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合集下载

哲学中的矛盾与对立统一法则

哲学中的矛盾与对立统一法则

哲学中的矛盾与对立统一法则矛盾与对立统一法则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它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哲学思考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矛盾和对立的问题,矛盾与对立统一法则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矛盾问题,实现对立的统一。

一、矛盾的本质与分类矛盾是事物之间的对立面相互作用的表现,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原因。

在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

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次要矛盾则在主要矛盾的基础上起到推动作用。

二、对立的辩证关系对立是指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排斥、相互制约的矛盾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对立是事物发展的基础,反映着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

事物的对立性质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因此我们要抓住对立的变化和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认识事物。

三、对立统一法则的内涵对立统一法则表明矛盾和对立的存在是普遍的,而且矛盾和对立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

矛盾和对立在事物发展中相互转化,通过斗争实现了统一。

对立统一法则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的存在和斗争是不可避免的,解决矛盾和对立是实现事物进步和发展的关键。

四、运用对立统一法则的思维方式1. 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对立统一法则在思维中的具体体现。

它要求我们不片面地看待问题,而是要看到问题的全貌。

通过辩证思维,我们可以超越狭隘的个人观点,看到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 统一思维统一思维是对立统一法则在行动中的具体表现。

它要求我们在解决矛盾和对立问题时,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统一思维帮助我们充分发挥各种因素的作用,实现对立的统一。

五、对立统一法则的应用实例1. 自然界的矛盾与对立统一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对立,如日夜、阴阳、寒暑等。

这些矛盾和对立通过相互作用和斗争实现了生态平衡和进化。

2. 社会领域的矛盾与对立统一社会中存在着各种社会矛盾和对立,如贫富、劳资、个人与集体等。

这些矛盾和对立通过社会制度的调整和改革实现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这一组图片说 明了什么哲学 道理?
思考:以下三首诗分别描述了什么 时期的荷花特点?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南宋】杨万里
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残荷听雨声。
【晚唐】李商隐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南宋】杨万里
两千多年前,我国有个叫 公孙龙的思想家牵着一匹马出 关,把关的人对他说,法令规 定不许带马出关。公孙龙说: “我牵的是白马,不是马!白 马和马是两回事。”

2、根据甲、乙所处的位置和神态 说明他们分别处于何种形势? 乙
甲优势
乙劣势
3、甲、乙目前的这种地位会变 化吗?
甲优势
乙劣势
经过 斗争
甲劣势 乙优势
英国首都是个“雾都”。一天早晨国会议员史密斯 先生出门,他要在八点钟之前赶到国会参加一个重要会 议。可是大雾迷漫,咫尺之内,不见人影。史密斯先生 没走多远就迷路了,就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碰到 了一个人。那人说:“先生,您有什么事?”史密斯赶紧 告诉他自己要到国会开会。那人说:“先生,你别着急, 我带您去。”说完就领着史密斯向前走去。他们走过一 条街,拐了一个弯,穿过了一个广场,不一会儿就来到 国会大楼。史密斯大为惊讶:“先生。这么大的雾,您 是怎么找得着路的?”
一、矛盾的含义:事物自身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1、“对立”,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 2、“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
(1)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2)一定的条件下向各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二、正确理解 和把握矛盾的 含义
1.矛盾的对立统一不可以分割 2.事物之间、事物内部都有矛盾 3.哲学矛盾≠逻辑矛盾
判断:你既是三好学生,又不是三好学生。 我既有优点,又有缺点。 ——逻辑矛盾 ——辩证矛盾

2020届高考政治哲学矛盾观知识点

2020届高考政治哲学矛盾观知识点

哲学矛盾观知识点一、主干知识(打★为必背知识,其余为理解)★1、对立统一(矛盾基本属性)【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拆解】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关系:①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②矛盾具有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③同一以斗争为前提,斗争寓于同一之中,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普遍存在(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要求我们承认、分析、揭露、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拆解1】表现:①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不同矛盾、同一矛盾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拆解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要求我们在共性指导下研究个性,善于从个性中概括出共性。

