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工程第一章教材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工程_第一章_应用化学反应动力学及反应
![化学反应工程_第一章_应用化学反应动力学及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f7477ac305087632311212f8.png)
反应热效应
(1)一级反应;(2)二级反应;(3)三级反 应;(4)零级反应;(5)分数级反应
(1)放热反应;(2)吸热反应
2014-6-15
按反应过程进行的条件分类
均相
催化反应
非催化反应 催化反应
气相反应;液相反应
多相 温度 压力
液-液相反应;气-液相反应;液-固相反应; 非催化反应 气-固相反应;固-固相反应;气-液-固三相反应 等温反应;绝热反应;非绝热变温反应 常压反应;加压反应;减压反应 间歇过程;连续过程(平推流、全混流、中间 型);半间歇过程 定态过程;非定态过程 理想流动模型(平推流,全混流) 非理想流动模型
2014-6-15
各种反应器在工业中的应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生产
流化床反应器
2014-6-15
第二节 化学计量学 2.1 化学计量式:
表示参加反应的各组分的数量关系
ν 11 ν 2 2 ν n1n1 ν n n
也可以写成: ν 11 ν 2 2 ν n1n1 ν n n 0 或:
反应物
反应时间
2014-6-15
(二)连续操作
连续地将原料输入反应器,反应产物也连续地流出反应器
A的流入量
A的流出量
管式连续流动反应器、釜式连续流动反应器
2014-6-15
2014-6-15
2014-6-15
2014-6-15
连续操作的主要特点
操作特点∶物料连续输入,产物连续输出,时刻伴 随着物料的流动。 基本特征∶连续反应过程是一个稳态过程,反应器 内各处的组成不随时间变化。(反应组分、浓度可 能随位置变化而变化。) 主要优点∶便于自动化,劳动生产率高,反应程度 与产品质量较稳定。规模大或要求 严格控制反应条件的场合,多采用 连续操作。 主要缺点∶灵活性小,设备 投资高。
(1)一级反应;(2)二级反应;(3)三级反 应;(4)零级反应;(5)分数级反应
(1)放热反应;(2)吸热反应
2014-6-15
按反应过程进行的条件分类
均相
催化反应
非催化反应 催化反应
气相反应;液相反应
多相 温度 压力
液-液相反应;气-液相反应;液-固相反应; 非催化反应 气-固相反应;固-固相反应;气-液-固三相反应 等温反应;绝热反应;非绝热变温反应 常压反应;加压反应;减压反应 间歇过程;连续过程(平推流、全混流、中间 型);半间歇过程 定态过程;非定态过程 理想流动模型(平推流,全混流) 非理想流动模型
2014-6-15
各种反应器在工业中的应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生产
流化床反应器
2014-6-15
第二节 化学计量学 2.1 化学计量式:
表示参加反应的各组分的数量关系
ν 11 ν 2 2 ν n1n1 ν n n
也可以写成: ν 11 ν 2 2 ν n1n1 ν n n 0 或:
反应物
反应时间
2014-6-15
(二)连续操作
连续地将原料输入反应器,反应产物也连续地流出反应器
A的流入量
A的流出量
管式连续流动反应器、釜式连续流动反应器
2014-6-15
2014-6-15
2014-6-15
2014-6-15
连续操作的主要特点
操作特点∶物料连续输入,产物连续输出,时刻伴 随着物料的流动。 基本特征∶连续反应过程是一个稳态过程,反应器 内各处的组成不随时间变化。(反应组分、浓度可 能随位置变化而变化。) 主要优点∶便于自动化,劳动生产率高,反应程度 与产品质量较稳定。规模大或要求 严格控制反应条件的场合,多采用 连续操作。 主要缺点∶灵活性小,设备 投资高。
化学反应工程全套教学课件
![化学反应工程全套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86c4a2f7ec4afe05a1df34.png)
可逆反应 不可逆反应
❖ 按照反应分子数分
单分子反应 双分子反应
多分子反应
❖ 按照反应机理分 单一反应
多重反应
平行反应 同时反应 连串反应 平行连串反应 集总反应
平行反应:一例如:氯苯的再氯化 k1
C6H5Cl + Cl2
k2
对-C6H4Cl2 + HCl 邻-C6H4Cl2 + HCl
❖ 本征动力学:又称化学动力学,是在理想条件下研究化学反 应进行的机理和反应物系组成、温度、压力等参数,不包括 传递过程及反应器结构等参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宏观反应动力学与本征动力学的区别:宏观反应动力学除了 研究化学反应本身以外,还要考虑到质量、热量、动量传递 过程对化学反应的交联作用及相互影响,与反应器的结构设 计和操作条件有关。
❖传递工程:涉及到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
❖工程控制:反应器的运转正常与否,与自动控制水平 相关。
1.4 化学反应工程学中涉及的定义
❖ 宏观反应过程:在工业规模的化学反应器中,化学反应过程 与质量、热量及动量传递过程同时进行,这种化学反应与物 理变化过程的综合称为宏观反应过程。
❖ 宏观反应动力学:研究宏观反应过程的动力学称为宏观反应 动力学。
❖ 停留时间分布:在非理想流动中,不同的质点在反应器中的停 留时间不同,形成停留时间分布。
寿命分布:指质点从进入到离开反应
停留时间分布有两种
器时的停留时间分布
年龄分布:指仍然停留在反应器中的
质点的停留时间分布。
寿命和年龄的关系:寿命是反应器出口处质点的年龄。
❖ 返混:不同停留时间的质点或粒子的混合称为返混,又称为 逆向混合。是不同年龄质点的混合,逆向是时间的概念上的 逆向,不同于一般的搅拌混合。
反应工程(单语)课件-第一章-PPT文档资料
![反应工程(单语)课件-第一章-PPT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4787a23ddccda38376baf9b.png)
Willingness to make estimates and assumptions Must be constantly aware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dealized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basic knowledge was obtained and the real conditions of their design and its environment Fearless, embraces new challenges
解决实际问题 追求效率最大化 追求资源利用最大化 经济评价指标
Engineering & Engineers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Scientists solve the problems they can, but Engineers try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ey have to;
Analysis of complex system Comprehensive usage of a broad range
of knowledge
Chemical Reactor: Definition
General:
An equipment or device that serves to conduct chemical reactions, i.e. convert molecules from one form to another
P. V Danckwerts
Education: Winchester College; Balliol College, Oxford University;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A (chemistry) Oxon, 1938; SM (Chemical Engineering Practice), MIT, 1948; MA Cantab 1948. Held a post in the small chemical company of Fullers Earth Union Ltd, Redhill, 1939-1940.
