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糖结构解析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动物多糖ppt课件
度。
02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动物多糖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 亡,促进肿瘤细胞的自我消亡
,从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
03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动物多糖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的 生成,切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 给,进一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
扩散。
动物多糖的抗病毒活性
抗病毒作用
动物多糖具有抗病毒活性,能够抑制 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减轻病毒对机体 的危害。
动物多糖的制备技术及其标准化
当前动物多糖的制备技术尚不成熟,缺乏标准化制备方法,需要加强相关技术研发和标准 化制定工作。
动物多糖的应用前景与市场潜力
随着对动物多糖的生物活性与药理作用认识的深入,其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巨大,有望成 为未来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THANKS
调节剂的研发。
农药增效剂
02
动物多糖能够增加农药的附着性和渗透性,提高农药的防治效
果。
土壤改良剂
03
动物多糖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活性,
可用于土壤改良。
动物多糖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01
日化工业
动物多糖具有保湿、抗衰老等 作用,可用于化妆品和洗护用
品的研发。
动物多糖可用于污水处理、重金 属吸附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环保
和连接方式。
04
动物多糖的应用
动物多糖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抗肿瘤作用
动物多糖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的作用, 可用于肿瘤辅助治疗。
免疫调节
动物多糖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 力,对免疫系统疾病有治疗作用。
抗病毒作用
某些动物多糖具有抑制病毒复制和传播的作用, 可用于抗病毒药物研发。
动物多糖在食品工业的应用
02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动物多糖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 亡,促进肿瘤细胞的自我消亡
,从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
03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动物多糖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的 生成,切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 给,进一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
扩散。
动物多糖的抗病毒活性
抗病毒作用
动物多糖具有抗病毒活性,能够抑制 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减轻病毒对机体 的危害。
动物多糖的制备技术及其标准化
当前动物多糖的制备技术尚不成熟,缺乏标准化制备方法,需要加强相关技术研发和标准 化制定工作。
动物多糖的应用前景与市场潜力
随着对动物多糖的生物活性与药理作用认识的深入,其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巨大,有望成 为未来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THANKS
调节剂的研发。
农药增效剂
02
动物多糖能够增加农药的附着性和渗透性,提高农药的防治效
果。
土壤改良剂
03
动物多糖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活性,
可用于土壤改良。
动物多糖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01
日化工业
动物多糖具有保湿、抗衰老等 作用,可用于化妆品和洗护用
品的研发。
动物多糖可用于污水处理、重金 属吸附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环保
和连接方式。
04
动物多糖的应用
动物多糖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抗肿瘤作用
动物多糖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的作用, 可用于肿瘤辅助治疗。
