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7年9月版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7年9月版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2017年9月版)作业1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

答: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1)汉乐府的叙事成就:①《诗经》以抒情为主,楚辞亦然,而汉乐府中的叙事诗较之前两者已有大幅度的增加,并且这些叙事诗也是乐府诗最精华的部分。

②汉乐府叙事手法巧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③短篇的叙事诗常常就是一个生活的场景。

④稍长一点的诗篇则是选取几个生活片段,辅以精炼表述,来传达主旨。

⑤汉乐府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乐府诗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

如细节描写、传神的对话、层层烘托等。

(2)乐府诗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汉代乐府诗的风格各不相同,或深婉,或率直,或悲怨,或慷慨,但它们都被统一在质朴这一总体风格之下。

质朴是指乐府诗感情的抒发往往不事雕琢,平实流畅,自然道来,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其语言也是“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进而能远”,尤其能体现其质朴纯挚的抒情特征。

二、选读汉乐府诗,选取你最喜欢的一首抄录于下,并介绍你喜欢该作品的原因。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zhǒng)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答:喜欢该作品的原因是因汉乐府《十五从军征》等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汉乐府诗绍继《风》、《雅》,直面现实,揭露社会矛盾,表现人们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其次,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创造上。

汉乐府民歌使用了新的诗体:杂言体和五言体,打破了《诗经》以来的四言传统。

第三,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

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也非常大。

三、结合作品分析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在题材内容与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答:与南朝民歌相比,北朝民歌反映的社会生活要宽广得多。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考任务3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考任务3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考任务3题库及答案请系统学习《第六章小令》的相关内容之后,在形成性考核任务发布二周之内,以论坛发帖的形式完成下列任务:一、推荐阅读(主帖)用六百字左右的小文章向你的同学推荐一位你最欣赏的唐宋时期的小令作家,文章内容须包括:1.推荐理由(不少于400字)(1)该词人小令在题材内容、思想情感上的特色及成就;(2)该词人小令在体制形式、艺术表现上的特色及成就:(3)该词人小令在中国古代词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2.推荐作品(字数不超过150字)推荐你认为最能代表该词人小令成就的作品二首,作品必须附有原文。

鼓励推荐作品鉴赏文章,推荐时须标明文章作者及出处,鉴赏文章原文不包含在规定的150字之内。

同时鼓励推荐小令作品吟唱,包括古曲演唱原词及今人改编歌曲,推荐时须标明歌曲名称、所用或所改编的小令作品题目、演唱者姓名,以方便大家査找收听。

二、回应同学(跟帖)评价至少二位同学推荐的作家或作品,总字数不少于200字,内容可以为:(1)阅读感受:即阅读该同学的推荐文章后的个人体悟;(2)补充信息:即补充该同学未能提供的关于该作家及其作品的信息。

答案:李煜《长相思.云一涡〉这首词应是李煜前期的作品,当时“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他,作为南唐后主,生活在奢华的宫廷之中,并没有过多的忧心事。

他经常去关注宫廷之中男女之间的情感,因此词中多反映了帝王生活中官廷歌舞宴乐的盛况和男女情爱。

这首词是描写一位女子秋夜愁思的闺怨词。

“云一綱,玉一梭”两句,分写女子发式、头饰之美,用语清新而形象。

“淡淡衫儿薄薄罗”,续写女子淡雅衣着,虽未明写容颜,但这种比喻和衬托却从侧面写出女子的容貌艳丽和气质高雅。

虽只写衫裾,而通体所呈现的一种绰约风神自可想见。

尤其是“淡淡”和“薄薄” 两个叠词的使用,别具一格,于浅白中见新意,于细微处见匠心。

“轻颦双螺螺”,写到这位淡妆女子的表情。

轻皱双眉,似乎薑含着幽怨。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1 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

?答: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1)汉乐府的叙事成就:?①《诗经》以抒情为主,楚辞亦然,而汉乐府中的叙事诗较之前两者已有大幅度的增加,并且这些叙事诗也是乐府诗最精华的部分。