idealized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basic knowledge was obtained and the real conditions of their design and its environment Fearless, embraces new challenges
解决实际问题 追求效率最大化 追求资源利用最大化 经济评价指标
Engineering & Engineers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Scientists solve the problems they can, but Engineers try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ey have to;
Analysis of complex system Comprehensive usage of a broad range
of knowledge
Chemical Reactor: Definition
General:
An equipment or device that serves to conduct chemical reactions, i.e. convert molecules from one form to another
P. V Danckwerts
Education: Winchester College; Balliol College, Oxford University;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A (chemistry) Oxon, 1938; SM (Chemical Engineering Practice), MIT, 1948; MA Cantab 1948. Held a post in the small chemical company of Fullers Earth Union Ltd, Redhill, 1939-1940.
《化学反应工程》课件1 -绪论
![《化学反应工程》课件1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d8c0ff1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b.png)
进行合理简化,设想一个物理过程(模型) 代替实际过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简化必须合理,即简化 模型必须反映客观实体,便于数学描述 和适用。
16
• 2.建立数学模型 • 依照物理模型和相关的已知原理,写出
描述物理模型的数学方程及其初始和边 界条件。 • 3.用模型方程的解讨论客体的特性规律
17
利用数学模型解决化学反应工 程问题
• 基本步骤为: • 1.小试研究化学反应规律; • 2. • 3.利用计算机或其它手段综合反应规律
和传递规律,预测大型反应器性能,寻 找优化条件; • 4.热模实验检验数学模型的等效性。
18
2
• 工业规模的化学反应较之实验室规模要 复杂得多,在实验室规模上影响不大的 质量和热量传递因素,在工业规模可能 起着主导作用。在工业反应器中既有化 学反应过程,又有物理过程。物理过程 与化学过程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有可 能导致工业反应器内的反应结果与实验 室规模大相径庭。
3
• 工业反应器中对反应结果产生影响的主 要物理过程是:(1)由物料的不均匀混合 和停留时间不同引起的传质过程;(2)由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产生的传热过程;(3) 多相催化反应中在催化剂微孔内的扩散 与传热过程。这些物理过程与化学反应 过程同时发生。
4
• 从本质上说,物理过程不会改变化学反 应过程的动力学规律,即反应动力学规 律不因为物理过程的存在而发生变化。 但是流体流动、传质、传热过程会影响 实际反应场所的温度和参与反应的各组 分浓度在空间上的分布,最终影响到反 应的结果。
5
化学反应和反应器的分类
• 化学反应和反应器的分类方法很多,常 按下列四种方法进行分类。
绪论
• 化学反应工程学是一门研究涉及化学反 应的工程问题的学科。
16
• 2.建立数学模型 • 依照物理模型和相关的已知原理,写出
描述物理模型的数学方程及其初始和边 界条件。 • 3.用模型方程的解讨论客体的特性规律
17
利用数学模型解决化学反应工 程问题
• 基本步骤为: • 1.小试研究化学反应规律; • 2. • 3.利用计算机或其它手段综合反应规律
和传递规律,预测大型反应器性能,寻 找优化条件; • 4.热模实验检验数学模型的等效性。
18
2
• 工业规模的化学反应较之实验室规模要 复杂得多,在实验室规模上影响不大的 质量和热量传递因素,在工业规模可能 起着主导作用。在工业反应器中既有化 学反应过程,又有物理过程。物理过程 与化学过程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有可 能导致工业反应器内的反应结果与实验 室规模大相径庭。
3
• 工业反应器中对反应结果产生影响的主 要物理过程是:(1)由物料的不均匀混合 和停留时间不同引起的传质过程;(2)由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产生的传热过程;(3) 多相催化反应中在催化剂微孔内的扩散 与传热过程。这些物理过程与化学反应 过程同时发生。
4
• 从本质上说,物理过程不会改变化学反 应过程的动力学规律,即反应动力学规 律不因为物理过程的存在而发生变化。 但是流体流动、传质、传热过程会影响 实际反应场所的温度和参与反应的各组 分浓度在空间上的分布,最终影响到反 应的结果。
5
化学反应和反应器的分类
• 化学反应和反应器的分类方法很多,常 按下列四种方法进行分类。
绪论
• 化学反应工程学是一门研究涉及化学反 应的工程问题的学科。
化学反应工程 第一章课件
![化学反应工程 第一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46cd2c2f60ddccda38a022.png)
Fogler
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方法 (1)简化:忽略和简化事物的次要方面,简化处理 后仍能反应事物的本质。 (2)建模: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将化 学和物理现象综合起来研究,了解它们之间的相 互关系,掌握各种现象的规律,以及对反应的作 用,找出数学关联式。 (3)优化:实际反应场所(物理传递现象;化学反 应动力学因素);具体参数:浓度,温度的空间 和时间分布特点 —选择适宜的反应器结构型式,操作方式和工艺条 件 —最优化的技术指标 学习要重点掌握典型的反应,有利的强化措施。
