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期末复习题
中国经济地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
一、名词解释配第克拉克定律该定理是克拉克于1940年在配第的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
该理论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平均国民收入的提高,于是,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当平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
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Z间的分布状态是,第一次产业劳动力减少,笫二次和笫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产品生命周期简称PLC,是指产品的市场寿命。
一种产品进入市场后,它的销售量和利润都会随时间推移而改变,呈现一个由少到多由多到少的过程,就如同人的生命一样,由诞生、成长到成熟,最终走向衰亡,这就是产品的生命周期现象。
所谓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直到最终退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环过程。
产品只冇经过研究开发、试销,然后进入市场,它的市场生命周期才算开始。
产品退出市场,则标志着生命周期的结束。
波特钻石模型是分析国际竞争优势的工具,波特认为影响一个国家某一个行业国际竞争优势由以下六点:(1)生产要索(2)需求状况(3)相关产业(4)企业策略、结构或竞争对手(5)政府行为(6)机遇城市群所谓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有少数的城市群是多核心的例外)特大城市(小型的城市群为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门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Z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雹装备制造业通常认为,制造业包括装备制造业和最终消费品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进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工业的总称,即“生产机器的机器制造业覽装备制造业乂称装备工业,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产业总称。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其产品范围包括机械、电子和兵器工业中的投资类制成品,分属于金属制品业、通用装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装备及器材制造业、电了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装备制造业7个大类185个小类。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调整一、名词解释1、交通网络连结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通常用贝塔指数来计算和比较。
贝塔指数是边的数量与定点数量之比。
2、杜能农业区位理论:该理论揭示了在同样自然条件下农业空间分异的机制。
这种分异源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由此形成各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呈现出同心圆结构的空间格局。
3、劳动系数4、中心地5、区域经济结构6、主导产业7、库兹涅茨法则二、简答题1、简述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69页)2、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三原则及各原则下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之间的等级关系。
(94-98页)3、简述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
(100页)4、简述企业增长的战略和方法。
(116页)5、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有哪些特征?(142页)6、跨国公司总部有何功能?与这些功能相对应的区位选择上有哪些要求?(145页)7、跨国公司R&D有何区位要求?根据贝尔曼和费希尔的研究,跨国公司R&D区位呈现出怎样的特征?(151页)8、一个区域如何确定主导产业?(176-178页)9、一个区域如何确定其产业结构?(176-179页)怎样的产业结构才是合理的?(182-183页)10、简述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188页)11、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机制。
(190-192页)12、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205页)13、根据区域增长极理论,增长极是如何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作用的?(209页)14、简述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213页)15、简述梯度推移学说。
(236页)。
经济地理期末复习资料
经济地理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概念题《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1889年,由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 G. Chisholm)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要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
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范性分析:20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经济区位选定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的计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法,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活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行为学派在经济地理研究中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
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
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经济区位形成中的影响作用。
文化转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
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
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
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二)简答或论述题2、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3、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
从企业角度研究经济地理学有何局限性?主要研究客体、局限性4、布置阅读相关研究文献,讨论新近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5、简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内涵。
经济地理复习题
经济地理复习题1.在各种运输方式中,()所担负的客、货周转量均居首位,是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动脉,是我国综合运输网的主力。
