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管理
小学学校课堂教育安全管理制度(5篇)
![小学学校课堂教育安全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b0b625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11.png)
小学学校课堂教育安全管理制度1、为了加强学校教育管理,维护正常的教育秩序,保障学生人身安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2、学校课堂教育管理要以预防为主,本着保护学生,教育先行,明确责任,教管结合,实事求是,妥善处理的原则,做好教育管理和处理工作。
3、学校课堂教育管理,要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落实学校管理责任人,具体落实至每位任课教师,每位班主任,切实加强教育。
4、任课教师要认真做好课前一分钟进任课教室,并做好点名工作,对发现缺课学生,要问清情况后及时向所任班级班主任以及相关责任人汇报,所任班级班主任要及时向缺课学生家长联系反馈情况,并向相关责任人汇报备案。
5、任课教师对教学的实验设备,体育器材等可能具有安全隐患的教学工具要及时修理,避免学生受伤而出现安全事故;对容易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体育课,活动课要及时进行使用说明和安全教育;活动要求班主任做好组织管理工作,体育教师要做辅导工作,要全程控制局面;对那些因身体原因或本身有残疾但可以做轻微活动的学生,要求上操场,确实不能出操的学生,应安排留教师复习,预习文化功课。
学生在日常教学及各项活动中应遵守纪律和有关规定,听从指导,服从管理。
6、学生发生意外事故情况时,学校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小学学校课堂教育安全管理制度(2)包括以下内容:1. 确保教室安全:教室内教具设备、桌椅等要保持安全,防止学生受伤。
避免危险品进入教室,如易燃、易爆物品等。
2. 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学校要建立学生人身安全保护措施,包括防止学生受到欺凌、虐待等不当对待。
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发现并报告任何不正常情况。
3. 防止意外事故:学校要定期检查电气设备、消防设施等,确保工程设备的正常使用。
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教授正确的安全知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
开展防火、防盗、防伤害等安全活动。
4. 确保食品安全:学校食堂要设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教师要关心学生的饮食安全,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章制度模版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章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edf7db4f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75.png)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章制度模版一、教室管理1.学生入教室时要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安静学习。
2.学生进入教室后要按座位号有序入座,不得随意更换或抢占其他同学座位。
3.学生要保持教室内的卫生,不得随意乱扔垃圾,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有序。
二、课间操管理1.课间操期间,学生要按照老师的指示有序排成队列,不得随意插队或乱闯。
2.学生要在课间操期间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同学的休息时间。
3.学生要积极参加课间操活动,保持身体健康,不得逃避或懈怠。
三、课堂秩序管理1.上课前学生要按照老师的要求整理好课桌,课本和文具等物品,以便有序开始上课。
2.学生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不得出现打瞌睡、玩手机等不良行为,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
3.学生在课堂上要按照老师的指示举手发言,不得随意插话或互相打扰,遵守课堂纪律。
四、考试管理1.学生在考试期间要提前进入考场,按照监考老师的指示有序入座。
2.考试期间学生要保持安静,不得交流或抄袭等作弊行为,保持公平的考试环境。
3.学生要按照考试时间安排合理调配时间,完成试卷,不得借手机等作弊工具。
五、值日管理1.学生在值日期间要认真负责,按照值日表的安排完成各项任务。
2.学生要保持值日区域的整洁,及时清理垃圾,保持学校环境的卫生美观。
3.学生要积极与其他同学合作,共同完成值日任务,互相协助,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六、操场管理1.学生在操场上要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同学的运动。
2.学生要按照老师的指示进行操场活动,不得玩捉迷藏等危险行为,确保安全。
3.学生在操场上要团结友爱,互相尊重,不得欺负或打架,共同营造良好的操场氛围。
七、上下学管理1.学生上下学要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平安。
2.学生要按照老师的要求排队上下车,有序进出校门,不得拥挤或推搡其他同学。
3.学生要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准时到校,不得迟到,确保学习的连贯和完成度。
以上是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章制度模板,旨在帮助学校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学习秩序和校园环境。
小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小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b07a01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1.png)
小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一、概述小学课堂教学管理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情感进行引导、监督和评价的过程。
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的能力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二、课前管理1. 教师在上课前应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复习教材内容、熟悉教学方法和教具的使用等。
2. 教师应提前检查教室设施和教学用品,并确保课堂环境整洁有序。
3. 课前教师应准时到达教室,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课堂管理1. 教师在上课时应确保学生秩序井然,注重学生的纪律素养培养。
2.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参与课堂讨论。