【拆解】①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要善于在共性指导下研究个性,从个性中概括出共性。

★5、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主矛】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主方】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要求我们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主次矛】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影响事物发展,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主次方】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次要方面影响事物性质,要求我们分清主流与支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恰当处理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核心思想透视】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居于实质和核心地位。

唯物辩证法作为世界观,最根本的就是关于世界的矛盾观;作为认识规律,最基本的就是矛盾的规律;作为认识的方法,最根本的就是矛盾分析方法。

因此,本课的核心思想有以下四个方面:1.把握一条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关于事物矛盾运动的根本规律,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

只有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才能真正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掌握一条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是贯穿本课的一条主线,也是本课的中心。

它包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3.突出一个教育目的——对学生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

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运用课文的有关观点进行教育。

如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认识并理解“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说明坚持“两手抓”的重要性。

讲矛盾特殊性时,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如此等等,都要让学生细致领会和深刻理解。

4.明确一个地位——在整个唯物辩证法中居于核心地位。

矛盾是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是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深入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内容,不仅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的必然要求,而且是进一步学习第四课及以后各课的基础。

【知识内在联系】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从实际出发的关系(1)区别: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唯物论的角度侧重于强调从客观存在的事实中提炼正确的认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则从辩证法的角度侧重于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注意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二者从不同角度指出了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渠道和途径。

(2)联系:都强调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主客观的统一,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去认识事物的不同性质。

从实际出发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则是从实际出发的深刻表现。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矛盾观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矛盾观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矛盾观知识点
一、主干知识(打★为必背知识,其余为理解)
★1、对立统一(矛盾基本属性)
【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拆解】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关系:①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②矛盾具有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③同一以斗争为前提,斗争寓于同一之中,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2、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矛盾普遍存在(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要求我们承认、分析、揭露、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
【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拆解1】表现:①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不同矛盾、同一矛盾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拆解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
【原理】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
第1 页共5 页。

辩证法三个基本规律

辩证法三个基本规律

善于把 握重点 和主流
我国古代名医华佗医术高超,对病状相似的 病人,能诊断出病因各异,所以;“治之宜 殊”。病人按药方服药,果然药到病除。这 件事启示我们( )
①只有做到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②只有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才能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③只要抓住事物矛 盾的特殊性,就能解决问题④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才能正确认识事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矛盾特殊性
含义: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矛盾的每一侧面 各有其特点。
表现:①矛盾性质的特殊性 ②矛盾地位的特殊性 ③解决矛盾形式特殊性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首先,二者相互区别
普遍性即共性, 特殊性即个性。 其次,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1)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2)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3)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两点论
要 全 面 抓 重 点
两点是有重 点的两点
重点论
复杂事物:把握主要矛盾
统 一
重点是两点 中的重点
每一矛盾:把握主要方面
坚 持 矛 盾 分 析 的 方 法
事物都 是一分 为二的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对具体 问题具 体分析
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辩证法三个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基本规律------揭示了事物发
展的原因,需要人们进行观察和分析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
处在最外层,人们可以直观地感觉到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
隐藏在内部揭示了矛盾运动的本质 按照康德的划分方法,它们三者依次相当于 感性、知性和理性。