免疫调节
动物多糖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 力,对免疫系统疾病有治疗作用。
抗病毒作用
某些动物多糖具有抑制病毒复制和传播的作用, 可用于抗病毒药物研发。
动物多糖在食品工业的应用
大学多糖课件PPT
02
03
调节炎症反应
抗感染作用
多糖具有抗炎作用,可以调节炎 症反应,减轻炎症对身体的损伤 。
一些多糖具有抗菌、抗病毒等抗 感染作用,对于预防和治疗感染 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抗肿瘤作用
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一些多糖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从而起到 抗肿瘤的作用。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多糖可以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方式,促使肿瘤细 胞死亡,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多糖的降解
糖原的降解
糖原的降解是通过糖原磷酸化酶和糖 原脱支酶等酶的作用下完成的,这些 酶可以催化糖原分子中的葡萄糖残基 磷酸化或脱支降解。
纤维素和淀粉的降解
糖脂和糖蛋白的降解
糖脂和糖蛋白的降解需要特定的酶的 作用下完成,如脂酶和蛋白酶等。
纤维素和淀粉的降解需要特定的微生 物和酶的作用下完成,如纤维素酶和 淀粉酶等。
03
多糖的功能与作用
营养功能
提供能量
多糖在体内经过分解,可以释放出能量,为身体活动提供动力。
构成细胞壁和细胞膜
多糖是构成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对于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 具有重要作用。
参与物质代谢
多糖可以作为载体,参与物质的转运和代谢。
免疫调节功能
01
增强免疫力
多糖能够刺激免疫细胞的活性, 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 力。
用于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
多糖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中也有广 泛的应用。多糖能够模拟细胞外基质 的结构和功能,为细胞提供良好的生 长环境,促进细胞的粘附、增殖和分 化。
多糖在组织工程中可作为细胞支架、 生长因子载体等,用于构建人工组织 和器官。在再生医学中,多糖可促进 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为临床治疗 提供新的手段。
《多糖结构解析》课件
质谱技术
通过电离多糖分子并测量其质量 ,可以获得多糖的分子量和组成 信息。
核磁共振技术
通过测量多糖分子中氢原子或其 他原子周围的磁场,可以解析多 糖的精细结构。
生物技术分析法
凝集素结合法
利用凝集素与多糖的特异 性结合,分离纯化多糖, 并进行结构分析。
抗体技术
利用抗体与多糖的特异性 结合,进行多糖的定性和 定量分析。
THANKS
感谢观看
亲和色谱法
利用多糖分子与配体之间的特 异性亲和力,将多糖分离纯化
出来。
分离纯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注意温度和pH值
在提取和分离纯化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和pH值 ,以保证多糖的稳定性和活性。
避免长时间高温
长时间高温会导致多糖的结构发生变化,影响其 生物活性和稳定性。
注意防止污染
在分离纯化过程中,要避免污染,如微生物、杂 质等,以保证多糖的纯度和质量。
03
多糖的结构解析方法
化学分析法
01
02
03
酸水解
在酸的作用下,将多糖水 解成单糖,然后进行衍生 化反应,通过气相色谱或 液相色谱进行分析。
碱水解
在碱的作用下,使多糖水 解成寡糖和单糖,同样需 要进行衍生化反应,再进 行色谱分析。
酶解
利用特异性酶将多糖水解 成特定结构的片段,再进 行分析。
物理分析法
食品工业
食品添加剂
01
多糖可作为增稠剂、稳定剂、口感改善剂等用于食品加工中,
提高食品品质和稳定性。
功能性食品
02
利用多糖的生理活性,开发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等功
能的食品。
食品包装材料
03
多糖可制成可食用的食品包装材料,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和环
多糖的性质(共5张PPT)
a.酶促水解 当多糖分子的结构情况有差别时,其水溶液的黏度也有明显的不同。
带电荷的多糖分子由于同种电荷之间的静电斥力,导致链伸展、链长增加,溶液的黏度大大增加;
支链多糖胶体溶液也会因分子凝聚而变得不稳定,但速度较慢;
果胶在碱性常条件见下处的理水解对属象于此、种酶类型种(类反、应机意理义见下总页结)如下页表。
单糖环的大小:呋喃环比吡喃环容易水解
*机理: 甚多至糖浓 类度型很:低对时中也性有多很糖高起的作黏用度,。其它糖不一定O
H+
O H+
(2)碱催化-转消性水解
OR
OR
O
H+ OR
- ROH
慢பைடு நூலகம்
O + + H2O -H+
O
+
O OH
多糖类型:对中性多糖起作用,其它糖不一定 多糖结晶程度:结晶区较难水解 高度支链的多糖分子比具有相同分子量的直链多糖分子占有的空间体积小得多,因而相互碰撞的几率也要低得多,溶液的黏度也较低; 多糖水解的条件主要包括酶促水解和酸碱催化水解; 多糖水解的条件主要包括酶促水解和酸碱催化水解; 果胶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属于此种类型(反应机理见下页) 带电荷的多糖分子由于同种电荷之间的静电斥力,导致链伸展、链长增加,溶液的黏度大大增加; 多糖结晶程度:结晶区较难水解
