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之穴位贴敷疗法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病夏治之穴位贴敷疗法

摘要:探讨冬病夏治之穴位贴敷疗法的作用机理、适应病症、操作规范、皮肤反应与处理、注意事项。

关键词: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

【中图分类号】r30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098-01

冬病夏治是根据人体在夏天阳气最旺之时,顺应天人相应之养生之道,借天之阳而补人体之阳。夏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日子,古人认为“夏之日”“阳气之至极”,“阴气之始生”,自然是如此,人身也是如此.对于冬季易患病的人来说,本身为阳气虚弱,发展至冬天则会出现阴寒内盛,从而产生疾病,而在阴气伏藏之时就采取治疗措施,“抑阴扶阳”,把冬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预防思想。

在中医里面可以用多种方法体现出来,最常用的穴位贴敷疗法,具体方法源自清朝张璐的《张氏医通》白芥子涂法。该法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植物油、清凉油、药液调成糊状,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药末散于膏药上直接贴敷穴位和患处(阿是穴),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

1敷贴疗法的作用机理

1.1穴位的刺激作用:穴位敷贴疗法刺激和作用于体表腧穴相应的皮部,可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

“以通郁闭之气,以散瘀结之肿”,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以肤固表、以表托毒、以经通脏、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

1.2药物效用:敷贴药物直接作用于体表穴位或表面病灶,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起到活血化瘀、清热拔毒、消肿止痛、止血生肌、消炎排脓、改善周围组织营养的作用。药物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联络脏腑,沟通表里,可发挥较强的药效作用。

1.3综合作用:穴位敷贴作用于人体既有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的温热刺激可对局部气血进行调整,辛味中药在温热的环境中易吸收,同时药物外敷刺激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的发挥了行气血、调阴阳的作用。

2敷贴疗法适应病症

主要是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疾病。

1.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2.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炎;

3.小儿体虚易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者;

4.近年骨关节炎疾病;

5.亚健康人群;

禁忌人群:

1.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

2.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3.瘢痕体质者;

4.咳黄浓痰、咯血患者;

5.医生认为不宜使用的患者;

3敷贴疗法的操作规范

3.1药物组成:主药:猛、生、气味浓烈芳香走窜的强效药物为主体,如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引经药或适当赋形剂:黄酒、生姜、黄连、牛膝水。

3.2药材炮制: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采用道地药材,白芥子可以通过炒制或者调整其配伍比例控制对皮肤的刺激程度,其余药物均采用生药。

3.3药物制备:药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洁净药材,将药物烘干,粉碎,过80~120目筛,备用。

姜汁的制备方法:采用生姜,洗净,粉碎,三层无菌纱布挤压取汁而成。姜汁的浓度各地医院可以根据原有的经验和地域的特点在50%~100%之间适当调整,浓度调整可以通过加适量蒸馏水调配而成。

生药粉和生姜汁的比例为10克:10毫升,可以根据各地气候因素和经验予以适当调整。贴敷时取生药粉用姜汁调成较干稠膏状,药物应在使用的当日制备,或者置冰箱冷藏室备用。

3.4贴敷方法: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然后

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

3.5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在三伏天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

3.6贴敷时间

①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0.5~2小时。

②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

3.7疗程: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疗效。

3.8贴敷部位:贴敷的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辨证取穴,临床常用穴位有风门、膈俞、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

4贴敷后的皮肤反应与处理

4.1正常皮肤反应及其处理:局部皮肤潮红、灼热、轻度刺痛,或出现小水疱,极少数可以出现大水疱。患者敷药处皮肤多数会在一段时间内遗留色素沉着。贴敷部位如果出现小的水疱,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或者给予湿润烧伤膏外涂以减轻不适感。大的水疱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底部,排尽液体,消毒以防感染,外

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

4.2不良皮肤反应及处理方法:贴敷后,局部皮肤红肿,可外涂皮宝霜、皮康霜等减缓刺激;皮肤局部水疱或溃烂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或涂搽烫伤软膏、万花油、红霉素软膏等;皮肤过敏可外涂抗过敏药膏,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处理。

5敷贴疗法的注意事项

1.对于所贴敷之药,应将其固定牢稳,以免移位或脱落。

2.贴敷药物部位出现水疱者注意局部防止感染。

3.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脱敏胶带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

4.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只可用清水洗涤,不宜用汽油或肥皂等有刺激性物品擦洗。

5.配制好的药物不可放置过久,药物宜密闭、低温保存。

6.治疗期间禁食生冷、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

7.久病、体弱、消瘦者,用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

近三年来,我院针灸科、儿科、呼吸科均开展了主要针对亚健康人群和慢性病人群的在中医辨证分型基础上采用穴位敷贴的方

法进行治疗。随访情况:呼吸系统疾病的的疗效较好。50%左右的患者发作的次数及程度有所改善,用药的时间缩短。连续两年以上治疗的患者疗效优于一年治疗的患者。

参考文献

[1]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儿童哮喘诊断治疗常规(试行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