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资源调查方法遥感技术

合集下载

草地资源调查方法4(遥感技术)

草地资源调查方法4(遥感技术)
草地资源调查方法4(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 采用地理图形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动态 的信息,以供分析和管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 种地学、社会现象和过程,它具备数据输入、预处理、 数据管理、空间查询和可视化表达输出等功能。
埃及 阿斯旺 大坝
2002年 7月29日
IKONOS 卫星影像
航巴天格达遥—感—信战前息战演后对示比(Quick Bird影像)
航天遥感信息演示
埃及金字塔
航天遥感信息演示 北京市紫竹桥地区IKONOS 卫星影像不同时期对比
紫竹桥2001年5月 紫竹桥2003年10月
紫竹桥2002年10月
航天遥感信息演示
阴影:乔、灌木区分;山区复合体分布类型判读。
(2)间接判读标志的应用
应用生态学、地学、草地类型学原理分析图形特征。
草地类型判读解译标志
草地类型判读解译标志
草地 类型
地形 地貌
代表 样地
色彩 色调
影像特征 形状 大小
影像 结构
备注
森林
冰雪石质
农田、居民区、水域、道路
农田、居民区、水域、道路2
ETM1—5、7
TM1—5、7
为30m×30m
为30m×30m
ETM6
为 TM6
60m×60m

ETM8
为 120m×120m
1约52m5×0 15m
约230
4
3
79m× 20m× 79m 20 m
约30 约27
昌 吉 市 、 呼 图 壁 县 遥 感 卫 星 影 像 图
(2)图像的性质分析与处理 ①明确图像的性质

如何利用遥感影像进行草地覆盖度监测

如何利用遥感影像进行草地覆盖度监测

如何利用遥感影像进行草地覆盖度监测草地覆盖度是一个重要的生态指标,对于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遥感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对大范围的地表覆盖进行监测。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遥感影像进行草地覆盖度监测。

一、遥感影像获取遥感影像是利用卫星或航空平台上的传感器对地面进行观测和测量的图像数据。

在草地覆盖度监测中,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遥感影像进行分析。

常见的遥感影像有光学影像和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

光学影像获取的是地面反射光的信息,可以通过检测植被的绿色指数来估算草地覆盖度。

而SAR影像则可以获取地表的微波散射信号,对地表覆盖进行分析。

二、影像预处理在进行草地覆盖度监测之前,我们需要对获取的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的目的是消除影像中的噪声和干扰,提高后续处理的质量。

常见的预处理步骤包括辐射校正、大气校正、几何校正等。

辐射校正是将影像的数字值转换成表面反射率,大气校正是消除大气散射对反射率的影响,几何校正则是将影像的几何形状调整为实际地面的几何形状。

三、草地覆盖度估算在遥感影像预处理完成后,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估算草地覆盖度。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植被指数来估算草地覆盖度,常见的植被指数有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差值植被指数(DVI)。

这些指数可以通过计算不同波段的遥感数据来获取,通过对比这些指数的数值范围,可以估算不同覆盖度的草地。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目标识别和分类算法。

通过构建训练样本来训练分类器,然后将分类器应用于整个影像,将影像像素分为不同的类别,如草地、裸地和水体等。

最后,通过统计每个类别的像素数量,可以得到不同类别的覆盖度。

四、草地覆盖度动态变化监测草地覆盖度的动态变化是草地管理和保护的重要内容。

利用遥感影像可以对草地覆盖度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时间序列的遥感影像数据。

通过获取多期的遥感影像数据,并进行影像预处理和草地覆盖度估算,可以获得不同时间点的草地覆盖度信息。

草地资源调查方法4(遥感技术)

草地资源调查方法4(遥感技术)

h
31
草地类型判读解译标志
草地类型判读解译标志
草地 类型
地形 地貌
代表 样地
色彩 色调
影像特征 形状 大小
影像 结构
备注
h
32
森林
h
33
冰雪石质
h
34
农田、居民区、水域、道路
h
35
农田、居民区、水域、道路2
h
36
草地类型
h
密丛中禾草、杂 类草型
杂类草、密丛 中禾草型
密丛中禾草型
37
4 成图
草地资源 遥感技术调查方法
一、遥感技术的基本知识
遥感(Remote Sensing,RS)是20世纪60年代 迅速发展起来的,建立在现代物理学、电子计算机技 术和信息论等新的技术科学及地球科学理论基础上的 一门综合性探测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遥感结 合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 GIS ) 与 全 球 定 位 系 统 (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统称3S技术,在草地资 源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
h
53
2、遥感数据的获取及处理
收集MODIS数据,在EOS/MODIS投影(星地通公 司)软件的支持下对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云检测、 等面积投影、云识别、区域挖图,按照公式:
NDVI=(CH2-CH1)/(CH2+CH1)和 RVI=CH2/CH1 (其中CH2与CH1分别是近红外通道 与红光通道的反射率)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和比值植被指数(RVI),再将地面监测的经纬度数 据转化成Mapinfo的格式后叠加在NDVI图和RVI图上, 获得GPS点下的各植被指数的值。

