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合集下载

3.1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演变1

3.1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演变1

韩国
中 小 学 美 术 教 学 论
二、20世纪创造主义美术教育
中 小 学 美 术 教 学 论
美术教育观念转变的起因
从19世纪后半叶起,美术教育观念开始发生根本的 改变。原因:
一,当时科学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想开始取代唯心主义的 哲学思想,而哲学思想的转变对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达尔文的进化论促使心理学研究得到了新的发展, 以心理学研究为基础的儿童美术教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 成果,从而对美术教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到了中学,模型画教学中导入透视画法的基本原理, 并让学生了解构图的规律。 模型画
中 小 学 美 术 教 学 论
19世纪末亚洲的图画教学
19世纪末,亚洲各国的图画教学与同时期的欧美 各国的图画教学相似,美术教学大都以图画教学为 中心。但有一点是不同的,那就是亚洲各国的图画 教学中加入了本国传统绘画的内容。
中 小 学 美 术 教 学 论
创造主义美术教育
进入20世纪中期,在心理学研究和儿童美术研 究的影响下,学校美术教育思想开始发生很大的变 化。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的齐泽 克、英国的美术教育家里德和美国的美术教育家罗 恩菲德。他们继承了法国哲学家让·雅各·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的自然主 义教育观和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
中 小 学 美 术 教 学 论
1.维也纳的儿童美术教室
齐 泽 克
• 美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 • 突破临摹的局限,也避免写生、透视法的传 授,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儿童自发探求造型 表现的方法。 • 他的教学方法是以自由联想与童话故事刺激 儿童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
中 小 学 美 术 教 学 论

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第2版

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第2版

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第2版
美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和内容要科学,挖掘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鼓励儿童自我发现
和创造,从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入手;以各种有趣的活动引导孩子自己学习;公正合理的
评价儿童的绘画作品。

1、教学方法和内容要科学
对于刚刚学绘画的儿童来说,美术教学的方法就是使他们重新认识直观的绘画工具、
掌控绘画的基础和直观的画面非政府能力,然后发掘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只有先自
学思索,就可以图画出来美的画面。

2、鼓励儿童自我发现和创造
在美术教学中,必须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使他们展开民主自由的想象和缔造,通过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将自己讨厌的东西大胆的画出,不管他们画出的东西与否和实物相近,老师都会积极主动地引导他们,赞美他们的想象力,满足用户孩子小小的虚荣心。

3、引导孩子自己学习
很多儿童对于画画的兴趣都就是暂时的,所以为了沿袭这种兴趣,老师可以积极开展
各种有意思的美术活动,使他们在享用欢乐的同时自己自学画画,真正同时实现“玩玩中
学“。

4、公正合理的评价儿童的绘画作品
一般来说,成人和孩子眼中的世界就是全然相同的,如果想要公正的评价孩子的作品,可以使其他孩子做为指导老师表示他们所指出的不足之处;在这种集思广益的行动可以在
无形中减少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存有动力回去画画。

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

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

《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重点详解1.《辞海》中对“美”定义的第六个含义是美学的基本范畴和中心问题。

2.《现代汉语词典》中艺术被定义为①技能、技术;②艺术。

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

3.艺术的定义:①艺术是与创造主体的审美理念相对应的、创造感性形象的表现活动或作品。

②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征的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③艺术包括: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电影、电视等门类。

④艺术是一个开放的概念。

随着艺术的发展,其内涵与外延将不断发生演变。

4.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等门类。

5.美国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

6.德国剧作家、诗人席勒在1795年发表了《美育书简》,第一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的阐述。

7.2003年4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正式出版。

8.课程包括四个要素: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9.美术课程是为了达到教育目标,选择与组织教育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的计划。

10. (选择题)美术教育课程包括四个要素,第一,设定具体的美术目标;第二,为达成美术教学目标,选择与组织美术教学的内容;第三,根据内容,编制美术教学计划并实施;第四,对美术教学活动做出评价。

