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阅读理解及答案.1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城三月》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城三月》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城三月》原文及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小城三月》原文这时城里的街巷,又装满了春天。

暖和的太阳,又转回来了。

街上有提着筐子卖蒲公英的了,也有卖小根蒜的了。

更有些孩子们,他们按时节去折了那刚发芽的柳条,正好可以拧成哨子,就含在嘴里满街地吹。

声音有高有低,因为哨子有粗有细。

大街小巷到处呜呜呜,呜呜呜,好像春天是从他们的手里招呼回来似的。

但是这为期甚短。

一转眼,吹哨子的不见了。

接着杨花飞起来了,榆钱飘满了一地。

在我的家乡那里,春天是快的。

五天不出屋,树发芽了;再过五天不看树,树长叶了;再过五天,这树就像绿得使人不认识它了。

使人想,这棵树,就是前天的那棵树吗?自己回答自己:当然是的。

春天就像跑的那么快。

好像人能够看见似的。

春天从老远的地方跑来了,跑到这个地方,只向人耳朵吹一句小小的声音:“我来了呵”,而后很快地跑过去了。

春,好像它不知道多么忙迫,好像无论什么地方都在招呼它。

假若它晚到一刻,太阳会变色,大地会干成石头,尤其是树木,那真是好像再多一刻工夫也不能忍耐。

假若春天稍稍在什么地方留连了一下,就会误了不少的生命。

春天为什么不早一点来,来到我们这城里多住一些日子,而后再慢慢地到另外的一个城里去,在另外一个城里也多住一些日子。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城三月》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一定积累了不少有关春天的诗句吧,背一背。

2、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描写春天的文章《小城三月》。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哪些问题?二、阅读理解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再读课文,画出精彩语段,有感情朗读。

三、探究思考,体会中心1、自由读文,独立完成文后练习:(1)春天来了,人们都在做什么?(2)春天里,树的变化有什么特点?(3)说说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小学三年级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1)

小学三年级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1)

小学三年级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金色的草地》,主要围绕一篇描绘大自然中金色草地与兄弟之间情感的故事。

详细内容包括:1.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2. 掌握生字词:草地、金色、清晨、夕阳、扑闪、假装等。

3. 分析课文结构,了解记叙文的写作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学会生字词,提高词汇积累,培养阅读能力。

3. 通过课文学习,了解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描绘,体会作者情感。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学习记叙文写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金色草地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大自然的感受,引入课题。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 精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描绘的场景和情感,学习生字词。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描绘大自然。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段关于大自然的描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写作方法,以“美丽的校园”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美丽的校园清晨,阳光洒在校园的操场上,金色的草地闪闪发光。

同学们穿着整洁的校服,欢快地跑来跑去。

校园里的花儿争相开放,五彩斑斓,好像在向我们微笑。

夕阳西下,校园披上了金色的余晖,显得更加美丽。

2. 课后阅读:阅读其他关于大自然的文章,拓展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开展户外活动,观察大自然,激发写作灵感。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和发现美,提高写作水平。

《爸爸的花儿落了》原文、教案及阅读答案

《爸爸的花儿落了》原文、教案及阅读答案

《爸爸的花儿落了》原文、教案及阅读答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原文,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关注和珍惜。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 体会作者对家庭的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深层次的含义。

2. 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关注和珍惜。

教学准备:1. 准备原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文本。

2. 准备相关的问题和讨论题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教案《爸爸的花儿落了》。

2. 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

二、阅读原文(15分钟)1. 让学生阅读原文《爸爸的花儿落了》。

2.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三、讨论和分析(15分钟)a. 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什么?b. 主人公对家庭和亲情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c. 爸爸的花儿落了,象征着什么?2.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四、情感体验(10分钟)1. 让学生分享自己家庭的亲情故事。

2. 引导学生珍惜家庭和亲情,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和感激之情。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和分享,强调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对家庭的态度和行为,制定珍惜家庭的计划。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家庭和亲情的作文。

2. 组织学生参观家庭博物馆,了解家庭的历史和文化。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家庭和亲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在讨论和分析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在情感体验环节,学生分享了家庭的亲情故事,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感情。

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家庭和亲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珍惜。

六、深入分析文本主题(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原文中对于“爸爸的花儿”这一元素的描写,探讨其在文本中的象征意义。

2. 学生思考并讨论:爸爸的花儿落了,象征着家庭的何种变迁?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一象征表达自己的情感的?3. 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进一步阐述文本主题:家庭的变迁、亲情的珍贵以及成长的代价。

