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一.正确认识双绞线

制作双绞线,首先要对双绞线有个清晰了解,双绞线(TP:Twisted Pairwire)是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传输介质。双绞线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可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一般双绞线由两根22~26号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而成。如果把一对或多对双绞线放在一个绝缘套管中便成了双绞线电缆。在双绞线电缆(也称双扭线电缆)内,不同线对具有不同的扭绞长度,一般地说,扭绞长度在38.1cm至14cm内,标准双绞线中的线对均按逆时针方向扭绞,相邻线对的扭绞长度在12.7cm以上。与其他传输介质相比,双绞线在传输距离、信道宽度和数据传输速度等方面均受到一定限制,但价格较为低廉。目前,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lded Twisted Pair)和屏蔽双绞线(STP:Shielded Twisted Pair)。我们平时一般接触比较多的就是UTP线。

采用双绞线的局域网的带宽取决于所用导线的质量、长度及传输技术。只要精心选择和安装双绞线,就可以在有限距离内达到每秒几百万位的可靠传输率。当距离很短,并且采用特殊的电子传输技术时,传输率可甚至可以达到达100Mbps~155Mbps。下面我们还是先来看看他们常用的规格

1.双绞线的规格

"类"的含义是指某一类布线产品所能支持的布线等级。按标准规定,3

类布线产品支持C级及C级以下布线系统的应用,5类布线产品和超5类布线产品支持D级及D级以下布线系统的应用。如今市场上5类布线和超5类布线应用非常广泛,国际标准规定的5类双绞线的频率带宽是100MHz,在这样的带宽上可以实现100M的快速以太网和155M的ATM传输。目前 EIA/TIA为双绞线电缆定义了五种不同质量的型号。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使用第三、四、五类。这五种型号如下:

1、第一类:主要用于传输语音(一类标准主要用于八十年代初之前的电话线缆),不用于数据传输。

2、第二类:传输频率为1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4Mbps的数据传输,常见于使用4Mbps规范令牌传递协议的旧令牌网。

3、第三类:指目前在ANSI和EIA/TIA568标准中指定的电缆。该电缆的传输频率为16MHz,用于语音传输及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base-T。

4、第四类: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2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16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基于令牌的局域网和10base-T/100base-T。

5、第五类:该类电缆增加了绕线密度,外套一种高质量的绝缘材料,传输频率为10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为10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0base-T和10base-T网络,这是最常用的以太网电缆。最近又出现了超5类线缆,它是一个非屏蔽双绞线(UTP)布线系统,通过对它的"链接"和"信道"性能的测试表明,它超过5类线标准TIA/EIA568的要求。与普通的5类UTP比较,其衰减更小,串扰更少,同时具有更高的

衰减与串扰的比值(ACR)和信噪比(SRL)、更小的时延误差,性能得到了提高。不过现在市场上真正的超五类线很少,大部分都是假冒的,购买时稳妥起见,还是带个Fluke去测一下。但是也有些厂家并没有这样的称法,比如朗讯公司就没有超五类的说法,不过它的五类线里又分许多级别,级别高一些的传输指标也达到了超五类的标准。从电缆工艺上说,五类和超五类的主要区别是:五类的桔色绿色线对绞合紧,可通100M,蓝色棕色线对绞合松一些。而超五线四个线对绞合都紧,而且比五类还紧。这样五类和超五原则上都是100M,而实际上超五线性能远超过五类。2.双绞线每根线的作用

做一个正确线序的连接线,首先要对双绞线每根线的作用要有个了解,如果你拿着RJ-45连接头对着自己,锁扣朝上,那么从左到右各插脚的编号依次是1到8。根据TIA/EIA568规范各插脚的用途如下:

插脚编号作用

1 输出数据 (+)

2 输出数据 (-)

3 输入数据 (+)

4 保留为电话使用

5 保留为电话使用

6 输入数据 (-)

7 保留为电话使用

8 保留为电话使用

因此可以很清楚地看出5类双绞线里的8根线只用了4根,不管

100M还是10M的网络,那么为什么5类线还要放8根线呢?这主要是考虑到其他标准的存在,因为以太网最早是施乐发明的,后来IEEE出了个802.3的标准和原有的Ethernet基本兼容,不过也有不同的地方,传输介质包括粗缆、细缆、(3类)双绞线和光纤。等到要制订100M Ethernet标准的时候,IEEE的高速以太网研究组内部意见分歧,分成了两个派别,各自搞了一套标准,分别是100BaseT和100VG-AnyLAN。100BaseT兼容了10M Ethernet,新的标准是802.3u。根据信令方式和介质的不同又分为100BaseTX、100BaseFX和100BaseT4。其中100BaseTX 支持5类双绞线或者1、2类屏蔽双绞线,是目前最常用的方式。这种方式同时支持10M连接,而且和10M以太网一样只使用4对双绞线里的2对,按常用的EIA/TIA-568A/B的接线方法来说就是1、2、3、6这4根线。其余的4根线是根本没有用的,说什么100M必须用4对之类是不准确的。

另一种100BaseT4采用4T+的信令方式,可以在3、4、5类双绞线上达到100M的速率,但是需要全部4对绞线,其中3对传输数据,一对作冲突检测。100BaseFX就不用说了,是在光纤上跑的。

100VG-AnyLAN与原来的802.3不兼容,新标准是802.12,是HP开发的,现在市场上几乎没有什么产品看得到。他是用来给以太网或者Token Ring升级的,支持用4对3类双绞线跑到100米,或者2对4或5类线跑到150米。

二.双绞线的三种连接线序在实际施工中,我们发现网线的连接有多种环境,这里就看看常见的几种:(1)10M网卡---10M网卡做对等网;

(2)100M网卡---100M网卡做对等网;(3)10M网卡---100M网卡做对等网;(4)10M网卡---10M集线器/10M,100M自适应的集线器/100M集线器;5)10M,100M自适应的网卡---10M集线器/10M,100M自适应的集线器/纯100M集线器。到底这个网线该分别如何做?我们先来看看正常的网络双绞线的连线方法,即将网卡连到HUB或交换机上的情况:将电缆两端的插头对齐,可以明显看到各个线对的排列由左到右是一致的。见下图。

在正常的网络连接线序上有两个国际标准,即前面笔者提到的TIA/EIA568,下面我们首先来看看它们的连接方式,见下图:

实际上标准接法T568A/T568B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颜色上的区别,用户需要注意的只是在连接两个水晶头时必须保证:

1,2 线对是一个绕对

3,6 线对是一个绕对

4,5 线对是一个绕对

7,8 线对是一个绕对,这是关键。

当然也要注意:不要在电缆一端用T568A,另一端用T568B ,同时只能使用一种规范,否则的话就变成了后面要介绍的跨接模式,在工程中使用比较多的是 T568B 压线方法。