[单选题] *A.公路运输B.内河运输C.铁路运输(正确答案)D.航空运输2.地处珠江水系东西北三江交汇点的城市是()。
[单选题] *A、广州(正确答案)B、宁波C、上海D、武汉3.()是我国南北铁路交通大动脉,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单选题] * A.青藏铁路B.京沪铁路C.京九铁路D 京广铁路(正确答案)4.我国最主要的五条内河航运干线是长江、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
[单选题] *A.岷江B.黄河C. 黑龙江(包括松花江)(正确答案)D.嘉陵江5. ()规模最大占地面积大,一般布局在城市道路网的外环线附近。
[单选题] * A.综合物流园区(正确答案)B.专业物流园区C.物流中心D.物流配送中心6.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依托型商业中心城市的是()。
[单选题] *A.昆明(正确答案)B 苏州C 佛山D 百色7.()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不同运输方式的联合和接力。
[单选题] *A.储存型物流节点B.配送型物流节C.流通加工型物流节点D.转运型物流节点(正确答案)8.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属于()。
[单选题] *A.枢纽机场B.干线机场(正确答案)C.支线机场D.都不正确9. 西南地区以()产煤最多,可大量经铁路运销两湖和两广地区。
[单选题] *A 四川B 重庆C 云南D 贵州(正确答案)10.下列选项中进口铁矿石最多的国家是()。
[单选题] *A.澳大利亚B. 美国C. 日本D.中国(正确答案)11山西、陕西、河南、内蒙古属于()。
[单选题] *A 西北地区B 黄河中游地区(正确答案)C 西南地区D 东北地区12.()是我国稻谷种植最集中产量最大的地区,该区域稻谷产量占了全国的60%以上。
[单选题] *A.云贵高原稻区B.华南双季籼稻区C.北方稻区D.长江中下游单双季稻区(正确答案)13.()是我国南北铁路交通大动脉,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阿坝师范学院《经济地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院(系)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1、关于税收支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税收支出的目的是取得收入B.照顾性税收支出的目的在于扶持国家希望发展的亏损或微利企业以及外贸企业,以求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基本保持平衡C.从行业产品的性质来考虑,不论经营者是什么性质的纳税人都可以享受优惠待遇,这是针对特定征税对象的税收支出D.税收支出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2、从我国实际来看。
地方公债的发行管理权限扩展到()一级比较合适。
A.省(自治区、直辖市)B.市(自治州)C.县(自治县、县级市)D.乡(镇)3、在政府预算管理利益相关方的共同治理框架下,不同利益相关主题的权能分布与职责划分是不同的,关于立法机构权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审计部门的权能包括监督资金使用者机构性预算安排的效率与效果B.资金需求者的权能包括确定其内部预算资金的具体分配方案C.预算总规模和资金需求者机构性预算规模的确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资金需求使用者进行相应惩罚D.政府预算部门的权能不包括监督资金使用者遵守预算规章的情况4、某卷烟厂外购500万元(不含税)的烟丝,2013年3月领用其中的80%用于生产卷烟,共100个标准箱,当月取得不含税销售额1000万元。
已知烟丝消费税的税率为30%,卷烟消费税的税率为56%,每标准箱的定额税率为150元,该企业当月应纳消费税额( )万元。
A.441.5B.456.65C.497.85D.498.655、下列属于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的财政支出的是()。
A.补贴B.债务利息支出C.国家投资所需的劳务支出D.失业救济金6、关于增值税纳税地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其他个人销售不动产,应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B.其他个人提供建筑服务,应向建筑服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C.其他个人租赁不动产,应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D.其他个人转让自然资源使用权。
经济地理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经济地理学考试题型选择10个,1分1个填空6个,18空,1分1空名词解释4个,4分1个简答3个,6分1个材料分析1个,18分(第五章多部门)论述2个,15分1个第一章绪论1.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史志描述阶段、商业地理研究阶段、经济地理学研究阶段。
2.经济地理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出现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是1760笔记中首次提出的。
4.本书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5.当前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问题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2)全球化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3)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4)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5)经济活动主体的区位与空间格局研究6)企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的基础概念 1. 区位与区位理论的概念区位:是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2. 区位条件和区位因子的概念区位条件:区位条件是指区位所具有的属性或资质;区位主体不同,区位条件选择也不同。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区位条件需要注意的问题:1) 我们地表各地的区位条件是不一样的2) 区位条件是相对于区位主体来看待的3) 同一地区自然区位条件是固定不变的,而人文区位条件是会随着经济、政策的影响发生变化的。
3. 区位因子的分类区位因子分为经济因子和非经济因子,其中经济因子分为成本因子和收入因子,成本因子又分为运费因子和非运费因子。
非运费因子包括决策者的行为、偏好、出生地,以及区位决策的模仿、区位政策、自然条件的作用和军事上的考虑等。
最早考虑运费因子,再考虑成本最低,再是利润最大。
4. 劳动力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 劳动力的数量2) 劳动力的素质3) 劳动力的成本4) 劳动力的移动5. 运费的组成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
《经济地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库
《经济地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库试卷模式: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5小题,共25分)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4小题,共40分)四、论述题(1小题,共15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0个空)1、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和三个阶段。
2、经济地理学的学科特性主要有:和。
3、经济地理学根据研究对象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