2024年吆喝教案第一课时吆喝阅读短文及答案

2024年吆喝教案第一课时吆喝阅读短文及答案

2024年吆喝教案第一课时吆喝阅读短文及答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吆喝的定义和作用。

2.通过阅读短文,分析吆喝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3.学会运用吆喝技巧进行有效的口语表达。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吆喝的定义和作用,分析吆喝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2.教学难点:运用吆喝技巧进行有效的口语表达。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吆喝的定义和作用,激发学生对吆喝的兴趣。

2.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吆喝场景,体会吆喝的魅力。

二、阅读短文1.教师发放阅读材料,学生自主阅读短文。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讨论短文中的吆喝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短文内容及答案:【短文】在一个繁华的集市上,小贩们纷纷吆喝着自家商品的优点。

小明去买水果,耳边传来一阵阵吆喝声:“新鲜水果,又大又甜,不甜不要钱!”小明被吸引过去,果然发现水果新鲜可口。

【答案】1.吆喝的定义:吆喝是一种口头广告,通过大声呼唤、夸耀自家商品的特点,吸引顾客购买。

2.吆喝的作用:吆喝可以吸引顾客的注意力,提高商品的销量。

三、分析吆喝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短文中吆喝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2.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讨论吆喝的技巧。

【答案】1.语言特点:吆喝语言简洁明了,富有节奏感,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2.表达方式:吆喝通过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突出商品的特点,吸引顾客。

四、实践环节1.教师给出几个商品,让学生模拟吆喝场景,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吆喝。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六、课后作业1.观察生活中的吆喝现象,分析吆喝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2.尝试运用吆喝技巧,为自家商品编写一段吆喝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大家有什么收获?二、深入分析吆喝技巧1.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吆喝技巧,如节奏感、语气、修辞手法等。

2.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讨论如何运用这些技巧。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1古诗三首绝句春江晚景三衢道中教案作业题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1古诗三首绝句春江晚景三衢道中教案作业题及答案

1.古诗三首【课时目标】1.会认“鸳、鸯”2个字,会写“融、燕”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了解《绝句》的内容及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课堂作业新设计】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用“√”标出)融.化(rónɡ róu)燕.子(yān yàn)鸳.(yuān yān)鸯.(yānɡ iānɡ)2.默写古诗《绝句》。

3.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绝句》写了怎样的画面。

参考答案1.rónɡ√ yàn√ yuān√ yānɡ√2.默写《绝句》。

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春天的阳光和煦温暖,大自然一片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春风吹来,带着花草的清香,河滩上冰雪融化,泥土变得潮湿而松软,引得燕子飞来含泥筑巢,温暖的沙子上还偎依着一双双的鸳鸯。

【板书设计】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教学中,教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1.抓住杜甫“诗中有画”的特点展开想象,感受春色之美。

首先,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了解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感觉、色彩、气味等方面想象景物特点并且在交流中使认识更加清晰。

2.适当拓展赏析,一方面增加学生背诵方面的积累,另一面蓄积对春天的美好感受。

3.课中有独立读、对读,个别读、齐读,读句子、读全诗等多次诵读,辅以适当的动作,学生学的兴趣盎然,增加积累。

不足之处:在教学中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根据诗句大胆想象,没有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更远处发展。

【课时目标】1.会认“惠、崇”等3个生字,会写“芦、芽”等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小学三年级阅读理解答题技巧讲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阅读理解答题技巧讲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阅读理解答题技巧讲课教案一、课题小学三年级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阅读理解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2. 帮助学生掌握小学三年级阅读理解常见的题型和答题技巧。

3.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增强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 各种题型答题技巧的讲解,如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等。

2. 引导学生学会从文章中找关键信息。

(二)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答题技巧,而不是生搬硬套。

2. 培养学生对阅读理解的整体理解能力,而不是只关注局部内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直接向学生讲解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和知识点。

2. 举例法:通过大量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答题技巧的运用。

3. 互动法:与学生进行互动,让他们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困惑。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2分钟)同学们呀,咱们今天要来讲讲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

你们有没有觉得阅读理解有时候就像一个小怪兽,有点难对付呢?其实呀,只要掌握了一些小秘诀,就可以轻松打败它啦。

(二)阅读理解题型及技巧讲解(20分钟)1.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我告诉你们哦,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就像是给文章拍一张小快照。

我们可以先看看文章是写人、写事还是写景的。

如果是写事的文章呢,就要找到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比如说有一篇文章讲小明在公园里捡到一只小麻雀,他想把小麻雀带回家,但是妈妈告诉他小麻雀的家在大自然,最后小明把小麻雀放回了大自然。

