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硅油的选用

合集下载

麦克林氨基硅油级别

麦克林氨基硅油级别

麦克林氨基硅油级别
麦克林氨基硅油可分为多个级别,这些级别主要依据其使用领域和技术要求来划分。

常见的级别包括:
1. 工业级:这是最基本的级别,用于工业制造和加工领域,具备一定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2. 医药级:用于医药领域,如药品制造、药剂辅料等,需要符合医药法规的相关要求。

3. 食品级:用于食品加工和生产中,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可安全使用于食品中。

4. 电子级:用于电子产品制造和电路组装领域,具备高纯度和低离子含量的要求,以确保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汽车级:用于汽车零部件制造,需要具备较高的耐温性、耐腐蚀性和抗老化性能,以满足汽车工作环境的要求。

6. 美容化妆品级:用于化妆品制造和个人护理领域,需要符合相关卫生、安全和质量标准,确保对皮肤无刺激或毒性。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麦克林氨基硅油级别,实际还有其他特定领域和应用所需的级别。

在购买或使用麦克林氨基硅油时,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对应的级别。

氨基硅油

氨基硅油

氨基硅油的制备及应用实验一、实验目的聚硅氧烷是一类有着特殊硅氧主链结构的半有机、半无机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独特的低玻璃化温度、低表面张力特性,以及优良的耐热性、耐候性、憎水性、电绝缘性等性能。

典型的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其分子结构示意如下:CH3Si OnCH3氨基硅油,即氨基改性聚硅氧烷,是二甲基硅油中部分甲基被氨烃基取代后的产物。

氨基硅油除保留着二甲基硅油原有的疏水性、脱模性外,氨烃基的存在还可赋予其反应性、吸附性、润滑性及柔软性等性质,因而广泛应用于纺织、制革、日化等行业,尤其是纺织品的染整行业。

氨基硅油作为纺织品的柔软整理剂,可赋予织物柔软、滑爽、丰满等效果,以及良好的弹性手感。

近年来,国内对氨基硅油的研究仍在不断加强。

本实验的目的,就是通过探索优化的合成工艺条件,制备一定组成、结构的氨基硅油,并应用氨基硅油对羊毛或涤纶织物进行后整理研究。

二、实验反应机理氨基硅油中的氨基主要有伯氨基、仲氨基、叔氨基、芳氨基、季铵盐等,例如:NH2NHCH2CH2NH2NHC2H4NHC2H4NH2OC6H4NH2其中,不同的氨基赋予氨基硅油不同的应用性能。

本次实验用的是仲氨基改性。

氨基硅油的制备方法,主要有:(1)氨烃基硅烷与硅氧烷催化平衡;(2)氨烃基硅氧烷与硅氧烷催化平衡;(3)氨烃基硅烷与端羟基硅氧烷缩合;(4)含氢硅油与烯丙胺加成等。

本实验拟采用氨烃基硅烷与硅氧烷催化平衡法,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602)、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原料来制备氨值为0.1~0.9的氨基硅油,反应式示意如下:OOO O H 3CCH 3CH 3CH 3CH 3H 3CH 3C H 3CH 3CO Si OCH 3CH 3(CH 2)3NH(CH 2)2NH 2H 3CSiO SiCH 3CH 3CH 3CH 3CH 3++H 3CSi OSi O O Si CH 3CH 3CH 3CH 3CH 3CH 3CH 3CH 3Si (CH 2)3NH (CH 2)2NH 2mnOH -三、 实验试剂和仪器药品: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602)、八甲基三硅氧烷(MDM )、氢氧化钾(KOH )、氮气、乳化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等。

氨基硅油配方及工艺

氨基硅油配方及工艺

氨基硅油配方及工艺
氨基硅油,也称为氨基硅烷,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和应用的有机硅化合物。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氨基硅油配方及工艺,供参考:
原材料:
1.三氯硅烷
2.氨水
3.乙醇
4.去离子水
配方:
1.100g三氯硅烷
2.30g氨水
3.30g乙醇
4.40g去离子水
工艺步骤:
1.首先,将三氯硅烷和氨水分别放入两个干燥的容器中。

2.在搅拌的同时,以适当的速率将氨水缓慢滴入三氯硅烷中。

3.在滴加氨水的同时,注意控制反应温度,通常将温度控制在5-10摄氏度。

4.继续搅拌反应混合物,直到产生固体沉淀的无色油状物质。

5.完成反应后,将乙醇缓慢滴入反应混合物中。

6.将混合物继续搅拌,直到形成均匀的溶液。

7.最后,加入去离子水,并继续搅拌,使溶液变得更为透明。

最终获得的氨基硅油可以用于各种应用,例如:
1.表面润滑剂:氨基硅油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可用于润滑机械零件
和器具,减少摩擦和磨损。