双绞线中4/5,7/8这四根线没有定义。而具体施工时,往往不注意接成了1、2、3、4(在前几年做NOVELL网连接10M网络时就是这样连接的,但10M网络相对而言带宽窄,连通性好,故连接成1、2、3、4

也可以互访)。由于100M的高带宽,再连成1、2、3、4就不能很好地工作了。要命的是,该故障的表现方式不尽相同:有的计算机在进行连接后,网卡和集线器/交换机上的指示灯均正常点亮;有的计算机却是网卡上的指示灯正常亮,而集线器/交换机端的指示灯闪烁,从而增加了排错的难度。所以这个错误一定要高度重视。

T568A/T568B的混用是跨接线的特殊接线方法,经过了"错对"接法后,电缆两端的线对排列因线对被跳接过了就有一部份不同。这种接法就使得网卡与网卡之间形成了互为 Hub 的联接。见下图:

1和3对调的原因是:一端的(+)输出必须对应另一端的(+)输入; 2和6对调的原因则是:一端的(-)输出必须对应另一端(-)输入,最终左边的1/2线对(TX发送端)接入了右边的3/6线对(RX接收端)。所以在没有HUB转接的情况下,RJ45插头正确的连接应该是使用1、2、3、6,其中1、2是一对线,3、6是一对线,PC到PC之间的双网卡连接就必须采用这种连接方式,这条能起到 Hub 作用的特殊连接线是一条进行"错对"处理,当然也有人采用1-6,2-3,3-2,6-1这种交错接法。从实际效果上也可以,只不过这样是接收的是负电平,曼澈斯特编码正负电平是无所谓的,但对网卡可能不太好。

不过对于两个集线器进行连接也不能一概而论(笔者发现许多文章在这个问题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是笼而统之,归纳为应该使用混接线)。实际上集线器之间的连接方式有两种:级联和堆叠。堆叠方式是在近距离(一般不超过1米)使用购买集线器时厂家提供的堆叠线(一般厂家在包装盒中都提供了),在集线器的背面从一台集线器的IN端口

连到另一台集线器的OUT端口。这时必须使用交错线来连接。但有时在安装过程中,由于两个集线器/交换机的物理距离较远,只好采用级联方式(级联方式主要通过集线器上的Uplink口进行)连接,不过100Base-TX 的 HUB 之间的级联长度不能超过 5 m, 100M以太网中两个交换机的最大距离为 100米。所以对以级联方式互连集线器时,连接线(五类线)插头的制作必须遵循这样的原则:当一个集线器使用Uplink 口,另一个集线器/交换机使用正常端口(除了与Uplink口内部转接已占用的1端口的其他端口)时,连接线两端的插头均正常连接,即都按照前面T568A/T568B的1、2、3、6方式制作。而当两个集线器/交换机均使用Uplink口或均使用正常端口时,连接线的插头要进行转接,即一端为1、2、3、6,而相应的线在另一端的排列变为3、6、1、2(即1、3互换,2、6互换)。对于一个集线器/交换机来讲,在使用了Uplink 口后,其上的1端口(通常为为Uplink的内转口,即在集线器/交换机内部进行了1、3和2、6线的转接)就不能再作为普通接口使用了。

不过也有人使用了跨接线时可以上网,而使用正确接线时也能进行HUB的级连。这是因为他们使用的集线器是智能集线器。这种设备可以自动将接线的绕对对调过来。但这不代表这种压线的线序是正确的。交错线是使用在两个普通口、两个UPLINK口或这两个网卡之间的连线。两台计算机间不通过集线器/交换机而使用五类线直连。这时仍然需要注意的是五类线的两端插头在制作时要进行1、3和2、6线的转接。由此可以看出同类联网设备间互连(如计算机与计算机或集线器/交换机的相同端口)需要进行1、3和2、6线的转接,而不同类的联网设备是

不需要进行转接的。

使用"错对"电缆的用途就很广了,一般人家中有两台电脑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联接,就好像拉电话线一样,两台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不需要 Hub)。为了跟邻居玩联网游戏就可以拉一条这样的电缆到邻居家去!自己动手搭个这种家用局域网,也是很有意思的。

如果说网线的接法有上面三种,适用不同的情况,那么最后笔者要提到的一种接法就是真正的错误接法即串绕,即1、2为一对,3、4为一对,5、6为一对,7、8 为一对。这一般是完全外行的人才会这样接,而网络进行通讯时实际使用1、2和3、6,而不是3、4。这种错误的接线直接导致无法用眼睛或万用表来检查出来的,因为其端至端的连通性是正常的。最终这种错误接线的最大危害是会产生很大的近端串扰。它不会造成网络不通,而是使网络运行速度很慢,时通时断。它属于软故障,当网络运行后检查起来很麻烦。所以无论何种应用这样接都不行。

到这里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回答开始的问题了,这几种接法个是标准的网络布线UTP线缆接法,无论你用在10M网或者100M都可以。也就是说10和100M不存在差异。只是10M HUB能与100M HUB级连无论通过那种连线都是不行的,必须通过交换机连接10Base-T 与100Base-TX,同理10M RTL8029AS(PCI)网卡也是不能能连100MHUB,否则轻者数据传输速度比10M的还要慢许多,重者根本不同。另外如果网线是从100M的普通口连到10M的UPLINK口的,100mHUB必須是双速的也就是说是100M和10M自适应的。

三.具体压线操作步骤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勿揽玉器活,所以做线的

工具一定要重视,我们发现便宜的国产/台湾钳子由于钳口的硬质合金硬度达不到一定要求,往往导致施加在RJ45金属簧片上的压力不够,进而使导线与金属簧片的接触出现松动问题,容易出现数据传输的断路。

因此有条件的话最好去买一把AMP原装压线钳/剥线钳,见下图,个人用户出于经济的考虑可以去借或租一把,反正这个环节马虎不得,否则后患无穷。

关于网线,现在基本都是使用5类或超5类线,如果你们的布线不考虑运行,或将来升级,到千兆以太网,安装五类布线系统就可以。否则就必须考虑超五类的安装。对于已经安装的过去五类系统来说,如果要升级到千兆以太网,就要对其进行新的认证测试,这个测试标准是去年公布的 Cat5new 即所谓超五类标准。工程上有 80% 左右的五类布线系统能通过超五类标准,剩下的就不能升级到千兆以太网了。关键是要买到正宗原厂货,现在市场上相当一部分的AMP线是假的,这里教大家一些简单的鉴别技巧:1、价格不会很便宜,500多一箱肯定是假的;2、用火烤,真货的表皮是阻燃的,不会着火,只会慢慢变软,假的一烤就着,而且还会冒烟; 3、看电缆中的铜芯是否具有较好的韧性,即使在寒冷的冬天真品也很容易弯曲,而一些劣质线或假线在生产时由于工艺的问题铜的纯度不够,就比较硬了,线愈软愈好这是布线的需要;4、劣质线或假线为了简化制造工艺,电缆中的所有线对的扭绕密度相同或者扭密度不符合技术要求,还有就是扭绕的方向不符合逆时针要求,这样都会引起信号近端串扰,使网络中数据传输的距离达不到要求。