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 转化率:针对反应物,反应物中价值最高的组 分为关键组转化 量 X 该反应物(关键组分)的起始量
设A起始摩尔数NA0,反应后摩尔数NA,转 化量NA0 – NA,则 XA=(NA0 - NA)/ NA0
选择性:
生成目标产物所消耗的 关键组分量 S 已转化的关键组分量
•
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内容
化学反应工程 化学反应工程是化学工程学科的一个重 要分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反应 动力学与反应器分析与设计。 反应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机理 和速率,以获得工业反应器设计与操作所需 的动力学知识和信息,如反应模式、速率方 程及反应活化能等。其中速率方程可表示为: r=f(T、C、P) (对于一定的反应物系)而言,随时间、空 间变化。其中,r为反应系统中某一组分的反 应速率,C代表浓度,P为系统的总压。
恒容间歇反应 器设计方程
例题2:计算基准:进口原料量100mol。关键组分: C2H4. 化学计量表如下:
C2H4+ 1/2O2 x 0.5x C 2H 4+ 3O2 y 3y ∑ x+y 0.5x+3y
CH2CH2O 变化量 x -0.5x 2CO2+ 2H2O 2y 2y 0 总变化量 -0.5x
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方法 (1)简化:忽略和简化事物的次要方面,简化处理 后仍能反应事物的本质。 (2)建模: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将化 学和物理现象综合起来研究,了解它们之间的相 互关系,掌握各种现象的规律,以及对反应的作 用,找出数学关联式。 (3)优化:实际反应场所(物理传递现象;化学反 应动力学因素);具体参数:浓度,温度的空间 和时间分布特点 —选择适宜的反应器结构型式,操作方式和工艺条 件 —最优化的技术指标 学习要重点掌握典型的反应,有利的强化措施。
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 转化率:针对反应物,反应物中价值最高的组 分为关键组转化 量 X 该反应物(关键组分)的起始量
设A起始摩尔数NA0,反应后摩尔数NA,转 化量NA0 – NA,则 XA=(NA0 - NA)/ NA0
选择性:
生成目标产物所消耗的 关键组分量 S 已转化的关键组分量
•
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内容
化学反应工程 化学反应工程是化学工程学科的一个重 要分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反应 动力学与反应器分析与设计。 反应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机理 和速率,以获得工业反应器设计与操作所需 的动力学知识和信息,如反应模式、速率方 程及反应活化能等。其中速率方程可表示为: r=f(T、C、P) (对于一定的反应物系)而言,随时间、空 间变化。其中,r为反应系统中某一组分的反 应速率,C代表浓度,P为系统的总压。
恒容间歇反应 器设计方程
例题2:计算基准:进口原料量100mol。关键组分: C2H4. 化学计量表如下:
C2H4+ 1/2O2 x 0.5x C 2H 4+ 3O2 y 3y ∑ x+y 0.5x+3y
CH2CH2O 变化量 x -0.5x 2CO2+ 2H2O 2y 2y 0 总变化量 -0.5x
《化学反应工程》全册配套完整教学课件
![《化学反应工程》全册配套完整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b9f910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2.png)
床层或反应器内宏观动力学模型(或简称床层动力学模型) 各种类型反应器内的催化剂床层,计入反应气体与催化剂颗粒的相 互流动状况,和使用过程中催化剂失活影响的诸多因素,即处于介 尺度的宏观动力学。
Copyright 2011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物质在反应装置中的流动、传质和传热与化学反应之间相互关系的 概念,称为物理概念模型。 数学模型 表达物理概念模型的数学式称为数学模型。 数学模拟方法 用基于物理概念模型的数学模型来模拟反应过程的 方法称为数学模拟方法。
Copyright 2011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固体颗粒细小,气流流动情况 复杂。
催化剂带出少,要求气液分布 均匀,温度调节较难。
固相在液相中悬浮,气相连续 流入及流出反应器。
固相在液相中悬浮,液相和气 相连续进入及流出反应器。
粒子返混小,相接触面小,传 热效能低。
Copyright 2011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一、化学反应工程学的研究范畴
过程工业
从事物质的化学转化,生成新的物质产品; 各个生产环节具有一定的不可分性,形成生产流程,并多数连续生
产。
过程工业包括两个过程:
Copyright 2011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气流床 滴流床 鼓泡淤浆床 三相流化床 回转筒式 螺旋挤压机式
气-固相 气-液-固三相 气-液-固(催化及非催化) 气-液-固(催化及非催化) 气-固相,固-固相 高黏度液相
Copyright 2011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物质在反应装置中的流动、传质和传热与化学反应之间相互关系的 概念,称为物理概念模型。 数学模型 表达物理概念模型的数学式称为数学模型。 数学模拟方法 用基于物理概念模型的数学模型来模拟反应过程的 方法称为数学模拟方法。
Copyright 2011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固体颗粒细小,气流流动情况 复杂。
催化剂带出少,要求气液分布 均匀,温度调节较难。
固相在液相中悬浮,气相连续 流入及流出反应器。
固相在液相中悬浮,液相和气 相连续进入及流出反应器。
粒子返混小,相接触面小,传 热效能低。
Copyright 2011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一、化学反应工程学的研究范畴
过程工业
从事物质的化学转化,生成新的物质产品; 各个生产环节具有一定的不可分性,形成生产流程,并多数连续生
产。
过程工业包括两个过程:
Copyright 2011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气流床 滴流床 鼓泡淤浆床 三相流化床 回转筒式 螺旋挤压机式
