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工程教材《组织行为学》课件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654746c9102de2bd96058892.png)
第三节 群体沟通
一、沟通过程 二、沟通类型与特征 三、有效沟通的障碍 四、信息沟通的改善 五、有效的倾听
一、沟通过程
这一模型包括七个部分:①信息源②编码③信息④通 道⑤解码⑥接受者⑦反馈 信息源把头脑中的想法进行编码而生成了信息,被编 码的信息受到四个条件影响:技能、态度、知识和社 会—文化系统。 信息事实上是经过信息源编码的物理产品。 通道是指信息的媒介物。它由信息源选择。信息源必 须确定何种通道是正式的,何种通道是非正式的。 接受者的信息指向的客体。 沟通过程的最后一环是反馈回路。
(三)地位和规范
地位对规范的效力给人们带来的从众压力会产生有趣的影响。 比如,与群体其他成员相比,一个地位较高的群体成员具有较大 的偏离群体规范的自由。但,只有高地位的人的活动不会严重防 碍群体目标的实现时,这一切才能成为现实。
(四)地位公平
让群体成员相信群体中的地位等级是公平的很重要。 人们都期望自己的报酬与投入相符。 与正式地位相对应的外在标志对于维持公平感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在群体内部,通常有一致的地位标准,因此,群体成员的地位等 级比较一致。但在群体之间就不一样了。 当人们从一个群体进入另一个群体时,他们可能面临冲突情境,
三、群体结构
工作群体不是一群无组织的乌合之众,工作群体 是有结构的,群体结构塑造着群体成员的行为,使我 们有可能解释和预测群体内部大部分的个体行为以及 群体本身的绩效。 群体结构变量包括哪些内容呢?主要包括:正式 领导、角色、规范、地位、群体规模、群体构成。
第二节 群体结构
一、正式领导
几乎每个群体都有一个正式领导。他们的头衔可 以是部门经理、部门主管、工头、项目领导、任务小 组领导或委员会主席。 群体领导对群体绩效具有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之 大,使我们准备用一章的篇幅来讨论领导问题。并研 究群体领导对群体成员和群体绩效的影响。
组织行为学课件三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最全版)PTT文档
![组织行为学课件三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最全版)PT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26e43d05727a5e9846a6114.png)
一、角色 (一)群体角色的种类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自我中心角色 阻碍者
寻求认可者 支配者 逃避者
任务角色 建议者
信息加工者 总结者 评价者
消极作用
群体绩效
积极作用
积极作用
任务角色 建议者
信息加工者 总结者 评价者
群体角色种类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二)群体角色构成的群体类型模型
效 (二)激发群体创新的办法
(一)群体决策中创造性激发的两重性
最佳冲突水平
由停滞导致低绩效
由混乱导致低绩效
低
冲突水平
高
第源 (一)沟通因素
坚 持
满 足
竞争型
合作型
(二)结构因素
型对
(三)个人行为因素 (四)消极性群体冲突的常见后果
方 利 益
妥协型
三、减少冲突的策略 (一)设置超级目标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呈现条件
凝聚力高
隔离外界
从
缺乏评价程序
众
直接领导
倾
赞成掌权者的压力大
向
环境复杂多变
群体思维过程
主要特征
无懈可击错觉 集体合理化
毋庸质疑信息 刻板观点 直接压力 自我审查
全体一致错觉 自我任命心理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第四节 群体间的行为
五、群体决策与群体思维
(二)激发群一体、创新冲的办突法的性质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五、规模 (二)激发群体创新的办法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二、群体决策的(概念一与)决策群群体体的规组成模的上限和下限
(二)凝聚力的作用
组织行为学-课件-第三章-群体心理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课件-第三章-群体心理与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f427132a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1.png)
群体冲突与合作
1
群体冲突
不同群体之间的竞争和冲突,以及群体内部的分歧和冲突。
2
合作和协作
群体如何实现合作和协作,以达到共同的目标。
3
调解和冲突解决
解决群体冲突和分歧的方法和技巧。
3 Key Concepts in
Definition
Group Psychology
Group Psychology
群体心理研究了和群体行为的影响因素。
群体心理对于了解群体决 策、集体行动和领导等方 面非常重要。它对组织内 部的合作和协作起着关键 作用。
集体行动的动机和效果
集体行动的动机
了解影响集体行动的动机因素,如共同目标、互相 支持和奖励机制。
集体行动的效果
探讨集体行动对组织绩效和成员满意度的影响。
小组的特征和性质
特征 成员互动 协作和合作 领导和管理
性质 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 小组成员之间的协同努力和共同目标 小组中的领导角色和管理机制