2.皮肤护理:氨基硅油具有柔软和滋润皮肤的特性,可用于制作护肤
乳液和护肤产品。

3.电子材料保护剂:氨基硅油可用于电子元件的绝缘和保护,防止水
分和污染物的侵入。

4.表面涂层剂:氨基硅油可用于制备透明,耐热和耐化学品的表面涂层,提供额外的保护和美观性。

需要注意的是,配方和工艺步骤可能会因不同厂家和应用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具体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此外,氨基硅油
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危险性,操作时应使用适当的安全措施和设备,确保工
作环境的安全和保护员工的健康。

氨基硅油分析标准 2004

氨基硅油分析标准 2004

Q/XHC 011-2004前言根据GB/T 1.1-2000和GB/T 1.3-2000标准的编写规定,对本标准进行起草、表述。

本标准由提出。

本标准由质检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质检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2004年首次发布。

•••• Q/XHC 011-2004氨基硅油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氨基硅油的要求、试验方法、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氨基硅烷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为原料而制得的氨基硅油。

•••• 结构式:•••• CH3 CH3 CH3 CH3 CH3•••• │││││•••• CH3─Si─O─(Si─O)a─(Si─O)b─(Si─O)c─Si─CH3•••• │││││•••• CH3│ CH3 CH3 CH3•••• │•••• CH2CH2CH2NHCH2CH2NH2••••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后,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 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溶液制备方法。

•••• GB/T 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 HG/T 2363 硅油运动粘度试验方法。

••••3 要求••••3.1 外观无色半透明或浅黄色半透明液体。

3.2 氨基硅油的指标应符合表1中要求:•••• 表1 氨基硅油的指标要求••••4 试验方法4.1 共同事项本标准所用的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它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4.2 外观的测定外观以目视法测定。

取样品倒入清洁、干燥的100mL比色管中至刻度线,在充足的自然光线下观察。

1Q/XHC 011-20044.3 运动粘度的测定••••按HG/T2363-92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氨基硅油的特性及用途

氨基硅油的特性及用途

氨基硅油的特性及⽤途氨基硅油是改性硅油的主要品种。

主要⽤于纤维的后整理剂、化妆品添加剂、树脂改性剂、涂料添加剂、光亮剂等⽅⾯。

分⼦结构中的氨基为氨丙基、N-(β-氨⼄基)亚氨丙基的氨基改性硅油是商品的主体。

⼀、氨基硅油的分类:1. 按端基分类:-CH3 -CH3O -OH端基为-CH3 的称为⾮活性氨基硅油,⽐较适合加⼯棉和蚕丝织物端基为 -CH3O -OH 的称为活性氨基硅油,适合加⼯动物纤维。

相对⽽⾔,活性氨基硅油在处理织物时,反应性和吸附性更佳,⾃交联性更好,因此⼿感更柔软平滑。

2、按氨基分类:伯氨( -NH2),仲氨(-NHCH3),叔氨(-N(C2H5)2)⼆、氨基硅油的特性表征:氨值、粘度、反应性1、氨值:氨基含量常⽤氨值来表⽰,指中和1克氨基硅油所需1 mol/l 酸的毫升娄,可以⽤1 mol/l 的盐酸滴定得到,可以⽤mmol/g表⽰。

氨基含量越⾼,氨值越⼤,被整理织物的⼿感就越柔软、光滑。

⽤于织物柔软剂的氨基硅油的氨值⼀般在0.2-0.6之间,但织物性质不完全取决于氨值⼤⼩,氨基分布均匀与否,氨基硅油的分⼦量都影响到织物的性质。

2、粘度:氨基硅油的粘度与分⼦量成正⽐,分⼦量越⼤,氨基硅油在织物上的成膜性越好,⼿感越柔软。

但由于织物烘⼲时氨基硅油分⼦发⽣交联,所以氨基硅油的起始分⼦量与最终在织物上成膜的分⼦量不尽相同。

粘度太低则处理后织物不能获得⾜够的光滑度,粘度太⾼则难以制成微乳液。

⽤作织物整理剂的氨基硅油的粘度⼀般在1000CP左右,也有的⾼达10000cp以上。

3、反应性:反应性是就端基和取代基⽽⾔。

俱有反应性端基的氨基硅油在处理织物时,具有⾃交联性,选择合适的交联剂,可以使织物更柔软、平滑、富有弹性。

三、氨基硅油的应⽤1、⽤于纤维后整理剂:氨基硅油中的氨基能与纤维表⾯上的羟基、羧基等相互作⽤,与纤维表⾯形成⾮常牢固的取向、吸附,使纤维之间的摩擦系数下降和纤维制品穿着时有舒适感。

氨基硅油的理化性能对织物手感有什么影响 如何选择氨基硅油?

氨基硅油的理化性能对织物手感有什么影响 如何选择氨基硅油?