如何利用遥感测绘技术进行草地资源监测与管理

如何利用遥感测绘技术进行草地资源监测与管理

如何利用遥感测绘技术进行草地资源监测与管理在当今社会,草地资源的监测与管理对于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草地作为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和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对于草食动物的饲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同时还在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和碳循环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草地资源遭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利用遥感测绘技术对草地资源进行监测和管理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遥感测绘技术利用卫星、飞机等平台将远距离获取的地球观测数据转化为图像或数字信息,可以提供大范围、多角度的地表覆盖信息。

在草地资源监测和管理中,遥感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首先,遥感测绘技术可以用于监测和评估草地资源的分布和变化。

通过获取遥感图像,我们可以准确地获得不同区域草地的类型、面积和空间分布,从而为草地资源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对遥感图像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可以监测和评估草地的变化趋势,及时发现草地退化或扩张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

其次,遥感测绘技术可以用于估算草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和产草能力。

通过获取草地的光谱信息和植被指数等参数,可以计算出草地的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从而估计出草地的生产力。

这为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帮助农民和农业部门做出科学的决策。

此外,遥感测绘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草地质量评价和草地退化监测。

通过获取遥感图像,结合地面调查和采样,可以建立草地质量评价模型,对不同草地的质量进行评估和划分。

同时,通过对草地的遥感图像进行定量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监测草地退化的迹象,提前采取措施进行修复,保护和恢复草地资源。

最后,遥感测绘技术还可以用于草地资源管理的决策支持。

通过获取草地资源的信息,结合其他土地利用和环境数据,可以建立草地资源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决策建议。

这有助于优化草地资源的利用方式,提高草地的可持续利用性,并确保草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管理。

草地遥感监测与评价技术研究

草地遥感监测与评价技术研究

草地遥感监测与评价技术研究遥感技术是一种能够获取地球遥远物体信息的技术手段。

在农业资源管理领域,草地遥感监测与评价技术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草地遥感监测与评价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其在农业管理方面的应用,并讨论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草地遥感监测技术研究草地遥感监测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植被指数提取和草地生态环境参数估计等方面。

1.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是草地遥感监测的基础。

常用的分类方法有基于像元的分类和基于物体的分类。

基于像元的分类方法通过像元的多光谱信息提取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类别。

而基于物体的分类方法通过对影像的分割,将土地划分为不同的物体,再对每个物体进行分类。

2.植被指数提取植被指数是草地遥感监测中的重要参数之一。

常用的植被指数包括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差值植被指数(DVI)。

这些指数通过计算植被在不同波段下的反射率差异,来反映植被的生长状态和覆盖程度。

3.草地生态环境参数估计草地生态环境参数主要包括植被盖度、植被高度、植被覆盖率和植被物理特征等。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处理卫星或航空影像数据,提取这些参数,进而评估草地生态环境的变化。

二、草地遥感监测技术在农业管理中的应用草地遥感监测技术在农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具体应用包括草地变化监测、草地生产潜力评估和草地退化监测等。

1.草地变化监测草地变化监测是对草地覆盖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

通过比较不同时段的遥感影像,可以获取草地变化的信息,并及时采取措施促进草地的恢复或合理利用。

2.草地生产潜力评估草地生产潜力评估是指通过遥感技术对草地植被、土壤水分等关键要素进行分析和评估,从而估计草地的植被生长状况和产量。

这对于合理安排畜牧业生产和草地利用至关重要。

3.草地退化监测草地退化监测是指通过遥感技术来及时发现和评估草地的退化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和恢复。

通过遥感影像,可以实时监测草地的植被覆盖率、植被盖度等指标,及时预警草地退化风险。

使用遥感技术进行植被监测和评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使用遥感技术进行植被监测和评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使用遥感技术进行植被监测和评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遥感技术在植被监测和评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遥感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手段,可以对植被进行全面、多角度的观测和量化分析。

本文将探讨使用遥感技术进行植被监测和评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重点介绍遥感数据获取的常用方式、遥感图像的解译技巧和植被指数的应用。

一、遥感数据获取的常用方式1. 航空摄影航空摄影是最早应用于植被监测的遥感技术之一。

这种方式通过从飞机或无人机上拍摄一系列竖向或斜向的照片,然后进行测绘和分析。

航空摄影的优点是分辨率较高,能够提供较为精细的植被信息。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限制,如受天气条件和飞行高度的影响,成本较高等。

2. 卫星遥感卫星遥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植被监测方式之一。

卫星通过对地球表面进行扫描和拍摄,获取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

同时,由于卫星可以覆盖广阔的面积,因此可以实现对大范围植被的监测和评估。

卫星遥感的优点是环境适应性强,能够反映地表植被的时空变化。

但是,由于季节、云覆盖等因素的影响,有时所获取的图像可能不够清晰。

二、遥感图像的解译技巧1. 图像增强在遥感图像解译过程中,图像增强是提高植被监测效果的重要步骤。

常用的图像增强方法包括直方图拉伸、线性增强和非线性增强等。

这些方法能够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突出植被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监测和评估。

2. 遥感数据融合由于遥感数据来源多样,如红外、热红外、激光雷达等,因此将不同的遥感数据进行融合可以提高植被监测的精确度。

常用的数据融合方法包括基于像素级和基于特征级的融合。

像素级融合通过对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图像进行像素级别的组合,生成新的图像。

特征级融合则以不同传感器的特征为依据,通过算法将多个特征融合为一个特征,提高植被监测的精准度。

三、植被指数的应用植被指数是利用遥感技术计算得出的,用于评估植被生长状况和健康状况的指标。

常见的植被指数包括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差值植被指数(DVI)和植被水分指数(VSWI)等。