组织行为学-课件-第三章群体心理与行为
本章介绍组织行为学中的群体心理与行为。涵盖了群体心理的定义与概述、 群体行为的特征和类型、社会认知和群体决策、群体动力学和领导、集体行 动的动机和效果、小组的特征和性质以及群体冲突与合作。
群体心理的定义与概述
1 Group Psychology 2 Importance of
1
群体决策
2
群体如何作出决策,以及决策中的集体
智慧和偏见。
3
社会认知
群体中的成员如何感知、理解和解释他 人的思想、感受和行为。
社会影响力
群体对个体决策的影响,以及社会规范 对群体决策的影响。
群体动力学和领导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PPT课件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13a1e70722192e4536f6c0.png)
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社会 惰化
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 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时
努力。 例如:搭便车
原因: 缺乏群体责任心;分配上平均主义; 职责不清、公平思想。
意义: 必须提出衡量个人努力程度的手段。
群体规范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学校餐厅里,自觉地排队
在寝室打红五时,不得和对家交流手中的 “牌情”
在下面情况,同质结构的群体可能达到较高工作效率: 第一, 工作比较单纯; 第二,当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密切配合; 第三,一个工作群体成员从事连锁性的工作。
在下面情况,异质结构的群体可能达到较高工作效率: 第一,完成复杂的工作; 第二,当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 第三,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
一般,基层多为同质结构,领导层多为异质结构。
缺点: 传递的信息往往被严重扭曲,破坏正式沟通的
效力。 为提高组织沟通系统的效率,管理者必须尽
量消除非正式沟通渠道的不利影响,还应学会利 用和引导,使之成为正式渠道的补充。
关系的敏感性、对他人的依赖性…… (2)群体的性质
紧密型、专制型群体从众行为尤为普遍
(3)环境和传统的影响
群体对个体行为影响:社会助长
现实中,我们往往发现有这样一些现象: 运动员在参赛时会比训练时成绩要好;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社会助长: 个人的活动效率因为群体中其他成员
的影响而出现提高。
群体对个体行为影响:社会抑制
群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
群体的 领导方
式
目标的 达成
成员的 共性
群体凝聚力
群体的 目标
群体与 外部关系
沟通程 度
群体的 规模
成员对 群体的依赖
组织行为学课件第三章群体心理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课件第三章群体心理与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0fe4060f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62.png)
群体心理是研究人际关系中的群体行为与心理现象的学科。了解群体心理及 其影响因素对于理解个体行为和组织运作至关重要。
群体心理基础概念
群体心理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成员间相互作用和影响下产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特点。它包括群体形成、 发展、心态、动力学等方面的内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目标。
群体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1
第一阶段:形成
群体成员相识、相互了解,并形成初步的集体认同。
2
第二阶段:规范
形成群体的规范与价值观念,通过规则和奖惩机制实施。
3
第三阶段:凝聚
群体凝聚力增强,形成共同目标和紧密的团队合作。
4
第四阶段:成熟
群体内部协调和高效运作,达到团队目标。
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的区别
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不同在于,群体心理研究的是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 响,而个体心理研究的是个体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
群体心理的特点
1 互动性
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和互动。
2 共同目标
群体成员共同追求特定的目标或利益。
3 凝聚力
4 集体意识
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形成共同的认 同感。
群体有自我意识和集体身份,与其他群体有区别。
群体心态对行为的影响
1
集体认同
群体心态可以影响成员的行为,使他们顺应群体期望。
2
群体压力
群体内部的竞争和压力可以激发成员的积极行为。
3
社会规范