气-固相 气-液-固三相 气-液-固(催化及非催化) 气-液-固(催化及非催化) 气-固相,固-固相 高黏度液相
化学反应工程第一章
![化学反应工程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93fce9f5f705cc1755270932.png)
二 任务(Problems to be solved,
contents to be studied.) a. 改进和强化现有的反应; (Improvement) b. 开发新的反应技术和设备; c. 反应器的放大; (Design)
(Enlargement)
d. 选择最佳操作条件,实现最佳控制; (Optimum) e. 发展和完善反应工程理论。 (Development) 反应工程学: 研究工业规模下进行化学反应的规 律或工程反应器原理的一门学科。
时间分布 R T D
非均相+工业放大因素,使问题更复杂
三个分布(C,T,t)主要与反应器结构有关, 还与流动条件有关。
工业反应的影响因素:
T,C,t,类型(相态),传质,传热, 停留时间分布,反应器结构,操作条件等。
§ 1-3 研究方法——数学模型法 (Model Method)
1. 因次分析与相似论(只适用物理过程 eg:传质与传热), 2. 经验放大 (速度较慢,周期较长) 实验室 —— 模拟实验 —— 小生产 —— 大生产 —— 工业化 3.实验技术 测试技术与计算机的发展给数学模型法提
非 均 相
Heterogeneou s
2.基元反应与非基元反应 基元反应(elementary reactions): 反应速率式与化学式对应的反应
A B
dCA rA kC A dt
对于基元反应:反应级数=分子数 (整数)
K
非基元反应(non-elementary reactions): 反应速率式与化学式并无 相对应关系的反应
化学反应工程学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化学工艺教研室 主讲教师:王承学
化学反应工程陈甘棠第一章-文档资料36页
![化学反应工程陈甘棠第一章-文档资料36页](https://img.taocdn.com/s3/m/fdfb7a149b6648d7c1c7469e.png)
Ca SCaO S2 O
硫酸生产
S O 212O2 S O 3
H2O H2SO 4
05.12.2019
低能耗制H2
1 Ca2B H r2O CaO2 H B r
2 CaO B r 2 Ca2Br12O2
700-7500c 500-6000c
3 3Fe2B 4H r2O F2O e46 H B r + H2
反应用于净化原料
银催化剂
CH2 CH2 CHCH
加氢 CH2 CH2 氧化
(微量) CH CH H2 H2CC2H H2
CHCH
O
H2C CH2
C H C H H 2O
O
用于能源过程
400c
Ca2C C l H 3OH 1400c
氯化钙·甲醇络合物
H
iC4 H8
1000c 阳离子树脂
OCCCH 3
H2 H
(MTBE)
硫酸
CH3
H2O+iC4H8
HO C C CH3
H2 H
(叔丁醇)
05.12.2019
b :高纯硅生产
化学 纯 Si
Si
光谱 纯 Si
Si
SiF 4 (G ) SiF 4 (G )
SiSiF4 2SiF2
05.12.2019
三、反应工程的研究方法
1、模型化方法
参数计算式 建立数学模型 动力学方程式
物料、热量、动量衡算式 求解数学模型的计算方法 计算机软件的实现及计算结果
05.12.2019
2、试验的方法
设备传递过程模型的测定 如:大型冷模测定
无法计算的参数的测定 如:热力学、动力学、催化剂等的参数
硫酸生产
S O 212O2 S O 3
H2O H2SO 4
05.12.2019
低能耗制H2
1 Ca2B H r2O CaO2 H B r
2 CaO B r 2 Ca2Br12O2
700-7500c 500-6000c
3 3Fe2B 4H r2O F2O e46 H B r + H2
反应用于净化原料
银催化剂
CH2 CH2 CHCH
加氢 CH2 CH2 氧化
(微量) CH CH H2 H2CC2H H2
CHCH
O
H2C CH2
C H C H H 2O
O
用于能源过程
400c
Ca2C C l H 3OH 1400c
氯化钙·甲醇络合物
H
iC4 H8
1000c 阳离子树脂
OCCCH 3
H2 H
(MTBE)
硫酸
CH3
H2O+iC4H8
HO C C CH3
H2 H
(叔丁醇)
05.12.2019
b :高纯硅生产
化学 纯 Si
Si
光谱 纯 Si
Si
SiF 4 (G ) SiF 4 (G )
SiSiF4 2SiF2
05.12.2019
三、反应工程的研究方法
1、模型化方法
参数计算式 建立数学模型 动力学方程式
物料、热量、动量衡算式 求解数学模型的计算方法 计算机软件的实现及计算结果
05.12.2019
2、试验的方法
设备传递过程模型的测定 如:大型冷模测定
无法计算的参数的测定 如:热力学、动力学、催化剂等的参数
化学反应工程-第1章
![化学反应工程-第1章](https://img.taocdn.com/s3/m/88f9dd6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8.png)
化学反应工程学是一门研究涉及化学反应的工程问题的学科。
01
对于已经在实验室中实现的化学反应,如何将其在工业规模实现是化学反应工程学的主要任务。
02
为了这一目标,化学反应工程学不仅研究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条件之间的关系,即化学反应动力学,而且,着重研究传递过程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研究不同类型反应器的特点及其与化学反应结果之间的关系。
喷雾塔
气—液相快速反应
结构简单,液体表面积大,停留时间受塔高限制,气流速度有限制
反应器的型式与特性表
1.5.2 反应器型式的选定 依据:相态及其数目;反应特性;传热和传质对反应的影响。 均相:气相反应常用管式反应器和火焰反应器;液相反应一般采用搅拌槽。 非均相:气固催化反应常用固定床反应器和流化床反应器;气固非催化反应常用移动床反应器和流化床反应器;气液反应常用搅拌槽、鼓泡塔、填料塔、板式塔等;液液和液固反应常用搅拌槽;固固反应常用转窑;气液固反应常用浆态床反应器和滴流床反应器。
重油的催化裂化流化床反应器
搅拌釜式反应器
邻二甲苯氧化制苯酐多管式固定床反应器
轻油裂解制乙烯管式非催化反应器
类型
适用反应
优缺点
搅拌槽
液相、液—液、液—固相
适用性大,操作弹性大,温度、浓度易控制,产品质量均一
管式
气相、液相
返混小,反应器容积小,比传热面大
空塔或搅拌塔
液相、液—液相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正确理解反应工程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化学反应学科的学习方法及理论联系实际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PART ONE
感谢观看
汇报人姓名
2.数学模型法的建立步骤
化学反应工程01
