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人际关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11
交往中的理性与情感
电脑会议通过规定出基本准则 (以任务为主,协调运作,平 等参与等),有效地提高了人 的理性能力,它慢慢去除了传 播中人的情感的成分,重点强 调交流的实质并且尽量减少社 会的影响力(地位,人与人之 间的误解等影响)。 —— Cubrovsky,1985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3
重新理解Web2.0:从技术到社交
从1.0到2.0时代的转变,是从“人机对话”对“人与人 对话”的转变。 社会性网络服务(SNS): 今日流行的诸多网站如校园网、开心网、Facebook等有 这样一个共通的名字 社会性软件(SF) 办公软件、ERP软件和浏览器等属于工具性软件, 诸如MSN、QQ等被称为“社会性软件”: 在使用社会性软件的过程中,人们感觉到的或者关注的是 社会关系。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13
“他是谁?”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14
组织中CMC利和弊的两面
结果: 提出了最丰富的观点并且在交流中冲突和歧义最大。 但是,比起面对面交流,由于CMC中缺乏个人和社会以 及情感交流,缺乏固定的结构系统, 无法或很难促进交流者最终达成协议。
建议: 两个阶段:第一:非人际;第二,人际交流
第八讲 从FTF到CMC:网络人 际关系及其互动方式
孙藜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1
本讲主旨
理解人际关系及电脑中介交流(CMC) 网络业界的流行“理论” CMC与FTF的区别 关键的变化:身体与情境 CMC的三种可能: 非人际性、人际性和超人际性 批评意见与交流的难题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2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8
身体隐身、情境退场 ——从FTF到CMC关键之变
无论是探讨CMC的人际性、非人际性还是超人际性;此种人际交往 方式的关键不同在于: 匿名:身体不在场;连同身体相关的东西都隐身了; 语言不同:语言符号与副语言符号; 情境:FTF下首要的是识别情境;“场合”分前台后台。 前台是我们扮演演出角色的情境; 后台则是我们放松自己、为角色做准备的地方 从物理空间到虚拟:“消逝的地域”
80%的社会活动可能在这些关系中发生;网络具备了对 此进行方便管理的手段。 据说一个MSN只能对应150个人;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6
“六度空间/区隔”:弱联系的重要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于20世 纪60年代提出; “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 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社交网站的理论基础:诸如邀请注册;“圈子” 它的社会学意义在于: 尽管网络所形成的联系似乎更多的是弱联系,但在人们的 社会交往中非常重要。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Leabharlann Baidu
12
群体(组织)中互动时的人际关系
匿名: 传播的民主化;体现了参与的平等性 人际交流感觉最薄弱的情况下(即匿名和批评情况下), 交流的结果却最好。 “通过匿名输入各自想法和观点来提高成果”,已经成为 有关电脑自由讨论的焦点。
顺序: 同时可以输入各自意见; 讲话人时间不会受到限制;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7
人际性、非人际性与超人际性
——CMC的三个面向
所谓“非人际性”:是指CMC更像一种“机器”交流, 人际的味道较淡; 所谓“人际性”:即使通过网络也建立起类似FTF交流的 人际关系来; 所谓“超人际性”:超越了FTF的效果,更为亲密和完美。 通过CMC达到亲密、团结和喜爱这些人际交流中的较高 层次——强联系
网络社会学 4
2010年秋
“强联系”与“弱联系” 网络社会交往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般而言,人们关注两个方面的核心问题: 由网络中介而成的社会关系是“强关系”还是“弱联系”? 因使用网络而对传统的社会关系带来怎样的改变? 所谓“强联系”还是“弱联系”是来自社会网络分析。 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Mark Granovetter(1973)提出 四个指标: 1)双方的互动频率;2)情感的卷入程度; 3)亲密关系;和4)互惠交换次数;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5
一般网络业界的说法:两个原则
150法则(Rule Of 150):一个人的社交规模原理 欧洲发源的“赫特兄弟会”是自给自足的农民自发组织, ——最早这里指的是FTF。
“把人群控制在150人以下似乎是管理人群的一个最佳和 最有效的方式。” “我们可以与之保持社交关系的人数的最大值。”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15
非人际性:“交流暗示缺失”
从组织CMC回到日常微观人际交往的层面 非语言符号的缺失,影响了网络人际互动者—— 1)印象的形成; 2)对传播情境的认知
“缺乏非语言行为暗示,信息的发出者很难通过信息表达 某种情绪,展示个性,实施控制或显示感召力,交流者享 受更多的自由却较少得知对方的个性。” 从这个角度看,CMC更少社会和人的影响力。
1。电脑中介交流(CMC):网络人际交往
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网络的技术架构、作为媒介的新传播 模式、超文本,当我们从信息、技术和内容进入到背后的 “关系”时候,我们便看到了重要问题:人类交流模式的 重大变化,从FTF到CMC。 实际上,我们说网络传播可同时被用于自我传播、人际传 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因而,很容易网络所形成的交 往关系也很容易跨越这些边界。 换言之:私人交往和公共交往边界模糊了。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9
“私下”与“公开”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10
2。非人际性:任务解决的效率
E-mail 电视视频会议等等,无疑降低了交流中人的影响 力和群体内部的团结性。 降低人的影响有何益处? 对于那些不强调人际交流的各种交流形式,很可能最适合 不过。 更专注于任务的解决。例如电脑会议—— 组织中人际关系及冲突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提高组织 效率。