群体中的社会规范对成员的行为起指导和规范作用。
群体动力学理论
领导力
领导者的行为对群体的凝聚力和目标达成起到重要 作用。
角色分配
角色的合理分配可以提高群体的效能和工作效率。
马工程教材《组织行为学》课件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
![马工程教材《组织行为学》课件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a7e14a7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61.png)
马工程教材《组织行为学》课件第三章群体心理与行为简介群体心理与行为是组织行为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研究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群体动力学以及群体决策过程。
了解群体心理与行为对于组织管理者而言至关重要,因为一个高效的群体能够提高组织的绩效和生产力。
群体心理群体心理是指在群体中形成的独特的思想和情感模式。
群体心理可以被看作是群体中个体所共享的价值观、信念、态度和情绪的总和。
群体心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领导风格、组织文化、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等。
群体心理对组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群体心理可以促进群体成员之间的团队合作和协作,从而提高群体绩效。
另一方面,不良的群体心理可能导致冲突和分裂,阻碍组织的正常运行。
群体行为群体行为是指群体中成员之间的行为互动。
群体行为通常是受到群体目标、规则和规范的约束的。
在群体行为中,领导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和激励来引导群体行为。
群体行为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 决策的集体性:在群体行为中,决策往往是集体性的。
群体的智慧可以通过集思广益来优化决策结果。
- 角色互补:在群体行为中,不同的成员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彼此互补,从而提高整个群体的绩效。
- 影响力和权力:群体行为中成员之间的影响力和权力分配是动态的,会随着群体目标和任务的变化而变化。
- 群体认同性:群体行为中成员会形成群体认同性,这种认同性通过群体规范和价值观的共享得到维持。
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因素群体心理和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是一些主要的影响因素:1. 领导风格领导者的风格对群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的领导风格会激发不同的群体行为模式。
一位有效的领导者应该能够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领导风格,以促进群体的凝聚力和绩效。
2. 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对群体心理和行为起到重要的塑造作用。
组织文化可以通过价值观、规范和传统等方式对群体成员的行为产生影响。
一个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可以促进群体的合作和协作。
组织行为学课件第三章群体心理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课件第三章群体心理与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9678aea4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7.png)
contents
目录
• 群体心理概述 • 群体行为基础 • 群体互动与沟通 • 群体决策与问题解决 • 群体冲突与解决 • 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应用
01
群体心理概述
群体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群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 成的集合体,成员之间存在共同 目标,并通过一定的互动和相互 影响产生群体心理和行为。
群体行为的规律与模式
群体行为的规律是指群体行为发 生和发展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和
原则。
群体行为的模式是指不同类型群 体行为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规律
。
了解和掌握群体行为的规律与模 式有助于更好地预测和控制群体 行为,提高组织管理的效果和效
率。
03
群体互动与沟通
群体互动的类型与方式
类型
合作、竞争、冲突、联盟
组织文化建设需要从员工入职培训、工作氛围营造、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培养员 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组织凝聚力和竞争力。
组织文化建设需要注重创新和适应性,不断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 组织发展的需要。
团队建设与管理