那我们就可以这样概括:小明在公园捡到小麻雀,想带回家,妈妈教育他后,他把小麻雀放回大自然。

那如果是写人的文章,就要找出这个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特点。

比如写小红是个乐于助人的孩子,她经常在学校帮助同学打扫卫生、辅导功课。

我们就可以概括成小红乐于助人,常在学校帮助同学打扫卫生和辅导功课。

2. 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不认识的词语,这时候怎么办呢?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来猜。

就像有个词叫“忐忑不安”,文章里说小明考试没考好,在回家的路上,心里忐忑不安。

小学三年级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1)

小学三年级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1)

小学三年级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详细内容为《金色的草地》一文。

文章描述了作者在金色草地上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大自然的美妙景色和变化。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并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并掌握本课生字词。

难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展示金色草地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景色。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片金色草地的故事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探索其中的奥秘吧!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认读生字词,理解词义。

3. 合作交流(1)小组讨论:课文描绘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精讲细读(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朗读节奏和语气。

(2)逐段讲解课文,分析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5. 随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

(2)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金色的草地》2. 板书生字词:草地、金色、阳光、蝴蝶、变化、神奇等。

3. 画出课文结构图,标注重点句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并组词造句。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段话描述你最喜欢的自然景色。

2. 答案:(1)略。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及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及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及反思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及反思篇一1、理解词句,读懂课文,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增加学生的民族骄傲感。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其次、三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赵州桥的宏伟、结实、美观和设计上的特点。

2、学习观看事物的方法及用词的精确。

三、教学时数:三课时四、教具:挂图、投影片、生字卡片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题的引入。

你或许欣赏过大海,巡游过公园,却没想到在我们河北省赵县的河上还有一座建筑独特的石拱桥,它就是赵州桥。

今日教师就带着大家去欣赏这座宏伟、结实、美观的赵州桥。

(一)出示挂图,借助配乐范读课文。

(二)按要求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

2、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3、标出课文的自然段,想一想每段的主要内容。

(三)指生分段朗读课文,留意正音。

(四)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以字带词,指生读。

2、指生分段朗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读读写写课后3题的词语。

其次课时(一)复习稳固上节课所学内容。

1、出示生字卡片,指生读一读。

2、指生分段朗读课文后,用一句话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

(二)重点句、段指导,理解课文内容。

1、这种设计在建桥是一个创举。

(出示投影)问:①“创举”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说是一个创举?(提示:赵州桥建筑7年后,在法国太克河上有人造过类似的石拱桥,早已倒塌了)②这种设计指的是什么?③指生读一读这局部课文,看谁读得最精确。

2、赵州桥不但结实,而且美观。

(出示投影)问:①结实、美观各是什么意思?②哪些语句写了赵州桥的结实,谁读一读?③赵州桥的美观表现在哪里,谁再读一读?④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致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漂亮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眺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全部的龙好像都在游动,像活的一样。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同步阅读教案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同步阅读教案

三上一单元同步阅读课堂引入(5mins)最优讲法:由程门立雪的故事讲解辛苦求学和尊重老师的典范,引入本单元以学校和学习为主的三篇文章。

程门立雪有一次,杨时和游酢(zuò)来拜见他们的老师程颐,但是当他们看见他们的老师坐着睡着了的时候,不忍心打扰他们的老师,就站在旁边,耐心地等着他们的老师醒过来,天上下起了大雪,而且越下越大,杨时和游酢没有走,等程颐醒来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有一尺深了,这件事因此作为尊重老师的典范成为学界的佳话。

请你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这个故事。

课中讲解最优讲法:先让学生回忆学校课堂知识,让学生独立进行课文结构和主题的梳理,根据学生的回答再进行补充,对于学生遗忘较大、知识比较混乱的课文要回到书本再次进行梳理。

重点强调每篇文章的情感,每一课讲完之后进行对点练习。

【事实性知识:识记】一、授课内容1课内阅读(一)《大青树下的小学》文本结构例题:大青树下的小学(节选)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1.选文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学生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2.联系上下文,说说“窗外十分安静”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对画线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读画线句子时,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鸟儿、蝴蝶、猴子认真听学生们读书的画面,很有新鲜感。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萝卜头的故事》教案(1)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萝卜头的故事》教案(1)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萝卜头的故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小萝卜头的故事》。

该故事讲述了小萝卜头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乐观向上,与同学们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故事。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分析、主题思想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萝卜头的乐观精神。

3. 培养学生关爱同学、团结互助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朗读能力的培养。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句子,体会小萝卜头的乐观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歌曲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乐观向上的精神,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并尝试理解句子。