草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

草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

草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一、引言草地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之一,对于草食动物的饲养和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草地资源进行科学准确的调查和评估是保护草地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草地资源的基础。

本文旨在介绍草地资源调查的技术规程,以便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调查目的草地资源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草地的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为草地生态环境保护、草地管理和草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标包括:确定草地类型、面积和分布;调查草地的植被类型、物种组成和生物量;评估草地的生态功能和生产力。

三、调查内容1. 草地类型调查:根据草地的地形、土壤、植被和气候等因素,将草地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草甸草地、草原草地、荒漠草地等。

2. 面积调查:通过遥感技术、GPS定位等手段,测量草地的面积,并记录下来。

3. 植被调查:采用样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点,在每个样点内进行植被的调查和记录,包括草地的物种组成、植被覆盖度和高度等指标。

4. 生物量调查:通过野外实地测量或间接估算的方法,确定草地的生物量,包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物量。

5. 土壤调查:采集草地土壤样品,进行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和酸碱度等指标的测定。

6. 生态功能评估:根据草地的植被、土壤和水文等因素,评估草地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

7. 生产力评估:通过调查草地的植被和生物量等指标,评估草地的生产力,并进行经济效益的分析。

四、调查方法1. 采样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根据不同的草地类型和地理分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点进行调查。

2. 调查工具:包括测量工具(如GPS定位仪、测量尺、刻度尺等)、植被调查工具(如样方调查工具、物种鉴定手册等)和土壤调查工具(如土壤钻、土壤样品袋等)等。

3. 数据处理: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出调查结果和结论。

五、调查注意事项1. 调查前要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确定调查的范围、目标和方法。

遥感资料在青海草地资源监测及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资料在青海草地资源监测及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资料在青海草地资源监测及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可以提供草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信息。

草地的空间分布是评价草地资源的重要
指标之一,其包括草地的面积、形状、分布等信息。

通过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分析,可以获
取到草地的分布范围和空间格局,进而提供给决策者进行草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管理。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草地植被的生长状况信息。

草地植被的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着草地的
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

遥感图像可以提取出植被指数等信息,通过对植被指数的分析与比较,可以评估草地植被的覆盖度、干旱程度和生长状态,为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
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可以监测草地资源的变化情况。

草地资源的变化情况对于草地的合理利用和
保护至关重要。

通过对历年的遥感图像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获取到草地资源的变化情况,了解草地的退化、扩张和损失等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草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遥感技术还可以评估草地资源的质量和产量。

草地资源的质量和产量是评价草地资源
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草地利用效益的关键要素。

通过遥感图像的分析,可以评估草地的
质量和产量,为草地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在青海草地资源的监测及评价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提供草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信息、草地植被生长状况信息、草地资源的变化情况、草地
资源的质量和产量评价以及草地资源的生态环境状况监测,为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促进青海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利用测绘技术进行草地资源调查的要点与思路

利用测绘技术进行草地资源调查的要点与思路

利用测绘技术进行草地资源调查的要点与思路引言草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对于畜牧业和草地生态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草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直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利用测绘技术进行草地资源调查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手段。

本文将探讨利用测绘技术进行草地资源调查的要点与思路。

一、调查目标确定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调查目标。

草地资源调查可能涉及到不同方面的问题,如草地覆盖率、植被类型、草原生物多样性等。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调查目标是开展调查的首要任务。

二、测量方法选择针对不同调查目标,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在草地资源调查中,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航空摄影测量、卫星遥感、地面测量等。

航空摄影测量可以通过航空航天器获取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可以较全面地了解草地的空间格局。

卫星遥感则可以获取大范围的数据,但分辨率相对较低。

地面测量方法可以获取更加精确的数据,但耗时耗力。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测量方法进行调查。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在测量结束后,需要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首先,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精确校正,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其次,可以利用GI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如生成空间分布图、计算植被覆盖率等指标。

此外,还可以运用遥感图像分类等方法获取植被类型信息,帮助制定草地资源保护与管理策略。

数据处理与分析是调查中的关键环节,应给予足够重视。

四、调查结果应用调查结果的应用至关重要。

草地资源调查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当前的资源情况,还应为草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调查结果应该形成可视化的成果,用于决策支持和规划制定。

同时,还可以为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提供参考。

五、困难及对策在草地资源调查中,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例如,草地地形复杂、生境多样,给测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遥感数据获取和处理涉及到专业知识和技术要求。

我们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寻找对策。

例如,可以借助现代高精度测量仪器和互联网技术,提高调查的效率和精度;通过与数据处理专业团队合作,解决数据处理与分析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草地资源监测方案

草地资源监测方案

草地资源监测方案1. 背景介绍草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组成部分,具有保持土壤稳定、提供饲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草地资源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退化和破坏。

因此,对草地资源进行监测和评估,对于有效管理和保护草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2. 目标和目的本文档旨在介绍一种草地资源监测方案,通过收集和分析关键指标数据,实现对草地资源状况的跟踪和评估。