3. 教师应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4. 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5. 教师应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课后管理1. 教师应及时完成课堂教学的总结和反思,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记录。
2. 教师应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3. 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课后作业和复习,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任务。
4. 教师应与其他教师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和分享,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五、班级管理1. 教师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互信和尊重的教育氛围。
2. 教师应维护班级的团结和秩序,及时处理班级内的纠纷和问题。
3. 教师应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相互帮助,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4.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发现并协助解决学生的问题。
5. 教师应组织班级的各项活动和经验的分享,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六、评价与奖惩机制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鼓励学生的进步和优点。
2. 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提出批评和建议,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和提高能力。
3. 教师应制定奖励机制,激励学生的学习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小学课堂管理的几个建议
![小学课堂管理的几个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3fe3941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4.png)
小学课堂管理的几个建议小学课堂管理是教师工作中至关重要的部分,良好的课堂管理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下面给出几个小学课堂管理的建议: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管理的基础,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和学生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
在与学生交流时,可以多一些微笑和鼓励,多一些耐心和宽容,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支持,从而更容易接受教师的管理和教育。
2. 制定明确的纪律规范在开始学期的时候,应该和学生一起制定明确的纪律规范和行为规范,包括关于课堂纪律、作业管理、考试规则等方面的规定。
同时要让学生明白这些规范的重要性和意义,从而自觉遵守规定。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通过自身的言行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在教学中增加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保持专注和热情,减少课堂纪律问题的出现。
4. 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小学生的学生心理和认知水平是不断发展的,所以教师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从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课堂管理问题。
5. 管理好课堂秩序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随时注意课堂秩序的管理,保持课堂的安静和整洁。
可以通过制定课堂规则,例如提前做好课前准备,课堂中不许讲话,课堂中不允许使用手机等,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6. 注意个别学生的管理在课堂管理中,教师要注重对个别学生的管理。
对于学习不认真的学生,可以给予适当的批评和责任,让其明白自己的错误行为;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以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激励其保持良好的行为和学习态度。
7. 保持沟通和反馈教师应该保持与学生的沟通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避免不必要的课堂管理问题的发生。
同时也要和学生的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关心和引导学生的成长。
小学高效课堂管理制度模版
![小学高效课堂管理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1ca94be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b.png)
小学高效课堂管理制度模版一、课堂纪律1. 学生到校应准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遵守课堂开始和结束时间。
2. 学生入座后,应保持课桌整洁,不乱扔垃圾或零食包装。
3. 学生应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嬉闹,尊重教师和同学的学习权益。
4. 学生不得互相打闹、推搡、斗殴等,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5. 学生在上课期间不得偷偷玩手机、看书、涂鸦等,要专心听讲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二、学习态度1. 学生应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不在课堂上走神、打盹。
2. 学生应主动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与教师和同学互动交流,拓展思维能力。
3. 学生应完成课堂上布置的作业和任务,不推诿拖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 学生应参加课堂小组活动,尊重并倾听同学们的意见,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5. 学生应遵守课堂规定的学习用品及材料使用方式,爱惜公物,共同维护课堂环境。
三、师生互动1. 教师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2. 学生应尊重教师,遵守课堂规则,不随意打断教师讲课或提问。
3. 学生应礼貌回答教师提问,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4. 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并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绩。