氨基硅油的理化性能对织物手感有什么影响?如何选择氨基硅油?氨基硅油最重要的是氨值、黏度、反应性,这些参数基本反映出氨基硅油的品质,它们会影响硅油乳化时的难易度以及纺织品整理后的手感、柔软度、白度。

(1)氨值。

氨值是氨基含量的一种表征形式。

氨基含量越高,氨值就越高,织物手感就越柔软。

(2)黏度。

一般地,黏度越大,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硅油在织物表面成膜性好,手感越软,弹性越好。

(3)反应性。

在处理织物时,硅油有自交联性。

自交联性,吸附性佳。

织物手感就会更柔软。

在一般情况下按常规要求,不同织物对氨基硅油应有不同的选择:(1)纯棉类及混纺织物、机织物。

以柔软手感为主,主要可选择0.6氨值的宏其氨基硅油。

(2)纯涤纶类织物。

以平滑手感为主,可选择0.3氨值的宏其氨基硅油。

(3)真丝织物。

以平滑手感为主,对光泽性要求高,选择0.3氨值和0.6氨值的宏其氨基硅油复配产品,有的品种可复配平滑剂增加贪心和光泽。

(4)羊毛及其混纺织物。

综合手感比羊毛织物高,可选择高光度复配产品。

(5)棉纶袜类。

以平滑手感为主,选择高弹性氨基硅油。

(6)腈纶拉舍尔毛毯、腈纶及混纺毛线。

以柔软为主,对弹性要求高,可选择0.6氨值的氨基硅油,兼顾弹性要求。

(7)麻类织物(亚麻、苎麻)。

以平滑为主,主要选择0.3氨值的宏其氨基硅油。

(8)人造丝、人造棉类。

以柔软手感为主,可选择0.6氨值的宏其氨基硅油。

(9)涤纶碱减量织物。

主要为织物亲水性,可选择提高聚醚改性硅油(CGF),是由甲基含氢硅油与末端带有不饱和键的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等聚醚进行的硅氢加成反应制成的,但柔软性较差。

新的聚醚改性硅油在硅氧链上引入反应性的环氧基因等,改善了织物的手感及耐久性。

8040氨基硅油

8040氨基硅油

单位 cPsຫໍສະໝຸດ % %数值 800-5000
0.32 – 0.42 最低 95
如何使用
XIAMETER® OFX-8040 硅油乳液可 以通过浸轧法涂敷于机织、编织、 棉和聚酯棉混合织物。为了获取具 有最高成本效益的最佳性能,应当 采用 0.5 至 0.7%的有机硅硅油与织 物重量比。
XIAMETER® OFX-8040 硅油适于配 制成微乳液。
若道康宁违反该保证,您所能获得 的唯一补偿,仅限于退还购货价款 或替换不符合保证的任何产品。
道康宁特别声明,不作任何其他明 示或暗示对特定目的适用性或适销 性的保证。
道康宁声明,不对任何间接或附带 性的损害负任何赔偿责任。
XIAMETER® OFX-8040 硅油 Ref. No. 95-462-40
2009 年 7 月 20 日
XIAMETER® 是道康宁公司的注册商标。. Dow Corning®是道康宁公司的注册商标。
©2009 道康宁公司版权所有。.
有效期与储存
在 30ºC 或以下的温度下未开封保存 时,产品自生产之日起保质期为 18 个月。
使用限制
本产品没有经过测试也没有明确声 明可适用于医疗或制药。
产品安全信息
本资料不包括安全使用本产品所需 的安全信息。操作前,请阅读产品 及其安全数据表以及容器标签,以 获取有关产品的安全使用、对身 体、环境及健康危害的资料。安全 数据表可从XIAMETER的网站 上查阅。
有限保证信息—请仔细阅读
基于诚实信用的前提下,此处提供 的信息应被认为是准确无误的。然 而,由于使用本公司产品的条件和 方法非我们所能控制,本信息不能 取代客户为确保我们的产品安全、 有效、并完全满足于特定的最终用 途,而进行的测试。我们所提供的 使用建议,不得被视为侵犯任何专 利权的原因。

氨基硅油

氨基硅油

氨基硅油TS-GB-348
适用行业:洗水厂/染色厂/工艺品厂/服装厂/假发厂
活性含量:≥80%
溶解性:易溶于水
离子性:弱阳离子
PH 值:6.0-8.0(1%水溶液)
『产品特性』
东莞天盛化工的氨基硅油TS-GB-348乳液为多组分氨基改性聚硅氧烷弹性体,适用于涤﹑假发、棉及其混纺织物柔软整理,特别适用涤纶绒面织物和皮革表面的手感整理
1能赋予织物极好的平滑性、活络性、悬垂感;
2赋予织物比较好的光泽度,增加织物的亮度;
3对织物的浸渍或浸轧的工作液落色少,泡沫少;
4对织物的干湿摩擦牢度基本不影响,特别用于涤纶超细纤维织物尤为明显。

5用于涤纶绒类织物、涤棉天鹅绒、棉氨、棉锦、涤棉、涤氨、皮革等手感效果明显,有突出的滑度和活络性;
6适合做各种织物的浸渍柔软,吸附力比较强,比较容易吸尽,不会出现硅油斑。

『使用说明』
浸轧工艺:印染半成品—浸轧工作液(一浸一轧或二浸二轧)—烘干—定型用量:10~30 g/L,具体用量视织物而定。

浸轧率:70±5%烘干—定型:温度150~160℃×时间0.5~3min
『包装存储』
非危险品,125kg或50kg包装,密封贮存于通风阴凉处,忌高温与曝晒,贮存期半年。