具体目标如下:•确定草地覆盖范围和类型•监测草地水分状况•评估草地生物多样性•分析草地退化趋势•提供科学依据,支持草地资源管理和保护决策3. 数据收集方法为了实现草地资源监测,需要收集和记录相关的数据。

以下是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3.1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广泛的空间和时间覆盖范围,是草地资源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使用卫星图像和航空摄影图像,可以获取草地覆盖范围和类型的信息。

常用的遥感指标包括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土地利用分类。

3.2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可以获取草地的水分状况和生物多样性等信息。

通过安装土壤水分传感器,可以监测草地的水分含量和土壤湿度。

同时,利用生物多样性传感器,可以记录草地生物多样性指标,如物种数量和丰富度。

3.3 野外调查野外调查是直接观察和记录草地资源状况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采样和测量草地样点,可以了解草地植被覆盖、物种组成和退化程度等信息。

野外调查可以结合实地测量和人工采样,得到准确的数据。

4. 数据分析方法通过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评估草地资源的状况和变化趋势。

以下是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4.1 草地覆盖评估利用遥感图像和土地利用分类数据,可以评估草地的覆盖范围和类型。

通过计算NDVI等指标,还可以了解草地的植被状况和生长情况。

4.2 草地水分分析利用土壤水分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可以分析草地的水分状况和土壤湿度。

通过对比不同时间点的数据,还可以评估草地的水分变化趋势。

4.3 草地生物多样性评估通过生物多样性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可以评估草地的生物多样性状况。

测绘技术中的草地资源调查与监测技巧

测绘技术中的草地资源调查与监测技巧

测绘技术中的草地资源调查与监测技巧草地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在农牧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城市绿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草地资源的调查与监测则是有效管理和保护草地资源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测绘技术中的草地资源调查与监测技巧,并探讨其应用和意义。

一、无人机遥感技术在草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遥感技术在草地资源调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无人机可以携带高分辨率的相机或激光雷达设备,对草地进行精准的遥感测绘。

通过无人机遥感技术,我们可以获取草地的覆盖类型、植被指数、高程等关键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草地的管理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面测量技术在草地资源监测中的作用除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外,地面测量技术也是草地资源监测中的重要手段。

在草地资源调查中,地面测量可以提供草地地形、土壤条件以及草地植被的详细信息。

通过地面测量技术,我们可以获取草地的坡度、坡向、土壤质地等关键参数,有助于深入了解草地的生态环境特征,并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三、遥感图像分类技术在草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遥感图像分类技术是将遥感影像的像素点按照一定规则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在草地资源调查中,遥感图像分类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提取草地及其相关地物的空间分布信息。

通过遥感图像分类技术,我们可以准确划定草地边界,提取草地的空间分布和覆盖类型,为草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四、草地覆盖度指数的计算与评估草地覆盖度是指草地植被覆盖的比例,是评估草地生产力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

测算草地覆盖度对于衡量草地的健康状况、进行草地资源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计算草地覆盖度的方法有目视估测法、遥感影像解译法和激光扫描法等。

这些方法依靠不同的测量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草地覆盖度,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五、草地资源调查与监测的意义与挑战草地资源调查与监测的意义在于为草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草地退化等问题。

测绘技术中的草地资源测量方法介绍

测绘技术中的草地资源测量方法介绍

测绘技术中的草地资源测量方法介绍引言:草地资源是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草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至关重要。

测绘技术在草地资源的测量与评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绘技术在草地资源测量中的应用方法。

一、遥感技术在草地资源测量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利用航空器或卫星对地球表面进行扫描和探测的一种方法。

在草地资源测量中,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草地土壤类型、植被覆盖度、植被高度等数据来评估草地的质量和数量。

1. 遥感影像的获取与处理通过卫星或航空器获取的遥感影像可以提供详细的草地信息。

利用影像处理软件,可以对遥感影像进行分类,从而得到草地的分布情况和面积。

2. 遥感影像的解译与分析通过对遥感影像的解译和分析,可以获取草地的性质和状况。

例如,利用遥感影像可以提取出草地覆盖的植被指数,进而评估草地生长的状况和质量。

3. 遥感影像与地面调查相结合遥感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例如,在遥感影像解译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可以对草地的类型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和标定。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草地资源测量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基于计算机软硬件和空间数据进行地理空间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的系统。

在草地资源测量中,GIS可以用于草地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展示。

1. 数据采集利用GIS技术,可以对草地的地理位置、面积、土壤类型等信息进行采集。

这些信息可以用于草地资源规划和管理。

2. 数据分析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草地资源的质量和数量指标。

例如,可以通过GIS分析草地的覆盖面积和植被指数等数据,对草地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估。

3. 数据展示GIS可以将采集和分析的数据以地图的形式进行展示,使草地信息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同时,可以通过GIS生成的数据图层,为草地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三、全站仪在草地资源测量中的应用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可以用于测量草地的地形和地貌等特征。

草地遥感信息分析算法在农田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草地遥感信息分析算法在农田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草地遥感信息分析算法在农田管理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田管理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其中,草地遥感信息分析算法的应用在农田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项技术利用遥感图像数据,在农田管理中提供了准确的草地信息,为农田经营者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本文将介绍草地遥感信息分析算法在农田管理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农田管理的贡献。

