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ppt优秀课件【完美版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意: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 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思考: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拟人
诗人将雪和梅都拟人化了,写雪和梅 为了“争春”而相持不下,谁都不肯服输。 描写新颖别致,生动有趣。
骚人阁笔费评章
诗意:诗人难以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只好放下笔来。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诗意:梅花比不上雪花的晶莹洁白, 雪花却输给了梅花一段清香。
只缘身在此山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写景
诗意: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 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 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面貌。
思考:诗人是从哪几个角度、处在什 么位置看庐山的?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角度: 正面 侧面 位置: 远 近 高 低 启示: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看到的结
雪梅
lú yuè
[宋] 卢钺
xiánɡ sāo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xùn
shū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诗文解读
雪梅
诗人。
[宋] 卢钺
服输。
梅雪争春未肯降,
同“搁”, 骚人阁笔费评章。 评议。诗中
放下。
梅须逊雪三分白, 指评议梅与
不及,比不上。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的高下。
梅雪争春未百度文库降
果也会不同。
横看
侧看
远看
近看
抬 头 仰 望
低头俯视
明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意:
因果倒装句
(我之所以)认不清
庐山的本来面目,是因为
自己身在这层峦叠翠的深
山之中(视野太狭窄了)。
这两句诗采用因果倒装的句式,先写了诗人 没有认清庐山的真实面目,然后笔锋一转,说 明了原因,写出了诗人游览庐山后的体会。说 明了要想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 小的范围限制,摆脱主观成见的道理。
雪梅
梅雪争春 各有所长
对比 梅——逊雪三分白 各有所短 雪——输梅一段香
主旨概括
《雪梅》通过写梅雪争春,告诉我们人 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取人之长,补己 之短。
拓展延伸
拓展一 拓展二
随堂练习 1.读一读,连一连。
mù sè sāo yuán xùn
骚暮逊
瑟缘
2.课内阅读。 暮江吟
一道_残__阳__铺__水__中___, 半江瑟瑟_半__江__红___。 __可__怜__九月初三夜, __露__似__真__珠__月__似__弓__。
不好。因为秋天的“残阳”已接近地平 线,光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就像 “铺”在江上一样。用“铺”形象地写出了 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如 果用“照”字,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为什么会出现“半江瑟瑟半江红” 的现象?
由于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 江面上皱起细小的波纹。残阳斜射下,受 光照多的部分,呈现出一片“红色”;未 受到残阳照射的部分,就呈现出青绿色。 诗人抓住了傍晚江面上的这两种颜色的变 化,将江水的美丽展现了出来。
说说这两句诗给你什么启示?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这启示我们: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 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来观察分析事物。
结构梳理
横看——成岭
题 写景 侧看——成峰
变幻 莫测
西
远近高低——不同
蕴赞 藏美 深庐

刻山

明理 不识——真面目 寄意深远 只缘——此山中
哲奇 理景
主旨概括
露似真珠
“可怜”二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可怜”在诗中意为“可爱”,表达了 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结构梳理
暮江吟
暮江落日 色彩明丽 喜爱 赞美
露伴新月 和谐宁静
主旨概括
《暮江吟》描写了深秋时节暮江落日和 露伴新月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 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题 西 林 壁 宋
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 江红”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傍晚时分,夕阳西沉,残阳将柔和的 余晖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一 半是碧绿的,一半是鲜红的。
可爱。
这里指 好像。 珍珠。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意:九月初三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啊, 岸边草木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 而冉(rǎn)冉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把精 巧的弯弓。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文解读 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 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诗意: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的倒 影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 一半是碧绿的,一半是鲜红的。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字换 成“照”字好吗?为什么?
9 古诗三首
[]
暮 江 吟
唐 白 居 易
走进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 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 山西)。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主要作品:叙事诗《琵琶行》 《长恨歌》等。
古诗诵读 有感情地诵读古歌,读出节奏,读准字音。
mù 暮江吟
[唐] 白居易sè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苏 轼
走进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豪放派词人 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 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主要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古诗诵读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出节奏,读准字音。
《题西林壁》描写了诗人游览庐山时 的所见、所想,全诗描绘了庐山雄奇壮观、 千姿百态的景象,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要想真正了解事物,就要从不同方面、不 同角度去观察、分析。
[]
雪 梅
宋 卢 钺
走进作者
卢钺(yuè),南宋诗人,自号梅 坡,生卒年不详。
主要作品:《雪梅》两首。
古诗诵读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出节奏,读准字音。
诗人将雪和梅进行对比,巧妙地写 出了雪和梅的长处和不足:
雪花洁白无瑕却无清香, 梅花芬芳高雅却不够洁白。
也是“骚人阁笔 费评章”的原因。
最后两句诗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借雪梅的争春,巧妙地点明了雪和 梅各自的长处和不足,告诫我们人各有 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懂得互相学习,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道理。
结构梳理
题西林壁
shì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yuá
不 识 庐 山 真 面 目 , 只n缘 身 在 此 山 中 。
诗文解读
西林寺,在今
书写,题写。
题西林壁 江西庐山脚下。
[宋] 苏轼
不能辨别、 横看成岭侧成峰, 面貌,诗中 认识。 远近高低各不同。 指庐山所呈
不识庐山真面目, 现的景象。 因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