团队是组织中基本的协作单位,团队 建设与管理是组织行为学中的重要内 容。
群体问题解决的策略与方法
策略
群体问题解决策略包括头脑风暴法、六顶思考帽法、逆向思考法等。
方法
常用的群体问题解决方法包括SWOT分析、PEST分析、5W1H分析等。
05
群体冲突与解决
群体冲突的定义与类型
总结词
了解群体冲突的定义与类型是解决冲突的基础。
详细描述
群体冲突是指群体内部成员之间或群体之间的目标、认识、情感等方面的对立和分歧,导致行为上的 不协调。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群体冲突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目标性冲突、认识性冲突、感情性冲 突等。
《群体心理与行为》PPT课件
![《群体心理与行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2f2f9b2b160b4e777fcf42.png)
(六)管理从众行为
1.引导和造成从众行为的技巧
(1)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健康活泼、开拓进取的 舆论气氛,给予员工适当的压力。
精选课件
12
(2)需要群体对某个问题认同,形成合力,同心
协力为目标奋斗时,可以让权威人物先发言表 态,这样个体可能产生从众行为。
(3)有意暗示他人讲出领导意图,然后加以肯 定。
(4)树立典型的榜样人物。
2.避免和消除从众行为的技巧
(1)创造一种宽松的气氛,淡化群体规范的作用。
(2)提高个体认知能力,增强自信心。
(3)尽量避免大规模的群体集会。
如图所示精选课件21任务角色人际关系型群体管理者需要扮演任务角色团队型群体群体的领导可以放心大胆地充分授权给下无序群体管理者需要既扮演任务角色又扮演维护角色任务型群体管理者应该多扮演维护角色以帮助群体发展为团队类型精选课件22地位是指个人在群体中所占有的社会位置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
主要内容: 1.群体概述 ;了解群体的概念、作用及形成
29
(四)重培育合作的非正式组织,但不 应当使其居支配地位。
(五)正确影响非正式组织的组织规范
(六)重视非正式组织中核心人物的作 用。
精选课件
30
第六节 团队管理
【自学181页】
一、团队的含义与类型 (一)含义 团队是一种特殊的群体,是由具有相互补充的
技能点人们组成的群体,团队中的成员彼此承 诺为他们共同负有责任的绩效目标而努力。 (二)团队的类型 1.按照团队存在的的目的和形态分类分为: 问题解决型团队 自我管理型团队 跨职能团队
群体心理与行为组织行为学课件
![群体心理与行为组织行为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a9eb5151e79b89690226a2.png)
群体心理与行为组织行为学
14
在下面三种情况下,异质结构的群体可能达到 较高工作效率。 第一,完成复杂的工作; 第二,当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 第三,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
起码3分钟。
讨论: 1、试验前你认为可能完成这个任务吗?做完之后呢? 2、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群体心理与行为组织行为学
12
• 总结:
• 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不可能。只有想不到,没 有做不到的事情。
• 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很重要。
群体心理与行为组织行为学
13
群体结构
•年龄、知识、能力、个性、性别 •群体结构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2)一般群体。
群体心理与行为组织行为学
7
• 群体形成----五阶段模型
新的群体形成
相互接纳
新成员加入群体
相互认识、交流信息, 讨论工作之外的事情、 相互猜测对方, 有防卫心理
控制和组织
沟通和决策
相互依赖地工作、 根据能力分派工作、 自发性、灵活性、 自组织、自我校正
激励和生产率
表达态度、 建立规范、目标, 公开讨论工作任务
17
• 英国卡文迪什实验室 25名 • 第一任麦克斯韦尔 • 第二任瑞利 自己是诺奖获得者 • 第三任汤普森 7 • 第四任卢瑟福 12 • 第五任布莱克
(1)松散群体──群体发展的初期阶段。人们只是在空间和 时间的结合,此种群体目标、结构和领导都不十分明确。
(2)联合群体──群体发展的中级阶段。群体成员有共同的 目的,约束与抵制共存,但这种活动只具有个人意义。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课件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1e001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d.png)
(四)群体成员的地位 在不同的群体中,地位取决于不同的因素
第10页,共39页。
四 、 群体规范
(一)群体规范的概念 规范是由群体成员们建立的行为准则,
或是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 望。它可以是成文的(如职业道德手 册),也可以是不成文的。 管理人员应该注意群体的规范是否与组 织目标一致,因为规范度成员行为有着 强大的影响力 (二)规范的形成
三、群体发展阶段
〈一〉五阶段模型(p112) 1、形成阶段(forming) 2、震荡阶段或风暴阶段(storming) 3、规范化或正常化阶段(norming)
4、执行任务或发挥作用阶段(performing)