3. 生字词学习(10分钟)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书写,并解释重点词语。

4. 课文解析(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小萝卜头乐观向上的精神。

5. 朗读课文(5分钟)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进行点评,指导朗读技巧。

6.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教师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帮助同学,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品质。

7.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例题,并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8.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课题:《小萝卜头的故事》2. 生字词:艰苦、乐观、向上、团结、互助3.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a. 小萝卜头在艰苦的环境中是如何表现的?b. 你从课文中学会了什么品质?2. 答案:(1)见课本生字词部分。

(2)a. 小萝卜头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乐观向上,与同学们相互帮助,共同成长。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6单元阅读理解过关练习(二)(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6单元阅读理解过关练习(二)(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6单元阅读理解过关练习(二)(含答案)第1-6单元阅读理解过关练习(二)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课内阅读。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节选)“等等,老屋!"一个小极了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不注意根本听不到,“请再站一会儿吧,我肚子好饿好饿,外面的树被砍光了,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

”老屋低头看看,眼睛眯成一条缝:“哦,是小蜘蛛啊。

好吧,我就再站一会儿。

"小蜘蛛飞快地爬进屋子,在墙角织了一张又大又漂亮的网。

偶尔有虫子撞到网上,小蜘蛛马上爬过去把虫子吃掉。

1.这几段话写的是()A.老屋没有倒下去。

B.小蜘蛛在墙角织网抓虫。

C.老屋没有倒下去,小蜘蛛在墙角织网抓虫。

2.小蜘蛛吃饱后会对老屋说些什么?课内阅读理解。

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二十一天行吗主人想拿走我的蛋可是我想孵小鸡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孵蛋的地方老屋低头看看,墙壁吱吱呀呀地响:哦,是老母鸡啊。

好吧,我就开站二十一天。

”二十一天后,老母鸡从破窗户里走了出来,九只小鸡从门板下面叽叽叫着钻了出来:叽叽,谢谢!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3.给第1自然段加上标点。

4.“吱吱呀呀"是个表示的词,用在这里说明5.概括故事内容。

6.请你评价文中的老屋有什么样的品德。

一天早晨,当它正在树林里练习,发出的喔喔喔的叫声是那么逼真,那么好听,那么洪亮。

一只狐狸听到了,心里寻思着:公鸡终于来找我了。

我得去感谢它的来访。

狐狸真的去了,还没忘记带上刀叉和餐巾,因为对狐狸来说,没有比小公鸡更美味可口的午餐了。

可以想见,当它看见啼叫的是一只狗而不是小公鸡时,该是多么失望啊。

那狗蹲坐着,一生又一声地喔喔叫着。

()哎呀()狐狸说道()原来是这样()你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一个圈套?”“当然啦。

你让我以为,是一只公鸡在树林里迷路了,而你却高下圈套想抓我,幸好我发现得及时。

"“我向你担保,我压根儿就没想抓你。

三年级阅读之中心句训练电子教案

三年级阅读之中心句训练电子教案

三年级阅读训练之——中心句姓名:一、中心句就是文章中最核心的一句话。

一篇文章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所有内容都是围绕中心展开叙述的。

二、思考:1、文章有没有中心句?是哪一句?为什么?2、这个中心句在文中处于什么位置?3、这个中心句,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例1:青蛙最喜欢吃昆虫。

苍蝇、蚊子、白蛉、蚱蜢……它都爱吃。

它鼓着一对大眼睛,蹲在池塘边上,只要有虫子飞过,它“噌”地跳起来,舌头一伸,就把虫子卷进嘴里去了。

例2: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例3:陈老师多珍惜粉笔哟!每次上课,她从盒里取出一支粉笔,用到最后一点点,还舍不得扔掉。

