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科学院历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与运作模式
• 主席团下设学部, 科学院学部领导本学科的全部工作, 管理所属各研究 单位, 审批这些科研单位提出的各种计划和科研成果。 • 科学院学部下设分部, 它是本学科在科学上和组织上的中心。分部院 士大会市议本学科的科研基本方向、大会计划、科研成果以及研究所 的科研方向, 听取科研单位的科研报告, 选出分部办公室成员和研究所 的所长。分部办公室领导分部日常工作和组织学术会议。 • 1 9 5 7年, 为了加强东部地区的科研工作,组建了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 分院, 它与学部同级, 但具有比学部更大的独立性。该分院归苏联科学 院主席团和俄罗斯联邦部长会议双重领导。 • 所长一人由上级机关任命, 一般是科学院院士。实行所长负责制。副 所长数人。副所长经经长推荐, 由上级机关任命。学术秘书一人。经 所长推荐, 由上级机关任命。 • 党组织对研究所的领导主要表现为: 确定、掌握该机构的活动方向( 其 政治路线和有科学根据的发展前景) ; 领导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 制定、 掌握组织措施以完善该机构的活动内容和组织; 直接领导其下属的组 织机构; 实行监督和检查; 选择和配备干部等。
数学与力学 物理
非欧几何 电弧 结晶学 无线电
化学
热化学 化学结构 元素周期表
生物
植物普查
地理与地质 人文
地层学 文献学
微分方程
概率论 系统的稳定性
新电镀法 有机化学
胚胎学
高级神经活动 消化机理
岩相学
测震学 地球化学
俄国史
东方学
苏联科学院时期
• • 1917年4月,科学院举行选举,卡尔平斯基成为第一位民选主席,他自 此担任科学院领导。同年改称俄罗斯科学院,1925年7月正式更名为苏 联科学院,为全苏最高科学机构。 苏维埃政权建立伊始,科学院与新政权的关系很紧张,政府渐渐对于科 学的态度发生改变。对科学院更是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即使在极为困难 的内战时期,科学院仍然获得大量的财政支持。 苏联政府对于基础研究高度重视,新的研究所被大量地建立起来,像光 学所、放射所、物化分析所等。科学院系统的许多博物馆和实验室都改 组为研究所,一些大学的实验室也被划归科学院,研究所成为科研的基 本单位。 大学和工厂的科研能力遭到削弱,由科学院主导的研究所体制得到确立, 逐渐造成了科研与教育、工业的分离。 从1919年起,苏联政府就开始组建各加盟共和国科学院,最先成立的是 乌克兰科学院与白俄罗斯科学院。 为了加强与政府各部委的联系,科学院主席团于1934年由列宁格勒迁往 莫斯科。列宁格勒仍保有许多重量级研究所。

• •
对中国的影响
• 1949 年9 月9 日,上海中央研究院第三次检讨会提出《对于国家科学院 组织的意见》,明确强调学习苏联,加强计划。要仿效苏联的组织,把 科学研究当作国家事业之一,作有组织有计划地积极推进。要检讨过去 组织上的缺点加以改正。而“过去国家科学研究机构最大的缺点在于漫 无计划”。 1949 年11 月呈送政务院的《科学院组织条例草案》中规定设立研究计 划局,职能是处理国内科学研究之调查联络及计划事宜。副院长竺可桢 兼任计划局局长,钱三强出任研究计划局副局长。中科院最初的研究计 划局存在了一年时间,其工作主要是研究所的调整。 1953年11月, 中国科学院党组向中央呈送报告提出:“参照苏联科学工 作的先进经验, 科学院应分学部领导各所工作,并把院部、学部以及所 的学术领导机构建立与充实起来。通过一定的民主方式, 把科学家中的 进步分子适当推选到各级学术领导机构中去, 党应该主要依靠并通过他 们去进行工作”。1955年6月,中科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名单正式出炉。 学部虽是仿造苏联科学院的体制建立的,学部的性质与职能与苏联科学 院的学部却有着本质区别。苏联科学院院士大会是苏联科学院的最高权 力机构, 而中科院的最高权力机关实质上是院党组。学部委员有许多事 政工干部,学术权威性不足。
苏联科学院历史
范乐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 • • •
圣彼得堡科学院时期(1724-1917) 苏联科学院时期(1917-1991) 组织与运作模式 对中国的影响
圣彼得堡科学院时期
