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测温记录
混凝土结构实体混凝土测温记录
![混凝土结构实体混凝土测温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41c1482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7d.png)
混凝土结构实体混凝土测温记录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至关重要。
而混凝土在浇筑后的养护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对其强度发展和耐久性有着显著的影响。
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进行混凝土结构实体混凝土测温记录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温度变化,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从而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因此,通过测温记录,可以及时了解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分布和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温度,防止裂缝的产生。
混凝土测温通常包括混凝土浇筑前的温度测量、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温度测量以及混凝土养护期间的温度测量。
在浇筑前,需要测量原材料(如水泥、骨料、水等)的温度,以计算出混凝土的出机温度。
在浇筑过程中,要对入模温度进行测量,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
而在养护期间,则需要对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度进行持续监测。
进行混凝土测温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测温设备和方法。
常用的测温设备有热电偶测温仪、热敏电阻测温仪等。
热电偶测温仪具有测量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但安装较为复杂;热敏电阻测温仪则操作简便,但精度相对较低。
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温设备。
在测温点的布置上,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形状、尺寸和厚度等因素进行合理安排。
一般来说,在混凝土结构的厚度方向上,应布置多个测温点,以了解温度沿厚度方向的分布情况。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还需要在平面上均匀布置测温点,以全面掌握混凝土的温度变化。
测温的时间间隔也需要根据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来确定。
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初期,由于水化热释放较快,温度变化较大,测温的时间间隔应较短,一般为 1-2 小时。
随着混凝土温度的逐渐稳定,测温的时间间隔可以适当延长,如 4-8 小时。
在测温过程中,要认真记录每次测量的温度数据,并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
如果发现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或内外温差过大,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降温或保温。
降温措施通常包括在混凝土表面浇水、覆盖湿麻袋等;保温措施则包括覆盖保温材料(如塑料薄膜、草帘等)。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表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d28b9f0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ff.png)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表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是一个关键环节,而对其温度的监测和记录则至关重要。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其体积较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内部温升较快,如果不加以有效控制,容易产生温度裂缝,从而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准确、及时地进行温度测量和记录是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表是用于记录混凝土在浇筑、养护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的重要文件。
它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直观的数据,以便及时调整养护措施,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防止裂缝的产生。
一、测温记录表的基本信息测温记录表通常包括以下基本信息:1、工程名称:明确记录该测温数据所属的具体工程项目。
2、施工部位:详细标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所在的具体位置,如基础底板、桥墩等。
3、混凝土强度等级:说明所浇筑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4、混凝土配合比:列出混凝土中各种原材料的比例。
5、浇筑日期:记录混凝土开始浇筑的时间。
6、测温日期:每次进行温度测量的具体日期和时间。
二、测温点的布置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分布情况,需要合理布置测温点。
测温点的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代表性:测温点应布置在混凝土结构中具有代表性的部位,如结构的中心、边缘、角部等。
2、均匀性:在混凝土结构的平面和立面上,测温点应均匀分布,以反映整个结构的温度变化。
3、深度分层: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厚度,在不同深度处布置测温点,一般可分为表面、中部和底部。
例如,对于厚度为 2 米的基础底板,可在表面下 01 米、10 米和 19 米处分别布置测温点。
三、测温设备和方法常用的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设备有热电偶测温仪和电子测温仪等。
热电偶测温仪是通过热电偶传感器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仪表进行显示和记录。
其优点是测量精度高,但安装较为复杂。