1,6-> 1,4-> 1,3-> 1,2中旋转时需要占有大量的空间,这时分子间彼此碰撞的几率提高,分子间的摩擦力增大,因此具有很高的黏度。 温度:温度提高,酸催化速度大大提高
1,6-> 1,4-> 1,3-> 1,2当多糖分子的结构情况有差别时,其水溶液的黏度也有明显的不同。 而黄原胶是一个例外,其在0~100℃内黏度保持基本不变。 苷键类型:α –苷键比β –苷键水解容易。
第二章 多糖生物化学 PPT课件
影响三级结构形成的因素:
内部:不规则的及较大的分支结构
外部:溶液温度、离子强度
第15页
4.四级结构
多糖链在形成三级结构后,分子表面 仍有一些可以和其他多糖分子链相互 作用的基团,通过它们的相互作用装 配成一个功能更为完善的体系,这样 的组合和结构方式是多糖的四级结构 。 四级结构并不是每一种生物大分子都 有的。
Sephadex为半人工合成的。 层析与通常用网筛有别:“大先出,小后出” 。 工作范围:大于工作范围的分子不能进入胶内 ,直流而下, 不同型号的交联葡聚糖用英文字母G加数字表 示,如G-25,在G后面的数字为凝胶的得水值 再乘以10。 得水值(吸水量):1克干重凝胶充分溶胀时 所需要水的毫升数(不包括颗粒间隙的液体) 。
糖苷键组合的多糖. 应用:
血浆代用品,分子量平均在75000左右,临床用于出血 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治疗。 20000-40000的为低分子量右旋糖酐,主要用于防止血 栓形成,兼有利尿作用。 用于生化分离,右旋糖酐经交联剂环氧氯丙烷处理, 形成立体网状的交联葡聚糖(Sephadex)。
第23页
注意几点
AE-PDA法已被广泛应用,其样品处理简单 ,分离效果好,检测灵敏度高。
第32页
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GLC): 优点:选择性强、分辨力好、灵敏度高、速 度快。 缺点:样品处理麻烦。因糖的挥发性差,要 形成相应的衍生物。
高效液相色谱(HPLC): 优点:分离速度快,分辨力高,分离效果好 ,重现性好。 检测器:示差折射检测器, 可不破坏样品。 紫外、荧光检测器:要将样品转变为衍生物 。
第9页
第二节 多糖的结构及构象
一、构成多糖的单糖的种类 二、多糖分子的高度种质特异性 三、多糖的结构层次
内部:不规则的及较大的分支结构
外部:溶液温度、离子强度
第15页
4.四级结构
多糖链在形成三级结构后,分子表面 仍有一些可以和其他多糖分子链相互 作用的基团,通过它们的相互作用装 配成一个功能更为完善的体系,这样 的组合和结构方式是多糖的四级结构 。 四级结构并不是每一种生物大分子都 有的。
Sephadex为半人工合成的。 层析与通常用网筛有别:“大先出,小后出” 。 工作范围:大于工作范围的分子不能进入胶内 ,直流而下, 不同型号的交联葡聚糖用英文字母G加数字表 示,如G-25,在G后面的数字为凝胶的得水值 再乘以10。 得水值(吸水量):1克干重凝胶充分溶胀时 所需要水的毫升数(不包括颗粒间隙的液体) 。
糖苷键组合的多糖. 应用:
血浆代用品,分子量平均在75000左右,临床用于出血 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治疗。 20000-40000的为低分子量右旋糖酐,主要用于防止血 栓形成,兼有利尿作用。 用于生化分离,右旋糖酐经交联剂环氧氯丙烷处理, 形成立体网状的交联葡聚糖(Sephadex)。
第23页
注意几点
AE-PDA法已被广泛应用,其样品处理简单 ,分离效果好,检测灵敏度高。
第32页
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GLC): 优点:选择性强、分辨力好、灵敏度高、速 度快。 缺点:样品处理麻烦。因糖的挥发性差,要 形成相应的衍生物。
高效液相色谱(HPLC): 优点:分离速度快,分辨力高,分离效果好 ,重现性好。 检测器:示差折射检测器, 可不破坏样品。 紫外、荧光检测器:要将样品转变为衍生物 。
第9页
第二节 多糖的结构及构象
一、构成多糖的单糖的种类 二、多糖分子的高度种质特异性 三、多糖的结构层次
多糖.ppt (2.32 MB)
聚合度为600~6000,50个以上小分支, 每分支平均含20~30葡萄糖残基,分 支与分支之间为11~12个葡萄糖残基。
来源
品种 淀粉含量 品种 淀粉含量
糙米
高梁 燕麦面
73
70 67
豌豆
蚕豆 荞麦面
58
49 40
小麦
大麦 谷子
66
60 60
甘薯
马铃薯
19
16
不同来源直支链淀粉比例
来源 高直玉米 50~85 玉米 26 蜡质玉米 1 小麦 25 75 99 74 木薯 17 83 15~50 马铃薯 21 79 直 支 米 17 83 来源 直 支
Hale Waihona Puke 性质:颜色洁白,糊化容易,糊粘度低,稳定性高,
透明度高,成膜性好,胶粘力强。储存性稳定,比用
酸变性淀粉还好。
应用:制软糖、淀粉果子冻、胶姆糖、软果糕等。
(4) 酯化淀粉
淀粉的游离羟基,能与酸或酸酐形成酯,常见有醋酸酯
淀粉、硝酸淀粉和磷酸淀粉。
应用实例1
方便面
使用高粘度的淀粉醋酸酯,可提高面条筋力强度,折断 率下降;还可降低油耗2%~4%;产品复水性加快而不糊汤。 台湾和日本的方便面配方中马铃薯淀粉醋酸酯或木薯淀粉醋 酸酯用量达10%~15%。
淀粉在低于其糊化温度下(40~55℃)经无机
酸处理后可以得到一种颗粒状的低分子水解物。
性质:降低淀粉糊的粘度,可提高胶凝能力,
形成的胶体韧性增加。
应用:可用作凝胶剂生产淀粉软糖(如牛皮糖)
和果子冻等,也可用于制造胶姆糖。
(3) 氧化淀粉
组成淀粉分子的葡萄糖C1位上的半缩醛羟基最易被氧
第9章 多糖PPT课件
直链
菊芋
β-1,2-