5、中止阶段(adjourning) 并非所有的群体都须经过这几个固定阶段
第33页,共39页。
第五节 群体冲突
一、冲突和竞争的概念 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
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 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盾。冲突的 产生不仅会使个体体验到一种过分紧张 的情绪,而且还会影响正常的群体活动 与组织秩序,对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
竞争的双方则具有同一个目标,不 需要发生势不两立的争夺。 20世纪40年代,人们认为冲突是不好的, 学者们正在改变这种看法
宜的冲突水平。虽然这一最佳水平有时可能是零状态。但是 在许多情况中,确实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冲突存在。也就是说, 在某些情境中,只有当冲突存在,效率才会更高。罗宾斯认 为,如果发现人员流动率低,缺乏新思想、缺乏竞争意识、 对改革进行阻挠等情况时,管理人员就需要挑起冲突。
(二)群体结构的同质性和异质性
各国学者长期以来研究群体结构的同质和异质问题,对 管理绩效的影响
组织行为学_第三章群体心理与行为PPT课件
![组织行为学_第三章群体心理与行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3381bd90c69ec3d4bb7543.png)
18
凝聚力
1.影响群体的凝聚力的因素 组织成员在一起的时间。(秘书的关系取决于其办公桌
的位置;日久生情) 加入组织的难度。(加入群体越难,则其凝聚力越强。
名校学生的凝聚力较一般学校强。) 性别和婚姻。(女性组织的凝聚力较强,未婚成员较多
的组织凝聚力较强) 组织规模。(规模越大,则凝聚力越弱) 外部威胁。(当组织受到外部威胁时,凝聚力增加) 以前的成功经验。(成功的历史使组织的凝聚力上升) 组织成员的年龄。(年龄越大,可能组织的凝聚力越小。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1
1 群体的概念
群体的定义: 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 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 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特质:一定的规范,行为上互相制约 互相影响、互相依赖,是一个整体 为完成共同的目标,分工协作
2
群体的分类
1)按规模大小分:大、中、小群体。
13
群体互动分析社会测量法(sociometry)
它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揭示整个群体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各成员在 该群体内人际关系状况的一种方法。J. Moreno 在20世纪30年代首创。
1)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s) 是指在一群特定的个体中存在的一系列特 殊联系
2)簇(clusters) 是指存在于社交网络之内的群体。
很强的凝聚力,起存在具有更广泛的社会价值。
3
3)按群体的社会性质分:
若将群体分类按三个维度划分,如下图
A
(1)先进集体型
展促
进
发
社
展
会 发
②
①
(2)一般集体型
趋
③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共75张PPT)精选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共75张PPT)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2819793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3.png)
第二十一页,共75页。
❖ 生产率与凝聚力的关系:结果互相矛盾,主 要(zhǔyào)因素是群体的目标与组织目标是 否一致。
第三十页,共75页。
凝聚力的负效应
❖
这是家年轻的合资企业,生产汽车零部件,效益也不错。前不久,某公司老总觉得内部人员管理有些不对劲,但具体原因却不能确定。一专家顾问应邀前往,经过摸底调查。
❖ 有利于自身生存的规范 ❖ 为预测其他人的行为提供基础 ❖ 避免出现窘迫的人际关系 ❖ 表达(biǎodá)功能
第二十页,共75页。
2.规范(guīfàn)的一般特征
❖ 规范:群体成员们建立的成文的(如职业道德手册)和 不成文的行为准则。
❖ 群体一员违背规范行为将受到排斥和口头攻击:开始 ,劝回到集体。执迷不悟,被群体拒绝,不理睬,心 理(xīnlǐ)冷淡。惩罚使得群体规范更明确。
❖ 强化群体规范的原则:1.向群体成员解释群体的规 范和他们的愿望基本一致,不需要牺牲多少东西; 2.奖励那些遵循群体规范的成员;3.帮助成员了解 他们是怎样(zěnyàng)为完成群体目标做贡献的;4. 在建立规范时,给所有成员发言的机会,因为只有 自己建立的规范,自己才更愿意遵守;5.让成员知 道,不遵守群体的规范将受到驱逐(但也原谅悔过的 成员)。
规模和异质性,奖酬体制,班组的组合,与 维护(wéihù)角色
冲突是指一方(包括个体、群体和组织)认识到另一方正在或将要采取阻碍、危害自己实现目标的行动的过程。 群体(qúntǐ)类型
外界的隔离,绩效,领导作风。 病症:群体规范阻碍了公司的发展。
团队的概念(gàiniàn)和类型 紧急情况,需要非常行动、己方完全正确或对对方有很大影响。
组织行为学3[1]精品PPT课件