电子测温仪则采用数字式传感器,直接将温度值显示在仪器上,并可通过数据线将数据传输至计算机进行存储和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实例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a4f1224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05.png)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实例日期:2024年6月1日结构类型:大体积混凝土桥梁结构位置:XX省XX市XX桥测温点位置:桥梁混凝土A单元段测温设备: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测温时间间隔:每小时测量一次测温记录表:测量时间测点1 测点2 测点3 测点4 0:00 18.5°C19.2°C20.0°C20.5°C1:00 19.1°C19.5°C20.2°C20.8°C2:00 19.8°C20.5°C21.0°C21.4°C3:00 20.3°C21.0°C21.5°C21.9°C4:00 20.6°C21.3°C21.8°C22.2°C5:00 21.0°C21.6°C22.0°C22.5°C6:00 21.3°C22.0°C22.5°C22.8°C7:00 21.5°C22.3°C22.8°C23.1°C8:00 21.8°C22.6°C23.0°C23.4°C数据分析与结论:1.温度变化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温度逐渐上升,呈现出良好的温度发展趋势。
2.测点之间的温度差异:在测量时间内,每个测点之间的温度差异较小,说明混凝土内温度分布较为均匀。
3.温度升高速率:通过温度变化曲线观察,可以看出下午4点至晚上8点之间,温度升高速率最快,这是因为日照和太阳辐射导致的混凝土受热最为迅速。
4.温度稳定性:从早上8点开始,温度变化趋势逐渐趋于平缓,表明混凝土达到了较为稳定的温度状态。
5.温度监测对养护质量的验证:根据混凝土养护规定,混凝土的养护期通常为28天。
混凝土结构实体混凝土测温记录
![混凝土结构实体混凝土测温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4abdb2d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9.png)
混凝土结构实体混凝土测温记录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性能和质量,对混凝土结构实体进行温度测量并记录是一项关键的工作。
混凝土在浇筑和硬化过程中会产生水化热,如果温度控制不当,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强度降低等问题,从而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准确的测温记录对于评估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混凝土测温通常采用电子测温仪或热电偶等设备。
在测温前,需要根据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和施工方案,确定测温点的布置位置和数量。
测温点应分布在混凝土结构的关键部位,如厚大构件的中心、表面、角部等,以全面反映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情况。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立即开始进行测温。
测温的时间间隔应根据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和施工要求确定。
一般来说,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前 3 天,测温间隔时间较短,通常为 2 小时左右;随着混凝土温度的逐渐稳定,测温间隔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测温时,将测温设备插入测温点,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温度值。
同时,还应记录测温的时间、测温点的位置以及当时的环境温度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分析混凝土的温度变化规律和评估混凝土的质量非常重要。
在测温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
如果发现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或温度变化过快,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降温或调整养护方案。
常见的降温措施包括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保温材料、浇水降温、埋设冷却水管等。
通过合理的降温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避免温度裂缝的产生。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说明混凝土测温记录的重要性。
某高层建筑的基础底板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厚度为 25 米。
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进行了测温记录。
在混凝土浇筑后的第一天,测温点的最高温度达到了 75℃,超过了设计允许的最高温度 70℃。
通过分析测温记录,发现是由于混凝土浇筑时的气温较高,且水泥用量较大,导致水化热产生的热量较多。
为了降低混凝土的温度,施工人员立即采取了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双层麻袋并浇水降温的措施。
大体积砼养护测温记录
![大体积砼养护测温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fdb2633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f.png)
大体积砼养护测温记录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砼的施工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其中养护和测温环节至关重要。
这不仅关系到砼结构的质量和耐久性,还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大体积砼养护测温的相关内容以及记录的重要性。
一、大体积砼的特点大体积砼一般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 1m 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其特点主要包括:1、混凝土用量大:由于结构尺寸较大,所需的混凝土量也相应较多。
2、水化热高: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而大体积砼由于混凝土量大,内部热量积聚不易散发,容易导致温度升高。
3、温度应力大:由于内外温差较大,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开裂。
二、养护的目的和方法1、养护目的养护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混凝土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使水泥充分水化,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裂缝的产生。
2、养护方法(1)保湿养护:常用的方法是覆盖塑料薄膜、麻袋、草帘等,以防止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
(2)保温养护: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保温材料,如岩棉被、泡沫塑料板等,以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
三、测温的意义和要求1、测温意义通过对大体积砼内部温度的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温度,防止裂缝的产生。
2、测温要求(1)测温点的布置应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分布情况。
一般在混凝土的上、中、下部位及边缘和中心分别设置测温点。
(2)测温时间间隔应根据混凝土的温升情况和环境温度来确定。
