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

朱耀先

文化差异是翻译中的障碍和难题。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外,还必须了解两种文化,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本文拟从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习俗文化和宗教文化几个方面,就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翻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历史文化差异与翻译

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沉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时,会经常遇到由于历史文化差异而出现的翻译难题。

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为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要对这些历史典故进行恰当的翻译,就必须了解它们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否则就不可能很好地体现和传递历史典故的涵义。例如,“东施效颦”这一汉语成语典故,对中国人来说,不难理解其文化内涵,但对于不甚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西方人来说,若仅仅直译为Tung Shih imitates Hsi Shih,就没有准确、形象地表达和再现原典故的含义。东施是谁?西施又是谁?译者没有交待清楚。为了让西方读者能了解这一成语的内涵,比较合适的做法是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Tung Shih imitates Hsi Shih(Hsi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Tung Shih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杨宪益译)。这样,就会使读者一目了然。

又如“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在中国家喻户晓,他在中国读者的心中是当然的智慧的象征,但英美读者未必知道他是何人,与“臭皮匠”有何联系,若采用直译的方法,很难传递句子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信息,因此,只有采用直译和增译相结合的方法,才能使原语言的文化信息得以充分再现。故该句可译为:“T hr ee cobbler 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Chukeh Liang the master mind”.

再如,毛泽东《七律·送瘟神》诗词中有两句诗:“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诗中的“舜尧”是中国历史传说中的两位贤明帝王,为人民所爱戴,代表圣贤。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比较容易懂,但对于英美读者来说,若采取音译,会使他们莫明其妙,因此必须增译注释。即使那样,仍有隔靴搔痒之感,而且显得累赘,同时也使诗句失去了“诗气”。亚瑟·古柏在翻译该诗句时干脆用Sage-Kings代替,将其妙译为:“Spring winds move willow wands,in tens of millions:Six hundr ed million we shall all be Sage-Kings!”这样翻译既简单明了,音韵铿锵,又达到了传神的效果。

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可采用类比的翻译方法。据说,有一次周总理陪外国客人观看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翻译作了很多说明

7

也没能让外国客人弄懂故事内容。此时,周总理提示翻译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中国的罗米欧和朱丽叶。通过这一类比,外国客人马上明白了剧情的主题思想。

浙江兰溪一个济公纪念馆里介绍济公事迹的英译文,也是采用类比的方法。中文为:“济公劫富济贫,深受穷苦人民爱戴”,其英译为“Jigong,Robin Hood in China,robbed the rich and helped the poor”.济公在译文中被比作英美文学中的罗宾汉,西方读者会有一种熟悉感和亲切感,同时也就不难理解中国人民为何如此喜欢和爱戴济公了。

中国历史灿烂悠久,华夏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与此相联系,中国的历史成语典故俯拾即是,意蕴深厚,如卧薪尝胆、负荆请罪、亡羊补牢、塞翁失马、滥竽充数、风声鹤唳、四面楚歌、叶公好龙、夜郎自大、朝秦幕楚、毛遂自荐、班门弄斧、名落孙山、三顾茅庐以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蜀中无大将,寥化作先锋”“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等,每一个历史典故和成语都包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都是一个生动的历史故事。因此在翻译时,应在弄懂典故意蕴的基础上,注重文化之间的差异,采取恰当的翻译方法。

中国文化如此,西方文化亦如此。《圣经》中仅收入辞典的典故就达700条,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典故更是熠熠生辉,有些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本身就成了典故。例如美国《时代》周刊曾登载这样一句话:“Many took to gambling and got in over their heads,borrowing from Shylocks to pay their debts。”在这里,作者援引了莎剧《威尼斯商人》中的犹太高利贷者Shy-lock(夏洛克)作为典故,来喻指那些债台高筑的赌徒不得不借高利贷还债。在这句话中,Shy-lock不再是《威尼斯商人》剧中那个具体的“人”,而是泛指那些斤斤计较的高利贷者。如果不了解这个典故就不可能很好地翻译。

又如:It was another one of those Catch-22situation,you’re damned if you do and you’re damned if you don’t。此句中的“Catch-22”也是一个典故,它出自美国当代小说家海勒(Joseph Heller)的小说《第22条军规》。在这里如果直译为“第22条军规”则略显生硬。如果意译为“左右为难的尴尬局面”则易理解一些。

此外,像“paint the lily”(画蛇添足;多此一举),“meet one’s Waterloo”(败走麦城;惨遭失败),“cut the Gordian’s knot”(斩断死结;快刀斩乱麻)等等,都是西方文化中的历史典故,其中也都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要译好这些历史典故,也必须注意中西两种历史文化之间的差异,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否则,也会使汉语读者感到莫明其妙,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二、地域文化差异与翻译

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例如,中英地域文化的差异在方位及其相应物上,就体现得比较突出。在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南面为王,北面为朝”,南为尊北为卑的传统,人们经常说“从南到北,南来北往,”“南”的方位在说法上常常置前。而英语文化却恰恰相反,英美人从英语地域文化上来理解汉语中的“从南到北,”自然是“from north to south”,“北屋”为“a room with a southern exposure”。诸如“西北”、“西南”、“东北”、“东南”之类的方位词语,英语方位在说法上也和汉语文化相反,分别为“nor th-west”,“southwest”,“northeast”,“southeast”。就“东风”与“east wind”而言,汉英两种文化里都有对应词语,所指词语意义相同,但内涵意义截然不同。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东风”象征“春天”、“温暖”,它吹绿了中华大地,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则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象征“寒冷”、“令人不愉快”,所以英国人讨厌“东风”。不过英国人喜欢“西风”,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就曾写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在诗的最后,诗人名传千古的佳句表达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