?②汉乐府叙事手法巧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③短篇的叙事诗常常就是一个生活的场景。

?④稍长一点的诗篇则是选取几个生活片段,辅以精炼表述,来传达主旨。

?⑤汉乐府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乐府诗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

如细节描写、传神的对话、层层烘托等。

? (2)乐府诗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汉代乐府诗的风格各不相同,或深婉,或率直,或悲怨,或慷慨,但它们都被统一在质朴这一总体风格之下。

质朴是指乐府诗感情的抒发往往不事雕琢,平实流畅,自然道来,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其语言也是“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进而能远”,尤其能体现其质朴纯挚的抒情特征。

?二、选读汉乐府诗,选取你最喜欢的一首抄录于下,并介绍你喜欢该作品的原因。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zhǒng)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喜欢该作品的原因是因汉乐府《十五从军征》等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汉乐府诗绍继《风》、《雅》,直面现实,揭露社会矛盾,表现人们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其次,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创造上。

汉乐府民歌使用了新的诗体:杂言体和五言体,打破了《诗经》以来的四言传统。

第三,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

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也非常大。

?三、结合作品分析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在题材内容与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答:与南朝民歌相比,北朝民歌反映的社会生活要宽广得多。

国家开放大学《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

国家开放大学《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

国家开放大学《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国家开放大学《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第一章本章自测1、下列《诗经》名句分别出自:1)《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2)《离骚》:“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4)《王风·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5)《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2、下列楚辞名句分别出自:1)《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涉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5)《少司命》:“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3、下列诗句分别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1)《诗经·蒹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运用了兴。

2)《诗经·关雎》:“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 运用了比。

3)《诗经·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运用了兴。

4)《诗经·击鼓》:“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 运用了兴。

第二章本章自测1、完成下列乐府名句:1)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2)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3)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4)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鸣啾啾。

5)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2、下列乐府名篇的作者分别是:1)《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无名氏。

2)《蜀道难》(噫吁嚱)李白。

3)《兵车行》(车辚辚)杜甫。

4)《新丰折臂翁》(新丰老翁八十八)白居易。

5)《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无名氏。

6)《短歌行》(对酒当歌)曹操。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古代诗歌散文专题》作业1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

二、结合作品分析《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民间文学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三、结合作品分析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在题材内容与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四、结合作品分析杜甫新题乐府诗如何“讽兴当时之事”的。

五、结合作品分析汉乐府和魏晋南北朝乐府在语言形式上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对后世诗歌创作有何影响?《古代诗歌散文专题》作业2一、律诗是在篇章、句式、对偶、音律上都有严密限定的一种诗体,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杜甫是诗史上第一个大力写作七律的诗人,《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都是杜甫的七律代表作。

请认真学习教材第四章《格律诗》,并仔细研读杜甫《咏怀古迹》其五,完成下列任务。

《咏怀古迹》其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一)平仄是律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请学习律诗的平仄规定,完成下列任务。

1、请标出《咏怀古迹》其五的平仄。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2、粘对是律诗平仄规则的一部分,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何谓“粘”、何谓“对”。

3、“拗救”是律诗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声律现象,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什么是拗救?(二)除了严格的平仄要求外,律诗在押韵和对仗上也有比较严格的规定,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律诗押韵和对仗的规则。

1、押韵规则:2、对仗规则:二、青认真研读教材第三章第三节所讲李白七古《将进酒》,完成下列任务。

并从句式、平仄、押韵、对仗等方面与杜甫《咏怀古迹》其五对比,进一步加深对七律格律要求的理解。

1、从原诗中节选八句抄录于下,并标出其平仄。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教学文稿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教学文稿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

答: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1)汉乐府的叙事成就:①《诗经》以抒情为主,楚辞亦然,而汉乐府中的叙事诗较之前两者已有大幅度的增加,并且这些叙事诗也是乐府诗最精华的部分。

②汉乐府叙事手法巧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③短篇的叙事诗常常就是一个生活的场景。