在常温密封贮存,不用时请将容器盖紧,以免水分蒸发结皮。

氨基硅油 gpc分子量

氨基硅油 gpc分子量

氨基硅油gpc分子量摘要:1.氨基硅油概述2.GPC 分子量对氨基硅油的影响3.氨基硅油应用领域4.结论正文:一、氨基硅油概述氨基硅油是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耐腐蚀性和润滑性。

其主要用途包括橡胶、涂料、化妆品、塑料等行业,作为添加剂、润滑剂或防水剂使用。

氨基硅油的性能与其分子结构密切相关,其中GPC(气相色谱法)分子量是一种重要的指标。

二、GPC 分子量对氨基硅油的影响1.粘度:GPC 分子量越高,氨基硅油的粘度越大,因此,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适当分子量的氨基硅油。

2.耐热性:一般来说,GPC 分子量越高,氨基硅油的耐热性越好。

在高温环境中,高分子量的氨基硅油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3.表面张力:GPC 分子量对氨基硅油的表面张力有一定影响。

分子量较高的氨基硅油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可提高涂层的防水性能。

4.润滑性:GPC 分子量较低的氨基硅油具有较好的润滑性,可用于橡胶、塑料等行业。

分子量较高的氨基硅油润滑性较差,但耐热性较好,适用于高温环境。

三、氨基硅油应用领域1.橡胶行业:氨基硅油可用作橡胶的硫化剂、填充剂和增强剂,提高橡胶制品的耐热性、耐老化性和耐磨性。

2.涂料行业:氨基硅油可用作防水剂、润滑剂和消泡剂,提高涂料的耐水性、附着力和涂层性能。

3.化妆品行业:氨基硅油可用作防水剂、润滑剂和抗静电剂,提高化妆品的保湿性、舒适性和耐久性。

4.塑料行业:氨基硅油可用作塑料的增塑剂、填充剂和润滑剂,提高塑料制品的耐热性、耐寒性和加工性能。

四、结论GPC 分子量是影响氨基硅油性能的关键因素,不同分子量的氨基硅油在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的应用优势。

硅油类产品介绍附线性聚合技术制备氨基硅油

硅油类产品介绍附线性聚合技术制备氨基硅油

硅油类产品介绍附线性聚合技术制备氨基硅油硅油是一种不同聚合度链状结构的聚有机硅氧烷。

它是由二甲基二氯硅烷加水水解制得初缩聚环体,环体经裂解、精馏制得低环体,然后把环体、封头剂、催化剂放在一起调聚就可得到各种不同聚合度的混合物,经减压蒸馏除去低沸物就可制得硅油。

最常用的硅油,有机基团全部为甲基,称甲基硅油。

有机基团也可以采用其它有机基团代替部分甲基基团,以改进硅油的某种性能和适用各种不同的用途。

常见的其它基团有氢、乙基、苯基、氯苯基、三氟丙基等。

近年来,有机改性硅油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具有特种性能的有机改性硅油。

硅油一般是无色(或淡黄色),无味、无毒、不易挥发的液体。

硅油不溶于水、甲醇、二醇和-乙氧基乙醇,可与苯、二甲醚、甲基乙基酮、四氯化碳或煤油互溶,稍溶于丙酮、二恶烷、乙醇和了醇。

它具有很小的蒸汽压、较高的闪点和燃点、较低的凝固点。

随着链段数n的不同,分子量增大,粘度也增高,固此硅油可有各种不同的粘度,从0.65厘沲直到上百万厘沲。

如果要制得低粘度的硅油,可用酸性白土作为催化剂,并在180℃温度下进行调聚,或用硫酸作为催化剂,在低温度下进行调聚,生产高粘度硅油或粘稠物可用碱性催化剂。

硅油按化学结构来分有甲基硅油、乙基硅油、苯基硅油、甲基含氢硅油、甲基苯基硅油、甲基氯苯基硅油、甲基乙氧基硅油、甲基三氟丙基硅油、甲基乙烯基硅油、甲基羟基硅油、乙基含氢硅油、羟基含氢硅油、含氰硅油等;从用途来分,则有阻尼硅油、扩散泵硅油、液压油、绝缘油、热传递油、刹车油等。