![化学反应工程01](https://img.taocdn.com/s3/m/b9001f2658fb770bf78a5555.png)
n A n A0 n B n B 0 n R n R 0 0 A B R
二、 转化率 X--针对反应物而言 定义:
某一反应物的转化量 X 该反应物的起始量
注意: 如果反应物不只是一种,针对不同反应物计 算出来的X是不一样的。
精化学反应工程 品 课 程
关键组分(着眼组分)为不过量、贵重的组分(相对而言) 针对关键组分计算,可使X最大到100%
第四节 反应器的操作方式
间歇操:一次性投料,卸料。反应物系参数 (浓度或组成等)随时间变化。 连续操作:原料不断加入,产物不断引出,反 应器内物系参数均不随时间变化。 半连续(或半间歇)兼有以上两种过程的特 点,情况比较复杂。
精化学反应工程 品 课 程
PVC悬浮聚合---间歇反应釜
精化学反应工程 品 课 程
精化学反应工程 品 课 程
种 类 特 点 应用范围 固定床 底层内部装有不动的固体颗粒,固体 颗粒可以是催化剂或是反应物 用于多相反应系统
反应过程中反应器内部有固体颗粒的 多相反应体系,可以提 流化床 悬浮和循环运动,提高反应器内液体的混 高传热速率 合性能 固体颗粒自上而下作定向移动与反应 用于多相体系,催化剂 流体逆向接触 可以连续再生
v 0 v 0 v 0
R
A
B
v A A vB B vR R 0 nR n n nR n n
A0 A
B B
0
0
精化学反应工程 品 课 程
2.1 反应进度
A A B B R R
( n A n A0 ) : ( n B n B 0 ) : ( n R n R 0 ) A : B : R
n A n A0 n B n B 0 n R n R 0 即: A B R
反应工程(第一章绪论)
![反应工程(第一章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bb484f212f60ddccda38a01e.png)
10
第一章 绪论
1.3 化学反应器的类型
管式反应器
长度远较管径大,内部中空,不设置任何构件, 多用于均相反应
釜式反应器
又称反应釜或搅拌反应器,其高度一般与直径相 等或者稍高,约为直径为2~3倍。釜内设有搅拌 装置或者挡板、换热器等构件。应用于均相(液 相)反应、气液反应、液液反应、液固反应及气 液固反应。许多酯化反应、硝化反应、磺化反应 以及氯化反应,用的都是此类反应器。
《反应工程》第二版,李绍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一章:绪论
2011-2-21
引例:
化 学
① 原料预处理
加
工
② 化学反应
三
步 骤
③ 分离与提纯
科化 的学
研反
究应
对工
象程
学
精馏反应塔
第一章 绪论
化学反应工程是化学工程学科的一个分支,通常简称为反应工程,包括以下两个 方面的内容。
1 反应动力学
2 反应器设计与分析
反应进度( ξ )的定义:任何反应组分的反应量与其化学计量系数的之比恒为定
值,推广到任何反应,并表示为:
需要注意的是:ξ取值永远为正。 1.2.2 转化率
转化率:是某一反应物转化的百分率或分率,定义为:
?
5
第一章 绪论
针对反应物而言,选择不过量的反应物计算转化率(关键组分),同一状 态,无论按那一种反应物计算转化率,其数值都相同。关键组分转化率的 高低直接影响反应过程的经济效益。 计算转化率起始状态选择问题:连续反应器,以反应器进口原料的状态作 为起始状态;而间歇反应器则以反应开始时的状态为起始状态。当数个反 应器串联时,往往以进入第一个反应器的原料组成作为起始状态。
转化率、收率和选择性三者的关系:
第一章 绪论
1.3 化学反应器的类型
管式反应器
长度远较管径大,内部中空,不设置任何构件, 多用于均相反应
釜式反应器
又称反应釜或搅拌反应器,其高度一般与直径相 等或者稍高,约为直径为2~3倍。釜内设有搅拌 装置或者挡板、换热器等构件。应用于均相(液 相)反应、气液反应、液液反应、液固反应及气 液固反应。许多酯化反应、硝化反应、磺化反应 以及氯化反应,用的都是此类反应器。
《反应工程》第二版,李绍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一章:绪论
2011-2-21
引例:
化 学
① 原料预处理
加
工
② 化学反应
三
步 骤
③ 分离与提纯
科化 的学
研反
究应
对工
象程
学
精馏反应塔
第一章 绪论
化学反应工程是化学工程学科的一个分支,通常简称为反应工程,包括以下两个 方面的内容。
1 反应动力学
2 反应器设计与分析
反应进度( ξ )的定义:任何反应组分的反应量与其化学计量系数的之比恒为定
值,推广到任何反应,并表示为:
需要注意的是:ξ取值永远为正。 1.2.2 转化率
转化率:是某一反应物转化的百分率或分率,定义为:
?
5
第一章 绪论
针对反应物而言,选择不过量的反应物计算转化率(关键组分),同一状 态,无论按那一种反应物计算转化率,其数值都相同。关键组分转化率的 高低直接影响反应过程的经济效益。 计算转化率起始状态选择问题:连续反应器,以反应器进口原料的状态作 为起始状态;而间歇反应器则以反应开始时的状态为起始状态。当数个反 应器串联时,往往以进入第一个反应器的原料组成作为起始状态。
转化率、收率和选择性三者的关系:
化学反应工程 第一章 绪论
![化学反应工程 第一章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69370cc75022aaea998f0fa7.png)
2001年
6、Octave Levenspiel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2002 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一版)
第一章
绪
论
Chapter 1 Preface and Overview of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典型的化工过程( Typical Chemical Process )
系统工程:反应过程的动态特性与反应系统的控制及
相关的最优化问题;
化学反应工程与相关学科的联系:
化学热力学:确定物系的各种物性常数,反应的可行性及可能达到
的程度。
反应动力学:反应器的选型、设计及操作方式选择都依赖于对反应
动力学特性(characteristics of reaction kinetics)的认识。 例如: ★裂解制乙烯; ★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 ★合成氨催化 剂的开发等。
§1.2 化学反应工程学的基本方法
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方法:模型方法(Modelling Method)。
模型方法:是用数学模型来分析和研究化学反应工程问题。
数学模型(Mathematical Model):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过程中各种变量
之间的关系。数学模型的建立应从应用的角度着眼,使之适用和能用,