④稍长一点的诗篇则是选取几个生活片段,辅以精炼表述,来传达主旨。

⑤汉乐府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乐府诗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

如细节描写、传神的对话、层层烘托等。

(2)乐府诗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汉代乐府诗的风格各不相同,或深婉,或率直,或悲怨,或慷慨,但它们都被统一在质朴这一总体风格之下。

质朴是指乐府诗感情的抒发往往不事雕琢,平实流畅,自然道来,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其语言也是“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进而能远”,尤其能体现其质朴纯挚的抒情特征。

二、选读汉乐府诗,选取你最喜欢的一首抄录于下,并介绍你喜欢该作品的原因。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zhǒng)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喜欢该作品的原因是因汉乐府《十五从军征》等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汉乐府诗绍继《风》、《雅》,直面现实,揭露社会矛盾,表现人们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其次,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创造上。

汉乐府民歌使用了新的诗体:杂言体和五言体,打破了《诗经》以来的四言传统。

第三,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

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也非常大。

二、结合作品分析《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民间文学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古艳歌》是《孔雀东南飞》的一个祖本或是异本,《孔雀东南飞》便是来自这样的祖本或是综合诸多这样的祖本而成,这使得《孔雀东南飞》带有明显的民间创作的特色,富有浪漫色彩。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精品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精品

【关键字】活动、历史、政治、条件、成就、传统、地方、矛盾、体制、大力、自觉、继续、现代、和谐、开拓、合作、统一、加深、建立、提出、发现、了解、研究、特点、位置、突出、安全、情绪、意识、理想、根本、精神、需要、氛围、素质、需求、方式、特色、任务、反映、关系、分析、关切、塑造、营造、把握、形成、丰富、严格、扩大、实现、多方面、新境界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

答: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1汉乐府的叙事成就:①《诗经》以抒情为主,楚辞亦然,而汉乐府中的叙事诗较之前两者已有大幅度的增加,并且这些叙事诗也是乐府诗最精华的部分。

②汉乐府叙事手法巧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③短篇的叙事诗常常就是一个生活的场景。

④稍长一点的诗篇则是选取几个生活片段,辅以精炼表述,来传达主旨。

⑤汉乐府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乐府诗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

如细节描写、传神的对话、层层烘托等。

(2乐府诗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汉代乐府诗的风格各不相同,或深婉,或率直,或悲怨,或慷慨,但它们都被统一在质朴这一总体风格之下。

质朴是指乐府诗感情的抒发往往不事雕琢,平实流畅,自然道来,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其语言也是“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进而能远”,尤其能体现其质朴纯挚的抒情特征。

二、结合作品分析《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民间文学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古艳歌》是《孔雀东南飞》的一个祖本或是异本,《孔雀东南飞》便是来自这样的祖本或是综合诸多这样的祖本而成,这使得《孔雀东南飞》带有明显的民间创作的特色,富有浪漫色彩。

比如:(1诗中通过刘兰芝自己和刘兰芝母亲之口反复夸赞刘兰芝的勤劳和聪慧,便是民歌常用的艺术手法。

(2诗的末段,用松柏梧桐,交枝接叶,鸳鸯相向,日夕和鸣,来象征焦仲卿夫妇爱情的不朽,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是民间文学常用的处理方式。

【VIP专享】汉本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12秋)

【VIP专享】汉本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12秋)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作业1认认真学习教材第二章《从汉乐府到唐代的新乐府》,回答下列问题。

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

【P44、P45】答:就乐府诗内容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体现在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下层民众真实的社会生活和个体的生命体验,尤其注重反映他们生活的艰辛与痛苦,从而揭示出社会矛盾的尖锐。

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则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二、结合作品分析《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民间文学特征体现在那些方面?【P48~49】答:《孔雀东南飞》带有明显的民间文学特征。