11.伊拉斯谟认为学生的本性应该是教育的出发点,教师应当“沿着自然所指引的道路”去从事教学和实践。

12.奠定现在教学方法的先驱者是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和福禄培尔。

13.赫尔巴特派制定了五个阶段的教学方法:预备、提示、比较、总结、应用。

14.(选择题)进步主义教育家所提倡的活动式教学往往强调:①学生的需要和兴趣;②通过有目的的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来获得实用的知识;③选择恰当的机会表达思想;④参加集体活动。

15.1959年以布鲁纳为首的美国教育家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布鲁纳在其著作《教育的过程》中提出“探究学习”与“科学教育”的观点。

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

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

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随着教育的进步和人们对全面发展的重视,美术教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美术教学不仅涉及艺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承载着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情趣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些美术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美术教学。

一、美术教学的理论基础1.视觉文化教育视觉文化教育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强调培养学生对图像、符号和视觉信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学习艺术史和文化传统,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视觉语言和意义,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和文化素养。

2.艺术教育心理学美术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技能,还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艺术教育心理学研究了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创造力发展规律,探索如何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和创造性思维。

3.美术教育学美术教育学是研究美术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研究美术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问题。

美术教育学通过系统性研究,为美术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持。

二、美术教学的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强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主探究。

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展示艺术作品、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创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

2.项目式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是一种以项目为单位进行的综合性教学方法。

在美术教学中,可以设计各种项目,如绘画、雕塑、摄影等,让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来培养技能和表达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多元化评价法多元化评价法强调综合评价学生的艺术成绩和发展。

可以通过观察、作品评分、口头表达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艺术能力和发展情况,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

4.数字化教学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教学方法在美术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画板、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工具,展示艺术作品和教学示范,提供图像和视频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艺术知识和技能。

三、发展美术教学的挑战与对策1.培养专业教师美术教学需要专业的教师来指导学生,但目前的情况是,很多学校缺乏专业的美术教师。

少儿美术老师知识点总结

少儿美术老师知识点总结

少儿美术老师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美术教学的基本概念一、美术教学的基本概念美术教学是指利用艺术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对学生进行美术综合素质教育的过程。

美术教学是以美术理论、美术史、美术实践和美术教育基本原理为依据的艺术教学活动。

二、美术教学的目的美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艺术理解、艺术鉴赏和艺术创造能力,使学生掌握美术技能、理论知识,对美术作品有正确的认识。

三、美术教学的原则美术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遵循个性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美术教学的内容美术教学内容应包括形体、色彩、构图、造型以及素描、绘画、水彩、油画、版画、雕塑和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第二章:少儿美术教学的心理学基础一、儿童认知发展规律1. 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包括感觉运动期、前操作期、具体操作期、形成操作期和后操作期。

2. 儿童智力发展的特点儿童智力发展的特点表现为感觉和思维的整合程度逐渐提高,思维的抽象性和逻辑性逐步增强。

3. 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教育等方面的因素。

二、儿童美术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基础1. 儿童美术认知发展的特点儿童美术认知发展的特点包括感知能力增强、形象能力增强、想象能力增强和审美情趣增强等。

2. 儿童美术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儿童美术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因素。

三、儿童美术教学的特点儿童美术教学的特点包括以游戏教学为主、以情感教育为重、以感知训练为基础、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以个性培养为重。

第三章:少儿美术教学的教学原则一、少儿美术教学的主体地位少儿美术教学的主体地位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

二、少儿美术教学的系统性原则少儿美术教学的系统性原则是指要求教学过程的内容、方法和手段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三、少儿美术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少儿美术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特点、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等因素进行因材施教。