5. 学生应尊重同学发言和意见,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给予帮助。
四、课堂合作1. 学生应互相尊重,团结合作,共同完成课堂任务。
2. 学生应以集体利益为重,不以个人名利为中心,共同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3. 学生应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和合作学习,主动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
4. 学生应尊重小组成员的意见和决策,共同制定并完成小组任务。
5. 学生应互相鼓励和支持,共同进步,形成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五、课堂评价1. 学生应负责完成课堂上的测验、测试和作业,根据课堂评价结果进行反思和改进。
2. 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问答,展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3. 教师应公正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建议。
4. 学生应遵守考试纪律,不作弊、抄袭等违规行为。
小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模版
![小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d7b6858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74.png)
小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模版一、课堂纪律管理1. 学生入场:- 学生应于上课前5分钟入场,按座位就座,准备课堂学习。
- 学生应保持安静,不得在入场过程中嬉闹或讲话。
2. 注意力集中:- 学生应将注意力集中于老师的讲解或教学内容。
- 学生应关闭手机或将手机调至静音模式,不得在课堂上使用手机。
3. 提问回答:- 学生应积极参与提问活动,主动回答问题。
- 学生回答问题时应注意礼貌,不得嘲笑或批评他人。
4. 作业完成:- 学生应按时完成作业,并认真检查错误。
- 学生应将作业整洁地交到指定位置。
5. 课堂纪律:- 学生应保持课堂安静,不得大声喧哗或互相打闹。
- 学生应遵守课堂规则,不得随意离座或走动。
二、教师教学管理1. 课前准备- 教师应提前备课,准备教学所需材料和教学课件。
- 教师应检查课堂设施的完好性,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2. 教学方法:-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 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和指导。
3. 课堂管理:- 教师应掌握好课堂的节奏,确保教学进程的连贯性。
- 教师应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
4. 发布任务:- 教师应明确任务要求和完成时间,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完成任务。
- 教师应鼓励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帮助他们提升学习能力。
5. 评价与反馈:-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做出正确和优秀的表现。
- 教师应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及时与学生和家长沟通。
三、学生自律管理1. 课前准备:- 学生应提前准备好所需教材和学习工具。
- 学生应整理好书包和课桌,确保学习环境的整洁。
2. 注意力集中:- 学生应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听讲和思考。
- 学生应学会自我调节,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3. 作业完成:- 学生应认真对待作业,按时完成并检查错误。
- 学生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定期复习和总结课堂知识。
4. 课堂纪律:- 学生应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得打扰他人的学习。
小学三年级课堂管理制度
![小学三年级课堂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d3475c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2.png)
一、总则为了加强课堂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营造和谐、有序的课堂氛围,特制定本制度。
二、课堂纪律1. 课前准备(1)学生应提前准备好学习用品,如课本、作业本、文具等。
(2)按时到达教室,做好课前准备。
2. 课堂纪律(1)学生进入教室后,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
(2)上课铃响后,学生应迅速回到座位,安静等待老师上课。
(3)课堂上,学生应遵守课堂秩序,不得随意离开座位,不得在教室内追逐打闹。
(4)学生发言时,应先举手,经老师允许后方可发言。
(5)上课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教室,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老师同意后方可离开。
3. 课后纪律(1)下课后,学生应保持教室卫生,将垃圾放入垃圾桶。
(2)放学后,学生应排队出教室,不得拥挤。
三、课堂行为规范1. 课堂礼仪(1)学生见到老师应主动问好。
(2)上课时,学生应保持端正的坐姿,不得随意变换座位。
(3)课堂发言时,应声音洪亮,表达清晰。
2. 课堂参与(1)学生应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做好笔记。
(2)课堂上,学生应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3)学生应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3. 课堂作业(1)学生应按时完成作业,不得抄袭、篡改作业。
(2)作业应书写工整,字迹清晰,不得乱涂乱画。
(3)学生应主动向老师请教作业中的疑问。
四、课堂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老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课堂纪律、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
(2)评价结果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2. 学生自评与互评(1)学生应定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优点与不足。
(2)学生之间可进行互评,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五、奖惩措施1. 奖励(1)对于在课堂上表现优秀的学生,老师将给予口头表扬或物质奖励。
(2)对于在课堂表现突出的学生,学校将给予表彰。
2. 惩罚(1)对于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老师将进行口头警告或适当惩罚。
(2)对于严重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学校将进行通报批评或给予处分。
