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 十四五期间学科专业课程建设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十四五”学科专业课程建设规划

学科专业建设是高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和为社会经济服务的基础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首要途径。科学地规划学科专业建设,是普通高校谋求长远发展、形成办学特色与优势的一项战略任务。学科专业建设水平的高低,学科专业结构的合理与否,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指标。

一、发展基础和形势(学院专业建设发展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升本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执行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精神,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中心,以全面构筑合格本科大学为目标,以师范教育为基础,大力发展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和专业建设,建立了布局基本合理、具有一定特色的学科和专业群,形成了“以教育为主,工学、理学、文学、法学、历史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意见》的精神,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基本要求,大力加强课程建设,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4个,其中工学类专业1个、理学类专业1个、文学类专业1个、历史学类专业1个。专科专业34个。见下表:

注:学科门类按照2004年“教育部学科门类及代码标准”分类。

升本前后,学校加大了对专业基础建设的投入同时通过大力培养和引进师资,合理配置和优化师资队伍,在教学条件上基本满足专业建设的需要。

学校在大力推动各学科专业建设的同时,突出建设名牌专业和精品课程。目前有历史学、生物资源开发2个省级名牌专业,设立了中国画、生物资源开发2校级重点学科,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无极化学、心理学等3个校级精品课程。

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科门类覆盖较广,但没有省级以上重点学科;专业特色还不够明显,只有2个省级名牌专业,没有校级名牌专业;2、专业建设力度偏弱,经费投入不足,一些专业的师资、实验等教学条件较差,没有形成合理的教学学术梯队;3、个别专业设置不够合理,招生、就业不理想,方向不够明确,缺少特色,有待进一步优化调整;4、课程建设整体水平需要提高,课程建设涉及面不广,课程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课程建设经费投入需进一步加大。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推进学科专业建设,挖掘内涵与拓展外延并重,长线专业与短线专业并举,改造老专业与增设新专业相结合,培育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为地方培养合格师资和其他适用型人才服务(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学校的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的总体发展目标为:巩固现有学科专业优势,突出重点建设学科,扶植有竞争力的新兴学科,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逐步构建具有经济与社会发展特征和学校特色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学科专业体系。到2015年,我校学科专业要有较大发展,计划每年新增4-5个本科专业,使本科专业数增加到24个左右。学科专业建设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教育学学科的优势,重点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生物资源、矿物等相关专业,建设3个校级重点学科,争取1个省级重点学科。狠抓专业建设,建设12个左右的校级名牌专业,并在此基础上,力争3~5个专业成为省级名牌专业;争取使每个专业的主干课程都成为院级重点建设课程,进而评选出24门校级精品课程和36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在此基础上,争取3-5门课程成为省级精品课程。

2、具体目标

学院专业建设规划表

学院课程建设规划表

3、基本思路

(一)挖掘内涵与拓展外延并重。深入挖掘专业内涵,拓展专业外延,形成新的强势学科专业和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使学科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要,提高学科专业整体竞争力。

(二)长线专业与短线专业并举。继续抓紧抓好长线专业建设,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展经济建设急需的短线专业,实现校企合作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三)改造老专业与增设新专业相结合。加快老专业改造步

伐,推进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诸方面的现代化、科学化、个性化。利用学科交叉与融合开设新专业,大力发展适应新兴产业所需要的专业。

(四)培育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针对地方优势产业、特色资源,培育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学科专业整体竞争力。

(五)专业所有必修课应达到合格课程标准,每个专业建好2门以上重点课程,以此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加强对全校性公共课和学科基础课建设,重点建设一批专业特色强、教学水平高、在省内外有一定地位的精品课程。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条件下的课程建设,建设一批符合我校教学实际,具有较鲜明特色的网络多媒体课程。

(六)建设一支高学历、高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选拔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建立学科建设梯队,优化学科梯队结构,积极推进学科专业建设。鼓励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主持课程建设工作,全面负责课程建设、教学质量和学风、教风、师德建设,每门课程建设的负责人原则上应具有高级职称。每门建设课程均要有培养青年教师、教学骨干和学术带头人的计划和措施。

(七)加强教材建设,积极使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规划教材、教育部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和获得

国家、省部级奖励的优秀教材。注意选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质量的新教材。结合我校的学科优势及课程建设实际,支持教师编写质量较高、特色鲜明并与我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适应的教材。“十二五”期间,学校拟重点资助15部左右的自编教材。鼓励教师申报国家、省部级统编教材,对于获得此类立项的教材,在经费上给予匹配和资助。鼓励优秀课程、精品课程的教材向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方向发展,使课程教材建设达到较高的水平。

三、主要任务

(一)以师资队伍建设引领学科专业建设。学校继续坚持“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战略,计划在6年内投入500万元建设师资队伍,使专任教师总数达550人(以10000的学生规模计算,如果是以13000人的学生规模,专任教师需720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70(230)人左右,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340(440)人左右。在适度发展教师规模、调整教师队伍整体结构的同时,重点加强学科带头人和专业带头人的培养。

(二)以教研科研促进学科专业建设。充分发挥多年举办师范教育积累的教研成果和教研经验,抓紧抓好科研工作,形成教学科研团队和梯队,通过教研科研项目促进学科专业建设。围绕科研项目,加强团队合作,消化吸收学科前沿知识,尽快将本学科的优秀学术成果反映到教学过程中,建设一批优秀教材、精品课程。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将专业课程建设纳入教学工作量计算、奖励范畴;评选和奖励建设优秀的专业和课程,评选奖励一批教学名师,树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