• • • • • • • 科学与艺术的荒漠 金帐汗国属莫斯科公国 伊凡三世(1462–1505) 伊凡四世(1533–1584) 彼得一世(1682–1725) 大北方战争 迁都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科学院时期
• 圣彼得堡科学院主要致力于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特别有实际需求的 学科:快速增长的工业、资源的勘探与开采、航海技术、气象学和制图 学的发展。科学院还对解剖学、生理学、地理学、民族学和史学开展了 研究。取得不俗的成绩,标志之一就是于1745年出版了最早的全俄地图 集。 从1820年起,又组织了多支探险队深入俄罗斯远东腹地调查。 欧拉从20岁起就与圣彼得堡科学院结下不解之缘,并院刊上发表了109篇 论文。 罗蒙洛索夫提出了物质守恒定律,与丹尼尔•伯努利合作提出了热力学第 二定律,规范了俄语的使用,参与创办了莫斯科大学和罗蒙洛索夫大学。
来自百度文库
苏联科学院时期
• 1936年,一些研究人文社科的机构被划归科学院,比如共产主义学 院。 • 1938年,科学院下辖八个学部:物理与数学、化学、生物、地理与 地质、经济与法律、历史与哲学、文学与语言。科学院已是世界上最 大的科学组织。 • 卫国战争爆发后,科学院迅速转为战争服务:研发武器、勘探资源、 提升医疗技术……战争期间科学研究反而更加活跃。大批的科研所迁 到了乌拉尔和西伯利亚。 • 二战后,科学院掌握了原子能、太空研究、电子通信等关键科技,于 1954年最先实现了核能发电、1957年最先将人造卫星送入太空……苏 联部分科技已经开始领先美国,科学院是苏联能够与美国开展全面竞 赛的关键支撑。 • 60年代,俄文已经成比德文、法文更重要的科学语言。 • 大多数院士坚持科学院从事自己擅长的基础研究,并且担心科学院会 沦为工业与军事利益的奴婢,于是科学院有一半的研究所被移交给工 业部门,科学院不再参与工业研究。
对中国的影响
• 在20年代末,国民政府成立中央研究院时,苏联科学院就是重要的借鉴 范本,学习了她的组织模式和科学计划。随着国际科学界新思潮和解放 战争的胜利的影响,科学界观念也在变化,国家计划科学等概念已引起 热烈讨论。 借助国家的力量快速发展科学,渐成为我国科学家的共识。贝尔纳支持 计划科学的观点曾深刻影响到竺可桢、吴学周等人。吴学周在1945 年发 表《我国战后科学研究计划刍议》,认为“我国之科学研究必须以国家 之力积极推进” 。竺可桢在1950 年发表的《中国科学的新方向》讲: “将来的科学要用整个社会的观点来计划,是绝对必需的一件事。这种 计划在苏联已见其端倪。” 1949 年5 月开始筹备的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把延安和解 放区经验化为新中国的科学政策基础,确立了科学为工农业和国防建设 服务的发展方针,开启学习苏联科学之路。 1949 年5 月6 日,郭沫若、丁瓒和钱三强访问苏联科学院。瓦维洛夫院 长向他们介绍该院情况,强调科学要和国家的政治、人民的要求密切结 合起来。科学院的任务,除了本身的科学工作以外,主要是解决国家政 治上和人民生活上所发生的种种问题,简单地说,就是“苏联的科学是 有计划性的”。
组织与运作模式
• 苏联政府虽不能给予科学足够的自由和民主,但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充分 认识到科学的力量,没有对俄罗斯科学院进行清洗和改组。 • 最高管理机构是科学院大会。由院士、通讯院士组成,因此又名院士和 通讯院士大会。大会每年召开一次。大会有权确定科学工作的基本方针, 决定重要的组织问题, 批淮该科学院主席团的工作报告, 听取科学院的学 部、分院和其他机构以及个别成员的报告, 讨论科学, 科学技术和科学组 织方面的问题, 选举本院院士、外国院士、本科学院主席团、院长、副院 长、批准本院通讯院士和科研机构负责人。 • 负责领导日常科研活动的是苏联科学院主席团, 由院长、副院长、主席团 学术秘书长、各学部秘书、科学中心主席以及由院士大会选出的若干名 院士组成, 任期四年。主席团的主要任务是: l 、审批全苏主要科研工作的计划草案。统一领导全国科学研究的发展, 2、对加盟共和国科学院的科研活动进行指导,编制预算和器材供应计划, 3 、审批各学部和分部的科研规划及机构组织计划, 分配预算经费以及审 批新增机构等。 4、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 • •
苏联科学院时期