9-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9-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3、方法论 、
• 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 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多、 人和朋友, 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 的人, 的人,这说明 • A、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 • B、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 • C、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相互包含 、矛盾双方相互斗争、 • D、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 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 寓于同一性之中。 寓于同一性之中。
任何事物都存在既对立又统 一的两个方面, 一的两个方面,要一分为二 地看问题。 地看问题。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 转化, 转化,想问题办事情要注意 趋利避害。 趋利避害。
马克思曾经说过: 假如没有小偷, 马克思曾经说过:“假如没有小偷,锁 会达到今天这样的完善吗?假如没有假 会达到今天这样的完善吗? 钞票,钞票的制造会有这样精美吗?” 钞票,钞票的制造会有这样精美吗? 马克思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马克思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知识小结】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知识小结】
1、矛盾的含义 、 矛盾的基本属性 基本属性: 2、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和统一性
同一性(统一性) 同一性(统一性) 区 含义 别 表现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 相互吸引 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相互依存; 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相互贯通 渗透、 贯通( 相互贯通(渗透、包 并在一定条件下 含),并在一定条件下 相互转化。 相互转化。 相对的, 相对的,有条件的 斗争性(对立性) 斗争性(对立性) 矛盾双方相互对立、 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 相互对立 互分离的属性和趋势 互分离的属性和趋势 相互区别 相互排斥 区别; 排斥。 相互区别;相互排斥。 哲学上讲的“斗争” (哲学上讲的“斗争” 与生活中讲的“斗争” 与生活中讲的“斗争”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的关系) 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绝对的, 绝对的,无条件的

矛盾 哲学概念

矛盾 哲学概念

矛盾哲学概念矛盾是指事物内部的矛盾,即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的概念是由矛盾双方的对立性决定,即事物中存在着两种对立力量,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对立而存在,也就是不能孤立地、静止地观察事物。

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就是发展。

发展是事物不断向着更高一层空间前进,即在一定时间内,一定条件下,达到一定高度。

一切事物的存在都包含着对立统一规律。

认识了矛盾及其对立统一规律就可以把握事物本质与发展规律及运动规律,从而达到更高层次地去把握客观世界、指导主观世界和认识、把握自然界。

名词解释矛盾是一个哲学概念,它有两个基本的含义:一是指矛盾双方存在于事物内部并对外界事物产生影响的一种对立状态,这叫做矛盾;二是指事物存在于内部、外部两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产生的一种关系,叫做对立统一。

矛盾双方处于对抗性地位,即都不愿意让对方灭亡。

对抗性原则,就是指在事物内部所进行的斗争的规律。

辩证法的定义辩证法的实质是“对立统一”,其实质就是“否定”。

辩证法与其他自然科学一样,都是一种方法论,就是用辩证法来解决自然科学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一切新事物都是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

在哲学范畴体系中也有矛盾、对立统一之说。

对立和统一对立和统一是辩证的矛盾运动,具有对立性、同一性。

对立指两个事物中有一方向另一方进行运动,其结果是相互对抗;统一指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事物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与它们之间相互联系。

矛盾是事物中的两个或多个对立因素互相作用的产物,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发生对立关系,但又存在着统一。

矛盾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即矛盾推动着事物的各个方面、各个部分向前发展。

矛盾推动着社会的发展:①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就是矛盾本身;②社会进步既有物质方面,又有精神方面;③物质和精神互相对立而又互相统一;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对立统一而又相互斗争。

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分析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对立的,而这两个方面又是相互依存的,因而,任何事物都有一种或多种对立面,不可能全部包含在一个事物中。

对立统一原理

对立统一原理

对立统一原理
对立统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它强调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而矛盾的存在则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对立统一原理认为,矛盾是事物内部存在的,同时又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

矛盾不仅存在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也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事物因矛盾而变化,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动力。

对立统一原理强调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立面的统一,即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组成了一个整体;二是斗争的普遍性,即对立面的斗争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对立统一原理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自然科学中,矛盾是理解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基础,例如物质与运动、实践与理论、量变与质变等。

在社会科学中,矛盾是社会生活的基本矛盾和阶级矛盾,矛盾的斗争是社会变革的动力。

对立统一原理提出了"矛盾着的东西就是统一的,统一的东西就是矛盾着的"的观点,强调了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它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思想工具。

高二政治矛盾知识点归纳

高二政治矛盾知识点归纳

高二政治矛盾知识点归纳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政治哲学课本中矛盾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知识点,学生需要重点关注,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了高二政治矛盾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矛盾知识点高二政治矛盾知识点1:矛盾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对立统一。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全面分析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性、一点论【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处理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关系;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贯彻邓小平一系列"两手抓"的思想: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说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要正确处理市场与宏观调控、速度与效益、效率与公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产与消费、经济与教育、经济与人口、经济与资源、经济与环境等矛盾;说明在我国政治生活中,要正确处理民主与法制、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等矛盾;在社会生活中,要正确处理谦虚与骄傲、先进与落后、成绩与问题、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矛盾。