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前几天,测温间隔时间应较短,随着混凝土内部温度的逐渐稳定,测温间隔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3)测温仪器应准确可靠,常用的测温仪器有热电偶测温仪和电子测温仪等。
四、测温记录的内容和格式1、记录内容(1)测温时间:包括年、月、日、时、分。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自动计算)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自动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43e2a7b9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7.png)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自动计算)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自动计算)一、引言大体积混凝土是指一次性浇筑量大于500m³的混凝土。
由于其浇筑过程中的保温性和温度控制都与普通混凝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监测和记录十分重要。
本旨在提供一份详尽的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的模板,以供参考使用。
二、测温设备1. 温度传感器:使用高精度的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测量。
2. 数据采集系统:使用自动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的实时监测和记录。
3. 软件系统:使用专门的软件系统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计算。
三、测温位置1. 混凝土浆液温度:在混凝土浆液浇注过程中,选择不同高度的温度测点进行监测和记录。
2. 混凝土表面温度: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选择混凝土表面不同位置进行温度测量。
3. 核心温度: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选择混凝土核心位置进行温度测量。
四、温度测量方法1. 混凝土浆液温度:将温度传感器插入混凝土浆液中,保持一定的时间测量温度。
2. 混凝土表面温度:使用非接触式红外温度枪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温度测量。
3. 核心温度:选择合适的位置,在混凝土中钻取一个孔洞,插入温度传感器进行测量。
五、温度测量记录1. 混凝土浆液温度记录:分别记录不同高度的混凝土浆液温度,以时间为标识进行记录。
2. 混凝土表面温度记录:记录不同位置的混凝土表面温度,以时间为标识进行记录。
3. 核心温度记录:记录混凝土核心温度的变化情况,以时间为标识进行记录。
六、数据分析与计算使用数据采集系统和软件系统对测得的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相应的计算结果。
七、结论根据测温记录和计算结果,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进行评估和总结。
八、附件1. 测温记录表格2. 温度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相关九、法律名词及注释1. 大体积混凝土:指一次性浇筑量大于500m³的混凝土。
2. 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混凝土的温度的传感器设备。
3. 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实时监测和记录温度数据的系统设备。
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
![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8a5c8a2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ed.png)
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测温记录的目的是记录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以了解其发展过程和温度变化规律。
这些记录对于制定养护计划、掌握混凝土强度发展情况以及评估养护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下面是一份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的样例:-----------------------------------------------------------------------------------------------------------------------------------工程名称:xxx工程浇筑日期:xxxx年xx月xx日养护周期:xx天测温地点:xxxx测温仪器:xxxx序号测量时间温度(摄氏度)备注1 xx:xx xx xxx2 xx:xx xx xxx3 xx:xx xx xxx............-----------------------------------------------------------------------------------------------------------------------------------根据测量情况,我们可以对混凝土的温度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一般来说,测温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1.序号:每次测量的序号,用于记录和参考。
2.测量时间:每次测量的具体时间,以小时和分钟为单位。
3.温度:每次测量所得到的温度值,以摄氏度为单位。
4.备注:对每次测量进行简要的说明和备注,如测量地点、测温仪器、外界环境等。
测温记录可以采用人工记录或者自动记录的方式进行,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根据混凝土养护周期的长短,可以增加测量的次数,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温度数据。
1.温度变化规律:根据测温记录,可以了解混凝土温度的变化趋势和规律,如温度的升降速率、峰值温度出现的时间等。
2.养护效果评估:通过测温记录,可以评估养护措施的效果。
如果温度变化平稳,温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说明养护措施有效;如果温度变化波动较大,温度超过了适宜范围,说明养护措施不足或不合理。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8cdba24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8.png)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记录是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的过程。
通过测温记录,可以了解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并做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增加或减少冷却措施、调整混凝土配比等,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在浇筑前,需要对混凝土的材料进行温度监测。
测量混凝土中的骨料和水的温度,以及水泥的温度。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计算混凝土的初始温度,并作为后续温度监测的基准。
在浇筑中,需要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
