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水鱼类养殖地下水资源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地下水污染调查报告 地下水污染调查报告(优秀6篇)

地下水污染调查报告 地下水污染调查报告(优秀6篇)

地下水污染调查报告地下水污染调查报告(优秀6篇)地下水污染调查报告地下水污染调查报告篇一水资源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人们的生存离不开水。

但是饮用了被污染的水,人们就会产生疾病甚至死亡。

据最精确的估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5亿人患上经水传染的疾病,其中大约1000万人死于非命——每三年的死亡人口相当于一个加拿大的人口。

我国水资源概况:我国大小河川总长42万公里,湖泊7.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0.8%,水资源总量28000亿m3,人均2300立方米,只占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4,居121位,为一三个贫水国之一。

目前中国640个城市有300多个缺水,2.32亿人年均用水量严重不足。

我国污水、废水排放量每天约为1×108m3之多。

水污染现状更是触目惊心,一项调查表明,全国目前已有82%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77亿元。

城市水污染水现状水源污染源于城市工业、生活污水排放。

水利部水资源司和国家环保局的调查表明,1988年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达340亿吨,大量污水排入江河湖泊。

长江、黄河、珠江、海河、滦河、辽河、松花江七大水系,接纳了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的70%。

昔日清澈见底的大运河,碧波疏影的秦淮河,许多河段现已变成浊流泛臭的“黑水河”。

俗有“东方威尼斯”美誉的苏州河,“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质变坏,七十年代鱼虾绝代,八十年代洗不净马桶盖”。

城市废水污染了江河,也危及城市自身。

全国目前有381座城市面临水污染威胁。

以我国的工业城市上海为例,该市每天排出五百万吨污水(不包括电厂冷却水),其中工业污水占80%。

由于这些废水、污水基本上未得到处理即流入苏州河,致使苏州河早已成为污水河。

专家们指出,照此下去,不久黄浦江也将成为污染江。

农村水污染现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此带来的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过去,我们一直把环保工作重点放在大中城市,而忽视了占全国总面积近90%的广大农村。

深水网箱养殖对海域水质及底质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

深水网箱养殖对海域水质及底质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

深水网箱养殖对海域水质及底质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葛伟宏1,王兴强1*,苏家齐21.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5;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州 510300摘要近年来,中国对深水网箱养殖技术的研发和实践呈逐年上升趋势,各种类型的深水网箱为水产养殖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通过深水网箱养殖与近岸网箱养殖相比较,阐明了深水网箱养殖对水环境及表层沉积环境的影响远小于近岸网箱养殖,深水网箱养殖利用远海强大的水动力,以及更强的自净化能力,降低养殖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深水网箱不但养殖效率更高,成鱼质量更好,是国内外未来海水养殖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深水网箱养殖;水环境;表层沉积环境;成鱼质量中国的水产养殖产量约占全球70%,而在新冠疫情、蝗灾等严峻形势下,水产养殖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提供优质蛋白质这一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

网箱养殖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海洋养殖方式之一,通过输入外源物质和能量而获得高效率的产出。

网箱可以分为近岸浅海区域的传统小型木质网箱和深水抗风浪网箱2种。

传统小型木质网箱受材质、结构的限制,抗风浪性能差,只能在风浪较小的近岸浅水区域或内湾养殖,这些区域水体浅,水动力弱,水体自身净化能力低,养殖所产生的自身污染容易导致环境恶化,不仅导致病害频发,养殖经济效益低,而且引起近岸养殖海域环境质量下降[2]。

目前浅海开发基本饱和,尤其是在国家生态环保政策要求逐年提高的大背景之下,近岸海域已经没有开发的潜力,必须向外海深海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于是深水网箱养殖应运而生。

深水网箱是指在海水深度大于20 m的开阔性海域使用的养殖网箱,相较传统近海网箱具有环保、耐用、抗风浪等显著优势。

深水网箱主要用于在水动力和自净化能力更强的深水区域养殖,养殖所产生的残饵和粪便等污染物可以更快地被稀释和扩散,对养殖区水环境及底质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限制近海网箱养殖、扶持深海网箱养殖的政策,鼓励拓展养殖海域、减轻环境压力、调节海洋养殖品种结构。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江苏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方案》的批复-苏政复[2013]59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江苏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方案》的批复-苏政复[2013]59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江苏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方案》的批复正文:----------------------------------------------------------------------------------------------------------------------------------------------------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江苏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方案》的批复(苏政复〔2013〕59号)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你们《关于报请批准〈江苏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方案〉的请示》(苏水资〔2013〕28号)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江苏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望进行修改完善后,印发各地实施。

二、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大规模开发利用,我省部分地区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形成区域性地下水降落漏斗,诱发了地面沉降、裂缝等地质灾害。

加强地下水管理,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工作举措,全面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科学编制地下水禁采、限采方案。