汉乐府《古艳歌》:“孔雀东飞,苦寒无衣。

为君作妻,中心恻悲。

夜夜织作,不得下机。

三日载匹,尚言吾迟。

”可以看做《孔雀东南飞》的一个祖本或异本,这使得它带有明显的民间创作的特色,富有浪漫色彩。

如诗中通过刘兰芝自己和刘兰芝母亲之口反复夸赞刘兰芝的勤劳和聪慧,便是民歌常用的艺术手法。

而诗的末段,用松柏梧桐,交枝接叶,鸳鸯相向,日夕和鸣,来象征焦仲卿夫妇爱情的不朽,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是民间的文学常用的处理方式。

三、结合作品分析南朝民歌在题材内容与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P53~56】答:吴歌和西曲的主要内容为情歌,它们多以女性的口吻,热烈讴歌人类美好的爱情,描写爱情生活的种种场面。

祀神之曲《神弦歌》在歌舞娱神的过程中,也有不少世俗化的内容,如珍视生命、向往爱情、钟情山水等。

吴歌、西曲多是绝妙的恋歌,且艳而不荡,唯见情深。

在艺术上,南朝民歌体制小巧,大多为五言四句,语言清新自然,不假雕饰,善于运用双关谐隐。

吴歌、西曲中颇多应和赠答之作。

四、结合作品分析杜甫新题乐府是如何“讽兴当时之事”的。

【P61】答:杜甫新题乐府“讽兴当时之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这类诗作以《兵车行》为代表。

这首诗表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以及对农业生产造成的破坏。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

答: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1汉乐府的叙事成就:①《诗经》以抒情为主,楚辞亦然,而汉乐府中的叙事诗较之前两者已有大幅度的增加,并且这些叙事诗也是乐府诗最精华的部分。

②汉乐府叙事手法巧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③短篇的叙事诗常常就是一个生活的场景。

④稍长一点的诗篇则是选取几个生活片段,辅以精炼表述,来传达主旨。

⑤汉乐府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乐府诗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

如细节描写、传神的对话、层层烘托等。

(2乐府诗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汉代乐府诗的风格各不相同,或深婉,或率直,或悲怨,或慷慨,但它们都被统一在质朴这一总体风格之下。

质朴是指乐府诗感情的抒发往往不事雕琢,平实流畅,自然道来,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其语言也是“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进而能远”,尤其能体现其质朴纯挚的抒情特征。

二、结合作品分析《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民间文学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古艳歌》是《孔雀东南飞》的一个祖本或是异本,《孔雀东南飞》便是来自这样的祖本或是综合诸多这样的祖本而成,这使得《孔雀东南飞》带有明显的民间创作的特色,富有浪漫色彩。

比如:就其内容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体现在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下层民众真实的社会生活和个体的生命体验,尤其注重反映他们生活的艰辛与痛苦,从而揭示出社会矛盾的尖锐;就其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则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汉乐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汉乐府诗绍继《风》、《雅》,直面现实,揭露社会矛盾,表现人们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其次,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创造上。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1 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

答: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1)汉乐府的叙事成就:①《诗经》以抒情为主,楚辞亦然,而汉乐府中的叙事诗较之前两者已有大幅度的增加,并且这些叙事诗也是乐府诗最精华的部分。

②汉乐府叙事手法巧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③短篇的叙事诗常常就是一个生活的场景。

④稍长一点的诗篇则是选取几个生活片段,辅以精炼表述,来传达主旨。

⑤汉乐府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乐府诗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

如细节描写、传神的对话、层层烘托等。

(2)乐府诗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汉代乐府诗的风格各不相同,或深婉,或率直,或悲怨,或慷慨,但它们都被统一在质朴这一总体风格之下。

质朴是指乐府诗感情的抒发往往不事雕琢,平实流畅,自然道来,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其语言也是“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进而能远”,尤其能体现其质朴纯挚的抒情特征。

二、选读汉乐府诗,选取你最喜欢的一首抄录于下,并介绍你喜欢该作品的原因。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zhǒng)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喜欢该作品的原因是因汉乐府《十五从军征》等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汉乐府诗绍继《风》、《雅》,直面现实,揭露社会矛盾,表现人们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其次,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创造上。