第一步:准确选择线缆的长度。首先从线箱中取出一段线,先抽出一小段线,然後先把外皮剥除一段,根据设备之间的实际走线长度使用专用夹线钳剪断,当电缆在两个终端有多余的电缆时,应该按照需要的长度将其剪断,而不应将其卷起并捆绑起来。当然线的长度最好不要超过100米,对于ISDN网线(用来连接ISDN适配卡和NT1+)的长度必须限制在10米以内,超过这一距离传输质量就不能保证了,从一般家庭住房的情况看从客厅里到房间很可能会超过10米。所以建议最好还是延长NT1之前的走模拟信号的电话线比较好。电话线当然就是普通的两芯线了,你爱拉多长就可以拉多长。只是注意不要盘成一卷,那样会产生自扰。双绞线的外皮必须剥去一段,但是里面的导线在操作时不要损伤,里面导线的外皮是不需要剥掉的。

第二步: 将双绞线反向缠绕开,根据你要连接的实际环境排线序,护套线内的导线预留大约留半寸的长度,主要是该长度恰好让导线插进水晶头里面。

第三步: 铰齐线头。注意一定要齐,同时电缆的接头处反缠绕开的线段的距离不应超过2厘米。过长会引起较大的近端串扰。插入插头,同时保证导线护套也恰好进入水晶头里面,在接头处,电缆的外保护层需要压在接头中而不能在接头外。因为当电缆受到外界的拉力时受力的是整个电缆,否则受力的是电缆和接头连接的金属部分。第四步:压线。当确定前面的工作都已经完成以后,用打线钳夹紧,力量愈大愈好,不用担心水晶头压坏了。最后在排线时最好多使用一些固定卡子,以减轻线缆自身重量对接头的张力,因为在电缆接线施工时,电缆的拉力是有

一定限制的。一般为9公斤左右。过大的拉力会破坏电缆对绞的匀称性。

第五步:使用测试仪测试线缆做好了,一定用测试仪器测一下,否则装上去以后,查错很麻烦。现在的测试仪器首推Fluke,但这些仪器价格都相当昂贵(好的有几十万),一般只有专业公司配备,我们普通用户只能用一些简单的仪器和方法来鉴别了,这里笔者介绍两种方法:一种是使用简易的测试仪器,百元左右,电脑市场里都有得卖,见下图:

最左边是发送头,最右边是接受头,发送头里配备了一个9V叠层电池,由于只使用了5类双绞线的4根导线,所以面板上就提供了4个信号灯以对应,通过它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线序的情况。如果接得没问题,4个灯会顺序点亮并循环,其他情况象灯常亮或个别不亮,都是说明有问题。目前笔者手头的这个测试仪Progressives' Model 468 支持:USOC 4-pair, USOC 1, 2, 3-pair, T568A, T568B 和10Base-T.。

假如没有网络测试仪器,可以用传输一个大文件用时来估算数据实际传输速度,不过要注意根据文件传输速度上判断时不能混淆带宽与传输速率,我们说10M的网络并不是说传输速度达到了10M/S,而是10M=10Mbit=1.25MBytes,注意Mbps和MBps单位的区别。100Base-TX 采用的是 4B-5B 的编码,从脉冲发送的速度上来说是足够 100Mbps 的,但考虑到编码的效率,帧间隙,数据包头等因素,网络的实际传输能力,从应用层来看最多有 70%-80%,再加上你的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存盘速度等各方面因素, 100Mbps/8(换算成字节)×70%=8.75Mbyte/s 这就是

网络的理论传输速度,此外再考虑计算机的因素,能有 5M 就不错了。象100M的网我试过,传输Win98(129兆),用25秒,约合5兆/秒。以次估算,10Base-T 的应用传输速度也就 500~600K 字节/秒,同为5类线,一个是 100MHz;一个是1000Mbps

2、RJ-45连接器对8根针脚的编号的规定

RJ-45连接器包括一个插头和一个插孔(或插座)。插孔安装在机器上,而插头和连接导线(现就是采用无屏蔽双绞线的5类线)相连。EIA/TIA制定的布线标准规定了8根针脚的编号。如果看插触点在上方,那么最左边是①,最右边是⑧(见下图)。

如果看插头,将插头的末端面对眼睛,而且针脚的接触点插头的在下方,那么最左边是①,最右边是请注意,有的文献将插头编号的①指定为最右边的针脚,这是因为他们将插头的针脚接触点画在上方的图正好旋转了180度)。但实际上指的还是同样的针脚。

在10 /兆比秒和100 Mb/s以太网中只使用两对导线。也就是说,只使用4根针脚。那么我们应当将4根针脚呢?

现在标准规定使用下表中的4根针脚(1, 2, 3和6),1和2用于发送,3和4用于接收:

分布距离处理机位于同一

针脚1 发送+

针脚2 发送-

针脚3 接收+

针脚4 不使用

针脚5 不使用

针脚6 接收-

针脚7 不使用

针脚8 不使用

3、不同颜色的4对双绞线与针脚连接

EIA/TIA-568标准规定了两种连接标准(并没有实质上的差别),即EIA/TIA-568A和EIA/TIA-568B 的连接方法如下图所示。`

图中上方的折线表示这两根针脚连接的是一对双绞线。

◆T568A规定的连接方法是:

1——白–绿(就是白色的外层上有些绿色,表示和绿色的是一对线)

2——绿色

3——白–橙(就是白色的外层上有些橙色,表示和橙色的是一对线)

4——蓝色

5——白–蓝(就是白色的外层上有些蓝色,表示和蓝色的是一对线)

6——橙色

7——白–棕(就是白色的外层上有些棕色,表示和棕色的是一对线)

8——棕色

◆T568B规定的连接方法是:

1——白–橙

2——橙色

3——白–绿

4——蓝色

5——白–蓝

6——绿色

7——白–棕(就是白色的外层上有些棕色,表示和棕色的是一对线)

8——棕色

在通常的工程实践中,T568B使用得较多。不管使用哪一种标准,一根5类线的两端必须都使用同一◆这里特别要强调一下,线序是不能随意改动的。例如,从上面的连接标准来看,1和2是一对线,

一对线。但如果我们将以上规定的线序弄乱,例如,将1和3用作发送的一对线,而将2和4用作接那么这些连接导线的抗干扰能力就要下降,误码率就可能增大,这样就不能保证以太网的正常工作。