例菊芋中的菊糖是由30多个D-果糖β-1,2连接,末端 连一个D-葡萄糖。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三、多糖的分离与分子量的测定
1.多糖的分离
各种多糖在生物体中都是与其它物质共同存在,应将 需要的多糖先分离成纯粹的状态,以便于其分子量的测 定和结构的研究。多糖的分离较复杂,无统一的分离方 法,可分成水溶性多糖和水不溶性多糖两类进行分离。
(1) 水溶性多糖的分离
方法1:用水或稀酸、稀碱、盐溶液等提取,然后用电 泳法或离子交换树脂法除去无机盐类,葡聚糖凝胶除小 分子。
方法2:用水溶解后,加有机溶剂(乙醇、丙酮、吡啶), 使多糖沉淀,也可用冷冻干燥法分离出来。
化学工业出版社
方法3:用分步结晶方法。例与铜盐形成不溶络合 物,与季铵盐生成不溶的盐。季铵盐可与多糖形成沉 淀,改变盐浓度和pH值,不同的酸性多糖可分别沉 淀出来。中性多糖可先与H3BO3形成络合物,再被季 铵盐沉淀。
2.多糖的组成
组成多糖的单糖和糖醛酸有以下几种:
(1) 己糖:主要有D-葡萄糖,D-甘露糖,D-果糖,D半乳糖。少数为L-半乳糖,D-艾杜糖,L-阿卓糖。
(2) 戊糖:最重要的是D-木糖。
(3) 其他单糖:除已糖、戊糖外,近年发现多糖中含稀 有的脱水糖、二脱氧糖、庚糖、辛糖等。
(4) 己糖醛酸: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D-甘 露糖醛酸,L-古罗糖醛酸,L-艾杜糖醛酸等。
因单糖存在方式多:D-、L-型;环状(五员、六员环); α-、β-式,以最稳定方式存在。如此多糖似乎很多,很复 杂,实际并不复杂。天然多糖有一定重复规律性。
例:纤维素是由D-葡萄糖经由β-1,4-糖苷键联结而成的 直链分子,这种结构在整个分子中重复。其它复杂多糖也 有一定的重复规律性。
多糖结构解析PPT课件
防止发生超氧化:控制pH3-5;避光;空白对照实验
完整版课件
10
1→、1→6键型
O H
+ H
H
O 2IO 4-
O H H
C H 3 O
C H 2O H
N aB H 4
O
H O
0
H O H
CHO
+O
H C O O H
HCOC H 2O H
H O H 2C
C2H OH
H +
C2H OH CHOH
OH 2 OC2H O
(1)初步推断化合物类型 1注意观察样品在提取、分离过程中的行为。 2测定有关理化性质,如不同pH,不同溶剂中的溶解
度及层析行为,灼烧实验,化学定性反应等。 3 结合文献调研。
(2)测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 1、元素定量分析 2、分子量测定 3、同位素峰法 4 、HI – MS等
完整版课件
3
(3)确定分子式中含有的官能团(基本骨架等的结构分 析)
O C H 3
H
+1O H O H
O H O H
H O C H 3
(2,3,4,6-O-四甲基Glc)
(2,3,6- O-三甲基Glc)
完整版课件
(2,3,6- O-三甲基Glc)
19
(1)各种单糖甲基化衍生物的基峰均为43, 为CH3CO+ ;
(2)被甲基化,乙酰化的单糖分子中,带有 甲氧基的碳原子容易与相邻碳原子间发生断键,形成
醇)。
1 6键合的,最后得到的是甲酸、乙二醇和甘油。
1 4键合的戊糖聚糖,相应的产物是乙烯二醇和甘油。
操作:高碘酸氧化:多糖液加入一定量的15-20mmol/L 高碘酸钠溶液。
完整版课件
10
1→、1→6键型
O H
+ H
H
O 2IO 4-
O H H
C H 3 O
C H 2O H
N aB H 4
O
H O
0
H O H
CHO
+O
H C O O H
HCOC H 2O H
H O H 2C
C2H OH
H +
C2H OH CHOH
OH 2 OC2H O
(1)初步推断化合物类型 1注意观察样品在提取、分离过程中的行为。 2测定有关理化性质,如不同pH,不同溶剂中的溶解
度及层析行为,灼烧实验,化学定性反应等。 3 结合文献调研。
(2)测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 1、元素定量分析 2、分子量测定 3、同位素峰法 4 、HI – MS等
完整版课件
3
(3)确定分子式中含有的官能团(基本骨架等的结构分 析)
O C H 3
H
+1O H O H
O H O H
H O C H 3
(2,3,4,6-O-四甲基Glc)
(2,3,6- O-三甲基Glc)
完整版课件
(2,3,6- O-三甲基Glc)
19
(1)各种单糖甲基化衍生物的基峰均为43, 为CH3CO+ ;
(2)被甲基化,乙酰化的单糖分子中,带有 甲氧基的碳原子容易与相邻碳原子间发生断键,形成
醇)。
1 6键合的,最后得到的是甲酸、乙二醇和甘油。
1 4键合的戊糖聚糖,相应的产物是乙烯二醇和甘油。
操作:高碘酸氧化:多糖液加入一定量的15-20mmol/L 高碘酸钠溶液。
《多糖》教学课件
多糖
多糖是由十个以上单糖通过糖苷键以共价键形式 结合起来的聚糖
(Polysaccharide或glycan)
可用(C6H10O5)n表示,其中n>10
自然界很少存在n为10-30的多糖
匀多糖——只有一种类型的单糖组成的多糖
杂多糖——几种类型的单糖组成的多糖
多糖结构
直线型 取代线状型 分枝型 环状型
方法
——多糖专用柱(不是通常的反相柱及氨基柱)
——检测仪(示差检测器或激光光散射仪)
过去常用常压凝胶层析/分步收集/硫酸--苯酚法 检测——误差很大。
一.多糖的分离提取方法
通过分离纯化不使原有的多糖性质改变 (如结构改变、降解等)。
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壁外——胞外多糖 存在于细胞壁内——胞内多糖(大多数多糖)
某些植物产生的具抗补体作用的 果胶类多糖
影响构效关系研究:
1) 多糖的化学平面结构测定比较困难, 特别 是含有几种糖残基的杂多糖, 至于决定多糖活 性的高级结构(三维结构)测定更难.因为多糖 是水溶性胶状物质不能结晶,这样限制了用通 常X-衍射方法去测定立体结构.
