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心(0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实验法: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种条件,使被试产生所要研究的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以

得出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性的结果。

3、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成为反射

4、心理: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

二、简答题

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答: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由德国哲学家、生物学家教授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把自然科学中使用的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的研究,心理学才开始脱离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阐述人的心理实质?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人脑的反映特性: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一)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活动不能脱离物质运动而存在,它是物质运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从物种发展史来看,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是物质的一种反映形式,是神经系统、脑的机能。有机体神经系统地结构和技能发展的完善程度不同,反映的发展水平也不同。(二)脑是心理的器官,人脑是对来自内、外信息进行加工、储存和调节自己行为的器官,大脑皮层具有对复杂信息进行接收和加工处理的功能。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脑的反射活动。(三)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a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b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c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综上所述,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这种反映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能动的,并且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和表现,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加以检验的。

第二章心理活动的神经生理基础

一、名词解释

1、兴奋:兴奋过程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和加强相联系

2、抑制:抑过程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

二、简答题

1、比较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发射的异同?

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

区别a无条件刺激是明确的 b被动的c强化只与刺激有关a无条件刺激不明确 b主动的操作 c强化与反应有关共同点都是大脑皮层上形成暂时神经联系的过程

2、两类信号系统?

答: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第一信号系统(望梅止渴);用词语作为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第二信号系统(谈虎色变)。第一信号系统式人与动物共同具有的;第二信号系统式人脑高级神经活动的重要特征。

3、高级神经活动的主要规律?

答:高级神经活动有兴奋和抑制两个基本过程,这两个过程进行着有规律的活动(一)兴奋与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在一定条件下,兴奋与抑制在大脑皮层某一部位产生后,并不停留在原发点,而向周围皮层蔓延传播,使周围部位也产生同样的神经过程,这种现象叫扩散;与扩散相反,兴奋与抑制过程从扩散开的皮层区域向原发点部位靠近的现象叫集中。刺激物所引起神经过程的强弱程度,决定了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和集中(二)兴奋与抑制的相互诱导大脑皮层上的一种神经过称引起或加强另一种与之相反的神经过程的现象叫做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相互诱导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着不同,神经过程在不同皮层区域之间同时发生相互诱导,此为同时性诱导;神经过程在同一皮层区域先后发生相互诱导,此为相继性诱导。相互诱导在效果上又有不同,由抑制过程引发或加强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由兴奋

过程引发或加强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诱导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结合,形成同时性正诱导、同时性负诱导、继时性正诱导和继时性负诱导。

4、条件反射建立的条件?(巴普洛夫经典条件反射)

答:机体后天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叫作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①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②有机体处于觉醒状态

③无关的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

5、条件反射抑制的类型?

答:条件抑制又称内抑制,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习得的。条件性抑制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消退抑制是由于条件反射没有得到强化而产生的抑制,它是条件性抑制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分化抑制是指建立条件反射时,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对类似的刺激物不予强化,使类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

第三章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一、名词解释

1、反映:指物质与物质相互作用并留下痕迹的过程,是一切物质形态所具有的共同特性

2、意识: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

二、简答题

1、反映的基本形式?

答:(一)无机物的反映形式,无生命物质具有最简单的反映形式,即只有物理的、机械的、化学的反映形式。(二)生物的反映形式,有生命物质出现了与无机物完全不同的、全新的生物反映形式——感应性,感应性是指生物有机体以其自身的活动或状态对直接影响机体生命的刺激的应答性反应。(三)心理的反映形式

2、动物心理的发展阶段?

答:动物心理的发展水平与其生活条件和本身的生理结构,特别是和它们的神经系统地演化密切联系(一)感觉阶段,感觉阶段是指无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阶段,也是动物心理演变过程的最初阶段(二)知觉阶段,知觉阶段是指低等脊椎动物,及哺乳类动物以下的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阶段(三)思想的萌芽阶段,思想的萌芽阶段是指高等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阶段,哺乳类动物演化到人猿时,它们的反映活动也达到了动物心理发展的最高水平,及思想的萌芽阶段

3、人类意识产生的社会基础?

答: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劳动在人类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从根本上说,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即劳动造成了人类和动物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本质区别。劳动不仅完善了人类的身体组织结构,而且是人类心理发展和意识产生的基本动因,劳动使生物个体转变为人,并且把人变成为社会实体,劳动使人的心理上升为意识。劳动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另一个是劳动的社会集体性。这两个特征相互联系,在人类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4、人类意识的特征?

答:(一)意识的觉知性,觉知性是人类意识的最基本特征,指人对外部刺激和自身内部心理活动的了解,表现为人不仅能意识到客观事物的存在,而且还能意识到自身的存在,自身同客观事物的复杂关系以及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二)意识的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a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c意识的前进性(三)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表现在四个方面:a人类意识是人在与自然界斗争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的b人类意识是和语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c人类意识的内容随社会历史的发展而日益丰富和发展d个体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亦说明了意识的社会意识历史制约性

第四章注意

一、名词解释

1、注意:注意是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特征,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3、有意后注意: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二、简答题

1、简述注意的生理机制

答: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有机体的一种定向反射,每当新异刺激出现时,人便产生一种相应的运动,将感受器朝向新异刺激的方向,以便更好得感知这一刺激。人在注意某些事物时,大脑皮层相应区域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它是大脑皮层对当前刺激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核心,具有适度的兴奋度,旧的暂时神经联系容易恢复,新的暂时神经联系容易形成和分化,因此能够充分揭露注意对象的意义和作用,对客观事物产生清晰和完善的反映,优势兴奋中心的转移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