美术课程与教学理论

美术课程与教学理论

第一章、美术课程知识第一节、美术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

二、课程价值: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2、引导学生参加文化的传承和交流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三、课程基本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关注文化与生活4注重创新精神第二节:美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要求一、课程目标1: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为基础设定的2:具体目标a造型表现学习领域,b设计应用学习领域,c欣赏评述学习领域,d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二、课程的内容及要求(四个学段)1、第一学段(1-2年级)2、第二学段(3-4年级)3、第三学段(5-6年级)4、第四学段(7-9年级)第三节、美术课程的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坚持面向群体学生的教学观2、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3、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4、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5、多给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6、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7、探索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手段8、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二、评价建议:1、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进行评价2、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美术作业4、鼓励运用美术学习档案袋、展示和课堂讨论等质性评价方法第四节、美术教材编写建议一、依据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美术教材二、实现内容组织的综合性和合理性三、妥善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四、鼓励美术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第五节、合理选择美术课程资源一、课程资源的类型: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开放性、经济性、适度性、简洁性等原则三、课程资源开发应注意的问题:1、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建设者2、避免“为了用资源而开发资源”3、坚持资源共享4、利用各个学科的教育资源5、学校应当为课程资源开发提供必要保障第六节、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满足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条件二、完善美术教学的基本材料和设置三、丰富美术教学的图书和相关资料四、拓展校外美术教学资源五、开发和利用网络美术教学资源六、充分利用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第二章、教学论第一节、教学设计一、概念和作用:1、概念:是教师在教学实施前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和终点,讲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一种决策,是实现教学目标“施工蓝图”的工程。

中学美术教学模式与方法

中学美术教学模式与方法
中学美术课程与教学论
中学美术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 美术课程理论与课程标准 第二章 美术教学的策略与模式 第三章 美术教学模式与方法 第四章 美术教学设计 第五章 美术教学工艺制作与电脑绘画技能训练 第六章 美术教学评价测量 第七章 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三章 美术教学的模式与方法
• 第一节 美术教学过程 • 第二节 美术教学方法 • 第三节 美术教学模式与案例
三、美术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对美术教学,我们选择教学方法的标准依据有: 1.符合教学目标和任务 2.符合教材内容的特点 3.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4.符合教师的本身特点 5.符合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素
四、美术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趋势 (一)技能性教学方法转向智能与技能相结合的多元化发
展 (二)教学方法的目标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三)教学方法的手段由传统走向了现代化与传统相融合 (四)教学方法从单一的课堂教学走向社区资源的教学,
2.技能教学模式 (1)定向阶段 (2)呈现阶段 (3)练习阶段 3.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二、美术教学模式及运用实例
(一)问答探讨式欣赏教学模式 1.初步观察 2.欣赏探究 3.感悟式鉴赏 4.形式鉴赏 5.社会学式鉴赏 6.比较式鉴赏 7.练习反馈 8.总结延伸 模式运用实例 《蒙娜丽莎》教学案例
——陶行知
1.了解教学过程的本质。 2.了解美术教学过程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环节。 3.了解关于教学方法的一般论述及教学方法的典型分类 பைடு நூலகம்法,掌握并能运用基本的美术教学方法。 4.知道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趋势。 5.了解教学模式的一般概念及其发展趋势。 6.了解和掌握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美术教学模式。
第一节 美术教学过程
(二)探索实践教学模式 1.导入新课程(定向阶段) 2.体验与探索阶段(呈现阶段) 3.实践与展示(练习阶段) 4.归纳小结

初中美术教学方法论(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美术教学方法论(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美术教学方法论第一篇范文在探讨初中美术教学方法论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审美情感、创造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我们肩负着激发学生艺术潜能、引导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重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初中美术教学方法论。

一、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设置富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课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1.创设情境:教师可通过展示名画、播放音乐、讲述故事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艺术氛围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实践操作:鼓励学生动手实践,通过绘画、制作等形式,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艺术表现。

二、情感教学情感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以真诚的态度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

1.关爱学生: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关爱。

2.情感共鸣: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艺术的情感共鸣。

3.情感表达:鼓励学生通过绘画、设计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三、差异化教学差异化教学强调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特长和兴趣,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1.了解学生:教师要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为他们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

2.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3.多元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四、综合性教学综合性教学强调学科之间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科知识之高中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

学科知识之高中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

学科知识之高中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1 怎样理解学校教育中“美术”所指:当“美术”一词出现在教育之中,所指的有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学科分类意义上的美术学科,包括美术创作及其作品,以及对创作和作品进行研究的美术理论与美术史等,前者一般为物质形态,后者通常为外观形态,他们共同构成了学科形态的总和:美术文化。

而在一般学校环境中提到的美术学科我们会理解为课程学习的科目,俗称美术课。

2 学校开设美术课程的价值何在:首先,美术学科在学校课程中的作用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其以审美特质感化学生的灵魂,帮助学生的视觉感官更加敏锐和细腻,不断刷新对世界的认识,激发学生洞察世界的能力,同时,美术学科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建立起联系,表现出跨学科学习和课程综合的亲和力,在审美教育中促进学校全体课程的学习。