硅油具有卓越的耐热性、电绝缘性、耐候性、疏水性、生理惰性和较小的表面张力,此外还具有低的粘温系数、较高的抗压缩性)有的品种还具有耐辐射的性能。

有机硅乳液有机硅乳液是硅油的一种形式。

下面从硅油织物柔软整理剂和硅油乳液型消泡剂两方面来介绍。

一.硅油织物柔软整理剂有机硅乳液主要是用作硅油织物柔软整理剂。

第一代的有机硅织物整理剂是二甲基硅油和含氢硅油(及其衍生物)的机械混合物。

亲水性氨基硅油的制备及应用

亲水性氨基硅油的制备及应用
仲胺用量越大 , 用其改性后的产品整理的织 物手感越柔软 、滑爽 , 但油感较重 、发粘 , 且黄 变和色变加大 ; 仲胺用量太小 , 则织物的手感太 粗糙 、发涩 。仲胺用量以聚醚硅油质量的 1 %~ 2 %为宜 。 21214 酰化程度对亲水性氨基硅油性能的影响
图 8 为酰化程度对氨基硅油性能的影响 。
公司 。 112 亲水性氨基硅油的合成[2~4 ]
亲水性氨基硅油的制备工艺流程如图 1 所 示。
将计量好的 D4 、含氢硅油 、含环氧基单体 、 强酸类催化剂 、调聚剂和交联剂依次投入反应釜 中 , 反应温度保持在 70 ℃, 进行开环共聚 , 得 到低聚体 ; 再由低聚体和不饱和聚醚在弱酸的作 用下 , 进行接枝共聚 , 生成含环氧基的聚醚硅 油 ; 然后用仲胺胺化 , 得到氨基改性聚醚硅油 ; 加入乙酸酐进行酰化反应 , 得到亲水性氨基硅 油 。后两步反应均在 N2保护下进行 。 113 氨基硅油的乳化
比较图 4 和图 5 可以看出 , 图 5 中2 154139 cm - 1附近的 Si H键的特征吸收峰已经基本消 失 ; 比较图 2 、图 3 和图 5 可以看出 , 3 077128
第4期
徐迪方等. 亲水性氨基硅油的制备及应用
· 15 ·
cm - 1和3 057153 cm - 1 附近的 C C双键的特征 吸收峰已完全消失 (半成品稍过量) 。这说明反 应是朝着硅氢加成方向进行的 , 而不是不饱和键 间的聚合 , 且反应进行得很充分完全 。 212 亲水性氨基硅油合成工艺条件的选择 21211 反应温度的影响
收稿日期 : 2004 - 03 - 30 。 作者简介 : 徐迪方 (1976 —) , 男 , 学士 , 从事有机硅的合 成和应用研究 。E - mail : difangx @1631com

氨基硅油及其它有机硅织物整理剂分析说明

氨基硅油及其它有机硅织物整理剂分析说明

氨基硅油及其它有机硅织物整理剂分析及说明1、有机硅材料有机硅化合物是指至少有一个硅原子,且硅原子上至少直接联接一个有机基团的化合物。

通常我们所指的有机硅(化合物及其材料)主要是指聚硅氧类物质,包括硅油、硅橡胶、硅树脂、硅烷偶联剂四大门类几十个品种牌号。

最有代表性的直链状聚硅氧烷的化学结构通式如图1。

R3R1R6R4-Si -O -Si -O -Si -R7mR5 R2R1~R8=CH3, CH2CH3, CH2=CH, OH, NH2, COOH, SH,m=0~10000图1 直链聚硅氧烷的化学结构2、有机硅的结构与特性的关系有机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飞机,火箭的特殊材料使用而发展起来的。

经过四十年的开发研究,现在已成为一类几乎到处都可使用的材料。

有机硅材料的飞速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

有机硅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单元是(Si-O),与硅原子的余键相连的有各种有机基团。

从结构上看,这一类化合物是属半无机、半有机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因此在性能上,有许多独到之处。

特别指出的是,它们把许多宝贵的性能集中到一种材料身上,因此与其它任何合成高分子材料相比,有机硅材料的最突出的性能是优良的耐温特性、介电性、耐候性、低表面张力和生理惰性。

a.耐温特性我们知道,一般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大多是以碳-碳(C-C)键为主链结构的,如塑料、橡胶、化学纤维等,而有机硅材料(包括硅油、硅橡胶、硅树脂)是以(Si-O)键的键能较高(见表1),所以有机硅材料的热稳定性高,高温下分子的化学键不断裂,不分解。

此外,有机硅不但可以耐高温,而且也耐低温,其化学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随温度变化较小。

一般的硅油、硅橡胶及硅树脂产品,可在-50~2000C范围内长时间使用。

b.耐候性有机硅的主链为(-Si-O-Si-O-),无双键存在,因此不易被紫外光和臭氧所分解,表现为极佳的耐氧化性和耐候性。

在有机硅材料中,(Si-O)键的键长度较长,大约为(C-C)键的键长度的一倍半。

影响氨基硅油性能的四大因素分析

影响氨基硅油性能的四大因素分析

影响氨基硅油性能的四大因素分析氨基硅油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学品,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例如润滑剂、抗氧化剂、防腐剂等。

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所应用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影响氨基硅油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油体结构、氨基官能团类型、添加剂的选择以及使用条件。

一、油体结构油体结构是指氨基硅油分子链的长度、分支度和分子间的交联程度等。

油体结构的不同将对氨基硅油的黏度、溶解能力、热稳定性等性能产生影响。

1.分子链长度:分子链长度的增加将使得氨基硅油的黏度增加,同时也会增加其自由体积,降低润滑性。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场合对黏度进行调整。