•斯大林时期,辩证唯物主义走向僵化,成为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关于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学术争鸣逐渐消失。 •统治者利用意识形态进行“大清洗”,大批知识分子被关进遍及苏联全境的“古拉格 群岛”中。 •部分科学家则是以意识形态为招牌,打击学术上的对手,从而获得在学术和行政上的 高位。其中典型的人物就是李森科。
• • •
数学学部
数学与天文
物理学部
解剖学
化学 生物学
人文学部
古代史与现代史
法学 政治与宗教
理论物理与实验物理 修辞与古文献
地理与航海
力学 力学
圣彼得堡科学院时期
• 19世纪初开始,圣彼得堡科学院做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 独立出了艺术院、所属大学被关闭; 院士们可以在自己所在的大学和学会里展开研究; 陆续建立了一系列的博物馆(包括动植物、矿物和人类学)和天文台; 促使俄语成为规范语言,部分数学和物理论文开始采用俄文写作。
苏联科学院时期
• 同时,以计算机科学和分子生物学为代表的高新 科技在国际上迅速发展,所谓基础与应用的界限 已逐渐模糊,科学院又逐渐转向高新技术的研究。 但多数工业研究始终缺少科学院精英的参与。 •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国力达到全盛,但整个 苏联体制已经及其僵化,科学院的部分领导年龄 达80、90岁,投入产出比极低。科技实力已不 具有50、60年代的国际地位,在计算机、遗传 工程等领域已经大幅落后于西方。 •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政治与经济改革,终因 积重难返而失败。 • 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科学院与叶利钦成立 的“俄罗斯科学院” 合并,改名俄罗斯科学院。
创建皇家科学院的主要目的是以西欧模 式改造俄国,在建院初的几十年,聘请的院 士全部来自西欧,第一个被吸收的俄籍院士 是罗蒙洛索夫。 Peter the Great (1672 – 1725)
圣彼得堡科学院时期
• • • 圣彼得堡科学院的是以巴黎皇家科学院为蓝本,受国家财政支持,目的是提 升国家荣誉、繁荣人类知识、促进国民教育。 彼得大帝成立科学院是推行“去传统化”改革的重要一环,是融入欧洲主流 的努力。 这一时期的西方科学正在迅速传播,并且以实验和数学方法为基础所获得的 自然知识正快速地积累着。她一开始就以知识“收割者”的形象出现,并且 处在科学研究的前沿。 在成立后的一段时期,除了进行科研以外,还负责教育,她有自己的语法学 校和大学。初期所设11名院士和兼职教授、肩负科学发展和普及知识的双重 功能使命。 科学院有一个“好奇橱”,收集了大量的藏书,有些直接是彼得大帝的私人 藏书,还藏有原封不动的解剖台和精美的天文仪器,后来又增加了植物园和 矿藏橱。
组织与运作模式
组织与运作模式
• 苏联科学院具有一支12 万多人的庞大科学研究队伍, 其中一半是科学 家, 另一半是辅助人员。 • 院士大部分在重要研究所工作, 只有少数在院部工作。苏联科学院拥 有博士、副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占了全苏的一半以上。 • 培训和考核方面:一是实行见习研究员制度。二是实行研究生制度。 三是实行考核与竞选制度。 其科学队伍的质量得到了保证, 招聘到了 一大批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组织才能的处、室级领导人和在研究工作上 有发展前途的年轻专业人员。 • 科学院虽然不时提出强调应用研究,但基础研究作为一根红线贯穿在 她的整个发展之中。 • 苏联科学院的研究计划是全国科研计划的一部分,也同国民经济计划 联系在一起。苏联科学院的科研计划分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
圣彼得堡科学院时期
圣彼得堡科学院时期
苏联科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24年, 在彼得大帝的倡议下和受莱布尼茨的影响下 创建于圣彼得堡。其正式的成立大会于1725
年举行。起初名为圣彼得堡科学院;1747年
改为皇家科学与艺术院; 1803年起改称皇家 科学院; 1836年起称圣彼得堡皇家科学院直
到1917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