两个指头掐得紧紧的,用力地写着,直到无法再写的时候才扔掉。

那时候,你看到粉笔头只有豆粒儿那么一丁点儿了。

你一定会想:陈老师多珍惜粉笔哟!三、找中心句的方法:⒈认真阅读全文。

⒉仔细分析段内句子间的关系,明确全段的中心意思,判断本段是否有中心句。

四、了解中心句在段内的位置及作用:①开头:概括和总述作用。

②中间:承上启下作用。

③末尾:归纳和总结作用。

五、课堂巩固(一)“小花鹿”可真讨人喜欢。

圆圆的脑袋上,一对粉红色的小耳朵向上竖着,仿佛在倾听周围的动静。

脸上嵌着两只明亮的眼睛,透蓝的眼眶里,那圆溜溜的大眼珠还真有神采呢!一张小嘴微微撅着,像是要跟我说话。

“小花鹿”的身体是桔黄色的,上面还有大红色的梅花斑纹。

它那条又小又短的尾巴向上翘着,显出一副调皮的样子。

1、找出本段的中心句用“—”划出来。

2、这段话按()的顺序来介绍小花鹿的。

这一段是()结构。

(二)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小学三年级语文《拐弯处的回头》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拐弯处的回头》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拐弯处的回头》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导语】《拐弯处的回头》的主要内容是:弟弟的脚被石头划破了,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在巷口碰见爸爸时,爸爸只是简单说了几句,弟弟委屈得大发牢骚,后来爸爸在拐弯处不经意地回头瞟了一眼,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小学三年级语文《拐弯处的回头》知识点原文:一天,弟弟在郊游玩耍时,被尖利的石块划破了脚,到医院包扎一番之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

他哭丧着脸,跷起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满以为会得到一点儿同情与怜爱。

不料爸爸只是简单说了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

他觉得爸爸一点儿也不关心他。

就在他大发牢骚的时候,有个同学笑着劝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愿表现出来罢了。

不信你看,等会儿你爸走到前面拐弯儿的地方,一定会回头看你的。

”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想看看是不是这样。

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背影。

爸爸依然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爸爸走到拐弯儿处的刹那间,却不经意似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儿处。

虽然这一切只发生在一瞬间,但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光。

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儿处的回头。

字:罢(bà)、刹(chà)、瞬(shùn)词:郊(jiāo)游、巷(xiàng)口、绷(bēng)带、委(wěi)屈(qū)、牢骚(sāo)、其(qí)实重点句子:1、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

他哭丧着脸,跷起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满以为会得到一点儿同情与怜爱。

不料爸爸只是简单说了几句,便自己走了。

2、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

他觉得爸爸一点儿也不关心他。

精选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100篇电子教案

精选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100篇电子教案

精选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100篇阅读一、有一只小白鸭,常常借了别人的东西忘了还。

鸡妈妈的小花盆,兔弟弟的小花伞,小胖猪家的小水壶........全放在它家里了。

鸡妈妈、兔弟弟和小胖猪决定想个办法帮助小白鸭改掉这个不好的习惯。

这天,它们三个来到小白鸭家,对它说:“小白鸭,你的新自行车能借我们用一下吗?”小白鸭虽然心里有些舍不得,可还是把车交给了它们:“这是新车,你们要小心骑。

”“放心吧,我们一定会小心的。

”三个朋友齐声说。

一天过去了,它们没有来还车。

两天过去了,它们还是没有来还车。

小白鸭要去办事了,它想:我还是骑旧自行车吧。

小白鸭去库房取它的旧自行车,哇——它发现借的鸡妈妈、小白兔和小胖猪的东西全放在那儿,怎么都忘了还呢?小白鸭脸红了,它赶紧把这些东西挂在车上,给鸡妈妈他们送去。

1、小白鸭有个不好的习惯,是什么?后来谁帮助它改掉了这个不好的习惯?2、短文第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正确的后面画“√”。

(1)小白鸭和兔弟弟是好朋友。

()(2)鸡妈妈、兔弟弟和小胖猪向小白鸭借自行车,小白鸭虽然有些舍不得,但还是借给了它们。

()(3)鸡妈妈向小白鸭借来了自行车。

()3、你喜欢小白鸭吗?为什么?4、鸡妈妈它们帮助小白鸭的办法好不好?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二:----------------------我们来到了“金沙滩”。

展现在眼前的是茫茫的大海,海水汹涌,海浪拍打这礁石,发出“啪啪”的声音,金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顿时海面上波光粼粼()。

成群的海鸥在天空中“嘎嘎”()地叫着,一会儿仰飞蓝天,一会儿俯()冲大海,活像银色的小飞机。

渔船开起了彩色风帆,如同碧空里在星星点点。

蓝天、碧海、白色的海鸥、一叶叶扁()舟,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画卷。

海边是沙滩。

沙子是金黄的,踩上去友松又软,就像踩在地毯上,真舒服﹗阳光照在沙滩上,像是铺上了一层耀眼的碎金。

我想:这“金沙滩”的名字,大概就是这样得来的吧﹗沙滩上随处可见五彩缤纷、奇形怪状的贝壳。

小学语文阅读课教案十篇优秀10篇

小学语文阅读课教案十篇优秀10篇

小学语文阅读课教案十篇优秀10篇小学三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设计篇一复习目标:1、掌握阅读短文中体现的知识点,并能按题目要求正确答题。