小学高效课堂管理制度范文
![小学高效课堂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0edf4b7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68.png)
小学高效课堂管理制度范文一、上课准备阶段:1. 教师在课前10分钟到达教室,检查教室卫生、黑板擦和教学用具是否齐备。
2. 教师按时上课,并在上课前5分钟将课本、教学PPT等教学材料放在讲台上。
3. 教师在上课前通过简短的问候或小游戏方式与学生拉近关系。
二、学生进入教室阶段:1. 学生在上课前需排好队伍,待教师允许后有序进入教室。
2. 学生进入教室后,立即将书包放在指定位置,将手机等电子设备保持关闭状态。
三、课堂纪律管理:1. 教师讲课时,学生需认真听讲,不得大声喧哗或打闹。
2. 学生需要保持坐姿端正,不得趴桌、打盹或侧身。
3. 学生需配合教师进行课堂互动,积极回答问题。
4. 学生应遵守课堂纪律,不得随意离开座位,如需离开,需提前向教师请假。
四、课堂作业管理:1. 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作业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学生完成作业后,需按时上交,如未完成作业,需向教师请假并说明原因。
3. 教师会及时批改作业,并及时反馈给学生。
五、课堂评价管理:1. 教师在课堂上会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包括口头表扬、鼓励和批评。
2. 学生需配合教师的评价工作,认真对待教师的批评,并及时改正错误。
六、课堂纪律奖惩:1.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好的,教师会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
2. 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教师会给予适当的警告和处罚,如罚站、写检讨等。
七、课后整理阶段:1. 学生在下课时需保持教室环境整洁,将座位周围的纸屑、书籍等物品放到指定的地方。
2. 学生排好队伍,并按照教师的指示有序离开教室。
八、课后跟踪管理:1. 教师会将学生的上课情况记录下来,并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
2. 学生如有需要,可以向教师请教相关问题,并及时跟进学生的学习进展。
小学课堂纪律管理规定
![小学课堂纪律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5abb376d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7.png)
小学课堂纪律管理规定一、引言纪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习惯的基础。
在小学阶段,课堂纪律管理尤为重要,对学生的学习秩序和学习成绩,以及班级整体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制定适合小学生的课堂纪律管理规定至关重要。
二、规定学生的行为准则1. 尊重他人:学生应当尊重老师和同学,并且不得任意扰乱课堂秩序,干扰他人学习。
2. 守时上课:学生必须按时到达教室,不得迟到早退。
3. 文明待人:学生在课堂上要保持文明礼貌的言行,不得出言不逊、使用脏话或恶作剧等。
4. 集中注意力:学生要集中注意力听讲,不得在课堂上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如玩游戏、看书、用手机等。
五、规定教师的教学方式1. 激发兴趣:教师应当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的能力。
2. 温和亲切:教师应当以温和亲切的态度对待学生,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
3. 管理有序:教师应当对课堂进行管理,确保学生的纪律,及时制止不良行为,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
六、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1. 激励自我:教师应该通过赞扬和奖励的方式激励学生,让他们明白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并主动培养自我控制和自律的能力。
2. 倡导互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互相帮助,在集体中培养学生之间的互助精神,让他们自觉遵守规则和纪律。
七、建立家校合作机制1. 家长监督:教师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和纪律表现,让家长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并及时纠正,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机制。
2. 家校沟通:学校组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活动,增进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共同关注学生的纪律管理问题,形成积极合作的局面。
八、规定纪律管理的奖惩制度1. 奖励措施:学校可以设立一些奖励措施,如表扬信、奖状、奖品等,以鼓励学生遵守纪律,树立良好的学习行为。
2. 处罚措施: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学校应采取适当的处罚措施,如警告、挂牌批评、降低评优等,让学生意识到违纪行为的后果。
小学课堂常规管理制度
![小学课堂常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eef5ff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05.png)
小学课堂常规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小学课堂秩序,保障小学生身心健康,提高教育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小学。
第三条小学课堂常规管理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四条小学课堂常规管理应当贯彻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形成教育与管理互动的良好氛围。
二、课堂秩序管理第五条教师应当按时上下课,提前备课,认真组织课堂教学。
第六条学生应当按时到校,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第七条严禁学生在课堂上大声喧哗、打闹、玩手机、吃零食等影响课堂秩序的行为。
第八条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教育和纠正。
第九条课堂提问和回答问题应当尊重他人,提倡文明用语,不得恶语伤人。
第十条课堂讨论应当围绕教学内容,积极思考,发表个人见解,尊重他人意见。
第十一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得侮辱学生的人格尊严。
三、课堂学习管理第十二条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十三条教师应当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十四条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