汉乐府民歌使用了新的诗体:杂言体和五言体,打破了《诗经》以来的四言传统。

第三,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

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也非常大。

三、结合作品分析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在题材内容与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答:与南朝民歌相比,北朝民歌反映的社会生活要宽广得多。

国家开放大学《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

国家开放大学《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

国家开放大学《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形考任务1第一章本章自测1、下列《诗经》名句分别出自:(1)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E)(2)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A)(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D)(4)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B)(5)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C)A《秦风·蒹葭》B《王风·黍离》C《豳风·七月》D《周南·关雎》E《邶风·击鼓》2、下列楚辞名句分别出自:(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C)(2)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D)(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A)(4)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A)(5)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C)A《湘夫人》B《涉江》C《离骚》D《国殇》E《少司命》3、下列诗句分别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C)(2)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B)(3)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A)(4)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C)A. 赋B. 比C. 兴1、完成下列乐府名句:(1)山无陵,江水为竭,(D),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2)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C)。

(3)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A)。

(4)(E),天阴雨湿鸣啾啾。

(5)低头弄莲子,(F)。

(6)(B),壮士十年归。

A. 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B. 将军百战死C.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D. 冬雷震震,夏雨雪E. 新鬼烦冤旧鬼哭F. 莲子清如水2、下列乐府名篇的作者分别是:(1)《木兰诗》(唧唧复唧唧)(F)(2)《蜀道难》(噫吁嚱)(B)(3)《兵车行》(车辚辚)(A)(4)《新丰折臂翁》(新丰老翁八十八)(D)(5)《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F)(6)《短歌行》(对酒当歌)(C)A . 杜甫B. 李白C. 曹操D. 白居易E.元稹F.无名氏3、下列乐府名篇分别属于:(1)《卖炭翁》(卖炭翁)(D)(2)《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F)(3)《陌上桑》(日出东南隅)(A)(4)《西洲曲》(忆梅下西洲)(B)(5)《敕勒歌》(敕勒川)(C)(6)《石壕吏》(夜投石壕村)(D)A. 汉乐府B. 南朝民歌C. 北朝民歌D. 新题乐府F. 旧题乐府1、完成下列五古名句:(1)行行重行行,_________。

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答案

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答案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粘对是律诗平仄规则的一部分,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何谓“粘”、何谓“对”。答:所谓“粘”,是指上联的对句与下联的出句平仄必须是同一类句式,如果上联对句是仄起平收,则下联出句影视仄起仄收;如果上联对句是平起平收,则下联出句应是平起仄收。即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须与前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一致。
也非常大。
二、结合作品分析《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民间文学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古艳歌》是《孔雀东南飞》的一个祖本或是异本,《孔雀东南飞》便是来自这样的祖本或是综合诸多这样的祖本而成,这使得《孔雀东南飞》带有明显的民间创作的特色,富有浪漫色彩。比如:
(1)诗中通过刘兰芝自己和刘兰芝母亲之口反复夸赞刘兰芝的勤劳和聪慧,便是民歌常用的艺术手法。
二、选读汉乐府诗,选取你最喜欢的一首抄录于下,并介绍你喜欢该作品的原因。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喜欢该作品的原因是因汉乐府《十五从军征》等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汉乐府诗绍继《风》、《雅》,直面现实,揭露社会矛盾,表现人们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世界。其次,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创造上。汉乐府民歌使用了新的诗体:杂言体和五言体,打破了《诗经》以来的四言传统。第三,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乐府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在艺术上,南朝民歌体制小巧,大多为五言四句,语言清新自然,不假雕饰,正如《大子夜歌》所说:“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堪怜。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诗竹法歌响,假器扬清音。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无论是吴歌还是西曲,都善于运用双关谐隐,如以“偶”谐“偶”,以“莲”谐“怜”之类。不仅如此,南朝民歌在运用双关谐隐时还形成了严格的表达形