4、经济地理学边缘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它与、、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5、区位理论是研究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研究以及,主要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人类活动称为。
区位条件是区位所具有的。
6、区位理论根据其产生与发展的先后,分为和。
7、要素投入是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影响生产活动区位的因素主要有、、、、、。
8、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主要通过、、来进行。
9、影响经济活动区位的可进入性包括、、、。
10、杜能圈包括、、、、、 6个圈层。
11、根据局地原料生产时的重量转换状况不同,将其分为和。
12、企业经营中存在着两种成本,即和。
13、跨国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主要有四种类型:、、、。
14、企业增长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是由于、、和。
15、外国直接投资区位有三个显著特征:、和。
16、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包括:、、。
17、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和,实现这些扩张的方法包括和。
18、按照要素集约度可以把产业部门分为、、、等类型。
19、按照产业功能不同可以将产业部门划分为三种类型:、、。
20、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因素主要有:、、。
21按照集聚程度和等级层次可以将工业地域划分为五种类型:、、、、。
22、商业活动区位选择遵循以下原则:、、、。
23、根据对外贸易客体的数量、特点及所处区位状况,可分为六种类型:、、、、以及。
24、对外贸易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五种:、、、、。
25、区域空间结构由、、、等四个基本要素组成。
26、区域空间结构主要有以下三种典型模式:、、。
经济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经济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1.产品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新产品从诞生到成熟,再到衰退的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生产和销售都会对地理位置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新产品的生产地通常是高成本地区,而随着产品成熟和市场扩大,生产地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
这一过程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都有重要影响。
2.___定理:该定理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对于地理位置的影响是不均衡的,即交通运输的发展会加速已经发达的地区的发展,而对于落后地区的发展影响较小。
这一定理对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地区之间的差距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四、简答题(共24分)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区位论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区位论的初步形成和发展,以___的《海国图志》为代表;第二阶段是区位论的理论完善和应用,以___的《农业区位论》为代表;第三阶段是区位论的发展和拓展,以___的《区位经济学》为代表。
区位论的发展方向特征主要包括:第一,从单一的地理位置概念向地理位置和经济结构的相互关系发展;第二,从国内区位论向国际区位论发展;第三,从描述性的区位论向规范性的区位论发展。
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跨国公司的特征主要包括:第一,具有跨国经营和组织的特点;第二,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拥有生产、销售和服务等业务;第三,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和战略;第四,具有跨文化管理和经营的能力;第五,对于国际贸易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五、论述题(共21分)___的运费指向论的基本原理是,生产者在选择销售地点时,会考虑到物流成本,即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
因此,物品的运输方向往往是从低运输成本地区向高运输成本地区,从高物流效率地区向低物流效率地区。
这一原理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例如,高物流成本地区可能会失去一些产业,而低物流成本地区则可能会吸引更多的产业。
运费指向论的应用包括,对于物流成本的分析和优化,对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及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战略制定。
(完整word版)《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总结资料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一、概念辨析(6X6'=36’)⑴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P209)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型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
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输出要素和经济活动,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⑵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P219)产业集聚:众多同类产业的企业或者相关产业的企业在某一地区的集中与聚合。
产业集群: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的地理集中,是产业集聚发展的高级阶段。
⑶区位与区位因子(P34、P37)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⑷需求门槛与门槛人口(P45)需求门槛:任何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够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这一规模即所谓的需求门槛。
门槛人口:门槛人口是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也就是说某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成立的最低限度人口。
⑸区域分工与区域合作(P241、P245)区域分工:区域分工是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一种形式。
由于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着经济发展条件和基础方面的差异 , 因此,在资源和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情况下 , 各个区域在经济交往中就必然要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选择和发展具有优势的产业。
区域合作:区域合作是与区域分工相伴而产生的,是不同区域之间出于各自发展利益的需要,在区域分工的基础上,通过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等寻求的合作.⑹中心地与中心性(P93)中心地: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中心性:是指中心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⑺区域经济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P173—174)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地理学考试题和答案