2.分子链分支度:分子链的分支度越高,其黏度越低,溶解能力越强。

因此,合适的分支度可以提高氨基硅油的黏度指数。

3.分子间交联程度:分子间的交联程度越高,氨基硅油的热稳定性越好。

交联度过高时,黏度和脆性将增加,影响润滑效果。

二、氨基官能团类型氨基官能团是氨基硅油中的活性基团,直接影响到其功能性能。

常见的氨基官能团有胺基、酰胺基、氨基甲酸酯等。

1.胺基:胺基官能团是最常见的氨基官能团,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但耐热性不如其他两种。

2.酰胺基:酰胺基官能团的氨基氢原子与有机酸酐化合物中的酰基反应得到,具有较好的润滑性能和更高的热稳定性。

3.氨基甲酸酯:氨基甲酸酯官能团由氨基和甲酸酐化合物反应得到,具有非常好的润滑性能和热稳定性,但在高温下易分解。

三、添加剂的选择添加剂可以改善氨基硅油的性能,但选择合适的添加剂需要考虑到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所需的性能。

1.抗氧化剂:抗氧化剂的添加可以提高氨基硅油的抗氧化性能,延缓其在高温环境下的老化速度。

2.抗腐蚀剂:抗腐蚀剂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需要防腐蚀的金属或合金的种类和工作环境。

3.渗透剂:渗透剂的添加可以提高氨基硅油的渗透性能,增强其润滑效果。

四、使用条件氨基硅油的使用条件也会对其性能产生影响,主要有温度、压力和环境因素。

1.温度: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氨基硅油的黏度变化,在不同温度下,黏度会出现不同的趋势,影响其润滑效果。

氨基硅油

氨基硅油

北京 化工 大学 的王海 侨 等人 将 一甲基 丙 烯
酰 氧基丙 基 三 甲氧 基硅 烷 ( 7 ) 与 甲基 丙 烯 A 14
酸 甲酯 、丙烯 酸丁 酯共 聚 ,合 成 了水 性 油墨用 丙 烯 酸酯乳 液 。研究 了合成 方法 、硅 烷偶联 剂用 量
鲁南 煤化 工研究 院 的纪祥娟 等人 以 甲基 乙烯
硅 橡胶 海绵 密封条 的压 缩永 久变形
苏州大 学 的杜丽 萍等人 将 一氨丙 基 甲基 二
乙氧基 硅烷 和二 甲基二 甲氧 基硅 烷 的混 合物 加人
水 中 ,室 温 反 应 1 h ;然 后 ,在 8 ℃ 减 压 至 O 2 7k a . P 以下 ,反 应 8 h ;冷 至 室 温 后 解 除 真 空 ,
Ha gh u3 0 1 ,Z e a g nzo 10 2 hj n ) i
Absr c :Th to s i r p r t n o eh lhe y c c0 i x ne r u ta t e meh d n p e a a i fm t yp n ly l sl a swe e s mme ie , a d t e a v n a o 0 rz d n h d a t.
胶 、2 份 硫 化 剂 D B 、 15 份 硫 化 剂 B O、 CP . P
衡 反应 1 ,用冰 醋 酸 中 和后 真 空 下脱 低 沸 物 , 0h
得 两端 、侧链 氨基 改性 硅油 。将其 乳化 后用 于纯
棉 织物 的整理 。整 理后 的织 物具有 良好 的 回弹性 和柔 硅 烷偶联 剂 改性水 性油 墨用 丙烯酸 i g 液  ̄ L L
温度 较低 。样 品性 能为 邵 尔 C硬 度 2 7度 、拉 伸

氨基硅油说明书

氨基硅油说明书

产品说明
本产品为具有活性氨基改性的聚硅氧烷,由于活性基极强,反应活性高,且具有吸附性,相溶性及易乳化性,分子中氨基为可交联缩合的活性基团,因而可交联成弹性膜,具有非常柔软滑爽的手感。

本品是制造衣服柔软剂,洗发香波,烫发剂,树脂改性剂等的理想材料。

技术指标
作用与用途
1. 织物整理剂:可提高织物弹性,耐洗耐磨及干爽透气性,对化纤制品改性尤其明显,是
制成高级柔软剂首选原料,通常制成微乳液使用。

2. 化妆品用:活性氨基具有反应性,少量加入洗发水洗发香波中,即可赋予头发具有柔软,
丝绒般滑爽感,易梳理。

3. 涂料添加剂:本品可加入聚氨脂,丙稀酸,聚脂等涂料中,能防止涂料颜色不均匀及起
皱,增加鲜艳性具有防粘性能。

4. 树脂及塑料改性剂:可增加粘合性,提高柔韧性及改善内应力等
氨基硅油乳液
技术指标 使
用方法:本产品均为非离子型氨基活性乳液,可与阳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
剂混合使用。

使用时在常温下搅拌徐徐加入无离子水到所需浓度,
包装及储运:本产品为非危险品,以50公斤塑料桶或200公斤的铁桶包装。

储藏阴凉干燥
处。

运输时防止雨淋及阳光爆晒。

检 测 项 目 TS-701
外 观 无色透明液体,略有氨臭味 活 性 物 含 量 % 100 比 重 0.97-0.98 粘 度
1000-1200CS
检 测 项 目 TS-702 TS-703 外 观
粘稠液 透明液体 活 性 物 含 量 % 80
25
比 重 0.98-1.02 0.98-1.02 离 子 性 非离子性 非离子性 PH 值
5-6
5-6。