通常使用温度传感器将温度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系统中。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分析混凝土的温度变化趋势,并作出相应的调整措施。
例如,在混凝土温度过高时可以采取冷却措施,如喷水降温或覆盖保温材料等。
在混凝土温度过低时,可以采取加热措施,如增加保温措施或使用加热设备等。
在浇筑后,需要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持续监测。
通常在混凝土浇筑后的数天或数周内进行温度监测,以了解混凝土的硬化过程和温度变化情况。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确定混凝土的硬化时间和温度变化趋势,并进行相应的控制措施。
例如,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可以采取保温措施,以防止温度过低或过高对混凝土的影响。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记录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测温前,需要确保温度传感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通常需要进行校准和质量控制,并在测温过程中定期检查和校准传感器。
2.在实时监测和记录温度数据时,需要确保数据采集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采集系统应具备实时数据传输和存储功能,并能生成相应的数据报告和图表,以供后续分析和决策。
3.在分析温度数据时,需要考虑混凝土的材料性质和配比,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对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和硬化过程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正和调整。
总结起来,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记录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帮助监测和调控混凝土的温度,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通过对温度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温度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和长期稳定性。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6bc134d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71.png)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大体积混凝土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由于其体积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内部温度升高快,如果控制不当,容易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测温并做好记录,是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测温的目的和意义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规律,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温度异常情况,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预防温度裂缝的产生。
通过测温,可以了解混凝土在浇筑后的升温阶段、降温阶段和稳定阶段的温度分布情况,为施工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二、测温设备和方法1、测温设备常用的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设备有热电偶测温仪、热敏电阻测温仪等。
热电偶测温仪具有测量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但安装较为复杂;热敏电阻测温仪则操作简便,成本较低。
2、测温点的布置测温点的布置应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混凝土结构内部不同部位的温度情况。
一般在混凝土的厚度方向,按照上、中、下位置布置测温点;在平面上,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形状和尺寸,均匀布置测温点。
测温点的间距不宜大于 5 米。
3、测温时间和频率测温应从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开始,持续到混凝土内部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小于 20℃为止。
在升温阶段,每 2 4 小时测温一次;在降温阶段,每 4 8 小时测温一次。
三、测温记录的内容和要求1、记录内容测温记录应包括测温时间、测温点位置、混凝土内部温度、混凝土表面温度、环境温度等信息。
2、记录要求测温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字迹清晰,不得随意涂改。
记录应由专人负责,按时进行测量和记录。
四、测温数据的分析和处理1、数据分析对测温数据进行分析,绘制温度变化曲线,观察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升降情况、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和位置、内外温差等。
2、温度控制标准一般来说,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不宜超过 75℃,内外温差不宜超过25℃。
如果超过控制标准,应及时采取温控措施。
3、处理措施当发现温度异常时,可以采取调整养护措施、加强保温保湿、通水冷却等方法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实例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1f87a11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69.png)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
记录表
一、测温结果应在以下范围中才使砼不易产生裂缝:
1.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 C;
2.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宜大于25° C;
3.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 C/d;
4.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C。
二、根据混凝土浇注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系统设备作以下配置,一台建筑电子测温仪(JDC-2)。
三、入模测温,每台班不少于2次。
配备专职测温人员,按两班考虑,对测温人员要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
测温人员要认真负责,按时按孔测温,前3天每2小时测温1次,每昼夜不得少于4次,不得遗漏或弄虚作假。
测温记录要填写清楚、整洁,换班时要进行交底。
四、测温时发现温度异常,应与时通知技术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以便与时采取相应措施。