2) 多糖的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困难
第一步——动植物体的粉碎
超声波气流粉碎技术
将动植物或真菌孢子的细胞壁破裂,大大提高了 多糖的提取效率
动植物的细胞大多由脂质包围,用机械粉碎后还 必须脱脂(沙氏提取器,乙醇回流)
——脱脂后就可以进行提取
多糖的提取常用四种方法:
A. 热水提取法:
根据大多数多糖在热水中溶解度较大且稳 定的性质进行提取——这种方法提取多糖 的破坏最小。
转性 -------决定了多糖的二级结构
氢键,范德华力,色散力和疏水性等非共价
天然产物化学第6章多糖ppt课件
包括糖基的组成、糖基排列顺序、相邻糖基的连接 方式、 异头物构型以及糖链有无分支、分支的位置与
长短等。
2、二级结构
指多糖骨架链间以氢键结合所形成的各种聚合体,只 关系 到多糖分子中主链的构象,不涉及侧链的空间排 布。在多糖链中,糖环的几何形状几乎是硬性的,各 个单糖残基绕糖苷键旋转而相对定位,可决定多糖的
如:灵芝多糖不仅能增强正常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 免疫及非特异性反应,还能拮抗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 应激和衰老所致的免疫功能水平低下,使之恢复到正常 水平。
(五)抗感染功能
活性多糖主要通过提高宿主免疫功能和直接杀菌、抗病毒 协同作用,达到抗感染目的。悬浮于体液中的游离多糖可竞 争性结合病原体,从而阻止其与健康细胞的结合,达到抗感 染的目的。例黄芪多糖能显著抑制结核杆菌,中华猕猴桃多 糖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红藻多糖对治疗感冒有良好作用。
超氧自由基是生物体内有氧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重要自由基 之一,它能够直接和间接地引起生物大分子的氧化破坏,诱发 膜脂质过氧化,降低膜脂流动性,是生物体衰老和许多疾病产生
的重要原因。
研究表明,平菇两种多糖对超氧自由基平均抑制率可达36% ~ 60%,在较低浓度下(<300mg/L)仍具有一定清除作用,而在
多糖能促进脂蛋白脂肪酸释放,使血液中大分子的脂 质分解成小分子,对血脂过多引起的血清浑浊有澄清作用, 也能降低血胆固醇含量。降血脂多糖有海带多糖、褐藻多 糖、甘蔗多糖等。
(八)抗凝血功能
多糖硫酸化后具有抗凝血作用,效果与分子质量大小 、脱乙酰度、硫酸酯化度有 密切的关系。
(九)其他生理功能
抗 衰 老 : 多糖能从整体上提 高 机 体 免 疫 力 , 延 缓 衰老 ,防治老年病。 防辐射:灰树花发酵液多糖 抗血栓、预防乙醇性肝损伤:灵芝多糖 保肝:灰树花多糖和云芝多糖 抗疲劳:香菇蛋白多糖
长短等。
2、二级结构
指多糖骨架链间以氢键结合所形成的各种聚合体,只 关系 到多糖分子中主链的构象,不涉及侧链的空间排 布。在多糖链中,糖环的几何形状几乎是硬性的,各 个单糖残基绕糖苷键旋转而相对定位,可决定多糖的
如:灵芝多糖不仅能增强正常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 免疫及非特异性反应,还能拮抗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 应激和衰老所致的免疫功能水平低下,使之恢复到正常 水平。
(五)抗感染功能
活性多糖主要通过提高宿主免疫功能和直接杀菌、抗病毒 协同作用,达到抗感染目的。悬浮于体液中的游离多糖可竞 争性结合病原体,从而阻止其与健康细胞的结合,达到抗感 染的目的。例黄芪多糖能显著抑制结核杆菌,中华猕猴桃多 糖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红藻多糖对治疗感冒有良好作用。
超氧自由基是生物体内有氧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重要自由基 之一,它能够直接和间接地引起生物大分子的氧化破坏,诱发 膜脂质过氧化,降低膜脂流动性,是生物体衰老和许多疾病产生
的重要原因。
研究表明,平菇两种多糖对超氧自由基平均抑制率可达36% ~ 60%,在较低浓度下(<300mg/L)仍具有一定清除作用,而在
多糖能促进脂蛋白脂肪酸释放,使血液中大分子的脂 质分解成小分子,对血脂过多引起的血清浑浊有澄清作用, 也能降低血胆固醇含量。降血脂多糖有海带多糖、褐藻多 糖、甘蔗多糖等。
(八)抗凝血功能
多糖硫酸化后具有抗凝血作用,效果与分子质量大小 、脱乙酰度、硫酸酯化度有 密切的关系。
(九)其他生理功能
抗 衰 老 : 多糖能从整体上提 高 机 体 免 疫 力 , 延 缓 衰老 ,防治老年病。 防辐射:灰树花发酵液多糖 抗血栓、预防乙醇性肝损伤:灵芝多糖 保肝:灰树花多糖和云芝多糖 抗疲劳:香菇蛋白多糖
《多糖结构解析》课件
质谱法
利用质谱仪分析多糖样品中的分子量、 碎片结构和化学性质。
糖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单糖的结构特征
单糖是多糖结构的基本单元,具有不同的环状结构和立体构型。
二糖、三糖、四糖等的结构特征
多个单糖单元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键连接形成更复杂的结构,如二糖、三糖和四糖等。
多糖的结构特征
多糖由大量的单糖单元通过不同类型的键连接形成,可以有线性结构、分支结构或网状结构。
3 多糖的原料和来源
多糖可以从植物、动物和微特点。
多糖结构分析方法
1
色谱法
2
利用色谱技术分离和检测多糖样品中的
不同组分,以了解其结构和组成。
3
光谱法
4
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 振光谱等,用于分析多糖的光学和结构
特征。
化学分析法
通过化学反应和分析技术,确定多糖的 组成、结构和化学性质。
多糖的应用
1 生物医药领域