氨基硅油

氨基硅油
氨基硅烷1,牌号602
氨基硅烷2,牌号KH505

设备:
实验室搅拌器,功率300w,如果能够弄到500w电机更佳,可以DIY,即:电机+支架+变频调速器
厨房用不锈钢桶,直径45cm
场地
家里卫生间
产能
25公斤原油/桶,一般可以配成乳液100公斤
4:手动搅拌的目的是让硅烷与线形体搅拌均匀,因为硅烷是危险品,进入线形体后就安全了
5:注意场地的通风
6:602的水解很简单,仅仅将602加入计量的水分搅拌就可以,但要控制好用量,否则与线形体不相容,KH505不要水解
7:本方法合成的氨基硅油纯度非常高(除油外,仅仅含醇,少量水分),并且不含环体(除非线形体里面带来)
理论上,线性体加入550,时间无限长后,应该是交联凝胶。
好在用线性体与550做氨基硅油的这个反应是非平衡反应,因此实际生产是可以通过工艺和配比控制的。
曾经写过一个关于最简单合成氨基硅油的帖子,就是采用的这个基本配料,但我那时候用602为主,550为辅。
纯粹的三烷氧基硅烷,在水解时会交联。但在受控水解下,可以稳定。不过,在合成氨基硅油的这个实际操作中,要受控水解比较难,因此,假如要控制得到不凝胶的氨基硅油,投料比例和缩合程度相协调是关键因素。
8:不同工艺得到的产品氨基分布不一样,用于纺织整理手感有明显差异,个人根据自己要求调整并且后面再复配
9:加入乳化剂以后可以进一步乳化成乳液
10:KH505用量要合适,否则有可能凝胶
11:选择不同配比的氨基硅烷,不同品种的氨基硅烷甚至并用其它硅烷,可以得到多种产品
12:原料都是低毒性的,但产生的甲醇是高毒的,所有东西(包括设备)严禁小孩接触

氨基硅油 gpc分子量

氨基硅油 gpc分子量

氨基硅油gpc分子量
摘要:
一、氨基硅油的简介
1.氨基硅油的定义
2.氨基硅油的应用领域
二、GPC 分子量的概念
1.GPC 的定义
2.GPC 在氨基硅油中的应用
三、氨基硅油的GPC 分子量分析
1.分析方法
2.分析结果
四、氨基硅油的GPC 分子量对性能的影响
1.分子量对氨基硅油性能的影响
2.如何选择合适的GPC 分子量
正文:
氨基硅油是一种聚硅氧烷聚合物,其分子中含有氨基基团。

氨基硅油具有良好的粘度稳定性、耐热性、耐寒性和电气绝缘性,因此在众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如电子、汽车、建筑等。

GPC(凝胶渗透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子量分析方法,可以对氨基硅油的分子量进行精确测定。

在氨基硅油生产过程中,GPC 分子量分析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氨基硅油进行GPC 分子量分析,可以得到其分子量分布情况。

这一结果可以帮助生产商了解产品性能,为产品优化提供依据。

同时,GPC 分子量分析还可以用于检测氨基硅油的质量,确保其在各个应用领域的稳定性能。

在选择氨基硅油时,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GPC 分子量。

分子量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影响氨基硅油的性能。

合适的分子量可以保证氨基硅油在特定应用中发挥最佳性能。

总之,氨基硅油的GPC 分子量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氨基硅油性能

氨基硅油性能

【化学成分】多种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类型】非离子【技术指标】外观:无色透明粘稠液体pH值:5.0-7.0 ( 1% 水溶液) 水分:≤1.0% 含量:≥99%【性能及特点】1、本乳化剂易溶于水,具有优良的乳化、分散性能,特别适用于生产各种O/W型氨基硅油(氨值0.1~0.6)微乳液,具有操作容易,乳化力强,乳化分散稳定性好等优点,是目前市场中各种性能均优的氨基硅油乳化剂品种。

2、AMM为含NP结构的多种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适用于粘度≤6000cp的各种氨基硅油,可得到清澈、透明的微乳液。

3、AMH为不含NP结构的多种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安全环保,对环境无害,适用于粘度≤50000cp的各种氨基硅油,广泛应用于出口类纺织品。