五、测温组共分三组,每组三个测点,三个测点分别为底:距底部100〜150MM;中:在浇筑厚度的中部;表:在距浇筑表面100〜150MM部位。
具体位置见下面测点平面布置图片。
J t H।a M i i I i i MI i i i i i i i t P i i i i i i i E r ii
温
工负责王宏斌技术负责>袁海军测温员:周文清计量编号 JDC-2)
国奇、/主而I、/曰口国L测温仪名称建筑电子测温仪
施工负责王宏斌技术负责人:周文清测温员:周文清计量编号 JDC-2)
仪
工负责庄宏斌技术负责人:周文清测温员:周文与计量编号 JDC-2)。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40e34be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2.png)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记载C 编号:施工现场安全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要进行施工安全、消防知识的教育和考核工作,对考核不合格的职工,禁止进入施工现场参加施工。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任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4、施工作业时必须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不许私自用火,严禁酒后操作。
5、穿拖鞋、高跟鞋、赤脚或赤膊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6、穿硬底鞋不得进行登高作业。
7、在高空、钢筋、结构上作业时,一定要穿防滑鞋.8、现场用电,一定要有专人管理,同时设专用配电箱,严禁乱接乱拉,采取用电挂牌制度,尤其杜绝违章作业,防止人身、线路,设备事故的发生。
9、电钻、电锤、电焊机等电动机具用电、配电箱必须要有漏电保护装置和良好的接地保护地线,所有电动机具和线缆必须定期检查,保证绝缘良好,使用电动机具时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10、工地施工照明用电,必须使用36伏以下安全电压,所有电器机具在不使用时,必须随时切断电源,防止烧坏设备.11、在用喷灯、电焊机以及必要生火的地方,要填写用火申请登记和设专人看管,随带消防器材等,保证消防措施的落实。
施焊时,特别注意检查下方有无易燃物,并做好相应的防护,用完后要检查,确认无火后再离开.12、未经安全教育培训合格不得上岗,非操作者严禁进入危险区域;特种作业必须持特种作业资格证上岗。
13、凡2m以上的高处作业无安全设施,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必须先挂牢后再作业。
14、高处作业材料和工具等物件不得上抛下掷.15、从事高空作业人员要定期体验。
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症、癫痫病以及不适于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16、机械设备、机具使用,必须做到“定人、定机”制度;未经有关人员同意,非操作人员不得使用。
17、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漏电保护装置和可靠保护接零,方可启动使用.18、未经有关人员批准,不得随意拆除安全设施和安全装置;因作业需要拆除的,作业完毕后,必须立即恢复。
混凝土测温规范及记录
![混凝土测温规范及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072d9bed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e.png)
按照国标或者地方资料软件表格要求,当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或冬季施工时必须进行测温.温度控制指标及测温频率:温度监控指标如下:内外温差:小于25℃;降温速度:小于1~℃/d;揭开保温层时的温差:小于15℃.监测周期与频率如下:混凝土浇筑初凝前:每测一次;混凝土浇筑结束后12h:每2h 测一次;混凝土浇筑结束后24h:每4h 测一次;混凝土浇筑结束后72h:每8h 测一次;混凝土浇筑结束后15d:每24h 测一次;当内外温差小于15℃时 ,停止测温.如果同条件的混凝土测温不到600c°是很正常的,在60天送检就可以了同条件养护试块不必作混凝土测温,在现场上如果对大体积混凝土作测温也不是用同条件试块的.进入养护室的就不是同条件养护了.所以,同条件养护试块只记录混凝土构件附近的气象温度,而不记录混凝土试块本身的温度.PART 1:测温记录C2—6—12冬季施工时,应进行搅拌测温包括现场搅拌、并记录.混凝土冬施搅拌测温记录包括大气温度、温度、出罐温度、人模温度等.测温的具体要求应有书面技术交底,执行人必须按照规定操作.签字完毕后交归档.“现场搅拌或商品混凝土”字样填人“备注”栏.表格中各温度值需标注.13.测温记录表C2—6—131混凝土的冬期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l04和方案的规定.2测温起止时间指室外连续5d低于5~C时起,至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C冬施结束;掺加的混凝土未达到临界强度4MPa之前每隔2h测量一次,达到抗冻临界强度4MPa且温度变化正常,测温间隔时间可由2h调整为6h.3混凝土冬施养护测温应先绘制测温点标明具体,包括测温点的部位、深度等.测温记录应包括大气温度、各测温孔的实测温度、同一时间测得的各测温孔的平均温度和间隔时间等.此外还应进行计算本次、累计.表格中各温度值需标注正负号.4测温的项目、测温次数和测温孔设置按要求执行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14.养护测温记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对人模时大气温度、各测温孔温度、内外和裂缝进行检查和记录.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应附测温点布置图,包括测温点的布置部位、深度等.表格中各温度值需标注正负号.PART2:5、冬期施工混凝土的测温工作混凝土冬期施工测温在离建筑物10m以外,距地面高度,通风条件较好的地方安装规格不小于300300400的白色百叶箱.测温孔位置的选择,选择在温度变化大、容易散失热量的部位、易于遭受冻结的部位,西北部或前阴的地方应多设置,测温孔的口不迎风设置,且临时封闭.结构测孔的设置1 梁包括简支撑与连接梁:梁上测温孔应垂直的,孔深为梁高的1/3至1/2处.2 现浇:每根构造柱下端设一个测温孔.3 底板:底板测温孔布置按纵横方向不大于5m间距布置,每间房间面积不大于20m2对可设一个测温孔, 测温孔垂直于,孔深为板厚的1/3至1/2.4 :墙厚为20cm及20cm以内时,单面设置测温孔,孔深为墙厚的1/2;当墙厚大于20cm时,双面设置测温孔,孔深为墙厚的1/3,并不小于10cm测温孔与板面成30度倾斜角.大面积墙面测温孔按纵横方向均不大于5m 的间距布置;每块墙面的面积小于20m2时,每面可设一个测温孔.砼拌合物测温:对于已搅拌好的砼,要经常检查砼出罐和入模温度每班不少于4次要求砼或砂浆出罐温度不低于10℃,入模温度不低于5℃. 新浇砼结构和构件的测温:预埋测温管:砼浇筑完在未覆盖前,要预埋测温管,具体预埋的位置和数量,要事先绘出测温点布置图,每个测温点要做好编号.测温次数控制:砼浇筑完及时测一次温度做为第一次测温,以后每2小时测一次,连测三天,三天后改为每4小时测一次早8:00、晚8:00、夜2:00至砼温度0℃为终结.混凝土搅拌、养护测温记录冬季混凝土施工时,应进行搅拌和养护测记录;混凝土冬施搅拌测温记录应包括大气温度、原材料温度、出罐温度、入模温度等;混凝土冬施养护测温应先绘画制测温点布置图,包括测温点的部位、深度等.测温记录应包括大气温度、各测温实测温度、同一时间测得的各测温孔的平均温度和间隔时间等.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对入模时大气温度、各测温孔温度、内外温差和裂缝进行检查和记录.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应附测温点布图,包括测温点的布置、深度等. 