经济地理学考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经济现象的空间分布B. 经济现象的时间变化C. 经济现象的内在规律D. 经济现象的定量分析答案:A2. 经济地理学中的“中心地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韦伯B. 克里斯塔勒C. 洛施D. 哈格斯特朗答案:B3. 以下哪个不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产业布局B. 城市发展C. 人口迁移D. 政治制度答案:D4. 经济地理学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不包括()。
A. 自由贸易区B. 共同市场C. 经济特区D. 关税同盟答案:C5. 经济地理学中,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A. 资源禀赋B. 劳动力成本C. 市场需求D. 文化传统答案:D6. 经济地理学中,以下哪个不是城市体系理论的主要内容?()A. 城市等级B. 城市规模C. 城市功能D. 城市历史答案:D7. 经济地理学中,以下哪个不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A. 地理位置B. 政策环境C. 教育水平D. 宗教信仰答案:D8. 经济地理学中,以下哪个不是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A. 双边合作B. 多边合作C. 区域一体化D. 经济制裁答案:D9. 经济地理学中,以下哪个不是城市化的主要特征?()A. 人口集中B. 产业集聚C. 土地利用变化D. 环境恶化答案:D10. 经济地理学中,以下哪个不是影响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A. 比较优势B. 贸易壁垒C. 货币汇率D. 宗教信仰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
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空间分析D. 历史分析答案:ABC12. 经济地理学中,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区域经济差异?()A. 自然资源B. 技术水平C. 政策导向D. 社会文化答案:ABCD13. 经济地理学中,以下哪些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积极影响?()A. 贸易成本降低B. 资本流动增加C. 技术传播加速D. 环境污染加剧答案:ABC14. 经济地理学中,以下哪些是城市化可能带来的问题?()A. 交通拥堵B. 环境污染C. 社会分化D. 经济发展答案:ABC15. 经济地理学中,以下哪些是影响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A. 比较优势B. 贸易政策C. 货币汇率D. 运输成本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经济现象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材料整理版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材料整理版经济地理学复习题1、区位:本书的区位主要讲的是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2、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基本内涵:(1)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2)人类活动的最佳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
3、中心地: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中心地可以是一个城市,也可以是一个镇或大的居民聚集点,也可以是一个商业或服务业的中心。
4、6、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在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或不同的区域,主导产业是不一样的。
7、关联产业: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8、基础性产业: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
9、支柱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10、潜导产业: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
11、区域空间结构: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
12、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13、极核式空间结构:14、点轴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空间结构有时也称为点轴系统,它是在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5、网络式空间结构:网络式空间结构是点轴系统发展的结果。
16、区位指向:区位指向是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
区位指向是影响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基本的力量。
17、集聚机制、扩散机制(1)集聚机制: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
(2)扩散机制:扩散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
18、经济地域综合体、经济区(1)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经济地理学期末考试复习大纲
经济地理学期末考试复习大纲(AB卷)题型:名词解释(6×4′)辨析题(2×9′)简答题(5×6′)论述题(2×14′)一、名词解释1、需求门槛:是指任何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必须达到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够支持基本运营成本,这一规模即是需求门槛。
(P45)2、产业集群:是一组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相互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关联的机构的地理集中或形成的地理集聚体。
(P219)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
(P251)4、规模经济: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单位生产成本的降低,或者是由于相关企业在空间上集聚而带来的费用的节约,都叫规模经济,前者称为内部规模经济,后者称为外部规模经济。
5、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生产过程和服务过程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
(P319)6、区域管制:是通过多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的统治方式,以补充市场交换和政府自上而下调控的不足,最终达到“双赢”的综合的社会管理方式。
7、根植性:指经济活动和结果受到行为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这种关系网络的影响。
(P374)8、地方化:也称本土化,是跨国公司在全球化过程中,为达到地方市场认可的目的,而迎合东道国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传统的发展战略。
(P322)9、空间距离衰减原理:各种经济活动或区域的经济影响力随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呈减小的趋势。