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统一。

高二政治矛盾知识点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

【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不能混淆不同性质的事物,因为"万物莫不相异";说明我国农村在致富的过程中,不同的地区状况所走的路子不相同;说明我国城市企业在改革中,企业自身现状不同,经营方式、改革方式也不同;说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与宏观调控相结合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不同的地区、领域、部门、行业和不同的时期,二者相结合的范围、程度和形式也应有所差别;说明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必须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不同性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因地 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符合唯 物辨证法的下述原理( ) C A 矛盾普遍性原理 B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C 矛盾特殊性原理 D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理
理解矛盾普遍性要注意几点:
第一,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同 周围其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只有在一定条 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
第二,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
的前提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
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1、猜猜它们是谁?
懒羊羊 (1)有只小羊它说:幸福的日子,就是 吃饱了撑着去睡觉的日子。
对立统一原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
原理:①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 范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 个基本属性。 ②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 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 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 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 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 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方法论要求: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反对用 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我们能够准确猜出他们是谁的依据 是什么?这说明什么哲学道理? 他们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 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
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2.矛盾的特殊性 (1)含义 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 面各有其特点。 (2)特殊性的三种情形(表现):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区别不同事物)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 有不同的矛盾(区别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双方 也各有其特殊性。

政治必修四哲学矛盾观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四哲学矛盾观知识点总结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矛盾的含义: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含义应注意的问题①哲学上所讲的矛盾不同于生活中所讲的逻辑矛盾。

②“事物内部”----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说明矛盾是客观的。

③指事物内部存在对立统一关系,事物之间也存在这种关系。

2.矛盾的基本属性:对立——斗争性统一——同一性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两方面含义: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例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道德经》“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

——赫拉克利特例②:失败是成功之母”“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唉;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②矛盾的斗争性:绝对的、无条件的,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相互分离的趋势(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哲学上讲的“斗争”与生活中讲的“斗争”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三种表现: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区别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联系①(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强调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相反相成的事物才能形成统一体。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强调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②(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只有有某种共同基础、相互依存的东西,才会排斥或斗争;彼此分离、毫不相干的东西,谈不上矛盾,更不会排斥或斗争。