要指导各地根据《方案》要求,制定实施细则,明确目标任务,统筹配置地表水、地下水和非传统水源,大力推进城乡区域供水,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注重地下水管理能力建设,积极发挥水资源价格杠杆调节作用,提升地下水管理水平。

严格地下水取水总量和水位双控制度,全面压缩地下水开采量,严守地下水水位控制红线。

省水利厅每年要向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通报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情况,提出地下水水位控制和开采管理要求。

四、加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是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健全工作机制,保障顺利推进。

江苏水产产业发展趋势

江苏水产产业发展趋势

江苏水产产业发展趋势江苏省作为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大省,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源,综合渔业生产规模居全国前列。

近年来,江苏水产产业取得了显著发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江苏水产产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一、江苏水产产业发展状况(一)江苏水产资源的丰富性江苏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源。

根据统计,江苏水域面积约15.78万平方公里,拥有淡水面积约为3.11万平方公里,海水域面积约为12.67万平方公里。

同时,江苏水体中饲养的鱼类、虾类、蟹类等经济水生动物种类繁多,水产资源丰富。

(二)渔业生产规模持续扩大江苏水产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2019年江苏水产总产量达到132.1万吨,其中,海水养殖达到62.8万吨,淡水养殖达到33.4万吨,渔业捕捞达到35.9万吨。

渔业产值达到303亿元人民币,渔业就业人数约为150万人。

(三)渔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江苏渔业结构在过去数年间发生了重大调整,不断向生态化、品牌化、优质化的方向发展。

养殖面积和养殖品种增加了,种质资源不断丰富,养殖模式不断创新,培育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企业。

伴随着相关政策的支持和服务体系的建设,江苏水产业的品质和竞争力也得到了提升。

二、江苏水产产业发展趋势(一)养殖模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变传统的渔业养殖模式在江苏已经逐渐过时,现代化养殖模式正逐渐兴起并得到广泛应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养殖:通过合理利用水源、控制养殖密度、加强环境监测等手段,实现养殖过程中的绿色环保,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2.智能化养殖: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养殖环境、水质等因素的实时监测和管理,提高养殖效益和减少生产成本。

3.区域化养殖:发展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水产养殖基地,形成农业、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水产产业链,提高整体竞争力。

(二)水产品按质论价市场化江苏水产市场将逐渐从数量竞争向质量竞争转变,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将成为水产市场争夺的重要因素。

江苏省“两沙”海域养殖生产简况及分析

江苏省“两沙”海域养殖生产简况及分析
加 到 10 / 。 0元 天
江苏省 “ 两沙 ” 海域 光照充 足 , 潮流 畅通 , 展紫菜 筏 发
架 养殖有 着得 天独厚 的有利 条件 , 全 国条 斑紫菜 主产 区 是
二是紫菜价格低 于往 年。 菜价格继续下滑 , 紫 从上 年度
的平均 02 元 / . 6 张下降到了 02 元 / , . 5 张 价格最高的不过 03 I 0
江苏省蒋家沙和竹根 沙海域 ( 以下简称 :两沙 ) 于盐 位
22 0t 产值 6 0 0 , 5 万元 。东台贝类养 殖面积 6 0 亩 , 00 0 产量 69 0t 产值 210 0 , 6 万元 , 利税 4 0 2 万元 , 中泥螺产量 比前 其

城 市和南 通市海 域分界 处 , 0 5 20 年江 苏省政 府决定 将蒋家
沙 、 根 沙 海 域 实 行 省 统 一 管 理 。“ 沙 ” 域 是 江 苏 省 7 竹 两 海 0
年增加 1 %, 0 文蛤 、 四角蛤蜊均 比前 一年增产 2 %。 0
1 生产 形 势 面 临挑 战 。 . 2
多个大小不 同的沙脊洲的一小部分 , 海域面积 5 37k 约 9. m ,
“ 是 , 备 厂家 接到 他 的电话后 , 也感 觉好奇 , 说这 是绍兴第 一家 水产 养殖户要求装摄像头 。
据 介 绍 ,由 于 南 美 白对 虾 原 产
笔 者看 到 , 摄像 头就 安装在 塘坝
上 ,由于 3 0 6 度可旋转 , 能很清楚地监
就 出台 了海域使 用权抵押贷款 , 由于省 “ 沙” 但 两 海域位 于
外 沙 , 于长 江和海洋 的河 口交 汇区 , 处 洲滩迁移频 繁 , 沙 泥
运动复 杂 , 流潮流 相互作 用而导 致河床 冲淤部 位极不 稳 径

连云港市海淡水养殖业发展调研报告——初稿

连云港市海淡水养殖业发展调研报告——初稿

连云港市海淡水养殖业发展调研报告市海洋与渔业局根据市委办公室部署,我局对本市海淡水养殖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前期调研,认真总结分析海淡水养殖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深入研究探索今后一段时间海淡水养殖业的发展思路,现简要报告如下:一、海淡水养殖业发展现状我市境内江河、水库纵横交错,滩涂资源丰富,海域面积广阔,海淡水水域面积7144平方公里,拥有我国八大渔场之一的海州湾渔场,发展海淡水养殖的资源十分丰富。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以及各县(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坚持以生态、高效、外向为战略取向,加快渔业结构调整,推动渔业产业升级,渔业发展正从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

