试射成功,中国从此开启了空间时代。
“T-7M”探空火箭简易发射指挥所
钱学森与科研人员在上海南汇老港镇火箭 发射试验场
《科学报》报道中国科学院第五次 学部委员大会,钱学森等增补为中 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
1984年第五次学部委员大会上,钱学森被 增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五位执行主席之一。 1992年第六次学部委员大会上,钱学森被聘请 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他为中国 科学院学部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中国科学院发展出谋划策
1960年钱学森夫妇、郭郭永怀,告之已 将他的大名在中国科学院管理处“挂了号”, 回国后到力学研究所做气动力学工作。“要 带书来、带人来”。
1956年9月11日,钱学森得知郭永怀已到 深圳,请广州的中国科学院办事处面交此 信,热烈欢迎其一家回国,盛情邀请他来 力学研究所工作。
植物学家,植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药物化学家,药物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动物学家,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冶金学和陶瓷学家,陶瓷冶金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真菌学和植物病理学家,真菌植病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有机化学家,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古生物学家,古脊椎动物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矿物学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数学家,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核物理学家,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神经生理学家,生理生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物理学家,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核物理学家,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实验生物学家,实验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微生物学家,真菌植病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空气动力学家,力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中亚历史地理文献
16~18世纪中亚历史地理文献1.《史选·胜利记》,A.M.阿克拉莫夫考证、校勘,附有简介目录和综合目录表,塔什干,1967年。
2.《胜利颂》,乌兹别克共和国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藏抄本,编号.5369。
3.卡迈勒·丁·比纳伊:《昔班尼传》,乌兹别克共和国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藏抄本,编号844。
4.穆罕默德·萨里赫:《昔班尼传》,纳斯努拉·达吾然刊布,塔什干,1961年。
5.《布哈拉宾客纪事》,P.П.贾莉洛娃翻译、撰写前言和注释,莫斯科,1976年。
6.《历史精粹》,乌兹别克共和国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藏抄本,编号608;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藏抄本,编号Д-104。
7.《传记之友》,米尔扎·穆罕默德·阿里·什拉吉刊布。
8.《艾布·海尔汗史》,乌兹别克共和国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藏抄本,编号9989。
9.《拉失德史》,列宁格勒国立大学藏抄本,编号272。
10.《史记精选》,Ч.H.塞登刊布,巴罗达,1931年。
11.《沙荣耀录》,乌兹别克共和国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藏抄本,编号2207;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藏抄本,编号Д-88。
12.《阿克巴纪事》,乌兹别克共和国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藏抄本,编号1345(第l卷),84l(第2卷),1721(第3卷)。
13.《番国征服者》,乌兹别克共和国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藏抄本,编号505;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藏抄本,编号C-465。
14.《阿拔斯盛世史》,德黑兰版,1314/1896.1897年。
15.《贤者高风奥秘》,乌兹别克共和国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藏抄本,编号1375、1385、7418;大英帝国印度事务部图书馆藏抄本,编号575。
16.《突厥人世系》,乌兹别克共和国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藏抄本,编号1110。
17.《王诫》,最早抄本真迹复制;M.A.萨拉赫丁诺娃从波斯文翻译,有前言、注释和索引,莫斯科,1971年。
俄罗斯走上高等教育强国的历程及其经验.