多糖作为药物载体、抗肿 瘤药物和体内成像剂,广 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研究和 临床治疗。
2 食品工业领域
3 环境保护领域
多糖用于食品增稠和稳定 剂、调味剂和防腐剂,在 食品工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多糖具有吸附、分解和净 化水体中有害物质的作用, 可用于水处理和环境保护。
结论
1 多糖结构解析的意义
《多糖结构解析》PPT课件
多糖结构解析课件将详细介绍多糖的重要性、基础知识、分析方法、结构特 征以及应用领域,深入揭示多糖在生物学等领域的巨大影响。
多糖结构的重要性
多糖在生物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细胞壁和细菌膜的主要组成部分,还具备多种重要的生物功能 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细胞结构
多糖是构成细胞壁的重要成分, 保护细胞不受外界环境的损害。
利用质谱仪分析多糖样品中的分子量、 碎片结构和化学性质。
糖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单糖的结构特征
单糖是多糖结构的基本单元,具有不同的环状结构和立体构型。
二糖、三糖、四糖等的结构特征
多个单糖单元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键连接形成更复杂的结构,如二糖、三糖和四糖等。
多糖的结构特征
多糖由大量的单糖单元通过不同类型的键连接形成,可以有线性结构、分支结构或网状结构。
3 多糖的原料和来源
多糖可以从植物、动物和微特点。
多糖结构分析方法
1
色谱法
2
利用色谱技术分离和检测多糖样品中的
不同组分,以了解其结构和组成。
3
光谱法
4
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 振光谱等,用于分析多糖的光学和结构
特征。
化学分析法
通过化学反应和分析技术,确定多糖的 组成、结构和化学性质。
多糖的应用
1 生物医药领域
多糖作为药物载体、抗肿 瘤药物和体内成像剂,广 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研究和 临床治疗。
2 食品工业领域
3 环境保护领域
多糖用于食品增稠和稳定 剂、调味剂和防腐剂,在 食品工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多糖具有吸附、分解和净 化水体中有害物质的作用, 可用于水处理和环境保护。
结论
1 多糖结构解析的意义
《多糖结构解析》PPT课件
多糖结构解析课件将详细介绍多糖的重要性、基础知识、分析方法、结构特 征以及应用领域,深入揭示多糖在生物学等领域的巨大影响。
多糖结构的重要性
多糖在生物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细胞壁和细菌膜的主要组成部分,还具备多种重要的生物功能 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细胞结构
多糖是构成细胞壁的重要成分, 保护细胞不受外界环境的损害。
《多糖的结构分析》课件
生物学功能
多糖在细胞信号传导、免疫防御等方面发挥着关键 作用。
医学应用
多糖作为药物和医疗材料的载体,可以提高药物疗 效和治疗效果。
经济价值
多糖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在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科学研究
多糖的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提供 了重要线索。
多糖的研究进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学家们开发了多种多糖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包括物理性质测定、酶解和质谱等。
1 物理性质测定
2 酶解
3 质谱
利用光学旋光、分子量测定 等方法来研究多糖的物理性 质。
通过酶的作用将多糖分解成 较小的单糖分子,以便进一 步研究。
利用质谱技术分析多糖的分 子量、分子结构和组分等。
多糖的应用领域
多糖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包括食品工业、药物研发、生物医学等。
1
食品工业
多糖作为增稠剂、稳定剂等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中。
2
药物研发
多糖被用于药物的缓释、靶向传递等,为药物研发带来新的可能性。
3
生物医学
多糖在组织工程、再生医学和生物传感器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
多糖的重要性和价值
多糖不仅是生命的基础,还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来源广泛
多糖存在于植物、动物、细菌等各种生物体中。
多糖的结构和组成
多糖的结构由单糖分子的排列顺序、糖苷键的连接方式和支链等因素决定。其组成可以包括单一种类的单糖或多种 不同的单糖。
线性结构
某些多糖由单糖按照连续的直链排列构成。
支链结构
其他多糖具有分支结构,其中单糖分子通过支链与主链 连接。
常见的多糖分析方法
生物合成途径
生物化学之多糖PPT课件
1.2 寡糖和多糖 oligosaccharides and
polysaccharides
1
2
3
1.2.1 寡糖 (糖苷键类型和单糖单位)
• 二糖: • 蔗糖 Glc(1 2)Fru • 乳糖 Gal( 1 4)Glc • 麦芽糖 Glc( 1 4)Glc • 海藻糖 Glc( 1 1)Glc • 问题:以上二糖中何者具有还原性?
