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淀粉的性状及组成



支链淀粉是由多个较短的α-1,4糖苷键直链结 合而成。每2个短直链之间的连接为α-1,6糖苷 键。 聚合度约1000~3000,000之间,一般在6000 以上。 遇碘呈紫红色反应。
2、淀粉的特性



糊化 :淀粉在热水中能吸收水分而膨胀,最 后淀粉粒破裂,淀粉分子溶解于水中形成带有 粘性的淀粉糊 。 第一阶段:淀粉缓慢地可逆地吸收水分 第二阶段:当温度升到大约65℃时 ,淀粉颗 粒经过不可逆地突然很快地吸收大量水分后膨 胀,粘度增加很大。 第三阶段:当温度继续升高,淀粉颗粒变成无 形空囊,可溶性淀粉浸出,成为半透明的均质 胶体。

问题
1、在液化过程中为何要加入氯化钙,浓度为多少? 2、淀粉液化约多少时间?液化温度多少?
工艺的特点: 利用喷射器将蒸汽喷射入淀粉乳薄膜,在短时间内通过喷射器快速升温145℃, 完成糊化、液化,使形成的“不溶性淀粉颗粒”在高温下分散,数量也大为减少, 从而使所得的液化液既透明又易于过滤,淀粉的出糖率也高,同时采用了真空闪急 冷却,增高了液化液的浓度。
3、酶解法
酶解法是利用专一性很强的淀粉酶及糖化酶将淀 粉水解为葡萄糖的方法。 酶解法可分为两步: 第一步,利用α-淀粉酶将淀粉液化; 第二步,利用糖化酶将糊精或低聚糖进一步水解 转化为葡萄糖。生产上这两步分别称为液化和糖 化。由于在该过程中淀粉的液化和糖化都是在酶 的作用下进行的。因此酶解法又称为双酶法或多 酶法。
问液化时PH值和温度各为多少?
液化结束后,迅速将液化液用酸将PH调至4.2-4.5,同时迅速降温至60度,然后加入糖 化酶,保温数小时后,用无水酒精检验无糊精存在时,将料液PH调至4.8-5.0,同时加热到 90度,保温30分钟,然后将料液温度降低到60-70度时开始过滤,滤液进入贮糖罐备用。
作用?
麦芽糖
无色 微溶
葡萄糖
无色 溶
液化结束后,为何要进行灭酶处理,如何操作?
四、糖化
糖化是利用糖化酶(也称葡萄糖淀粉酶)将淀粉液化产物糊精及低聚糖进一步 水解成葡萄糖的过程。

液化
糖化
水解位置
1,4糖苷键
1,4和1,6 糖苷键
水解次序
无先后次序
从非还原性 末端开始
淀粉结构式 水解产物
淀粉酶
糖化酶
葡萄糖、麦芽糖、 麦芽三糖
一、淀粉


1、淀粉的性状及组成
淀粉为白色无定形结晶粉末 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和多角形三种 一般含水分高、蛋白质少的植物的淀粉颗粒比较大些,多成圆形或椭 圆形,如马铃薯、木薯等。
红薯淀粉颗粒
马铃薯淀粉颗粒
玉米淀粉颗粒
大米淀粉颗粒
颗粒小的呈多角形如大米淀粉。
淀粉的性状及组成



碳44.4%,氢6.2%,氧49.4% 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普通谷类和薯类淀粉含直链淀粉17%~27%, 其余为支链淀粉; 而粘高粱和糯米等则不合直链淀粉,全部为支 链淀粉。 直链淀粉聚合度约100~6000之间 遇碘反应是纯蓝色
加入能水解-1,6糖苷键的-1,6糖苷键葡萄糖苷酶;长并选用较高的糖化PH(6.0-6.2)
2、糖化工艺条件及控制
糖化是在一定浓度的液化液中,调整适当温度与PH值,加入需要量的糖化酶制 剂,保持一定时间,使溶液达到最高的葡萄糖值。
工艺过程如下: 液化----糖化----灭酶----过滤----贮糖计量----发酵
异麦芽糖、低聚糖、葡萄糖
1、糖化酶作用过程中应考虑的几个问 题
不同用酶量的糖化曲线
100
酶的用量
生产用量:30%淀粉,80-100单位/克淀粉。
葡 萄 糖 DE ( %
D C B A
) 原则:酶活力低,液化液浓度高,用量则多,反之则少。
源自文库
0 72
糖化时间/ h
糖化酶
糖化酶的特性 (1)pH对糖化酶酶活力及酶稳定性的影响 糖化酶的pH范围为3.0~5.5,最适pH范围为 4.0~4.5。 (2)温度对糖化酶酶活力及酶稳定性的影响 糖化酶温度范围为40~65℃,最适温度范围 为58~60℃。 (3)抑制剂 大部分重金属,如铜、银、汞、铅等都能对 糖化酶产生抑制作用。
葡萄糖的复合反应
100
糖化曲线
问题
影响复合反应程度的因素有哪些?
葡 萄 糖 (
DE %