交往中的理性与情感
电脑会议通过规定出基本准则 (以任务为主,协调运作,平 等参与等),有效地提高了人 的理性能力,它慢慢去除了传 播中人的情感的成分,重点强 调交流的实质并且尽量减少社 会的影响力(地位,人与人之 间的误解等影响)。 —— Cubrovsky,1985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3
重新理解Web2.0:从技术到社交
从1.0到2.0时代的转变,是从“人机对话”对“人与人 对话”的转变。 社会性网络服务(SNS): 今日流行的诸多网站如校园网、开心网、Facebook等有 这样一个共通的名字 社会性软件(SF) 办公软件、ERP软件和浏览器等属于工具性软件, 诸如MSN、QQ等被称为“社会性软件”: 在使用社会性软件的过程中,人们感觉到的或者关注的是 社会关系。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13
“他是谁?”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14
组织中CMC利和弊的两面
结果: 提出了最丰富的观点并且在交流中冲突和歧义最大。 但是,比起面对面交流,由于CMC中缺乏个人和社会以 及情感交流,缺乏固定的结构系统, 无法或很难促进交流者最终达成协议。
建议: 两个阶段:第一:非人际;第二,人际交流
第八讲 从FTF到CMC:网络人 际关系及其互动方式
孙藜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1
本讲主旨
理解人际关系及电脑中介交流(CMC) 网络业界的流行“理论” CMC与FTF的区别 关键的变化:身体与情境 CMC的三种可能: 非人际性、人际性和超人际性 批评意见与交流的难题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2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8
身体隐身、情境退场 ——从FTF到CMC关键之变
无论是探讨CMC的人际性、非人际性还是超人际性;此种人际交往 方式的关键不同在于: 匿名:身体不在场;连同身体相关的东西都隐身了; 语言不同:语言符号与副语言符号; 情境:FTF下首要的是识别情境;“场合”分前台后台。 前台是我们扮演演出角色的情境; 后台则是我们放松自己、为角色做准备的地方 从物理空间到虚拟:“消逝的地域”
80%的社会活动可能在这些关系中发生;网络具备了对 此进行方便管理的手段。 据说一个MSN只能对应150个人;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6
“六度空间/区隔”:弱联系的重要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于20世 纪60年代提出; “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 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社交网站的理论基础:诸如邀请注册;“圈子” 它的社会学意义在于: 尽管网络所形成的联系似乎更多的是弱联系,但在人们的 社会交往中非常重要。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Leabharlann Baidu
12
群体(组织)中互动时的人际关系
匿名: 传播的民主化;体现了参与的平等性 人际交流感觉最薄弱的情况下(即匿名和批评情况下), 交流的结果却最好。 “通过匿名输入各自想法和观点来提高成果”,已经成为 有关电脑自由讨论的焦点。
顺序: 同时可以输入各自意见; 讲话人时间不会受到限制;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7
人际性、非人际性与超人际性
——CMC的三个面向
所谓“非人际性”:是指CMC更像一种“机器”交流, 人际的味道较淡; 所谓“人际性”:即使通过网络也建立起类似FTF交流的 人际关系来; 所谓“超人际性”:超越了FTF的效果,更为亲密和完美。 通过CMC达到亲密、团结和喜爱这些人际交流中的较高 层次——强联系
网络社会学 4
2010年秋
“强联系”与“弱联系” 网络社会交往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般而言,人们关注两个方面的核心问题: 由网络中介而成的社会关系是“强关系”还是“弱联系”? 因使用网络而对传统的社会关系带来怎样的改变? 所谓“强联系”还是“弱联系”是来自社会网络分析。 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Mark Granovetter(1973)提出 四个指标: 1)双方的互动频率;2)情感的卷入程度; 3)亲密关系;和4)互惠交换次数;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5
一般网络业界的说法:两个原则
150法则(Rule Of 150):一个人的社交规模原理 欧洲发源的“赫特兄弟会”是自给自足的农民自发组织, ——最早这里指的是FTF。
“把人群控制在150人以下似乎是管理人群的一个最佳和 最有效的方式。” “我们可以与之保持社交关系的人数的最大值。”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15
非人际性:“交流暗示缺失”
从组织CMC回到日常微观人际交往的层面 非语言符号的缺失,影响了网络人际互动者—— 1)印象的形成; 2)对传播情境的认知
“缺乏非语言行为暗示,信息的发出者很难通过信息表达 某种情绪,展示个性,实施控制或显示感召力,交流者享 受更多的自由却较少得知对方的个性。” 从这个角度看,CMC更少社会和人的影响力。
1。电脑中介交流(CMC):网络人际交往
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网络的技术架构、作为媒介的新传播 模式、超文本,当我们从信息、技术和内容进入到背后的 “关系”时候,我们便看到了重要问题:人类交流模式的 重大变化,从FTF到CMC。 实际上,我们说网络传播可同时被用于自我传播、人际传 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因而,很容易网络所形成的交 往关系也很容易跨越这些边界。 换言之:私人交往和公共交往边界模糊了。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9
“私下”与“公开”
2010年秋
网络社会学
10
2。非人际性:任务解决的效率
E-mail 电视视频会议等等,无疑降低了交流中人的影响 力和群体内部的团结性。 降低人的影响有何益处? 对于那些不强调人际交流的各种交流形式,很可能最适合 不过。 更专注于任务的解决。例如电脑会议—— 组织中人际关系及冲突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提高组织 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