二、5类线电缆与RJ-45插头连接起来的具体操作步骤(20分钟)

上面介绍了RJ-45连接器8根针脚的编号规定和不同颜色的4对双绞线应当连接到哪一个针脚的规定RJ-45连接器的制作。

步骤1:准备好5类线、RJ-45插头和一把专用的压线钳(图:步骤1)。

步骤2:用压线钳的剥线刀口将5类线的外保护套管划开(小心不要将里面的双绞线的绝缘层划破)

线的端头至少2厘米(图:步骤2)。

步骤3:将划开的外保护套管剥去(旋转、向外抽)(图:步骤3)。

步骤4:露出5类线电缆中的4对双绞线(图:步骤4)。

步骤5:按照EIA/TIA-568B标准和导线颜色将导线按规定的序号排好(图:步骤5)。

(白橙橙色白绿蓝色白蓝绿色白棕棕色)

步骤6:将8根导线平坦整齐地平行排列,导线间不留空隙(图:步骤6)。

步骤7:准备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将8根导线剪断(图:步骤7)。

步骤8:剪断电缆线。请注意:一定要剪得很整齐。剥开的导线长度不可太短(10mm~12mm)。可以不要剥开每根导线的绝缘外层(图:步骤8)

步骤9:将剪断的电缆线放入RJ-45插头试试长短(要插到底),电缆线的外保护层最后应能够在RJ 凹陷处被压实。反复进行调整(图:步骤9)。

步骤10:在确认一切都正确后(特别要注意不要将导线的顺序排列反了),将RJ-45插头放入压线钳准备最后的压实(图:步骤10)。

步骤11:双手紧握压线钳的手柄,用力压紧(图:步骤11a)(图:步骤11b)。请注意,在这一步头的8个针脚接触点就穿过导线的绝缘外层,分别和8根导线紧紧地压接在一起。

步骤12:完成(图:步骤12)。

三、将两台计算机用带有RJ-45插头的5类线电缆直接连接起来(10分钟)

不用集线器或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将两台计算机用带有RJ-45插头的5类线电缆直接连接起来。但应在这种情况下,电缆线两个RJ-45插头中的一个与导线的连接方法要改变一下,使得从一台计算机发能够直接进入到另一台计算机的接收针脚。具体的连接方法就是:

电缆线的一端电缆线的另一端

针脚1————————针脚3

针脚2————————针脚6

针脚3————————针脚1

针脚6————————针脚2

四、学生动手制作双绞线(35分钟)

五、小结(10分钟)

本节课我们主要是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双绞线制作的方法。除以上内容外,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注意:

(一)几种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1、计算机与集线器连接的制作方法。

2、计算机与计算机连接的制作方法。

3、集线器与集线器及交换机与交换机连接的制作方法。

(二)布放双绞线时的注意事项

1、双绞线电缆不能弯曲过度。

2、绑线时不要太紧,并且绑线要保持整齐

3、尽量远离干扰或噪音源。(马达和电梯)

4、总长度都不能超过100 米

5、不要将单芯双绞线与多芯双绞线混合使用

6、配线架上的跳接线不要太长并且尽可能使用五类双绞线

7、不具对绞状态的双绞线长度不能超过13mm

8、尽量使用同一家电缆厂商生产的双绞线电缆,而不要混用不同厂商的双绞线电缆

9、使用质量较好的RJ-45 接头,至少要达到双绞线的等级要求。

(注:安装足够的信息插座,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六、实训报告要求

1、总结制作网络所需的工具及网络配件

2、总结制作双绞线的方法与步骤。

几种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连接网络的网线有许多种,例如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等等,其中双绞线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网线。下面介绍几种

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1.一一对应接法。即双绞线的两头连线要一一对应,这一头的一脚,一定要连着另一头的一

脚。这种网线一般是用在交换机与计算机之间。 2.1-3、2-6交叉接法。即网线一头的第一脚连另一头的第三脚,

网线一头的第二脚连另一头的第六脚,其他脚一一对应。这种网线一般用在交换机的级连。 3.100M接法。所谓

100M接法,是指它能满足100M带宽的通讯速率。它的接法虽然也是一一对应,但每一脚的颜色是固定的,具体是:

第一脚——黄白、第二脚——黄色、第三脚——绿白、第四脚——蓝色、第五脚——蓝白、第六脚——绿色、第七脚

——褐白、第八脚——褐色。 4.特殊接法。所谓特殊接法是指这种接法应用比较少,实际应用中不常用到,但有

的地方又非用这种接法不可,在实际工作中就发现HP HUB与D-link HUB之间的通讯只有这一种接法的网线才可以

实现

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一、工具和材料的认识 双绞线(Twisted Pair)是由两条相互绝缘的导线按照一定的规格互相缠绕(一般以逆时针缠绕)在一起而制成的一种通用配线,属于信息通信网络传输介质。双绞线过去主要是用来传输模拟信号的,但现在同样适用于数字信号的传输。 双绞线采用了一对互相绝缘的金属导线互相绞合的方式来抵御一部分外界电磁波干扰,更主要的是降低自身信号的对外干扰。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可以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双绞线”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

标准568A:白绿--1,绿--2,白橙--3,蓝--4,白蓝--5,橙--6,白棕--7,棕--8 在整个网络布线中应用一种布线方式,但两端都有RJ-45plug的网络联线无论是采用端接方式A,还是端接方式B,在网络中都是通用的。双绞线的顺序与RJ45头的引脚序号--对应。10M以太网的网线使用1,2,3,6编号的芯线传递数据,100M以太网的网线使用4,5,7,8编号的芯线传递数据。为何现在都采用4对(8芯线)的双绞线呢?这主要是为适应更多的使用范围,在不变换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就可满足各式各样的用户设备的接线要求。例如,我们可同时用其中一对绞线来实现语音通讯。 100BASE-T4RJ-45对双绞线的规定如下: 1、2用于发送,3、6用于接收,4、5,7、8是双向线。 1、2线必须是双绞,3、6双绞,4、5双绞,7、8双绞。 二、制作过程 1、剪断