而不是力图将过程中的一切关系不分主次地罗列出来。 数学模型的分类: ◆机理模型(Experience Model)----从过程机理出发推导得到的; ◆经验模型(Mechanism Model)----从实验数据归纳得到的。
而且产生质的变化,这样一定模型过程,需要做不同规模的反应器试验,反复 将模型进行检验,不断修正。可以用下图表示:
Lab. Experiment
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第1章
![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第1章](https://img.taocdn.com/s3/m/5d285a6ea98271fe910ef92c.png)
反应程度(反应进度)
• 引入“反应程度”来描述反应进行的深 度。 • 对于任一化学反应 aA bB rR sS 0
nI nI0
• 定义反应程度 • 式中,nI为体系中参与反应的任意组分I 的摩尔数,αI为其计量系数,nI0为起始17 时刻组分I的摩尔数。
I
• 因此,该量ξ可以作为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 度量。 • ξ恒为正值,具有广度性质,因次为[mol]。 • 反应进行到某时刻,体系中各组分的摩尔数 与反应程度的关系为:
nI nI0 I
18
转化率
• 目前普遍使用关键(着眼)组分A的转化率 来描述一个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 • 定义
xA 转化了的A组分量 A组分的起始量 nA0 nA nA0
19
组分A的选取原则
• A必须是反应物,它在原料中的量按照化学 计量方程计算应当可以完全反应掉(与化 学平衡无关),即转化率的最大值应当可 以达到100%,如果体系中有多于一个组份 满足上述要求,通常选取重点关注的、经 济价值相对高的组分定义转化率。
的独立变量数也就是
i= 1
反应体系的关键组分数。因为每个独立反应均可选定一个关键组分,所以关键组 分数和独立反应数相等,均为n- R b 。
14
CO2 H2O H2 CH4 CO N2
H C O N
H2 CO2 H2O N2 CH4
CO
15
ˊ ˊ
H2 CO2 H2O N2 CH4 CO
N
O
16
H C
骣 4 ç ç ç 0 ç ç ç ç 0 ç ç ç 0 ç ç ç ç 0 ç ç ç ç 0 桫 - 5 2 5 - 1 1 - 2 4 - 4 - 10 - 2 - 2 0 6 0 0 0 0 0 0 2 5 0 1 - 1 0÷ ÷ ÷ 0÷ ÷ ÷ ÷ 0÷ ÷ ÷ ÷ 2÷ ÷ ÷ ÷ 0÷ ÷ ÷ ÷ 2÷
《化学反应工程》PPT课件
![《化学反应工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ec7accb7360b4c2e3f64e9.png)
种各样的化学反应,通常为了便于研究和应用, 将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下表中给出了常见的化学 反应分类、方法和种类,一些可能同时属于两个 或者更多的反应种类。
•
• 例如:
为一气固催化反应
a
7
• 三、反应过程的举例
• 一般来说反应过程包括: 物理现象--传递现象(热量
•
、动量和质量传递过程)
化学现象--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工程
教 师:朱 岩 武汉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a
1
第一章 绪 论
a
2
• 无论是化学工业还是冶金、石油炼制和能源 加工等工业过程,均采用化学方法将原料加工成 为有用的产品。生产过程包括如下三个组成部分:
•
• 第①和③两部分属于单元操作的研究范围; 而②部分是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对象,是生产过 程的核心。
a
10
时间 20世纪30年代 (萌芽阶段) 20世纪40年代 (系统化) 20世纪50年代 (学科确立)
20世纪60年代 (学科发展状大)
20世纪80年代到 90年代中期 (学科交叉和新技术运用)
标志性成果
对扩散、流体流动和传热对反应过程影响的 深刻认识
《化学过程原理》和《化学动力学中的扩散 与传热》出现,对学科形成奠定了基础
(c) 机械搅拌浆态床反应器 (f) 固定床鼓泡床反应器 (i) 喷雾塔式反应器 (l) 气液搅拌釜式反应器14
第三节 反应器的操作方式
间歇操作:一次性投料,卸料。反应物系参数(浓度 或组成等)随时间变化。 连续操作:原料不断加入,产物不断引出,反应器内 物系参数均不随时间变化。 半连续(或半间歇)兼有以上两种过程的特点,情况 比较复杂。
r=f(T、 、P)(对于一定的反应物系而言--
•
• 例如:
为一气固催化反应
a
7
• 三、反应过程的举例
• 一般来说反应过程包括: 物理现象--传递现象(热量
•
、动量和质量传递过程)
化学现象--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工程
教 师:朱 岩 武汉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a
1
第一章 绪 论
a
2
• 无论是化学工业还是冶金、石油炼制和能源 加工等工业过程,均采用化学方法将原料加工成 为有用的产品。生产过程包括如下三个组成部分:
•
• 第①和③两部分属于单元操作的研究范围; 而②部分是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对象,是生产过 程的核心。
a
10
时间 20世纪30年代 (萌芽阶段) 20世纪40年代 (系统化) 20世纪50年代 (学科确立)
20世纪60年代 (学科发展状大)
20世纪80年代到 90年代中期 (学科交叉和新技术运用)
标志性成果
对扩散、流体流动和传热对反应过程影响的 深刻认识
《化学过程原理》和《化学动力学中的扩散 与传热》出现,对学科形成奠定了基础
(c) 机械搅拌浆态床反应器 (f) 固定床鼓泡床反应器 (i) 喷雾塔式反应器 (l) 气液搅拌釜式反应器14
第三节 反应器的操作方式
间歇操作:一次性投料,卸料。反应物系参数(浓度 或组成等)随时间变化。 连续操作:原料不断加入,产物不断引出,反应器内 物系参数均不随时间变化。 半连续(或半间歇)兼有以上两种过程的特点,情况 比较复杂。
r=f(T、 、P)(对于一定的反应物系而言--
化学反应工程陈甘棠第一章-PPT课件
![化学反应工程陈甘棠第一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b0c3e9d5bbfd0a795673a5.png)
法兰克-卡明聂斯基著作《化学动力学中的扩散与传热》问世 1957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第一次欧洲反应工程会议——确立 了化学反应工程的名称
2019/2/15
二、化学反应工程的范畴和任务
化学工艺
反应器中流体 流动、混合传 热和传质
化 学