1、渔业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截止2009年,全市海淡水养殖面积达108万亩(海水养殖面积64万亩,淡水养殖面积44万亩),同比增加6万亩;全市海淡水养殖产量达41.8万吨(海水养殖产量22.9万吨,淡水养殖产量18.9万吨),占水产品总量的72%,养殖面积与养殖产量稳步增长。

同时,养殖模式与养殖品种呈现多样化。

海水养殖方面,大力发展高标准池塘养殖、浅海贝藻吊养、贝类底播养殖、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藻类浮筏养殖等,其中海水池塘养殖面积12万亩,主要养殖梭子蟹、对虾、贝类等;工厂化养殖40万平方米,主要养殖大菱鲆、东方红鳍豚、半滑舌鳎,海参等,浅海域贝藻增养殖20余万亩,主要进行紫菜、海带、江蓠(龙须菜)、贻贝、杂色蛤、四角蛤养殖。

淡水养殖方面,主要发展高标准池塘养殖、大水体养殖(水库、河道等)、网箱养殖等,其中淡水池塘养殖21万亩,水库网箱养殖11万只,河道网箱养殖6000只,主要淡水养殖品种有四大家鱼(青、草、鲢、鳙)、鲤鱼、鲫鱼、乌鳢、泥鳅、黄颡鱼、桂鱼、团头鲂、加州鲈、翘嘴红鮊、河蟹、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梭鱼(半咸水养殖)等。

经过多年发展,渔业已经成为我市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

2、渔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一是发展二、三产业,生产结构得到优化。

循环水养殖技术研究进展

循环水养殖技术研究进展

循环水养殖技术研究进展潘荣华;胡一丞;陆宁基;李色东【期刊名称】《科学养鱼》【年(卷),期】2018(000)011【总页数】2页(P1-2)【作者】潘荣华;胡一丞;陆宁基;李色东【作者单位】湛江恒兴南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湛江524073;南海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广东广州 510275;湛江恒兴南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湛江524073;南海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广东广州 510275;湛江恒兴南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湛江524073;南海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广东广州 510275;湛江恒兴南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湛江524073;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发展研究中心,广东湛江524039;南海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广东广州 510275【正文语种】中文循环水养殖具有生产效率高、占地面积少、排放少、污染少的特点,是一种高密度、高单产、高投入、高效益的养殖方式,正好符合现代水产养殖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它又被称为陆基工厂化养殖、工厂化养殖、工业化养鱼等。

不同于普通的工厂化养殖,其综合运用机械、电子、化学、自动化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和工业化手段,控制养殖生物的生活环境,进行科学管理,始终保持养殖生物良好的生长状态。

具有节水、省地、环保、可控性强、高密度、低风险、水产品质量安全等优点,被认为是21世纪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主导方向之一。

本文将国内外关于循环水养殖技术的研究进展做一总结,为研发与生产一线人员提供参考。

一、国外研究进展近年来,国外循环水养殖水处理技术进步较快,日趋成熟,在水体消毒、水质净化、悬浮颗粒物去除、增氧及控温方面采用现代高新技术,设施设备的可靠性和系统的稳定性大大增加。

有一方面原因是针对性强,工艺流程多样化,因为养殖对象种类繁多,各种鱼类对水温、溶解氧、盐度、水流等都要求不同,分泌物、排泄物等代谢产物不同,从而使得每个养殖系统都不相同,呈现出多样性。

盐城市发展海洋经济的对策研究

盐城市发展海洋经济的对策研究

盐城市发展海洋经济的对策研究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盐城市作为江苏省重要的沿海城市,也在积极探索海洋经济发展的道路。

海洋经济是指利用海洋资源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包括海洋渔业、海洋能源、海洋旅游等多个领域。

而盐城市正是依托丰富的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盐城市在发展海洋经济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盐城市位于江苏省东部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渔业资源、海洋能源资源和海洋旅游资源等。

但是目前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和效率亟待提高,传统的捕捞方式和海洋资源开采存在过度捕捞和资源浪费的情况,需要引入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手段进行改进。

盐城市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尚未形成完善的海洋旅游产业链条,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推动。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盐城市的海洋资源,应当加强技术创新,推动渔业、海洋能源和海洋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加大对现代化捕捞设备和海洋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投入,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和成本效益。

加强海洋旅游的规划和建设,提高海洋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盐城市进行海洋旅游。

二、海洋环境保护面临的困难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盐城市海域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海洋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影响了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阻碍了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

尤其是海洋污染问题,给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

为了保护盐城市的海洋环境,应当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首先是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海洋环境问题。

其次是加强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严格监管和打击违法排放行为,提高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力度。