俄罗斯走上高等教育强国的历程及其经验周光札俄罗斯高教强国之路始于18世纪初叶彼得一世的改革,崛起于20世纪50年代后的美苏争霸。
其中经历了5个关键阶段:彼得一世的高等教育改革、罗蒙诺索夫创建莫斯科大学、19世纪的高等教育立法、苏联前3个五年计划时期的高等教育改革、二战后高等教育的大发展。
一、彼得一世的高等教育改革俄罗斯封建农奴制度延续时间很长,其高等教育一直落后于欧洲早发内生型的法国与德国。
彼得一世大力推行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全面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因素在俄罗斯的快速增长,推动了俄罗斯的近代化进程,使俄罗斯一个默默无闻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崛起为欧洲强国。
彼得一世的高等教育改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力开展实科教育,二是创建俄罗斯科学院。
17世纪俄国在经济、军事等领域远远落后于西欧各国,关键原因是俄国的教育发展迟缓。
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彼得一世极力主张俄罗斯积极地向外国学习,翻译大量的科技著作,为俄国实科学校的兴起准备了课程基础。
彼得一世本着“学院和学校是国民教育的非常事业”的理念.把创建实科学校作为社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俄国的经济振兴和国土扩张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1701年彼得一世先后发布敕令,创办了数学及航海学校、炮兵学校、外国语学校、工程师学校、外科医学校和计算学校。
为了保证教育质量,彼得一世为学校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亲自从英法等国为学校挑选教师。
学生在学习期间由国家发放一定的生活补助,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
正是这些实科学校的创建,标志着俄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诞生,为18世纪俄国经济的腾飞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需要的适用专业技术人才。
以莫斯科数学与航海学为例,其创办15年就为俄围培养了1000余名数学教师、造船工程师和海军技术专家。
由此可见,实科学校的开创不仅造就了俄国重视高等工程教育的传统,而且塑造了俄罗斯高等教育的专业取向。
虽然彼得一世的改革使俄国在18世纪初叶成为了欧洲的一个强国,但是俄国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方面仍然严重落后于英法等西欧强国。
苏联东方学专家到广州讲学
作者: NULL
出版物刊名: 学术研究
页码: 53-53页
主题词: 东方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帝国主义;东南亚国家;工作情况;苏联;历史科学;高等院校;列文;研究所
摘要: <正> 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东南亚国家组组长、经济学博士 B·瓦西里叶娃和该所研究人员历史科学后补博士列文逊,于上月26日到达广州进行参观访问。
在广州期间,瓦西里叶娃同志先后对科学工作部门和高等院校的研究人员、教师等,介绍了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的工作情况,作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的危机”的学术讲演;列文逊同志也作了东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对中国的影响
• 1949 年9 月9 日,上海中央研究院第三次检讨会提出《对于国家科学院 组织的意见》,明确强调学习苏联,加强计划。要仿效苏联的组织,把 科学研究当作国家事业之一,作有组织有计划地积极推进。要检讨过去 组织上的缺点加以改正。而“过去国家科学研究机构最大的缺点在于漫 无计划”。 1949 年11 月呈送政务院的《科学院组织条例草案》中规定设立研究计 划局,职能是处理国内科学研究之调查联络及计划事宜。副院长竺可桢 兼任计划局局长,钱三强出任研究计划局副局长。中科院最初的研究计 划局存在了一年时间,其工作主要是研究所的调整。 1953年11月, 中国科学院党组向中央呈送报告提出:“参照苏联科学工 作的先进经验, 科学院应分学部领导各所工作,并把院部、学部以及所 的学术领导机构建立与充实起来。通过一定的民主方式, 把科学家中的 进步分子适当推选到各级学术领导机构中去, 党应该主要依靠并通过他 们去进行工作”。1955年6月,中科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名单正式出炉。 学部虽是仿造苏联科学院的体制建立的,学部的性质与职能与苏联科学 院的学部却有着本质区别。苏联科学院院士大会是苏联科学院的最高权 力机构, 而中科院的最高权力机关实质上是院党组。学部委员有许多事 政工干部,学术权威性不足。