3 如何理解美术课程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美术文化目标主要表现与美术知识与技能的传承,该目标是美术课程教育的基础,而美术本身的兴趣态度,是直接导致对美术学习的持续性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应该居于优先位置;过程与方法维度目标是课程学习的核心,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体验独特观看世界的方式,学会用美术的方式和世界交流,了解和掌握艺术学习的方法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自我促进者和终身学习者。

4 如何认识美术课程资源:广义的美术课程资源是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仅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以及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

从广义上理解,知识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都是实现课程目标可以考虑的因素。

狭义的课程资源理解会把我们的视野局限于教材,教室,设备,工具材料等物质条件。

美术课程资源是无处不在的,美术创作的开放式意识符合广义的课程资源,有助于完成美术教学,达成美术课程目标的所有自然、社会资源都是美术课程资源。

5 如何将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美术课程:美术教师学会收集当地的各种文化资源,编写地方美术教材和校本美术教材是进行地方文化资源向美术课程转化的途径。

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

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

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美术教学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以及艺术观赏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美术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美术教学的理论基础和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美术教学的理论基础美术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美术史、美学以及教育学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美术史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以及不同流派的艺术作品,进而提升自己对于艺术形式和创作风格的理解。

美学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感知和分析能力,让他们能够辨别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并从中获取灵感和启发。

而教育学的理论则为美术教学提供了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在美术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现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美术创作的过程。

例如,在讲解绘画技法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并进行实践,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问题导向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在美术教学中,问题导向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与艺术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研究。

例如,在学习绘画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在画面中准确表达光影效果?”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索和实践,从而提升他们对于绘画技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多媒体教学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将艺术作品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等素材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艺术形式和创作技法。

同时,多媒体教学法也可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渠道,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激发他们对于美术的兴趣。

五、项目化教学法项目化教学法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的教学方法,能够模拟真实的艺术创作过程,提供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技能的机会。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第一章--美术教学论及其研究的对象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第一章--美术教学论及其研究的对象
第一,与父母、老师的交流和沟通出现明显的反叛性和闭锁性。 第二,与同年龄的伙伴的交往更为开放和密切。 第三,对异性既有好感又显紧张。 第四,自我意识方面的动荡性。 (3)心理和行为偏差的普遍性。
27
第二节 中小幼学生美术能力发展规律
二、初中阶段学生美术能力发展特征
(二)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常见心理问题 2. 初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学习问题。 (2)人际交往问题。 (3)自我意识问题。 (4)个性心理问题。 (5)情绪问题。
30
第二节 中小幼学生美术能力发展规律
二、初中阶段学生美术能力发展特征
第一章
(三)初中学生美术能力发展特征
2. 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美术创造力的教学策略 (1)策略一:把学生的“作业”称为“作品”,激发自信心。 (2)策略二:放手让学生“胡思乱想”,激发创意思维。 (3)策略三:让学生开开心心地“玩”,激发创造表现力。 (4)策略四:“君子动手也动口”,激发综合表现能力。
25
第二节 中小幼学生美术能力发展规律
二、初中阶段学生美术能力发展特征
(一)初中阶段学生生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1)外形的变化。 (2)内脏机能的成熟。 (3)性的成熟。
第一章
26
第二节 中小幼学生美术能力发展规律
第一章
二、初中阶段学生美术能力发展特征
(二)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常见心理问题
1. 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特征 (1)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 (2)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性。
14
第一章
第二节 中小幼学生美术能力发展规律
一、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特征
(一)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的理论
第一章
罗恩菲德、赫伯·里德的“工具论”强调通过美术教育活动 唤起儿童的创造性潜力,达到儿童艺术的发展(育人目的), 教育过程中其科目应该包含其中。艾斯纳的“本质论”强调美 术科目,认为美术教育是一种融合四门艺术课程的科学的训练 过程,通过美术教育去达到儿童的发展(育人目的)。