首先,草地遥感信息分析算法可以帮助农田经营者实时监测草地的生长状况。

借助遥感技术,农田经营者可以获取具体的草地植被数据,例如植被指数、覆盖率等信息。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农田经营者可以了解到草地的生长速度、生长范围以及生长质量等关键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决定灌溉、施肥和割草等农田管理活动非常重要。

通过遥感信息分析算法,农田经营者可以及时调整管理策略,以确保草地的健康生长。

其次,草地遥感信息分析算法提供了对草地质量的精确评估。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影像数据,农田经营者可以对草地质量进行全面评估。

草地遥感信息分析算法能够计算出草地的覆盖度、绿度、草地生物量等关键指标,从而评估草地的健康状况和产量。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农田经营者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草地管理策略和农药使用方案。

通过科学精确的草地质量评估,农田经营者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草地的品质和产量,从而提高农田的经济效益。

另外,草地遥感信息分析算法还可以帮助农田经营者进行草地病虫害监测和预防。

通过遥感技术提供的影像数据,在农田管理中可以及时发现草地病虫害的早期迹象。

草地病虫害会对草地生长产生严重影响,降低草地的品质和产量。

通过遥感信息分析算法,农田经营者可以在病虫害发生前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施草地病虫害防治剂、调整草地管理策略等。

这样,草地遥感信息分析算法帮助农田经营者避免了草地病虫害给农田带来的经济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草地遥感信息分析算法在农田管理中的应用还需要克服一些难题。

首先是数据获取的问题。

尽管遥感技术已经发展成熟,但是获取准确的遥感图像仍然需要一定的成本和技术支持。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草地资源调查与评估的指南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草地资源调查与评估的指南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草地资源调查与评估的指南测绘技术在草地资源调查与评估中的应用指南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变得更加重要。

草地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组成部分,在农牧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草地资源,测绘技术成为进行草地资源调查与评估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使用测绘技术进行草地资源调查与评估的指南。

一、草地资源定位与界定首先,通过测绘技术对草地资源进行定位与界定是进行调查与评估的第一步。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的草地分布信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对草地进行数字化处理。

通过对卫星图像的解译,可以确定草地的空间分布与分布特征。

二、地理环境与土壤状况调查草地资源的生长与环境因素息息相关,因此进行地理环境与土壤状况的调查是非常重要的。

利用测绘技术,结合 GPS 定位与遥感影像,可以精准记录草地生长的地理位置,并通过其相关指标(例如坡度、海拔、光照等)对草地生长环境进行分析。

此外,通过对土壤采样,结合土壤理化指标、质地等信息,可以对草地适宜性进行评估。

三、植被类型与物种调查草地资源是由不同的植被类型和物种组成的,因此对草地植被与物种的调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测绘技术可以通过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图像获取草地的植被类型信息,并利用图像解译技术判断不同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与比例。

此外,利用植被指数等指标,可以对草地的生态状况进行评估。

四、负荷和产草量测算草地的负荷和产草量是衡量草地资源的重要指标,对于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测绘技术,结合 GIS 空间分析功能,可以根据不同草地类型和物种对应的生长环境因子,定量化计算草地的负荷和产草量。

这样可以为草地的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五、草地资源动态监测草地资源的动态监测对于及时掌握草地状况和变化趋势具有重要作用。

利用测绘技术,结合多源数据如卫星遥感图像、气象监测数据等,可以实现对草地资源的定期监测。

遥感资料在青海草地资源监测及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资料在青海草地资源监测及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资料在青海草地资源监测及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遥感资料在青海草地资源监测及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首先从研究背景和意义入手,引出了本次研究的动机和重要性。

随后详细介绍了遥感技术在青海草地资源监测中的应用,包括遥感资料获取与处理方法、草地覆盖度监测、草地生长状态评价以及草地退化监测及评价。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总结了遥感资料在青海草地资源监测中的总体作用,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探讨了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的前景,为青海草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利用遥感技术对青海草地资源进行监测及评价,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遥感技术、青海草地资源监测、遥感资料获取、草地覆盖度、草地生长状态、草地退化监测、研究成果、应用前景、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短书过长书,段落开头要提出问题。

背景介绍前,必须交代前言。

本研究是在青海草地资源管理中应用遥感技术的研究。

青海是我国草地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草地资源的管理和评估对当地的畜牧业发展至关重要。

传统的草地资源调查方法费时费力,且不能实时监测草地的变化。

借助遥感技术对青海草地资源进行监测和评价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遥感数据在环境监测和资源调查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草地覆盖度、生长状态、退化程度等参数的监测和评价,为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旨在探讨遥感技术在青海草地资源监测及评价中的应用,为青海草地资源的管理提供科学支持和决策参考。

通过本研究,将有助于提高草地资源管理的效率,保护草地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青海省草地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牧草产区之一。

青海草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青海地广人稀,传统的监测手段面临着信息获取不及时、覆盖范围有限等问题,难以满足对草地资源的精准监测与评估需求。

遥感资料在青海草地资源监测及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资料在青海草地资源监测及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资料在青海草地资源监测及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二、青海草地资源的特点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地势西高东低,气候多样,同时受青藏高原和亚洲季风的影响,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草地资源。

青海省境内的草地资源主要分布在湿地草地、沼泽草地、亚高山草地和高山草甸等生态系统中,涵盖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植被和土壤。