如“上”与“白”)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9-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9-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A组:列举包含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因材施教、入乡随俗 的成语或俗 •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语.(如:对症下 药)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B组:列举与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相 反的成语或俗 语.(如:千篇一 • 千篇一律、一刀切 律)
东施
• • •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解铃还需系铃人 ……
思考:你怎样评价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
共的 白 同马 马 特能 、 征否 红 呢不 马 ?具 各 有种 马颜 的色
特殊性
特殊性
转化为
普遍性 笑星
歌星
影星
普遍性
相互转化
普遍性
明星
特殊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一方面,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A: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B:矛盾的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一方面,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判断:
①事事有矛盾是指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②人在熟睡时没有矛盾。 理解矛盾普遍性要注意: 第一,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同周围其 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 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 第二,人们尚未认识、不易觉察的矛盾,并不等于 矛盾不存在。
【小结】矛盾的普遍性
同一事物在发展 的不同过程和阶 段有不同矛盾 同一矛盾的两个 不同方面也各有 其特殊性
初次登台 几经登台 09年春晚
生疏 紧张 忘词 熟练 放松 诙谐 游刃有余 淋漓尽致
带领我们富起来 带领我们站起来 带领我们强起来
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特点
在学校中存在着教与学、教师之间、学 生之间、一线教师与后勤服务人员等诸 多矛盾。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pptppt课件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pptppt课件
“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 正义的名字”
——赫拉克利特
天下皆知美之为 美,斯丑已;皆知 善之为善,斯恶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 相成,长短相较, 高下相倾,音声相 和,前后相随。恒 也。
事物自身都包含着两个方面。 这两个方面是不同的、相互对立的, 同时又是相互依赖、相互统一的。 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就是矛盾。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找反义词:
善 ——恶 长 ——短 冷 ——热
穷 ——富 难 ——易 湿 ——干
对 ——错 亮 ——暗 上 ——下
聪明——愚蠢 痛苦——欢乐
前进——后退 战争——和平
“ 宇宙中各个部分都可以分为相互对立的两半: 地分为高山和平原,水分为淡水和咸 水······气候分为冬和夏、春和秋······。”
(2)矛盾双方对立和统一 的关系,既指事物内部 存在这种关系,也指事 物之间存在这种关系。
对立是无条件的,统一是有条件的
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1、矛盾的含义: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1)、“对立”的基本含义: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 互分离的属性、趋势
(2)、“统一”的基本含义: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 互联结的属性、趋势
(共 性)
(个 性)
(抽 象)
(具 体)
(2)“统一”的含义
“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 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 - “同一性”。
统一的第一种情形: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 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 一个统一体中。
同理: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 中,同化作用所需要的能量正 是由异化作用所释放出来的, 而异化用所释放的能量,则是 由同化作用所贮存的,他们共 同存在于新陈代谢过程中。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课件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课件
始终。
矛盾的特性
同一性斗Βιβλιοθήκη 性普遍性特殊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 存、相互转化。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排 斥、相互对立。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 程中,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 程的始终。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 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 各种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 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 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01
02
03
04
05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 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 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
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 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 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
有条件的、相对的。
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矛盾解决的原则与要求
矛盾解决的原则
矛盾解决的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具体性原则、历史 性原则和辩证性原则。客观性原则要求从客观实际出 发,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具体性原则要求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历史 性原则要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问题,尊重历史规 律;辩证性原则要求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把握好 矛盾双方的辩证统一关系。
对立统一规律的意义
指导实践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 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 内部的矛盾性,指导人们 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
对立统一规律帮助人们全 面、系统、动态地认识世 界,把握事物发展的基本 趋势和基本规律。
创新思维
对立统一规律启示人们要 善于发现矛盾、分析矛盾、 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发 展和创新。
矛盾的转化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之一。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指出,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但这两个方面又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贯穿于事物的始终,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自然界中,热与冷、运动与静止、生与死等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

例如,水的温度上升时,热量增加,水变热;当温度下降时,热量减少,水变冷。

这就是热与冷这一对立统一矛盾的表现。

在社会生活中,阶级斗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等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

这些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强调了事物内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动力,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

而矛盾的特殊性则是指事物内部的矛盾具有一定的条件和特点,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

因此,要正确理解和处理矛盾,就必须具体分析具体问题,根据事物的特点和规律来处理矛盾。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还强调了矛盾的斗争和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斗争是事物内部矛盾发展的动力,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原因。

而矛盾的统一则是指在矛盾的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中,通过斗争双方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转化,最终实现对立统一。

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内在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总之,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原理之一。

我们要深刻理解和应用这一原理,正确处理各种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矛盾、“对立”“统一”的基本含义,理解矛盾的概念,并能通过多种实例对矛盾的概念加以阐释。

2、能力方面:主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因为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同时也是人们进行辩证思维时必须遵循的根本规律。

故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并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具体—抽象—具体”的科学方法。

3、觉悟方面:通过对“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原理的教学,使学生明确“没有一定的条件,矛盾双方是不会转化的,从而认识到无论在个人成长或是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各个方面,都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着有利方向转化。

【教学重、难点】矛盾的含义,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方法】对于难点问题的教学。

采用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教学思路。

即先从具体事例入手,通过分析,概括出矛盾概念,然后运用矛盾概念去分析一些具体的事例。

举例中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

整个教学以讲读为主,辅以讨论、谈话等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方案一:(多媒体显示)这是现代诗人艾青的一首诗,题目是《光的赞歌》,请一位朗诵好的同学给大家朗诵。