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

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

第1章 美术教学的前提 §1 三个命题 §2 美育、艺术教育与美术教育 §3 社会与美术教育的发展
第2章 美术教学理论的基础 §1 教学理论的发展 §2 美术观念的演变 §3 视觉认知与美术能力发展 的研究 §4 儿童世界的变化
第二编 美术教学方法
第5章 美术教学设计 §1 美术教学目标的设定 §2 美术教学活动计划的编制 §3 美术学习活动形态与学习 方式 §4 美术教案的设计 §5 美术教学技术 第6章 美术教学的内容及方法 §1 美术教材 §2 小学、初中美术教学内容与方法 §3 高中美术教学内容与方法
引言 站在新旧百年的交界线上
我国的学校美术教学以1904年为开端,至今(2004年) 已走过100年的历程。 站在旧百年与新百年的交界线上,重温我国学校美术教 学的历史,审视现在,展望未来,是非常必要的,也是 具有深远意义的。 在美术教学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之际,究竟应该如何看待 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呢? 笔者认为以下观点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些观点正是贯穿 本书的基本观点。
本教材的特色
第一,全书既有美术教学理论的论述,又有美术教学 方法的阐述,力求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使这门课程的教学真正适合新世纪美术教育发展的需 要。 第二,本书一方面汇集国内外美术教学理论及其研究 成果,加以评述与比较;另一方面汇集国内外美术教 学方法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美术教学实践、美术课 程资源开发与教学研究活动,提供具体可行的教学案 例及教学研究的实例。 第三,根据论述的需要,采用图表化等形式加以说明, 并附各种与美术教学活动有关的照片,使全书呈现出 图文并茂的面貌。 第四,附美术教育文献索引。其中包括:美术教育法 规文件汇编(3部)、美术教育专著(35部)、美术教 育论文(100篇)、教育专著(30部)的目录,便于读 者查找与检索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的信息。

美术课程与教学理论

美术课程与教学理论

第一章、美术课程知识第一节、美术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

二、课程价值: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2、引导学生参加文化的传承和交流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三、课程基本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关注文化与生活4注重创新精神第二节:美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要求一、课程目标1: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为基础设定的2:具体目标a造型表现学习领域,b设计应用学习领域,c欣赏评述学习领域,d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二、课程的内容及要求(四个学段)1、第一学段(1-2年级)2、第二学段(3-4年级)3、第三学段(5-6年级)4、第四学段(7-9年级)第三节、美术课程的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坚持面向群体学生的教学观2、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3、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4、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5、多给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6、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7、探索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手段8、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二、评价建议:1、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进行评价2、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美术作业4、鼓励运用美术学习档案袋、展示和课堂讨论等质性评价方法第四节、美术教材编写建议一、依据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美术教材二、实现内容组织的综合性和合理性三、妥善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四、鼓励美术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第五节、合理选择美术课程资源一、课程资源的类型: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开放性、经济性、适度性、简洁性等原则三、课程资源开发应注意的问题:1、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建设者2、避免“为了用资源而开发资源”3、坚持资源共享4、利用各个学科的教育资源5、学校应当为课程资源开发提供必要保障第六节、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满足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条件二、完善美术教学的基本材料和设置三、丰富美术教学的图书和相关资料四、拓展校外美术教学资源五、开发和利用网络美术教学资源六、充分利用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第二章、教学论第一节、教学设计一、概念和作用:1、概念:是教师在教学实施前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和终点,讲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一种决策,是实现教学目标“施工蓝图”的工程。

初中美术教学方法论

初中美术教学方法论

初中美术教学方法论第一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学好美术的重要性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创造力和美术技能的重要途径。

在初中阶段,通过学习美术,学生可以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培养美术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美术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放松心情,提高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主要学习内容初中美术学习主要包括绘画、雕塑、设计、摄影等基本技能,同时涉及美术史、美术理论、美术鉴赏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基本的美术技巧,了解各种艺术流派和风格,提高审美素养。

学习注意事项1.注重实践:美术学习需要动手实践,学生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认真完成作业,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2.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应积极参与美术活动,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3.勤于思考: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学生要善于思考,理解作品背后的意图和艺术价值,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主要学习方法和技巧1.观察与描绘:学生要学会观察事物,抓住其特点,用画笔准确地表现出来。