青海的草地资源面积广阔,分布地域广阔,资源种类繁多,这些都给草地资源的监测和评价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青海草地资源监测评价的研究现状目前,青海草地资源的监测评价主要以实地调查为主,但由于青藏高原地势复杂、地域广阔,实地调查成本高、效率低,难以满足对草地资源进行全面、及时、高效的监测和评价。

利用遥感技术对青海草地资源进行监测和评价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补充手段。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遥感技术在青海草地资源的监测及评价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1. 遥感数据获取遥感卫星可以获取具有丰富地学信息的遥感数据,如高分辨率影像和多光谱数据等。

这些数据可以为青海草地资源的监测提供丰富的信息来源和数据支持,而且可以全面、快速地获取大范围草地资源的信息。

遥感技术也能够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获取青海草地资源的动态信息,为草地资源的长期监测提供了技术保障。

2. 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遥感数据一般需要进行预处理和后处理,以获取更为精确和有效的信息。

对于青海的草地资源而言,需要利用遥感数据进行植被遥感、土壤遥感、水文遥感等方面的研究,从而获取更为全面、精确的草地资源信息。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青海的草地资源进行空间分析、动态监测和时序变化分析,在不同时间、不同区域获取草地资源的信息,为草地资源的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

3. 遥感技术在青海草地资源评价中的应用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青海草地资源进行生态学评价、资源利用状况评价、生态环境变化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等,从而全面了解青海草地资源的情况,为保护和合理利用青海的草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当前的遥感卫星对于青藏高原的地质地形特点,以及青海复杂多样的草地资源类型,遥感数据获取的时空分辨率均存在不足的情况,这就限制了遥感技术在青海草地资源监测及评价中的应用。

测绘技术中的植被遥感监测方法与技巧

测绘技术中的植被遥感监测方法与技巧

测绘技术中的植被遥感监测方法与技巧植被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有效管理和保护植被资源,测绘技术中的植被遥感监测方法与技巧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该主题展开讨论。

一、植被遥感介绍植被遥感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和分析与植被相关的信息。

遥感数据可以来自卫星、航空器或无人机等。

通过特定波段的电磁能谱响应差异,可以识别和获取植被的不同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植被覆盖度、叶绿素含量、生物量、植被类型等。

二、植被遥感监测方法1. 监测方法选择在植被遥感监测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光谱监测、纹理分析和变化检测等。

光谱监测是通过分析不同波段的反射率或辐射亮度来获取植被信息。

纹理分析则是通过分析图像中的纹理特征来推断植被类型。

变化检测侧重于检测植被变化的空间和时间模式。

2. 数据获取与处理数据的获取是植被遥感监测的基础。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数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设置正确的采样率和像元大小。

此外,数据的预处理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包括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和几何校正等,以提高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

三、植被遥感监测技巧1. 特征选择不同的研究目的和需求可能需要不同的特征。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选择适当的植被指数(如NDVI、EVI等)或纹理特征进行分析。

同时,还可以结合地面调查数据和模型进行验证和辅助分析。

2. 多源数据融合当只依靠一种传感器数据无法满足需求时,可以采用多源数据融合的方法。

通过将多种遥感数据进行叠加或组合,可以提高精度和分类效果。

常用的融合方法包括像元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和决策级融合等。

3. 时间序列分析植被遥感监测是一个动态过程,时间序列分析可以帮助揭示植被的季节变化和长期趋势。

通过分析植被指数的时序数据,可以了解植被的生长状态和变化趋势,对灾害监测和生态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4. 精密定位技术精确的定位是植被遥感监测的关键,尤其是对于大尺度和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

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等定位技术,可以提高地理坐标和图像坐标的一致性,为后续分析和数据融合提供基础。

测绘技术在草地资源调查中的使用方法

测绘技术在草地资源调查中的使用方法

测绘技术在草地资源调查中的使用方法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成为了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而要做到对草地资源进行科学、全面的调查,测绘技术则显得尤为重要。

测绘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准确、高效地获得草地的空间分布、数量和质量等相关信息,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的依据和决策支持。

对于草地资源调查,其首要任务就是要获得准确的草地面积信息。

而测绘技术中的遥感技术可以提供这样的数据。

通过航空摄影或卫星遥感,我们可以获取到大范围的草地影像,然后通过图像解译和分类的方法,将草地和其他地物进行分离和区分,从而得到草地的空间分布图,并计算出具体的面积数据。

在获得草地面积之后,接下来就需要进一步了解草地的质量状况。

这时,测绘技术中的地面调查方法就会派上用场。

在地面调查中,我们可以利用全站仪、GPS等设备,对草地进行详细的测量和记录。

通过在草地上设置控制点,并进行精确的测量,我们可以获得草地各个区域的高程、坡度和地形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了解草地的排水情况和土壤肥力等方面至关重要。

除了空间分布和地形特征,草地的植被信息也是草地资源调查的重要内容。

植被的分布和类型对于草地的质量和可利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这方面,测绘技术中的影像解译和植被指数分析是常用的手段。

通过对草地影像进行解译和分类,我们可以获取到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范围和面积,同时通过计算植被指数如NDVI等,还可以获得草地植被的生长状况和健康程度等信息。