(学生们积极推荐)我们从千万次的蒙蔽中觉醒我们从千万种的愚弄中学得了聪明统一中有矛盾前进中有逆转运动中有阻力革命中有背叛……甚至光中也有暗甚至暗中也有光不少丑恶与自私隐藏在光的下面(师)很好。

请同学们注意,诗中的蒙蔽和觉醒、愚弄和聪明、前进与逆转、革命与背叛、光与暗、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是矛盾,那么,哲学上讲的矛盾是什么?如何正确理解矛盾?通过本框学习,我们就能弄清这些问题,也能反过来加深对这首诗的感悟。

方案二:(多媒体显示:古代寓言故事“自相矛盾”Flash动画。

)文字: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其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俄而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人应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韩非子·难势》)(师)想一想,故事中的楚人为什么回答不上来了?(生)他的话前后自相矛盾,只有哑口无言。

(分析)对,这个楚国人所犯的错误,就在于他违反了形式逻辑的矛盾律。

你看,他的两句话是不能同时成立的:第一句话肯定了他的矛乃世界之最,无坚不摧,而第二句话实际上又把它否定了,因为既然他的盾没有任何利器能穿过,自然他的矛绝不是无坚不摧的了。

反过来也是一样。

既然他的矛能穿过一切,那就绝不能说他的盾是能够抵御一切的。

这就叫自语相违或自相矛盾。

形式逻辑的矛盾律要求人们在叙述问题时,严格遵守逻辑规律,即对同一事物、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不能既肯定又否定。

违反了这条规则,就会引起思想混乱。

同学们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生甲)我基本完全同意你的说法。

(生乙)一对孤灯到天明。

(师)好。

那么,辩证法不是也讲矛盾吗?辩证法所讲的矛盾和形式逻辑所讲的矛盾是不是一回事?(生)不是。

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讲授新课)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板书)〔师〕自古以来,许多哲学家从各个侧面看到了各种矛盾现象。

请同学们默读教材P82第一自然段。

(在学生默读的基础上)(师)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够提出这样深刻的见解,确实是难能可贵的,但它毕竟是朴素的、直观的,缺乏科学的论证。

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不是靠猜测,也不是靠直观,而是在继承前人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以自然、社会和思维科学提供的大量事实为依据,科学地揭示出:一节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也就是: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

1、矛盾的含义及基特征:事物自身包含的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板书)请同学们就你对矛盾的理解,举些例子。

(生)冷和热,湿和干、上和下、长和短、难与易,战争与和平、痛苦与欢乐、穷与富、善与恶、对与错等等。

(师)这些都是矛盾的表现。

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以学校工作为例,教与学就是一个矛盾,教与学是两个相反的过程,这是对立的表现,同时教与学又统一于学校的教学工作中。

另外像政治与经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等,也都是矛盾的表现。

马克思曾说:“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制造会这样精美吗?”在马克思看来,锁的制造日臻完善,钞票的印刷日臻精美,应该到事物的反面去寻找答案。

为什么?因为事物是对立统一的。

毛泽东也曾在一次谈话中说,手就包含着矛盾,大拇指朝一个方向,其余四指朝一个方向,这样手才握得紧,才能劳动。

(1)所谓“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斗争性。

(板书)如自然界中的同化和异化、氧化和还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吸引与排斥、化合与分解、遗传与变异等,都是对立的具体表现。

人类社会中剥削与被剥削、先进与落后、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以及人民内部不同意见之间的争论等;另外又如思维领域中的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先进思想与传统观念、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等,也都是对立、斗争的具体表现。

可以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2)所谓“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

又叫“同一性”。

它有如下两种情形: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板书)第二,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板书)(以上内容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多媒体显示)漫画“他敢剪吗?”(师)他敢剪吗?(生)不敢。

(师)为什么?剪,就会造成两个人都掉下去的结果。

(师)这说明他们二者之间构成了矛盾的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即一方的存在是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的,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离开其中的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

任何矛盾的双方都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比如:数学中的指数与对数,物理学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