第十五条学生应当认真完成作业,教师应当及时批改,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第十六条教师应当定期进行教学质量评估,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四、课堂互动管理第十七条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第十八条教师应当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意见,接受学生的合理建议。
第十九条学生之间应当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第二十条教师应当组织多样的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范文(4篇)
![小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5f906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1.png)
小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范文是为了保证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制定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小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1. 准时到达课堂:学生应按时到达课堂,并站好队伍进入教室。
2. 注意课堂纪律:学生应保持安静、配合教师的教学,不得打闹、乱扔物品等行为。
3. 尊重他人:学生应尊重教师和同学,不得侮辱、欺负他人。
4. 执行课堂规则:学生应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课堂活动,不得随意离席、参与其他无关活动。
5. 集中注意力:学生应保持专注,听好、看好教师的讲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6. 课堂秩序:学生应保持课堂整洁,不得随意涂写、损坏桌椅等教室设施。
7. 完成课堂作业:学生应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不得擅自抄袭或求助他人。
8. 新闻教育: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可以阅读新闻,增加自己的知识。
9. 控制上课时间: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应合理控制上课时间,保证教学的高效进行。
10. 妥善管理教学资料:教师应妥善保管和管理教学资料,不得私自带走或损坏。
以上是一些小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的例子,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小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范文(2)(1)对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是:A.熟悉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要求;明确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具体内容,掌握重难点以及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了解教材体系及各章节内在联系,了解与本课程前后衔接的课程教学内容。
B.了解学生情况,增强教学的针对性.C.认真选择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程序.D.准备好补充教材、辅助教材、案例、习题和作业;作出教具、实验器具、电教器材的使用计划。
(2)任课教师应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认真编写课时授课计划(教案)。
课时授课计划一般包括:课题,教学目的要求,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新课的重、难点,复习旧课的内容和方法,讲授新课的内容,课堂练习的内容和方法,课外作业安排,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3)教师备课以个人备课为主,在个人备课基础上重视开展集体备课。
小学课堂秩序管理规定
![小学课堂秩序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4fd96ff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43.png)
小学课堂秩序管理规定一、上课时间及纪律1. 学生应按时到校,不早退,不迟到。
迟到超过5分钟的学生,要向班主任请假并在教室门口登记;2. 上课铃响起后,学生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整理好课桌椅,迅速就座,并保持安静,做好听讲的准备;3. 完成自习任务后,学生应立即站起来迎接老师进入教室,并敬礼示意开始上课;4. 上课期间,学生不得私自离开座位,如有特殊情况需请假,应提前向老师请示并得到同意;5. 课堂上禁止大声喧哗,不得随意走动,不得玩闹,不得携带电子设备;6. 学生在老师提问时应积极回答,听讲时需保持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二、课堂纪律1. 学生应尊重老师和同学,遵守课堂规则,不得互相侮辱、欺负或捉弄同学;2. 听讲时应保持一个良好的姿势,不得躺在桌子上或者抱头睡觉;3. 不得随意讲话、吃东西或喝饮料,保持教室的整洁与安静;4. 所有的书籍和学习用品都应摆放整齐,保持教室内部的清洁;5. 课堂上应保持良好的秩序,尊重老师的教学权威,不得打断老师的讲课;6. 学生应以诚实守信为准则,不得欺骗、作弊或代写作业。
三、课后离开教室1. 在下课铃响起后,学生应整理好自己的物品并保持课桌的整洁;2. 离开教室时,应排队走出教室门口,并保持安静有序,不得奔跑或打闹;3. 离开教室后,应尽量保持教室的整洁,不得乱扔垃圾或破坏教室设施。
四、作业管理1. 完成当天课堂作业是学生的基本责任,应按时、按量完成,并认真检查;2. 作业要求必须以自己的真实努力完成,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3. 学生应自觉保护好自己的作业本,不得涂抹乱涂乱画或恶意损坏;4. 作业未完成或未完成规定要求的,学生需要书面说明原因并请教老师批示。
五、违纪处罚1. 对于违反课堂秩序管理规定的学生,老师有权采取批评教育、警告、留校察看等相应的教育手段;2. 对于严重违反纪律、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老师将及时通知家长,并视情况给予相应的处分。
六、课堂秩序改善1. 学校将定期组织课堂纪律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培养;2. 学生和家长要共同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积极配合老师的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3. 学校将建立健全课程改革、教师培训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从源头上提高课堂秩序。
《小学课堂管理》
![《小学课堂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362e53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6e.png)
《小学课堂管理》
小・学・课・堂・管・理
一、实施小学课堂管理的宗旨