![组织行为学3[1]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8a08720066f5335a8121aa.png)
• 个体在从众现象中的内心反应和表现行为大致 有以下四种组合:
• ①“口服心服”——表面(行为)服从(从众), 内心也服从(接受);
二、群体的作用
• (一)群体压力 • 群体压力指成员在一个群体中感受到的心
理约束的强弱; • 影响因素
–1.规模的大小 –2.规范化的程度 –3.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以及对群体的依赖程度
• 群体压力的结果是成员的顺从。
(二)群体的社会助长/抑制作用
• 社会助长作用:对群体的有效管理能产生协调效应, 特别是对于从事简单的、熟练的、体力性的劳动,助 长作用尤为突出。即体现在:
群体规范与压力
• ①与群体绩效活动有关的规范。这类规范会明确告诉群体成员,
应该如何工作,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工作数量和质量,应该与别人 怎样协作,应该如何与别人沟通等等。这类规范会对员工和员工 所在群体的绩效产生重大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调节和修正 仅仅根据个体知识、能力、态度等所作出的绩效预测。
• ②与群体形象有关的规范。这类规范主要告诉群体成员,应该 如何着装,应该在什么场合做什么事,说什么话,以什么方式去 做事,应当何时忙何时闲,应该如何对组织或群体表现出忠诚感 等等。
• ②利益型群体。这种群体由于人们对某类特定事物和利益共同 关心,为了特定的目标共同活动而形成的群体。譬如,在某企业 中为了支持受到上级不公平对待或解雇的同事,一些具有相同背 景和利益的员工自发组成
• 梅奥认为,有效的管理应使本组织能直 接从所属工作群体的行为规范和实践中 获益,如果忽视人们在工作群体中长期 在一起所形成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就会与管理目标发生冲突,降低管理的 有效性。任何群体都会有自己的群体规 范,不同群体会具有不同的规范,会以 不同形式、不同程度、不同内涵去影响 和塑造群体的成员。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532b72844769eae009edfb.png)
• 你参加过异质性强的群体吗?有什么值得一说的体会?
第四节 群体行为特征
一、去个性化 • 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发生
自我调节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从而表现出一些个 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 • 为什么会出现去个性化?首先,个体感到“溶化”于群体 中,导致了约束力的降低,认为即使做了不好的事情,别 人也不知道是谁做的。另外,责任的模糊性和分散性。即 使出了问题,个体也不必为群体承担受谴责的压力。 •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强调修身、慎独,重视道德内化的自我 调节功能。
四、群体冲突解决与管理
• 首先,需要判断群体间矛盾是否属于制度性的矛盾,如果 是,那么需要建立和完善群体间的谈判和协商机制。
• 对于其他的群体间矛盾,有四种常见的策略: (1)引入共同目标。共同目标是指两个群体都追求,但 是仅凭一个群体的努力却不能实现的目标。 (2)鼓励群体间的相互接触。 (3)交叉群体资格。让人们属于不同的群体,而这些群 体类别之间存在交叉也是一种减少群体间偏见的途径。 (4)改变群体认同的显著性。这种策略认为群体之间的 不一致和冲突是始终存在的,因此管理的焦点应该是根 据需要突出不同群体认同的显著性,而不是试图消除这 种不一致。
四、群体规范
• 群体规范是群体对其中的成员应该(或不应该) 表现出的行为的界定。规范约束其中成员的行为 准则,也是群体成员相互期待的基础。
• 群体规范对不同成员的影响程度可能是不一样的 。高地位的成员可能比低地位的成员更大程度地 偏离规范,表现出和约束相对抗的一种独特性。
群体心理与行为概述(PPT 93页)
![群体心理与行为概述(PPT 93页)](https://img.taocdn.com/s3/m/941a95df7cd184254b3535da.png)
❖ 艾米莉·普兰蒂斯 ( Emily Prentiss)
❖ Emily Prentiss是分析小 组中Elle离开后于第二季 第九集片尾新加入。 Emily的父母是外交官, 通晓多国语言,是个很 理智很理性的女性。
管理心理学
❖ 大卫·罗西( David Rossi) ❖ David Rossi 意大利人,似乎
❖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碰到正为 自己新书做宣传的Rossi,听 完他讲的话后,当天晚上买 了Rossi的书。第二年进入了 警校。是部门对外联络官, 同事都喊她J J。吉吉在小组 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是毋庸置 疑的,作为小组的对外窗口, 她的职责是检阅各地警方送 来的案件,从中挑选出最值 得重视的案件来让BAU作心 理剖析,同时她也是小组与 当地警方,媒体接触互动的 窗口,必要的时候她还会充 当警方的新闻发言人。
❖ 第五种方法,轮流分粥,而分粥的人要等到其他人 都挑完后才能取剩下的最后一碗。令人惊奇的是, 采用此办法后,七只碗里的粥每次都几乎一样多, 即便偶有不均,各人也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 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管理心理学
❖ 讨论:你觉得在群体中哪一种分配 方法更好呢?