2、剥线 3、排序(按T568B顺序) 4、剪齐 5、插入 6、压制 注意:剥线时不要用力太大,以免将线剪断。排序时网线要对齐。 三、测试

六类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六类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由于近年来1000m网络的应用普及。对于网管来说,1000m网线的制作和施工走上日常工作。下面是100m和1000m网线的常见制作方法、千兆网线的施工注意事项。 5类线(100m)的制作: a: 绿白(3)、绿(6)、橙白(1)、蓝(4)、蓝白(5)、橙(2)、棕白(7)、棕(8) b: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 常见普通线为:b-b 常见对拷线:a-b(1-3、2-6交叉) 6类线的制作(千兆线): a: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 b: 绿白(3)、绿(6)、橙白(1)、棕白(7)、棕(8)、橙(2)、蓝(4)、蓝白(5)、 常见普通线为:b-b 常见对拷线:a-b(1-3、2-6、4-7、5-8交叉)-(与100m的不同) 2003年6月17日,TIA/EIA委员会正式发布综合布线六类标准(标准号:ANSI/TIA/E IA-568-B.2-1),TIA568B从此真正成为一个能够全面满足目前的网络发展状况,解决网络建设的基础标准集。尽管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就网络建设来说,千兆网络即将成为网络建设的普遍需求时,作为网络的骨架,六类标准的推出可以说成为千兆网络的及时雨,为建设基于千兆以太网的企业新一代网络在物理层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类布线系统在传输速率上可提供高于超五类2.5倍的高速带宽,在100MHz时高于超五类300%的ACR值。在施工安装方面,六类比超五类难度也要大很多。六类布线系统的施工人员必须按照国际标准要求的规范去执行。因为"越是高级的铜缆对外界的异常就越敏感。随着传输速率的上升,安装施工的正确与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就越大"。不合理的管线设计,不规范的安装步骤,不到位的管理体制,都会对六类布线的测试结果(包括物理性能和电气性能)带来影响,而且有些会成为难以修复的故障,甚至只能重新敷设一条链路来更替。

双绞线的详细制作方法

DIY,是包括双绞线滴! 1. 直通RJ-45接头的制作 第1步:用双绞线网线钳(当然也可以用其它剪线工具)把五类双绞线的一端剪齐(最好先剪一段符合布线长度要求的网线),然后把剪齐的一端插入到网线钳用于剥线的缺口中,注意网线不能弯,直插进去,直到顶住网线钳后面的挡位,稍微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一圈(无需担心会损坏网线里面芯线的包皮,因为剥线的两刀片之间留有一定距离,这距离通常就是里面4对芯线的直径),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拔下胶皮。如下图所示。当然也可使用专门的剥线工具来剥皮线。 【小提示】网线钳挡位离剥线刀口长度通常恰好为水晶头长度,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剥线过长或过短。剥线过长一则不美观,另一方面因网线不能被水晶头卡住,容易松动;剥线过短,因有包皮存在,太厚,不能完全插到水晶头底部,造成水晶头插针不能与网线芯线完好接触,当然也不能制作成功了。 第2步:剥除外包皮后即可见到双绞线网线的4对8条芯线,并且可以看到每对的颜色都不同。每对缠绕的两根芯线是由一种染有相应颜色的芯线加上一条只染有少许相应颜色的白色相间芯线组成。四条全色芯线的颜色为:棕色、橙色、绿色、蓝色。 先把4对芯线一字并排排列,然后再把每对芯线分开(此时注意不跨线排列,也就是说每对芯线都相邻排列),并按统一的排列顺序(如左边统一为主颜色芯线,右边统一为相应颜色的花白芯线)排列。注意每条芯线都要拉直,并且要相互分开并列排列,不能重叠。然后用网线钳垂直于芯线排列方向剪齐(不要剪太长,只需剪齐即可),如下图所示。自左至右编号的顺序我们定为“1.2.3.4.5.6.7.8”。 第3步:左手水平握住水晶头(塑料扣的一面朝下,开口朝右),然后把剪齐、并列排列的8条芯线对准水晶头开口并排插入水晶头中,注意一定要使各条芯线都插到水晶头的底部,不能弯曲(因为水晶头是透明的,所以可以从水晶头有卡位的一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每条芯线所插入的位置)。 第4步:确认所有芯线都插到水晶头底部后,即可将插入网线的水晶头直接放入网线钳压线缺口中,如下图所示。因缺口结构与水晶头结构一样,一定要正确放入才能使后面压下网线钳手柄时所压位置正确。水晶头放好后即可压下网线钳手柄,一定要使劲,使水晶头的插针都能插入到网线芯线之中,与之接触良好。然后再用手轻轻拉一下网线与水晶头,看是否压紧,最好多压一次,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所压位置一定要正确。 至此,这个RJ-45头就压接好了。按照相同的方法制作双绞线的另一端水晶头,要注意的是芯线排列顺序一定要与另一端的顺序完全一样,这样整条网线的制作就算完成了。 两端都做好水晶头后即可用网线测试仪进行测试,如果测试仪上8个指示灯都依次为绿色闪过,证明网线制作成功。如果出现任何一个灯为红(蟹)灯或黄灯,都证明存在断路或者接触不良现象,此时最好先对两端水晶头再用网线钳压一次,再测,如果故障依旧,再检查一下两端芯线的排列顺序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随剪掉一端重新按另一端芯线排列顺序制做水晶头。如果芯线顺序一样,但测试仪在重夺后仍显示红色灯或黄色灯,则表明其中肯定存在对应芯线接触不好。此时没办法了,只好先剪掉一端按另一端芯线顺序重做一个水晶头了,再测,如果故障消失,则不必重做另一端水晶头,否则还得把原来的另一端水晶头也剪掉重做。直到测试全为绿色指示灯闪过为止。 二、网线的接线规则 以上我们所介绍的是最简单的直通网线制作方法,这类网线通常只用于从集线器(交换机)、墙上信息模块到工作站的连接,并且并不是一种最理想的制作方法。主要原因是这种网线制作没有考虑到相互芯线之间串扰,在高速网络(如100Mbps以上网络)中影响更大。为此IEEE标准委员会制定了几种特定用途的跳线方法,下面分别介绍。

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双绞线是一种常用的通信电缆,适用于各种网络和通信设备。它由两根细绳缠绕在一起的电线组成,这种构造可以有效地减少干扰,并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和质量。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制作双绞线的方法。 1. 准备工作 要制作一根双绞线,你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工具: - 两根电线(通常是铜线),每根长度大约为所需长度的 两倍。- 一把剥线钳,用于去除电线的外皮和绝缘层。- 一条 双绞线钳,用于将两根电线缠绕在一起。- 一副测试仪器(例 如电表),用于测试电线连接的成功性和质量。- 一些安装配件,例如连接器和壁挂夹等。 2. 剥离电线的外皮和绝缘层 首先,使用剥线钳去除电线的外皮和绝缘层。一般情况下,电线端的一段大约需要剥离5毫米的外皮,同时去掉电线芯线上的绝缘层约2到3毫米。在剥离电线外皮和绝缘层时,要小心不要剪断芯线或削弱绝缘。 3. 缠绕电线 然后,使用双绞线钳将两根电线缠绕在一起。应该分别从两根电线的一端开始,将一根电线的一半缠绕在另一根电线的

