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第一阶段处在投入X从原点O到

2.6单位时平均产量最大点D,及其在总产量曲线上的对应点N的范围。在此阶段内,边际产量达到最高点M,与之相对应的I点叫做转向点(或反折点)。从O到I总产量曲线向下凸的一段是报酬递增阶段,其生产弹性大于1;从I点起总产量曲线开始向上凸出而进入报酬递减阶段,生产弹性自M点往后亦趋渐减,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D点,则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相等,从D点起,边际产量一直低于平均产量。

在这一阶段内,每增加投入一单位变量资源,都能使产量急剧增加,每一单位平均报酬是递增的,因而是平均报酬和总报酬都递增的阶段。但是,由于本阶段投入的变量资源与固定资源(土地)在配合数量上的不足,影响生产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就应该增加变量资源的投入,以使总产量和平均产量继续提高,否则,将不能集约利用土地资源,限制农业产量的增长。

2.第二阶段即X变量资源从2.6个单位Q点及其在总量曲线对应点N向右扩展到5.3单位R点及其总产量曲线对应点T的范围。在此阶段,变量资源的边际报酬小于平均报酬,且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均随变量资源增加而下降,但仍为正数,及至边际产量递减为零,这时生产弹性亦降至零,而总产量则达到最高点T。

在该阶段边际报酬与平均报酬同时递减,这对于生产的发展不仅没有妨害,而且随着变量资源投入的不断增加,能继续使总产量上升,以至最后终于达到最高点(当然,这只是在现有技术水平等给定条件下的最高点)。这表明,在集约经营中只要总产量在增长,就不必担心边际报酬和平均报酬递减。但是,一旦总产量达到最高点以后,变量资源的投放也就达到了最高点,而不易继续增加其投放量。

3.第三阶段处在投入X变量资源从5.3单位R点及其在总产量曲线上的对应点T,向右扩展的范围。在此阶段内,变量资源的边际报酬和生产弹性均为负值,而且平均报酬继续递减,总产量也趋于下降。在这一阶段,变量资源的投入量增加不但带来了边际报酬的负增长和平均报酬的进一步递减,而且导致了总报酬的递减。可见,反映在各项投入产出效果上,已无任何利益可图,因而是生产投资的终止阶段。否则,如果继续投资,则必将增大损失,投入愈多,损失愈大。

土地集约利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人们要想获得土地利用的高效益,就要有大量的生产要素的投入,在生产要素投入未达到最佳点之前,这些投入会引起土地报酬的递增。若某项固定资产投入已达到了最佳点,就不应再增加这种投入了。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应把所有投入(包括固定资产的投入)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变动生产要素类,按照报酬递减规律的思想,求得这些投入的最适量。投入资源的适合与否的标准主要在于投入的变量资源与固定资源(土地)的配合比例上协调与否

和协调程度的大小。在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中,第一阶段由于投入变量资源不足,在数量上变量资源少而固定资源多,不够均衡协调,产出效果反映在报酬上虽有利可图,生产力上升也很快,但资源利用和生产潜力的发挥都很不充分,因而其报酬收益并不高,故不能视为合理的资源利用和生产阶段。相反,第三阶段的资源配合比例,在数量上投入的变量资源过多,超出了土地的受容力,产出效果反映在报酬上就出现负值或全面下降,因而也不能认为是合理的资源利用和生产阶段。只有在第二阶段,投入的变量资源与固定资源的配合比例在数量上较为接近适应,且每次增加的投入资源都带来了总产量(总报酬)的增加。因此,合理利用土地和投入变量资源的适宜范围,必当落在第二阶段之内。但资源利用和配合的最适度点,究竟在第二阶段的哪一点上,还要由多种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和生产资源与产品的价格比率等因素来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