4
5
6
蔗糖中的糖苷键
7
1.2.2 多糖
• 1、均一多糖(homopolysaccharides) • 1)结构多糖(structural polysaccharides) • 纤维素、几丁质、 • 2)储藏多糖(stored polysaccharides) • 糖原、淀粉 • 2、不均一多糖(heteropolysaccharides) • 1)肽聚糖(peptideglycan) • 2)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 • 3)蛋白聚糖(proteoglycans)
一 • 意义:作为遗传标志、显示环境影响、灵活的
信息分子 • 解释疾病机理:例如糖链异常促进癌细胞转移 • 机理:合成与加工(糖基转移酶的高度专一性
和糖苷酶等)
29
糖 链 的 延 伸 和 剪 切
在 高 尔 基 体 上 进 行 的
30
1.3.3 如何研究糖蛋白?
• 糖蛋白分离纯化 • 糖链结构分析
(1)糖链释放:三氯乙酸水解、肼解、碱水 解、 酶解。 (2)糖链分离 (3)糖链组成分析和测序
策略类似蛋白质。 糖蛋白的功能研究
31
糖蛋白研究中常用方法
32
总结
• 糖的化学本质 • 糖分子的多样性 • 糖的结构与功能
polysaccharides
1
2
3
1.2.1 寡糖 (糖苷键类型和单糖单位)
• 二糖: • 蔗糖 Glc(1 2)Fru • 乳糖 Gal( 1 4)Glc • 麦芽糖 Glc( 1 4)Glc • 海藻糖 Glc( 1 1)Glc • 问题:以上二糖中何者具有还原性?
4
5
6
蔗糖中的糖苷键
7
1.2.2 多糖
• 1、均一多糖(homopolysaccharides) • 1)结构多糖(structural polysaccharides) • 纤维素、几丁质、 • 2)储藏多糖(stored polysaccharides) • 糖原、淀粉 • 2、不均一多糖(heteropolysaccharides) • 1)肽聚糖(peptideglycan) • 2)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 • 3)蛋白聚糖(proteoglycans)
一 • 意义:作为遗传标志、显示环境影响、灵活的
信息分子 • 解释疾病机理:例如糖链异常促进癌细胞转移 • 机理:合成与加工(糖基转移酶的高度专一性
和糖苷酶等)
29
糖 链 的 延 伸 和 剪 切
在 高 尔 基 体 上 进 行 的
30
1.3.3 如何研究糖蛋白?
• 糖蛋白分离纯化 • 糖链结构分析
(1)糖链释放:三氯乙酸水解、肼解、碱水 解、 酶解。 (2)糖链分离 (3)糖链组成分析和测序
策略类似蛋白质。 糖蛋白的功能研究
31
糖蛋白研究中常用方法
32
总结
• 糖的化学本质 • 糖分子的多样性 • 糖的结构与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糖结构测定的意义
从天然物质中分离得到的单体多糖化合物即 使具有很强的活性与具有较大的安全性,但如果 结构不清楚,则无法进一步开展其药理学与毒理 学研究,也就不可能进行人工合成或结构修饰改 造工作,更谈不上进行高质量的新药开发研究, 其学术及应用价值将会大大降低。
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
(1)初步推断化合物类型 1注意观察样品在提取、分离过程中的行为。 2测定有关理化性质,如不同pH,不同溶剂中的溶解
3、碱降解
4、酶解
二、糖与蛋白之间连接键型分析
β-消除反应
原理:糖温和条件下稀碱水解,可以把与肽链上丝氨酸 的羟基或苏氨酸的羟基相连的单糖或糖链水解下来。与 天冬酰胺相连的N-型连键则不能被稀碱水解下来。所 以,β-消除反应在糖蛋白的结构分析中,常被用来区别糖 链的连接性质。
方法:将糖样品用浓度为0.2mol/L的NaOH溶解,在60℃ 水浴反应1hr.。以0.2mol/L的NaOH溶液为参比,在230270nm范围内扫描。
多糖(Polysaccharide)是天然大分子物质, 是天然化合物中最大族之一。多糖结构的分析较 蛋白质结构分析复杂,一方面是因为组成多糖的 单糖品种繁多(目前已知的单糖有200多种); 另一方面即使只有一种单糖组成的多糖其连接方 式的不同以及可能有分枝(蛋白质没有分枝), 所以多糖的结构种类就很多,不容易分析。
以1→2位键合(1→2,6类似)
O H
H
O
H
O H H
H O
0
H O H
IO -4C2H OHC H 2O HO N aB H 4
O
H +
C2H OH
CH OO HC OOC H 2O HH O H 2 C
OH 2 O2CHOH
O
C2H OH
以1→4位键合(1→4,6类似)
O H
C2 O HH
C H 2 O H
C2 O HH