测温要求1 在测时,按测孔编号顺序进行,插入测温孔后,堵塞住孔口,留置在孔内3-5分钟后进行读数;2 混凝土出罐、浇注及入模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应少于4次;3 当采用蓄热法养护时,其间每6小时测量一次;4 掺用防冻剂混凝土,在强度未达到以前,每2小时测1次,以后每6小时测一次;5 冬期施工有室外大气测;6 采用成熟度法预估混凝土强度.。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表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895f928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62.png)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表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是一个关键环节,而对其进行温度监测则至关重要。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体积较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内部温升快,容易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为了有效地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我们需要进行严格的温度监测,并做好详细的测温记录。
一、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的目的和意义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规律,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温度异常情况,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预防温度裂缝的产生。
通过测温,可以了解混凝土在浇筑后的升温、降温过程,以及混凝土内部与表面、表面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从而为调整养护措施提供依据。
温度裂缝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危害不容忽视。
裂缝的出现会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因此,准确的测温记录和合理的温控措施对于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测温设备和方法1、测温设备常用的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设备有热电偶测温仪、热敏电阻测温仪等。
热电偶测温仪具有测量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热敏电阻测温仪则具有稳定性好、价格相对较低等特点。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温设备。
2、测温点的布置测温点的布置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分布情况。
一般在混凝土的厚度方向、平面位置等部位设置测温点。
对于厚度较大的混凝土,应在不同深度布置测温点,如表面、中部、底部等。
3、测温时间间隔测温的时间间隔应根据混凝土的温升情况和施工要求确定。
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前几天,由于温升较快,测温时间间隔应较短,一般为 1-2 小时;随着混凝土温度的逐渐稳定,测温时间间隔可以适当延长,如4-8 小时。
三、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表的内容1、工程名称、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基本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明确测温对象的具体情况,为后续的分析和处理提供背景资料。
2、测温日期和时间准确记录每次测温的具体日期和时间,以便了解温度变化的时间规律。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实例)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0d88991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9.png)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表
一、测温结果应在以下范围中才使砼不易产生裂缝:
1.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C;
2.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宜大于25°C;
3.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C/d;
4.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C。
二、根据混凝土浇注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系统设备作以下配置,一台建筑电子测温仪(JDC-2) 。
三、入模测温,每台班不少于2次。
配备专职测温人员,按两班考虑,对测温人员要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
测温人员要认真负责,按时按孔测温,前3天每2小时测温1次,每昼夜不得少于4次,不得遗漏或弄虚作假。
测温记录要填写清楚、整洁,换班时要进行交底。
四、测温时发现温度异常,应及时通知技术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五、测温组共分三组,每组三个测点,三个测点分别为底:距底部100~150MM;中:在浇筑厚度的中部;表:在距浇筑表面100~150MM部位。
具体位置见下面测点平面布置图片。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一)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一)](https://img.taocdn.com/s3/m/8ade7ca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04.png)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一)引言概述: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是一项重要的工程质量控制工作,通过测量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可以评估其硬化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情况,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本文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的相关内容,包括测温设备的选择与布置、温度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方法等。
正文:一、测温设备的选择与布置:1.1 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根据混凝土的特点,需要选择能够耐受高温和潮湿环境的温度传感器,例如石英温度计或硅酮温度计。
1.2 设计合理的传感器布置方案:传感器应布置在混凝土的核心部位,避免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同时要确保传感器的位置能够代表整个混凝土体的温度。