化学热力 学与反应 动力学
反应 过程 分析
反应 过程动 态特性与 反应系统 测量和 控制 优化
釜式反应器
2019/2/15
环管反应器
2019/2/15
2019/2/15
三、反应工程的研究方法
1、模型化方法
参数计算式
建立数学模型
动力学方程式 物料、热量、动量衡算式
求解数学模型的计算方法 计算机软件的实现及计算结果
2019/2/15
2、试验的方法
设备传递过程模型的测定 如:大型冷模测定
2019/2/15
Grassroots FCC unit under construction in Mexico
2019/2/15
2019/2/15
8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
2019/2/15
2019/2/15
2019/2/15
2019/2/15
45万吨/年乙烯裂解球罐
2019/2/15
•反应器中流体流动、混合传热与传质
——影响反应速率的外因
如:非均相反应、气固反应、催化剂表面的扩散与吸附等
——“放大效应“产生的直接原因 •设备结构及参数设计 如:反应器的种类(管式、釜式、流化床、固定床等)、 操作方式(连续、分批) ——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
2019/2/15
反应过程动态特性与反应系统测量和控制 ——工业生产的必须条件,人为不能达到 例如:对于一放热反应 进料温度高 反应速率快 放热不及时 温度升高
2019/2/15
二、化学反应工程的范畴和任务
化学工艺
反应器中流体 流动、混合传 热和传质
化 学
化学热力 学与反应 动力学
反应 过程 分析
反应 过程动 态特性与 反应系统 测量和 控制 优化
釜式反应器
2019/2/15
环管反应器
2019/2/15
2019/2/15
三、反应工程的研究方法
1、模型化方法
参数计算式
建立数学模型
动力学方程式 物料、热量、动量衡算式
求解数学模型的计算方法 计算机软件的实现及计算结果
2019/2/15
2、试验的方法
设备传递过程模型的测定 如:大型冷模测定
2019/2/15
Grassroots FCC unit under construction in Mexico
2019/2/15
2019/2/15
8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
2019/2/15
2019/2/15
2019/2/15
2019/2/15
45万吨/年乙烯裂解球罐
2019/2/15
•反应器中流体流动、混合传热与传质
——影响反应速率的外因
如:非均相反应、气固反应、催化剂表面的扩散与吸附等
——“放大效应“产生的直接原因 •设备结构及参数设计 如:反应器的种类(管式、釜式、流化床、固定床等)、 操作方式(连续、分批) ——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
2019/2/15
反应过程动态特性与反应系统测量和控制 ——工业生产的必须条件,人为不能达到 例如:对于一放热反应 进料温度高 反应速率快 放热不及时 温度升高
化学反应工程-第一章_绪论
![化学反应工程-第一章_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38e34df29b89680203d8258a.png)
换热器
62
研究方法
• 化学反应工程中,有化
学过程,又有物理过程。 实验的纳果,只能还原应 用于该实验条件本身,既 没有普遍性,也不能转用 于实验条件之外的其它情 况。 •小实验的结果,不能应 用于大型装置。
兰州石油化工
63
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理想化和模型化。 理想化:对于实际反应器,通过理想化处理, 抽象出某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反应器,当 然它们是理想反应器。理想的反应器主要有 三种: (1)理想间隙搅拌釜式反应器 (2)理想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 (3)理想管式或塔式反应器
58
工业反应器的参数
(2)浓度:在气液反应中,浓度指液相
A
中B的浓度和溶解于液相中的A的浓度。在 同一时刻在反应器的不同部位,A的浓度 不同。 (3)温度:在反应器中心处与釜壁处温 度存在差异。
(4)时间: 在连续操作的反应器,平均 的停留时间是否等于反应时间呢? B
C
59
知识准备
处理反应工程的问题需要具备三 个方面的知识:
28
其他型式
釜式反应器 又称反应釜,搅拌反应器 特征: 反应器高度与直径相当或稍高。 釜内设有搅拌装置和挡板。 常带夹套或釜内放置蛇管,传 热以维持釜内所需温度。 适用于液相均相反应、气液反 应、液液反应、液固反应、气 液固三相反应。
29 29
30 30
各种搅拌桨的形式
31 31
搅拌釜的各种换热形式
化学反应工程 ——化学工程学科的一个 分支,以工业反应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 以反应技术的开发、反应过程的优化和 反应器设计为主要目的的一门新兴工程 学科。 研究对象——工业反应过程,研究过程 速率及其变化规律、传递规律及其对化 学反应的影响。
62
研究方法
• 化学反应工程中,有化
学过程,又有物理过程。 实验的纳果,只能还原应 用于该实验条件本身,既 没有普遍性,也不能转用 于实验条件之外的其它情 况。 •小实验的结果,不能应 用于大型装置。
兰州石油化工
63
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理想化和模型化。 理想化:对于实际反应器,通过理想化处理, 抽象出某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反应器,当 然它们是理想反应器。理想的反应器主要有 三种: (1)理想间隙搅拌釜式反应器 (2)理想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 (3)理想管式或塔式反应器
58
工业反应器的参数
(2)浓度:在气液反应中,浓度指液相
A
中B的浓度和溶解于液相中的A的浓度。在 同一时刻在反应器的不同部位,A的浓度 不同。 (3)温度:在反应器中心处与釜壁处温 度存在差异。
(4)时间: 在连续操作的反应器,平均 的停留时间是否等于反应时间呢? B
C
59
知识准备
处理反应工程的问题需要具备三 个方面的知识:
28
其他型式
釜式反应器 又称反应釜,搅拌反应器 特征: 反应器高度与直径相当或稍高。 釜内设有搅拌装置和挡板。 常带夹套或釜内放置蛇管,传 热以维持釜内所需温度。 适用于液相均相反应、气液反 应、液液反应、液固反应、气 液固三相反应。
29 29
30 30
各种搅拌桨的形式
31 31
搅拌釜的各种换热形式