2、能掌握读懂句子的基本方法,利用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以及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3、通过学生自主复习,归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积累阅读方法。

复习重点:利用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以及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复习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

复习准备课件复习流程一、激趣导入1、复习引入: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想必大家掌握了不少阅读文章的好方法,老师现在要考考大家,读懂一篇文章要具备哪些要素呢?(出示:掌握词句意思、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情感、把握文章结构。

)这几部分都很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突破其中的一项句子的理解。

(出示题目)2、创设情境:今天老师收到了一封来自森林的求救信,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出示课件:创设闯关救小老虎的情境。

)大家愿意帮帮虎妈妈吗?二、第一关:温故知新说方法(10分)1.现在就来秀一秀我们的本领吧。

请说说自己掌握了哪些理解句子的方法。

2.小组讨论,汇报(师相机出示方法)3.小结。

三、第二关:精彩句子大回放(20分)1、出示课文句子,请分小组读。

2、请说说这些句子的意思和理解的方法。

3、同位互说,选题抢答,其他补充。

4、小结四、第三关:实战训练大比拼(20、30、50)1、出示阅读短文,让学生练习,小组讨论2、选题回答,请说出你是用什么方法读懂的?3、过渡:看来,前面几关都难不到同学们,现在要提高难度,有信心吗?4、请大家从短文里找出一句你认为是最重要或最难懂的话并说出选句的理由?5、讨论: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五、第五关:七嘴八舌谈收获这场比赛真是既紧张,又激烈,不知不觉就要接近尾声了。

大家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呢?六、宣布结果、总结同学们这次表现都很棒,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

孔子说得好: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希望我们日后能把学到的阅读方法多加以练习,达到灵活运用,这样,我们的阅读能力才能提高得更快,在下次的挑战中一定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阅读理解及答案.1智慧果我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湖,名叫天鹅湖。

据说许多年以前,曾经有一群天鹅在这里生活,因此而得名。

湖呈圆形,湖水清可见底,碧得发亮。

湖的四周有茂密的树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垂(cuí chuí )柳,在微风的吹动下,柳条迎(yíng yín )风起舞。

湖水映衬出柳姑娘的身影十分秀美。

树下是一片嫩绿(lǜ lù)的草地,草地上开着红的、黄的、蓝的小花。

湖上有一座美丽的小桥,把天鹅湖打扮得更加美丽。

1、给短文加个题目:(3分)2、保留()里正确的读音,划去不正确的。

(3分)3、第2自然段先写了湖水()、(),再写湖的四周有(),接着写树下有()和(),最后写湖上有()。

(12分)4、短文的主要意思是()(2分)A、讲了天鹅湖的美丽的景色。

B、讲了家乡的天鹅湖里什么都没有。

C、讲了天鹅湖四周的景色。

5、上面的短文中,你最喜欢哪些词、句,请你摘抄下来。

(7分)词:(至少写三个)句:(至少写二句)二、齐白石爷爷是世界著名的大画家。

他画的花鸟鱼虫就像活的一样:蚱(zhà)蜢(mĕng )好像会跳;小鸟好像会眨眼睛;最有趣的是那些虾,身体像是透明的,仿佛轻轻一碰,就会游走似的。

白石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

他八岁就给人家放牛、砍柴。

牛在吃草,他就用柴棍(gùn )在地上画画。

后来,他当了木匠,白天干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学画。

夏天蚊虫叮咬,冬天两脚冻得发麻,他都不在乎,一直画到灯油燃尽为止。

就这样,他画的画越来越好了。

白石爷爷家里种着许多花草,招来许多小昆虫,水缸里还养着鱼和虾,他每天仔细地观察它们。

他要画蚱蜢,就跟在一只蚱蜢后面满院子跑,一直到看清蚱蜢跳跃(yuè )时双腿的动作为止。

别人劝他把蚱蜢拴(shuān )住,勤于观察和刻苦练习使齐白石爷爷获得很大成功,他的画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1、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6分)著名——喜欢——仿佛——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6分)昏暗——仔细——成功——3、在“舒服”一词中“舒”是哪种意思,请选好在()里打“√”。

(2分)(1)伸展、宽解。

()(2)缓解、从容。

()4、仿照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越……越……”写一句话。

(4分)5、齐白石爷爷画画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写出来。

(4分)三、马路边,河岸上,不起眼的小草使大自然充满生机。

春天,一阵微微的春风吹来,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他们一边跳舞,一边随着春风生长。

夏天,太阳把大地烤(kǎo )得火热。

人们来到草地上,往小草身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cí)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们消除酷(kù )热带来的疲(pí )劳。