1.3 保护传感器免受外部干扰:在传感器周围设置适当的保护措施,如遮挡物或防护盒,防止外部物体对传感器造成影响。
二、温度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方法:2.1 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设备:可以使用数据记录仪或自动化监测系统进行数据采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确定采样频率:根据混凝土的硬化过程和温度变化规律,确定合适的采样频率,以获取足够的温度数据。
2.3 数据的实时监测与记录:通过数据记录仪或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并记录混凝土的温度变化,确保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2.4 数据的清理与校正:对采集到的温度数据进行清理和校正,排除异常数据和误差,保证得到准确的温度信息。
三、温度数据的分析与评估:3.1 温度曲线的绘制与分析:根据采集到的温度数据,绘制温度曲线,并分析其趋势和峰值,了解混凝土的温度演变过程。
3.2 温度变化与混凝土强度的关联性分析:将温度数据与相应的混凝土强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估温度变化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程度。
3.3 预测混凝土硬化过程:根据温度数据的分析结果,预测混凝土的硬化过程,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满足设计要求。
四、温度控制与调整策略:4.1 温度控制措施的采取:根据温度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温度控制措施,如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采取降温措施等。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ac9f659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7.png)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养护是混凝土工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其中温度控制是养护工作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特别是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如大坝、混凝土梁、混凝土框架等,温度控制更加重要。
下面是对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的详细说明。
测温记录的目的是为了监测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测温记录通常包括以下内容:工程名称、日期、日期、时间、环境温度、混凝土温度、环境相对湿度、测温点位置等。
测温记录的时间应从拌合开始,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记录。
温度测量点的选择应该代表混凝土整体的温度变化情况,通常在混凝土模板中选取1/3和2/3的高度处各设立一测温点,在排列上应均匀分布。
混凝土温度的测量方法通常有两种: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是通过混凝土表面插入温度计或通过混凝土中插入温度传感器来测得的。
间接测量是通过对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测量,利用计算方法来推算混凝土温度。
测温记录样本如下:=================测温记录样本=================工程名称:XXX大坝日期:2024年1月1日环境温度:20℃混凝土温度:-1℃环境相对湿度:60%测温点位置:1/3高度、2/3高度-----------------------------------------时间1/3高度2/3高度-----------------------------------------09:00-2℃0℃12:000℃2℃15:002℃4℃18:004℃6℃-----------------------------------------该测温记录表中,环境温度为20℃,混凝土温度从早上9点开始测量,每隔3个小时进行一次测温,到晚上6点为止。
测量的温度分别在1/3高度和2/3高度处进行。
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温度逐渐升高,1/3高度和2/3高度之间的温度差逐渐增大。
根据测温记录,可以对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进行判断。
混凝土测温记录
![混凝土测温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88cedd4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b.png)
混凝土测温记录混凝土在浇筑和养护过程中,其内部温度的变化对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准确记录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一、测温的目的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散发出去,就会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从而产生温度应力。
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影响其结构性能和使用寿命。
通过对混凝土进行测温,可以及时了解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温度,预防裂缝的产生。
二、测温设备及原理1、测温设备常用的混凝土测温设备有热电偶测温仪和电子测温仪。
热电偶测温仪是通过热电偶传感器来测量温度,其测量精度较高,但操作相对复杂。
电子测温仪则采用热敏电阻或半导体传感器,操作简便,易于携带。
2、测温原理热电偶测温仪是基于热电效应原理工作的。
当两种不同的金属导体组成闭合回路时,如果两端存在温度差,回路中就会产生电流,从而测量出温度。
电子测温仪则是利用热敏电阻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
三、测温点的布置测温点的布置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的分布情况。
一般来说,在混凝土浇筑平面上,测温点应布置在边缘和中间部位;在混凝土浇筑厚度方向上,测温点应布置在底部、中部和表面附近。
测温点的间距不宜大于 6 米。
例如,对于一个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可在基础的长、宽、高三个方向上分别布置测温点。
在长度方向上,每隔 6 米布置一个测温点;在宽度方向上,每隔 4 米布置一个测温点;在厚度方向上,在底部、中部和表面分别布置测温点。
四、测温时间及频率1、测温时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立即开始测温,直至混凝土内部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小于 25℃,且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5%以上时,方可停止测温。
2、测温频率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前 3 天,每 2 小时测温一次;第 4 至 7 天,每 4 小时测温一次;第 8 至 14 天,每 8 小时测温一次;14 天后,每天测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