国开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任务3答案

国开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任务3答案

国开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任务3答案任务三第三次形考任务(学完第六章后,25分,需要教师批阅)请系统学习《第六章小令》的相关内容之后,在形成性考核任务发布二周之内,以论坛发帖的形式完成下列任务:一、推荐阅读(主帖)用六百字左右的小文章向你的同学推荐一位你最欣赏的唐宋时期的小令作家,文章内容须包括:1.推荐理由(不少于400字)(1)该词人小令在题材内容、思想情感上的特色及成就;(2)该词人小令在体制形式、艺术表现上的特色及成就;(3)该词人小令在中国古代词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2.推荐作品(字数不超过150字)推荐你认为最能代表该词人小令成就的作品二首,作品必须附有原文。

鼓励推荐作品鉴赏文章,推荐时须标明文章作者及出处,鉴赏文章原文不包含在规定的150字之内。

同时鼓励推荐小令作品吟唱,包括古曲演唱原词及今人改编歌曲,推荐时须标明歌曲名称、所用或所改编的小令作品题目、演唱者姓名,以方便大家查找收听。

二、回应同学(跟帖)评价至少二位同学推荐的作家或作品,总字数不少于200字,内容可以为:(1)阅读感受:即阅读该同学的推荐文章后的个人体悟;(2)补充信息:即补充该同学未能提供的关于该作家及其作品的信息。

柳永的慢词研究柳永是北宋前期最负盛名的词人之一,对宋词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尤其是他对北宋慢词发展的积极作用更不容人忽视。

清代宋翔凤说:“按词自南唐以后,但有小令。

其慢词盖起宋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庶,歌台舞席,竞赌新声。

者卿失意无俚,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言,编入词中,以便伎人传习。

一时动听,散播四方。

其后东坡、少游、山谷辈,相继有作,慢词遂盛。

柳永在宋词发展史上是一位关键人物,李清照在《词论》中说:“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

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

”1其中的“变旧声作新声”就是指柳永根据唐、宋旧曲翻新创作出新曲,《乐章集》中“浪淘沙”、“木兰花”等原来都是小令,柳永却变为慢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

答: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1)汉乐府的叙事成就:①《诗经》以抒情为主,楚辞亦然,而汉乐府中的叙事诗较之前两者已有大幅度的增加,并且这些叙事诗也是乐府诗最精华的部分。

②汉乐府叙事手法巧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③短篇的叙事诗常常就是一个生活的场景。

④稍长一点的诗篇则是选取几个生活片段,辅以精炼表述,来传达主旨。

⑤汉乐府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乐府诗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

如细节描写、传神的对话、层层烘托等。

(2)乐府诗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汉代乐府诗的风格各不相同,或深婉,或率直,或悲怨,或慷慨,但它们都被统一在质朴这一总体风格之下。

质朴是指乐府诗感情的抒发往往不事雕琢,平实流畅,自然道来,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其语言也是“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进而能远”,尤其能体现其质朴纯挚的抒情特征。

二、结合作品分析《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民间文学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古艳歌》是《孔雀东南飞》的一个祖本或是异本,《孔雀东南飞》便是来自这样的祖本或是综合诸多这样的祖本而成,这使得《孔雀东南飞》带有明显的民间创作的特色,富有浪漫色彩。

比如:(1)诗中通过刘兰芝自己和刘兰芝母亲之口反复夸赞刘兰芝的勤劳和聪慧,便是民歌常用的艺术手法。

(2)诗的末段,用松柏梧桐,交枝接叶,鸳鸯相向,日夕和鸣,来象征焦仲卿夫妇爱情的不朽,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是民间文学常用的处理方式。

(3)魏晋以后,夫妇殉情的故事并不少见,如韩凭夫妇、陈东美夫妇、流传颇广的梁祝化蝶等,但见于诗歌,《孔雀东南飞》却是最早的。

三、结合作品分析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在题材内容与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答:与南朝民歌相比,北朝民歌反映的社会生活要宽广得多。