这些数据和指标可以为草地质量评估和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在实际的草地资源调查中,还需要考虑到时间变化因素。

草地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而测绘技术中的时序遥感可以提供连续的时间序列影像数据,帮助我们观测和分析草地的变化趋势。

通过对不同时间段的影像进行比对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草地的生长季节、生长速度以及季节性变化等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草地资源保护和管理。

此外,测绘技术还可以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将所获得的草地数据进行地理空间分析和管理。

草地资源调查内容与方法

草地资源调查内容与方法

草地资源对于畜牧业、旅游业等产业 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是许多国家和 地区的重要经济来源。
生态服务功能
草地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 空气、调节气候等生态服务功能,对 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调查目的和意义
1 2 3
了解草地资源现状
通过对草地资源的调查,可以了解草地的类型、 分布、面积、产量等现状,为草地资源的合理利 用和保护提供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但仍可能存 在一些潜在的误差和不足之处, 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分析方法。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未来草地资源调查将更 加依赖于遥感技术,实现更高效、准确的数据获取和分析。
多元化数据融合
未来的草地资源调查将更加注重多元化数据的融合,包括 遥感数据、地面观测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以提供更全 面、深入的草地资源信息。
草地资源调查内 容与方法
目录
• 调查背景与目的 • 草地资源调查内容 • 草地资源调查方法 •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结果呈现与应用 • 讨论与展望
01
调查背景与目的
草地资源现状及重要性
草地资源分布广泛
经济价值
草地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植被类型之 一,占据陆地面积的相当大一部分, 为各种生物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环境。
结果在草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01
应用方向
草地资源调查结果可为草地保护、恢复与建设、合理利用等提供决策支
持。
02
具体应用
如制定草地保护政策,划定基本草原,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推进草
畜平衡和禁牧休牧等。
03
应用要求
在应用调查结果时,应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确保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尘暴监测
草地资源调查常用遥感信息源
在草地资源调查中,使用的遥感影像主要有MSS、SPOT, TM,ETM,由于SPOT价格较贵,MSS图像分辨率低,基本被TM、 ETM所取代。
ETM+、TM、MSS和SPOT影像比较表
项目
ETM+
TM
MSS
SPOT
波段个数
空间 分辨率
信息数据
(兆字节/幅)
8
ETM1—5、7 为30m×30m ETM6为60m×60m ETM8为15m×15m
4 处理软件:国家卫星中心星地通公司的“MODIS资料接收处理系 统;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NVI4.0;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MAPGIS6.5;美国ADOBE公司的PHOTOSHOP7.1。
研究方法
采用EOS/MODIS 250米的卫星资料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信 息提取、预处理、几何校正、太阳高度角订正等;结合前人得出 的植被指数的经验公式,计算了典型区域草地不同季节的NDVI、 RVI,同时结合实测数据利用统计回归的方法,建立不同草地类型 在不同季节的植被指数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植被指数最大值 合成法MVC(maximum value composite)制作了乌鲁木齐地区植 被指数专题图与植被指数变化趋势图,分析了乌鲁木齐地区草地 植被指数(MODIS-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
(4)应用实例验证模型,提出草地动态遥感监测的估 产模型。
工作思路
MODIS卫星资料获取 影像校正
植被指数的计算
实地测定 地面数据整理
建立估产模型
野外验证
精度评价 验证模型
动态估产模型
垂直带草地生物量反演
工作方法
1、地面监测 对草地类型进行地面定点、定时(15天1次)。在
每个草地类型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测定1×1m的样 方20-30个,测定内容包括: 植物种类:记录样方内出现的所有植物名称。 生物量:将样方内各种植物按照种类齐地面剪下,分 别装袋称重。 高度:每种植物随机测量10株自然高度。 盖度:用针刺法,每个样方测定100次。
1.准备工作 2.图像预判 3.建立解译标志 4.成图 5.现场验证 6.总结
1.准备工作
(1)遥感信息源的搜集与整理 航空像片:
根据摄影时选用的方式和感光材料的不同,有多种类型的 航空像片。按像片的倾角分为水平相片和倾斜相片;按所用感 光胶片分为全色片、黑白红外片、红外彩色片等。通过观察辨 别所使用的航片类型。
同时对所得到的植被指数影像上定义与实测点相对应的子区,记录各点 所对应的数值,此数值为所要求的植被指数值。
5月在草甸样地上所得到的植被指数
样地代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地理位置 43.4597 87.0417 43.4772 87.0367 43.4560 87.0744 43.4526 87.0734 43.4531 87.0659 43.4620 87.0654 43.4652 87.0653 43.4595 87.0657 43.4611 87.0667 43.4700 87.0670 43.4770 87.0620 43.4670 87.0510 43.4600 87.0520 43.4560 87.0490 43.4460 87.0500 43.4460 87.0530 43.4450 87.0670
2、遥感数据的获取及处理
收集MODIS数据,在EOS/MODIS投影(星地通公司) 软件的支持下对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云检测、等面 积投影、云识别、区域挖图,按照公式:
NDVI=(CH2-CH1)/(CH2+CH1)和RVI=CH2/CH1 (其 中CH2与CH1分别是近红外通道与红光通道的反射率) 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比值植被指数(RVI), 再将地面监测的经纬度数据转化成Mapinfo的格式后叠 加在NDVI图和RVI图上,获得GPS点下的各植被指数的 值。
专题图件
季节草场分布示意图
数字高程图
曲面三维透视图
三维遥感影像图
属性数据管理
以GIS软件为开发平台,进行草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与研制, 对各种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链接,达到图文一体化,实现草地资源高效 的数字化管理。
三、草地遥感估产监测技术
工作目标 (1)明确监测区草地植物群落季节、年季动态变化特
埃及 阿斯旺 大坝
2002年 7月29日
IKONOS 卫星影像
航巴天格达遥—感—信战前息战演后对示比(Quick Bird影像)
航天遥感信息演示
埃及金字塔
航天遥感信息演示 北京市紫竹桥地区IKONOS卫 星影像不同时期对比
紫竹桥2001年5月 紫竹桥2003年10月
紫竹桥2002年10月
航天遥感信息演示
航天遥感信息演示
Credit: “DigitalGlobe”
三峡
2003年 7月13日
QuickBird 影像
航天遥感信息演示
中国南海 台风
2003年 8月24日
MODIS 影像
航天遥感信息演示
意大利 红树林
2002年 5月16日
QuickBird 影像
航天遥感信息演示
Credit:”Space Imaging Eurasia”
ERS-1,2
CBERS-1
SPOT
ENVISAT-1
IRS-P6
QUICK BIRD
IKONOS
点击各卫星图标进入● ● ● ● ● ●
MODIS
航天遥感信息演示
Credit: “DigitalGlobe”
北京故宫
2002年 2月11日
QuickBird 影像
航天遥感信息演示
北京万泉河桥
图像采用 Quickbird 全色 +多光谱3、2、1 融合结果制成, 数据分辨率0.6m。
阴影:乔、灌木区分;山区复合体分布类型判读。
(2)间接判读标志的应用
应用生态学、地学、草地类型学原理分析图形特征。
草地类型判读解译标志
草地类型判读解译标志
草地 类型
地形 地貌
代表 样地
色彩 色调
影像特征 形状 大小
影像 结构
备注
森林
冰雪石质
农田、居民区、水域、道路
农田、居民区、水域、道路2
利用计算机自动分析,一般是通过模式样地,建立解 译标志,虽然在数字图像处理中有所应用,但在技术 上尚未完全解决。
(1)直接判读标志的应用 色调: 注意时间变化(春天——秋天)、空间变化
(生态地理区域差异)。
形状:农田、河流、道路、居民区、森林等。 纹理与图案:灌木草地—斑点状纹理;受侵蚀作用草 地—勾纹状纹理;严重盐渍化草地—絮团状纹理。
遥感影像处理
专题图件数字化
地图信息提取
2.图像预判
(1)阅读专业资料 明确影像与预判对象之间的生物物理学联
系。
(2)预判 遵循从“已知到未知”,“先易后难”, “由宏观到微观”原则。
3.建立解译标志
解译标志是图像解译分析的依据。利用目视解译时, 可根据影像特征,即色调、阴影、图形、形状、纹理 等与不同草地或地类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相关解译 标志。
草地资源 遥感技术调查方法
一、遥感技术的基本知识
遥感(Remote Sensing,RS)是20世纪60年代 迅速发展起来的,建立在现代物理学、电子计算机技 术和信息论等新的技术科学及地球科学理论基础上的 一门综合性探测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遥感结 合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 GIS ) 与 全 球 定 位 系 统 (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统称3S技术,在草地资 源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
3、建立估产模型
光学模型:Gj=gj(CH1,CH2),Y=Yg(g1,g2)