例如,在绘画过程中,要注意光线、色彩、形状等方面的表现。

2.创意与表现: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内心的情感和想法通过作品表现出来。

例如,可以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技法,创作出富有独特风格的作品。

3.美术鉴赏与批评:学生要学会欣赏美术作品,了解各种艺术流派和风格,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同时,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对作品进行批评性分析。

中考备考技巧1.熟悉考试大纲:学生要了解中考美术考试的要求和内容,对照考试大纲,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强化技巧训练:针对考试中的重点内容,如绘画、设计等,进行专项技巧训练,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3.模拟考试:参加模拟考试,熟悉考试流程和氛围,增强自己的应试能力。

提升学习效果的策略1.制定学习计划: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学习时间充足,提高学习效率。

2.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加入美术社团或参加美术比赛,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三个命题
1.1 美· 艺术· 美术 1.1.1 美 《辞海》( 1989 )中对“美”的定义是:①指味、 色、声态的好;②指才德或品质的美;③善事、好事; ④赞美、称赞;⑤喜欢、称心;⑥美学的基本范畴和 中心问题。美表现于不同方面,自然美、社会美、艺 术美等不同形态。这些形态是审美和能动的创造对象, 又是美感的源泉,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作为美术学科教学前提的“美”主要取第⑥义, 即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自然美、社会美、艺 术美等不同形态。
博物馆网上视频点播系统
3.3 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 3.3.1 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 第一,显著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 第二,基本形成更加开放、充满生机活力的教育体系。 3.3.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3.3.3 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改革 2001 年 7 月,教育部公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 课程标准(实验稿)》。 2002年4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 正式出版。
美是灵魂带来的感受
柏拉图认为:
世间有许多类的事物,当你判断它是否为 美时,心中必然已有了一个美的原型,这心目 中美的原型又来源理念世界中存在的那个绝对 的美。任何美的事物都无法与美的原型相比, 前者不过是对后者的一种模仿,美的事物有千 千万,而美的原型或理念的美却只有一个。
美的含义
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美”这个词。“美”的 含义分为非美学含义(日常含义)和美学含义。 1.1 美的日常含义:美的日常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用于生理需要满足时的感叹和对满足生理需要的对象 的肯定性评价。如对食物、酒称之为“美食”、“美 酒”,吃饱喝足之后情不自禁地发出“美极了”的赞 语。这里的美是“好”的意思。“美”的汉字词源含 义之一是羊大为美。日常生活中对美的用法,显然是 对其古代含义的一种沿袭,即把美等同于甘,指的是 感官的快适。二是用于伦理评价,对人的行为、思想、 言论符合规范的一种赞同,这里的美是“善”的意思, 体现了我国文化中“美与善同意”的传统观念。
2.2 艺术教育
一般地说,艺术教育可以分为:音乐教育、美术 教育、戏剧教育、舞蹈教育四大类。艺术教育从属于 美育,在美育中包含着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 核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上海市普陀区幼儿园美术活动(1997)
南京市小学音乐活动(2004)
无锡市湖滨中学服装表演(2004)
2.3 美术教育 2.3.1 美术教育涵义的扩展 · 以往的美术教育 · 造型艺术教育 · 视觉艺术教育 · 视觉文化艺术教育 2.3.2 美术教育的类型 从目标取向及教学层面划分的美术教育的类型: · 非艺匠养成的古代美育 · 技术导向的艺匠养成教育 · 实用导向的造型美术教育 · 近代中小学普通美术教育
美的含义
1.2 美的美学含义:美学中使用的“美”的概念有三层 含义,第一层含义指的是具体的审美对象,或者说就 是“美的东西”;第二层含义指的是众多审美对象所 具有的特征,主要是形式和形象上表现出来的审美属 性;第三层含义指的是美的本质和美的规律。“美” 的上述三层美学含义是逐步深化的引伸. 我们只有深刻认识和理解“美”的美学含义,才能结 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去完成美学的三大任务: 1促进人生的审美化,这是美学在一定高度上的目标定 位; 2帮助人们进行美的评价,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 3运用日渐完善的美学理论和美学原理去指导各种审美 实践,并提升效果。
· 艺术是一个开放的概念。随着艺术的发展,其art) 今天,在此对“美术”作如下界定: · 美术是与创造主体的审美理念相对 应的创造视觉、触觉形象的造型表现 活动或作品。 · 美术具有表现性、技术性、审美性、视性、实用性、创 新性等特性。 · 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现 代媒体艺术(摄影、摄像、电影、电视)等门类。 · 美术是一个开放的概念。随着美术的发展,其内涵和外 延将不断发生变化与扩展。