要加强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重点关注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还应当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公众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理念,共同参与到海洋环境保护中来。

连云港市海洋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连云港市海洋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连云港市海洋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连云港市海洋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苏进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7)28-036-03 1 前言海洋经济占据着连云港市经济的重要位置,也是加快连云港市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

连云港市近海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海州湾历来是海洋生物生长、繁殖的场所,丰富的渔业资源使海州渔场成为我国重要的渔场之一。

本海区内有各种经济鱼类,蟹虾类,贝类和海珍品,藻类等资源的蕴藏量都非常丰富。

连云港市著名的海州湾渔场位于我国黄海中纬度地区的近海大陆架内,北接石岛渔场,南连吕泗渔场。

为一开口形海湾,是全国八大渔场之一。

海州湾为高低盐水系、冷暖水团的交汇地区,海区营养物质比较丰富,是多种经济鱼类产卵、索饵的良好场所。

本市“前三岛”(平岛、达山岛、车牛山岛)附近海域,水深-20-25米,透明度深达4米,海岛四周生长着大型固着性藻类40余种,海洋生态环境优越,是江苏省唯一的刺参、扇贝、鲍鱼等海珍品增养殖基地。

海州湾岛礁周围的岩石上自然生长着各种藻类水产资源,如石花菜、海带、紫菜、马尾藻、海箩、海韭、石蒲等。

除海带、紫菜已大量养殖外,其他均有待开发。

2 连云港市海洋养殖业现状分析连云港市海岸北起苏鲁交界的绣针河口,南抵灌河口,海岸线总长度为161.58公里。

共有潮上带滩涂面积53.9千公顷,潮间带滩涂面积19.5千公顷,潮下带5米等深线以上面积约84.1千公顷,浅海5米至10米等深线面积约89.7千公顷,10至15米等深线面积近113.9千公顷。

连云港市共有岛屿21个,岛屿总面积0.784千公顷,岛屿海岸线长30.6公里。

其中主要的有: 东西连岛,平岛,达山岛,车牛山岛,竹岛,羊山岛和秦山岛等。

连云港市海域面积广阔,海岸类型齐全,为海水养殖与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虽然2017年连云港市海洋产业总体呈下降态势,但也有增长的产业。

其中,海洋渔业中的海洋水产品加工增幅最大,与2017年相比增幅为45.78%,总产值增加了51859万元。

江苏渔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江苏渔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江苏渔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江苏是中国东部沿海省份之一,拥有广阔的海洋资源和丰富的淡水资源,是重要的渔业产业基地之一。

本文将对江苏渔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江苏渔业的现状1. 渔业资源丰富:江苏拥有包括黄海、东海在内的辽阔海域,海洋面积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

江苏海域水质较好,是许多海洋物种的栖息地,包括鱼类、甲壳类、贝类等。

此外,江苏还有许多湖泊和河流,如洪泽湖、骆马湖和长江等,提供了丰富的淡水渔业资源。

2. 产业规模庞大:江苏渔业产业链较为完整,包括渔业资源开发、养殖、捕捞、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目前,江苏渔业产业已经形成了以海产为主,湖产和河产为辅的发展格局。

渔业产品种类丰富,包括鱼类、虾蟹类、贝类、海藻等。

江苏渔业发展对当地农民就业和收入贡献巨大。

3. 环境保护意识增强: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江苏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关注的焦点。

政府加大了保护渔业资源的力度,加强了水产养殖和捕捞的管理,并推动了渔业生态环境的修复。

此外,江苏还加强了渔业科研和创新能力,提高了渔业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二、江苏渔业的未来趋势1. 多元化发展:未来江苏渔业将在维持传统渔业的同时,更加注重多元化发展。

除了传统的海洋捕捞和养殖活动,江苏将进一步拓展淡水渔业的发展,包括发展江河湖泊的渔业资源、增加鱼类、虾蟹等淡水品种的养殖和捕捞。

2. 绿色养殖模式:为了应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江苏渔业将推动更加绿色、环保的养殖模式。

通过采用循环水系统、无土栽培、养殖废物资源化等技术手段,减少疾病传播和水质污染,并提高渔业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 创新科技应用:未来江苏渔业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的应用。

利用远洋渔业、水下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高捕捞和养殖的效率和效益。

此外,还将注重水产品质的改进和品牌建设,提高渔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4. 强化合作发展:未来江苏渔业将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合作发展,包括渔港建设、物流配送、加工、贸易等。

江苏 生态调研报告

江苏 生态调研报告

江苏生态调研报告
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为了加强对江苏省生态环境的了解,我们进行了一次生态调研。

调研发现,江苏省的生态环境得到了重视和保护。

全省范围内建立了一批生态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涵盖了陆地、湖泊、河流和海洋等各种生态系统。