10范围经济:是指由于经营范围的扩大而带来的额外收益,即企业进行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要比这些活动分离地由多个企业进行更有效率,这种效率的提高带来的效益叫范围经济。
11库兹涅茨法则:是库兹涅茨在配第—克拉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各国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结构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新的认识被后人称为库兹涅茨法则。
经济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经济地理学试题及答案经济地理学试题及答案【篇一:经济地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1、何谓经济地理学。
答: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答:特点一是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演变;特点二是研究区域尺度变化、企业组织变化和思维方式变化。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经济活动的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答: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和信息业经济地理学;4.公司(企业)地理学。
第二章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含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5、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6、交通网:一般由基本的点和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
7、交通网的密度: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
必须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8、通达性: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
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来衡量。
9、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
用贝塔指数衡量。
10、可进入性:11、地理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和距离。
12、经济可进入性:指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它取决于运费、通信费。
费用越低,对外通达性越好,反之则相反。
13、制度可进入性:指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和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14、社会可进入性:指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15、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经济地理学期末测试题
经济地理学考试1、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一)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20世纪上半叶,经济地理学发展中的最重大事件当属经济活动区位论的引入。
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一些经济学家在研究区位论的基础上,开始了对区域经济的整体研究。
50年代以后,始于法国学者皮鲁的增长极理论,一些学者表现出对区域之间发展问题的关注,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日益增强,经济地理学家对此的研究也日益升温。
(二)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战后以来,做为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客体的企业组织,加速向着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
与此相应,60年代初美国地理学家麦克尼提出了公司(企业)地理的概念。
(三)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20前期的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normative analysis)为思维方式。
20世纪60年代的数量革命,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法。
60年代末,规范区位论和实证区位分析受到行为学派的冲击。
6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冲突的加剧,结构主义地理学应运而生。
2、试述经济地理学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我国经济地理学家根据对经济实践的总结,提出空间格局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
经济建设的区位与空间组织,是经济建设中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战略问题。
欧洲地理学家指出,经济学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建立解释经济增长的理论。
然而,当代经济学中,经济创新以及经济增长的来源这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并未得以解决。
一些经济学家已经开始重视经济的空间研究。
(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①人口问题: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特殊地区的人口生存问题,经济地理学家均可开展相应的研究。
②资源问题:主要指不可再生资源的萎缩。
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经济地理学家大有用武之地。
③环境问题:由于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便决定了它比其它许多学科更能在提出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告诫人们注重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经济地理期末资料
经济地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3分,共15分)1.地理可进入性概念:是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
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和距离2.经济可进入性概念:是指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它取决于运费、通信费。
3.农业布局的概念:是指各国各地区的农业各部门及其各个生产门类、项目的地域分布,以及农业各部门及其各门类、项目的生产在一定地域范围的组合。
4.农业区位论概念:系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
5.地租曲线概念:在市场(运费为零)点的地租收入和耕作极限连结的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
6.临界等费用线概念:在综合等费用线中,与低廉劳动供给地L的劳动费节约额相等的那条综合等费用线称为临界等费用线。
7.集聚因子概念:因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
8。
中心商品概念:是在中心地生产、提供给中心地及周围地区居民消费的商品。
9。
中心性概念:是指就中心地的周围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