式中j=1,2两种算法模式;CH1、CH2分别
为地面实测光谱通道1,2;Gj为第j种算法模式计算的
地面光谱绿度值;Y为地面实测产草量,
g1=RVI,g2=NDVI
4、数理统计分析
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测定数据及各植被指数进行统 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对于每种实测数据和遥感数据 筛选出相关性好的模型作为该种草地的估产模型。
5、由点及面的草地生物量反演

根据动态估产模型,再从点的监测数据推算到一
定区域,分析区域内草地植被生长动态,建立生长季
内月份间植被指数—产量分区图,对垂直带草地生物
量进行反演。
研究数据资料
1 2004年4月至10月EOS/MODIS卫星数据
2 1:10万的草地类型图 3 草原和草甸两草地类型的典型样地的生物量实测数据
遥感(RS)
遥感(RS):不直接接触物体,通过各种探测仪器, 从不同高度的平台上接受来自地球表面各类地物的电 磁波信息,再将这些电磁波信息传输到地面进行加工 处理,从而达到对不同地物及其特性进行远距离的探 测和识别的全过程,这一过程称为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 采用地理图形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动态 的信息,以供分析和管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 种地学、社会现象和过程,它具备数据输入、预处理、 数据管理、空间查询和可视化表达输出等功能。
草地类型
密丛中禾草、杂 类草型
杂类草、密丛 中禾草型
密丛中禾草型
4 成图
(1)解译方法 人工目视解译成图;人工目视解译+计算机辅助判读;
人机交互解译成图。
(2)解译原则 用草地类型学原理指导解译; 区域生态自然地理分析; 相关信息规律分析; 草地季相与影像时相分析;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草地影响的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