可以说,没有指数就无所谓对数,没有作用力就无所谓反作用力,没有化合就无所谓分解,没有遗传就无所谓变异……(学生接话)(生)没有胖就无所谓瘦,没有教就无所谓学,没有进攻就无所谓防守,没有战争就无所谓和平,没有苦就无所谓乐,没有穷就无所谓富等。

(师)但是,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并非这么简单,尤其对于理解社会领域中的相互依存,更是如此。

比如:中美之间就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中,需要美国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美国也需要中国这个潜在的大市场,中美两国能够签署同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使中国“入世”的愿望成为现实,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这种依存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美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离开这一条件谈依存是十分荒谬的。

又如:疾病和健康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表现在:饱尝疾病的痛苦,才知道健康的可贵;假如我们双目失明,我们才知道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能看见这美好的世界,有多么的幸福。

接下来我们分析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情形。

(多媒体显示一组图画:“苏东坡改对联”)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少年时就聪明过人。

一天,他写了一幅“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的对联,得意洋洋地贴在大门上。

对联贴出的第二天,就有位老人手拿一本书上门请教。

老人指着书上的字,苏东坡竟然有好多字不认识。

苏东坡红着脸向老人认了错,并把对联改为:“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师)这个故事的意思是什么?这几幅图反映了苏东坡前后思想的一些变化。

他从开始时的“妄自尊大”到后来“谦虚认错”进而“决心改正”。

(师)不错。

苏东坡一开始时骄傲自满,自以为了不起,后来由于老人的请教使他醒悟,认识到自己学识有限,因此,他发愤学习,刻苦攻读,终于成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这其中蕴含着什么哲学道理?(生)由骄傲自满到谦虚攻读,这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师)这种转化是无条件的,对吗?(这一设问,其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转化的条件性的理解,也就是进行反面强调。

)(生)不对,矛盾双方的转化必须依据一定的条件。

苏东坡转化的条件就是老人的请教。

(师)是的。

矛盾双方的依存是一定条件下的依存,矛盾双方的转化也要依据一定的条件。

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数学运算中的加与减、乘与除、乘方和开方等,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没有一定的条件,矛盾双方就不可能转化。

同学们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生)比如“塞翁失马”的故事,讲的就是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与坏事相互转化的道理。

(师)正确。

不过,我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个故事里所说的好事与坏事,都是从家庭狭隘利益的角度出发来衡量的,同我们衡量好事、坏事的标准不同。

但它确实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杰出思想家从实际生活经验中已初步认识到了好事与坏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原理。

(生)“乐极生悲”说的也是这个哲理。

(生)胖和瘦也可以相互转化,胖要变瘦,条件是吃减肥药或参加体育锻炼;瘦要变胖,就多吃高脂肪、高能量的食品。

(师)其实,例子很多。

高考就是大家关心的一件事情,高考也有喜与忧。

考出高分是喜,落榜是优;考取名牌大学是喜,人学后学习成绩下降是忧;上了重点大学分数线而被录取为普通高校时优,发愤图强,大学学习成绩优异,毕业分配如意时喜,喜与忧相互转化。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国家实现了由穷到富的变化,其主要条件就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实行了改革开放。

难易在一定条件下也相互转化。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也难矣。

人之为学;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在今天看来,我想同学们对这段话一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多媒体显示)材料一:某企业在90年代初,不作市场分析,盲目开发产品,企业亏损严重。

近几年该公司注重市场调研,科学论证,仅开发一项产品,企业两年时间就脱困。

材料二: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必须要求农业科技有一个大的发展,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哲学道理?(生)材料一说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注重市场调研,即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企业由亏损到脱困,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生)材料二也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师)(强调总结):同学们应当注意问题中的关键词“共同”。

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这样的哲理:(1)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如:亏—盈、传统—现代、粗放—集约;(2)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如亏盈之间,成功与失败之间的转化。

(3)这种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

如:企业亏盈之间的转化条件就是是否做到从市场实际出发进行生产和经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化,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农业科技的大发展。

现在,请同学们结合P84“议一议”及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成长过程中、学习过程中的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