这些保护区不仅保护了众多濒危物种和珍稀植物,还保护了大量的湿地生态系统和水资源,起到了重要的生态保护作用。

此外,江苏省还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修建生态园区、绿化城市等措施,改善了空气质量,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调研也发现了江苏省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江苏省的工业发展较快,一些工业园区和污染企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其次,大量的城市化建设导致了土地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破坏,许多城市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

另外,一些农业生产活动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如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导致了土壤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加强对工业园区和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督促其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其次,加快推进生态修复工作,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保护湿地和水资源。

同时,需要加强农业生态建设,提倡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此外,加强公众环保意识的培养,提
高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综上所述,江苏省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通过加强监管和采取有力的措施,相信江苏省的生态环境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

江苏省海洋渔业局关于印发《江苏省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

江苏省海洋渔业局关于印发《江苏省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

江苏省海洋渔业局关于印发《江苏省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公布日期】2007.07.02•【字号】苏海环[2007]17号•【施行日期】2007.07.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渔业资源正文江苏省海洋渔业局关于印发《江苏省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苏海环[2007]17号2007年7月2日)各市渔业主管部门,各有关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加强我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遏制渔业资源的衰退,促进我省水生生物资源与地方经济的和谐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我局制定了《江苏省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工作规范(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江苏省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工作规范(试行) 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加强本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减缓渔业资源的衰退,促进我省水生生物资源与地方经济的和谐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全省水域的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

省、市、县(市、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利用本级财政(或自筹)资金,以及社会、个人实施的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接受本规范的指导。

第三条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工作;县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增殖放流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监督;有关技术部门负责提供相应技术支撑和服务。

第四条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成立相应工作领导小组及技术委员会,负责领导、监督和指导本辖区内的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工作。

第五条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决定有关放流工作的重大事项,协调相关增殖放流工作;审批技术委员会提出的放流技术方案;审批和决定下一年度增殖放流计划。

技术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提出增殖放流技术方案;拟订与项目有关的技术、标准文本;提出增殖放流相关技术问题的建议;负责解决放流过程中其他的技术问题。

江苏省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指南pdf

江苏省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指南pdf

江苏省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指南pdf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江苏省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技术的创新与实践随着水资源管理的日益重要,江苏省走在了全国前列,发布了《江苏省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指南》。

南通市深层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

南通市深层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

南通市深层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
陈晓燕;马勇骥;崔勇
【期刊名称】《治淮》
【年(卷),期】2015(0)1
【摘要】南通市地处江苏省东南部,东濒黄海,南倚长江。

因内河地表水质日趋恶化,全市现有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源取自以长江及深层地下水。

随着区域供水工程的深入推进,各乡镇原有深层地下水井将作为应急备用水源予以长期保留。

全市现有深层地下水监测站点18个,均为Ⅲ、Ⅳ承压含水层,站点分布涵盖境内典型环境水文地质单元,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一、深层地下水化学类型分布特征分析以2014年为水平年,
【总页数】2页(P80-81)
【作者】陈晓燕;马勇骥;崔勇
【作者单位】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通分局 226006;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通分局 226006;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通分局 22600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南通市近年深层地下水变化分析和保护性开发建议
2.南通市深层地下水咸化成因探究
3.南通市区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及保护对策研究
4.南通市高校校园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5.南通市滨江公园园林树种资源调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盐城市发展海洋经济的对策研究

盐城市发展海洋经济的对策研究

盐城市发展海洋经济的对策研究【摘要】盐城市作为江苏省重要的海滨城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广阔的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本文通过对盐城市海洋经济现状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指出了盐城市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对策建议。

这些对策建议包括加大海洋产业投入、优化海洋资源布局、推动海洋技术创新等方面。

文章还对盐城市发展海洋经济的对策实施路径进行了探讨,为盐城市未来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盐城市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展望未来盐城市海洋经济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盐城市、海洋经济、对策研究、现状分析、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建议、实施路径、总结、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盐城市作为江苏省的重要经济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海洋经济发展潜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盐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目前盐城市海洋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不合理、海洋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海洋产业结构不够完善等。

为了更好地推动盐城市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深入研究当前海洋经济现状和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盐城市海洋经济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制定合理的发展对策,推动盐城市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可以为盐城市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促进盐城市海洋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盐城市目前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和实施路径。

通过研究,旨在全面了解盐城市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为盐城市海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盐城市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推动盐城市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提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繁荣。

江苏水产养殖

江苏水产养殖

江苏水产养殖概述江苏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的水域资源。

由于江苏省地理环境适宜,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并成为该省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

本文将介绍江苏水产养殖的情况、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

水产养殖概况江苏省水产养殖业涵盖了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两个方面。

其中,淡水养殖主要包括鱼类、虾类和蟹类的养殖;海水养殖主要包括海带、贝类和海水鱼类的养殖。

淡水养殖江苏省拥有广阔的内河湖泊和水库资源,适宜进行淡水养殖。

其中,鱼类养殖是最主要的项目之一。

江苏省养殖的常见鱼类包括草鱼、鲢鱼、鳜鱼和黑鱼等。

此外,虾类养殖也占据一定的比例,在江苏的一些水域中可以看到对虾、明虾等品种的养殖。

蟹类养殖主要集中在江苏省的淡水湖泊和河流,其中金背蟹和河蟹是常见的养殖品种。

海水养殖江苏省拥有丰富的海岸线,海水养殖成为该省水产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水养殖项目主要包括海带、贝类和海水鱼类的养殖。