秋天,一阵凉风吹来,她一下子变得面黄肌瘦。

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

等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

真是“ ,。

”我爱小草,爱她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

1、根据短文内容,在文中横线上准确地填上一句诗。

(4分)2、文章按照、、、的顺序写小草。

(8分)3、从文中找出“严寒”的两个反义词。

(4分)()----()4、短文是围绕来写的。

(3分)5、哪句话说明小草胸怀宽广?请画上“ ”线,哪句话说明小草生命力旺盛,请画上波浪线。

(4分)四、有一匹可敬的老马,他失去了老伴,身边只有一个惟一的儿子和他一起生活。

老马十分疼爱他,把他带到一片草地上去抚养,那里有流水,有花卉,还有诱人的绿荫,总之,那里具有幸福生活所需的一切。

小马驹根本不把这种幸福的生活放在眼里,每天滥啃三叶草,在鲜花遍地的原野上浪费时光,毫无目的地东奔西跑,没有必要地沐浴洗澡,没感到疲劳就睡大觉。

这匹又懒又胖的小马驹对这样的生活逐渐厌烦了,对这片美丽的草地也产主了反感。

他找到父亲,对他说:“近来我的身体不舒服。

这片草地不卫生,伤害了我;这些三叶草没有香味;这里的水中带泥沙,我们在这里呼吸的空气刺激我的肺;一句话,除非我们离开这儿,不然我就要死了。

”“我亲爱的儿子,既然这有关你的生命,”他的父亲答道,“我们马上就离开这儿。

”他们说了就做——父子俩立刻出发去寻找一个新的家。

马驹听说出去旅行,高兴得嘶叫起来,而老马却不这么快乐,安样地走着,在前面领路。

他让他的孩子爬上陡峭而荒芜的高山,那山上没有牧草,就连可以充饥的东西也没有一点儿。

天快黑了,仍然没有牧草,父子便只好空着肚子躺下睡觉。

第二天,他们几乎饿得筋疲力尽了,吃到了一些长不高的灌木丛,心里十分满意。

现在小马驹不再奔跑了;又过了两天,他几乎迈了前腿就拖不动后腿了。

老马心想,现在给他的教训已经足够了,就把儿子领上了一条他不认识的路,走到半夜,又把他带回到原来的草地。

马驹一发现嫩草,就急忙地去吃。

“啊!多么绝妙的美味啊!多么好的绿草呀!”他喊起来,“哪儿来的这么甜这么嫩的东西?父亲,我们不要再往前去找了;我们别回老家去了——让我们永远留在这个可爱的地方吧,我们就在这里安家吧,哪个地方能跟这里相比呀!”他这样说着,说着,天亮了。

马驹认出了这个地方,原来这就是几天前他离开的那片草地。

他垂下了眼睛,非常羞愧。

老马温和地对他说:“我亲爱的孩子,要记住这句格言,享受太多,就会厌恶快乐;如果要得到幸福,就必需适度节制。

1.给下面加括号的字注音。

陡(峭)()(嫩)()草2.根据下列要求改变句式。

(1)这匹又懒又胖的小马驹对这样的生活逐渐厌倦了。

缩句:(2)小马驹对父亲说:“这片草地不卫生,伤害了我,您带我离开这儿吧,不然我就要死了。

”改为转述句:3.小马驹为什么要离开那片美丽的草地?后来发生了什么事?()4.老马带着儿子离开了原来的家,他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5.读一读最后一段老马说的话,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五、(一)葡萄园里葡萄架一个接一个,架上覆(fù)盖着绿茵(yīn )茵的叶片,就像长长的凉棚。

架下挂着各种颜色的葡萄,青的、绿的、红的、深紫的、玫瑰色的、墨色的、白色的……好像走进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

这里盛产国际市场最受欢迎的中国绿珍珠马奶子玫瑰喀(kā )什(shí)喀尔(ĕr)以及琐(suǒ)琐等葡萄1、找出描写颜色的词,写在横线上。

(14分)2、“葡萄架一个接一个”是指园里葡萄架的数量(),“五彩缤纷”是说葡萄的()各种各样。

(4分)3、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填空。

(6分)这句话把比作。

4、给这段话的结尾部分加上标点符号。

(4分)(三)我喜欢太阳花,它是夏天里常见的一种最普通的花。

太阳花的茎有红色的,有绿色的。

那茎很嫩,似乎用手一掐就会冒出水来。

太阳花的叶子很特别,小而厚,叶表面像涂了一层薄薄的蜡,光洁、碧绿。

太阳花的花朵颜色格外鲜艳,有的洁白如玉,有的鲜红似火,有的金黄若金,而那粉红的就像抹了一层淡淡的胭脂,花朵并不大,多层花瓣的自然娇艳,单层花瓣的更是那么俏丽,真讨人喜欢。