化学反应工程 ——化学工程学科的一个 分支,以工业反应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 以反应技术的开发、反应过程的优化和 反应器设计为主要目的的一门新兴工程 学科。 研究对象——工业反应过程,研究过程 速率及其变化规律、传递规律及其对化 学反应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化学反应过于复杂,传统的经验归纳方 法不能反应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规律。
❖现在:数学模拟法
反映和描述工业反应器中各参数之间的关系,称为物理概念模 型,表达物理概念模型的数学式称为数学模型,用数学方法来模拟 反应过程的模拟方法称为数学模拟方法。
用数学模拟方法来研究化学反应工程,进行反应器的放大与优 化,比传统的经验方法能更好地反应其本质。
❖数学模型的分类:
数学模型按照处理问题的性质可分为: 化学动力学模型 流动模型 传递模型 宏观反应动力学模型(核心内容)
工业反应器中宏观反应动力学模型是化学动 力学模型、流动模型及传递模型的综合。
❖数学模拟的简化要求:
各种工业反应工程是极为复杂的,一方面由 于对过程还不能全部地观测和了解,另一方面由 于数学知识和计算手段的限制,用数学模型来完 整地、定量地反映事物全貌目前还未能实现。因 此要将宏观反应过程的规律进行去粗取精的加工, 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合理简化。简化要求:
制订 模型 测试
机 方法
作 及参
方 数范
案 研
围
究
小试 模型的放大实验
比较测试结果与 模型计算结果
中试
修正基础模型
图1.2 数学模拟放大方法示意图
用
计
算
机 作过
多程
方的
案基
及 优 化
本 设
设计
计
计
算
❖ 宏观反应动力学与本征动力学的区别:宏观反应 动力学除了研究化学反应本身以外,还要考虑到 质量、热量、动量传递过程对化学反应的交联作 用及相互影响,与反应器的结构设计和操作条件 有关。
1.5 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方法
❖早期:经验归纳法
将实验数据用量纲分析和相似方法整理而获 得经验关联式。这种方法在研究管道内单向流体 流动的压力降、对流给热及不带化学反应的气液 两相间的传质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不失真 (2)能满足应用要求 (3)能适应当 前实验条件,以便进行模型鉴别和参数估值(4) 能适应现有计算机的能力
1.6 工程放大与优化
❖ 工程放大和优化:将实验室和小规模生产的研究 成果推广到大型工业生产装置,要综合各方面的 有关因素提出优化设计和操作方案,即工程放大 和优化。
❖ 工程放大的方法:主要有相似放大、经验放大法 和数学模型放大法。
❖ 相似放大法:生产装置以模型装置的某些参数按 比例放大,即按照相同准数对应的原则放大,称 为相似放大法。
❖ 经验放大法:按照小型生产装置的经验计算或定 额计算,即在单位时间内,在某些操作条件下, 由一定的原料组成来生产规定质量和产量的产品。
数学模型放大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基础实 验测试
拟订过 程模型
用
电 子 计 算
化学反应工程
1.4 化学反应工程学中涉及的定义
❖ 宏观反应过程:在工业规模的化学反应器中,化 学反应过程与质量、热量及动量传递过程同时进 行,这种化学反应与物理变化过程的综合称为宏 观反应过程。
❖ 宏观反应动力学:研究宏观反应过程的动力学称 为宏观反应动力学。
❖ 本征动力学:又称化学动力学,是在理想条件下 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机理和反应物系组成、温度、 压力等参数,不包括传递过程及反应器结构等参 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现在:数学模拟法
反映和描述工业反应器中各参数之间的关系,称为物理概念模 型,表达物理概念模型的数学式称为数学模型,用数学方法来模拟 反应过程的模拟方法称为数学模拟方法。
用数学模拟方法来研究化学反应工程,进行反应器的放大与优 化,比传统的经验方法能更好地反应其本质。
❖数学模型的分类:
数学模型按照处理问题的性质可分为: 化学动力学模型 流动模型 传递模型 宏观反应动力学模型(核心内容)
工业反应器中宏观反应动力学模型是化学动 力学模型、流动模型及传递模型的综合。
❖数学模拟的简化要求:
各种工业反应工程是极为复杂的,一方面由 于对过程还不能全部地观测和了解,另一方面由 于数学知识和计算手段的限制,用数学模型来完 整地、定量地反映事物全貌目前还未能实现。因 此要将宏观反应过程的规律进行去粗取精的加工, 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合理简化。简化要求:
制订 模型 测试
机 方法
作 及参
方 数范
案 研
围
究
小试 模型的放大实验
比较测试结果与 模型计算结果
中试
修正基础模型
图1.2 数学模拟放大方法示意图
用
计
算
机 作过
多程
方的
案基
及 优 化
本 设
设计
计
计
算
❖ 宏观反应动力学与本征动力学的区别:宏观反应 动力学除了研究化学反应本身以外,还要考虑到 质量、热量、动量传递过程对化学反应的交联作 用及相互影响,与反应器的结构设计和操作条件 有关。
1.5 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方法
❖早期:经验归纳法
将实验数据用量纲分析和相似方法整理而获 得经验关联式。这种方法在研究管道内单向流体 流动的压力降、对流给热及不带化学反应的气液 两相间的传质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不失真 (2)能满足应用要求 (3)能适应当 前实验条件,以便进行模型鉴别和参数估值(4) 能适应现有计算机的能力
1.6 工程放大与优化
❖ 工程放大和优化:将实验室和小规模生产的研究 成果推广到大型工业生产装置,要综合各方面的 有关因素提出优化设计和操作方案,即工程放大 和优化。
❖ 工程放大的方法:主要有相似放大、经验放大法 和数学模型放大法。
❖ 相似放大法:生产装置以模型装置的某些参数按 比例放大,即按照相同准数对应的原则放大,称 为相似放大法。
❖ 经验放大法:按照小型生产装置的经验计算或定 额计算,即在单位时间内,在某些操作条件下, 由一定的原料组成来生产规定质量和产量的产品。
数学模型放大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基础实 验测试
拟订过 程模型
用
电 子 计 算
化学反应工程
1.4 化学反应工程学中涉及的定义
❖ 宏观反应过程:在工业规模的化学反应器中,化 学反应过程与质量、热量及动量传递过程同时进 行,这种化学反应与物理变化过程的综合称为宏 观反应过程。
❖ 宏观反应动力学:研究宏观反应过程的动力学称 为宏观反应动力学。
❖ 本征动力学:又称化学动力学,是在理想条件下 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机理和反应物系组成、温度、 压力等参数,不包括传递过程及反应器结构等参 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