1、纪律首先:小学课堂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居高临下地要求学生遵守
纪律,坚持纪律,使课堂秩序井然有序,行为规范,良好的学风得以
持续。
2、礼仪与文明:要求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遵守传统仪式,如站
立时要敬礼等,要求学生要有礼貌,文明,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对课
堂内外各种行为具有自觉自省。
3、责任与信任:小学课堂管理要求学生运用责任感和信任感和利他心
维护校园环境,提高伙伴感情,友好相处,尊重他人的权利,谦逊荣辱,支持管理者的统一行动。
二、小学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
1、学生要每天按时到校上课,班上不得迟到,迟到者必须给予严格处理。
2、学生在课堂上应认真听讲,肃穆应答,聪明积极思考,生动发言,
严禁闲聊、打架斗殴和发难等行为。
3、学生应该在课堂上表现出尊敬老师、师长、同侪的态度和行为,老师、同伙要爱护尊重学生,和蔼可亲,乐于助人。
4、学生不得擅自四处走动,不得在课堂上吃食物和玩弄东西,不得有拖延课堂的行为,不得投掷任何东西,应尊重教室财物。
三、小学课堂管理的有效措施
1、积极处理:及时处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无礼、无规矩、淘气等行为,让学生明白一切由自己开始,应接受老师对学生言传身教,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和学习习惯,避免惩罚的过度使用。
2、课堂表扬: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言语和行为的表扬,可以唤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达到营造良好教学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小学课堂管理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有助于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小学课堂管理规定(3篇)
![小学课堂管理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698a2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e.png)
第1篇一、总则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我校所有小学班级,包括普通班、特色班、特殊教育班等。
三、课堂纪律要求1. 学生进入课堂,必须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追逐打闹。
2. 学生应按时进入教室,上课铃响后,应在教师指导下迅速安静就坐。
3. 学生应认真听讲,专心学习,不得随意走动、交头接耳、做小动作。
4. 学生应爱护公物,不得随意损坏教室设施。
5. 学生应遵守课堂秩序,不得擅自离开座位,如需离开,应征得教师同意。
6. 学生应尊重教师,不得顶撞、侮辱教师。
7. 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完成作业,不得抄袭、作弊。
8. 学生应保持教室卫生,不得乱扔垃圾、随地吐痰。
四、教师管理要求1. 教师应按时到岗,提前备课,认真授课。
2. 教师应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耐心辅导,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 教师应保持课堂纪律,不得让学生在课堂上随意走动、大声喧哗。
4.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5. 教师应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6. 教师应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得违规操作。
五、课堂活动管理1. 课堂活动应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活动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3. 课堂活动应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活动。
4. 课堂活动应注重学生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5. 课堂活动应遵循教育规律,不得盲目追求形式。
六、作业管理1. 教师应布置适量、合理的作业,不得加重学生负担。
2. 学生应按时完成作业,不得抄袭、作弊。
3. 教师应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4. 学生应认真对待作业,不得敷衍了事。
七、考试管理1. 学校应建立健全考试管理制度,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小学教师课堂管理规定(3篇)
![小学教师课堂管理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fc2b9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6.png)
第1篇一、总则为规范课堂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二、课堂纪律1. 学生进入教室后,应立即安静坐下,整理好书包,做好上课准备。
2. 上课时,学生应保持坐姿端正,不得随意离开座位,不得随意走动。
3. 教师上课时,学生应专心听讲,不得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不得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4. 课堂上,学生应积极举手发言,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发言时要注意礼貌,不得随意打断他人。
5. 学生在课堂上如有特殊需求,应举手向教师示意,待教师允许后方可离开座位。
6. 课堂上,学生应遵守课堂纪律,不得大声喧哗、嬉戏打闹。
7. 课间休息时,学生应在指定区域活动,不得在教室内追逐打闹。
三、教师行为规范1. 教师应提前备课,认真备课,确保教学内容充实、生动。
2. 教师上课时,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得迟到、早退。
3. 教师应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
4. 教师应公正评价学生,不得歧视后进生。
5. 教师应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教师应严格遵守教学计划,不得随意更改教学内容。
7.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四、课堂管理措施1. 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师应加强课堂纪律教育,让学生明确课堂纪律的重要性。
4. 教师应设立课堂纪律监督员,协助教师维护课堂纪律。
5. 教师应定期召开班会,对学生的课堂纪律进行总结和表扬。
6. 教师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课堂纪律。
五、奖惩制度1. 对表现良好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口头表扬、颁发奖品等激励措施。
2. 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教师应进行批评教育,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惩罚。