10. 产业结构概念:主要是指各类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与相互联系。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 三、不定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1.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通论经济地理学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
主要是关于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周围地理环境关系的研究。
3.企业地理学企业地理学整合了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产业关联。
4.国内最古老的经济地理文献当属战国时代的《山海经》和《禹贡》。
5.在1882年,德国的地理学家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议》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具体提出了建立作为科学体系的经济地理学。
这标志着经济地理学从地理学分化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6.标准产业分类法是为了统一各国国民经济统计口径而由联合国制定的。
经济地理期末试卷和答案
09经济地理答案(A卷)一、填空题(共22分)1、胡佛对韦伯区位理论中的运费计算作了重大改进,他将运费分为和两个部分,并指出总运费是一条的曲线而不是直线。
2、跨国直接投资区位一般要明确三个问题,分别是,和。
3、在雷蒙德·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中,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__ __、___ _和__ __三个阶段。
4、我国的企业空间扩张除了遵循扩张(扩散)和扩张(扩散)两条规律外,还有扩张的规律。
5、韦伯将集聚分为和两种类型。
6、经济总量一般用、、等来衡量。
包括指标和指标。
7、公司从一个地方公司向多国扩展中,要跨越三种门槛,即公司首先跨越空间,其次为空间,最后为空间。
1、场站作业费;线路运输费;增长逐渐放慢2、为何跨国投资;选择在哪个国家投资;在东道国什么区位进行投资3、新产品;成熟产品、标准化产品4、接触扩张;等级扩张;通道扩张5、纯粹集聚;偶然集聚6、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总量指标;人均指标7、活动空间;信息空间;决策空间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8分)1、经济距离:距离是地理位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经济距离就是用克服距离所付出的费用来表示的距离,它受运输距离和运费率的共同影响,对产业布局(尤其是工业布局)具有重要作用2、中心性:中心性是指就中心地的周围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
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3、区位因子:即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
即在某特定地点生产某产品比在别的地点生产能够降低费用的可能性。
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4、满意人:在现实中,无论是经济活动的经营者还是参与者,而并非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或费用最小化为目标而行动的“经济人”,更多的是在某种满足的目标下行动的“人”,称为“满意人”5、增长极:指具有推动性的经济单位,或是具有空间聚集特点的推动性单位的集合体。
6、规模经济: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单位生产成本的降低,或者是由于相关企业在空间上集聚而带来的费用的节约,都叫规模经济,前者称为内部规模经济,后者称为外部规模经济7、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中国经济地理期末复习题
中国经济地理期末复习题一、单选题二、填空题1、经济布局的条件是指、和等。
2、自然资源一般指、矿产、和、生物等多种资源。
3、我国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和等特点。
4、生态农业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和之路。
5、工业生产具有、、连续性、、均衡性等特点。
6、我国新能源工业主要指,已产生效益的核电站是和。
7、现代交通运输业主要包括、、、和运输等五种运输方式。
8、水路运输一般由、、和四个环节构成9、贸易布局的主要因素有、和。
10、城市有多种职能,北京的主要职能是;上海的主要职能是。
三、名词解释1、地理学2、经济地理学3、商品粮基地4、畜牧业5、可持续发展农业6、生态农业7、一次能源8、二次能源9、新能源10、交通运输业11、铁路枢纽12、城市化四、简答题1、简述我国能源及矿产资源的特点2、简述我国人口分布规律和人口地理分界线3、简述经济作物的生产特点4、简述我国煤炭资源的特点5、钢铁工业布局有何特点?我国有哪些重要的钢铁基地6、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有哪些?举例说明工业布局类型7、我国有哪几条进藏公路?试述其起点和终点8、试对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进行经济评价9、我国商业中心有哪些分布特点10、我国城市分布有何特点五、论述题1、中国人地关系发展、演化对我们的启示。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论述我国生态环境建设。
3、中国人地关系发展、演化对我们的启示。
答案二、填空题1、经济布局的条件是指自然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
2、自然资源一般指土地、矿产、能源和水资源、生物等多种资源。
3、我国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地域性、综合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
4、生态农业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重要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5、工业生产具有技术性、协作性、连续性、广泛性、均衡性等特点。
6、我国新能源工业主要指核能,已产生效益的核电站是秦山和大亚湾。
7、现代交通运输业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等五种运输方式。
8、水路运输一般由港口、航道、船舶和修船厂四个环节构成9、贸易布局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科学技术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地理期末复习题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中国经济地理期末复习题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1、经济布局的条件是指、和等。
2、自然资源一般指、矿产、和、生物等多种资源。
3、我国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和等特点。
4、生态农业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和之路。
5、工业生产具有、、连续性、、均衡性等特点。
6、我国新能源工业主要指,已产生效益的核电站是
和。
7、现代交通运输业主要包括、、、和
运输等五种运输方式。
8、水路运输一般由、、和四个环节构成
9、贸易布局的主要因素有、和。
10、城市有多种职能,北京的主要职能是;上海的主要职能
是。
三、名词解释
1、地理学
2、经济地理学
3、商品粮基地
4、畜牧业
5、可持续发展农业
6、生态农业
7、一次能源
8、二次能源
9、新能源
10、交通运输业
11、铁路枢纽
12、城市化
四、简答题
1、简述我国能源及矿产资源的特点
2、简述我国人口分布规律和人口地理分界线
3、简述经济作物的生产特点
4、简述我国煤炭资源的特点
5、钢铁工业布局有何特点我国有哪些重要的钢铁基地
6、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有哪些举例说明工业布局类型
7、我国有哪几条进藏公路试述其起点和终点