0
温度和PH值
因酶的不同而不同,如曲霉糖化酶,温度为60度,PH4.0-5.0。
72
糖化时间/ h
问题:在大生产中,为什么选用较高温度、较低PH值糖化较好?
其它
问题:为防止葡萄糖复合反应的发生,可采用何种措施?
酶 活 力 ( )
%
0 6 9
0 70 90
PH
金属离子
问题
不同来源的酶对热的稳定性与不同
总之:
3)液化程度控制
淀粉液化过程中,其液化气程度高好还是低好,为什么?
淀粉液化的目的?
淀粉液化的程度? 液化终点控制方法? 淀粉 碘
无水酒精 蓝紫色 不溶
蓝糊精
蓝色 不溶
红糊精
红色 不溶
无色糊精 无色 不溶
• 1、酶解法是在酶的作用下进行的,反应条件较温和,不需要耐高温高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压或酸腐蚀的设备; • 2、酶作为催化剂的特点是专一性强,副反应少,故水解糖液纯度高, 优点 淀粉转化率高; • 3、可在较高的淀粉乳浓度下水解。 • 4、酸解法一般使用10-12Bx(含18%--20%淀粉)的淀粉乳,而酶解法 可用20—23Bx(含34%--40%淀粉)的淀粉乳,并且可以采用粗原料。 • 5、用酶解法制得的糖液较纯净、颜色浅、无苦味、质量高,有利于糖 液的充分利用。 • 6、双酶法工艺同样适用于大米或粗淀粉原料,可避免淀粉在加工过程 中的大量流失,减少粮食消耗。
α-淀粉酶的特性 (1)热稳定性 在60℃以下较为稳定 (2)作用温度 最适作用温度为60~70℃ (3)pH稳定性 在pH6.0~7.0较为稳定 (4)作用pH值 最适作用pH值为6.0 (5)与淀粉浓度关系 淀粉和淀粉的水解产物糊精, 对酶活力有很大的提高作用。 (6)钙离子浓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7)pH稳定性与钙离子的关系 (8)Ca2+、Zn2+、Cl-等对α-淀粉酶有激活作用; FeSO4、ZnSO4、CuSO4则有抑制作用。
1、淀粉酶解法的两个步骤

液化 淀粉酶
水解位置
1,4糖苷键
水解次序
无先后次序
水解产物
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 异麦芽糖、低聚糖 葡萄糖
糖化 糖化酶
1,4和1,6 糖苷键
从非还原性 末端开始
2、糊化温度 发生糊化现象时的温度称为糊化温度,一般来讲, 糊化温度有一个范围。不同的淀粉有不同的糊化温度 举例:玉米、马铃薯、木薯、小麦等 糊化过程 第一阶段:预糊化。 第二阶段:糊化。 第三阶段:溶解。
CH2OH OH OH O 支链淀粉 (75-85%) 麦芽糖 α-1,4 异芽糖 α-1,6 纤维二糖 龙胆二糖
CH2OH
O OH O
CH2OH
OH O
CH2
OH O
CH2OH
OH
OH
OH
OH
OH
葡萄糖的分解反应
酸法水解淀粉过程中, 由于反应温度、压力过高, 时间过长,葡萄糖受酸和热 的影响发生分解反应,生成 5’-羟甲基糠醛,因5’-羟甲基 糠醛的性质不稳定,又可进 一步分解生成乙酰丙酸、蚁 酸等物质,而这些物质又能 自身相互聚合,或与淀粉中 所含的其他有机物质相结合, 产生色素。
液化液
糖化罐
说说酸水解法和酶水解法不同水解工艺的优劣?
问题
从水解糖液的质量、原料利用率、 糖收得率、耗能及对粗淀粉原料 的适应情况来看,酶解法好。 从淀粉水解的整个过程所需的时间来看, 酸法短,酶法最长。
0
2)淀粉液化条件对酶反应的影响 淀粉颗粒状态
PH值与温度 1、酶解包括哪两个步骤,分别用何种酶,水解有无先后次序? 2、液化前,为何得先加热淀粉乳? 3、说说最佳液化的温度和PH?
参看工 艺回答问题
从表中可看出
结论: a-淀粉酶活力与温度的关系PH=5.7
a-淀粉酶与PH的关系
100
100
酶 活 力 ( % )
葡萄糖(失水)
5`-羟甲基糠醛 +甲酸 氨基酸 腐植质(色素)
实验结果证明:
1) 5`-羟甲基糠醛 是产生色素的根源 2)色素的生成量随葡萄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3)PH值等于3时,色素的生成量最小
二、酶解法制糖工艺
酶解法优点
由酸法水解工艺可知,以淀粉为原料应用酸水解法 制备糖液,由于需要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会产生一些 不可发酵性糖及其一系列有色物质,这不仅降低了淀粉 转化率,而且生产出来的糖液质量差。自60年代以来, 国外在酶水解理论研究上取得了新进展,使淀粉水解取 得了重大突破,日本率先实现工业化生产,随后其他国 家也相继采用了这种先进的制糖工艺。酶解法制糖工艺 是以作用专一性的酶制剂作为催化剂,因此反应条件温 和,复合和分解反应较少,因此采用酶法生产不仅可提 高淀粉的转化率及糖液的浓度,而且还可大幅度地改善 了糖液的质量,是目前最为理想、应用最广的制糖方法。

三、液化
α-淀粉酶的使用要点
(1)α-淀粉酶系生化物质,光线、温度、湿度会引 起酶失活。在运输中应避免日光曝晒和雨淋,仓储 应保持清洁、阴凉和干燥。 (2)使用前1h用温水(40℃)将酶溶解,少量不 溶物不影响使用效果。如工艺需要,可进行过滤, 取滤液使用。 (3)如遇少量结块现象,可以粉碎后使用。 (4)使用量:活力为20000 U /ml耐高温淀粉酶, 每1t原料(淀粉)加0.5L左右,相当于10 U /g干淀 粉。
缺点
酶解法反应时间较长,设备要求较多,且酶是蛋白质,易引起糖液过滤 困难。当然,随着酶制剂生产及应用技术的提高,酶解法制糖将逐渐取代 酸解法制糖。
4
1
2
返 回
CH2OH O OH OH O CH2OH OH OH O CH2OH OH OH O CH2OH OH OH 直链淀粉 (15-25%)
CH2OH O OH OH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