一半上,然后从电线的另一端将它们缠绕在一起。确保两根电线紧密地卷在一起,并且不弄乱缠绕顺序。 4. 测试电线 制作完双绞线之后,使用测试仪器检查电线的连接是否成功和连接的质量。你可以使用电表的“连通性测试”功能来测试。将电表设置为“连通性测试”模式,并将线夹放在电线的两端。 如果电表显示无限制的连通性,那么你的电线连接是正常的。 5. 安装连接器 在将双绞线连接到设备之前,可能需要在两端安装连接器。连接器是一种插头或插座,用于连接双绞线和设备。你可以在家庭网络环境中使用连接器,并将它们插入到路由器或交换机或其他网络设备中。 6. 安装壁挂夹 如果你要将双绞线安装在墙上或其他表面上,那么你需要安装壁挂夹。这些夹子可以固定电线,以保持整理整齐、线路排布整齐。使用锤子和螺丝钉或其他墙面固定件安装挂夹,这可以确保你的双绞线在墙上稳定地运行。 总结 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制作双绞线的方法。你需要剥离电线的外皮和绝缘层,将两根电线缠绕在一起,使用测试仪器测试电线的连通性和质量,然后安装连接器和壁挂夹。这种方法可以确保你的双绞线能够稳定地运行,提高数据传输的质量和

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双绞线一箱多少米

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双绞线一箱多少米 双绞线是一种综合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传输介质,是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的。那么你们可知道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吗?双绞线一箱多少米?一起去看看双绞线的介绍吧。双绞线介绍双绞线(twisted pair,TP)是一种综合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传输介质,是由两 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的。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每一根

导线在传输中辐射出来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有效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双绞线一般由两根22~26号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而成,“双绞线”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实际使用时,双绞线是由多对双绞线一起包在一个绝缘电缆套管里的。双绞线的制作方法第1步,用双绞线网线钳把双绞线的一端剪齐然后把剪齐的一端插入到网线钳用于剥线的缺口中。顶住网线钳后面的挡位以后,稍微握紧网线钳慢慢旋转一圈,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并剥除外皮。第2步,剥除外包皮后会看到双绞线的4对芯线,用户可以看到每对芯线的颜色各不相同。将绞在一起的芯线分开,按照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的颜色一字排列,并用网线钳将线的顶端剪齐。第3步,使RJ-45插头的弹簧卡朝下,然后将正确排列的双绞线插入RJ-45插头中。在插的时候一定要将各条芯线都插到底部。由于RJ-45插头是透明的,因此可以观察到每条芯线插入的位置。第4步,将插入双绞线的RJ-45插头插入网线钳的压线插槽中,用力压下网线钳的手柄,使RJ-45插头的针脚都能接触到双绞线的芯线。第5步,完成双绞线一端的制作工作后,按照相同的方法制作另一端即可。注意双绞线两端的芯线排列顺序要完全一致。第5步,完成双绞线一端的制作工作后,按照相同的方法制作另一端即可。注意双绞线两端的芯线排列顺序要

双绞线的制作及测试

双绞线的制作及测试 一、双绞线制作流程: 1.准备工作 在开始双绞线的制作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工具和材料: - 双绞线(常用的有Cat 5、Cat 5e、Cat 6等) -RJ45插口 -剪线钳 -探线仪 -打线钳 2.根据需要测量和剪断双绞线 根据需要的长度,使用剪线钳测量并剪断双绞线。确保每对线芯长度 相同。 3.层剥线 使用剥线器,剥开双绞线外部的绝缘层,露出线芯。 4.整齐排列线芯 将每对线芯的绝缘层修整整齐,确保线芯之间没有交叉。 5.交叉对绞 根据规范要求,将一对线芯逆时针绞合,再将另一对线芯顺时针绞合,以减少干扰和串扰。

6.剪短对绞部分 使用剪线钳,将对绞部分剪短,使其与绝缘层齐平。 7.插入RJ45插口 将剪短的对绞部分插入RJ45插口,确保线芯与插口中的引脚对齐。 8.使用打线钳压接 使用打线钳,将RJ45插口与线芯压接在一起。确保每个线芯都与相 应的插口引脚连接。 9.结束制作 检查制作好的双绞线是否连接牢固,没有松动的线芯。确保线芯与插 口引脚连接正确。 二、双绞线的测试: 1.使用探线仪测试连接性 将制作好的双绞线的一端连接到网络设备上,将另一端连接到探线仪。打开探线仪的电源,观察是否有信号灯亮起。如果灯亮起,表示双绞线连 接正确,可以进行下一步测试。 2.进行线路测试 使用网络线路测试仪将其中一个线头插入制作好的双绞线的一个连接 头中,将另一个线头插入另一个连接头的相应位置。启动测试仪,它将对 双绞线进行连通性测试、串扰测试等,输出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判断 双绞线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3.检查测试结果

根据测试仪的显示结果,检查双绞线的联通性、串扰等参数是否符合 标准。如果检测结果正常,则双绞线可以投入使用。如果检测结果不正常,需要重新制作或更换双绞线。 总结: 双绞线的制作主要包括测量和剪断线材、剥离绝缘层、整齐排列线芯、交叉对绞、剪短和压接RJ45插头等步骤。测试双绞线的主要方法是使用 探线仪和网络线路测试仪进行连接性和质量的测试。制作和测试双绞线需 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双绞线的质量和性能。

几种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一.正确认识双绞线 制作双绞线,首先要对双绞线有个清晰了解,双绞线(TP:Twisted Pairwire)是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传输介质。双绞线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可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一般双绞线由两根22~26号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而成。如果把一对或多对双绞线放在一个绝缘套管中便成了双绞线电缆。在双绞线电缆(也称双扭线电缆)内,不同线对具有不同的扭绞长度,一般地说,扭绞长度在38.1cm至14cm内,标准双绞线中的线对均按逆时针方向扭绞,相邻线对的扭绞长度在12.7cm以上。与其他传输介质相比,双绞线在传输距离、信道宽度和数据传输速度等方面均受到一定限制,但价格较为低廉。目前,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lded Twisted Pair)和屏蔽双绞线(STP:Shielded Twisted Pair)。我们平时一般接触比较多的就是UTP线。 采用双绞线的局域网的带宽取决于所用导线的质量、长度及传输技术。只要精心选择和安装双绞线,就可以在有限距离内达到每秒几百万位的可靠传输率。当距离很短,并且采用特殊的电子传输技术时,传输率可甚至可以达到达100Mbps~155Mbps。下面我们还是先来看看他们常用的规格 1.双绞线的规格 "类"的含义是指某一类布线产品所能支持的布线等级。按标准规定,3