海带养殖广泛分布于江苏省的海岸地区,海带品种繁多,品质优良。

贝类养殖以扇贝和蚝类养殖最为常见,种植技术相对成熟。

海水鱼类养殖则以黄鳝、鲈鱼和青鱼等品种为主。

发展趋势江苏水产养殖业在不断追求技术和管理上的创新,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以下是江苏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趋势:生态养殖在保护环境和提高养殖品质的同时,江苏水产养殖业加强了对生态养殖的探索。

通过引入生态循环、休渔制度等措施,旨在实现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利用技术手段提高养殖效益江苏水产养殖业积极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如自动喂食器、水质监测设备等,提高养殖效益。

同时,通过养殖数据分析、养殖环境监控等手段,实现对养殖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品种优化江苏水产养殖业致力于优化和培育水产品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

通过育种和配种等手段,培育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

同时,传统品种的优化也在不断进行,提高了品质和产量。

加强产销对接为了提高养殖产品的销售和降低销售风险,江苏水产养殖业加强了与海鲜市场的对接,建立了产销衔接机制。

江苏水产当前行业趋势

江苏水产当前行业趋势

江苏省是中国水产养殖的重要区域,得益于丰富的水资源和优越的地理条件,水产行业在江苏有着长期发展的历史。

当前,江苏水产行业的趋势与全国整体趋势相似,但也有其独特的地方特点。

以下是江苏水产行业的详细趋势分析:1. 高质量水产养殖的加速发展●绿色生态养殖:江苏省大力推动绿色养殖模式,特别是在一些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如太湖、洪泽湖、长江流域等。

推广使用生态养殖模式,减少化肥、抗生素的使用,促进水产养殖生态化发展,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循环水养殖与稻渔综合种养:江苏推动水产养殖与农业的结合,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即在稻田中进行鱼、虾等水产品养殖。

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江苏的一些企业和养殖户也开始使用现代化的循环水养殖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产养殖的产出效率。

2. 养殖品种多元化●特色水产品的推广:江苏不仅是常见的鱼类(如鲢鱼、草鱼)的主要养殖基地,近年来,江苏还大力发展螃蟹(如著名的阳澄湖大闸蟹)、小龙虾、甲鱼等高附加值水产品的养殖。

这些特色品种不仅满足了国内高端市场的需求,也有望进一步出口,提升产业竞争力。

●海洋水产养殖的增长:沿海地区,如南通、连云港等地,江苏也在推动海洋养殖业的发展。

海水养殖的品种包括对虾、牡蛎、贝类等,这些产品符合当前消费者对高端、健康海产品的需求,市场前景广阔。

3. 智能化与技术创新●智慧渔业的应用:江苏省在智慧渔业方面的发展相对领先。

通过引入物联网(IoT)、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江苏水产养殖者可以实时监测水质、气候条件、饵料供给等养殖数据,自动化喂养、疾病监测与防控,提升养殖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这些智能化管理方式在江苏部分规模化养殖企业中已有成功应用。

●病害防治与饲料优化:江苏加大了水产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控的科研投入,通过疫苗、无抗生素饲料的使用,减少鱼病的爆发,提升产品的健康与安全性。

此外,水产饲料的升级也是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江苏的相关企业正在开发高效、安全的饲料产品,以提高水产养殖的产出效益。

江苏养殖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养殖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养殖场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养殖业在农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还可以满足人们对肉类、蛋类等动物产品的需求。

江苏省作为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养殖业也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和发展基础。

本报告旨在对江苏省养殖场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探讨其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二、江苏省养殖业现状江苏省地处长江下游,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适宜农业发展。

养殖业在江苏省有着广泛的分布,以养殖水产品和畜禽为主。

目前,江苏省养殖场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产品质量较优,市场需求较大,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

三、江苏省养殖场的优势1.地理优势:江苏省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交通便利,市场需求旺盛,适宜发展养殖业。

2.技术优势:江苏省在养殖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拥有一定的科研力量和技术支持,能够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

3.市场优势:江苏省人口众多,消费水平较高,对养殖产品的需求量大,市场潜力巨大。

四、江苏省养殖场存在的问题1.环境污染: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场周边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对周边居民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2.产业结构单一:江苏省养殖业以畜禽养殖为主,缺乏多样化发展,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

3.用地压力:江苏省土地资源紧张,养殖场用地需求大,用地压力较大,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

五、江苏省养殖场发展建议1.加强环境保护:养殖场应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周边生态环境。