8、试对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进行经济评价
9、我国商业中心有哪些分布特点
10、我国城市分布有何特点
五、论述题
1、中国人地关系发展、演化对我们的启示。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论述我国生态环境建设。
3、中国人地关系发展、演化对我们的启示。
答案
二、填空题
1、经济布局的条件是指自然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
2、自然资源一般指土地、矿产、能源和水资源、生物等多种资源。
3、我国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地域性、综合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
4、生态农业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重要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5、工业生产具有技术性、协作性、连续性、广泛性、均衡性等特点。
6、我国新能源工业主要指核能,已产生效益的核电站是秦山和大亚湾。
7、现代交通运输业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等五种运输方式。
8、水路运输一般由港口、航道、船舶和修船厂四个环节构成
9、贸易布局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科学技术因素。
10、城市有多种职能,北京的主要职能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政治中心);上海的主要职能是:行政中心或交通运输和商业中心(商业中心)。
三、名词解释
1、地理学:是研究地表(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可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支。
2、经济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各国、各地区经济(产业)布局的行程、发展条件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3、商品粮基地:鉴于我国人口、粮食、耕地的对比关系及严峻的粮食供应形势,在商品农业还不发达、农业现代化水平还不高的现实情况下,集中力量选择条件适宜的地区作为粮食集中生产基地,以提高粮食商品率、保障粮食供给,是促进粮食稳定增长的得力措施。
这样的粮食生产基地成为商品粮基地。
4、畜牧业:又称饲养业,是利用动物的生活机能来获取各种物质产品的部门,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5、可持续发展农业:是采取某种使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变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子孙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不断地满足。
这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土地、水、动植物等资源,是一种“不造成环境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可行以及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
6、生态农业:简而言之就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生产的一种农业形势。
7、一次能源:是指以现成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能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
8、二次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经加工转换而成的人工能源,如电力、汽油等。
9、新能源:是指最近若干年才开始被人类利用的能源,或者过去虽被利用过但现在又有了新的利用方式的能源,如核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太阳能、沼气等。
10、交通运输业:是人类利用各种运输工具,通过各种运输方式,使人或货物沿着特定的线路实现空间位置移动的生产部门。
11、铁路枢纽:在铁路网中,铁路干线交叉或衔接处由若干车站、线路及一系列设备组成的运输生产综合体叫铁路枢纽。
12、城市化:是以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集中为特征的一个历史进程,表现在人的地理位置上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演变,既有看得见的实体变化,也有精神文化方面的无形转变。
四、简答题
1.简述我国能源及矿产资源的特点
答:我国能源绝对数量多,种类齐全,在分布上存在既广泛又相对集中的特点,而且不同地区的能源种类存在一定的互补性。
但我国能源资源在总量,分布在结构上也存在明显的弱点。
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可观种类齐全,是世界上矿种配套条件好,能极大满足工业生产发展需要的少数国家之。
但矿产资源在种类构成,地区分布,埋藏条件等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
2.简述我国人口分布规律和人口地理分界线
答:我国人口分布总的规律是东多西少;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
人口地理分界线:云南腾冲至黑龙江黑河的连线为人口地理分界线。
3.简述经济作物的生产特点
答:(1)对技术条件要求高,占用资金多
(2)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生产与市场联系紧密
(3)对自然环境适应性差、选择性强
4.简述我国煤炭资源的特点
答:(1)资源丰富(2)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3)品种齐全,品质优良(4)开采条件较好
5.钢铁工业布局有何特点我国有哪些重要的钢铁基地
答:特点:分别沿北纬30度和40度纬线分布。
我国重要钢铁基地:鞍山,京津唐,上海,武汉等。
6.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有哪些举例说明工业布局类型
答:影响因素:原料,技术,消费,交通等。
布局类型:(1)趋向原料地(2)趋向消费地(3)趋向技术发达地区
7.我国有哪几条进藏公路试述其起点和终点
答:(1)川藏公路:起点四川康定终点西藏拉萨段
(2)青藏公路:起点是西宁终点是拉萨。
(3)新藏公路:起点新疆的叶城,终点在西藏普兰
(4)滇藏公路:起点为云南下关,终点为西藏芒康。
8.试对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进行经济评价:
答:航空运输:运量小、运价高、耗能大,一般适于长途旅客、邮件、贵重物品和鲜活商品的运输。
管道运输:投资小、建设工期短、投资小、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可靠,但其无法承担多种货物的运输,且铺设管道需大量钢材。
9.我国商业中心有哪些分布特点
答:(1)地区分布不平衡,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
(2)沿交通干线分布。
(3)以行政建制为基础形成多层次分布。
10.我国城市分布有何特点
答:一是东多西少,东密西疏;二是在人口特别稠密的地区和大河三角洲地区,城市成群分布;三是沿交通线成串珠状分布。
东部城市在我国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五、论述题
论述中国人口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答:中国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持续增长。
人口性别比偏高。
老龄化加快。
人口文化程度结构层次低,人口文化素质低,人才缺乏。
人口就业压力大,就业结构不合理,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
人口城镇化水平较低,
解决人口问题的主要对策有: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大力发展经济,优化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教育
加快法制建设和社会保障体制建设。
加快城镇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