3. 教师应公正对待学生,不得以体罚、变相体罚等方式惩罚学生。
4. 学生如有特殊情况,需请假离校,应提前向教师请假,并说明原因。
小学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小学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a87416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1.png)
小学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引言在小学教育中,班主任承担着重要的课堂管理工作。
一个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1. 建立积极的课堂氛围一个积极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
班主任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建立积极的课堂氛围:•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保持教室整洁,提供舒适的座位和良好的照明。
•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班主任应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鼓励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促进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 设定明确的课堂规则明确的课堂规则有助于维持课堂秩序和学生的纪律。
班主任应当与学生一起制定并讨论课堂规则,确保规则的公平和可行性。
以下是一些设置课堂规则的示例:•守时上课:班主任应要求学生按时到达课堂,并设定一个明确的迟到规定,以保证课堂的正常进行。
•尊重他人:班主任应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包括同学和老师。
禁止恶意嘲笑、欺负和打扰他人。
•遵守课堂礼仪:班主任应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礼仪,如不打手机、保持安静等。
3. 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班主任应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和资源:•利用多媒体设备:使用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展示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运用游戏和竞赛:班主任可以运用游戏和竞赛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组织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参观实地考察,开拓学生的视野和增强学习的实践性。
4.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效的课堂管理的关键。
班主任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趣味性的活动:引入有趣的活动和课堂游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注重学科的实际应用:将学科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鼓励自主学习:班主任应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教育_课堂管理制度
![小学教育_课堂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c00e6d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12.png)
一、总则为加强我校小学教育课堂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师生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标1. 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确保课堂教学秩序。
2.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加强师生沟通,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三、课堂管理原则1. 依法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进行课堂管理。
2. 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权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科学管理: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管理效率。
4. 情感管理:注重师生情感交流,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
四、课堂管理内容1. 课堂纪律管理(1)学生进入教室后,安静坐好,不追逐打闹。
(2)教师上课前,提前进入教室,准备教学工具。
(3)学生迟到、早退,需向教师请假。
(4)上课期间,学生不得随意离开座位,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讲话。
(5)下课时,学生有序离开教室,保持教室整洁。
2. 课堂秩序管理(1)教师上课前,提前5分钟到达教室,检查教室环境,调整教学设备。
(2)教师上课时,关注全体学生,确保教学效果。
(3)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师应尊重学生,耐心解答学生问题,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5)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纠正不良行为。
3. 课堂安全管理(1)教师应确保教室设施安全,定期检查,及时维修。
(2)教师应教育学生注意用电、用火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防止学生发生心理问题。
(4)教师应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出行安全。
4. 课堂评价管理(1)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
(2)教师应定期进行课堂评价,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3)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4)教师应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五、课堂管理措施1. 加强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课堂管理培训,提高教师的管理水平。
小学教育课堂管理制度
![小学教育课堂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952c4a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2.png)