管理心理学
❖ 启示之一,就是要构建一个 科学的管理体制。
管理心理学
❖ 同时,大雁的叫声热情十足,能给同伴鼓舞,大 雁用叫声鼓励飞在前面的同伴,使团队保持前进的 信心。
❖ 一个队伍中最辛苦的是领头雁。当领头的大雁累 了,会退到队伍的侧翼,另一只大雁会取代它的位 置,继续领飞。
❖ 当有大雁生病或受伤时,就会有两只大雁来协助 和照料它飞行,日夜不分地伴随它的左右,直到它 康复或死亡,然后它们再继续去追赶前面的队伍。
管理心理学
❖ 第三种方法,推选出一个人来分粥,开始这位品德 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公平分粥,但没多久,他开始为 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 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工程教材《组织行为学》课件
第三章群体心理与行为
引言
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中,群体心理与行为一直是一个重要
的研究领域。
群体是组织中的基本单位,了解群体的心理和行为对于理解组织中的各种现象至关重要。
本章将介绍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基本概念、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群体的定义
群体是由多个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目标和共同意识的社会
单位。
群体可以是小到一个团队,大到一个组织内的所有成员。
群体的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共同的心理和行为。
群体形成的机制
群体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心理和社会机制。
其中,以下几个机制是群体形成不可或缺的部分: #### 1. 社会认同成员对于自己所属群体的认同感是群体形成的基础。
通过认同一个群体,成员可以获得自尊、自我认可和归属感。
2. 协作与合作
群体的成员之间需要协作和合作来实现共同的目标。
通过共同努力,群体可以达到比个体更大的成就。
3. 形成共同价值观
群体的成员通常会形成一套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
这些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仰可以帮助成员进行决策和行动,同时也能够加强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协作性。
4. 互补关系
群体中的成员通常具有不同的能力和角色,彼此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
这种互补关系使得群体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群体行为的特点
群体行为具有一些特点,这些特点是由群体中的成员之间的互动和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 1. 群体决策群体决策通常比个体决策更能够综合各种意见和信息,同时也更容易被激发出新的创意和解决方案。
然而,群体决策也可能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决策过程复杂等问题。
2. 群体效应
群体效应指的是群体中的成员相互之间的影响。
有时候,群体效应可以促进成员更好地完成任务,但有时候它也可能会导致一种盲从和从众的行为模式。
3. 集体认知
群体的成员通常会形成一种集体认知。
集体认知是指群体中成员共同具有的知识、信念和观念。
这种集体认知可以影响群体的行为和决策。
4. 群体压力和紧张
群体中的成员通常会面临一定的群体压力和紧张。
这些压力和紧张来自于群体内外的各种因素,可能会影响成员的情绪和行为。
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因素
群体心理与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 #### 1. 领导风格领导风格对群体的心理和行为有着重大影响。
不同的领导风格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群体效应和行为模式。
2. 群体规模
群体规模对群体的心理和行为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群体规
模的增大可能会导致群体效应的放大和决策的复杂化。
3. 群体结构
群体的结构包括成员间的关系、角色分工等。
不同的群体
结构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行为模式和效果。
4. 群体文化
群体文化是指群体中的共同价值观和信仰体系。
不同的群
体文化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行为导向和决策方式。
结论
群体心理与行为是组织行为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通过研
究群体的心理与行为,可以更好地理解组织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本章介绍了群体的定义、形成机制、行为特点和影响因素,希望可以帮助读者对群体心理与行为有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