2.拓展产业链:养殖场可考虑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降低市场风险。

3.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养殖技术水平,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

4.合理用地:养殖场需合理规划用地,避免过度开发,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六、结论江苏省养殖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但也面临着环境污染、产业结构单一和用地压力等问题。

只有充分发挥优势,加强环境保护,拓展产业链,进行科技创新,合理规划用地,才能实现江苏省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更大贡献。

江苏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与现状分析*

江苏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与现状分析*

DOI :10.15913/ki.kjycx.2024.04.008江苏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与现状分析*何婷婷,史志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摘 要:江苏省农业条件得天独厚,但是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危害当地的水生态环境。

将农业面源污染划分为农田化肥、畜禽养殖、农田固体废弃物、水产养殖、农村生活5个产污单元,分别计算每个单元的COD (化学需氧量)、TN (总氮)和TP (总磷)排放量,分析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结果表明,农村生产生活的COD 年排放量是最大的,其次是水产养殖,COD 排放最少的是农田固体废弃物;种植业的TN 和TP 排放量是最大的,其次是水产养殖,农田固体废弃物的TN 和TP 排放量最少。

通过分析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为进一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政策制定和治理提供依据,也为江苏省乡村振兴助力。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农田化肥;畜禽养殖;农田固体废弃物中图分类号:X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24)04-0034-05——————————————————————————*[基金项目]2021年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编号:JYA321-16)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1]。

江苏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生态类型多样,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2]。

江苏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粳稻生产省份,也是全国优质弱筋小麦生产优势区。

玉米、花生、油菜及多种杂粮、杂豆等特色粮经作物遍布全省,野生中草药材超过千余种[3]。

但是江苏省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667 m 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4%[4]。

由于过去农业发展,农民科技知识匮乏,生产中盲目施用肥料、偏施氮肥的现象比较普遍,却不注重肥料的有效利用率,加之环境保护意识差和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形成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5-7],这些物质随着径流流入周边水体,严重污染了当地水生态环境[8]。

江苏省水产养殖报告

江苏省水产养殖报告

江苏省水产养殖报告1. 简介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水域资源。

水产养殖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对江苏省的水产养殖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2. 水产养殖种类江苏省的水产养殖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两大类。

2.1 淡水养殖江苏省的淡水养殖主要以养鱼为主,其中以草鱼、鲢鱼、鳙鱼等品种的养殖规模最大。

淡水养殖具有资源利用率高、投资成本低、水质易于控制等优势,成本较低,收益较高。

2.2 海水养殖江苏省的海水养殖主要以养虾为主,包括对虾、明虾、青虾等品种的养殖。

海水养殖需要更复杂的设备和技术,但由于江苏省拥有广阔的海岸线,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海水养殖产品在市场上有着较高的价格和市场需求。

3. 水产养殖产业现状江苏省水产养殖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据统计,江苏省水产养殖面积已经超过X万亩,产量达到X吨,年产值超过X亿元。

水产养殖产业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4. 水产养殖面临的挑战虽然江苏省水产养殖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水产养殖面临着环境污染和水质安全等问题。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废水和废料排放增多,容易造成水环境的污染。

其次,市场竞争激烈。

水产养殖行业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压力大。

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成为了水产养殖企业面临的难题。

5. 发展建议为了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以下是一些建议:首先,加强环境保护和水质监测,制定严格的排污标准,加强养殖过程中的环保管理,减少水污染问题。

其次,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

应该加大对水产养殖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最后,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

通过加强品牌推广和产品差异化,提高产品竞争力,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6. 结论江苏省水产养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pen Journal of Fisheries Research 水产研究, 2020, 7(3), 148-155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0 in Hans. /journal/ojfrhttps:///10.12677/ojfr.2020.73021江苏省海水鱼类养殖地下水资源调查研究高淳仁1,官曙光2,孟振1,刘滨1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市海水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山东青岛收稿日期:2020年8月20日;录用日期:2020年9月3日;发布日期:2020年9月10日摘要本文通过对江苏省沿海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分布和质量状况的调查,评估省区的地下水资源分布、类型和水质水量以及可开发利用的潜力。

调查研究表明:1) 江苏省东临黄海,海岸线长1040公里,海水可养殖面积139.00千公顷。

地处长江、淮、沂、沭、泗等河流下游,湖库河塘沟密布,水域面积大,类型多,有着便利的海洋渔业和内陆渔业,水产资源丰富。

内陆水面2600多万亩,目前养殖的经济鱼类30~40种,其中海水鱼类有鲈鱼等少于10个种类;2) 江苏省沿海养殖区域整体地下水资源匮乏;3) 有些养殖场地出现地表面下沉;4) 鱼类可养殖用地受限制;5) 江苏省南部地区如南通市等地区地下水质水温偏高,不适合海水鲆鲽鱼的养殖。

建议在现有条件下采取如下措施:1) 建设集约型养殖体系,广泛开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2) 对适宜养殖区进行合理规划,集中管理。