一、总则为了加强小学教育课堂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1. 建立健全课堂管理制度,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
2.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组织机构1. 学校成立课堂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课堂管理制度。
2. 各学科教研组负责对本学科课堂管理进行具体指导。
3. 各班班主任负责班级课堂管理,协助学校、教研组开展相关工作。
四、教师课堂管理职责1. 教师应严格遵守国家教育法律法规,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2. 教师应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科学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
3. 教师应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4. 教师应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维护课堂秩序。
5. 教师应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五、学生课堂管理职责1. 学生应遵守国家教育法律法规,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2. 学生应尊重教师,听从教师教导,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 学生应自觉维护课堂纪律,保持教室整洁。
4. 学生应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六、课堂纪律管理1. 课堂纪律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教师应加强课堂纪律教育,让学生明白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2. 学生进入教室后,应保持安静,手机等电子产品需关闭或调至静音状态。
3. 学生应按照教师的要求,按时完成课堂作业。
4. 教师应严格控制课堂提问时间,避免学生分散注意力。
5. 学生如有特殊情况需离开教室,应征得教师同意。
七、课堂秩序维护1. 教师应密切关注课堂动态,及时发现和制止学生违反纪律的行为。
2. 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课堂中的矛盾和冲突。
3. 教师应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4. 学校应定期开展文明班级、优秀学生评选活动,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八、课堂教学评价1. 学校设立课堂评价小组,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定期评价。
小学课堂管理的技巧有哪些
![小学课堂管理的技巧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dd7c615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3.png)
小学课堂管理的技巧有哪些小学课堂是孩子们学习知识、培养习惯和塑造性格的重要场所。
作为教师,有效地管理课堂是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小学课堂管理技巧。
一、建立明确的规则和期望在课堂开始之初,就应当与学生一起制定明确、具体且易于理解的规则。
这些规则应当涵盖课堂行为的各个方面,如尊重他人、按时完成作业、遵守课堂秩序等。
规则的数量不宜过多,重点在于确保学生清楚明白每条规则的含义和重要性。
同时,要向学生清晰地传达对他们的期望。
例如,在课堂参与方面,期望学生积极思考、举手发言;在作业完成方面,期望学生认真书写、按时交作业。
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表现是优秀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这有助于他们自我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创建积极的课堂氛围一个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教师要以友善、亲切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感受,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
多使用正面的语言和激励措施,及时表扬学生的良好表现和进步。
例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可以给予肯定和鼓励:“你的回答非常准确,看得出你认真思考了!”当学生在作业中取得进步时,可以说:“这次你的作业完成得比上次好多了,继续保持!”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合作学习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互助意识。
三、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合理的时间管理是课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备课阶段,教师应当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明确每个环节所需的时间。
课堂开始时,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让学生心中有数。
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时间计划进行,避免某个环节过长或过短。
对于一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的活动,如观看视频、小组讨论等,要控制好时间,以免影响教学进度。
同时,要给学生留出适当的休息时间,让他们能够调整状态,更好地投入到后续的学习中。
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疲劳,从而影响课堂纪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课堂管理
今天我首先介绍对小学生行之有效的Give Me Five. Give Me Five的定义类似与我们中国人的击掌称快表示赞同,同意,鼓励,庆贺等的意思。
这一技巧只是用了这个俗话而已。
老师会张开一只手,举起,告诉学生五个手指头分别代表:
1.Eyes on the speaker(眼睛注视说话者)
2.Mouth Quiet(嘴巴不讲话)
3.Be Still/Freeze(不动)
4.Hands Free(手不拿任何东西)
5.Listen(专心听)
当教室里声音很大,很嘈杂时,老师不扯开大嗓门喊:“安静”,“不要讲话”,而是镇静地举起一只手,学生看到的话也将手举起,直到大家的手都举起来了,教室也安静了。
老师要讲解,训练Give Me Five技巧,让学生知道其含义,作用,通过反复训练巩固,当学生看到老师举起手,就很快意识到他们应该眼睛看老师,停止讲话,坐好或站好不动,不做小动作,听候老师。
这一技巧很简单,很实用,其实就是用身体语言手势来替代语言的管理方法,美国小学生都知道,大人也常用,我们老师开会开始时,讲演人往往也是默不作声地举起手,慢慢的大家把手举起来会场也就安静了。
老师们不妨可以试一试,看是否适用于你的班级,有一简便方法可帮助你训练学生记住:画一只大手,在每个手指上分别写上“眼睛看好说话者”,“不说话”……等等,剪贴在硬纸板上,每日用它讲解训练直至学生
熟练,形成条件反射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