我喜欢太阳花,不只在于它的颜色鲜艳,更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不怕日晒、风吹、雨淋,那样子总是蓬蓬勃勃的,只掐下一枝小小的茎,插在泥土里,不久就会生根开花。

1、从文中找出与“洁白如玉”的“如”意思相同的三个词写下来。

()()()2、短文先写太阳花的,再写太阳花的,最后写太阳花的。

3、短文的开头和结尾的关系是4、作者为什么喜欢太阳花?5、简单地写你喜欢的一种花的两三个特点。

(四)乌鸦住在一棵大树上,它的邻居狐狸就住在树下洞里。

乌鸦被狐狸骗去了一块肉以后,觉得十分丢脸,他牢牢地记住这件事,告诫自己以后决不能再听奉承话了。

不久,乌鸦又找到了另一块肉。

狐狸又想骗到口。

狐狸说□□乌鸦大姐,你的羽毛真漂亮□远远超过小麻雀□□乌鸦心想□哼□你又想来骗我了□这次我决不上你的当□就不理狐狸。

狐狸又说:“乌鸦大姐,你的嗓子太好了,唱起歌来叫人听得入迷呢!” 乌鸦还是不理睬。

她当时就是因为听了狐狸的奉承话,忍不住张口唱歌,肉片掉下来给狐狸叼走的。

狐狸见老办法不行了,眼珠一转,破口大骂起来:“臭乌鸦,丑乌鸦,你昨天造小白兔的谣,今天早上又杀了小松鼠,你真是个十足的大坏蛋……”乌鸦觉得冤枉,实在忍不住气了,她张口反击:“你胡说八道——”嘴才张开,肉就掉下来了,狐狸往上一跳,接住肉片溜回洞里去享受了。

乌鸦又一次上了当。

1、给第二自然段的“□”里加上标点符号。

2、把文章的题目补充完整。

3、把“乌鸦被狐狸骗去了一块肉”这句话改成带“把”的句子。

4、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眼珠一转”的。

5、说说乌鸦为什么又一次上了狐狸的当?6、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7、知识创新题:乌鸦应该怎样才能既保住嘴上的肉,又回击狐狸的话?。

一、.天鹅湖之美答案2.划去“cui”划去“yin”划去“ lù”3.先写湖的(名字的来历)、(湖的形状)再写湖的四周有(茂密的树木,特别是垂柳),接着写树下有(嫩绿的草地)和(小花),最后写湖上有(小桥)4.写了天鹅湖的美景,赞美天鹅湖的美所以选A5.词:茂密、迎风起舞、嫩绿句:湖水清可见底、湖水映衬出柳姑娘的身影十分秀美、在微风的吹动下,柳条迎风起舞二、齐白石答案:1著名——有名喜欢——喜爱 5因为他克苦学画,所以他获得成功 4他写字越来越好看,得到的夸奖也越来越多三、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3.火热酷热五、1绿茵茵青、绿、红、深紫、玫瑰色、墨色、白色2多颜色丰富3“葡萄园里葡萄架一个接一个,架上覆(fù)盖着绿茵(yīn )茵的叶片,就像长长的凉棚。

”这句话把(架子上葡萄的叶片) 比作(长长的凉棚)。

4这里盛产国际市场最受欢迎的中国绿珍珠、马奶子、玫瑰、喀什喀尔,以及琐(suǒ)琐,等葡萄。

(三)(四)、最佳答案(三)1、像、似、若。

2、茎、叶、花。

3、首尾照应。

4、因为它的颜色鲜艳,更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

5、美人蕉。

叶子大,花朵鲜艳。

(四)1、不久,乌鸦又找到了另一块肉。

狐狸又想骗到。

狐狸说:“ 乌鸦大姐,你的羽毛真漂亮,远远超过小麻雀。

”乌鸦心想:哼,你又想来骗我了,这次我决不上你的当!2、乌鸦被骗之后3、狐狸把乌鸦的一块肉骗去了。

4、眼珠一转:指在动脑筋,想办法。

5、乌鸦记住了第一次的教训,却没有记住一张嘴就会失去肉的道理。

6、面对狡猾的人,任凭他是赞美还是诅咒,你都得保持清醒的头脑。

7、乌鸦可以把肉衔回洞后再与狐狸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