3) 利用南部地下偏高的特点,可以开展鲹科鱼类等高温品种的养殖发展。

关键词海水鱼,地下水,资源,江苏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n the Resourcesof Marine Fish Farming with UndergroundWater in Jiangsu ProvinceChunren Gao1, Shuguang Guan2, Zhen Meng1, Bin Liu11Key Laboratory of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Marine Fisheries,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Qingdao Key Laboratory for Marine Fish Breeding and Biotechnology, Yellow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Qingdao Shandong2Marine Biology Institute of Shandong Province, Qingdao ShandongReceived: Aug. 20th, 2020; accepted: Sep. 3rd, 2020; published: Sep. 10th, 2020高淳仁 等Abstract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s of distribution and quality of the underground water resources in the coastal of Shandong Province, we assess provincial underground water resources distribution. Based on the survey of the distribution and quality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in coastal areas of Jiangsu Province,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distribution, type and water quality of ground underwa-ter resources and the potential of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in the provinces.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shows that: 1) Jiangsu Province, east of the Yellow Sea, the coastline of 1040 kilome-ters, marine aquaculture area of 139.00 thousand hectares. The reservoir pond ditch is dense. In-land surface of more than 26 million Mu, the current culture of economic fish 30 - 40 species, of which sea fish have mackerel and other less than 10 species; 2) The overall underground water re-sources in the coastal aquaculture area of Jiangsu Province are scarce. 3) The ground of some breeding area was sinked. 4) The area of the farmed land is limited. 5) The underground water quality temperature in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 such as Nantong City, is high, and it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ea otter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following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un-der the existing conditions: 1)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nsive aquaculture system, extensive devel-opment of factory-based recycled water aquaculture model; 2) Reasonable planning and centra-lized management of suitable breeding areas; 3) U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 underground water in the south, we can carry out the breeding and development of high-temperature species such as Carangidae fish.KeywordsSeafish, Underground Water, Resources, Jiangsu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licenses/by/4.0/1. 前言1.1. 江苏省海洋地理概况江苏省东临黄海,海岸线长1040公里,海水可养殖面积139.00千公顷。

地处长江、淮、沂、沭、泗等河流下游,湖库河塘沟密布,水域面积大,类型多,有着便利的海洋渔业和内陆渔业,水产资源丰富。

内陆水面2600多万亩,有淡水鱼类140余种,经济鱼类30~40种,主要是鲤鱼、鲫鱼、黄鳝等。

有近海鱼类150多种,其中多获性鱼类在25种以上,主要是黄鲫、银鲳、带鱼等,除鱼类外青虾、百虾、螃蟹等甲壳类水产品的产量也很高,其中养殖的海水鱼类有鲈鱼、许氏平鲉、大菱鲆、圆斑星鲽等不到10个品种。

内陆水域和沿海滩涂有丰富的贝类资源。

水生植物资源也是江苏水产的一大优势,主要品种有芦苇、莲藕、茨菇、茭白、荸荠、菱等。

江苏省地表面水系:河流主要为沂水,沭水,泗水和淮河,大型湖泊为太湖。

1.2. 江苏省海水养殖概况调查结果表明:江苏省集约化养殖海水鱼类需要的地下水区域主要分布在南部的南通市海门地区;中部的盐城市东台和启动地区和北部的连云港市的赣榆地区(见图1)。

高淳仁等Figure 1. Distribution of underground water resource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aquaculture areas图1.江苏省地下水资源分布图及养殖区分布1.3. 主要调查地点调查小组分别于2014年于9月12~18日和11月10~19日调查了江苏省重点的养殖龙头企业和养殖专业合作社,对这些养殖单位的海水鱼类养殖所用地下水的水质,水量和资源含量进行了调查评估,走访的主要企业和场家列于表1。

针对各个养殖地点的不同情况,调查组调查和评估江苏省整体的地下水资源利用情况和今后的发展建议。

Table 1. The survey list of leading aquaculture enterprises and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表1. 调查的重点养殖龙头企业和养殖专业合作社厂名经度纬度铁含量(微克每升) 锰含量(微克每升) 青口镇新河南村养殖场119.1718 34.8891 150 800 赣榆县聚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119.1766 34.8983 230 800连云港义华水产科技有限公司119.1927 34.8628 7 156赣榆县传钊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119.1943 34.9297 10 800小沙渔场119.1939 34.9833 7 800 南通如东县长沙镇养殖户121.3149 32.4104 1700 700奇裕水产养殖科技有限公司120.9091 32.8544 3300 8002. 重点养殖户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考虑区域的涵盖和场家代表性,调查组从调查表(见表1)中的7家养殖场家的调查结果中,筛选出四个场家的地下水情况作出调查报告:2.1. 赣榆县聚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赣榆县聚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鲆鲽类的养殖,占地面积400余亩,分厂主要从事条斑星高淳仁 等鲽的人工养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