北朝民歌的直率粗犷、质朴刚健与南朝民歌的柔美清丽、婉转缠绵恰相对照。

北朝民歌较少修饰,也没有双关、隐喻等南朝民歌中常见的技巧,没有对景物细致精工的描绘,不追求音韵的圆转流利,纯以气势夺人,真率动人,写实感人。

虽然很多民歌是翻译作品,我们仍可感受到这种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正是南朝偏于柔弱的诗风所缺乏的。

这位后世诗人集南北之长、开拓新境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四、结合作品分析杜甫新题乐府诗如何“讽兴当时之事”的。

答:主要体现在杜甫新题乐府诗的内容上,而杜甫创作大量的“行”体新乐府则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这类诗以《兵车行》为代表。

(2)揭露了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对百姓的欺压。

(3)揭露安史之乱对百姓的伤害,这以“三吏”、“三别”为代表。

五、结合作品分析汉乐府和魏晋南北朝乐府在语言形式上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对后世诗歌创作有何影响?答:汉乐府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就其内容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体现在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下层民众真实的社会生活和个体的生命体验,尤其注重反映他们生活的艰辛与痛苦,从而揭示出社会矛盾的尖锐;就其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则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汉乐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汉乐府诗绍继《风》、《雅》,直面现实,揭露社会矛盾,表现人们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其次,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创造上。

汉乐府民歌使用了新的诗体:杂言体和五言体,打破了《诗经》以来的四言传统。

第三,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也非常大。

魏晋南北朝乐府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在艺术上,南朝民歌体制小巧,大多为五言四句,语言清新自然,不假雕饰,正如《大子夜歌》所说:“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堪怜。

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

”“诗竹法歌响,假器扬清音。

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

”无论是吴歌还是西曲,都善于运用双关谐隐,如以“偶”谐“偶”,以“莲”谐“怜”之类。

不仅如此,南朝民歌在运用双关谐隐时还形成了严格的表达形式,即上句述其语,下句释其意。

如:“怜饮好情怀,移居作乡里。

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

”(《子夜歌》)诗中的“梧子”即“吾子”,代指情人。

南朝民歌对当时的文人诗有很大的影响,鲍照、汤惠休以下,南朝诗人多有拟作,宫体诗的出现更与南朝民歌的影响直接相关。

唐五代以后,许多描写男女艳情的小诗,在意境、语言等方面,也受到了南朝民歌不小的影响。

唐代许多诗人也深受其惠,如李白的《长干行》便受到了《西洲曲》的影响。

与南朝民歌相比,北朝民歌反映的社会生活要宽广得多。

北朝民歌的直率粗犷、质朴刚健与南朝民歌的柔媚清丽、婉转缠绵恰相对照。

北朝民歌较少修饰,也没有双关、隐喻等南朝民歌中常见的技巧,没有对景物细致精工的描绘,不追求音韵的园转流利,纯以气势夺人,真率动人,写实感人。

北朝民歌篇幅也不长,大多为五言四句。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2一、律诗是在篇章、句式、对偶、音律上都有严密限定的一种诗体,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杜甫是诗史上第一个大力写作七律的诗人,《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都是杜甫的七律代表作。

请认真学习教材第四章《格律诗》,并仔细研读杜甫《咏怀古迹》其五,完成下列任务。

《咏怀古迹》其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一)平仄是律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请学习律诗的平仄规定,完成下列任务。

1、请标出《咏怀古迹》其五的平仄。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粘对是律诗平仄规则的一部分,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何谓“粘”、何谓“对”。

答:所谓“粘”,是指上联的对句与下联的出句平仄必须是同一类句式,如果上联对句是仄起平收,则下联出句影视仄起仄收;如果上联对句是平起平收,则下联出句应是平起仄收。

即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须与前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一致。