+ H
O
H O HH
O
0
H O H
IO -4
O N a B H 4
O H + CHO C2 H O H
O OO HH C O C
OH C O H 2 O 2 H CH O H 2 O H C2 O O HH H C2 C O H
以1→3位键合(1→3,6、1→2,3、1→2,4、1→3,4、1→2,3,4类似)
度及层析行为,灼烧实验,化学定性反应等。 3 结合文献调研。
(2)测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 1、元素定量分析 2、分子量测定 3、同位素峰法 4 、HI – MS等
(3)确定分子式中含有的官能团(基本骨架等的结构分 析)
1、官能团的定性及定量 2、测定并解析化合物的有关光谱 (UV,IR,MS,HNMR,CNMR等) (4) 推断并确定分子的平面结构 1、 结合文献调研 2 、结合光谱解析及官能团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5)推断并确定分子的主体结构 1、测定CD或ORD谱 2、测定NOE,NOESY或ZD-NMR谱 3、进行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或人工合成
防止发生超氧化:控制pH3-5;避光;空白对照实验
1→、1→6键型
O H
+ H
H
O 2IO 4-
O H H
C H 3 O
C H 2O H
N a B H 4
O
H O
0
H O H
H C C + O H O HO OHC OC H 2O HH O H 2C
C2O H H
H +
C2O H H CHOH
OH 2 OC2O H HC2O H H
过碘酸及其盐的氧化反应
多糖的非还原末端或非末端的(1→6)键与邻三元醇相似,其与 过碘酸盐作用则糖环开裂得到一分子比例的甲酸而消耗二分子比例 之过碘酸盐。非末端的(1→2)或(1→4)键与邻二元醇相似,其 开裂后产生二分子醛而消耗一分子比例之过碘酸盐。对于非末端的 (1→3)键或C-2和C-4有分枝的则不受过碘酸盐影响。因此多糖氧 化后定量测定过碘酸盐的消耗、甲酸的生成和剩余糖的比例,就可 确定多糖中各种单糖的键型及其比例。
①喷试剂A,室温风干;②将纸浸入B液中,待斑点显色;③再浸 入C中以洗去滤纸上的氧化银;④水冲洗1小时左右,风干,显棕黑 色斑点。
2、乙酰解 冰醋酸溶液加入少许硫酸进行 乙酰解,可以生成乙酰化单糖通过气相色 谱鉴定。
原因:因为1-6糖苷键多糖对酸水解相对 稳定一些,但在乙酰解中则优先断裂,有 利于结构的研究。
一、组成成分分析
1、酸水解 1-3N硫酸,100℃,水解6-8小时。用碳酸钡 中和,G4漏斗过滤,蒸发皿蒸干。
气相色谱分析 纸层析(PG):
展开剂: 正丁醇∶乙酸∶水=4∶1∶5; 正丁醇∶吡啶∶水=6∶4∶3
显色剂:常用硝酸银显色剂 A:16%硝酸银水溶液∶丙酮=1∶9(V/V) B:1%NaOH乙醇溶液(W/V) C:6 mol/L氢氧化铵
1、过(高)碘酸氧化 原理:可选择性断裂糖分子中连二羟基或连三羟基,生成
相应的多糖醛、甲醛或甲酸。
结果:
1 2或1 4键:每个糖基仅消耗一个分子的高碘 酸,无甲酸释放。
1 3位键:不被高碘酸氧化
1 6位键:消耗两个分子高碘酸,同时释放一个分 子甲酸。
然后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甲酸释放量。
结果判断:在270nm处无明显吸收峰增加,提示:糖与蛋 白之间的连接键属非O-型糖苷键。
三、结构研究的化学方法
完全酸水解
阐明结构的第一步就是鉴别多糖的单糖组成。多糖酸水解是常用 的方法。多糖水解的难易与其组分中单糖的性质、单糖环的形状和 糖苷键的构型等有关;含有糖醛酸或氨基糖的多糖不易水解,α型较 β型易水解,吡喃型戊聚糖较吡喃型己聚糖易水解,呋喃糖苷键一般 较吡喃糖苷键易水解。水解后中和水解液,然后用层析方法分析, 常用的层析方法有纸层析、纤维粉薄层层析和气相层析。近几年这 种酸水解方法分析已经达到完全自动化。
部分酸水解
控制水解条件得到几个单糖连在一起的寡聚糖。水解得到的较低 分子量的寡聚糖可用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和分配层析等方法分离。 其中最常用的为硅胶挤压层析和碳柱层析以及后来发展起来的高压 液相层析。解析寡糖结构较多糖简便的多,但需减少回复现象,水 解时多糖的浓度小于5%。
碱降解反应
碱降解通常发生在单糖的羟基或羧基连接的酯上。多糖还原端的 单糖逐个被剥落的碱降解反应常称为“剥皮反应”。分析多糖碱降 解所得到的醛酸就可推断出原来单糖的键型。酶降解反应发生在分 子的非还原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