4、AMM、AMH氨基硅油乳化剂具有以下特点:(1)能增强氨基硅油与织物之间的附着和渗透;(2)增加织物的柔顺性,弥补某些氨基硅油在软度或滑度等方面的不足;(3)乳化能力强,在比较宽的HLB值范围内对不同胺值的氨基硅油微乳化;(4)生产时对设备要求低,不需使用高剪切机,仅用一般机械搅拌器即可;(5)配伍性好,能与阴,阳和非离子型助剂复配结合使用;【应用】一、正相乳化法将乳化剂和氨基硅油按所需含固量加入乳化釜中,乳化剂10份,氨基硅油20份,搅拌混合均匀,加入部分醋酸0.15份和水5份,搅拌20~30分钟,再缓慢滴加入水20份,搅拌30分钟,再加20份水稀释,搅拌10~20分钟,直至形成均匀乳液,加醋酸0.15份,调节pH在5.5~6.0之间,加入25份水稀释,搅拌10~20分钟,直至形成均匀乳化液,取样,检查外观为透明液体,过滤并包装。

(供参考) 二、反相乳化法将5份乳化剂和35份水加入乳化釜中,加热至60℃,搅拌均匀,加入0.1~0.15份醋酸,搅拌均匀后,缓慢加入10份氨基硅油,搅拌30分钟,用醋酸调节PH在7左右,搅拌降温至40℃以下,即的透明微乳液。

(供参考) 【包装与贮运】200Kg铁桶、20Kg、50Kg塑料桶包装。

对于不同织物,氨基硅油如何选择更合适?

对于不同织物,氨基硅油如何选择更合适?

对于不同织物,氨基硅油如何选择更合适?氨基硅油乳液氨基硅油乳液在纺织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纺织行业所使用的有机硅整理剂以氨基硅油乳液为主,也有如二甲基硅油乳液、含氢硅油乳液、羟基硅油乳液等。

那么在一般情况下,不同织物对氨基硅油的选择又是怎样的呢?或者说,对于不同的纤维及织物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氨基硅油去对其进行整理以获得良好的效果?纯棉及混纺类,以柔软手感为主,可以选择0.6氨值的氨基硅油;2、纯涤织物,以平滑手感为主,可选择0.3氨值的氨基硅油;3、真丝织物,以平滑手感为主,对光泽要求较高,主要选择0.3氨值的氨基硅油复配平滑剂增加光泽;4、羊毛及其混纺织物,要求柔软、平滑、弹性综合手感,色光变化小,可选择0.6和0.3氨值的氨基硅油复配及复配平滑剂增加弹性和光泽;5、羊绒衫及羊绒织物,综合手感比羊毛织物高,可选择高浓度复配产品;6、锦纶袜类,以平滑手感为主,选择高弹性氨基硅油;7、腈纶毛毯、腈纶及其混纺织物,以柔软为主,对弹性要求高,可选择0.6氨值的氨基硅油,兼顾弹性要求;8、麻类织物,以平滑为主,主要选择0.3氨值的氨基硅油;9、人造丝、人造棉以柔软手感为主,要选择0.6氨值的氨基硅油;10、涤纶减量织物,主要为提高其亲水性,可选择聚醚改性硅油及亲水性氨基硅油等。

1.氨基硅油的特性氨基硅油有四个重要参数:氨值、粘度、反应性和粒度。

这四个参数基本反应出氨基硅油的品质,并且会大大影响被处理织物的风格。

如手感、白度、色光以及硅油乳化的难易程度。

1.1氨值氨基硅油赋予织物的各种性能如柔软度、滑度、丰满度大多是聚合物中氨基所带来的。

氨基含量可由氨值表示,它指的是中和1g氨基硅油所需的1当量浓度的盐酸的毫升数。

因此,氨值直接与硅油中氨基含量的摩尔百分数成正比。

氨基含量越高,氨值就越高,整理织物手感越柔软、平滑,这是因为氨基官能团的增加,使其对织物的亲和力大大增加,形成更规整的分子排列,从而赋予织物柔软平滑的手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基硅油的选用
一般在很多情况下氨基硅油是按常规要求的,针对不同织物对氨基硅油有不同的选择,涤纶减碱量织物,其次主要是为了提高织物的亲水性,另外还可以选择聚醚改性硅油(CGF),这是由甲基含氢硅油和末端带有不饱与键的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等聚醚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制成的一种产品。

但是它的柔软性比较差,新的聚醚改性硅油在硅氧链上引入反应性的环氧基团等一些优点,氨基硅油改善了织物的手感以及耐久性。

羊毛及其混纺物,要求柔软、平滑和弹性综合手感,色光变化小。

可选择0.6氨值和0.3氨值的氨基硅油复配产品,有的品种可复配平滑剂增加弹性和光泽。

氨基硅油柔软剂是能增加纤维材料柔软性的物质。

性能优良的柔软剂还可使纤维获得特殊的手感,氨基硅油赋予产品不同的整理风格,产品提高质量档次和附加值等特点,又增加了服装穿着舒适性。

在工业上使用的柔软剂按其主要有效成分可分为油脂型、表面活性剂型、反应型与聚合物型四大类。

早期使用的柔软剂主要为前面那3种,慢慢进入70年代后聚合物柔软
剂的发展和使用很快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成为柔软整理的主流。

在聚合物型柔软剂系列中,有机硅柔软剂(主要成分为聚有机硅氧烷)的性能最好、产量最大。

据统计全球目前用于纺织后整理助剂的硅氧烷约十五万吨左右,其中柔软剂占百分之七十五左右的比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