所谓“对”,是指每联出句与对句必须是相对的句式,出句为仄起仄收,则对句应为平起平收;出句为平起仄收,则对句应为仄起平收。

即一联之内平仄相对。

若不符合以上规则,就被称为“失粘”、“失对”,是律诗写作的大忌。

3、“拗救”是律诗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声律现象,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什么是拗救?答:所谓“拗救”,是指一句诗在该用平声字的地方用了仄声字,须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将仄声字改为平声字予以补救。

(二)除了严格的平仄要求外,律诗在押韵和对仗上也有比较严格的规定,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律诗押韵和对仗的规则。

1、押韵规则:答:二、四、六、八句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只押平声韵。

除首句押韵外,韵字在对句句尾,且须一韵到底,不许邻韵通押。

2、对仗规则:答:颔联、颈联须讲究对仗,首联、尾联可对可不对,对仗也有一定的讲究,但不像平仄那么严格。

二、请认真研读教材第三章第三节所讲李白七古《将进酒》,完成下列任务。

并从句式、平仄、押韵、对仗等方面与杜甫《咏怀古迹》其五对比,进一步加深对七律格律要求的理解。

1、从原诗中节选八句抄录于下,并标出其平仄。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2、写出其韵字。

醒名谑酌3、指明其中对仗的句子。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三、请尝试自拟题目,写作一首七言律诗,尽量做到在平仄、押韵和对仗等方面符合七言律诗的格律要求。

中华腾飞已入金秋犹不寒,百年盛事令人暖。

神龙遥望云天腾,孔雀即将西北还。

仍待长娥现代奔,先言圣火零八点。

雄狮苏醒举国庆,昌盛繁荣日益欢。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请于唐宋词人温庭筠、李煜、冯延巳、晏殊、欧阳修、晏几道、秦观、苏轼、李清照中选取一家,以其令词作品为研究对象,自拟题目撰写一篇小论文,论文字数不少于1200字。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为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被称为“千古词帝”。

浅谈李煜词的宗教色彩南唐后主李煜用他的词为人们营造了一个极为浓厚的悲剧氛围,同时也为自己编造了一个苦苦寻求灵魂的精神世界。

因而每阅读一遍李煜的词,都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宗教。

的确,如同死亡和爱情题材一样,宗教也是文学创作中永恒的主题。

但是文学和宗教的联系,却远远不止于在内容上选取宗教题材,而在于一种深刻的内在契合。

美国著名的宗教学家蒂利希认为:宗教就最广泛、最根本的意义而言,是一种终极关切。

“人有种种关切和追求,但人不同于世间万物,因为人有精神性的,超乎自然和超越自我的关切和追求;人不但有自我的意识,有探索人生意义的愿望,而且有对终极存在或宇宙本原的意识,有探索它并同它和谐一致的愿望。

”①因此,正是在对人类、对宇宙的终极关切上,在探讨生命的永恒与自由时,文学艺术与宗教找到了共伺点。

对终极的关切,构成了人类一切精神活动最深层、最内在和最本质的东西。

终极价值的迷失,使人类精神四处漂泊流浪,无处依归;而终极价值的复归,则也标志着人类精神的回归。

本文所讨论的李煜词的宗教色彩,便是一种非宗教教义的广泛的精神现象,是一种真诚地面对自己的灵魂,执着于探索生命的永恒与自由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对人生、对世界的终极关切。

也正是由于这种态度,使得李煜词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享有独特的价值。

一、对自己灵魂的仟悔李后主用他的词,向世人展示了他那深层的苦难,然而在这深层的苦难之中,饱含了一种极为浓厚的悲剧氛围和忏悔意识。

他用自己的血泪之作,对自己的灵魂进行了深深的仟悔。

这一点,在中国的古代文化中是很少见的。

仔细考察一下中国的古代文化,发现其中往往缺乏一种因灵魂的折磨而带来的情感的痛苦和悲剧意识。

无论是宗教还是文学,往往被作为一种逃避现实人生的心灵避难所。

中国古代的诗人是较早面对大自然的,其中那清淡闲适的田园生活,恬静悠远的自然风光,清江明月的宇宙之思,确实具有美感,常常令人留连忘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