1.3.3 多元智能理论的意义
首先,对原有的智能评价体系提出了挑战。 其次,多元智能理论为创建最为开放的教育体系,并为 人类心灵全面而充分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2 美育、艺术教育与美术教育
2.1 美育 美育即“美的教育”。 2.1.1 中国美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美育思想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最具影响 的是春秋末期孔子教育思想中的美育思想。 19世纪下半叶,近代中国“西学东渐”时期,王国维 (1903)把西方的“美学”、“美育”思想传播到中国, 提出了要“心育”(智育、德育、美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949)以来,实施素质教育, 即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 各个环节中。
2.1.2 西方美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美育思想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 腊。最具代表性的是柏拉图(前427—前347) 和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的美育思想。 “美育”概念的提出者是德国剧作家、诗 人席勒,他于1795年发表了《美育书简》,第 一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 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的阐述。
从场所划分的美术教育的类型: · 学校美术教育 · 社会美术教育 · 家庭美术教育 · 其他场所中的美术教育 2.3.2 美术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
§3 社会与美术教育的发展
3.1 全球化趋势 第一,国际政治层面的全球化。 第二,社会生活层面的全球化。 第三,经济活动的全球化。 第四,文化的全球化。 第五,教育的全球化。 3.2 我国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第1章 美术教学的前提
在读完本章后,你能够:
·阐明美、艺术、美术各自的含义和三者之间的 关系。 ·讨论教育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阐明美育、艺术教育、美术教育各自的含义和 三者之间的关系。 ·辨别不同学科名称所隐含的不同取向。 ·区别美术教育的不同类型。 ·讨论中国经济、科技、教育的发展对美术教育 的影响。
龟纹彩陶罐(私人收藏)
1.1.4 美· 艺术· 美术的关系
1.2 未完成的人
1.2.1 教育应终身进行 教育要真正体现其本性,即完整的和终身的教育, 就要根据现实的情况和环境来进行,而突破千百年来强 加在它上面的各种机构上、程序上和方法上的限制。
1.2.2 完人的条件 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 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 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
1.1.2 艺术(art或arts)
今天,在此对“艺术”作如下界定: · 艺术是与创造主体的审美理念相对应的、创造感性 形象的表现活动或作品。 ·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人类以情感和想像 为特性的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 艺术包括: 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
曲艺、电影、电视等门类。
感知美的手段是感官的体验
人们觉得花儿美,是因为它娇艳欲滴,香气怡人,所 以花儿的美是通过视觉和嗅觉的体验得出的;人们觉 得歌曲美(排除其他类似演唱者的个人魅力等因素), 是因为它声声入耳,愉悦人心,所以歌曲的美是通过 听觉的体验而得出的;人们觉得丝绸美,是因为它手 感细滑,造型别致,所以丝绸的美是通过触觉和视觉 的体验而得出的;人们觉得菜肴美,是因为它色香味 俱全,所以菜肴的美是通过视觉,嗅觉,味觉一并体 验得出的。如果说美是一种被感知的存在,那么感知 美的手段就是感官的体验。
1.3 多元智能理论 1.3.1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 美国哈佛大学的霍华德· 加德纳 1.3.2 八种智能 · 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 · 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 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 · 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 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 · 人际关系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 自我认识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 自然观察者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
小结
总结要点: 这一章,我们主要从美术学科、教育和人的发展三方 面探讨了美术教学的前提,包括美术、未完成的人、多元 智能、艺术教育等方面;最后还论述了社会与美术教育的 发展。 我们希望在本章结束时,你将对目前的形势与美术教 育的发展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 思考: 1.美术教育对人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2.美术教育与美育、艺术教育有着怎样的关系? 3.全球化与中国的发展对美术教育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