类布线产品支持C级及C级以下布线系统的应用,5类布线产品和超5类布线产品支持D级及D级以下布线系统的应用。如今市场上5类布线和超5类布线应用非常广泛,国际标准规定的5类双绞线的频率带宽是100MHz,在这样的带宽上可以实现100M的快速以太网和155M的ATM传输。目前 EIA/TIA为双绞线电缆定义了五种不同质量的型号。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使用第三、四、五类。这五种型号如下: 1、第一类:主要用于传输语音(一类标准主要用于八十年代初之前的电话线缆),不用于数据传输。 2、第二类:传输频率为1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4Mbps的数据传输,常见于使用4Mbps规范令牌传递协议的旧令牌网。 3、第三类:指目前在ANSI和EIA/TIA568标准中指定的电缆。该电缆的传输频率为16MHz,用于语音传输及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base-T。 4、第四类: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2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16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基于令牌的局域网和10base-T/100base-T。 5、第五类:该类电缆增加了绕线密度,外套一种高质量的绝缘材料,传输频率为10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为10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0base-T和10base-T网络,这是最常用的以太网电缆。最近又出现了超5类线缆,它是一个非屏蔽双绞线(UTP)布线系统,通过对它的"链接"和"信道"性能的测试表明,它超过5类线标准TIA/EIA568的要求。与普通的5类UTP比较,其衰减更小,串扰更少,同时具有更高的

网线(双绞线)制作教程

水晶头金属面对自己,从左到右为1-8 (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网线的接法 一、PC连HUB (电脑连接上网设备)

A端:(标准568B):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B端:(标准568B):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二、PC连PC (电脑连接电脑) A端:(568A):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B端:(标准568B):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三、HUB连HUB (上网设备连接上网设备) A端:(568A):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B端:(568B):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千兆5类或超5类(包括6类线)双绞线的形式与百兆网线的形式相同,也分为直通和交叉两种。

直通网线与我们平时所使用的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一一对应的。 但是传统的百兆网络只用到4 根线缆来传输,而千兆网络要用到8 根来传输,所以千兆交叉网线的制作与百兆不同,制作方法如下: 1对3,2对6,3对1,4对7,5对8,6对2,7对4,8对5。例如: 一端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另一端:白绿、绿,白橙、白棕、棕,橙,蓝,白蓝; T568B: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T568A: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直连线:两端都做成T568B或T568A。用于不同设备相连(如网卡到交换机)。 交叉线:一端做成T568B一端做成T568A。用于同种设备相连(如网卡到网卡)。 10M的网卡中只有四根弹片,8根线中另四根不起作用所以要求低,两边是同一顺序就行,但最好按规范做;100M的网卡中有8根弹片,四根用于数据传输,另四根用于防串扰,严格按照规范做线能减少网络故障。 100M使用四对线 要求12,36,45,78必须双绞 交叉线的制作(用于HUB没有线连口、两台电脑直连) 10M 1 2 3 4 5 6 7 8 3 6 1 4 5 2 7 8 100M 1 2 3 4 5 6 7 8 3 6 1 2 7 8 4 5 饿魔心得:10M使用两对线1、2、3、6。(其中1发送数据、1发送数据、2发送数据、3发送数据、6接收数据:4、5、7、8保留。) 如果只有一根网线,但想两台机子同时上网,不增加外设,做网线时45水晶头连接方法;或者说一个房间只有一个网线接口,但要两台机子上网,现在该怎么办呢?前提是不增加外设。(前提你用的是10M网卡哈)方法如下: (1)其实一般公司网络和个人网络都最多10M,也就是说网线实际工作的线路只有:1、2、3、6(也就是说只需要4条线就可以上网)(以:标准586B: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 为例子。)即:实际工作线路是:橙白-1,橙-2,绿白-3,绿-6。其中:蓝-4,蓝白-5,棕白-7,棕-8 正好是多余。 (2)大家都知道网线有8条,剩余的四条正好接另一台机子。具体接法如下:拨开接好的网线取出:蓝-4,蓝白-5,棕白-7,棕-8 ,4根线,连接另一个水晶头,因为水晶头位置不好确定,你可以找几根费线占位。网线两头排列如下:蓝-1,蓝白-2,棕白-3,废线-甲,废线-乙,棕-6,废线-丙,废线-丁。(废线作用只是占水晶头里的位置,因为怕剩余4根线排错位置。其实无实质意义,因此断截截都可以)OK 大功告成 10M使用两对线1、2、3、6。(其中1发送数据、1发送数据、2发送数据、3发送数据、6接收数据:4、5、7、8保留。) 双机直连网线做法《图示》

双绞线制作方法

双绞线制作方法 双绞线是一种常见的通信电缆,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网络、电话线路等领域。它由两根绝缘的铜导线以特定方式绞合而成,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和传输质量。本文将介绍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制作一根高质量的双绞线。 一、材料准备 制作双绞线所需的材料包括:双绞线电缆、UTP插头、剥线钳、压线钳、测试仪等。确保所有材料都是符合标准的,并且质量可靠。 二、测量和剥皮 使用剥线钳将双绞线电缆的外皮剥去约5-6厘米长度,露出内部的8根彩色线和1根金属网线。然后,使用测试仪对电缆进行测试,确保每根线的连接正常。 三、线序排列 根据所需的网络标准,将8根彩色线按照特定的顺序排列。一般来说,常用的线序是T568A和T568B,读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其中一种线序。 四、修剪和排列 使用剥线钳逐一修剪每根线的末端,使其长度一致,并排列整齐。确保每根线的末端不留过多的铜芯暴露在外,以免影响信号传输。

五、插头安装 将UTP插头插入压线钳的插槽中,并将排列整齐的线缆插入插头中。确保每根线都插入到插头的相应插孔中,并且插头的金属接触部分完全包裹住线缆的铜芯。 六、压线 用适量的力量将压线钳的手柄紧握,使其压紧插头和线缆之间的连接部分。确保压线钳的压力均匀,并且插头与线缆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压线完成后,用测试仪对线缆进行测试,确保连接正常。 七、绝缘套管安装 在插头和线缆的连接处,安装绝缘套管,以增强连接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将绝缘套管套在插头和线缆连接部分,然后用热风枪或火机加热,使其缩紧并与插头和线缆紧密结合。 八、测试和标记 使用测试仪对制作好的双绞线进行测试,确保其传输质量符合要求。测试完成后,使用标签或标记笔在线缆两端进行标记,以便识别和管理。 总结: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制作出一根高质量的双绞线。制作双绞线的关键在于正确的线序排列、牢固的插头安装和稳定的连接。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材料,并严格按照操作步骤

双绞线的制作过程

双绞线的制作过程 一、双绞线 双绞线是由相互绝缘并缠绕在一起的细芯铜导线对组成,通常由两对或更多对这样缠绕在一起的导线组成,依靠相互缠绕(双绞)作用,来消除或减少电磁干扰(EMI)和射频干扰(RFI)。根据是否有屏蔽层,双绞线可分为屏蔽型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型双绞线(UTP). 1、屏蔽双绞线 屏蔽双绞线是由成对的绝缘实心电缆组成,在实心电缆上包围着一层用金属丝编织的屏蔽层。屏蔽层减少了由RFI和EMI引起的对通信信号的干扰.