组织与运作模式
• 苏联政府虽不能给予科学足够的自由和民主,但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充分 认识到科学的力量,没有对俄罗斯科学院进行清洗和改组。 • 最高管理机构是科学院大会。由院士、通讯院士组成,因此又名院士和 通讯院士大会。大会每年召开一次。大会有权确定科学工作的基本方针, 决定重要的组织问题, 批淮该科学院主席团的工作报告, 听取科学院的学 部、分院和其他机构以及个别成员的报告, 讨论科学, 科学技术和科学组 织方面的问题, 选举本院院士、外国院士、本科学院主席团、院长、副院 长、批准本院通讯院士和科研机构负责人。 • 负责领导日常科研活动的是苏联科学院主席团, 由院长、副院长、主席团 学术秘书长、各学部秘书、科学中心主席以及由院士大会选出的若干名 院士组成, 任期四年。主席团的主要任务是: l 、审批全苏主要科研工作的计划草案。统一领导全国科学研究的发展, 2、对加盟共和国科学院的科研活动进行指导,编制预算和器材供应计划, 3 、审批各学部和分部的科研规划及机构组织计划, 分配预算经费以及审 批新增机构等。 4、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创建皇家科学院的主要目的是以西欧模 式改造俄国,在建院初的几十年,聘请的院 士全部来自西欧,第一个被吸收的俄籍院士 是罗蒙洛索夫。 Peter the Great (1672 – 1725)
圣彼得堡科学院时期
• • • 圣彼得堡科学院的是以巴黎皇家科学院为蓝本,受国家财政支持,目的是提 升国家荣誉、繁荣人类知识、促进国民教育。 彼得大帝成立科学院是推行“去传统化”改革的重要一环,是融入欧洲主流 的努力。 这一时期的西方科学正在迅速传播,并且以实验和数学方法为基础所获得的 自然知识正快速地积累着。她一开始就以知识“收割者”的形象出现,并且 处在科学研究的前沿。 在成立后的一段时期,除了进行科研以外,还负责教育,她有自己的语法学 校和大学。初期所设11名院士和兼职教授、肩负科学发展和普及知识的双重 功能使命。 科学院有一个“好奇橱”,收集了大量的藏书,有些直接是彼得大帝的私人 藏书,还藏有原封不动的解剖台和精美的天文仪器,后来又增加了植物园和 矿藏橱。
苏联科学院时期
• 同时,以计算机科学和分子生物学为代表的高新 科技在国际上迅速发展,所谓基础与应用的界限 已逐渐模糊,科学院又逐渐转向高新技术的研究。 但多数工业研究始终缺少科学院精英的参与。 •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国力达到全盛,但整个 苏联体制已经及其僵化,科学院的部分领导年龄 达80、90岁,投入产出比极低。科技实力已不 具有50、60年代的国际地位,在计算机、遗传 工程等领域已经大幅落后于西方。 •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政治与经济改革,终因 积重难返而失败。 • 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科学院与叶利钦成立 的“俄罗斯科学院” 合并,改名俄罗斯科学院。
苏联科学院历史
范乐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 • • •
圣彼得堡科学院时期(1724-1917) 苏联科学院时期(1917-1991) 组织与运作模式 对中国的影响
圣彼得堡科学院时期
• • • • • • • 科学与艺术的荒漠 金帐汗国属莫斯科公国 伊凡三世(1462–1505) 伊凡四世(1533–1584) 彼得一世(1682–1725) 大北方战争 迁都圣彼得堡
数学与力学 物理
非欧几何 电弧 结晶学 无线电
化学
热化学 化学结构 元素周期表
生物
植物普查
地理与地质 人文
地层学 文献学
微分方程
概率论 系统的稳定性
新电镀法 有机化学
胚胎学
高级神经活动 消化机理
岩相学
测震学 地球化学
俄国史
东方学
苏联科学院时期
• • 1917年4月,科学院举行选举,卡尔平斯基成为第一位民选主席,他自 此担任科学院领导。同年改称俄罗斯科学院,1925年7月正式更名为苏 联科学院,为全苏最高科学机构。 苏维埃政权建立伊始,科学院与新政权的关系很紧张,政府渐渐对于科 学的态度发生改变。对科学院更是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即使在极为困难 的内战时期,科学院仍然获得大量的财政支持。 苏联政府对于基础研究高度重视,新的研究所被大量地建立起来,像光 学所、放射所、物化分析所等。科学院系统的许多博物馆和实验室都改 组为研究所,一些大学的实验室也被划归科学院,研究所成为科研的基 本单位。 大学和工厂的科研能力遭到削弱,由科学院主导的研究所体制得到确立, 逐渐造成了科研与教育、工业的分离。 从1919年起,苏联政府就开始组建各加盟共和国科学院,最先成立的是 乌克兰科学院与白俄罗斯科学院。 为了加强与政府各部委的联系,科学院主席团于1934年由列宁格勒迁往 莫斯科。列宁格勒仍保有许多重量级研究所。
• • •
数学学部
数学与天文
物理学部
解剖学
化学 生物学
人文学部
古代史与现代史
法学 政治与宗教
理论物理与实验物理 修辞与古文献
地理与航海
力学 力学
圣彼得堡科学院时期
• 19世纪初开始,圣彼得堡科学院做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 独立出了艺术院、所属大学被关闭; 院士们可以在自己所在的大学和学会里展开研究; 陆续建立了一系列的博物馆(包括动植物、矿物和人类学)和天文台; 促使俄语成为规范语言,部分数学和物理论文开始采用俄文写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组织与运作模式
• 主席团下设学部, 科学院学部领导本学科的全部工作, 管理所属各研究 单位, 审批这些科研单位提出的各种计划和科研成果。 • 科学院学部下设分部, 它是本学科在科学上和组织上的中心。分部院 士大会市议本学科的科研基本方向、大会计划、科研成果以及研究所 的科研方向, 听取科研单位的科研报告, 选出分部办公室成员和研究所 的所长。分部办公室领导分部日常工作和组织学术会议。 • 1 9 5 7年, 为了加强东部地区的科研工作,组建了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 分院, 它与学部同级, 但具有比学部更大的独立性。该分院归苏联科学 院主席团和俄罗斯联邦部长会议双重领导。 • 所长一人由上级机关任命, 一般是科学院院士。实行所长负责制。副 所长数人。副所长经经长推荐, 由上级机关任命。学术秘书一人。经 所长推荐, 由上级机关任命。 • 党组织对研究所的领导主要表现为: 确定、掌握该机构的活动方向( 其 政治路线和有科学根据的发展前景) ; 领导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 制定、 掌握组织措施以完善该机构的活动内容和组织; 直接领导其下属的组 织机构; 实行监督和检查; 选择和配备干部等。
•
• • •
苏联科学院时期
•斯大林时期,辩证唯物主义走向僵化,成为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关于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学术争鸣逐渐消失。 •统治者利用意识形态进行“大清洗”,大批知识分子被关进遍及苏联全境的“古拉格 群岛”中。 •部分科学家则是以意识形态为招牌,打击学术上的对手,从而获得在学术和行政上的 高位。其中典型的人物就是李森科。
•
•
圣彼得堡科学院时期
• 圣彼得堡科学院主要致力于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特别有实际需求的 学科:快速增长的工业、资源的勘探与开采、航海技术、气象学和制图 学的发展。科学院还对解剖学、生理学、地理学、民族学和史学开展了 研究。取得不俗的成绩,标志之一就是于1745年出版了最早的全俄地图 集。 从1820年起,又组织了多支探险队深入俄罗斯远东腹地调查。 欧拉从20岁起就与圣彼得堡科学院结下不解之缘,并院刊上发表了109篇 论文。 罗蒙洛索夫提出了物质守恒定律,与丹尼尔•伯努利合作提出了热力学第 二定律,规范了俄语的使用,参与创办了莫斯科大学和罗蒙洛索夫大学。
组织与运作模式
组织与运作模式
• 苏联科学院具有一支12 万多人的庞大科学研究队伍, 其中一半是科学 家, 另一半是辅助人员。 • 院士大部分在重要研究所工作, 只有少数在院部工作。苏联科学院拥 有博士、副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占了全苏的一半以上。 • 培训和考核方面:一是实行见习研究员制度。二是实行研究生制度。 三是实行考核与竞选制度。 其科学队伍的质量得到了保证, 招聘到了 一大批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组织才能的处、室级领导人和在研究工作上 有发展前途的年轻专业人员。 • 科学院虽然不时提出强调应用研究,但基础研究作为一根红线贯穿在 她的整个发展之中。 • 苏联科学院的研究计划是全国科研计划的一部分,也同国民经济计划 联系在一起。苏联科学院的科研计划分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
对中国的影响
• 在20年代末,国民政府成立中央研究院时,苏联科学院就是重要的借鉴 范本,学习了她的组织模式和科学计划。随着国际科学界新思潮和解放 战争的胜利的影响,科学界观念也在变化,国家计划科学等概念已引起 热烈讨论。 借助国家的力量快速发展科学,渐成为我国科学家的共识。贝尔纳支持 计划科学的观点曾深刻影响到竺可桢、吴学周等人。吴学周在1945 年发 表《我国战后科学研究计划刍议》,认为“我国之科学研究必须以国家 之力积极推进” 。竺可桢在1950 年发表的《中国科学的新方向》讲: “将来的科学要用整个社会的观点来计划,是绝对必需的一件事。这种 计划在苏联已见其端倪。” 1949 年5 月开始筹备的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把延安和解 放区经验化为新中国的科学政策基础,确立了科学为工农业和国防建设 服务的发展方针,开启学习苏联科学之路。 1949 年5 月6 日,郭沫若、丁瓒和钱三强访问苏联科学院。瓦维洛夫院 长向他们介绍该院情况,强调科学要和国家的政治、人民的要求密切结 合起来。科学院的任务,除了本身的科学工作以外,主要是解决国家政 治上和人民生活上所发生的种种问题,简单地说,就是“苏联的科学是 有计划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