2、非屏蔽双绞线 非屏蔽双绞线(UTP),就是平时所用的网线,由于其价格相对便宜且易于安装,是局域网组网布线中使用最多的网络电缆。UTP由位于绝缘保护层内的成对的电缆线组成,在缠绕在一起的绝缘电线和电缆外部的套之间并没有屏蔽. 3、双绞线的制作材料及工具 ⑴线缆 AMP NETCONNECT为线缆生产厂商表识; CATEGORY 5e CABLE表示该双绞线属于CAT E5类,即超5类线材; E13804 1300为电缆产品型号; 24 AWG说明双绞线是由24 AWG直径的线芯构成,铜电缆的直径通常用AWG 单位来衡量,通常AWG数值越小,电线直径越大,常见的有22/24/26等;CM(UL) CMG/MPG(UL)说明线材属于通信通用电缆,

⑵ RJ—45接口 RJ45接口采用透明塑料材料制作,由于其外观晶莹透亮,常被称为“水晶头”.RJ45接口具有8个铜制引脚,在没有完成压制前,引脚凸出于接口,引脚的下方是悬空的,有两到三个尖锐的突起。在压制线材时,引脚向下移动,尖锐部分直接穿透双绞线铜芯外的绝缘塑料层与线芯接触,很方便的实现接口与线材的连通。

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概述 双绞线是一种常用的通信电缆,用于传输数据和信号。它 由两根绝缘的导线以特定的方式绞合在一起,以减少电磁干扰并提高传输质量。在本文档中,我们将介绍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包括所需的材料和工具以及详细的步骤。 所需材料和工具 •两根绝缘铜线 •网线插头 •绝缘剥皮钳 •绞线器 •马甲线 •剪刀

制作步骤 1.测量和剥皮 –测量所需的长度,双绞线通常有不同的规格和用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使用绝缘剥皮钳将导线两端的绝缘层剥离,剥皮的长度应根据插头的大小和规格而定。 2.绞线 –将两根裸露的导线平行放置,然后用绞线器将它们绞在一起。绞线的目的是减少电磁干扰,提高信号质量。 –绞线的绞合方法有多种,最常见的是使用绞线器将两根导线交替绕在一起,形成一个紧密的双绞线结构。绞线的绞合方式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标准进行选择。 3.连接插头 –在双绞线的一端连接一个网线插头。

–使用绝缘剥皮钳将双绞线两根导线的绝缘层剥离,露出足够的导线长度。 –根据插头的规格和类型,将导线插入插头的相应接触点中。确保导线与插头接触点之间没有任何杂质或绝缘材料。 4.固定插头 –用固定插头的夹持装置将插头固定在双绞线上,以确保连接牢固。 –使用马甲线将双绞线固定在夹持装置上,以避免拉扯和松动。 5.测试和整理 –使用测试仪器对双绞线进行测试,确保连接正确并且信号质量良好。 –对双绞线进行整理,将杂乱的线束整齐起来,并使用绑扎带或绝缘胶带固定。

注意事项 •在制作双绞线之前,确保你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并且了解所需的规格和标准。 •确保使用质量可靠的材料和工具,以确保双绞线的 质量和性能。 •在剥皮和连接插头时要非常小心,避免导线损坏或 与其他导线短路。 以上是制作双绞线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在实际操作中,可能根据具体需求和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了解并掌握良好的制作方法,可以确保双绞线的质量和性能,提高数据和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双绞线制作

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双绞线制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够回帖登录|注册公布 双绞线是一种综合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传输介质,是由两根具 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构成的。此刻网线、电话线都使用这样材质, 那么大家知道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吗?以下是双绞线的制作方法,一同 来阅读吧 ! 1.直通 RJ-45 接头的制作 第 1 步:用双绞线网线钳 ( 自然也能够用其余剪线工具 ) 把五类双绞线的一端剪齐( 最好先剪一段切合布线长度要求的网线) ,而后把剪齐的一端插入到网线钳用于剥线的缺口中,注意网线不可以弯,直插进去,直到顶住网线钳后边的挡位,略微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一圈 ( 无需担忧会破坏网线里面芯线的包皮。 由于剥线的两刀片之间留有必定距离,这距离往常就是里面4 对芯线的直径 ) ,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拔下胶皮。以下列 图所示。自然也可使用特意的剥线工具来剥皮线。 【小提示】网线钳挡位离剥线刀口长度往常恰巧为水晶头长度,这样能够有效防止剥线过长或太短。剥线过长一则不雅观,另一方面因网线不可以被水晶头卡住,简单松动 ; 剥线太短,因有包皮存在,太厚,不可以完整插到水晶头底部,造成水晶头插针不可以与网线芯线 完满接触,自然也不可以制作成功了。 第 2 步:剥除外包皮后即可见到双绞线网线的 4 对 8 条芯线,而且能够看到每对的颜色都不同。每对环绕的两根芯线是由一种染有

相应颜色的芯线加上一条只染有少量相应颜色的白色相间芯线构成。 四条全色芯线的颜色为:棕色、橙色、绿色、蓝色。 先把 4 对芯线一字并排摆列,而后再把每对芯线分开( 此时注意不跨线摆列,也就是说每对芯线都相邻摆列) ,并按一致的摆列次序( 如左侧一致为主颜色芯线,右侧一致为相应颜色的花白芯线) 摆列。注意每条芯线都要拉直,而且要互相分开并列摆列,不可以重叠。而后用网线钳垂直于芯线摆列方向剪齐 ( 不要剪太长,只要剪齐即可 ) ,以下列图所示。自左至右编号的次序我们定为“”。 第 3 步:左手水平握住水晶头 ( 塑料扣的一面朝下,张口朝右 ) ,而后把剪齐、并列摆列的 8 条芯线瞄准水晶头张口并排插入水晶头中,注意必定要使各条芯线都插到水晶头的底部,不可以曲折 ( 由于水晶头 是透明的,因此能够从水晶头有卡位的一面能够清楚地看到每条芯线所插入的地点 ) 。 第 4 步:确认全部芯线都插到水晶头底部后,即可将插入网线的 水晶头直接放入网线钳压线缺口中,以下列图所示。因缺口构造与水 晶头构造同样,必定要正确放入才能使后边压下网线钳手柄时所压地点正确。水晶头放好后即可压下网线钳手柄,必定要用力,使水晶头的插针都能插入到网线芯线之中,与之接触优秀。而后再用手轻轻拉一下网线与水晶头,看能否压紧,最很多压一次,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所压地点必定要正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